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君-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延无恨明白了他的意思。
  一蓬头垢面修士出现了,含泪摇头道:“是我保护少将军不利,可当时事发太过突然,坐骑突然顷翻,还没搞清怎么回事,箭雨已覆盖而来,没来得及……”
  呼延无恨猛一抬手,制止了他再说下去,单膝跪在了儿子面前,嘴唇紧绷着。
  “父……亲……”呼延保口角涌出血水,不知想说什么,眼中绽放出异样光彩,一只手抖动着慢慢抬起。
  有经验的人都能看出,他已经处于回光返照的状态。
  呼延无恨伸手去握儿子的手,然在两手相碰的瞬间,那只抬起的手无力砸落在地,呼延保脑袋一歪,没了动静,目光彻底黯然了,口角的血水还在慢慢涌出。
  几支箭仍插在他身上,命中了要害,查虎也不敢轻易乱拔。
  呼延无恨伸出的手僵着,慢慢抬头仰望苍天,缓缓闭上了双眼,久久不语。
  周边的人都沉默了,连愤怒而来的卫国等人亦无语了,本想质问一番,然人家连儿子都战死了,还能说齐军是在逼卫军送死之类的话么?
  呼延无恨忽站了起来,深呼出一口气道:“收尸!”
  没什么特殊对待的话,也没流露出任何伤感,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面无表情的看向三道坡方向,那里,尸横遍地的三道坡已经重新被晋军给占了。
  两边有亲卫过来,将呼延保的尸体给默默抬走了。
  山脉方向,陆续还有这边的修士赶回来。
  唐仪很焦虑,目光四处张望,上清宗的弟子只回来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回来,忽目光一亮。
  唐素素回来了,领着十几名弟子飞掠而回,会面后,个个狼狈不堪。
  当时局势太乱,他们是从三道坡两翼冲出去的,绕了一圈才回来。
  唐素素已是披头散发,后背还插着三支箭,血迹染红了后背。
  之前急于逃命,怕不好控制伤势会失血过多,遂一时没拔箭。
  “长老!”一群人围了过去,唐仪亲自动手,帮她把后背的箭小心拔了出来,方问:“没事吧?”
  “死不了。”唐素素摇了摇头,之后指着地上的箭矢,愤慨道:“你们看,这是自己人射的,我光顾着跟前面的敌军修士交手,没想到后面的自己人也会一通乱射,没死在敌军手上,差点死在自己人手上,一群混账!”
  同样有些狼狈的长老罗元功苦笑道:“乱军之中是这样的,都杀红了眼,到处都是危险,自己人误伤了自己人很正常,应该也不是故意的。”
  半边头发散乱的长老苏破问:“唐长老,你带去的人呢?”
  唐素素左右看了看那十几名上清宗弟子,摇头,“就剩这些了。”
  唐仪顿时揪心,仅一战,上清宗便损失近半!
  没办法,整个卫军都被逼得上前拼命了,连卫国三大派都上了,上清宗又岂能幸免……
  晋军已经收复二道坡,并重新攻占一道坡。
  一道坡上,高品端坐马背,眺望远处敌军重新集结的阵容。
  边上来了一骑,一将献出一面破烂旗帜,正是骁骑军军旗。
  高品拿在手上看了看,忽仰天“哈哈”大笑不止,笑的好不痛快。
  左右将领不少人也笑了,器云宗长老手捋长须,亦面带微笑。
  笑足了瘾后,高品将旗帜扔了回去,“收好了,派人送给陛下,这是我大军献给陛下的礼物!立刻抓紧时间打扫战场,防止敌军再次进攻!”
  “是!”诸将领命。
  正这时,一群人抬了具尸体过来,一将哽咽道:“大帅!”
  高品回头望,是具面目全非浑身是血的尸体,身体上还插着晋国标志性的箭矢,身上还有好几道刀枪伤,也不知是晋军反攻时被自己人射死的,还是被敌军给杀死的,脸已被马蹄践踏的不成样了,但那大胡子很好认。
  高品面颊狠狠抽搐了一下,翻身下马,脚步沉重挪动,面对尸体,嘴唇紧绷着,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让大胡子率军在二道坡断后时,就知道是九死一生。
  可是没办法,必须要有人暂时挡一下敌军,为了计划的成功,不能让敌军士卒跟着冲下来发现地面有问题,一旦败露,骁骑军就不会落入那决定胜负的关键性陷阱中。
  大胡子及其所部万余人,是他派去送死的!
  “敌众我寡,我等实在是没办法。”一名浑身是血的修士哀声道。
  高品深吸一口气,冷眼扫去,“那你怎么活着回来了?”
  那修士道:“实在是挡不住了。”
  高品冷冷道:“你扔下断后的主将跑了?”
  那修士慌忙摆手道:“不不不,孙将军已然战死,我才走的。”
  高品:“可有人见证?”
  “这……”那修士四处看了看,“我不知有没有人看到。”
  高品:“你的职责是保护主将,如今主将死了,你还有脸回来?来人!押下去,斩!”
  两边执法修士立刻冲来,当场将其给摁住了,那修士惊慌道:“大帅,大帅……长老,长老救我!”
  “等等!”器云宗长老伸手拦了下,出面道:“高大人,当时的情况,断后之人很难有幸存者,也怪不得他。”
  高品盯着他,不说话。
  器云宗长老被他盯的有些尴尬,又叹道:“他毕竟是我太叔氏的子孙。”
  高品徐徐道:“长老,无数将士浴血厮杀,为的正是太叔氏的江山,若太叔氏自己都不珍惜,让战死的将士们情何以堪?你看……”挥手指向了远处的敌军阵营,“呼延无恨再次整军备战,日后我晋国挥军攻齐,还有一场耗时长久的血战,若战场上遇到危险和困难,人人为了自保皆惜自己性命,皆可扔下主将不顾,主将还如何安心指挥作战?长老,你告诉我,到时候这仗还怎么打?”
  不需要弄清情况,总之他今天非杀这名器云宗的太叔氏子孙不可!
  器云宗长老沉默了,看看那眼巴巴满眼期待的器云宗弟子,最终闭目偏头向了一旁。
  高品断然道:“拖下去,斩!”
  人立刻被拖去,发出惊恐呐喊,“长老,长老,长老……啊!”伴着一声惨叫,一颗人头落地,就在一旁直接行刑了。


第一二七一章 盛名所累
  长老倒是想保他,对方毕竟是太叔氏的子孙,最重要的是,对方其实没有什么过错,那断后本就是去送死的,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不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高品当着一群将领的面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让他还能说什么?真要当众力保的话,岂不是让诸将寒心?
  他也看出来了,高品是在借机杀鸡儆猴,是杀给诸将看的,更是杀给其他修士看的,让其他修士看到,擅自扔下主将脱身会是什么后果,连太叔氏的子孙也不会放过!
  高品这样做,谁都奈何不了他,回报后,皇帝不会怎样高品,器云宗也不会说高品半个不字,搞不好怕高品忐忑为了安抚高品还要说高品做的好,就该严肃军纪!
  三道坡重整防御工事。
  呼延无恨也在等高品趁势追杀,可高品夺回三道坡后,一点趁势进攻的意思都没有,管你齐军是不是士气低落,也不管齐军人员编制是不是被打乱了而导致战力大减,总之我就是龟缩在三道坡,不贪功,不求进,就死守在这里,你若敢再冒进,咱们就试试看。
  最终,呼延无恨撤军了,并下令所有进卫作战的齐军全面后撤,全面后撤回齐国境内,进行战略收缩。
  这一路上,呼延无恨露出许多破绽,希望能引来晋军的进攻,可高品下了死命令,所有防线坚守原地,任何人不得贪功擅自进攻,再肥的肉也不许咬,违令者斩!
  哪怕齐军回撤已经让出了大片的卫国领地,高品依然不肯趁虚而入去占领,齐军已经远去了,他还要晋军死守在原有设定的防线,就是不许动,其做法简直是变态!
  最后连晋国朝廷都看不下去了,这未免小心的有点过分了,这哪是打仗,分明就是缩头乌龟,朝堂上不少人抨击,欲督促高品赶紧趁机占领。
  然高品就是顶着压力不为所动,就是坚持原有的战略定力。
  他这样一搞,呼延无恨不得不含恨而归,因为实在是找不到下手的机会,高品连一点微乎其微的机会都不给他。
  高品的这份沉稳劲,跟韩国的稳当司马金爵有得一比。
  待到齐军全面撤回齐国境内后,两军相距遥遥后,高品才一声令下,放弃原有防线,大军全面北上,不费吹灰之力、不费一兵一卒便全面占领了卫国的领地。
  这都是后话,而眼前对晋国来说,却是一场大捷,令晋国上下振奋的三道坡大捷!
  敌我双方在区区一个三道坡集结百万大军厮杀,高品以三十万守军挡住了齐、卫八十万联军的进攻,并重挫联军,以两万人不到的损失歼灭联军二十余万,典型的以寡敌众,打的漂亮!
  而且是斩将夺旗,名震天下的骁骑军军旗落在了晋军手中,呼延无恨的长子呼延保也死在了晋军手中。
  更重要的是,震慑西三国的骁骑军无敌神话破灭,骁骑军一战损失三万余骑!
  卫国最后的十万人马近乎全军覆没,仅剩千余人不到,卫国已是名存实亡。
  消息传回晋国境内,可谓举国欢腾,晋皇太叔雄拿到前线送来的骁骑军军旗高兴不已,当众悬挂在了朝堂上,齐国不灭,就这样一直挂着,以此羞辱齐国,同时下令厚赏三道坡参战将士。
  殊不知对高品来说,此战却仍有遗憾,好不容易创造出的有利战机未能扩大化,按他的估想,起码得多灭齐国十万人马,然而呼延无恨不愧是沙场上的老将,富有经验,及时稳住了溃军,没让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扩大化!
  若非如此,高品当时还真有可能趁势挥军追杀!
  而败仗消息传回齐国后,齐国上下则是人心惶惶,连呼延无恨都吃了败仗?呼延无恨的儿子都战死了?齐国还能挡住晋国的攻势吗?
  齐皇昊云图心情沉重,面对呼延无恨的请罪奏章,他也只能是回复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个时候不可能治呼延无恨的罪,也找不出更好的人来顶替呼延无恨。
  昊云图也有些后悔了,之前不该催促呼延无恨撤兵。
  可是面对晋国再次集结的大军逼向齐国,朝堂上给予昊云图的压力也很大,朝臣们的意见不能说没道理。
  晋国都要打入齐国境内了,你呼延无恨在卫国那边对阵高品又久攻不下,还卯在那和高品死杠干嘛?既无法取胜,自然要撤兵回援应对晋国对齐国的攻势。
  满朝上下的身家性命皆在齐国境内,这个关口,面对家破人亡的威胁,满朝上下凝聚起来的压力是没几个人扛得住的。呼延无恨手上捏着大军,出了事不怕,他们这些手上没什么兵力自保的人,到时候该怎么办?
  一旦局面到了一定地步,呼延无恨以大局为重人在远地,是可以弃许多人不顾的,到时候所有人都得仰呼延无恨的鼻息,都奈何不得呼延无恨,到时都只得剩下求呼延无恨的份,人家不搭手救你,你都没任何脾气。
  自然是要趁还能左右的时候施压。
  自然是要逼呼延无恨尽快撤兵的。
  朝堂上的人联手一施压,后勤粮草方面的供给首先就给了呼延无恨巨大的压力。
  而齐国三大派的利益也都在齐国境内,这也是巨大的压力。
  昊云图只能是施压呼延无恨,促其尽快撤兵,以图在齐国境内备战晋国攻势……
  呼延保多少还是受到了与一般将士不同的礼遇,不说别的,毕竟曾为齐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尸体大老远的派修士运回了齐京厚葬。
  呼延家举丧,身在京城的呼延威痛惜大哥之死,哭的死去活来,向皇帝请命,要上沙场为大哥报仇。
  皇帝不准,群臣亦不准,对某些人来说,呼延威就是个草包,跟着哥哥们参与平叛,有哥哥们罩着跟着玩玩就行了,你还真当自己能征善战不成?亲自领兵和高品交手,不是开玩笑么?
  满朝大臣陆续奔赴呼延家吊唁,齐皇昊云图甚至是亲临。
  这一刻对齐国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时候,呼延父子之败,仿佛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在了齐国的上空,连齐国欢场上的生意都不好做了,光临的人大大减少了。
  许多人都没了那心思,有那心思去玩的也要收敛一点,齐国吃了败仗,你跑去纸醉金迷、吃喝玩乐像话吗?
  所谓“蒙山鸣、齐无恨”中的呼延无恨居然吃了败仗?
  三道坡之战的详情,顿时成了各国军方刺探获取分析的重要之事,参与的人那么多,具体详情也瞒不住。
  南州刺史府,英武堂内,商朝宗看着地图,盯了三道坡的地形图良久。
  轮椅上,蒙山鸣拿着有关三道坡之战的详情细细查看,良久之后,放手,放在了一旁的案上,一声轻叹,“此战,败的不应该啊!”
  商朝宗亦深吸了一口气,“也不知呼延无恨是怎么想的,如此狭长地带,又是山地,呼延无恨居然会以骑兵强攻,就算有把握,也未免太冒险了些!”
  蒙山鸣叹道:“他也是无奈,也实在是被高品给熬急了,也可以说是被齐国朝廷给逼急了。”
  商朝宗请教:“怎讲?”
  蒙山鸣:“齐军集结重兵进入卫国,尤其是他呼延无恨领军,那么大的阵势,齐国上下对他抱以的期望太高了,未取得战果却被晋军逼退,被逼得缩回齐国境内,连他呼延无恨都没办法,晋军又挟灭卫之势,对齐国上下的军心士气影响太大了。与如今的晋国交战,齐国上下的军心士气若无死战抵抗的士气,如何能赢?”
  “换句话说,在没有找到有利的撤退时机之前,让他如何能轻易撤退?换了是我,宁愿等到西边的晋军攻入齐国境内后,有了不得不回兵驰援的借口再回撤,也比顶着个打不赢的帽子缩回去的好。”
  “然齐国主力人马耗在外面不回,晋军又逼近齐国,王爷试想齐国朝堂上是什么反应?”
  商朝宗徐徐道:“那些人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不会管那么多,定然是催促呼延无恨撤兵。齐国朝堂上催促撤兵的风声一直都有耳闻,突闻晋军集结重兵来犯,定然施压于呼延无恨。”
  蒙山鸣:“呼延无恨和高品胶着那么久,一直没有妄动,他难道不知道强行攻打三道坡危险,若不知道还用等到现在强攻?观高品设置的防线,唯独三道坡后方一马平川,一旦攻破,能发挥齐军优势,进可攻退可守,且可随时从三个方向击破晋军防势,可全面搅动晋军在卫国境内的态势。”
  “态势现,只要将晋军给打的吃不消,连卫国这块肥肉都有可能丢了,晋国必然要增援卫国这边,哪还有精力分兵去打齐国。齐国之危自然就化解了,而齐国朝堂上自然也不会再逼他撤兵,也只能是全力支持。”
  “权衡利弊之下,高品又缩头乌龟似的熬他,呼延无恨被逼得铤而走险了,才因此饮恨而归。当然,败成这样也与呼延无恨及其统帅的齐军不擅长山地作战也有关系。”
  “呼延无恨为盛名所累,高品却是因此战一雪前耻,大涨晋军士气!”
  “说到底,势不在呼延无恨那边了。卫国之变已经让势彻底倒向了晋国,晋国能双线出击,齐国却是左支右绌。失去了势,呼延无恨后面的仗难打了。不过草原上作战,对呼延无恨来说,还是游刃有余的,晋国想占便宜没那么容易。就怕高品经由呼延无恨这次的冒进,看出了呼延无恨受掣肘的弱点,那呼延无恨就麻烦了!”
  商朝宗回头看向地图,“这高品打赢了,呼延无恨都撤远了,他至今还龟缩防线不出,挺有意思的。”
  “用的是金爵的打法,稳扎稳打,力求一个稳,只要自己能稳住,对方就有可能出破绽,果然被他抓住了机会!”说到这,蒙山鸣看向自己双腿,落掌摸了摸,似乎想起了什么。


第一二七二章 无耻之徒
  商朝宗察觉到了他的反应,知他应该是想起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致残往事,安抚道:“蒙伯伯和呼延无恨不一样,蒙伯伯当初是为了救陛下。”
  蒙山鸣摇头:“善守者,能守的住,本就是了不起的本事,高品还是有能力的。”
  商朝宗:“蒙伯伯不是说高品只是学了金爵的打法吗?”
  蒙山鸣:“战场上没有谁能永远不败,永远是一代新人换旧人,老人终将凋零,善于学习就是值得尊敬的能力。金爵的打法不是谁都能用好的,守其实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比进攻更复杂,需做许多方方面面的复杂准备。”
  抬手指向地图,“王爷看高品的防线设置,不惜舍弃大量攻占之地,只占据最有利的地形设防,且将各条防线布置的固若金汤,能令呼延无恨游走在防线外始终找不到攻破点,这就是了不起的能力。”
  “能把金爵的打法拿来用成功,就已经说明了高品的能力。”
  “战场上没有谁天生就能战无不胜,都是吃过亏,都是慢慢磨砺出来的,有些能力也是逼出来的,只是有人学习的快,有人学习的慢而已。高品稳住了阵脚,有了呼延无恨做他长期的实战陪练,他将受益匪浅,作战指挥能力也将突飞猛进。”
  “早年高品屡次败于呼延无恨之手,如今看来反倒是呼延无恨成就了他。”
  “而高品早年屡败,却依然得太叔雄重用,不是太叔雄,他也没这种历练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太叔雄成就了高品。牵涉到国家命运,支持一个常胜将军容易,不是谁都有那气魄始终支持一个屡败之将的,这说明太叔雄一直看好高品,也许就是看中了高品某方面的能力,而晋国这次倾尽国力的一战,高品也没有让太叔雄失望,在关键时刻顶住了!”
  “唉,高品遇上了明主!”
  商朝宗若有所思,问:“依蒙伯伯看,齐国这次能挡住晋军吗?”
  蒙山鸣:“晋国如今再强盛,也不是无底洞,呼延无恨还是有机会的。可他遇上了痛定思痛焕然一新的高品,高品若是仗势稳扎稳打的话,呼延无恨会很艰难!”
  商朝宗回头看向地图,微微点头着。
  蒙山鸣忽问:“王爷,茅庐别院那位对这情况是何态度?”
  商朝宗回头,苦笑:“他心宽的很,无所谓,还是那句话,有事自然会找我们,不找我们就随便我们,我们觉得怎么做合适就怎么做,他不干预!”
  蒙山鸣:“能甩手不管也是一种气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