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幽梦影-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则女美于男
  【原文】
  人则女美于男,禽则雄华于雌,兽则牝牡无分者也。
  【原评】
  杜于皇曰:人亦有男美于女者,此尚非确论。
  徐松之曰:此是茶村兴到之言,亦非定论。
  【译文】
  人类中女人要比男的美丽,禽类中雄性要比雌性华丽,兽类中雄雌确分不出美丑。
  【评析】
  本文中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三种,而又将这三种的性别作了比较。人类中女人要比男的美丽,禽类中雄性要比雌性华丽,兽类中雄雌确分不出美丑。所以原评中出现了“此尚非确论”的观点。
  其实就作者的观点而言是有些过于偏激,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们要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来评价事物的美丑好坏,而不能一概而论。人类中难道女人都比男人要好看吗?用丑女钟无盐和帅气十足的潘安比较那一位更为美丽一些呢?由此可见作者的观点并不能说明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说事物是不能绝对而论的。
  但大体言,无论高级动物的人,还是低级动物的鸟兽,确是存在着资质的不同。这样便有了异性的相吸,有了配偶,并繁衍后代,保持了生物物种的衍续。但美丑云云,是相对存在,而不是绝对的。
  镜不幸而遇嫫母
  【原文】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将,皆无可奈何之事。
  【原评】
  杨圣藻曰:凡不幸者,皆可以此概之。
  闵宾连日:心斋案头无一佳砚,然诗、文绝无一点尘俗气。此又砚之大幸也。
  曹冲谷曰:最无可奈何者,佳人定随痴汉。
  【译文】
  镜子不幸遇到了丑陋的嫫母,砚台不幸遇到了凡夫俗子,宝剑不幸遇到了平庸的将才,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评析】
  人生总会有很多的无奈,比如少年不得志,比如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如千里马之才却没有伯乐来发掘,这些都是很无奈的事,但是当遭遇这些事情,而且我们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只有慨叹人生。
  用来梳妆打扮的镜子遇到奇丑女子;供人挥毫泼墨、著述立说的砚台遭遇平庸的文人;削铁如泥、所向披靡的宝剑落在了无能的将领手中,这些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而有感有知的才人,纵使学富五车,又是盖世无双,不被赏识,也终如千里马不遇伯乐,唯空鸣长嘶、暗自悲切而已。作者这里明写物,实写人,写其一己不得志的心情,书写不得志人的烦恼,表现了自己的无奈。


'32'十二

  天下无书则已
  【原文】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原评】
  弟木山日:谈何容易!即吾家黄山,几能得一到耶?
  【译文】
  天下没有书就算了,有则一定要读;没有酒也就罢了,有就一定要品尝;没有名山大川就罢了,有就一定要游览观赏;没有鲜花和明月就算了,有就一定要欣赏品玩;无才子佳人就罢了,有就一定要爱慕怜惜。
  【评析】
  读好书、游名山大川、赏花玩月、爱慕才子佳人,都可谓赏心乐事,而赏心乐事无数又何止于这些呢!人生的乐事是无限的,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新事物,是无穷尽的。但是这种精神是值得的学习的。
  好书多不胜数,我们怎么可能读尽天下的好书,那需要一定的资本的;世界上名山大川也是游览不尽的;赏花玩月,爱慕才子佳人,更是有闲者所为;这些事情只是一些清闲、富贵者的生活态度。从这儿不难看出作者所写的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人生追求,他们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把这种生活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整日为了生活奔走,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从这儿也可以看出社会的弊端。
  秋虫春鸟
  【原文】
  秋虫春鸟,尚能调声弄舌,时吐好音;我辈搦管拈毫,岂可甘作鸦鸣牛喘!
  【原评】
  吴园次曰:牛若不喘,宰相安肯问之?
  张竹坡曰:宰相不问科律,而问牛喘,真是文章司命!
  倪永清曰:世皆以鸦呜牛喘为凤歌鸾唱,奈何!
  【译文】
  秋虫春鸟,尚且能调出这么美妙的鸣啭,不时吐出动听的声音;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们难道要做一些鸦鸣牛喘一样的劣质文章吗?
  【评析】
  秋虫春鸟,尚且能够发出动听的鸣啭,作为文人,玩转笔杆,哪能写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字,为社会制造噪音吗?
  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也极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文章是反映客观存在的文学,即作家要用自己的文字真是的反映现实生活,而不能胡乱的用语言歪曲事实;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作家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应该慎重对待自己手中的那枝笔,要用自己的文字为社会为世人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学财富。像文章中出现诬陷诽谤辱骂恐吓等的字眼是要不得的,文字游戏无病呻吟也浪费笔墨,要写就要写出有意义的东西。“文章合为事时而著”,反映民众心声,净化美化人类心灵,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好作家。
  媸颜陋质
  【原文】
   ;媸颜陋质,不与镜为仇者,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原评】
   ;江含徵曰:镜而有知,遇若辈早已回避矣。
   ;张竹坡曰:镜而有知,必当化媸为妍。
  【译文】
  容貌丑陋,皮肤粗糙的人,不与镜子结仇,也是因为他们以为镜子是没有意识的死的东西。假使镜子有知觉的话,一定会被打得粉碎。
  【评析】
  镜子反映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它不会隐恶扬善,也不会讽刺讥笑,只是将人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所以再丑陋的人也不会怪罪镜子。但是,如果镜子不再只是反映客观现实,而是有意歪曲现实,那么结局就会不一样了。这就是有心的去伤害某些人了。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会厌恶真心指正我们错误的人,他们是真心的要我们改正自己以致做到最好,所以我们会感谢他;但是对于故意讽刺或是有意中伤的人,我们一定会全力相抗,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由此看来只要公心,就会得到别人的理解。
  吾家公艺
  【原文】
  吾家公艺,恃百忍以同居,千古传为美谈。殊不知忍而至于百,则其家庭乖戾睽隔之处,正未易更仆数也。
  【原评】
  江含徵曰:然除了一忍,更无别法。
  顾天石曰:心斋此论,先得我心。忍以治家可耳;奈何进之高宗,使忍以养成武氏之祸哉!
  倪永清曰:若用“忍”字,则百犹嫌少。否则以“剑”字处之,足矣。或曰“出家”二字,足以处之。
  王安节曰:惟其乖戾睽隔,是以要忍。
  【译文】
  我的本家张公艺,依靠着百忍维持着九代同居的大家庭,千年来被传为美谈。殊不知忍耐到了百,他们家庭的矛盾与隔阂,正是数也数不清的。
  【评析】
  “忍”字头上一把刀,历来做到忍就是非常困难的。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些都是说明忍的作用。
  这段文字写唐人张公艺家九世同居,在当时传为美谈。那是因为张公艺始终坚持忍字。什么事情只要忍受,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这是就是要有忍的精神。忍过这一时之气当事情过后再想起时,就会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复杂,很容易就可以解决。如果只是凭着一时冲动,而义气用事,那么事情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忍耐,忍耐才可以成就大事。
  九世同居
  【原文】
  九世同居,诚为盛事。然止当与割股、庐墓者作一例看。可以为难矣,不可以为法也,以其非中庸之道也。
  【原评】
  洪去芜曰:古人原有“父子异宫”之说。
  沈契掌曰:必居天下之广居而后可。
  【译文】
  维持九代同居的局面,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也可以与割骨疗亲,庐墓守丧的情况同一看待。可以认为这些是难得的,但是不可以作为准则,因为这些都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评析】
  作者在这则文字中,对张公艺九世同居这件事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作者认为它与割股、庐墓等是一样的。虽然是被传为美谈的一件事情,但是作者并没有给与更多的赞颂。他认为这种做法虽然难得,但是不可以效法。因为这是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相悖的。
  在今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似乎是很不合乎逻辑的。因为今天的现状,九世同堂是很不现实的。一方面,人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如果忍受太多,这是很压抑人性的。所以人们不可能长期的忍受这种被压抑的情感,所以这种局面在今天是不能出现的。作者的观点就是希望人们不要效仿,可见他的观点是非常适合今天人们的愿望的。
  作文之法
  【原文】
  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写之以显浅之词;理之显浅者,宜运之以曲折之笔。题之熟者,参之以新奇之想;题之庸者,深之以关系之论。至于窘者舒之使长,缛者删之使简,俚者文之使雅,闹者摄之使静,皆所谓裁制也。
  【原评】
  陈康畴曰:深得作文三昧语。
  张竹坡曰:所谓节制之师。
  王丹麓曰:文家秘旨,和盘托出,有功作者不浅。
  【译文】
  做文章的方法,内容复杂的可以用浅显的词语来表达;道理浅显易懂的,应该用曲折的笔法写出来;题目老套的就用新奇的思想来写;题目平淡的,要通过纵深发掘去深化。至于短粗的加以扩展长,繁缛的删除一些使其精简,热闹的使其达到平静,这都是做文章时裁截的方法。
  【评析】
  写文章要得法这样写出文章来才有人看。那么如何才能将文章做得很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又生动具体呢?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段文字,作者向人们指出了一些如何可以将文章做得更好,更有意义,更吸引人的方法。
  常听人说:文无定法。虽说文无定法但不等于无法。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以至于在以后的创作中,可以借鉴使用。正因为此,从古到今,文章学著作层出不穷,累代不衰,有继承,有发展,是文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作者这段文字,既是他写作经验的总结,也堪称一篇创作方法论。
  作者用了极其精确的语言说出了在创作中应该注意道到的问题,象文字的运用,以及对每一种文字的缺点和可以弥补 ;的办法作了详细的说明。可以说这段文字是创作者值得参看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33'十三

  笋为蔬中尤物
  【原文】
  笋为蔬中尤物,荔枝为果中尤物,蟹为水中尤物,酒为饮食中尤物,月为天文中尤物,西湖为山水中尤物,词曲为文字中尤物。
  【原评】
  张南村曰:《幽梦影》可为书中尤物。
  陈鹤山曰:此一则又为《幽梦影》中尤物。
  【译文】
  竹笋是蔬菜之中的极品,荔枝是水果中的极品,螃蟹是水中动物的极品,酒是饮用中的极品,月亮是天空中的最佳的天体,西湖是山水景物中最好的景观,词曲是诗词创作中最好的文体。
  【评析】
  “尤物”,一切皆是上乘的物品,是极有价值的,在人中可以称之为佳人,在物中可以称之为佳物。作者在文字中列举除了各种事物中的“尤物”,那么为什么作者要将这些作为各类中的尤物呢?
  竹笋的甘甜爽口,味道鲜美,是蔬菜中名贵品种,所以称为蔬菜中的佳品。荔枝果肉色泽鲜艳,甘美多汁,古诗有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荔枝是非常受青睐的,可称之果中尤物。螃蟹肉嫩鲜美,今人更深知它的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堪称是水中的佳品。酒是粮食精工而成,又能舒筋活血、助人文思,古人们只有饮酒作诗,才思泉涌,才可得佳作,所以说为饮食中尤物,可无愧于这一称号。月亮皎洁、朦胧,可供人赏玩,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称它为天中之尤物一点都不过分。“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中湖光山色陶醉了多少的文人骚客,称为山水中尤物是毫无疑问的。词曲可吟可唱,抒情写景,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视它为文中美人,十分恰当。
  买得一本好花
  【原文】
  买得一本好花,犹且爱护而怜惜之,矧其为解语花乎!
  【原评】
  周星远曰:性至之语,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耶!
  石天外曰:此一副心,令我念佛数声。
  李若金曰:花能解语,而落于粗恶武夫,或遭狮吼戕贼,虽欲爱护,何可得?
  王司直曰:此言是恻隐之心,即是是非之心。
  【译文】
  买一株美丽的鲜花,尚且还对它关怀备至呢,更何况是那些能解人语的美人呢!
  【评析】
  在古人眼中花即是美人美人即是花,通常以花和美人互相通用。这则文字就是用美人和鲜花作比。文章说,买一株鲜花尚可以对它关怀备至,那么美人善解人意,体贴入微,难道不应该对她们爱护有加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们在生命意识中已经灌入了视花为知己的思想,以至爱花成痴成,上升乃至超出了爱人的地步。
  花即美人,在张潮看来,美人可以解语,相比花来说更加值得人爱。人们既然爱花成痴,解语花能体贴温存知情会意,难道不应该将爱花的情怀都转移给美人,对她们爱护怜惜有加吗?
  观手中便面
  【原文】
  观手中便面,足以知其人之雅俗,足以识其人之交游。
  【原评】
  李圣许曰:今人以笔资丐名人书画,名人何尝与之交游!吾知其手中便面虽雅,而其人则俗甚也。心斋此条,犹非定论。
  毕蝎谷曰:人苟肯以笔资丐名人书画,则其人犹有雅道存焉,世固有并不爱此道者。
  钱目天曰:二说皆然。
  【译文】
  观察一个人手中的扇面,就完全可以知道这个人是雅还是俗,完全可以看出这个人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
  【评析】
  人们所选择的物品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品位,性格以及内涵等各方面的素养。这段文字作者只是从观察扇面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人的素养。
  富人与穷人,书香门第与街头武夫,文人与贫民,大家闺秀与妓女,因为她们接触到的事物、经济实力、文化修养、等的不同,她们对一些物品的选择往往会不同。所以由手中的扇面,很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是雅还是俗。高雅的人一般选择图案或是文字都是有品位比较讲究的,而粗俗的人选择这些没有什么品位,让内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所谓由扇面可知其交游,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其为人能判定其交游范围,和交些什么样的朋友,由此可以看出以物观人,不失为识人的一种门径。
  水为至污之所会归
  【原文】
   ;水为至污之所会归,火为至污之所不到。若变不洁为至洁,则水火皆然。
  【原评】
   ;江含徵曰:世间之物,宜投诸水火者不少,盖喜其变也。
  【译文】
  水是最污渍的东西汇集的地方,火是最污渍的东西到不了的场所。要想将不干净的东西变成干净的东西,水和火都是可以的。
  【评析】
  世间最干净的就是水,它能洗尽世间不洁之物;最洁净的还有火,它能烧去世界上的一切东西连同不干净的也就一起带走了。可是,这两种事物是互相抵触的,它们是相生相克,不能相容的。但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可以将世间一切不洁净之物彻底清除干净。
  这则文字启示我们,任何敌对的事物,也有统一的一面,求同存异,实为法宝;水是自然清净之物,火是至烈之物,但是两者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将污秽去除,任其辉煌卑贱,终归大化,没有丝毫差异。人也是一样的,再坏的人也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优点,再好的人也有缺点。我们要看到的只是它们的统一。
  貌有丑而可观者
  【原文】
  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原评】
  陈康畴曰:相马于牝牡骊黄之外者,得之矣。
  李若金曰:究竟可观者,必有奇怪处;可爱者,必无大不通。
  梅雪坪曰:虽通而可厌,便可谓之不通。
  【译文】
  相貌虽然丑陋但是很耐看,有虽然不丑陋的但是很不奈看;文章虽然有文字欠缺通顺,可是有价值看,有些文章虽然文辞很好,但是看了之后却会让人心生厌烦。其中的道理不是肤浅的人所能理解的。
  【评析】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除了有自然生理等外表的东西之外,更有内在的精神文化的内涵,二者比较起来,内涵和精神的东西更为重要。
  所谓“貌丑而可观”,是指精神、气质、性格、内涵所产生的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是内在的,是人们学不来的,于是长时间的交往,就会发现这是在美貌之外更有吸引力的一些东西。而“虽不丑而不足观”,即谓缺乏气质,性格方面的丑陋,如行尸走肉;或本性很坏,这些都远不是美貌所能弥补的了的,所以看了之后往往会令人生畏。
  文章也如之。有的虽语言有欠顺畅,但是发自真情实感、有真见地,内容丰富实在,读起来使人能有所得。而有的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妙笔生花,但内容空洞,语言矫揉造作,只是在作无病呻吟,纯属是在宣扬文字 ;的华丽,读过之后没有任何的价值,所以作者说虽通而极可厌。道理是这样的,但是又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理解的,于是作者最后写“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游玩山水
  【原文】
   ;游玩山水,亦复有缘。苟机缘未至,则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