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门法则-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这个问题去问阿斯兰,阿斯兰自己也说不清楚,赵然最后只能归结于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一颠扑不破的常理。
  赵然捏着茶盏盘算半天,开始进入正题,问道:“听说贵寺前一阵子制作了三枚乌参丸,不知功效如何?”
  在修行界中,有几种灵药通行最广,比如道门的养心丹,比如佛门的乌参丸,这两种灵药不能说功效最卓著——比它们强的灵丹多得是,但是可以说是用途相当广泛。
  但别看名称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炼制方子,同样的炼制方子由不同的人出手炼制,效果也大不相同。
  阿斯兰立刻自信满满,拍着胸脯道:“成东家,说起炼制灵药,敝寺可是绝对不在话下。尤其我家方丈炼制的乌参丸,功效不敢说是夏国一绝,但至少上乘无疑。”
  “可否取一枚乌参丸我看一看?”
  “这个……成东家见谅,我寺里现在炼制不出。”
  “这是为何?”
  “不瞒成东家,这次购入雪莲的银子,是我家方丈炼制的三枚乌参丸,为了炼制这三枚乌参丸,我寺中药圃里已经搜刮一空了……”
  “这个简单,若是信得过我金波会所,便送一张乌参丸药方过来,由金波会所提供药材,贵寺负责炼制丹药。”
  阿斯兰迟疑道:“此事我尚需与寺中联络,由寺中来定。只不知成东家何意?是要购买敝寺的丹药么?”
  赵然道:“大师不是求我金波会所给个主意,以救贵寺度荒么?办法就着落在这上头。”
  阿斯兰有些欣喜,问:“成东家,当真要购买敝寺的丹药?只需成东家帮助敝寺解决药材的问题,敝寺定能炼制出好药来。就是这药材比较难找……”
  炼制灵丹需要各种灵药,而灵药,一般寺庙里都是自家种植,自家珍藏,哪里舍得随便拿出来卖,这也是寻常市面上少见灵丹的主要原因。
  赵然摆了摆手:“不妨事,你先问清楚了咱们再议,贵寺愿不愿意拿出方子来?贵寺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合作炼制灵丹。就这两点。”
  阿斯兰晕乎乎的离开了金波会所,梁兴夏全程旁听,此刻忍不住问赵然:“成东家,炼制灵丹的灵药很难找到,这么干可行么?”
  赵然道:“这就要看他的药方了,把最难找的那几种药材去掉,这不就好容易多了?”
  梁兴夏疑惑:“可这还是灵丹吗?”
  “梁三哥,我以前一直跟你说,做生意一定要盯准目标人群。咱们做买卖的目标人群是谁?是修行的大和尚么?显然不是,咱们产出的灵药,当然卖给普通人,普通人又不修行,灵丹里的很多用途于他们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没有益处,而且还有毒性。咱们要做的,是炼制对普通人有益的‘普通灵丹’,这门才能做得长久。”
  梁兴夏恍然,拍了拍脑门:“成东家,高,实在是高。”说着,不知从哪儿摸出个小本,狼毫笔沾了沾舌头,开始在小本上记录:“咱们提供药材,天马台寺负责制药,咱们再拿来卖,这是什么招数?”
  一听前面这句话,赵然感觉顿时很不好,不过依然耐心的回答梁兴夏后面问题:“这叫来料加工。”
  最近梁兴夏拍赵然马屁拍到了精深细微之处,经常跟在后面用小本记录,赵然颇有点“伟人”的感觉。
  过了几天,阿斯兰又过来求见赵然,赵然依旧在书房中接见了这位天马台寺的僧商。
  阿斯兰动用了宝贵的飞符,将情况飞报天马台寺,可是得到的回信却和原先预计的不一样。
  天马台寺不仅同意把乌参丸的药方拿出来,甚至愿意出示配方,但并不是合作炼制灵丹,而是打算一次性作价一千五百两,将配方售卖给金波会所。
  至于为何不想合作炼制灵丹,按照阿斯兰的猜测,恐怕是与他之前力主炒作雪莲有关,说白了,这是赔惨了,赔出了后遗症。天马台寺不敢再玩这种生意了,他们只想尽快回本,做一锤子买卖,把度荒用的粮食、种子买回去。
  愿意将自家寺中祖传下来的宝贵配方拿来换银子,这还真有些出乎赵然的意料。
  要知道,配方不同于药方,不仅包含了各类药材的成分和比例,而且还有炼制的方法:比如投入药材的先后顺序、炼制中的火候等等,这是相当珍贵的经验。
  如果天马台寺拿出来的是药方,赵然也许就同意了,这玩意发回大明,可以算得上一件功劳。
  可现在天马台寺拿出来更为珍贵的配方,赵然就不愿意了。开玩笑,你在谈判桌上提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和预期值,还指望我就此收手,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情?
  这怎么看都是个机会啊,必须穷追猛打!
  赵然捏了捏鼻子,向阿斯兰宣布,既然天马台寺无意与金波会所深入开展合作,那么这次的生意就此作罢。金波会所对乌参丸的配方不感兴趣。他本人对此深表遗憾和惋惜。祝愿金马台寺能够早日走出困境,度过灾荒。
  阿斯兰快要哭了。


第三十九章 天马台寺
  贺兰山地处夏国北境,南麓是腾格大漠,西麓毗邻巴丹吉严戈壁,乃是不折不扣的荒原。
  就在这样贫瘠的荒原地区,依旧坐落着大大小小十三家寺庙,由此可见当年中原大地上究竟有多少僧尼逃至西方。
  难怪佛道两家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实在是修行的资源跟不上佛门的扩张,导致道门出手。
  就在贺兰山南麓的东段有一座小山,名天马台山,山中有做寺庙,就是天马台寺。因为环抱在瀚海戈壁中,天马台山杳无人烟,与贺兰山北麓和东麓的人烟辐辏无法相比,一代不如一代,故此落到今日的窘境。
  方丈龙济大师坐在戒律堂下,望着捆绑在阶下两名中年僧人,良久不语,眼中满是疲惫。
  住持龙央叹了口气,询问道:“师兄,你看如何处置?”
  这两名僧人都是玄字辈,前两年外出化缘时分别收养了年幼的徒儿,今年贺兰山大白灾,寺中无以为继,两人收养的徒儿饿成了皮包骨头。
  为此,两僧私自下山,至青铜峡剪道而被人察觉,告至贺兰南寺。贺兰南寺是贺兰山南麓诸寺庙之首,惯例对十三寺有监督之责,故此派出僧值将此二人捉拿。
  贺兰南寺审问之下,两位玄字辈的僧侣将情由一说,也惹得南寺上下一片唏嘘。不看僧面看佛面,便将这二僧绑了,送回天马台寺,交由本寺处置。
  寺庙中出了这种丢人的事,龙济大师是最难受的,心中不知念叨了多少遍弥陀,喊了多少声菩萨。
  真要下重手惩处这两位师侄,龙济是不愿的,他不是不通情理的方丈,自家寺庙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各代方丈和住持有没有责任?那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主要责任?那肯定不是。
  连徒儿都要饿死了,做师父的去剪个径,说实话,龙济愿意理解。但此事既然被贺兰南寺知道了,而且人都被抓到了,不惩处肯定说不过去。
  心酸呐……
  “禁足三年不得出寺一步,诵读本愿经一千遍。去向贺兰南寺的僧值说,多谢他们的厚义。”
  龙央大师合十:“谨遵师兄法旨。”
  两名玄字辈僧人叩首:“多谢师叔!”
  龙济大师的处理,算得上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事情是处理了,可接下来怎么办?不解决最关键的温饱问题,这种事情还会屡见不鲜,最终导致寺庙的彻底崩塌。
  让两位师侄自己去接受处罚后,龙济让住持龙央召集四大班首,在阿弥陀佛殿议事。
  解决寺里的生计问题,这本是住持龙央的本职,但现在闹到了需要龙济出面的地步,无他,事涉寺庙的传承秘方。
  四大班首聚齐后,龙央道:“诸位师弟,玄恒飞符回讯,乌参丸的配方,金波会所表示,他们不要……”
  各位班首都是一呆,继而不敢置信。这可是用来辅助修行的灵丹秘方,对方居然说不感兴趣,这是要闹哪样?说不通啊!
  “玄恒说,金波会所的成东家说了,他们要来配方没法用,也不会炼制,所以不感兴趣。除非咱们同意,将这配方拿出来拍卖。”
  “不行!”
  “绝对不可以!”
  “让玄恒回来,不要和他们谈了……”
  龙央道:“诸位师弟,我和龙济师兄也商议过,这配方决不能公开流传出去,咱们挨不住天下寺庙悠悠之口,更挡不住天龙院的问责发难。可如此一来,金波会所确实拿这配方没有用处……”
  对啊,空有配方,没有炼制的人,人家要这配方干吗使呢?对方的拒绝非常在理,完全无法辩驳。
  可……这配方卖不出去,度荒的银子哪里来呢?
  “要不,就替他们炼药吧?不过先说好,药材他们找,炼制以后,每一枚乌参丸都要给……给……”这位西堂首座对价格没有概念,只知道之前卖出去的是每一枚五百两,可那是包含了药材价格在里面的。
  “二百两……唔,一百两,不能再少了!”东堂首座不太肯定的坚持道。
  龙济抬手作势下压:“诸位师弟稍安勿躁,让住持师弟把事情说完。”
  龙央续道:“玄恒师侄建议,接受金波会所的提议,为他们炼制乌参丸。具体方式是……”
  金波会所出资七千两,成立天马药业,金波会所占股七成,天马台寺占股三成……
  听到七千两这个数字,四位班首都有些蒙圈。西堂首座掰着手指头算:之前用整个药圃的灵药炼制了三枚乌参丸,作价一千五百两,这一万两就相当于四个半药圃……
  金波会所和天马台寺对乌参丸药方进行改良,药效以满足不在修行中的凡人为主……
  天马药业独立运营,药材采购后,交天马台寺炼制,成药由金波拍卖行公开拍卖……
  这个方法似乎可行,四大班首齐齐点头。
  龙央见状道:“四位师弟都同意了么?很好,我和方丈师兄也认为可行。但我们有个条件,金波会所必须答应,先借一千五百两银子给咱们!”
  方丈龙济道:“此事重大,我意,由衣钵僧玄谭前往兴庆府,一来将配方带过去,和对方商谈改良之事,二来尽快促成此事,将度荒的粮食和种籽运回来……不能再耽搁了……”
  衣钵僧玄谭是方丈龙济的首徒大弟子,平日协助住持龙央大师处理庙中事务,他的地位远远高于玄恒和尚阿斯兰,也是能够现场拍板做决定的寺中高层。由他出面,可以节约很多往来沟通的时间。
  玄谭赶到兴庆府的时候,时间又过去了三天,他深知寺中现在极度困难的状况,丝毫不敢耽搁,让阿斯兰尽快联系,要见金波会所的成东家。
  赵然在书房接见两人的时候,颇有些措不及手,梁兴夏通报约见的时候,只说“阿斯兰”,没说到玄谭。玄谭看上去年岁明显比阿斯兰要小,所以梁兴夏以为是阿斯兰的跟班。
  赵然和玄谭一见面,一颗心立时就提了起来。
  阿斯兰只是个刚入和尚境的僧人,所以赵然不惧跟阿斯兰见面,说白了,阿斯兰是绝对看不出他戴着法器面具的。
  现在见到的是玄谭,赵然心里就打鼓了。玄谭身为天马台寺的衣钵,修为肯定不低,但是什么层次,却说不清楚,至少玄谭的修为境界比阿斯兰高出许多。
  东方礼拿给赵然的法器面具,在比丘境高僧面前是没什么大用的,只要比丘境的高僧起了疑心,运转神通察看赵然,赵然的本来面目就要暴露出来。
  但事到如今,赵然只能硬着头皮打招呼,落座之后吩咐上茶。
  梁兴夏见年轻的玄谭坐在阿斯兰上首,立马就知道自己犯了个错误,深表抱歉的看了看赵然,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清楚。
  赵然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能自乱阵脚,先稳住再说。
  玄谭之前和赵然从未谋面,就算摘了面具,也不知道眼前的成东家是巴颜喀拉山诸寺曾经通缉过的赵然。就算被玄谭识破面具,自己死死咬定是花钱买的法器就是,“成东家”一代富豪,买个法器玩玩怎么了?谁又能说不对呢?
  只要察觉情况不好,大不了自己拍拍屁股跑路就是了,反正赚来的银子都在储物扳指中,捞也捞够了。
  至于自家的修为,只要不斗法,那就暴露不了。
  当然,为了安心,还是得想办法先把对方的修行境界打听出来。想到这里,赵然定了定神,开口道:“之前听玄恒大师说,贵寺在修行上颇有高人,故此我不太明白,身为修行寺庙,怎么会无法度过灾荒,玄恒大师也曾为我解说一二,但我始终有些不敢置信……”


第四十章 两块牌子
  玄谭叹了口气,道:“我家师弟所言并无一丝一毫诓骗成东家……也难怪成东家不信,我天马台寺落到如今的地步,当真令人唏嘘不已。”
  阿斯兰在旁道:“成东家,我家方丈是入了罗汉境的高僧大德,玄谭师兄也是开了耳识界的沙弥,且三年前便过了坏灭随观智,距比丘境只一步之遥。成东家,我寺中多是修行高僧,炼制灵丹绝无问题,断不会坏了成东家的规矩。我佛门弟子最重然诺,否则当入拔舌地狱。”
  见阿斯兰有点着急,玄谭抬手止住他:“成东家,请恕我师弟言辞鲁莽,不过他所言非虚,既然敝寺要与成东家合起来做事,就请成东家放宽心便是。”
  原来这玄谭是个还未入比丘境的沙弥,赵然放心了,长舒了口气,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不知贵寺对我金波会所的提议是怎么决定的?”
  玄谭道:“敝寺的想法是,成东家的提议,我们赞同。只是敢问一句,若是这一番周折下来,我天马台寺何时能够拿到银子?”
  赵然看了看陪坐的梁兴夏,梁兴夏大致算了算,道:“先把配方改出来,然后购买药材发往贵寺,贵寺炼制后,金波会所将安排拍卖……不知贵寺炼制丹药需要多久?”
  玄谭道:“不改配方的话,原丹的成丹时间需要七日,按照成东家的提议,还需看这配方究竟怎么改,总之最少三日。”
  梁兴夏道:“这样的话,第一笔银子的分红,当在一个月之后。”
  玄谭和阿斯兰同时摇头:“不可!一个月……恐怕敝寺很难熬过去!”
  梁兴夏问:“贵寺的意思?”
  玄谭道:“其他都好说,无论如何,三天之内必须筹集到第一笔度荒的银子,买好粮食立刻发往天马台寺。只要成东家和梁掌柜的同意这一条,一切均如金波会所之愿。”
  赵然问:“就这一条?没有别的了?”
  “没了!”玄谭的态度很坚决。
  赵然拍板:“就这么定了。两千银子够不够?梁三哥……”
  梁兴夏从桌旁取过两份羊皮卷轴,递到玄谭面前。
  赵然道:“只要签了文书,天马药业便算成立了,金波会所的七千两银子立刻入账,明天就预支两千银子购买粮食衣被,后日就启程发往天马台山。银子将来从贵寺收益上扣除。”
  玄谭接过羊皮卷轴,眯着眼睛一条条看罢,提笔写上自家的“玄谭”法名,大拇指在印泥上蘸了蘸,郑重的在两份羊皮卷轴上摁了下去。
  ……
  三天时间,满载着粮食、种籽、衣被等物资的驼队就从兴庆府出发了,整个驼队共七十多头双峰驼,绵延出去几近一里地。
  阿斯兰和竹本、竹慧三僧亲自照看着驼队,经过七八天的日夜兼程,终于出现在天马台山下。
  方丈龙济、住持龙央及四大班首、各僧房执事、众弟子,全都赶到了山下迎接。
  阿斯兰跪倒在地,向着众僧行拜伏下去:“见过方丈,见过住持,见过师父,见过各位首座……弟子修为浅薄,不能断了贪念,以致阖寺上下险些走入绝境……”抬首时,已是泪流满面。
  方丈亲自上前将阿斯兰搀扶起来,叹道:“弥陀佛,玄恒,难为你了。”
  西堂首座堂堂比丘境的修为,此刻也忍不住眼圈微微泛红,在旁道:“痴儿,该好好用功了。”
  阿斯兰道:“弟子过去无法辨识名色法诸缘之迷惑,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诸名色法所困,如今明白了,此番挫折,并非无端生起,俱因弟子过去执着于表象,为无名、取舍而生,以致贪念不断,五毒不戒。今日之后,当精进勇猛,诸法辨识,以度疑清净。”
  西堂首座微笑叹息:“痴儿,有此一遭,十年过往,终于看破。贺喜痴儿修成缘摄受智。”
  众僧俱都合十:“恭喜和尚达成缘摄受智。”
  缘摄受智是佛门入修行后,在第一境上开鼻识界后的第二小关卡,阿斯兰在这一关上整整困顿了十年之久。
  相比于道门的修行,佛门要更加注重悟性,并不是说佛门修行就不重资源,但能否悟透,对佛门的修行进度影响极大。
  就好比几年前那位宝瓶禅师,在罗汉境上停滞了许久许久,直到进了赵然体内,看到了本相,一步而证大乘菩萨果。只可惜遇到了赵然极为特殊的气海和绿索,夺舍不成,分分钟被打落得烟消云散。
  阿斯兰经过此番磨砺,沉寂日久的心性竟然因此而重新萌动,堪堪看破了缘摄受智,在和尚境内进了第二层。这也是他的因果缘法,旁人须学不来。
  在众人的贺喜声中,住持龙央大师问:“玄恒,骆驼上的粮食,都是咱们的么?”
  阿斯兰指着身后长长的驼队,满心欢心道:“住持,这些都是咱们的,不仅是三百石粮食,两百匹麻布,包括这七十峰骆驼,都是咱们的!”
  “甚好,甚好!那……种籽呢?买了多少?”
  “住持,这也是我赶回来的原因。玄谭师兄留在兴庆了,他要和天波会所商议乌参丸配方改良的事,他让我向各位师叔禀告,这一次先不忙买种籽。”
  脚夫和僧众们忙着装卸粮食布匹,圈养骆驼,阿斯兰则专门向方丈、住持和四位班首禀告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玄谭和赵然、梁兴夏这几日一起研究乌参丸改良的配方,其间有过很多次谈话,是关于天马台寺的问题。
  天马台寺位于天马台山,天马台山属于天马台寺的传承辖地,这一事实已经造成了六百年,没有意外的话,是无法更改的。这是六百年形成惯例,是得到天龙院、佛门各主要寺庙、夏国世俗朝廷公认的规矩。
  既然如此,赵然给玄谭出了主意,那就是建别院。别院不传布天马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