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读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情 >> 常读历史
常读历史封面

常读历史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激情 上传者:生在秋天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88K 更新时间:2021-08-13 完结状态:全本
小说热度:2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文人的风骨很多时候,我会不自然地把文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者混为一谈,他们怀揣着一点锦心绣口、一口袋诗书、一脑子蝇营狗苟的谋略,游走于诸侯列强,贩卖着略高于草民的狡诈和阴谋,以分得几匹绸缎、几锭纹银、几亩肥田、几顶帽子、几阵掌声。  如果不是象墨子那样身体力行,以假行僧的姿态固守践行自己的主张,那么,再高深的理论,背后隐藏的,无一不是奴颜媚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目的,依然是试图摆脱“治于人”而求“治人”,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文人内心深处的小九九,要说文人无行,总体上考量,应该不算冤枉。  当然有例外。  胡适和蒋介石的关系,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上扑朔迷离的有趣现象。一方面,胡适一直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居,同时,他又和政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胡适曾在送给朋友的照片上题诗自嘲“偶有几根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令胡适耿耿不忘的“做了过河卒子”,是指自己1938年被任命为驻美全权大使并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还有1946年底参加“制宪国民大会”并被推为大会主席。  如果把胡适这两件亲近政府的举动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审视,我们就不难对胡适当初的决定表示理解。即便是极端的自由主义者,在国难当头、生灵涂炭的时候,都会以不同形式抵御外侮,何况,胡适又是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学者,和那些迂腐势利的文人不同的,是胡适始终没有向任何政府流露出曲意逢迎和依阿取容,更没有在军阀混战的时候投机取巧,他也不像魏晋隐士那样躲在国外逍遥山水、无视国土上燃烧的战火,这是胡适率真可爱的一面。对于蒋介石,他从一开始就是抱着怀疑的审视和打量的,一直到1935年,胡适在日记中才对蒋介石下了个初步的结论:“依我的观察,蒋先生是一个天才,气度也很广阔,但微嫌近于细碎,终不能'小事糊涂'……”此前,在与蒋介石的会晤中,他曾送给蒋一本《淮南王书》,暗示蒋对当时中国的治理应当无为而治。...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