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大伙儿不说,谁能想到?即便是将事情一五一十的交待了,圣上也不见得就会把他怎么样,毕竟他的首要职务是征粮。

    为了大局着想,三娘做了件大胆的事情。

    午夜时分,她穿着苏钦玉先前让她穿着来的那衣裳,去找了苏钦玉主仆。

    本来想着这么晚了,叫门也得一阵儿,谁知刚敲了没几声,苏钦玉便来开了门。

    见三娘这副打扮,他微微一愣:“怎么又突然穿了这个?”

    三娘没回他,径直入门,左右观望一番,见屋里只有苏钦玉一人,便问:“怎么不见少漓?”

    苏钦玉道:“你找他作甚?”

    三娘没打算瞒着他,转而将门锁好,再回身与他说道:“借来用用……”

    苏钦玉却是一笑:“大晚上的,你找他该不会是干什么偷鸡摸狗的事儿吧?”

    “少不正经!”三娘悄声道:“我想去把那和尚弄出来,少漓不是能飞檐走壁吗?借来一用。”

    他听了非但不惊讶,反而耐心解释起来:“什么飞檐走壁的?话本子看多了么?少漓顶多能翻墙爬房,哪有你说的这么神?”

    三娘哪管这么多,只要能替她把人救走便成:“别废话,你就说他在哪里?”

    苏钦玉一副非常抱歉的神情,与她道:“你来得不巧,少漓他有事出门了。”

    三娘只差急得跳脚:“这么晚了还出去作甚?”

    “狸猫换太子啊!”

    闻言,三娘愣住:“换那位?”

    苏钦玉笑着点点头:“正是……”

    她松了一口气:“你动作倒是快。”

    苏钦玉挪了把椅子给她,让她坐下:“等少漓回来,我们就得走了……”

    “我们?”三娘指了指自己:“连带着我吗?”

    他摇摇头:“恐怕不能带上你了。”

    “你不是说受人之托,要将我再送回王府去吗?怎么现在又变卦?”

    “先前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出了这事,我哪里还敢留在里?更别说让王伯父同意让我带你回京了。王家庄子那边我会让人处理好,把替你受罪的姑娘弄出来,就说跑了。之后,你再跟着王伯父回来,也顺理成章。”

    “可是时间对不上,真没问题吗?况且你那最后一批粮食……”

    他笑了笑:“你放心吧,王伯父知道你那事情甚为震怒,他在意的只是给你公道,哪会注意这些?至于我那批粮食,你就更不用操了,从入城的第二日我就从王伯父手里要下来。知道带不走,我直接又退了回去,亏不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轰乱(二更)() 
“还说什么受人之托,我看你随意得很。”

    苏钦玉却道:“王伯父爱重你,交给他我放心,不算负人之托。”

    他们同行这一路,三娘对苏钦玉有所改观,毕竟共同经历了生死,也算朋友了。

    “路上注意安全……”三娘轻声叮嘱道。

    可是话刚说完她就后悔了,总觉得别扭,怕会惹来苏钦玉笑话。

    谁知苏钦玉非但没笑话她,反而应了一句:“好……”

    三娘颤颤回了一声:“嗯……”

    之后,两人道都不再说话,在这屋里发了半天的愣。

    她也不说走,想要送送他们,苏钦玉也不催促她走,似乎知道她的用意。

    少漓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估摸着再有两个时辰就天亮了。

    他小跑着进屋来,手抹着额上的汗渍,正要说话,却见三娘坐在屋里头:“王小姐…你怎么……”

    三娘回他:“我来送送你们。”

    “啊?”少漓颇为惊讶:“是公子同你说的?”

    三娘点点头。

    少漓不可思议的望着苏钦玉:“那还真是件怪事……”

    苏钦玉瞟了他一眼,询问:“怎么样?”

    “我照着公子的吩咐办了,把看守的人打趴下一个拖进去,然后让秃子换上衙役的衣裳,然后带了出去。那帮人也很守信,给咱们顺出路来。”

    苏钦玉点头:“此人倒不无赖。”

    少漓颇为赞同,跟着连连点头。

    事情到了这里,苏钦玉他们要准备走了,他转而与三娘道别:“王小姐,我们…该走了……”

    三娘就坐在那椅子上:“嗯,去吧。”

    苏钦玉看她纹丝不动,也不撵她走,跟少漓两人去收拾东西。

    片刻,两人从里屋出来,也没再管坐着的三娘,推门而出。

    脚踏出房门,苏钦玉回身与她道:“半月后,京城见……”

    三娘笑着点头:“我还是那句话,一路珍重。”

    他也跟着笑了笑,没再回话,转身同少漓一块儿走了……

    这俩罪魁祸首一走,溢南府衙乱了,因为他们昨儿将南蛮国的王上放跑了。

    府衙看守得这么严,人跑了肯定不是外头那帮人混进来的,因为他们要是有那能耐也不用在外头守了这么久。

    要查起来太容易,能绕过城内把人带出去的只有少漓了,毕竟上一回三娘他们能得救,多亏了少漓那点儿功夫。

    然后衙门里头的人去苏钦玉他们那屋寻人,里头却空空如也,结论就这么定了下来。

    王文胥心中是五味杂坛,他又气又无奈。

    苏钦玉是丞相的儿子,他与丞相又有些交情,加之苏家就这么一根独苗,总不能真治他的罪吧?

    再就是,放了那人也是没办法,王文胥心里清楚。

    如今城外的那帮人已经动身离去,着着实实解了溢南城的困境。

    可是王文胥心里始终有道坎儿过不去,因为他从未干过欺君的事,无论回京之后他禀不禀报此事,他都说不了实话。

    整整想了三天,王文胥挂着黑眼圈,下令让粮队回京。

    三娘便跟着王文胥一道,还有那虚弱不已的陆亦阳。

    他算是从阎王手里夺了条命回来,实在不容易。

    王文胥多雇了一驾马车,供他们使用,那马车比王文胥这边还宽敞,为的就是方便照料陆亦阳。大包小包的药也弄了一堆,怕路上不够用。

    陆亦阳领来的仆从都不知谢了王文胥几回,三娘就记得一路上跪了三次。

    只是王文胥依旧迈不过欺君这道坎儿,坐着马车里也总走神,时而叹息。

    “父亲这是怎么了?”三娘假意问他。

    他把三娘当自己人,老实道:“还不是给苏家那小子给闹的,就知道胡来……”

    说实在的,王文胥有些杞人忧天,知道苏钦玉放入这事的人本来就少,加之溢南山高皇帝远,哪能传到圣上耳朵里去。

    就算传进去了,他把事情圆滑一下,自然有淑妃党羽随声附和。再不济,他们还有淑妃这个亲家,r她会帮王家的。

    三娘掩唇一笑:“原来父亲还在为此事烦心?”

    王文胥见她笑,还说得如此轻松,心中有些抑郁:“你是不知道严重性,为了他这事,我得犯下欺君之罪。你可真什么是欺君之罪?轻则削官,重则诛满门,是大罪啊!”

    三娘收敛了笑意,反问他:“敢问父亲,咱们王家满门多少人?”

    王文胥仔细算了算:“主子十五,家仆二十来人,大概是三四十人。”

    三娘再问:“那溢南城有多少百姓?”

    “这我哪里知道?估摸也就数万吧。”

    “那三四十与数万哪个多?”

    王文胥知道她想说什么了,驳道:“那帮人不一定就能把溢南城攻下来!”

    三娘再道:“即便不能,那他们以命相抵,城中也得死伤数千人,与王家众人相比谁多?再者,他们救不回自己的君王,指不定会因此为由举兵来犯。到那时,死伤何止千数万数?”

    王文胥一直纠结着欺君的问题,根本没有实在推想一下。现在三娘同他这么一说,他自己也好好想了想。

    “哎,罢了,都是天意……”

    “即是天意,父亲又何须放在心上?”

    王文胥顿觉豁然开朗:“说得没错,所谓天意难违,我计较它作甚?左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三娘笑着应他:“父亲说得是……”

    回京的路比来时漫长,整整多出三倍时间。

    一是粮车加守卫,再就是重伤的陆亦阳,还有便是他们这阵仗根本走不了小路。

    十来天的行驶,三娘觉得快虚脱了,王文胥这把年纪更是难熬。

    好不容易熬到京城城门处了,城外却又出了事。

    短短二十来天,京城城门外的难民都快赶上两个镇的人了。他们将城门围得死死的,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就拼命的抢。

    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毫无理智可言,终于在第一驾粮车抵达城门的时候被这帮难民拦下。

    一开始,他们并不敢上前,因为有官兵守着,也不知道里头是什么。

    就在第一驾粮车在城门前停下时,上的守卫见难民中有一小孩,他起了恻隐之心,把自己的干粮给了那小孩一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忆往事 (一更)()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引得难民蜂拥而上,把粮车都推翻了。麻袋里的米粮露出点边角,更引来难民轰抢。

    接着就是第二驾粮车,然后第三驾……

    总之,运粮车队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守卫匆匆来报之时,王文胥又是一阵头疼:“让后头的守卫到前头去帮忙,你再带个人入城去搬救兵。”

    得了令,守卫又赶忙去办。

    可是城外越来越多的难民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混乱不断扩散开。

    粮队那点儿人哪里会是这帮难民所能敌的,没一会儿局势就控制不住了,而差去城中搬救兵的人还没回来。

    “这可如何是好?”王文胥早就从马车上下去了,看着前头越堵越多的人,急得大汗直流。

    三娘掀帘子看了看,难民就聚集而成的浪潮,涌到粮车附近,只差一点就将阻拦的守卫吞没。

    粮队排成一条龙,最后面的守卫还未被差遣出去。

    王文胥看着前头挺不住了,又喊道:“后头的人上来,全部到前面去帮忙。”

    后面的守卫虽然听不清王文胥说的什么,可是看他招手的姿势,能猜到是让他们去帮忙。

    三娘连忙下了马车:“父亲且慢!”

    王文胥回身看了三娘一眼:“你下来做什么?赶快上去呆着。”

    三娘没动作,继续与他道:“筑人墙是抵挡不住这么多难民的,得用些辅助的工具。”

    “什么工具?”

    “就是这个……”三娘手指着运粮的推车说道:“将分散的粮食尽量聚集起来,腾出几辆推车,让后头的人推着空车去,往人潮里撞。老百姓再饥饿,也知道惜命,车往里头撞,他们肯定会退让。”

    王文胥思索一番:“可是,这万一伤到人,也不好……”

    三娘却道:“主意主意力度,再高呼两声以示提醒就成了,不会伤到人的。况且现在情况紧急,再不采取点措施,只怕更加难以收拾。”

    王文胥徘徊不定,而后头的守卫们都已经上来了。

    三娘催促道:“离城中支援到来还有一段时间,咱们主要任务是推延时间,这是现在唯一的办法……”

    “这……”王文胥颇为烦恼,再三思索之后,还是接纳了三娘的提议:“行吧,就照你所说的办!”

    他此话一出,马上吩咐上来的守卫们,将后面推车上的粮食往后面挪,空出大概七八张推车。

    腾空之后,守卫们便气势汹汹的推着推车往前冲,边跑边吼,声势浩大。

    如此一来,周围这帮难民果真吓得往后挪了挪。

    但是他们没有想要退让的意思,又像绕过粮车往后,粮车又去拦着。

    见有点效果,王文胥赶忙又让剩下的守卫继续腾空推车,再去一些帮忙。

    这前前后后一共十来张推车,把前头的民众堵在一旁。

    但这只是缓兵之计,推车的灵活度哪里赶得上人的双腿?况且这么一阵阻挡,守卫的体力损耗过多,长时间很难撑下去。

    接下来,只能盼着城中支援部对尽快赶到。

    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援兵身上,却怎么也不见援兵赶来,三娘不由皱紧了眉头。

    王文胥离开溢南之前给京中捎了信,照理说应该早有准备,给粮队清路才是。

    结果,如此重大的事情,城中非但没有提前准备,反而找去搬救兵的人也毫无踪迹。

    兵部自来跟户部不对付,也有可能是他们使坏。左右征粮是王文胥全权负责的,出了事第一个被问罪的也是王文胥。

    三娘想到陆亦阳,还好,他们还有一张王牌。

    她跑到陆亦阳他们那马车上去,陆亦阳那仆从还在悉心的照看着陆亦阳。

    “王小姐?您怎么来了?”那仆从见了三娘便唤了一声,他心思全在陆亦阳身上,没注意外头的动静,再加上他们这马车隔得远听不见,故而他还不知道车队停止是发生了事情。

    三娘告诉他:“粮车被难民围住了,连城门都无法靠近,而且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啊?”那仆从听了惊讶不已,头一个想到的是陆亦阳的伤:“那这如何是好?一路奔波下来,我家公子都快虚脱了,伤也不见好,正想着赶紧回府找个好大夫……”

    “李户……”陆亦阳突然开口唤到,是在叫他那仆从。

    李户连忙应声:“诶,公子有什么话要说?”

    “你到城中去一趟,让我爹遣人过来,就说我受了重伤,被堵在城外……”

    李户练练点头:“是!小的这就去!”他说着要走,陆亦阳却又把他拉住。

    “必要的时候把溢南城得王大人救助的事情说一说,万万不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李户道是,陆亦阳这才让他走。

    他一走,三娘便从他手上接下给陆亦阳擦汗的汗巾。

    陆亦阳手上、身上都有伤,不能让汗水浸湿,否则容易发炎。

    三娘拽了拽汗巾,尽量不去在意陆亦阳裸着的上半身,轻轻擦拭着他身上的汗渍。

    “谢谢……”陆亦阳脸色惨白,唇色黯淡,看着极为虚弱,可他还不忘礼貌。

    三娘手里的动作顿了顿,这是他近来第二次同她说谢谢。

    她回道:“帮你也是帮我,粮队不能有事,否则我父亲得遭殃……”

    “咳咳……”陆亦阳忍不住咳了两声,用了些力气,导致伤口扯着疼,他皱了皱眉:“不论如何,我都得谢你,谢王大人,否则我这小命就得丢在溢南城外了……”

    三娘嗯了一声,不去看他脸上神色,他虚弱的时候,会让她想起当年的往事。

    当年,陆亦阳随军出征,平定北夷那一战打得艰难,他回来的时候,一身盔甲里头是一片腐败,看着让人心疼。

    她作为妾室,自然要在他跟前侍疾,可她照看他的那些天他都昏迷着,偏偏王祁芸偶尔来了那么一次,他醒了……

    三娘那时候想,就算她在的时候他醒来了,他也不见得会高看她几分,给别人做了嫁衣便做了吧。

    “嘶……”陆亦阳突然疼得轻唤一声,让三娘回了神,她不小心碰到了伤口包扎的地方。

    “对…对不起……”

第一百七十五章 对策(二更补齐昨天的)() 
陆亦阳却还有心思笑:“没事,还能忍得了。”

    三娘收回神,不再看他,继续仔仔细细的给他擦拭汗水。

    陆亦阳遣去的人果然管用,一时半刻就领着许多人来到了城门外,那些都是宫门外围外的守军。

    有了这帮人的帮忙,场面缓和了不少,经过这么一镇压,粮车总算能往前走了。

    李户没有再回来,估计是帮着守军镇压难民,三娘只能好好的守在陆亦阳左右。

    前面的粮队整理收拾,候在一旁等着,让后面完好的粮车先行。

    就在粮车快有一半入城之时,京城中的援兵才赶了来。

    兵部的人过来惺惺作态,领军的那位赶忙部署镇压难民,虽然此时已经没了他们的用武之地。

    他们一来,守军总算能放手,李户便又回来了,身旁还跟着另一个仆从,估摸是从陆家招来搭手的。

    三娘将手上的活儿又交到李户手中,准备走了。

    李户一再道谢,对三娘很是客气:“这回也多亏了王小姐,小的替我家老爷、夫人谢谢您。”

    “别!”三娘可受不起陆家的谢,只道:“要谢就谢我父亲,他才是救你们的人,要是你们陆家实在惦念这份恩情,往后真到了千钧一发之际,还望手下留情……”

    陆亦阳抬眼看了看她:“王小姐放心…我陆家家规奉行有恩必报,绝对不干那恩将仇报的事。”

    三娘回望他一眼,没再说别的,走了。

    王文胥眉头皱成川字,冷眼看着这些人,心中愤恨不已。

    好在事情总算是过去了,除了损失前三张粮车,后面的没有太大的损失,也还能向上头交待。

    进城之后,王文胥得先领着粮对将粮食安放好,还得进宫复命,三娘自然不敢跟着去。

    那老皇帝跟老虎似的,要吃人!

    王文胥又不放心让三娘独自回府,便带着她一块儿,安顿好粮车之后,又让她在宫门前候着。

    这一折腾下来,已经快要入夜,三娘累得在马车上睡着了。

    王文胥从宫里出来也不叫醒她,让车夫启程回府,三娘是听到马蹄声才醒的。

    “父亲,您来了……”

    王文胥嗯了一声,皱着眉头,看着满腹心事的模样:“本来想着左家那门亲事不错,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怎么了?”

    他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府里闹的事情,朝堂上这帮人都知道了。侍郎同我说,左老爷子来户部转了好几次,回回都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他大概是要退婚的意思……”

    那真是求之不得,三娘忙道:“那退了便是,左右就是几句口头的话,不麻烦。就因为这么点风声,也不探探究竟便要退婚,此等婆家我也是不会要的。”

    王文胥见她这般硬气,却很高兴:“说得好,我王文胥的姑娘,就该有这样的魄力。他们不娶,咱们还不嫁呢!”

    只是,当下最要紧的不是左家退不退婚的事情,而是府里那些个牛鬼蛇神。

    “父亲,我与兄长那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