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天朝1630-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价钱以李哲一个后世穿越者的眼光来看,区区十万贯的价钱就能买到这样大的大船实际上可不算贵了呢。那些后世超级富豪们的私人游艇,其实也不过几百吨,都能值上个几千万上亿美刀。

    相比较起来,这个价钱其实已经很良心了,毕竟,那可是海船。

    李哲听完老管家所说,面不改色,心中已有计较。

    九叔调查的这价格,其实还算不错,不过专对于他,现在的男爵府而言,恐怕就只能想那最低一档的两千料的船了。

    没办法,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当这一个男爵府的家,可没有那么轻松啊!

    说起来这半个月,他手里已经是宽松了很多,孟洲日报社接连给了他两次结余的稿酬,每次都有上千贯,再加上前次方觉远亲自送过来的和皇宋出版社签约的一次性的五千贯,可以说初次尝到了腰缠万贯的滋味。

    但这些钱维持一个区区男爵府还算可以,但如果想就凭此买海船,那也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这些钱很快的就花了好大一笔在城外庄园的火铳作坊上面,上机器,买各种物料,那个火铳作坊单这一个月时间也花了李哲足足好几千贯,尤其是其中一台特意向将作院定制,特意用来钻管的蒸汽机带动的原始形态的机床,一台就花了李哲一千两百贯钱。其它还有什么用来熬制火药的筛粉机什么的小型机器都加起来,可没少花李哲钱。

    这次大比,五都能够完成全部换装,并保证了高强度的训练消耗,全靠李哲的这个小小作坊。

    搞得现在李哲手中只余下不到四千贯钱,现在手里就这么点儿钱,距离买一艘海船还相距甚远,开启男爵府的大航海时代,还需要他这个一家之主灵活开动脑筋,另想办法啊。

七十章奴贩() 
当然李哲既然敢打这样的脑筋,心中肯定就有一定的想法,作为一个皇宋贵族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李哲表示,不会打朝廷主意的贵族都不是好贵族。

    具体的这笔钱该从哪里出来,嘿!当然是要从大宋朝廷身上出来了。

    他那个小小庄园里的火铳作坊,亲手费尽心机打造的这一款当今大宋朝官兵量身定做的燧发枪,可不是白做出来只是为了演习的。

    这燧发枪还被他亲自率领部下好好的在大校阅大比中的亮了相,堪称是惊艳全场,惊到了多少军中的元老宿将。据说安王殿下都亲自在场看了那场演武,他们能看不出来李哲拿出来的这款燧发枪的价值?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李哲的参加的这次大比,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功用,那就是这次比试,从某种程度上压根儿就是他为自己作坊里出产的这款燧发枪打的一个效果惊人的大型广告啊!

    现在谁不知道他李哲拿出的自生火铳好用,谁不知道他李哲手下的兵拿着这款火铳大破捧日军的骁骑营,区区一百人普通火铳兵,竟然能连身经百战,军中精锐的骁骑营都能击败,这一役传出去,那简直是活生生的广告。

    那些亲自看了五都大比的军官们看了知道这打败骁骑营的功劳,新式燧发枪的作用固然是有,但更多的还是依靠李哲这充分发挥了新式燧发枪的阵法的功劳。

    但那些外行人,哪里懂得这个道理,肯定还是以为是五都使用那新枪的缘故,赔了这新枪的普通步兵竟然能打败骁骑营,那些街里街坊的平常聊起来,恐怕还不把这李家火铳给吹到天上去?

    安王宫中的内务府枪炮厂,或许很不高兴见到这款火铳的诞生,但是那些现役军官,还有元老院的退役军官们看了五都官兵们拿着这款火铳在大比中的表现,恐怕也是憋了劲儿急着要推动军中采购李哲家的自生火铳。

    就是安王自家也不可能挡得住这股力量。

    况且,即使官军那里反应缓慢,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推动军方的大笔采购,但那些在海外有私军,有拓殖项目的那些大佬们,哪一个不是急吼吼的想要李哲这里买枪。

    咱这大宋,可没有禁枪啊。

    常年海外奋战的那些义从军、拓殖团们,或许在实际上的战斗力上比不上大宋官兵,但是在买枪,提升自家的战斗力上可从不吝啬。一向是走到大宋官军的前面。

    想都不用想,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李哲这男爵府就会挤满了前来买枪的人。

    李哲当初花费那么大的代价,采用各种手段提高自家那个小小作坊的产能,可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准备的。

    当晚,李哲在自家床上辗转反侧,狠狠的定下了一系列用自家火枪赚钱的“阴招”,要好好的磨一磨自家的屠刀,说不得要给这些前来买枪的私人领主们狠狠的宰上一回,这机会百年难遇,他李哲仔细回忆自己那些来自后世零碎记忆里的那些商业手段,什么商战,什么营销心理什么的,嘿嘿!这可是国家采购哎!采购的商品还是军火!这世上唯有军火生意才是长盛不衰。

    在前世里,他李哲从未有机会玩这么高大上的游戏,今次,穿越过来,无论如何也要过上这么一回瘾。

    第二天,果然,李哲早起还没有来得及吃完早餐,就有人先就找上门来,一看,却原来是熟人,孟州日报的方觉远。

    这个来客可是让李哲有些纳闷,正在琢磨老方突然找上门来有什么事,结果客厅里一见,马上就明白了,原来老方方觉远来的还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人来的。

    方觉远一见李哲,抢先祝贺李哲袭爵,现在都已经正式成了大宋朝的爵爷了,呵呵!两人一阵神侃,轮到方觉远给人介绍身边的同伴时,方觉远才脸色一尬,道:

    “这是我们日报社的股东,大股东,”方觉远脸色讪讪,不知道该怎么说,倒是那个大股东自己站出来,道:

    “免贵姓黄,黄立行,见过爵爷!”

    这姓黄的人满脸都是笑,挺着一个大肚腩,一看就是生意人。

    “哦,原来是黄员外,久仰久仰!”

    李哲敷衍的抱了抱拳,

    但那黄立行却是颠颠的凑了上来,一问,原来这黄员外竟然也是来买枪的。

    李哲一惊,回头大感意外的看了看方觉远。

    却换来方觉远也是一脸的无奈,双手一摊,给李哲仔细解释一番。

    原来这孟洲日报社的后台金主黄员外就是一员海商,脚步涉及天方、埃及、埃塞、马岛等地,最远的甚至到了军方刚刚踏足的南非,生意主要做的是各地物产,其中最主要的一项竟是贩奴,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奴。

    来自炎洲的这些昆仑奴身强力壮,又天生的是一副朴实性格,比起海外各地的土人都好驯养的多,深受三藩各地庄园主们的欢迎。

    黄员外这贩奴的生意做的可是好赚,听说能赚大钱,但他干这个的,回到孟州城社会可不那么好混,大宋朝野对这门生意的印象可都是不佳,各种明里暗里的打压,谁愿意和一个奴隶贩子走近,平白的落得一身说不清楚的名声。

    所以这黄员外才要投资一个像是孟州日报这样的报纸,好在朝野间混上一个好人缘。

    这海商们为了在民间立足可也真是费了老大的劲儿了。

    而方觉远也正是图他的一个钱,和事先答应绝不干扰日报具体管理和经营的一个承诺,两人是一拍即合,才有了这如今大名鼎鼎的孟州日报社。

    怪不得方觉远今天进门来表情总有些不那么甘心情愿,脸上总有种感觉不那么好意思见人,好似在李哲面前丢了多么大的人似得。

    他却不知,李哲根本不在乎黄员外什么奴隶贩子的名声,贩昆仑奴,那又有什么关系,说不定他李哲今后也会和这行当会有交集呢。

    今次黄员外听闻李氏火铳名声,抢先强上门来采购。正是仗着和李哲有孟州日报这层关系,而有了这层关系,李哲自然也真心不好意思不答应,只好是应允了,不过应允是应允,在火铳的价格上李哲可也是狠狠的宰了一刀。

    一把铳二十贯钱!配上配套的刺刀、一部分弹丸火药等物。

    这价钱李哲以为已经是狮子大张口了,谁知那黄员外眼睛眨都不眨,倒像是自家捡了大便宜一样马上满口答应,把李哲倒是弄得心中疑惑,心中忖道,莫非这价格报的还是有些低了么?

七十一章枪炮厂() 
黄员外一口和李哲定了一千只火铳的订单,还当场留下一万贯钱做定金,让李哲连声感叹终究还是这海商的钱好赚,一万贯钱真是连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

    谁知上午这黄员外的拜访只是开始,紧接着,李哲前脚还没来得及将黄员外送出门,后脚紧接着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自己门厅内已经是挤满了人。

    整个上午李哲、九叔、胡适……一群人忙的连轴转,都没将这群人给应付过来,一时间男爵府突然间门庭若市,忙的跟菜市场一般,这些人来买火铳的也有,来拉关系找门路希望挂靠上男爵府出海的也有,更有的压根儿什么事儿也没有,纯粹是看李哲行情看涨,来赶紧的跑来拉关系烧李哲这门冷灶的。

    忠勇男爵府李家,一夜之间好像凭空冒出来似的多出了亲友。有很多竟是李哲之前闻所未闻多年都不曾来往了的亲戚。如果不是这次,就连李哲自己都不知道自家在孟州城,还有这么多亲人。

    直让李哲和胡适连连感叹,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些今日来的这些人,有多少人是多年都未曾来往过了的,如同路人一般。

    不想今次得到这消息都是如此迅速,李哲也才只是刚刚有了些发达的迹象,还未曾飞黄腾达,就多出了这许多。

    一上午整个男爵府的人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儿,应付一波又一波不同目的的人,都是痛并快乐着,都道是盼兴旺,等兴旺,谁知这府里的兴旺好不容易等来了才发现这府里太兴旺了可也不容易捱啊!

    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看出,男爵府终究是衰败了百多年,府中人丁不旺,否则又何至于此?

    整个上午李哲府中被前来买枪的人给挤满了,这火铳生意看来是大有前途,李哲初开始时也是痛并快乐着,谁知接待了几人之后,猛然间发觉哪里还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

    他那个小小的火铳作坊产量到如今他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将将产量达到每月两三百杆,已经是压榨干净了他那个庄园的全部生产潜力。

    而今天这一会会儿时间他可就签了近一万杆火铳的订单,这订单要是让他那个作坊按部就班的生产,这交货的时间,恐怕不得派到两三年后去了。

    那他还抢个屁的捧日军里的订单,还谈什么军方采购?

    那些前来买铳的人都是一身的大款作风,根本不问什么时候能拿到手中,只管先把那自生火铳的份额抢到手中。

    这整整一万杆火铳,李哲光定金就收到手软,足足收了十万贯的巨款,平均价格每杆火铳卖到了二十五贯的平均价格,仍然是供不应求,那些人简直是跟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急着跟李哲达成协议,简直就像是赶着来送钱一样,他们也不怕李哲收了定金,却不完成合同,卷款给跑喽。

    不过想想也不太可能,他男爵府就杵在这儿,也去不到哪里,而且朝廷勋贵名册里都明明白白的登记在册,有封地,有爵俸,虽然那俸禄每年只是一点点,只是个象征意义,但也足以让那些人不会担心他捐款跑路,根本没得跑啊!

    除非他李哲不怕被人搞到元老院,被削爵惩戒,强行拍卖他名下领土赔偿给债主,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儿,几百年来因为各种原因而削爵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那样的话就太low了,想想李哲也绝对不可能让那种事儿发生。

    总之,现在李哲凭空获得了一笔巨款,买海船的钱看来是解决了,但同时也背上了一笔巨大的无形债务,一万只火铳,就他的庄园里的那个小作坊,是无论如何完不成任务的。现在,他发愁的反而是怎么想办法去尽快的扩大生产,完成这前面的合同了。

    想到这儿,李哲吓得赶忙打住手中的节奏,后面再来再多的人,李哲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在松口给人了。

    正在李哲头疼间,一道讯息来到了他的跟前,北境街府中来人,召他前去府中回话。

    嘿!说来李哲也很长时间没去郡主府中问安了,这典型的用完不管型,郡主不但没有怪罪,反而依旧遣人来召,弄得李哲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了。

    于是李哲赶忙沐浴更衣,洗去一身征尘,换上一身飘逸的文士装,立刻摆驾前去北境街郡主府去也。

    到了郡主府,立刻便有人前来招呼,带着李哲一路在府中转来转去,再次到了前次来过的那个水榭花园,水池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便是这酷热酷暑在这花香阵阵的水榭中,都感觉有些褪去了,一阵凉意隐隐袭来。

    水榭中,一个窈窕倩影,穿着一袭薄纱宫装,轻摇小扇,正是襄阳郡主赵婕妤。

    李哲忙上前给郡主见礼,却见郡主身边除了常见的几个侍女外,竟然还多了一个身穿鸟雀补子的宦官,登时便有些诧异。

    他来郡主府也有些时日了,很少见到郡主府里有宦官,更何况这宦官还是个有品级的,品级还不低,仔细一看,这人不是那日前来给李哲颁旨的李进忠又是谁?

    郡主见李哲来,嫣然一笑,说不出的娇媚,让李哲心中一荡,

    “李兄,今次寻你来,却是和宫中的这位李公公有关。”

    哦,李哲看了看李进忠,没有接话,静待郡主后言,

    只听郡主又道:

    “李公公在宫中任职内务府枪炮厂总管……”

    喔,听到这儿,不用郡主继续往下说,李哲就知道自己恐怕已经明了这李公公的来意。

    只听郡主又继续道:

    “你应该晓得,我大宋官军的军需供应一贯都是在内务府下面掌握之中的,虽然偶尔有些会对外采购一些,那也只是一些不紧要的物资。你那李氏火铳,此番在大校阅中一鸣惊人,可是惊坏了不少人的眼睛。

    现在,我父王和元老院、大都督府一应军中宿将,全都一致认为,应该尽快将你家的李氏火铳尽快列入采购名单,好能赶得上这次北伐。

    这决定,昨晚已经有父王敲定,估计晚些时候就会有人通知你。但现在,这其中却有一个麻烦,你的李氏火铳,是你自己研发出来的,是你家工坊里自行生产,但这火铳如果要列入军方采购名单,这火铳的产量,日期和产品质量,你那个小小作坊,可能保证供应?”

七十二章代工() 
这襄阳郡主当真是聪明的紧,她将李哲找来,又有李进忠在旁,这目的再明显不过。

    但人家却还不愿意落个强取豪夺的名声,不愿意直接为难李哲,反而旁敲侧击问李哲自己。

    这等心机,也真不愧是郡主了。

    如果是今天之前,郡主这样来问,李哲恐怕挺着脖子也要自己强撑下来,军火采购,好嘛,凭什么该老子赚的钱你不让我赚。

    先前李哲拼命扩大自家作坊的出产,本就是抱着这个心思。

    但自从今日之后,李哲算是知道这军火市场的可怕了,区区一个上午,李哲只答应了那些来访的人的一半,他那个小小作坊就有些撑不住了。

    汹涌而来的火铳订单简直如洪水一般浇灭了他的那点儿小心思。

    就这还敢奢望垄断军方市场,简直是妄想。

    就连李哲自家现在也明白了自己当初那个想法的可笑。

    终究还是眼皮子太浅,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啊!

    现在有着一万杆火铳的订单在手,真正坐拥十万贯巨款,李哲却已经不敢再有这种奢望了。

    现在郡主面前又提起这件事,李哲突然灵思一动想起后世的一些做法来,垄断军方订单他是不敢想了,但说不定还能从这里赚上一笔?

    李哲忙打起精神回郡主道:

    “嗨!郡主说笑了,我那个小小作坊,哪里可能供得起大军采购,”

    郡主道:

    “哦,原来供不起啊!”表情似有些失望,然后才又道:

    “如果实在是供不起的话,那可就麻烦了,大军一动,军令先行,你家的李氏火铳被列入了军方采购名单,到时候军令一下,你这可怎么办?”

    “郡主说的是,我这里正头疼着呢。”

    郡主道:

    “正好,我这里正有内务府枪炮厂总管在此,他之前托我寻你,也正是要和你讲这件事情。”

    那李进忠连忙向前一步,道:

    “正是正是,说来也是咱家有求于爵爷啊!”

    这李进忠态度倒是摆的端正。

    “你说这枪炮厂生意往年一直都是靠着这军方,谁知爵爷您这李氏火铳晴空一出世,军方可就看不上咱们枪炮厂了。”

    “爵爷不瞒您说,枪炮厂可养着一大群人呢,都指靠着这订单过日子,如果爵爷您不帮衬着点儿,奴婢我,可就惨了!”

    李哲心说,我信你才有鬼。

    这内务府枪炮厂就像是后世里的那些国企,都是亲儿子出身,旱涝保收,小日子过得美美的,不知多少人往里面伸手,这里面能缺钱,鬼都不信。

    不过他既然已经打主意松口了,自然也没有横眉冷对的意思。

    “那李公公的意思,就是等订单下来,让我还是交给你们生产么?”

    那李进忠一听,哈,

    “就是,就是!”

    忙不迭的点头。

    岂料李哲嘿嘿一声冷笑,画风一转,道:

    “嘿!李公公讲的可美啊,我李家投入千辛万苦,研制出这李氏火铳,光研制这火枪耗费的材料费就不止几万贯,好不容易盼来了这订单,李公公空口白牙的就想将生意拿回去,嘿,可真当我李哲是二傻子么?”

    郡主在旁边噗嗤一笑。听李哲说的有趣。

    不过两人一转头看向她时,郡主忙又正色以对,一副你们两个说你们的,我就旁边看看,不插手的感觉。

    李进忠一张苦脸,说:

    “爵爷说笑了,奴婢哪里敢。枪炮厂只是替爵爷分担一下生产,哪里敢抢爵爷的生意。奴婢是万万不敢。”

    哼,谅你现在也不敢,这个李哲倒是相信,现在李哲身上可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