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的守军反而可以解掉负担,专心守城。大臣们心里当然也有其他想法,魏王若在,韩军破城后,自己这群人说不定要跟着魏王陪葬。魏王若,自己的选择性就多了一条,那就是向韩王投降!反正,当谁的臣子不是当呢!没必要绑在魏国这一艘船上!尤其是这条船眼睁睁看着就要下沉。

    谁都清楚,眼下,信陵君正在睢阳集结大军,加上睢阳乃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坚城,可谓是魏国眼下最安全的地方了。哪怕这次魏国侥幸击败了韩国,也会商量迁都一事,而最好的都城首选,就是睢阳。魏王在睢阳不仅可以提前熟悉睢阳、指挥大军,设立层层防线,还可以收拢魏国的民心、士气,齐国的援军。而且,魏王在逃脱之后,解大梁之围就不会那么迫切,可以避免信陵君救援魏王而中了韩国的诡计!

    魏王略显惊讶地看着群臣,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一个声音告诉他,赶紧收拾行囊逃走吧,再不走等韩军放水淹了密道,想走都来不及了!什么面子里子的,都没有自己的小命。就连晋文公这样的霸主不也有仓皇逃跑的记录吗?!这根本不叫逃跑,这叫战略转移!自己在这里不仅帮不了忙,还会添乱。说不定韩军发现自己逃走后,就不水淹大梁了呢!这样,大梁的百姓也不会被水淹!自己逃走还能做善事呢!如果自己不跑,那王位肯定就会落在信陵君头上!自己辛辛苦苦那么多年,终于当上了国君,转眼就要把王位让给信陵君,自己哪里会舍得呢!既然不舍得,那就要活下去!

    可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声音则是告诉魏王,说不行!绝对不能逃跑!你是魏国的国君!应该拿出先王的气节来,不能遇到困难就逃跑!如果换做是魏文侯、魏武侯。他们会逃跑吗?他们会活命抛弃大梁的臣民吗?!不会!绝对不会!你自己不是一直以来想成为魏文侯、魏武侯那样的霸主吗?!若是逃走了,你就会成为一个懦夫。让人看不起!他们表面上对你尊敬,背后却是讽刺你的懦弱和胆小!这会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污点和败笔!相反,像个真正的君王,和臣民同甘共苦,和大梁患难与共,齐国的援兵一定会及时抵达的!燕国讨伐齐国的时候,差点将齐国灭国!可结果呢,齐国只剩下两个城邑依然成功翻盘。复国!现在,你还有两个半郡,比那个齐国强大得多!齐国可以做到的,魏国在你的带领下,一样可以做到!只要坚持,坚持下去,成功终究属于你!

    眼见魏王关键时刻又迟疑不决,颜恩一下子就判断出魏王肯定是爱惜面子,不愿意背负一个逃跑的不良形象。因此,颜恩对症下药地说道:“大梁可破。魏国不能亡!王上若是遇险,魏国的江山社稷可就彻底完了啊!王上!速退啊!只要王上安全,我们魏国终究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到时我们魏国攻打新郑,将今日的屈辱百倍地还给韩国!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就可吞并吴国!魏国被甲之兵数十万,强国越国百倍,又有齐国的襄助,复出,轻而易举!”

    “臣等恭请王上速退!臣等愿意死战到底,复兴魏国!”群臣再次齐声劝谏道。

    魏王长叹一声,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罢了!罢了!诸位爱卿!一定要活着等寡人带兵回来!寡人发誓,有生之年。一定提兵数十万,包围新郑。俘虏韩王!”

    “包围新郑!俘虏韩王!”同仇敌忾的声音响彻大殿!

    “中大夫颜恩!”魏王恢复了威严的声音。

    “臣在!”

    “寡人命你全权负责大梁防务,务必坚守大梁不失!全城两千石高官以下者,爱卿可悉数法令!如有不从者,可先斩后奏!”

    颜恩行叩拜大礼,庄重地说道:“臣,遵旨!”

    群臣神色复杂地望向颜恩,人都意识到,在魏王离开大梁后,颜恩将成为大梁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命令将在大梁畅通无阻,违背他意志的,等同于违背魏王的意志。一些原本和颜恩关系不佳的人已经开始暗暗筹划,如何修补和颜恩的关系!

    “宗正魏卿何在?”魏王又再次开口说道。

    “臣在!”

    “寡人离开后,你代寡人看管好宗室之人,如有不服从颜恩调度者,第一次杖责三十,第二次,杀之!寡人再命你为副将,你务必尽心辅佐颜爱卿守卫大梁,你可能做到?”

    魏卿连忙回道:“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颜将军守卫大梁,不辜负王上的信任!”

    魏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恋恋不舍地说道:“如此,就拜托诸位爱卿了!”说完,竟然深深作了一揖。

    群臣哪里敢接受这样的大礼,纷纷侧身回避,口中说道:“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颜将军,等候王上率兵返回大梁!”

    是日,魏王连夜携王后、太子及三百王宫侍卫,由密道潜出大梁,直奔睢阳而去!

    而与此同时,大梁城外的韩军大营,一片欢声笑语。高兴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连绵不断的大雨终于停了,韩军接下来可以在天晴之后好好攻打大梁魏国见识下韩军的厉害!这些日子,韩军可是受够了这阴雨天气。第二个则是庆祝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大捷。

    韩国原本是无心插柳,拿水淹大梁来吓唬下魏国,没想到魏国居然真的上当了,还出城主动攻打韩军!虽然此次大战,韩国因为准备仓促伤亡了三万多人,但和七万多魏军全军覆没相比,韩国这次无疑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这不仅是对大梁守军守城信心的沉重打击,也是对韩军的一次极大鼓舞。谁也想不到,大雨偏偏在魏军袭击韩军的那一刻停了,这才给了韩军反击然后扩大战果的时间和机会!在有心人士的渲染下,天助韩国的说法越传越邪乎,几乎每一个韩军都开始相信,这次出兵攻打大梁,一定会水到渠成!因为,有上天帮助,上天要灭掉魏国,魏国又哪里会有翻盘的机会呢!

    的士卒在今夜得到加餐的待遇!那些尚未立下军功的韩军更是跃跃欲试,想要大展身手!因为在韩国,军功,意味着一切!

    ps:修改完毕

第六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识() 
魏国,黄池。

    黄池地处大梁以北五十里,紧邻济水。得知大梁被围,东郡太守魏信集结东郡大军,意欲南渡济水,救援大梁。但是,在看清对岸足足有三十万大军之后,魏信退缩了。魏信很清楚,就凭借自己征召到的五万乌合之众,除了可以给大梁摇旗呐喊,也没有旁的作用了。如果不考虑双方的巨大实力差距就渡河南下,自己的,只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就在魏信一筹莫展、手足无措的时候,来自睢阳信陵君处的使者找到了魏信,也带来了信陵君的命令。按照信陵君的要求,东郡除了保留一万大军虚张声势,扼守渡口外,其余大军全都绕道前往睢阳,听从信陵君调遣。因此,此时的东郡只有一位裨将军表面淡定实则惴惴不安地指挥着一万大军,阻住了韩军北上的要道。

    裨将军氏韩,名勇,年方四十。虽然在东郡的地位仅仅比东郡郡守和郡尉稍微低了一些,可谓位高权重,但他的胆子和他的名字很不相衬。之所以获得提拔,更多的是勤勤恳恳,外加上一点察言观色。

    在魏信把防守济水防线这个烫手山芋交给韩勇后,韩{勇就一直在苦思如何完成这个坚决的任务。但再如何进行战局推演,韩勇得出的结论一直是仅仅凭借自己手上的一万老弱残兵,完全挡不住韩军的一次冲锋。何况,韩国还拥有水师,韩勇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韩军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大梁,而对自己防守的东郡没有半分兴趣。这样,自己就可以完成魏信交给的任务。至于大梁,只能是他们自求多福了。

    打定了这个主意的韩勇为此一反常态的没有沿河据守。而是后退了二十里扎营,为的就是不想激怒韩军。事情的发展也似乎也正沿着韩勇预料的那样,韩军一直没有渡河的计划,对韩勇大军威胁最大的韩国舟师也一直在鸿沟上游弋,没有开到济水中来。

    魏军的示弱明白无误地传达给了韩军,韩军自然笑纳。但。未雨绸缪也好,提防魏军使诈也好,在昨日取得歼灭超过七万魏军的大捷后,韩王责令斥候营渡过济水,前往侦查对面魏军的虚实。

    韩王对攻克大梁的信心越来越充足,眼下大梁只有不到五万大军,只要自己双管齐下,哪怕是强攻也能拿下大梁。大梁既克,魏国君臣被自己俘虏。魏国唯一有声望的就只剩下在睢阳集结大军的信陵君。韩王要的,就是在攻克大梁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取东郡,另一路奔袭睢阳,在齐国的援兵抵达前,灭掉魏国。到时,魏国被韩国吞并已成事实,其他诸侯国想要反对也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打探东郡的虚实就显得格外。只有弄清了东郡的兵力,韩王才好确定分兵多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负责渡河刺探东郡魏军虚实的自然是韩军精锐中的精锐。郎中令蒙骜将此事交给了办事素来谨慎缜密的都侯掌管五百人卫牙子负责。卫牙子乃执金吾卫云的亲弟弟,而卫云在洛阳之战中,统领三万韩、赵联军坚守十余日,为韩国调集大军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论功当属第一。三万韩、赵联军最后幸存的,不过是十余人。卫云也是侥幸不死。落得重伤,至今尚未痊愈的下场。韩王感念卫云的功绩,封卫云为一等子爵,更是破格将卫云的弟弟卫牙子调入到王宫禁卫军中,常伴左右。之所以说破格。乃是因为卫牙子原本就是武关的一名都侯,按照常理来说,人,凡是成为王宫禁卫军,必定降二级甚至三级使用。卫牙子的职位却是没有发生变动,这足以看出卫云一家在韩王心中的分量。

    得知自己被派到济水北岸侦查敌情,卫牙子可是乐坏了。因为王宫禁卫军的身份,卫牙子在韩、魏爆发大战以来,基本上没有上战场的机会。而军功,不上战场的话是很难捞的。因此,王宫禁卫军上下,可就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加上这天下都知道韩国最强的两支军队是羽林军和虎贲营,却没有人知道,只有三千人的禁卫军才是韩国真正的第一强的战力。因为能够在禁卫军立足的,至少也是羽林军、虎贲营伍长一类的角色。由此可知禁卫军的战力之强。既然禁卫军的战力如此强大,自然装备也是韩国军队中最好的。哪怕是禁卫军普通的一名士卒,所佩戴的武器和铠甲也是羽林军中伯长、属长一级的。

    韩王当然清楚禁卫军上下憋着一口气,自己是国君,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而老虎困于囚笼,早晚会失去斗志,雄鹰困于链绳,早晚会丧失凶狠。防止禁卫军变得中看不中用,适当地放他们见见血也是应该的。因此,韩王特批卫牙子可以带领两百人渡河前去侦查敌情。

    在得知韩王派遣两百禁卫军去做侦查敌情这种小事情后,蒙骜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为对面的魏军默哀!就凭借两百禁卫军,足以和十倍于他们的魏军周旋并且战而胜之。考虑到对岸的魏军都是老弱,也许四五千魏军才能给这两百禁卫军些困扰吧!

    卫牙子生怕韩王反悔,连夜就出发。两百禁卫军按耐住心中的兴奋,小心翼翼地绕过了魏军沿河布下的暗哨。当拂晓来临的时候,这支小股的韩军已经深入十几里而没有被魏军发现。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卫牙子和麾下的禁卫军借助密林和魏军躲猫猫的时间中消耗过去。禁卫军也从最初的兴奋中恢复过来,变得有些意兴阑珊。虽然在这段时间中,韩军又往前推进了四五里,而越往前,魏军的防守也越来越森严,但韩军总觉得有些无聊。是的,无聊!因为这一路上,韩军遇到的魏军要么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要么是稚气未脱的少年。原本打算伏击的韩军硬生生阻止了自己的这个念头,一方面是觉得太不光彩,另一方面则是怕打搅了营内的魏军。

    卫牙子已经决定,在天黑以后,秘密潜进魏军大营,最好是潜到魏军中军帐附近,然后制造些骚乱,大摇大摆地返回。因此在用过午餐之后,除了在四周派出足够多的斥候,剩下的韩军都在卫牙子的要求下,闭目休息。

    可惜,今天显然不是一个休息的好时光。卫牙子刚刚休息了一个时辰,就接到了负责身后警戒的斥候汇报——一支数量在五百人以上的魏军正在急速往韩军驻扎的方向过来!

    卫牙子听到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的行踪暴漏了,但仅仅过了一秒,又否决了这个念头。先不说这一路上己方没有惊扰到一名魏军,仅仅是对方只有五百人,还只是单方向的,就可以说明这支魏军应该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很有可能,只是路过。如果不是晚上的侦查,怕惊扰到魏军主力,卫牙子自然愿意全歼这支魏军,但如今想想,只能作罢!

    就在卫牙子想要摆手让全军隐蔽,放过这支魏军的时候,一句话让卫牙子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都侯,斥候还说,对方形色匆忙,似乎在保护什么大人物。我们,要不要吃掉这一股魏军?”

    “大人物?”卫牙子心中暗暗生疑。似乎魏国也没有什么人值得魏军出动五百人来保护,而且,他们分明是从济水那个方向过来的。难道是大梁逃回来的魏国高官?亦或者魏王使者?卫牙子心里面有些不确定。按照道理来说,大梁被韩军团团包围,魏军又刚刚大败,是不可能有什么人可以从大梁跑出来的。哪怕是一只飞鸟,也会被乱箭射成刺猬。顿时,卫牙子心中的好奇之心起来了。(……)

    ps:这人是谁呢?回来的太晚,出差ing

第七十章 安全返回() 
看就来【思|路|客】。siluke。info,首发站,,无弹窗!

    厮杀虽然短暂却惨烈异常,卫牙子从没有想过,魏军的战力会如此之强!原本卫牙子以为,凭借手头上的两百禁卫军,完全可以碾压这支由三百精锐和两百老弱士卒组成的魏军。结果却是,禁卫军损失了一百多人才勉强拿下对方。

    在消灭了最外围的两百老弱士卒后,卫牙子已然发现,这支魏军保护的人绝不简单。因为面对禁卫军强大的攻势,对方虽是老弱残兵却宁死也不后退半步,不仅如此,他们还集结成三五人一组的小阵,前赴后继地冲向禁卫军,负隅顽抗。而对方剩余的三百精锐反应更是不比寻常,他们果断地留下一半人牵制禁卫军,另外一半掩护着一男一女一幼童急退。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对方把他们保护的人看得很重,不愿yì冒一丝一毫的风险。

    蹊跷的时机,大军掩护,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三人的身份绝对非比寻常。虽然痛心自己手下的伤亡,卫牙子还是下令生俘了对方。卫牙子只希望,对方的身价可以弥补自己的损失,不然,回营之后,韩王绝对轻饶不了自己。

    魏王望着越来越近、面目狰狞的禁卫军,心中在惊yà对方极强战力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悲哀和如丧考妣的感觉。早知道,自己就不出城了!哪怕待在大梁,哪怕大梁城破,自己也能博一个和大梁共存亡的美誉,哪里像现在,居然被韩军硬生生地生俘了!魏王当然想过立即自杀保全名节,但望着三步外触手可及的长剑,魏王却突然失去了自杀的勇气!原来,自己还是怕死的。尤其是看到自己身边惊慌失措的王后和年幼无知的太子,魏王知道。自己不能就此死去。

    “你们是哪里人士?速速报上名来!”卫牙子滴血的长剑直指魏王,语气不善地说道。他的身后,怒气冲冲的禁卫军死死盯着魏王和魏王身后的王后、太子,大有一言不合就上前斩杀对方的架势。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魏国太子已经是嚎啕大哭,魏王后勉强还能保持镇静。但也到了崩溃的边缘。魏王望着身后的王后、太子,知道自己的身份绝对不可能隐瞒过去,干cuì鼓足最后一丝勇气,拦住指着王后、太子的长剑,用义正言辞的语气,睥睨的眼神维持自己身为魏王的最后一丝威严。

    “寡人乃魏国国君!寡人的身后乃是王后、太子,带寡人去见韩王吧!魏国,愿降了!”说到最后,魏王的语气已经疲惫到极点。

    战争。终于结束了,但却不是以魏国希望的方式结束。谁也没想到,身为堂堂中原大国的魏国,晋国分裂以后第一个进行变法富强的魏国,居然会被一个曾经弱小不堪的国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魏国国君、王后、太子三人更是被俘虏!

    魏王现在被悔恨冲昏了头脑,如果当初没有勾结秦国;如果当初当机立断地交出魏齐,割让东郡;如果自己不派兵出城攻打韩国;如果自己不逃出大梁。也许,不。一定,自己一定不会落到这个凄惨的下场。魏王几乎可以预料到自己的结局,肯定会如同楚怀王一般,客死他乡。而魏国,要么不复存在,要么重新推选另一个国君。而这个人,只能是信陵君。

    听到魏王自称是魏国国君,卫牙子知道自己撞了大运,前提是对方没有说谎。不过,单单看对方的护卫如此忠勇善战。卫牙子感觉对方说谎的可能性很低。而且,现在是战争时期,谁会带着妻儿子女地出外奔走呢!无论如何,确认对方的身份成了眼下最的事情,至于原本侦查敌情的任务反而变得无关紧要。只是,魏王三人的身上都没有携带什么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信物,卫牙子又没见过魏王,妇人和孩童只知道哭哭啼啼,卫牙子也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在诓骗自己!

    安全起见,卫牙子当然问过这个自称“魏王”的人许多问题,比如说东郡方面知不知道魏王潜逃到东郡的消息,比如说魏王是如何潜逃出大梁的等等,但魏王对此全都是闭口不言。卫牙子恼火之余却拿魏王没有丝毫办法,因为谁也不知道,韩王对魏王是什么态度,自己又不能私底下用刑,因此一时之间,局面僵持下来。

    离天黑尚有一个多时辰,原本渡河最好是在晚上,如此可以不打草惊蛇,但卫牙子决定不再等下去了,立即渡河。因为对禁卫军来说,最坏的情况是如今东郡方面已经知晓魏王的到来,在没有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见到魏王,东郡大军再傻也知道魏王出事了。在这种情形下,禁卫军已经陷入重围。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在魏军没有把包围圈合拢前,跳出包围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