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梦长安-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还好,提到韩文殊,嬴珩面色愈发铁青,寒声问道:“丰庆军何时能赶到?”
  “丰庆军在途中遇上了山石坠落,绕开那里就花了不少时日,臣估计再有十天,也就到了。”何文林低头小声回答。
  “啪!”
  嬴珩将手中战报摔在地上,冷声命令:“传令下去,命禁军副统领赵恕领兵三万,先过去支援。”
  “皇上三思。”何文林出声劝阻,道:“此前韩将军已调走皇城三万兵力,如今长安城内外算上禁军才只有五万兵力,若是再遣兵三万,将来若是出了什么事……”
  “那依何卿家所言,计将安出?”嬴珩幽幽问道。
  “羌人刚刚平息内乱,如今又穷兵黩武,兵力后继不足,军心不稳。依臣看,不如先观望。”
  “荒谬!”嬴珩面色冰寒,目光一一扫向身下众人,幽深的眸色似寒潭,冰针一般刺得人不敢直视,“如今最危险的是边境,朕的军队都在边境与敌军僵持对峙。若是边境不保,长安如何能自保无恙,先要收住外城,才能保住大秦江山,这样的道理难道你们不懂?你身为重臣,却抱着赌一赌的心态,若是羌人后继充足,军心振作,后果如何?朕的三万银羽军难道就赔在你的赌局上吗?”
  嬴珩训斥得极重,何文林吓得不敢出声,众臣在一旁也被震慑道,不敢再多说,只能无奈领命。
  “粮草准备得如何?”嬴珩稍缓了口气问道。
  “臣已尽力去筹措,以备前线之需。”李文达答道。
  嬴珩满意颔首,随后颓然坐回宝座,阖目道:“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待众人都离开,从他身后那扇九龙屏风中走出一人,静静在嬴珩身边站定,见他扶额愁眉不展,那人又寻了个软榻大大咧咧地坐下。
  伸手倒了杯热茶,边送到嘴边,边劝道:“皇兄小心气火攻心,这热症可不好受。”
  嬴珩将手放下,怅然睁开双眼,道:“早料到是这局面,也没什么可气的。”
  “皇兄是指羌人突袭的局面,还是韩文殊领兵前去支援的局面?”嬴瑀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嬴珩淡道:“羌人突袭是早就想到的,她擅自领兵,先斩后奏也着实没什么可气的。”
  嬴瑀听着他前后不搭的回答,递了杯晾好的温茶过去,笑劝:“当初狼居胥山之役,她以一打十,都可大胜而归,何况是如今她手上有三万人马,皇兄宽心。”
  似有若无的一声叹息,幽深的眸子有几分晶亮,自她走后,他似乎便从未有过别的情绪。
  “皇兄是担心她一去不归吧?”嬴瑀直截了当地道,“当初皇兄执意要赶她走,就是想让她留在大漠,有个亲人在身边,也可照应一二。可是以她的性子,怎么会甘心畏缩在他人羽翼之下呢?更何况……”
  嬴瑀顿了一顿,视线悄悄扫过嬴珩阴郁的脸,看似漫不经心地提醒道:“更何况她还忘却了前事,她尚能对刘如意无动于衷,转而投入你的怀抱,还有什么忘不了,皇兄以为一个‘父亲’便能将她留下?”
  听到他的问话,嬴珩黑眸不由缩了缩,似乎是不想泄露更多的情绪,他闭上那双如花似凤的长眸,仰靠在宝座上,淡淡道:“她若是借此离开,也很好,杳无音讯到连朕都找不到,那样更好。”
  “兴许是吧,她若能消失到连你都找不到的地步,各方势力也就不会波及她了。”嬴瑀叹了一声,见嬴珩不愿再多说,便将话题移开,略正色问:“皇兄向来看重刘家三子,为何不将此次增兵支□□予他?”
  嬴珩睁开眼,不想与他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问道:“你想说什么?”
  “自皇兄回銮,刘恒便一直告病,据臣弟所知,他当日护送皇兄回城所受之伤早已痊愈,如今正值危难之际,他却躲在府中,这可不太像他的性格。”嬴瑀想了想,犹豫着说道:“再过几日,沛国公一旦回朝,朝廷势必大乱,刘恒这个时候告病,只怕……”
  “再忠诚正直,也不及血脉亲情,这个道理,朕懂。”嬴珩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无论如何,他都姓刘。”
  

☆、第一百一十一章

  晋成六年三月十三,史书记载,这一日,秦朝战神韩文殊再创不败奇迹。
  韩文殊派三千轻兵奇袭羌人军营,杀敌一万,却未损一兵一卒。
  史官也只是用了一个“惊天劈地”来形容此役,这场战役打得当真是地动山摇,武川城的火光几乎将整个夜空照亮,巨大的爆裂声随时随处响起,伴随着泥土飞溅,血肉横飞,以及羌人的惊惧与愤怒,整个武川被火海吞没。
  伴着胜利的擂鼓,城门关闭,韩文殊轻衣缓带端丽在城楼,静静望着下面惨烈的哀鸣,血雾弥漫,她便慢慢移开视线,手指抚上下腹,似是安抚腹中胎儿。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城下的厮杀声渐渐小了,许志臻走上城墙,快速报告道:“将军,引入城中的羌兵大部分已被射杀,其余人皆已投降,被押下等候处置。”
  “我军可有伤亡?”韩文殊淡淡问道。
  “严序所带三千人,无一人伤亡。”
  “破敌多少?”
  “三万。”
  韩文殊赞许地点了点头,唇角轻扬,“我以三千破敌三万,不亚当年以一打十。”
  “不止如此,将军大胜从前。”许志臻其人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今日也不免挂了几分大胜的喜悦,笑道:“还要多亏了将军的神策,先用火药打乱敌军阵营,再假意撤退,引敌军入我阵地,最后来个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将军这招,真是绝了!”
  韩文殊转头朝城外看去,早在长安时,她无意间拜读了先帝扶苏的手账,上面记载着一些关于火药的配置方法,不过却都是失败的案例。但她前一世身为导演,在剧组也没少接触过炸药火药,对此稍有了解,对其中几个配方稍作修改后,便制成了可燃可爆的火药炮弹。火药所需原材只是一些随处可见的硝石硫磺,在来河间的沿途,她便命许志臻随时收集,就是以备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不过她所研究出的这种火药却有一个最大弊端,就是只能制造一些光火效果,杀伤力微弱。用于首战能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然而一旦敌人摸出门路,便形同鸡肋,这与后代改良的炸药不能相提并论。
  而之前隐藏于城镇的士兵,则是为了能秘密遣散城中百姓,此城早在三日前便是一座空城,为的就是引羌兵进入,再关门打狗。
  “艰难的是后面,羌兵挟势而来,定咽不下这口气。”韩文殊眼中锋芒闪过,但下一刻,她眼前一黑险些晕厥。
  “将军!”许志臻慌忙上前将她扶住,为了打响这一仗,她从昨晚开始便未合眼,冷锋过后,难免面显疲惫。
  “将军,您怎么了?”许志臻急问。
  “无事。”韩文殊撑着他的臂膀站直,手扶额头,有些虚弱道:“许是太累了,之后的事便由你全权处理吧,本帅要去歇歇。”
  “将军放心吧,剩下的交给末将就好。”许志臻定定道。
  望着韩文殊离去的背影,他心中担忧,自从出征以来,这位自己最敬仰信任的少帅便愈发阴郁,即便笑着的时候,仿佛眼里也渗着忧伤。
  总有不好的预感。希望是多心了吧……
  ……
  晋成六年三月十五,沛国公刘邦回朝。
  身为两朝元老,官至宰相,却在先皇驾崩之时,自降以卜师身份前往泰陵为先皇守灵,当时轰动了整个大秦,朝野上下,一片震惊。如今事成后回朝,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嬴珩更是以皇帝之姿,亲自出城相迎,以示对沛国公的尊敬。
  刘邦的车驾在离长安还有三里时,他便不顾刘盈反对,下车亲自驾马前行,到了长安城外,远远就能看见皇帝的仪仗,他便下马步行,一眼望见正中端坐的嬴珩,刘邦撩衣下跪,高呼万岁。
  “沛国公请起。”嬴珩雍笑着从椅上站起,走到刘邦身前,伸手将他扶起,语意关切道:“沛国公这三年辛苦了,朕甚是挂念。”
  “臣不敢当,为先皇守灵,为大秦祈福是臣应该做的。”刘邦悠悠开口,低沉的语气让人听不出他是何心思。
  嬴珩雍容笑了一下,用极淡的语气,说道:“沛国公谦逊,朕设了宴席,今晚朕要好好犒劳一下众卿。”
  皇帝所说是:众卿。而并非卿。
  刘邦布满皱纹的眼角不禁抽动,下一瞬,他便叩拜谢恩,嬴珩始终笑着,却毫不吝啬那笑容中的冷厉,略一抬手,随行宫人便扬声宣布:起驾回銮。
  韩府的暗卫送往河间的密信中,除了寥寥述了一句“沛公回朝”外,还书了一句话:二子定一月后大婚。
  韩文殊看到这个,心境极为平静,她本就对刘如意无情,起初因强占了这具身体与这个身份,还对他抱有一些愧意,只道是夺走了他心爱的人,如今事情真相大白,既是两人恩怨已了,他能寻到真心爱他之人,也是一桩幸事。
  只是他所结亲之人,乃是萧何之女,萧刘二家盟上加亲,嬴珩想要撼动,恐怕难上加难。
  与密报一起送来的,还有两道战报,一道来自大漠;一道来自五泉。
  大漠这边,十万大军仍在与匈奴僵持,两边兵马隔山相望,匈奴人不侵犯一步,而韩信也按兵不动。玉门关除了每日都弥漫在无形的硝烟中,其余一切井然有序,这么多天下来,将士们杀敌的心早就磨得差不多了。
  而五泉递来的信报,则是出自丰庆军,这队人马总算绕开了滑坡的山石,大军马不停歇,已赶至五泉,再有五日便可与韩文殊会合。
  得知这个消息后,韩文殊总算可以松一口气,这些天下来,她虽然面色平静,心中却着实担忧。火药之计只能用一次,羌兵既知她来增援,自然也再没隐藏的必要,韩文殊命麾下将士扎营于桐城,与武川遥遥相望,两相一对比,实力悬殊不言而喻。
  武川三面环山,却只有与桐城相邻这一面一马平川,这场战役若真正打响,几乎不需要什么计策,地势平坦的环境下,双方只是比拼实力与士气,银羽军骁勇好战,但羌人自幼长于马背;银羽军任何一人都可以一敌三,却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
  “五天,只有挺过这五天,便可有一拼的资本。”韩文殊望着远处武川紧闭的城门,喃喃自语道。
  许志臻站在她身旁,看向她所看的方向,“将军若是担心,不如先撤回桐城。”
  凤眸闪过一丝冷然,韩文殊轻轻摇头,“你觉得有哪个以讨伐为名的军队会躲在城中?难道要让羌人骑到头上,撬开我们的城门吗?我军如今只能胜在气势,一旦撤兵退后,便会打击士气。”
  韩文殊转头向他,定定道:“我便是要撬开他们的城门,攻下武川,收复其余三城。”
  “木吉卡有十万大军,我们只有三万人,攻城恐怕有些艰难,敌人单就躲在里面做缩头乌龟,只守不攻,便可安然无恙。”许志臻担忧地道。
  韩文殊目光坚定,遥望前往,“木吉卡不会一直缩在里面,我唯一担心,便是五日内他举兵出动,五日一过,丰庆军与我三军会合,五万精兵我不信攻不下武川。”
  看着眼前之人志得意满,许志臻心中才稍稍安心,虽然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但韩文殊还是原先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
  入夜,韩文殊褪下银甲,着了一身宽衣,缓缓走在军营外的野坡上,望着脚下狼烟与火光,她幽幽叹息。
  自打带兵出征,她便几乎只在心中轻叹,只因她身为一军主帅,一丝一毫的情绪刻在脸上,都会使得军心不稳。
  是夜寒凉,她紧了紧衣衫,就地而坐。
  手指不由自主地抚上小腹,那里面传来一阵阵心跳,稳定的脉动让她心中宁静。
  三个多月了,身形已经有些显现了,虽然她有束腹,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她的时间没有多少,必须在其他人发现之前,击退羌兵。
  “孩子,那城中驻扎的大军都是坏人,他们想要瓜分大秦的国土,娘亲只是想让驱退他们,你看了这些天的血腥,不会怪娘亲吧?你再忍忍,如果娘亲不做这些,今日流血的便是大秦的百姓,便是秦人。”韩文殊手指轻揉着腹中胎儿,低头温柔地看着那处隆起,如水般的声音随着夜风回荡,像是一缕丝绸,带着淡淡歉意与慈爱,让人心疼。
  忽然,身后的枯树发出一阵极不自然的折断声,韩文殊猛然惊起转身,亮剑出鞘,防备地护在身前。
  “谁!”
  回应她的只有夜风的鼓动声,等了片刻,周遭没有丝毫动静,只有那还连着一层皮的折断的树枝,孤零零地摆在树干上。
  韩文殊小心翼翼移步上前,试探地伸手,在刚要碰到那枯枝的时候,一只黑鸦低啸着飞起,翅膀胡乱地扇动,韩文殊受了一惊,平静下来后,才轻喘着收剑,只道自己太过敏感,竟将乌鸦当做刺客。
  望了望月亮,天色已不早,韩文殊起身回营。
  到帐中,手下几名副将正在里面等着她。
  许志臻见她回来,上前一步,迎道:“将军回来了。”
  韩文殊见他面有喜色,便问道:“何事?”
  “喜报!”许志臻指着舆图上的一角,笑答:“长安来报,皇上派军三万,已军行至东临。”
  韩文殊目光随着他的手指落在东南,深思有片刻恍惚,随即回过神来,凉凉一笑,抬头下令道:“告知三军,以振军心。”

☆、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安,韩府。
  春风习习,草木生芽,淡淡芳菲盈盈而动,嫩绿的草叶随着水珠肆意的抖动,享受着主人的呵护。
  嬴瑀手持一简陋木瓢,站在门前花草之间,饶有兴致地为花浇水,一身华服锦衣沾了点点泥斑,泥土的芳香倒淡了他身上的奢贵气。
  这样闲来摆弄了许久,直到身后飘来一阵异于寻常的清香,那香气更胜于草木的清新,掺着一丝冰雪的凌气,却柔软如风。
  这气息他再熟悉不过,昼思夜想,日复一日。
  他却并未回头,一直忙碌于手中的浇花工作,过了不知多久,身后除了那香气,在没有一点动静,他最终摇头认输,笑道:“你在这里站这么久,腿不麻吗?”
  身后一片零落的声音,什么东西被扔到地上,还有周遭冷冷的气场。
  嬴瑀不由得回头,看着眼前颓败一地的绿叶树枝,还有散落的小黄花,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不喜欢?我这粗劣手艺,能栽出应季的花卉已是神迹,牡丹芍药什么的是好看,但与你不搭,迎春正好,朴实是朴实了点,但是接地气。当然了,天山雪莲与你最是绝配,但那即便到了天山,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公子好意,奴家受不起。”冰冷的语意甚至能让早春融化的雪水重新结冰,一双晶亮的眸子无波无澜。
  “本公子从来没如此费劲心思追求过谁,秦川你是第一个,本公子用这方法也是借鉴于他人,当初见到一位故人,为了追求一名如梅般傲然的女子,便种了漫山遍野的梅树,甚至在那女子家中庭院也种满了雪梅,后来那女子被他感动,便与之双宿双飞。”嬴瑀娓娓道来,说到中间,叹息一声,道:“本公子效仿这位故人,所种之花却被心上人拔了根扔了回来,真是伤心至极,伤心至极啊……”
  秦川听他说完,眉尖蹙起,无动于衷地看着他顿足哀叹,讥嘲地笑了一声,冷冰冰问:“那两人当真双宿双飞了吗?”
  嬴瑀见她面上终于有了表情,虽是冷笑,却也好过她一张俏脸面目僵硬,他想也未想,狭笑着回答:“还没有,不过也快了。”
  秦川目光移开,微微侧身看向他所浇花草,都是些极易栽培的小花,她看着这些花草,冷声提醒:“不要再做这些无谓的事,锦芳阁什么都有,我要是想看花,即便是天山雪莲,也不是什么难事。”
  “是吗?”嬴瑀意味深长地反问,走近凝视着她,问:“那些无心无意的东西,当真能入你的眼吗?”
  一点点走近,嬴瑀淡笑着审视着她的深眸,见到她眼底有一丝丝闪动,他便心满意足地退后,他知道,再靠近,会吓跑眼前的美人。
  秦川平静的心湖似乎被撩动,掀起了一丝丝涟漪,她迷茫于自己心跳的速度,直到嬴瑀已离她三步远,她才神思回转。
  嬴瑀洋洋自得地笑着,满意地看着他脚下的迎春树枝,俯身捡起,掸了掸上面落着的的土,悠悠道:“对于摆在面前都视而不见的天山雪莲,这枝迎春能被秦川姑娘的纤纤玉手摸过,已是好命。”
  “秦川姑娘请回吧,千金俘获不了姑娘的芳心,本公子便每日送上一株鲜花,以博姑娘欢颜。”
  说罢,嬴瑀抬手相送,秦川却一动不动,无情道:“公子每日送一株,我便每日扔一株回来。”
  “极好!”嬴瑀听罢大笑,“如此一来,每日都可见到姑娘。”
  秦川皱眉,厌烦地道:“那我便随手扔在一旁,让下人处理。”
  “也是极好!”嬴瑀笑容不改,“扔了极好,免得终有一日香花凋谢,徒增姑娘愁思,这般做来,姑娘每日看到的都是本公子精心准备的鲜花,本公子的心意在姑娘心中永是鲜艳。”
  秦川面色愈发冰冷,再要开口反驳时,朱唇已被嬴瑀按住,他邪笑着继续说:“你想说‘视而不见’?那样也是极好,你视而不见,我的花永远栽在你的庭院,等有一日盛夏绽放,你的庭院就满是我的鲜花,你再想躲就躲不开了。”
  “你……”秦川迷茫地看着他,一时语塞。
  嬴瑀却收起嘴角挂着的邪笑,淡淡道:“回去吧,本公子还有其他事要做,你收了我的琴,今晚便要为我抚上三曲。”
  “三皇古琴是你送来的?”秦川依旧冰冷。
  “是。”嬴瑀照实回答:“如意公子并不在意是否帮我这个忙,对于你用着我的琴,也似乎没什么意见。”
  直到此时,秦川精致的面容才稍有动容,星眸中流淌着自怜,朱唇似乎有些苍白,面色也极为不好,像是那日嬴瑀要为她赎身,而她等了许久,台下都未有人出手搭救,那一日,她也是如此神伤。
  嬴瑀静静看着,最后轻轻道:“我先送你回去。”
  “不必。”秦川寒声回绝,萧索地转身离去,嬴瑀淡淡望着,眸中闪过一丝黑沉。
  ……
  耽误了半天时间,嬴瑀入宫已是未时,错过了午膳的时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