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军显然没有意识到虎贲营手中的兵器要较他们手上的兵器锋利的多,奋不顾身、悍不畏死的魏军一个接着一个地扑向冲在最前面的韩军,却是被朱亥和麾下的亲卫营轻易斩杀!魏军的大阵被轻易撕开一道口子,朱亥身后的虎贲营士卒则趁机将这道口子撕得越来越大!跟随在虎贲营身后的两万韩军反而成为最容易的人!他们只需沿着被撕开的口子向前冲,顺便斩杀些两翼冲过来的少量魏军。

    朱亥已经杀红了眼睛,扔掉了头盔,左手握着一面大盾,右手挥着一把长剑,挡者披靡!哪怕对面同时递过来三把长剑,朱亥也只是随意一抡盾牌,砸倒最左侧的魏军长剑手,右手则是挥起长剑,将来袭的两把长剑一斩而落。去势未尽的魏军一边震惊手中断折的兵器,一边冲向朱亥。朱亥则是不慌不忙地调转盾牌,将两名魏军顶了回去。然后,然后这两名魏军就跌倒在地,被朱亥身后数以万计的韩军踏成‘肉’泥!

    其余的魏军鼓起勇气,再次扑来。似乎意识到朱亥的身份不低,他们把攻击的目标放在了朱亥身上。但大多数攻击都被朱亥左右两侧的亲卫挡了下来。朱亥只需一步杀三人,向前冲。很快,朱亥身上沾满了鲜血,只是,绝大多数都是魏军的。

    尉辛震惊于韩军的捭阖,所向披靡。更惊讶虎贲营手中兵器的锋利。如果不是有锋利的兵器,虎贲营再厉害,也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突入到魏军方阵这么深。魏军如今的困境是空有武力和斗志,却因为兵器断折而施展不开来。尉辛现在明白了,西塘渡口的大军是如何战败的了,也后悔自己的过于乐观!尤其是弓弦‘潮’湿,魏军也没有弓箭手可以远距离压制韩军。眼看魏军节节败退,阵型渐渐不稳。尉辛知道,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朱亥勇则勇矣。但因为冲杀在第一线,无法掌控全局。尉辛自以为这种将领只适合冲锋陷阵,却不适合统领数万大军。

    面对韩军的步步紧‘逼’,尉辛下令大军有意识地放虎贲营杀入,把兵力集中起来对付虎贲营身后的两万疲惫不堪的韩军。这两万韩军手中的兵器不过是寻常,体力也在连绵不绝的雨势和方才的战斗中消耗大半。尉辛不相信,魏军会对付不了这两万普通韩军!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的正确的。在魏军的有意引导下。虎贲营因为冲的太猛,渐渐和身后的两万韩军拉开了距离。魏军动用了两万兵马将两万韩军阻拦了下来。而一直‘诱’敌深入的万余名魏军也趁势止住了后退之势,再也不肯退后一步。哪怕朱亥连连吼叫,连杀数人,也冲不破魏军重新变得厚实的方阵。当然,困住虎贲营,尉辛把围困裨将军宋明的万余魏军‘抽’调了大半。这直接导致了宋明带领三千人,成功和突围出来朱亥汇合!

    这是对韩军来说是唯一的好消息,因为失去了冲刺速度的韩军,彻底陷入了和魏军的鏖战。虎贲营的情况还好,凭借着手中的兵器和充足的体力。虎贲营还能占据上风。剩余的两万韩军则是堪堪和魏军杀了个平分秋‘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任谁都看出来,韩军的劣势会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双方‘交’战的战场距离大梁太近了!只要魏国愿意,随时可以派出援兵,以压倒‘性’的优势全歼这支韩军!

    站在城头观战的魏王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韩军的悍不畏死超乎了魏王的想象。魏王不明白,虎贲营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如今出现了变数!如果占据就这样发展下去,魏国想要吃掉这支韩军,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太大,得不偿失!可是如果退兵,又被韩军死死缠住!

    “诸位爱卿,国尉如今略处下风,寡人要不要出兵支援国尉?”魏王有些不确定地对身旁的心腹大臣说道。

    “韩军已经疲惫不堪,臣以为,当出兵以雷霆之势消灭这支韩!”段干崇立即出言道。难道韩军就如此笃定,多出来七八千虎贲营的士卒,韩军就能稳赢?!尉辛在刚刚的‘交’战中已经察觉出来,眼下正在和己方‘交’战的五千韩军勇则勇矣,却力气不足,完全是凭借娴熟的配合和己方周旋!这也从侧面证明,韩军在半个月的雨季中,吃了许多苦头,韩军的身体状态完全最好的状态!

    尉辛必须速下决断,对面愈来愈近的韩军是虚张声势,想要吓跑自己这支数量比他们多四五千,并且还养‘精’蓄锐的大军还是真的有所依仗!虎贲营当然是韩国的‘精’锐,但这并不足以吓跑自己!为将者,思虑周全当然是好事,但太计较得失而变得畏首畏尾反而落到了下乘。

    “迎敌,变阵!”有了结论的尉辛对一旁的副将下令道。

    令旗挥舞,战鼓隆隆,魏军很快分成两拨,一拨人数在万人左右,围杀只有不到五千的韩军,另外一拨人数在两万五六千人,则是有条不紊地集结成方阵,准备接敌!

    在发现魏军没有撤退反而结阵,朱亥不忧反喜,自己接到的命令就是拖住魏军,然后在主力的配合下围住魏军!这样,就会置大梁于两难之中,是出兵救出这支魏军还是任由韩军把这支魏军吃掉!

    “锥形突击!”跑在最前面的朱亥对身后的士卒说道。一道道声音依次向后传递的同时。正在冲锋的近三万韩军渐渐形成了以虎贲营为为尖刺的锥形方阵。因为没有魏军弓箭手的阻挠,韩军的冲刺速度无疑飞快。一刻钟后,韩军的锥形方阵狠狠扎进魏军四四方方的大阵。挡在最前面的魏军盾牌手在几个呼吸之间就尽数覆灭,与魏军盾牌手一同消失的,是韩军最外围的轻步兵们。

    在这个以命博命的战场上,的取巧都只会招致失败和更大的伤亡。所以。甫一接战,双方就使出浑身解数。作为锥形攻击方阵攻击力最强的一点,最前面的韩军无疑是最勇武的,他们的任务就是一直不停地往前冲,一直到破阵为止。朱亥也是这么做的,带领亲卫营的朱亥冲在最前面,试图击破魏军的方阵,将魏军一分为二。

    魏军显然没有意识到虎贲营手中的兵器要较他们手上的兵器锋利的多,奋不顾身、悍不畏死的魏军一个接着一个地扑向冲在最前面的韩军。却是被朱亥和麾下的亲卫营轻易斩杀!魏军的大阵被轻易撕开一道口子,朱亥身后的虎贲营士卒则趁机将这道口子撕得越来越大!跟随在虎贲营身后的两万韩军反而成为最容易的人!他们只需沿着被撕开的口子向前冲,顺便斩杀些两翼冲过来的少量魏军。

    朱亥已经杀红了眼睛,扔掉了头盔,左手握着一面大盾,右手挥着一把长剑,挡者披靡!哪怕对面同时递过来三把长剑,朱亥也只是随意一抡盾牌。砸倒最左侧的魏军长剑手,右手则是挥起长剑。将来袭的两把长剑一斩而落。去势未尽的魏军一边震惊手中断折的兵器,一边冲向朱亥。朱亥则是不慌不忙地调转盾牌,将两名魏军顶了回去。然后,然后这两名魏军就跌倒在地,被朱亥身后数以万计的韩军踏成‘肉’泥!

    其余的魏军鼓起勇气,再次扑来。似乎意识到朱亥的身份不低。他们把攻击的目标放在了朱亥身上。但大多数攻击都被朱亥左右两侧的亲卫挡了下来,朱亥只需一步杀三人,向前冲。很快,朱亥身上沾满了鲜血,只是。绝大多数都是魏军的。

    尉辛震惊于韩军的捭阖,所向披靡,更惊讶虎贲营手中兵器的锋利。如果不是有锋利的兵器,虎贲营再厉害,也不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突入到魏军方阵这么深。魏军如今的困境是空有武力和斗志,却因为兵器断折而施展不开来。尉辛现在明白了,西塘渡口的大军是如何战败的了,也后悔自己的过于乐观!尤其是弓弦‘潮’湿,魏军也没有弓箭手可以远距离压制韩军。眼看魏军节节败退,阵型渐渐不稳。尉辛知道,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朱亥勇则勇矣,但因为冲杀在第一线,无法掌控全局。尉辛自以为这种将领只适合冲锋陷阵,却不适合统领数万大军。

    面对韩军的步步紧‘逼’,尉辛下令大军有意识地放虎贲营杀入,把兵力集中起来对付虎贲营身后的两万疲惫不堪的韩军。这两万韩军手中的兵器不过是寻常,体力也在连绵不绝的雨势和方才的战斗中消耗大半。尉辛不相信,魏军会对付不了这两万普通韩军!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的正确的。在魏军的有意引导下,虎贲营因为冲的太猛,渐渐和身后的两万韩军拉开了距离。魏军动用了两万兵马将两万韩军阻拦了下来,而一直‘诱’敌深入的万余名魏军也趁势止住了后退之势,再也不肯退后一步。哪怕朱亥连连吼叫,连杀数人,也冲不破魏军重新变得厚实的方阵。当然,困住虎贲营,尉辛把围困裨将军宋明的万余魏军‘抽’调了大半,这直接导致了宋明带领三千人,成功和突围出来朱亥汇合!

    这是对韩军来说是唯一的好消息,因为失去了冲刺速度的韩军,彻底陷入了和魏军的鏖战。虎贲营的情况还好,凭借着手中的兵器和充足的体力,虎贲营还能占据上风。剩余的两万韩军则是堪堪和魏军杀了个平分秋‘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任谁都看出来,韩军的劣势会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双方‘交’战的战场距离大梁太近了!只要魏国愿意,随时可以派出援兵,以压倒‘性’的优势全歼这支韩军!

    站在城头观战的魏王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韩军的悍不畏死超乎了魏王的想象。魏王不明白,虎贲营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如今出现了变数!如果占据就这样发展下去,魏国想要吃掉这支韩军,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太大,得不偿失!可是如果退兵,又被韩军死死缠住!

    “诸位爱卿,国尉如今略处下风,寡人要不要出兵支援国尉?”魏王有些不确定地对身旁的心腹大臣说道。

    “韩军已经疲惫不堪,臣以为,当出兵以雷霆之势消灭这支韩!”段干崇立即出言道。p……6aahhh+24354713……>;

第六十八章 魏王出逃() 
大梁城一片愁云惨淡,谁也没有料到,原本的一场大捷硬生生演变成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败。在超过十万韩军的夹击下,魏王派出去的八万大军,最终成功逃回大梁的,仅有不到一万人,就连国尉尉辛也战败被俘。一时之间,大梁城内的士气跌倒了极限。

    原本魏国还是有机会挽救更多魏军的,但魏王实在担心韩军会尾随败军冲进大梁城。所以,在收拢了逃得最快的七八千败军后,魏王就下令关闭了城门。大梁的守军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袍泽就在离城门不远处被韩军杀的杀,降的降。城头上的许多魏军都苦苦哀求长官开门,放自己与韩军一战,但却被义正言辞地拒绝。一些闹得最凶的,要么被当场革职,降为普通小卒;要么被当场斩杀,以正军威!

    恼羞成怒的魏王更是在一气之下,将始作俑者、鼓励自己派兵出城攻打韩军的上大夫段干崇下狱治罪。听着城外韩军欢呼雀跃的声音,魏国的大臣们和守城的士卒心情一样——五味杂陈,以及深深的忧虑。以大梁不足五万的大军,魏国还能守得住大梁吗?!

    回到宫中后,魏王屏退了的大臣,一个人静静独处了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再次在众人面前露面的魏王双目变得通红,声音也是极度嘶哑。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次的打击对魏王来说实在太过沉重。的大臣们忐忑不安地跪在大殿,等着听魏王宣布新的命令!在失去了七万大军后,大梁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是否强行征召一些老弱参与守城,成了摆在魏国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中大夫缩高何在?”大殿里响起魏王疲惫不堪又极度萧索的声音。

    “臣在!”缩高恭恭敬敬地抬起头,静候魏王的吩咐。

    “立即去韩营面见韩王,代寡人问问韩王。韩国究竟要什么条件才肯退兵,才肯立即退兵!财帛、美人、宝马、土地、人口,只要我们魏国出得起。统统答应!”

    缩高小心翼翼地望了眼魏王,终究没敢问魏王的底线!罢了!罢了!缩高暗暗想道。反正让韩国开口就是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传声筒。真正可以下决心要不要接受韩王议和条件的,终究只能是魏王。何况,人都知道,在目前这个情况,魏国想要求和,对韩国提出的条件又哪里有资格拒绝呢?!

    缩高奉了魏王的旨意,急匆匆地出城前往韩营。魏王在吩咐完这件事后,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开始闭目养神。这可苦了大臣们,跪着的大臣们起初是一动也不敢动,后来实在跪累了,也顾不得君前失仪,悄悄挪动着,舒缓着膝盖。再后来,大家开始小声讨论时局,议论韩王究竟会不会再次接受魏国的求和。如果不接受,魏国又该何去何从。

    一个时辰后,缩高灰头土脸地回来了。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想来求和,也是蛮拼的。在缩高踏进大殿的那一刻起,大殿内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缩高身上。就连魏王也惴惴不安地看着缩高。如果韩国肯再次相信魏国,接受魏国的求和,那事情还有转机。如果韩国拒不接受,那魏国这次就是九死一生啊!就凭大梁城内不到五万并且已经胆寒的魏军,大梁真的可以坚持到齐国的援军到来吗?!何况,魏国这次是又一次的背信弃义,韩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水淹大梁,就再也没有一丁点的思想包袱了。

    缩高扑的一声就跪倒在地。神情沮丧地说道:“臣无能!有负王上信任!韩王拒不接受我们魏国提出的议和!”

    魏王神色复杂地瞧了眼缩高,最终回归到面无表情的状态。用冷静到可怕的语调说道:“韩王想要怎样才肯罢手?”

    缩高顿时面露犹豫之色,吞吞吐吐。就是不敢直言其说。

    魏王知道了缩高的为难,摆了摆手,出言道:“没事!说吧!寡人赦你无罪!”

    缩高长叹一口气,终于大着胆子说道:“韩王说,原本他顾念魏国乃韩国兄弟之邦,不愿意和魏国大动干戈,但我们魏国屡次三番地背信弃义,戏弄于他,韩王已经不再相信魏国。此次,要么王上您负荆请罪去见韩王,要么韩王领兵攻克大梁王上您对他执臣子之礼。除此之外,绝不收兵!”

    听到这样的条件,大殿内的魏国大臣们就知道韩、魏直接唯有死战到底,绝没有和解的希望了!让魏王负荆请罪魏王执臣子之礼,魏王要是真这么做了,哪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魏国还将有何颜面在天下立足?大臣们也知道,为何在韩王提出了议和条件后,缩高还是表示韩王不肯接受魏国的求和。

    “呵呵?大动干戈?负荆请罪?”魏王哈哈大笑,用满是嘲弄的语气说道:“寡人不是楚怀王,但韩王却是第二个秦昭王。想哄骗寡人俯首称臣,寡人宁愿一死!”

    “臣等有罪!”所谓主辱臣死,听到魏王这般话,魏国大臣们纷纷俯首,口言死罪!

    “诸位爱卿也听到了,此战唯有一死而已!韩、魏同为中原大国,一山不容二虎,中原也只允许有一个国家,要么韩、要么魏,别无共存之路!去传寡人的命令,大梁城内,凡是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悉数征召入伍。再派人告诉韩王,大梁城就在这里,韩国有本事,尽管来取就是!”魏王气冲冲地说道。

    群臣们面面相觑,有些怀疑魏王想当然的想法!如果韩军强攻大梁,魏王的法子当然有效!但韩军若是水淹大梁呢?有征召大军的时间,还不如转运粮草呢!只是在这个时候,谁也不肯怵魏王的命令,除了一人。

    这个唯一有胆量的人——中大夫颜恩抬起头来,谓魏王曰:“臣斗胆向王上进谏!”

    魏王看了眼颜恩,语气不善地说道:“颜爱卿有话直说!”

    “韩王年方不过三十。却在六年间连收南阳、汉中、巴、蜀、汝南、河东等八郡之地。韩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亦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臣观韩国之志,绝对有一统宇内。包举四海之志。如今,韩国其势已成,单以魏国而言,绝非韩国之敌。想要击败韩国,除非联合燕、赵、秦、楚、齐五国之力,方能以保完全。”

    魏王拧着眉,不太理解颜恩绕了一圈,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韩国是厉害。韩王是英明,你也不用在这里告诉人吧!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

    “如今韩王正值壮年!王上亦是!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王不居四战之地。如今三十万韩军兵围大梁,大梁内忧外患,此危墙也!依臣之见,韩军下一步必定水淹大梁,以瓦解大梁抵抗之决心!王上若是困守大梁,一旦齐军救援不及抑或战不利,则大梁危亦!大梁危则王上危。王上危则魏国危!若是天崩指魏王驾崩,太子年幼,魏国谈何崛起?到时主少国疑。韩军再伐我魏国,魏国将如何自处?!”颜恩恳切地说道。

    魏王一愣,顿时恍然大悟。自己有些意气用事了!韩国占足了便宜,接下来会不会水淹大梁之计,很难说。但一旦用了,大梁城就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力!而自己和麾下的五万大军,也只能眼睁睁地等着水势消退!齐国的援兵会不会在韩国的施压下不来,亦或者来得太晚,来到了打不过韩军。也是难料!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自己可就真的危险了!如今自己仓促立下的太子不过五岁。五岁懂什么事情啊!更可怕的是韩国若是俘虏了自己,自己的一世英名可就真的葬送了!

    看到魏王有些犹豫。颜恩趁机劝谏道:“臣恳请王上,为魏国安危,狩猎睢阳!”

    群臣也是回过神来,齐声说道:“臣等恳请王上,为魏国安危,狩猎睢阳!”

    的确如颜恩所说,魏王如今在大梁完全没有意义,如果真的说有作用,那就是鼓舞士气。只是想想如今大梁城心灰意冷的氛围,魏王的这个作用可以发挥几成,真的难说。而且,面对水淹,魏王也不会拿出什么好办法。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韩国大军围攻大梁的原因就是因为魏王身在大梁。如果韩军发现魏王已经大梁城,包围大梁也就没了意义。在这个角度上讲,魏王反而成大梁的包袱!没了魏王,大梁的守军反而可以解掉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