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筹
江南河道纵横,在水网密布的圩区,眼下又面临没完没了的雨季。农谚曰:“圩田好做,五月难过。”说得就是这个季节。
阴雨绵绵,河水苍苍。一到汛期,生活在圩区的人们就紧张起来。一个个由堤坝相围四面环水的圩子,似乎都成立孤岛,平时硕大的圩坝,此时也只露出一个坝尖尖,每当这个时候,各个村子里的男人们全都上圩堤,村里留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男人们都在大堤上严防死守,一个村子把守一段大堤,圩堤上路路节节都有来回巡视“跑筹”的人,每隔几百米距离就有一个平时毫无用场的小屋,这时候才派到了用处。原来它是专门为“跑筹”设置的一个点。洪水当前,为了保证人圩堤上不间断地有人巡查,圩上采用不间断地“跑筹”方式,即一根根有编号次序的竹筹,连续不断地在堤上一个小屋、一个小屋之间传递。只要一根筹到了你的小屋,立刻派人送到下一个小屋,来一根筹立即送走一根,接连不断。“跑筹”亦如烽火台狼烟,保证了整个圩口始终有效巡查和联系。不论在圩口的任何地方出现险情,它能准确地将信息送给守在大堤所有的男人们。
我插队农村那会儿,也有幸和村上的男人们一样上了大堤抗洪。几十个男人一道守护着一段圩堤,守护着圩堤上的一间小屋,外面下着雨,几十个男人挤在一起,一拨拨地出去“跑筹”。出去,转回来;再出去,又回来。周而复始,谁也不敢偷懒。听同小屋的村民说,若压筹不跑,被逮着了,从前要杀头的,现在也会被枪毙。吓得我毛骨悚然。
那年我在圩上呆了三天三夜,不分昼夜的“跑筹”。大雨茫茫,河水汤汤。也没有听说有谁押筹不跑,更没有听说有谁被枪毙了。不过那段“跑筹”的经历令我刻骨铭心,至今不忘。每当雨季,汛期来临,我就会想起那段往事,想起那些在河水汤汤的大堤上,为了守护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守护家园而“跑筹”的男人们。。 最好的txt下载网
草根随笔
悠悠五千年;看不够的兴衰治乱;数不尽的离合悲欢;一代又一代的古代先贤;怀抱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苦苦奋斗;孜孜以求;尝遍了甜酸苦辣;饱受了荣辱沉浮。留下了无数的格言警句。或以梅兰竹菊君子之风度自居,或以冬松夏莲之高节抒怀。吾辈;乃一介草民;平庸一生。最爱乡人俗称“趴根草”的野草,其随处可见,枝枝节节,匍匐缘地,任尔践踏碾踩,生命依旧,笑傲于莽野之间。我生亦想如此。故曰:“草根随笔”。
往事依稀,幼时逢天灾,少年遇人祸。入学三年,“*”初起,十年浩劫,学业荒芜。年轻时,胸无点墨,不知无学无术之愧,全凭一腔的热血,青春的激情,奔赴于“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以为用自己的双手能够创造出一个新农村来报效祖国。“滚一身泥巴,干一辈子革命。”只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岁月蹉跎,当我们将那绿绿的茶园改造成层层的梯田而无发解决水源灌溉的时候;当我们刚插队踌躇满志种下那一棵棵象征“扎根”树苗,再也无心剪枝修理的时候;当我们与乡民一样在生产队的打谷场上仰望满天的星斗,也猜想着自己是哪一颗星星的时候;我们初来时的激情已经荡然无存了。
感谢二十九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国家百废待兴,“修地球”大军纷纷回城,我有幸分配在一家老牌国营企业工作。依稀记得,第一次拿到18元的学徒工资,是喜悦、兴奋还是冲动,反正那整整一夜,我都激动不已。还有“春衣费”、“寒衣费”,看病去厂医务室。或者开记账卡直接去医院,不仅不用花一分钱,而且不用划价、交费排队。分房可论资排队,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应有尽有,工厂即社会。殊不知,当我们进入国营企业大家庭的时候,这已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一缕阳光了。因为我国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地大踏步前行,计划经济的陈旧大厦根基已经松动,有些地方开始崩塌。我却全然不知,在那最后一缕的余光里,仍然享受着它的温暖。有一天突然感觉到这个大厦轰然倒下,自己冷不防已经被飞溅的瓦砾砸得遍体鳞伤了。
我们工厂创建于十九世纪末,那是在本地为官浙江人,也许是在实业救国的感召下创办这家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有一席之地企业。企业兴衰百年,饱经沧桑。当历史跨进二十一世纪,又是一个在本地经商的浙江人收购这家企业。历史有时像在开玩笑,又像是一个轮回,一个简单的重复。工厂倒闭了,一个新企业开始延续它的生命。而我们在这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被扬弃了。像是被人喝过后随手扔掉的空易拉罐,除了拾荒者,谁也不愿再光顾它一眼。尽管如此,我坦然正视,不怨天不忧人。几年来,几度消沉,几经磨砺。我依然从容地面对生活。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9月 。 想看书来
惊叹无趣的生活
眼下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的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丰富。大部分同胞已经甩开温饱,挺进了小康生活的佳境。可是我常发现周围那些衣食无忧的人,饱食终日后感觉无所事事,时常发出生活无趣的感叹。这太令我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了!难道只有为生活奔波,操劳,在逆境中苦苦追求的人才能感觉生活的乐趣?显然不是。现代物质生产水平、人们的消费档次、物质生活丰富的程度旷古空前,史无前例。在中国古代老百姓能吃饱肚子,那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盛世了。史学家们便大书特书了,什么明君圣主,民呼万岁,咏颂太平盛世。而今天物质生活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在发展,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发展成果。真的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吗?非也!我想应该是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这一方面却被追求物质生活的社会主流稀释淡化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单调而匮乏。生活无着的人,精神思维、空闲时间可以打发在位生活琐事的操劳上。而生活无忧的人,业余时间除了玩乐休闲,剩下的还是休闲玩乐。当他们感觉自然山水或人工堆砌景点再也不能引起自己的旅游兴趣的时候;当他们感觉缥缥缈缈的网络世界虚拟无味时候;当他们感觉无聊麻将桌只是耗费自己的时光……到这个时候,对生活无趣的感受,便油然而生了。
感叹生活无趣,不仅成了现代富足生活人群的一种共同的声音。同时它又影响波及其他人群对日常生活认识观念的改变。过去那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花间柳下,缠绵的爱情方式,已经远去。现代爱情如闪电,如炸雷,如火箭筒、手榴弹,轰轰烈烈,而不长久。我们感到了生活的无趣。遥想自己光腚躺在竹榻上仰望星星,聆听长辈讲述遥远的故事;当微风徐来,不是由传来远方的悠扬笛声。。。。。。这一成为我们童年的记忆。现在孩子们,被关在高高托起水泥笼子里,尽管高高在上但看不到星星;流行音乐到处泛滥,打开手机、电视、DVD、MP3、MP4。。。。。。音乐无处不在,而很少听得到黄昏时分小河畔,古道边传来的笛声,人们感觉生活无趣。当今社会人们追求时尚,崇尚唯美,当我们走在大街上一边感觉火辣辣的西风洋节扑面而来时候,同时也感觉自己的传统节日则在一天天地淡化萎缩;逢年过节,孤寂的长辈们只能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待着小字辈问候;写封平常家信已经是很难得一见的事了,名人家书则成了书店的宠物。我们感到生活的无趣。
我们感叹生活的无趣,不是因为自己太怀旧了,也不是太富有了。我想还是因为我们精神萎靡,在感受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时恍不过神来。自己固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眼前这片崭新的世界面前已经全然退色。于是乎我们昏昏然,茫茫然。。。。。。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10月。 最好的txt下载网
棋盘读人生
平日,喜欢约友人走两盘闲棋。在黑白世界里对弈。时间长了,从中自己也悟出许多处世为人的道理。
刚开始布局,恰似无忧无虑的少年,发展的空间无限广阔,仿佛在这纵横阡陌世界里,在那儿着子都行,落子三三、小目、星位、星外、目外都可以,甚至可以落子天元。实际上也就那么几手,接下来的你必须面对步步纵观全局,手手应付不断变化的局势。
开局不久,天地宽阔,犹如进入人生青年期。纵然一手应错,当弃子,尚有补救的机会。倘若臭手既出,全然不知,自己仍信马由缰,胸无章法,凭着年轻气盛一味乱战,步步落入圈套、陷阱,苦于奔命,最终还是死路一条。天地宽阔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厚势作战,步步为营,围空守空。把握机会,伺机打入、削弱对方实空,争得自己最大生存空间。
棋局过半,大场所剩无几。宛若人到中年,机会虽然不多了,希望还在。关键是要步步稳健,守住实地,找出对方的弱棋、破绽、漏洞,审时度势,纵观全局。该弃得弃,当攻则攻。权衡得失,绝不可因小失大,贪小利而忧患全盘。一步恶手,必将殃及全局。
河山既定,当进入收官阶段,正若人生暮年。老骥伏枥,若胜券在握,此时必用心守护,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意想不到变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稍有疏忽,“晚节难保”,一生奋战成果,将付诸东流。倘若大势已去,败局既定,已无回天之力挽回。要么投子认输,规规矩矩行棋,亦死。若要有所作为,只有奇手妙招,出奇制胜,方有翻盘的可能。不过人生中俗手比比皆是,非高手者,何以妙手回春?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7月 。 想看书来
五十知天命
当人生跨过五十岁门槛,人过半百,一颗心也该沉寂下来了。孔子曰:“五十知天命”。什么是天命?殷周甲骨卜辞及铭文上说,“天”可致命于人,决定人的命运。后来《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诸子也还有一些解释。《荀子·天论》中的观点与孔子的意思较为接近,荀况把天命解释为一种自然界的必然性。所谓天命,大概是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意思是说,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明白“天命难违”的事理,再也不用与“天”抗违了。
《礼记》上说,“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事情不明白,不满意?人进入五十岁以后,明白一些道理,也渐渐地理解或者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了。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回望人生的历程,我们才有所感悟;才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达到孔子描述的那种“知天命”的境界。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说不尽的感慨?
人生跨过了五十岁门槛,好像我们真的就世事洞明了。其实,未必!如果我们坚韧、刚毅了,那又为何有那么多懦弱与优柔?谁不渴望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可是,我等多数人仍然是凡夫俗子。虽然我们中不乏有暴富与大款,但更多的还是那些为一日三餐奔波的庶民;我们中也不乏有名声显赫的“达官贵人”,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一介草民;我们中有不少人*倜傥的社会名流,但更多的为自己下岗失业、孩子的读书缺钱而发愁的弱势群体!
看来太多的缺憾,还是和多数人结缘。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啊,精力和体能已日渐衰退,而原先生活中仅有的一点儿浪漫和激情,不知什么时候离开自己远去了。我们感叹,生命在渐渐地老去,时光如同一把不可抵御的利剑,已把我们切割得满脸沟壑!白云苍狗,已成旧梦。一切生命的喧嚣此时此刻,应该尘埃落定。放弃目标吧,放弃追逐!放弃了,我们也就淡泊人生了。不然,怎么颐养天年?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4月
穷人富人
这是一个崇尚财富的时代,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财富,他的社会地位随之攀升,香车美女随之而来;花环锦带、赞誉之声亦簇拥而至。似乎富人们浑身上下闪烁珠光宝气,每个毛孔里都散发着财富的汗液。人们仰慕财富,约定俗成地将富人们定格在社会的高台上。是啊,富人们一掷千金,买春买笑。出手上万元一席的豪门宴也屡见不鲜。谁不梦想金钱奢华?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是将其梦想成为现实。在他们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的料,而是富人胚子,有强烈的赚钱意识,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为了发家致富,会绞尽脑汁,寻找机会,不放弃一丝的可能,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财富。这是他们骨髓里的东西,根深蒂固,至死不渝。
一般凡夫俗子想了只是想了,很少深入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也许深入想过一两回,没有认真付诸实施。或者付诸了没有回报,失败了,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命该如此,之所以俗子们依然贫穷!
近日,网上有一位叫“默默”的姑娘,发出征婚广告,她嫁人的目的就是寻求一个能替父亲高额医疗费买单的主顾为自己的郎君。古人虽有董永卖身葬父之先列,想不到今天居然还有“卖身”替父就医的孝女!这与香港深水湾的高级私人会所——深水湾乡村俱乐部的富豪们,一掷千金为令爱办一个生日舞会是多么鲜明的对比。看来还是一个“穷”字为祸首。“穷则思变”,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太本分,不求进取,穷不思变。
财富世界令人眼花缭绕,也令人想入非非。富人们想到了,他们付诸实施,即使失败,跌到了爬起来,依然前行,从不言败,不轻易放弃。三番五次的挫折,有一次成功,他们也会成为富人。富人成功了,富有了,处在社会的高台上被鲜花包围着。所以人们看见他们的总是满面春风,趾高气扬的笑脸。而他们背后的故事,我们了解甚少。创业的艰难,在追逐财富过程中的艰辛和酸苦,处人为事中所遇到的尴尬和无奈。他们显得比常人圆滑,能够见风使舵,见缝插针。不容置疑,每一位致富成功的人士,能够准确地把握机会、随机应变、审时度势,诸方面都有过人之处。
笔者的一位朋友,过去也是一无所有。凭借他个人的一点积蓄在亲戚朋友那里七拼八凑,弄点本钱。先是和人合伙开了间“桑拿”,那时候顾客、小姐的钱都好赚。后来钱难赚了,他立刻转产,开了间电玩城。啤酒机、苹果机样样俱全,还兼营上百台电脑的网吧。经营几年,赚了一小笔。电玩、网吧市场一开始整顿,他又转产开了间房产交易中介所。房地产生意一萎缩又改行了,最近开起一家豪华美容院。名副其实进入老闆行列,名车、豪宅都有了,尽情享受富人的生活。过去听人说过世界上只有犹太人和中国人善于经营之道,会做生意。而且会赚孩子和女人的钱。作为一位中国人,现在只能规行矩步。每天回到家听着老婆唠叨着打折商品,高谈她的节约技巧,岂不悲哉!
凡夫俗子们啦,赶快挣钱吧!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挣钱(当然违法的事情不能干),也无论钱挣得多,还是挣得少,摆脱自己穷人的心态,穷人思维方式很重要。劝说自己的妻子不要再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要再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打扮自己。不要再认为时间不值钱,只要感觉到时间多余,不论你怎么混、怎么打发都是无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要为得到上司的一点表扬,为买到一件廉价商品就激动不已。放开思维,睁大眼睛瞧一瞧,自己与富人的距离,怎么拉近,怎么好!到时候大家都富有了,社会和谐了,自然再也看不见“默默”小姐的征婚广告。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10月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学一点表现幽默
幽默产生于人们正常逻辑思维关系的错位,给人感觉出逻辑结构上的差异和不协调,便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当人们认为一切都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谁也感受不到幽默,不会发笑;人之所以发笑,是因为发现了不正常之处,意会到了逻辑错位反差效果。例如说“长城是民族的象征,历史的资本,爱国志益教育基地,屡坏屡补,屡倒屡修。孟姜女以一夫之情,一妇之怨,哭倒长城,简直是‘民族败类’。秦始皇以天下为己任,以江山社稷为重,集民百万,修万里长城乃‘民族英雄’。”这显然是逻辑错位,引发反差产生出幽默的效果。
表现幽默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意暴露自己的卑微、矮小、错误和可笑的形象,将自己的位置故意压低,把优越感送给自己的听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工作、学习坏境里总有几个会表现幽默的同事或同学。我们常常称之为“穷开心”、“活宝”之类,其实正是这些“活宝”不时地给我们带来欢笑和快乐,给本平淡呆板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添加了活跃跳动的细胞。我们不仅要感谢表现幽默的人,同时也要学会幽默。幽默是我们生活快乐的润滑剂,没有它我们转动生活的齿轮就会凝固锈浊。热爱生活的人们,学一点表现幽默吧!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1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闲谈读书
常听人说,读书有三境。按照培根说法:即消闲、装饰、长才干。读书为了消闲好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劳作之余,偶翻书册,意在消闲,旨在娱乐。读书无他用,只凭兴趣,散读泛读。读书为了装饰,可理解为一个目的读书,学以致用,为所求而读书。读书为了长才干。我以为: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读书消闲,旨在高兴;读书装饰,旨在求知。只有读书将书中知识变为己有,才是一个升华,一个飞跃。
前两天一位博友和我探讨有关读书的话题,我和他谈了读书的这三种境界。他说自己读书感觉不属于这三种境界中的任何一种。但读到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时,总是感觉到自己的一种潜能被激发出来,内心激荡着一股无法言表*。这种感觉好像我们都有过,当属读书的第四境了。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将读书的人分为四类:1、沙漏,进去多少流出来多少,头脑中毫无痕迹。2、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些。3、滤豆浆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