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的投资,沈欢不容许这些努力打了水瓢,这才是他努力救助水灾的最大原因了吧。

    对于司马光的政治敏感度,沈欢是极其佩服的,关于水灾防护的文章才一看见,就引起了莫大地疑惑与兴趣,竟然连夜差遣儿子上门相邀,对于这一点,沈欢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至少在实干上,这是少有地品质。

    “子贤……”司马光才说了一句就顿了下来,看看书房,除了沈欢与他,还有儿子司马康,皱了皱眉,暗叹一声,又出声了,“公休,你到厨房吩咐一下,令他们做些好菜,之后一齐送到书房来,为父要与子贤喝上一杯。”

    司马康闻言愣了一下,接着才反应过来,应了一声,出去了,反手把门关上。

    屋子里的司马光沉默片刻,这才道:“子贤,我等不是常人,说吧,这杂志上的文章是怎么一回事,如今就剩你我两人,还有什么不可以谈的?”

 第九十七章 雨至

    不管沈欢情不情愿,日子还是晃晃悠悠地迈入了八月,而他的心也跟着忐忑与紧张起来。/ 世看史书,只知道治平二年八月有一场淹死千多人的大雨,至于具体日期,倒不是很明了了。因此一到八月,他就异常害怕,生怕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是大雨了,那样的话就连他自己也逃不过吧。

    正是如此,他只能运用后世学来的某些知识来预测雨水的到来了,这里没有气象卫星,也没有各种仪器,只能用原始古老的方法来观察。好像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在大灾大难之前总会有些预兆,特别是动物的预兆。大雨之前,鱼儿蚂蚁之类的动物总有骚动,特别是蚂蚁,算得上大雨的预测事物了。因此时间一进入八月,沈欢就多次浪荡在开封街头,在居民区里,低下头去,仔细观看,寻找蚂蚁的踪迹。

    走在开封的街头上,烈日当头,市民游列,全然没有什么大灾前的恐惧。看到如织的游人,或笑靥,或喧闹,沈欢叹了一口气,纵使活在科技发达的后世,一遇天灾**,不也是人命如草芥么!更不用说这个科学极其落后的古代了,在这里,天灾之类的祸害为他们的知识所不能解释,只能归之于上天,于是各种迷信活动也就产生了。

    “真可怜!”沈欢感叹不已,为这些古人,也为自己列日当头,连续几日都要到外面来寻找蚂蚁的踪迹,弄得混身是汗,气喘吁吁,纵观古今,再也没有比他更可怜的气象研究员了!

    开封城的规划并不是很理想,本来是方型都城。后来扩建,倒弄成了多边型的怪物,也就是因为扩建到处挖掘,使得下水道等渠道没有一定的规划,排水系统紊乱,一遇大水则难以疏通,造成内涝。这应该是这次大雨死人的客观原因吧。另外,历史上说此次大雨毁坏阁楼屋宇无数,想来雨量大得惊人,不过偌大一个城市,在没有外来河流冲击地情况下,只因为内涝就造成千多人死亡,就不能不说人们低下的抵抗能力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沈欢猜想应该是没有防备。给这场大雨打了个措手不及。也许他们谁也想不到这场雨会大到如此局面,没有准备之下,雨水一到,也只能眼看着灾害形成了。这也是沈欢要在《文艺》杂志上刊行防备大水知识的原因之一,只希望经过这些宣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加求生的几率。

    整个七月,《文艺》杂志发行了两期,防范大水的知识也就连续刊行了两期。好像市面上对此反应不是很好,骂声颇多,对于众多士子文人来说。他们购买杂志。是冲了欧阳修与沈欢地名头去的,前面史记与拼音的内容还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如今却换成了什么防范水灾,虽然有些知识也比较有意思,不过对于这些正统文人来说,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嘿嘿!”沈欢冷笑几下,这个世间,又有谁知道他顶着偌大的压力去刊行这些知识。只是为了能多救几个人呢?也许。雨水一到,死亡人数里就有这些在开骂的人吧。还是司马光有见识呀!一想到司马光。沈欢就不由得心儿紧了紧,也许是出于政治敏感性,也许是出于好奇,第一期刊行水灾防范知识的杂志一上市,司马光就把沈欢叫了过去,只为详细询问而已。

    沈欢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差不多一个月以前的那个夜晚,司马光连自己地亲生儿子都支开了,书房里只剩两个人而已。那种神秘地气氛,还有司马光突兀的问话,害得沈欢以为司马光了解了点什么,闻言之下心儿一突,差点就要老实说了出来。

    好在最后能以一点理智克制了这种冲动,生生扯了一个谎出来。他不能直接说他知道八月有水灾,不然对方询问之下难以圆谎。司马光是儒家高贤,不语怪力乱神,若是以一些迷信或者术士之流的话来敷衍,肯定过不了关,说不定还要给他数落一顿。另外若是这些话传了出去,他也就不用混了,没有哪个主子希望臣子有些莫名其妙的能力,特别是这种能力还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把灾害预测托于仙人或先贤寄梦,那是一种很愚蠢的事,这个认识沈欢早就了解。为此他不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个杂志给鼓捣了出来,只为了预先宣传一番而已,走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至于结果,很明显,至少沈欢最想帮助的司马光起了最大地注意之心。

    那一晚,沈欢也装起神秘来,生生把这个谎圆得极其圆满,只说自己杂学颇多,最近研究天文地理,加以总结开封多年气象,得出一个两个月内必有出人意料地大雨的结论!这个说法也许很幼稚,至少一开始司马光是不信的,不过沈欢又装模作样显示他杂学的威力,解释了一番杂志上司马光并不懂的内容,像那个“人工呼吸”,起死回生的作用令司马光半信半疑。最后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念头,还是问起了防范措施。

    沈欢当即大喜,他就清楚,以司马光谨慎地性格,就算不大相信,却也会有所准备地。因此道出了思谋已久的对策:第一就是宣传,《文艺》杂志有了这些防范知识,但是宣传得还不够,因为一般平民可不会买什么杂志回去阅读,大多文人又看不起这些知识,更不会去教授这些人了。好在沈欢也有准备,那就是多雇些人到民间去宣传这些知识,特别是这一个月内,一定要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救生本领,这个需要取得开封知府司马光的同意,免得这些宣传之人给以妖言惑众的名义关进了大牢!

    这一点司马光思虑再三,最终同意。另外一个对策就是清理下水道。开封城作为当世大城,若要全城整治下水道,那也是一个大得离谱的工程,至少以大宋如今的财政状况,是不允许有这般大规模的花费。这个沈欢作为三司副使,了解得通透,因此倒也没有建议全盘整治,只是让司马光动用些厢兵到城里低洼之地去疏理一番即可。司马光作为开封知府,倒是有权力动用几百厢兵,而这些厢兵不同于禁军,基本上没有多少训练的目标,整日闲得发慌,以知府名义让他们去做些劳役,也属正常。这一点,司马光同意了。

    于是整个七月,在开封的某些街头,都能看见一些大汉挥动器具,翻开渠道,清理出不少的淤泥,最后送出城外;另外,在一些平民聚集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地势低洼之处,还能时不时听见一些读书人拿着两本《文艺》杂志,在宣传上面的水灾防范知识,做得正是普及工作,令人佩服。

    所谓工夫不负苦心人,沈欢多日勤劳,终于迎来了回报。八月初三是他公休的日子,不过八月一天天过去,他更不敢怠慢,一大早就出去了,继续寻找蚂蚁的踪迹。走了一段路,终于在一个草丛里发现了好多蚂蚁成群结队地行走着。沈欢顿时心儿一紧,低下头去,观察这些蚂蚁的去处,毫无意外,正是从低往高搬家!

    蚂蚁搬家,要下雨!沈欢脑海里闪现这个念头,身体也绷紧了,拔腿就要跑,走了两步,又停下来,往其他草丛走了过去,低下头,又发现一些蚂蚁也在做着搬家的事儿!这次终于肯定是要下大雨了,沈欢抬起头来,眯着眼,早上**点的太阳依然升起,红通通照耀着世间,不过周围的气氛倒是有点闷了。

    沈欢再也不敢怠慢,直奔开封府衙,经过通报,找到了正在处理公务的司马光,开口急道:“老师,真的要下雨了!”

    “什么?”司马光握笔的手一顿,顿时也紧张起来,一个月前因为沈欢所谓的预测,这一个月他也不得安生,日夜都为这场是不是会下的大雨揪心,连睡觉都不得安稳了,整日高度集中精神,如今乍闻大雨即至,还真吃惊,“子贤,你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沈欢把雨前蚂蚁搬家的道理给仔细说了出来,末了归功于他之前提到的“杂学”:“老师,这些都是学生涉及一些杂学研究出来的成果,其实算不得上什么,估计一些从事农桑的老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今日学生观察到大群蚂蚁搬家,因此估计这场雨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要下了!”

    司马光这时候顾不上赞赏对方的杂学了,依然半信半疑:“这是真的么?”

    沈欢挠挠头,他刚才所说,在后世也不过是小儿科普知识而已,算不上什么大道理,不过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之书的文人来说,这些生活现象,就显得太过遥远了,难怪司马光怀疑。

    沈欢急了,道:“老师,除了蚂蚁,就是塘里的小鱼也会有异常,如果不信,老师可以差人到后院池塘观察,若是即将下雨,鱼儿肯定会浮上来透气,比平常要活跃一些!”

    这次司马光没有怠慢,让人观察去了,出于谨慎,不敢让沈欢离去,两人窝在府衙等待消息,时间渐渐过去,过了晌午之后,周围的空气更闷人了,接着下人回报池塘的鱼儿果然有异常。这也让沈欢肯定大雨就在今天要下了。果然,晌午一过,本来高悬的太阳瞬间消失在厚厚的乌云之上!

    大雨,就要来了!

 第九十八章 灾难

    “啪啪啪!哗哗哗!”

    沈欢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倾盆大雨了。//  此时晌午过了好一阵子,他坐在府衙里,一脸忧色,看着窗外白蒙蒙的一片,心生感慨。不禁想起雨前的场景来: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是时,天外刮来一阵烈风,好生厉害的光景,外面的树木都吹得要倒下一般,还有那些门窗,止也止不住地在动。接着便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了,天空倏地混淆起来,一大片一大片的乌云聚拢而来,暗淡了整个天空,把整个开封城都笼罩在一片黑色之下。

    最后便是大雨了,沈欢前世今生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雨水。雨珠大得离谱,砸了下来,触之令人生疼。连接着是雨珠成幕,白哗哗一片,像天穹开了个洞,直接泼了下来。看到这个场景,沈欢心想女娲补天前那个穿了个洞的宇宙也不外如是吧。

    总之,这场雨开始了,下得令人揪心。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了,依然没有见要消停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而天上的黑云也没有淡薄的趋势,随着外来之风,越见了。沈欢稳坐在椅子上,随着雨水的到来,他反而放下心来,再也没有之前七上八下的感觉了,好似心儿解脱了一般。

    不过屋里的司马光就没有他这般的好心情了,只见他来回在屋子里走动,时不时停下来看看天色,时不时捋一下须子,难以安生。府里不少听调之人都给他分派出去打听消息去了,静静的衙门只能听见雨水泼地的声音,另外就是屋顶劈啪的声响,听得令人心烦。

    两个时辰过去了,司马光也就更急了。天色越见黑暗,衙门外面院子有了积水,他的心揪了起来,看见雨水依然没有消停的痕迹,人也更躁了。又走了几步,发现得意门(电脑阅 读 w ww 。。 cn)生沈欢一脸沉稳,以为对方有什么好预测。不由问道:“子贤,这场雨好大,多年罕见,你说是不是该停了?”

    “停?”沈欢苦笑不已,想想史书上的记载,能毁坏无数屋宇,甚至死伤数千地大雨。岂是下了那么几个小时就能停下的。依他推测,这场雨,如果没有下到一天以上,难以造成如此规模的毁坏。当然,如今下了两个时辰,雨量稍稍小了点,不过只要这样不停下着,一天之后,开封城也应该内涝了。

    “老师,依学生推测。这雨没有一天是停不下来的了!”沈欢给了司马光一个不好的消息。

    “一天!”司马光吃惊起来。看看外面的积水,想象一天以后开封城是怎么一副场景,才开始就感到悚然确实有点可怕了,“子贤,你说的是不是太夸张了?”老师,学生也希望自己推测是错地,可您看。天上的乌云和之前没什么两样。云不消散,雨也难停!”

    “这可如何是好!”司马光已经没有多少思维了。对这个学生的话,没有多少怀疑,毕竟能提前一个月“预测”出大雨要下,这已经难以让人理智思考了,虽然这个月来也下过一些小雨,不过像今天这种规模,还是第一次见。也许这个学生担忧的便是这一场雨吧,一天以上的大雨,唉,也许难以收场了!

    沈欢无语,该做的他都做了,还能怎么样,毕竟他不是神仙,不可能呼风唤雨。另外他这个人地理知识不是很过关,只知道某些下雨原理而已,像这场大雨,若单单只是因为天热蒸汽下雨,不至于如此持久,至多只是一场暴雨而已,那么,凭他那少得可怜的地理知识推理,这是一场季风或者什么风地雨水………无论如何,只需凭记忆,他就能知道少不了要和这场雨做战斗了!

    “子贤,你家里做好准备了么?”司马光走得不耐烦了,只能另找话题。

    “都安置妥当了!”沈欢说道,打进入八月以来,他就找借口把母亲与妹妹都安置到了“天然居”茶楼,那里高达三层,重修地时候又加了有些转,又高又牢固,若是到了那里都还能淹着,那整个开封也没多少地方能保存了。当然,为了慎重考虑,沈欢还让周季托人在城外买了一条小船回来,配好食物与水,若真到了淹没的地步,小船也能救生一些人。如此多层防护,应该能确保家人安全了。至于其他熟人家庭,都是一些大家族,自有他们逃生的办法。

    再说认识的人也多为宦达,住处一般都在城西。开封城有汴河经过,就在城南,经东而出。若是大雨,河水堵塞,内涝之地大多为城南城东,而皇城与城西地形相对高点,淹没的可能相对较小。

    想到地形,沈欢摊开开封府里的开封地形图,仔细一看,想了片刻,推到司马光面前,道:“老师,这雨若是一直下一两天,也许,就会形成水灾了。学生认为还是该好生筹划才是,老师请看,这是城东城南,地形低洼,又有河流经过,水灾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您看是不是该重点关注这些地方呢?”

    司马光强自镇定,闻言点头道:“是的,确实该重点关注。老夫已经差人分派到这两地,若是有什么动静,立刻汇报!子贤,这次多亏你提醒,要不然没有准备之下,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

    “老师都做好了准备?”

    司马光点头道:“不错,这一个月的休整,虽然不能说有多大成效,不过低洼水渠总算挖通了不少,排水也快了许多,不然也许现在就有险情汇报了!另外,你所说的竹筏等逃生物具也准备了不少,还有那些急救方法,不少厢兵也能施行了。若有险情……唉,但愿这雨现在就停了吧!”

    沈欢点了点头,算是默认这些成绩了,他在后世是南方人,家乡虽然没有大河经过,不过处于流域附近,下游只要淤水,他那里也会涝水,淹没屋子地水灾也时有发生,因此政府组织多方宣传水灾防范与救治措施,他把这些方法挪到这个时代来,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处。

    依他猜想,开封地处黄河附近,若到汛期,应该也会内涝,人们对于水灾也不陌生,经他这个月努力宣传,人们地自救能力应该强了不少,至少有个准备,不至于临事慌乱。想想后世黄河地形比开封还要高,沈欢就不寒而栗,定都在这里,还真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决定呀!

    司马光提到厢兵,沈欢想到了军队,在后世,太平年代,军人没多少用武之地,为了锻炼,国家一有灾情,首先前往救助的就是军人了,这也让军人在世人眼中依然保持(电脑阅读 w w w。 。 cn)着人民子弟兵的角色。军人,多么美妙的字眼……可是,宋代的兵沈欢摇了摇头,直接无语。

    “老师,若有灾情,抢救工作是否安排妥当了呢?”沈欢不由问道。

    司马光道:“以老夫的权限,能调动地厢兵都调动了,足有一千,分批驻扎在各处,应该能应付得过来了吧!”

    “一千?”沈欢急了,“老师,一千不够呀!”想到这个水灾死伤数千地规模,一千厢兵,能做什么呢?怎么说也该有三五千人才成,再说厢兵是怎么一回事,他沈欢再了解不过了,这东西比后世的预备役还要不如,整一个民兵组织,不说什么战斗力了,就是基本地纪律都难以保证。沈欢难以相信靠着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厢兵去抢险救灾,赶紧把这个担忧说予司马光了解。

    司马光无奈地道:“子贤,老夫也只有权限调动一千厢兵而已,多点都不成了,更不用说调动禁军了,这需要朝廷的兵符才成!”

    沈欢默然,宋代皇帝最重军权,生怕别人造反,因此地方官要调动军队,都得事先请求,待同意后才能调用,若是违反,与造反无异,管你官有多大,一样吃不了兜着走!另外司马光对于这个水灾,还没有上报朝廷,毕竟之前只是沈欢自己的“猜测”而已,他并不敢真的让上面知道,只能尽最大的力量做好准备而已。看到下了两个时辰依然没有消停的大雨,司马光有点后悔了,早知如此,就该提前上报才是,取得朝廷的支持,才能更好开展救助工作!当然,这有点事后诸葛了,若一个月前就上报,估计换来的是别人的嘲笑吧,没有理由根据的大雨,单凭猜测,有谁肯信呢!

    沈欢无奈,也只能提醒道:“老师,这个雨照这样下去,到明天这个时候,估计灾情就会发生了,学生猜想,没有五千禁军,难以遏止灾情!”

    “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