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灵三日,对皇子们来说,不过是跪上几日罢了,但对国朝来说,影响便很大了。
可以预料,这三日里,军阀和旗蛮势力定然会全力针对新君出手,让新君疲于奔命。
甚至都不用预料,才下午时分,京城里忽然就流言四起。
一时间,各种猜测定武死因,有人言之凿凿,称新君外戚瞿国昌曾暗中联络军中旧部,有图谋不轨之意。
甚至都点出了,瞿国昌联络的是京营的哪几位将领,此谣言一出,顿时非议漫天。
有朝臣得悉,直接上表,没敢说新君有谋逆之嫌,只说要严查瞿国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庸王之死,也被爆了出来,有人称,此乃宫廷总长张邦立,亲自去庸王府执行的命令。
这下好了,弑君之嫌正爆发的凶,又来一条杀兄之罪,庸王一系立刻爆了,如之前一样,没敢直接朝老九发难,却是咬死了乃是张邦立假传圣旨,谋杀了庸王。
才刚刚开始而已,先帝为新君留下的两名保皇派,就直接被重炮轰击。
由于瞿国昌“病重难理事”,老九只能在御书房里怒气冲天,却根本组织不了有效的措施,遏制谣言。
只能采取最蠢的手段,利用京营去镇压谣言,可有些事军队能办到,有些事,军队真的不行。
没有名单,没有方向,就漫无目的的抓人吗?
还好,张邦立几人倒也不是吃素的,选了最直接的办法,直接严禁百姓出门,命他们在家中为先帝守孝。
不让人交流,谣言自然也就没那么凶猛了,但是这招对京城有用,对其他地区就无力了。
国朝也做不到戒严全国吧,京城声音小了,外地的声音却逐渐大了,一时间各地官员不住往京城致电,询问情况,更甚者还有直接就朝着京中质问先帝之死,庸王之死。
老九终于还是陷入了最不想面临的局面,一时间彷如四面楚歌之境,他疲于奔命应付朝中各种倾轧,所有的精力都只能用来对付自己人,只为了能够镇压不同的声音,不让反对成为绵连之势,保证自己能够登基就行。
而军阀势力,却是早已张开了血盆大口,在老九疲于奔命,根本无力顾及他们的时候,拼命蚕食国朝的底蕴。
第612章 到底谁错了()
一秒记住【 。。】,!
西江省毗邻南粤,上清山就曾经坐落此地。
自古以来,西江便是中原大省,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交通亦四通八达。
在战略上,西江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林氏如今占据岭南二省之地,看似雄霸一方,但实则,岭南只是边陲之地。
岭南山多林密,烟瘴密布,在前朝时岭南还是流放官员之所,数千年来都被中原百姓称为蛮夷之地。
不过也正是因为岭南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林氏当初才选择岭南作为根据地,之后南军能够在国朝的数次围剿中生存下来,岭南易守难攻的地形和气候,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可是,南军也同样因为岭南的地理环境,困死了自身。
就当前来说,单靠岭南二省,林氏可图自保,却难有什么大发展。
若想图谋天下,西江省便是南军必争之地。
可以说,在林氏还未曾反叛之前,就已经开始打西江省的主意了。
还在朝中的时候,林氏就开始与上清山接触密切,后来道门因明王而乱起,林氏立刻果断出手,拿下上清山。
之所以如此看重上清山,除了贪图他们的道家力量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上清山曾经就坐落在西江省境内。
数百年间,上清山在西江省内,早已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尤其是在林氏最看重的民心方面,上清山在西江省百姓心中的地位极高,拿下上清山,对林氏今后谋夺西江,定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只是从前,虽有谋夺西江之心,但却只能隐忍,定武根本就不可能给南军这个机会,自从林氏在南粤自立之后,国朝对西江省的掌控就从未敢有丝毫放松过。
除了加派重兵驻守西江之外,对西江省的主要官员也频繁调换,防的就是西江省会被林氏渗透。
林氏虽然对西江垂涎欲滴,也只能干看着,不敢有丝毫异动。
然而,如今国朝大变,定武死了,林氏苦等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南粤。
林华耀背着手站在地图前,盯着西江省板块,默然不语。
不知过去多久,门外传来脚步声,林华耀这才转身,盯向门外,就只见楚若才身影出现在门口。
“大帅,成了!”楚若才快步进来,满脸喜色。
林华耀立刻精神一震:“说!”
楚若才不敢耽搁,快速道:“就在刚才,在众臣抬棺倒逼宫门的压力之下,新君已将张邦立下狱!”
“当真?新君如此轻易就服软了?”便是林华耀闻言也是陡然握拳,声音难以平静。
“不算容易,今日众臣抬棺宫门前,叩请先帝英灵现身,为庸王做主。新君并没妥协,派德王率禁军前去喝退众臣,众臣不退,禁军上前驱赶,逼得庸王侧妃当场自绝于宫门前。众臣见此,齐声高呼,请太后出面为皇室主持公道。新君哪能容太后临朝,怕此声势扩大,不可收拾,迫不得已之下,将张邦立下狱,以安抚众人退去。”楚若才脸上有少见的兴奋难掩。
今日这场戏,自然少不了他的参与。
“已经确认,张邦立现已被打下天牢,新君下旨,命三司会审,限期破案。”楚若才解释完,看向林华耀:“大帅,国朝已经乱了,新君现在忙着稳定朝堂,已无力多顾,张邦立被下狱后,国朝情报中枢定然人心惶惶,如今正是我们向西江动手的时机到了。”
“胡庆言呢?他还是没有出面?”林华耀闻言,眼中狂闪几下,却还是抑制住冲动,谨慎道。
“没有,自京中戒严后,胡庆言就再无公开露面,有消息称胡庆言病重在床,无法理事。”楚若才摇头道。
“明王府呢,他之前不是还曾帮着新君牵制咱们,这次也作壁上观,没有插手?”林华耀又问。
“明王在为定武守灵,这三日都未曾出宫,也未曾干涉百官闹事。”楚若才说着,迟疑了一下道:“大帅,明王不插手也正常,明王之威不在朝中,就算他想帮新君,怕也无能为力。”
“胡庆言不插手,明王也不插手,都任由国朝如此乱象,这会不会是个圈套,就等着咱们往里面钻?”林华耀沉声道。
“这……”楚若才不敢给肯定的答案,他沉吟片刻后,道:“大帅,不管是不是圈套,我们恐怕也必须得跳上一跳,如此良机,失不再来,不趁着现在动手,等新君稳住了国朝局面,我们再想图谋西江,将要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林华耀微微闭目,心思百转之后,最终睁眼望向地图上的西江板块,命令道:“传令上清山,行动!”
…………
……
明王府。
已经从南粤回京的陆寻义,此刻也同样将目光聚焦在面前的地图上。
明王这几日,没有出宫,不过从宫里传了命令过来,让陆寻义继续打理明王府。
“南粤怕是要对西江动手了,殿下可曾有过什么交代?”陆寻义忽然开口问道。
阿九就站在他身边,看着他背影,轻轻摇头,苦笑道:“没有,国朝如今乱象已成,是注定要损失惨重的,南军要动西江,殿下也没办法,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陆寻义闻言,只点了点头,转身坐下,没有说话。
他不说话,阿九却忍不住了,来到陆寻义身边坐下,轻叹一声:“二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殿下就是为了防止军阀作乱,才想方设法牵制林氏。你为何要违抗殿下的命令,让殿下一片苦心付诸东流,若你肯听殿下命令,也不会让局面到现在这个地步?”
陆寻义并未惊慌,平静的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才缓缓道:“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我无愧于心。”
“什么意思?”阿九眉头微皱。
陆寻义抬头:“阿九,我们虽然都是明王府的人,但我们所需要负责的部分并不一样。你是明王府的内臣,你只要对殿下负责就好。而我是明王府的外臣,我需要对整个明王府的兴衰负责。”
阿九听他这么说,眉头也皱的更紧了:“这又有何不同,明王府是因殿下而存在,殿下的意志就是明王府的意志。不管内臣还是外臣,不管是为了殿下,还是为了明王府,我们都应该对殿下尽忠职守。”
“我刚才说过了,你无条件的遵明王之命是你该做的本分,你没有错。同样,我对明王府,对殿下,也在尽忠职守,只是方式不同而已。”陆寻义严肃道。
阿九听了陆寻义这话,沉声道:“二哥,明王府未来该走的路,是由殿下决定的,也只有殿下能够决定。这一点是铁律,不论是你还是我,都不应该,也决不能去触犯。”
陆寻义脸色一沉,放下茶杯,看向阿九:“我问你,这次我们就算付出惨重代价,帮助国朝牵制住了军阀势力,国朝会因此就放弃对付明王府吗?”
“这是两回事!”阿九道。
陆寻义却摇头:“你也很清楚,国朝不但不会感谢我们,反而只会趁着我们虚弱,拿我们开刀,这种对我们明王府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我们为何要做?”
阿九和他对视半晌,才缓缓开口:“二哥,你说的这些,难道殿下就没考虑过吗?一直以来我们明王府做的所有事,都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将旗蛮赶出国土。这次也一样,殿下以抗蛮为重,不希望国朝继续内乱,才会帮助新君稳定朝局。”阿九皱眉道。
陆寻义点头:“我当然知道殿下的心情,但抗击旗蛮不能是我们明王府一家的责任,我们也不能总是腹背受敌。”
阿九沉默了,他缓缓站起身,来到地图前面,望着地图半晌,才缓缓开口道:“二哥,你可意识到了,你刚才的说法,与当初的国朝和军阀一模一样。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忘了,我们当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踏入这乱世的。”
陆寻义闻言,整个人忽然一怔,愣愣的看着阿九。
阿九的声音在继续:“我们才入京一年多而已,当初旗蛮攻入明珠,我大夏百姓在旗蛮铁蹄下哀嚎,却无可奈何的惨状,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忘了。当时的国朝、军阀都还在互相挟制,谁都没空去看一眼血流成河的明珠。”
说到这里,阿九转过头来,眸子有些发红的盯着陆寻义:“二哥,我们明王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踏入这乱世风云的。我们入京,不是来争皇位的,当时我们众志成城,是要用我们明王府作为一根撬杠,撬动整个国朝一起抗击旗蛮。”
“二哥,你是最先入京的,还没进明王府,就与旗蛮宗师金霸成死战,最先流血的就是你,胡彪师兄更是一战而亡,当时你们何等英雄,何其悲壮?怎么这才入京一年多而已,你就忘了这些吗?”
“我……”陆寻义的脸色白了,这次,他真的说不出任何话来反驳。
阿九深吸一口气:“二哥,不是殿下考虑的没你周全,也不是殿下没你会权衡利弊,只是殿下从来不曾忘记明珠,不曾忘记他入京的使命,他所做的一切,不是愚蠢,只是为了抗击旗蛮,哪怕吃亏,哪怕死人,他也义无反顾。”
“恕我直言,你这次的作为真的出格了,往轻点说,你是擅做主张,往重了说,你是在绑架明王府的人心,威胁殿下,强迫殿下改变既定的决议。但你我都知道,殿下是何等人物,若当真动怒,岂是你我可以威胁的?他最终还是出手救你回来,只是因为他不忍放弃我们这些一起跟他从危难中走过来的人,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殿下的宽容,当做一次次触碰殿下底线的筹码。我希望二哥你能好好想一想,我真的不希望有一天,我们之间也会走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地步。”
skbwznaitoaip
第613章 就等半柱香()
在宫里一连跪上三日,其实对墨白来说,不算什么,他毕竟有修为护体。
可他还是趁着用餐的时间,起来休息,转悠一会儿。
主要是他可以一直撑下去,其他皇子公主也得跟着硬撑,如今大皇子死了,三皇子幽禁,在场的,已成年的都是公主,女子身体较弱,根本就跪不了三天。
以前墨白与他们接触的极少,很多公主,他连称号都喊不全,这一次倒是认识了个遍。
不过也仅仅只是认识而已,大部分还是挺怕他的,没几个敢朝他身边靠。
唯有长公主,或许有过几面之缘,倒是不时和他说上几句。
墨白也看出来了,主要是因为庸王的事,现在这些皇子公主们都是人心惶惶,公主们倒也还好,反正也威胁不到皇权,可她们有些也有一母同胞的弟弟,自然也得为弟弟担心。
长公主就是如此,她便有一个幼弟,今年刚刚十岁,老九的狠辣手段,将她给惊了,深恐自己弟弟也难逃厄运。
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居然会到墨白这里来寻求安心。
城楼上,墨白只能无奈道:“长姐,你也不必过分担心,庸王的事闹这么大,短期内,应该先帝留下的子嗣,应该不会再出什么事的。”
长公主站在他身边,叹了口气,满脸愁容道:“如今朝中越乱,我心里越是不安。”
“放心吧,至少我没死之前,那些小的,应该还排不上号。”墨白不置可否道。
长公主一听这话,不禁瞧向墨白,却见墨白一脸平静,看不出半分畏惧之色,不由道:“我知道,六弟你是有大本事的。”
“长姐,这乱世中,最先死的,往往就是那些自认为有本事的,要想活得安稳,还不如平庸一些。”墨白沉声道。
长公主闻言看向墨白,墨白没再多说,只冲她点了点头,道:“有人找我,失陪!”
长公主顺着他目光看去,只见德王正朝这边走来,长公主便转身朝灵堂走去,心里却在想着墨白刚才那句“最先死的,是自认为有本事的,要想活得安稳,不如平庸一些”。
她在灵堂跪下,心里却仍然萦绕着墨白这句话,她觉得墨白这话应该是在提醒她。
想了许久后,终于还是决定,要找母妃谈一谈,不要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宫里有心狠手辣的老九,有气魄盖世的老六。
与他们斗,太危险了。
还是让十三弟就此做个没本事的人吧。
……
“明王!”德王向明王见礼。
德王虽然是长辈,但明王身份毕竟不比他低,该见礼还是要见礼的。
墨白拱拱手,还过礼后,便一言不发。
“殿下,西江出大事了。”德王脸色凝重。
“意料之中。”墨白没有丝毫吃惊,只淡淡点了点头。
德王也不理他态度,又道:“曲江、西林、长坝等六城驻军部分兵将谋反,诛杀主将,公然宣称朝中先帝死于谋杀,新君得位不正,蛊惑士兵,要杀入京城,拨乱反正。”
“这理由还行。”墨白点点头。
德王盯着墨白,道:“明王可知,这六城要拨乱反正,所谓的乱是谁,正又是谁?”
“嗯?”墨白这次眉心动了动,看向德王:“不会与我有关吧?”
“这六城举的正是明王的旗,剑指的则是当今陛下。”德王冷声道。
墨白眉梢跳动两下,便又平静下来。
真的,除了有些惊讶,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南粤但凡有机会,都绝不会忘记给他上眼药,墨白轻轻摇头:“现在各种谣言满天飞,多一条关于本王的也没什么好奇怪,国朝直接派兵镇压就是了。”
“国朝自然是要出手的,但我们才刚刚调兵,南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神兵天降,在一个时辰之内,攻破了六城城门,目前现在已经镇守在城内。我方兵马赶到后,他们拒不退走,竟称我方大军中或有谋逆同党夹杂其中,应六城百姓请求,暂时接管城内防卫。待国朝稳定后,确保不出问题之后,再双方派人,商谈换防一事。”德王面色阴沉道。
“也就是说,打着本王旗号的叛乱已经被林氏镇压剿灭了,现在这事其实和我没关系了。”墨白道。
“明王,你也是皇家中人,难道就能坐视我国朝重镇,被南粤如此公然明抢吗?”德王面现怒容。
墨白转眸,看向德王:“王叔,你应该去找陛下说这些,找我没什么用,我既无权,又无兵,更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能让林氏退兵。”
“明王,国朝不能再乱了,军阀已经露出獠牙,不止林氏,胡刘张那边动静都不小。若此下去,我大夏数百年气运就真的要崩了。军阀如果得势,他们也不会放过你。”德王急了。
“直说吧,究竟想让我做什么?”墨白道。
“两件事,朝内,请胡庆言出山,镇压内部乱象。朝外,帮助国朝暂时牵制林氏,以免西江局势成绵延之势。”德王沉声道。
墨白闻言,转头盯着德王半晌才道:“这么说,国朝不准备和林氏打?那六城也不要了?”
“不是不要,国朝现在的情况你也看见了,别说打仗,就连上下传令都混乱了,这种情况下如何打仗?打赢了还好,一旦打输了,恐怕就不是六城的问题,整个西江都得糜烂,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先完成先帝丧仪,让陛下顺利登基,六城的问题,等陛下登基后,稳住了局势,再与林氏交涉,到时候是打是和,我们都不惧。现在主要担心的是,林氏人心不足蛇吞象,还会继续朝西江其他城池动手,必须要对他有所牵制。”德王道。
“现在除了登基之外,其他一切事情,国朝都不放在心上了。”墨白脸色沉了,冷声道。
“陛下不登基,那乱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形势所逼,此也非我等所愿。”德王苦涩道。
“抱歉,王叔,不是我不帮忙,是真的没办法。我既无权,又无兵,更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能让林氏退兵。”墨白摇头。
“明王……”德王还要劝。
墨白抬手:“我知道王叔想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