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学-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9 2 3

           c)人物性格 ① 我们原来的出发点是引起动作的·普·遍·的有实体性的力 量。这些力量需要人物的个性来达到它们的活动和实现,在 人物的个性里这些力量显现为感动人的·情·致。但是这些力量 所含的普遍性必须在具体的个人身上融会成为·整·体和·个·体。 这种整体就是具有具体的心灵性及其主体性的人,就是人的 完整的个性,也就是性格。神们 ② 变成了人的情致,而在具 体的活动状态中的情致就是人物性格。
   因此,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因为它把前 面我们作为性格整体中的各个因素来研究的那些方面都统一 在一起。因为理念作为·理·想 (这就是说,作为经过表现出来 供感性知觉和观照的,而且在它的活动中发生动作和自实现 的理念),在它的得到定性的状态中就是自己和自己发生关系 的·主·体·的个性。但是真正的·自·由·的个性,如理想所要求的,却 不仅要显现为普遍性,而且还要显现为具体的特殊性,显现 为原来各自独立的这两方面的完整的调解和互相渗透,这就 形成完整的性格,这种性格的理想在于自身融贯一致的主体 性所含的丰富的力量。
现在我们要从三方面来研究人物性格:
·第·一,把性格作为具备各种属性的整体,即作为个别人

原文Charakter按字面只是“性格”,但是西方文艺理论著作一般用这个 词指 “人物”或 “角色”。
② “神们”(Die Go A tter),指上文所说的 “普遍的力量”。


……………………………………………………………………………………………………………………………
0 3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物来看,也就是就性格本身的丰富内容来看;
·其·次,这种整体同时要显现为某种特殊形式,因为性格 应显现为·得·到·定·性·的;
   第三,性格 (作为本身整一的)跟这种定性 (其实就是 跟它本身)融会在它的主体的自为存在里 ① ,因而成为本身坚 定的性格。
   我们现在就来阐明这些抽象的意思,把观念弄得更明确 一点。a)情致既然是在一个完满的个性里显现出来的,所以 情致在它的得到定性的状态中不复是艺术表现的全部的和唯 一的兴趣,而变成只是发生动作的人物性格中的·一·个方面,尽 管这个方面是主要的。因为人不只具有·一·个神来形成他的情 致;人的心胸是广大的,一个真正的人就同时具有许多神,许 多神只各代表一种力量,而人却把这些力量全包罗在他的心 里;全体奥林波斯 ② 都聚集在他的胸中。古人有一句话说: “人啊,你根据你自己的情欲,把神创造出来了!”就是这个 意思。事实上希腊人随着文化的进步,他们的神也就愈来愈 多了;而他们的较早期的神都比较呆板些,没有表现成为具 有个性和定性的神。
   因此,人物性格也须现出这种丰富性。一个性格之所以 能引起兴趣,就在于它一方面显出上文所说的整体性,而同 时在这种丰富中它却仍是它本身,仍是一种本身完备的主体。

即代表某一普遍力量的人物自觉到他是代表这种普遍力量的。
① ② 奥林波斯山是诸神所居地,即代表全体的神,或全体的普遍力量。这番
话表现了黑格尔的人道主义。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1 3 3

如果人物性格没有见出这样的完满性和主体性,而只是抽象 的,任某·一·种情欲去支配的,它就会显得不是什么性格,或 是乖戾反常、软弱无力的性格。个别人物的软弱无力,正在 于上文所说的那种永恒的力量没有显现为他本身固有的自 性,即没有显现为主体固有的属性。
   例如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 充满生气的总和。阿喀琉斯是个最年轻的英雄,但是他一方 面有年轻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的一些其它品质,荷马 借种种不同的情境把他的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 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 ① ,布里赛斯 ② 被人夺去,他为她 痛哭,他的荣誉受到损害,他就和阿伽门农争吵,这就成为 《伊里亚特》中以后一切事变的出发点。此外,他也是帕屈罗 克鲁斯和安惕洛库斯的最忠实的朋友 ③ 。他一方面是个最漂 亮最暴躁的少年,既会跑,又勇敢,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很尊 敬老年人;他所信托的仆人,忠实的腓尼克斯,躺在他的脚 旁,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老人涅斯托 ④ 表示最崇高 的敬礼。但是对于敌人,他却显得容易发火,脾气暴躁,爱 报复,非常凶恶,例如他把赫克托 ⑤ 的尸体绑在他的车后,绕

特提斯,女海神,嫁了凡人,生阿喀琉斯。 布里赛斯,阿喀琉斯所获的女俘,参看上文238页注④。 两人都是阿喀琉斯的密友,帕屈罗克鲁斯被特洛伊大将赫克忒战死后, 阿喀琉斯要替他报仇,才出来参战。
① ② ③

希腊军中的老谋士。
④ ⑤ 这是《伊利亚特》里最有名的一段,赫克忒战死了,他的父亲普莱亚姆
到希腊军营里要求领回他的尸首,阿喀琉斯答应了。

……………………………………………………………………………………………………………………………
2 3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但是老普莱亚姆来到他的营帐,他 的心肠就软下来了,他暗地里想到自己的老父亲,就伸出手 来给哭泣的老国王去握,尽管这老国王的儿子是他亲手杀了 的。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 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荷马所写 的其他人物性格也是如此,例如俄底修斯,第阿默德,阿雅 斯,阿伽门农,赫克忒,安竺罗玛克 ①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 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 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比起这些人物 来,皮上起茧的什格弗里特 ② ,特洛伊的哈根 ③ 甚至于音乐家 浮尔考,尽管也是些强有力的个性,都显得黯淡无光。
   只有这样的多方面性才能使性格具有生动的兴趣。同时 这种丰满性必须显得凝聚于·一·个主体,不能只是乱杂肤浅的 东西,或是偶然心血来潮的激动—— 就象小孩子们把一切可 拿到的东西都拿到手,就它们临时发出一些动作,但是见不 出性格。性格不能如此,它必须渗透到最复杂的人类心情里 去,守在那里面,在那里面吸收营养来充实它自己,而同时 却又不停滞在那里,而是要在这些旨趣、目的和性格特征的 整体里保持住本身凝聚的稳固的主体性。
特别适宜于表现这样完整性格的是史诗,其次是戏剧和

都是《伊利亚特》里的主要人物,前五人已见前注,安竺罗玛克是赫克 忒的妻子。 什格弗里特,《尼伯龙根歌》里的日耳曼民族英雄。


② ③ 哈根和浮尔考都是 《尼伯龙根歌》里的重要角色。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3 3 3

抒情诗。
   b)但是艺术还不能停留在这种·单·纯·的整体上面,因为我 们所说的是具有定性的理想,因此就有一个更迫切的要求,就 是要性格有·特·殊·性·和·个·性。特别是·动·作,动作在它的冲突和 反动作中必须见出界限明确的内容(意蕴)。因此戏剧中的主 角大半比史诗中的主角较为简单。要显出更大的明确性,就 须有某种特殊的情致,作为基本的突出的性格特征,来引起 某种确定的目的、决定和动作。但是如果这界限定得过分死 板,以至使一个人物仅仅成为某种情致—— 例如爱情和荣誉 感之类—— 的完全抽象的形式,那么,一切生气和主体性也 就会完全消失了,而这种艺术表现也就会因此枯燥贫乏—— 例如法国的戏剧作品就是如此。所以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 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的方面,但是尽管具有这个定性 ① , 性格同时仍须保持住生动性与完满性,使个别人物有余地可 以向多方面流露他的性格,适应各种各样的情境,把一种本 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采性显现于丰富多采的表 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形象就具有这种生动性,尽管他所写 的情致本身是很单纯的。我们可以拿这样形象的塑造上的完 备性来比拟雕刻的形象。雕刻虽然有很明确的定性,却仍然 可以表现性格的多方面性。它一方面要表现一种力求向外宣 泄的、以全力集中于·某·一·个焦点上的热烈情绪,另一方面在

① 即主要的方面。

……………………………………………………………………………………………………………………………
4 3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它的静穆风味里,它也把泰然融合各种力量于一身的那种坚 定的中立性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安然无扰的统一性却不是停 留在某一种抽象的定性上面,而是在它的美里让人预感到它 在千变万化的情况里可以产生一切可能的表现 ① 。在真正的 雕刻形象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静穆而深刻的意味,其中包含 有使一切力量得到实现的潜能。比起雕刻来,绘画、音乐和 诗所表现的人物性格还更需要有内在的丰富多采性,真正的 艺 术家们都了解这一点。例如莎士比亚在 《罗密欧与朱丽 叶》 ② 里所写的主要情感是爱情,但是我们看见罗密欧在最变 化多端的关系里,例如在对他的父母、朋友和侍童的关系中, 在同杜巴尔特的在荣誉感上的冲突和决斗中,在对僧侣的尊 敬和信任中,甚至在坟场上和卖毒药给他的药师的对话中,他 都始终一贯地显得尊严高尚,用情深挚。朱丽叶也是一样的 从许多关系的整体中显出她的性格,例如她对父母、保姆、巴 里斯伯爵,以及神父劳伦斯的关系。尽管有这些复杂的关系, 她在每一种情境里也是一心一意地沉浸在自己的情感里,只 有·一·种情感,即她的热烈的爱,渗透到而且支持起她整个的 性格。她的这种爱象无边的大海一样深广,所以她说得很对:

这句话和下句“使一切力量得到实现的潜能”都是一般所说的“富于暗 示性”,或 “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见莎士比亚的悲剧 (已有中译);杜巴尔特是
朱丽叶家族的人,反对她和罗密欧恋爱,因此同罗密欧发生了决斗,罗 密欧把他杀死了。僧侣即下文的劳伦斯,是暗下帮助他们两人结婚的。罗 密欧最后到朱丽叶的坟上和巴里斯伯爵决斗(朱丽叶家族原先已把她许 配给巴里斯伯爵),把他杀死之后,服药自尽。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5 3 3

“我付出的愈多,我保留的也就愈多,这两方面都是无限的。”
   从此可知,所表现的尽管只是·一·种情致,这一种情致也 必须展示出它本身的丰富性。在抒情诗里也是如此,但是抒 情诗里的情致不能变成具体情况中的动作。这就是说,在抒 情诗里情致也须表现为一种发展完满的内心生活的内在情 况,这种内心生活也可能在一切环境和情境中从一切方向表 现出来。有生动流利的语言,有一种能结合到一切事物上、能 把过去化成现在、能把全部外在环境转化为内心生活的象征 表现的想象力,能不畏避深入的客观思考而且在阐明这种思 考中能显出一种高远宏大的清明高尚的心灵—— 这样一种能 表现内在世界的性格丰富性对于抒情诗也是很适合的。单凭 知解力来看,一方面有一个统治的定性,而另一方面在这个 定性范围以内又有这样的多方面性,好象是不可能的。例如 在阿喀琉斯的高尚的英雄品质里,美的基本特征在于他的少 年人的力量,他对他的父亲和朋友,心肠都是很柔软的;人 们会问:象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怀着恶毒的仇恨拖着赫克忒 的尸道绕着特洛伊城走呢?莎士比亚所写的一些小丑几乎都 充满着聪明伶俐和天才式的幽默,这也显得很不相称。人们 会问:这样聪明伶俐的人怎样能干出那样笨拙的勾当?从此 可知,知解力爱用抽象的方式单把性格的某一方面挑出来,把 它标志成为整个人的唯一准绳。凡是跟这种片面的统治的特 征相冲突的,凭知解力来看,就是始终不一致的。但是就性 格本身是整体因而是具有生气的这个道理来看,这种始终不 一致正是始终一致的,正确的。因为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

……………………………………………………………………………………………………………………………
6 3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 ① 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 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 ② 。
   c)因此,人物性格必须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主体性融会 在一起,它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这种具有定性 的状况里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干它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 量和坚定性。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本身整一的,他的复杂性 格的种种不同的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和本身处 于统一体 ③ ,艺术里的个性的无限和神圣就在于此。从这方面 看,对于性格的理想表现,坚定性和决断性是一种重要的定 性。象我们前已约略提到的,性格之所以有这种坚定性与决 断性,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 会在一起,而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与自己融贯 一致的主体性和整一性。
在提出这种要求时,我们还应该反对近代艺术的许多特 殊现象。




“担负”原文是 tragen,即“带有”;“忍受”原文是 ertragen,前后相 关。 以上几段说明黑格尔对于艺术中人物性格的要求,理想的性格一方面要 有一种普遍力量或人生理想作人他的情致的根源,同时还要是一个多方 面的丰富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否则就成为死板的公式化的抽象品。植根 于普遍力量的情致在性格中须居统治的地位,把多方面的特质融会成为 一个整体。这是单一与杂多的统一。黑格尔关于人物性格所说的两种表 现方式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的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分别(参看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给拉萨尔论悲剧的信)。
③ 即性格中丰富多采性统一于一个统治的普遍力量或人生理想。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7 3 3

   例如在高乃依的《熙德》里 ① ,爱情与荣誉的冲突是写得 很辉煌的。这样本身见出差异面的情致当然可以导致冲突;如 果这种情致表现为在同一性格中的内在冲突,当然也可以产 生堂皇典丽的修词和娓娓动听的独白,但是同一心灵的分裂, 时而由抽象的荣誉转到爱情,时而又由抽象的爱情转到荣誉, 这样翻来复去,本身就违反性格所必有的真正决断性和统一 性。
   另外一种情形也和个别人物的决断性相矛盾,那就是主 角本已受某一种情致的驱遣,却又让一个次要的角色来约制 他,说服他,因而可以把责任推诿到那个次要角色身上去,例 如象拉辛的《斐笃尔》 ② 的主角被伊娜尼说服了那样。一个真 正的人物性格须根据自己的意志发出动作,不能让外人插进 来替他作决定。只有在根据自己的意志发出动作时,他才能 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任。
   人物性格的不坚定性还有一种方式,特别表现在近代德 国作品里,这就是长久在德国统治着的那种感伤主义的内在 的软弱。我们可以举《维特》作为一个最近的有名的例子。维

《熙德》(Le Cid),法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高乃依的杰作,主角罗竺里格 为了替父亲报仇,杀了他的爱人希曼的父亲,这部剧本就是写这种爱情 与荣誉的冲突。
② 《斐笃尔》(Phaedre),法国十七世纪剧作家拉辛的杰作,写女主角因锤
情于自己丈夫的前妻的儿子的故事。伊娜尼是她的乳母,斐笃尔屡次受 她的怂恿,例如怕丈夫知道她向儿子求爱的丑事,斐笃尔就听乳母的话, 诬告儿子侮辱她。


……………………………………………………………………………………………………………………………
8 3 3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特是一个完全病态的性格,没有力量能摆脱爱情的顽强执着。 他吸引人的是他的热情和优美的情感生活,例如由文化教养 所形成的对于自然的笃爱以及性情的温柔。这种性格的软弱 在后来的艺术作品里就每况愈下,采取了许多其它式。例如 雅柯比 ① 在他的《浮尔德玛》里所写的那种“灵魂美”就是 一种。这部小说充分表现了上述基于主角错觉的心情的幽美, 主角自以为有道德,比旁人优越而沾沾自喜。他自以为有一 种高尚神圣的心灵,可是他对现实世界的一切方面的关系都 是很别扭的。他的软弱表现于对现实世界的真正有意义的事 不但不肯去做,而且不能忍受。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他抱着 自我优越感来看现实世界,以为其中一切都值不得他关心,因 而对它加以否定。这种“幽美的灵魂”对于人生的真正有价 值的道德方面的旨趣是漠不关心的,他只孤坐默想,象蜘蛛 吐丝一样,从自己肚子里织出他的主观的宗教和道德的幻想。 这种人除掉大肆炫耀这种过度的自我优越感之外,还加上无 限的敏感,要求世上一切人都要时时刻刻能发现、了解并且 尊敬他的这种孤独的灵魂美。如果旁人办不到,他就伤心刺 骨,一辈子不平。于是他的全部人性、友谊和爱情就都马上 垮台了。凡是伟大坚强的性格所不大介意的东西,例如一点 冬烘气,一点鲁莽和笨拙,对于这种人却是不能忍受和难以 理解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可以使这种人的心情陷于极

① 雅柯比 (Jacobi,1740—1814),德国作家,歌德的朋友。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9 3 3

端绝望的境界。这就产生了永无止境的忧伤抑郁,愤愤不平, 悲观失望,从此又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