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 。”皆其证也。诗云:“伐木浒浒。”毛传云:“浒浒,柿 
貌也 。”史家假借为肝肺字,俗本因是悉作脯腊之脯,或为反 
哺之哺。学士因解云 :“削哺,是屏障之名。”既无证据,亦 
为妄矣!此是风角占候耳。风角书曰 :“庶人风者,拂地扬尘 

… 页面 71…

颜氏家训                                                             ·69· 

转削 。”若是屏障,何由可转也? 

      三辅决录云 :“前队大夫范仲公 ,盐豉蒜果共一筩 。” 
 “果”当作魏颗之“颗”。北土通呼物一块,改为一颗;蒜颗是 
俗间常语耳。故陈思王鹞雀赋曰 :“头如果蒜,目似擘椒。” 
又道经云 :“合口诵经声璅璅,眼中泪出珠子(石果)。”其字 
虽异,其音与义颇同。江南但呼为蒜符,不知谓为颗。学士相 
承,读为裹结之裹,言盐与蒜共一苞裹,内筩中耳。正史削繁 
音义又音蒜颗为苦戈反,皆失也。 

      有人访吾曰 :“魏志蒋济上书云‘弊(支力)之民 ’,是何 
字也?”余应之曰 :“意为(支力)即是(危皮)倦之(危皮)耳。 
张揖、吕忱并云 :‘支傍作刀剑之刀,亦是剞字 。’不知蒋氏 
 自造支傍作筋力之力,或借剞字,终当音九伪反。” 

      晋中兴书 :“太山羊曼,常颓纵任侠,饮酒诞节,兖州号 
为濌伯 。”此字皆无音训。梁孝元帝常谓吾曰:“由来不识。 
唯张简宪见教,呼为嚃羹之嚃。自尔便遵承之,亦不知所出。 
 “简宪是湘州刺史张缵谥也,江南号为硕学。案:法盛世代殊 
近,当是耆老相传;俗间又有濌濌语,盖无所不施,无所不容 
之意也。顾野王玉篇误为黑傍沓。顾虽博物,犹出简宪、孝元 
之下,而二人皆云重边。吾所见数本,并无作黑者。重沓是多 
饶积厚之意,从黑更无义旨。 

      古乐府歌词,先述三子,次及三妇,妇是对舅姑之称。其 
末章云 :“丈人且安坐,调弦未遽央。”古者,子妇供事舅姑, 
旦夕在侧,与儿女无异,故有此言。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 

… 页面 72…

颜氏家训                                                            ·70· 

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 。又疑“丈”当作“大”,北间风俗, 
妇呼舅为大人公 。“丈”之与“大”,易为误耳 。近代文士, 
颇作三妇诗,乃为匹嫡并耦己之群妻之意,又加郑、卫之辞, 
大雅君子,何其谬乎? 

      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 
雌,吹扊(上户下多);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当作炊煮之 
 “炊”。案:蔡邕月令章句曰:“键,关牡也,所以止扉,或 
谓之剡移 。”然则当时贫困,幷以门牡木作薪炊耳。声类作扊, 
又或作扂。 

      通俗文,世间题云“河南服虔字子慎造 ”。虔既是汉人, 
其叙乃引苏林、张揖;苏、张皆是魏人。且郑玄以前,全不解 
反语,通俗反音,甚会近俗。阮孝绪又云“李虔所造 ”。河北 
此书,家藏一本,遂无作李虔者。晋中经簿及七志,并无其目, 
竟不得知谁制。然其文义允惬,实是高才。殷仲堪常用字训, 
亦引服虔俗说,今复无此书,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或 
更有服虔乎?不能明也。 

      或问 :“山海经,夏禹及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 
诸暨,如此郡县不少,以为何也?”答曰 :“史之阙文,为日 
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 
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 
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尔雅周公所作,而云‘张仲 
孝友’;仲尼修春秋,而经书孔丘卒;世本左丘明所书,而有 
燕王喜、汉高祖;汲冢琐语,乃载秦望碑;苍颉篇李斯所造, 
而云‘汉兼天下,海内幷厕,豨黥韩覆 ,畔讨灭残’;列仙传 

… 页面 73…

颜氏家训                                                             ·71· 

刘向所造,而赞云七十四人出佛经;列女传亦向所造,其子歆 
又作颂,终于赵悼后,而传有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及梁夫人 
嫕: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 。” 

      或问曰 :“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 ?”答曰:“张 
敝者,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 
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字;呼绀为禁,故以纟傍作禁 
代绀字;呼盏为竹简反,故以木傍作展代盏字;呼镬字为霍字, 
故以金傍作霍代镬字;又金傍作患为镮字,木傍作鬼为魁字, 
火傍作庶为炙字,既下作毛为髻字;金花则金傍作华,窗扇则 
木傍作扇:诸如此类,专辄不少。 

      又问 :“东宫旧事‘六色罽(纟畏)’,是何等物?当作何 
音?”答曰 :“案:说文云:‘莙,牛藻也,读若威。’音隐: 
  ‘坞瑰反。’即陆机所谓‘聚藻,叶如蓬’者也。又郭璞注三 
苍亦云 :‘蕴,藻之类也,细叶蓬茸生。’然今水中有此物, 
一节长数寸,细茸如丝,圆绕可爱,长者二三十节,犹呼为莙。 
又寸断五色丝,横着线股间绳之,以象莙草,用以饰物,即名 
为莙;于时当绀六色罽,作此莙以饰绲带,张敞因造纟旁畏耳, 
宜作隈 。” 

      柏人城东北有一孤山,古书无载者。唯阚骃十三州志以为 
舜纳于大麓,即谓此山,其上今犹有尧祠焉;世俗或呼为宣务 
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赵郡士族有李穆叔、季节兄弟、 
李普济,亦为学问,并不能定乡邑此山。余尝为赵州佐,共太 
原王邵读柏人城西门内碑。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为县令徐整 
所立,铭曰 :“山有巏婺(女改山),王乔所仙 。”方知此巏婺 

… 页面 74…

颜氏家训                                                             ·72· 

 (女改山)山也。巏字遂无所出。婺(女改山)字依诸字书,即旄 
丘之旄也;旄字,字林一音亡付反,今依附俗名,当音权务耳。 
入邺,为魏收说之,收大嘉叹。值其为赵州庄严寺碑铭;因云: 
 “权务之精。”即用此也。 

      或问 :“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 
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 
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皆以五为节。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 
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 
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过六,缩不 
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 

      尔雅云 :“朮,山蓟也。”郭璞注云:“今朮似蓟而生山 
中 。”案:朮叶其体似蓟,近世文士,遂读蓟为筋肉之筋,以 
耦地骨用之,恐失其义。 

      或问 :“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风俗 
通云 :‘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戏 
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庾亮耳 。” 

      或问曰 :“何故名治狱参军为长流乎?”答曰:“帝王 
世纪云 :‘帝少昊崩,其神降于长流之山,于祀主秋。’案: 
周礼秋官,司寇主刑罚、长流之职,汉、魏捕贼掾耳。晋、宋 
以来,始为参军,上属司寇,故取秋帝所居为嘉名焉。” 

      客有难主人曰 :“今之经典,子皆谓非,说文所言,于皆 

… 页面 75…

颜氏家训                                                             ·73· 

云是,然则许慎胜孔子乎?”主人拊掌大笑,应之曰 :“今之 
经典,皆孔子手迹耶?”客曰 :“今之说文,皆许慎手迹乎? 
 “答曰:“许慎检以六文,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 
孔子存其义而不论其文也。先儒尚得改文从意,何况书写流传 
耶?必如左传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亥有二首六身 
之类,后人自不得辄改也,安敢以说文校其是非哉?且余亦不 
专以说文为是也,其有援引经传,与今乖者,未之敢从。又相 
如封禅书曰 :‘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此导训 
择,光武诏云 :‘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是也。而说文云:‘ 
导是禾名 。’引封禅书为证;无妨自当有禾名导,非相如所用 
也。‘禾一茎六穗于庖’,岂成文乎 ?纵使相如天才鄙拙,强 
为此语;则下句当云‘麟双觡共抵之兽’,不得云牺也 。吾尝 
笑许纯儒,不达文章之体,如此之流,不足凭信。大抵服其为 
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 
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 

      世间小学者,不通古今,必依小篆,是正书记;凡尔雅、 
三苍、说文,岂能悉得苍颉本指哉?亦是随代损益,互有同异。 
西晋已往字书,何可全非?但令体例成就,不为专辄耳。考校 
是非,特须消息。至如“仲尼居”,三字之中,两字非体,三 
苍“尼”旁益“丘”,说文“尸”下施“几”:如此之类,何 
由可从?古无二字,又多假借,以中为仲,以说为悦,以召为 
邵,以闲为闲:如此之徒,亦不劳改。自有讹谬,过成鄙俗, 
 “乱”旁为“舌”,“揖”下无“耳”,“鼋”、“鼍”从“龟”, 
 “奋”、“夺”从“雚”,“席”中加“带”,“恶”上安“西”, 
 “鼓”外设“皮”,“凿”头生“毁”,“离“则配“禹”,“壑” 
乃施“豁”,“巫”混“经”旁,“皋”分“泽”片,“猎”化为 

… 页面 76…

颜氏家训                                                             ·74· 

 “獦”,“宠”变成“(上穴下龙)”,“业”左益“片”,“灵”底 
着“器”,“率”字自有律音,强改为别;“单”字自有善音, 
辄析成异:如此之类,不可不治。吾昔初看说文,蚩薄世字, 
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所见渐 
广,更知通变,救前之执,将欲半焉。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 
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牍,幸不违俗也。 

      案:弥亘字从二闲舟,诗云 :“亘之秬秠”是也。今之隶 
书,转舟为日;而何法盛中兴书乃以舟在二闲为舟航字,谬也。 
春秋说以人十四心为德,诗说以二在天下为酉,汉书以货泉为 
白水真人,新论以金昆为银,国志以天上有口为吴,晋书以黄 
头小人为恭,宋书以召刀为邵,参同契以人负告为造:如此之 
例,盖数术谬语,假借依附,杂以戏笑耳。如犹转贡字为项, 
以叱为匕,安可用此定文字音读乎?潘、陆诸子离合诗、赋, 
栻卜、破字经,及鲍昭谜字,皆取会流俗,不足以形声论之也。 

      河间邢芳语吾云 :“贾谊传云:‘日中必(上彗下火)。’ 
注 :‘(上彗下火),暴也 。’曾见人解云:‘此是暴疾之意, 
正言日中不须臾,卒然便昃耳 。’此释为当乎?”吾谓邢曰: 
 “此语本出太公六韬,案字书,古者暴晒字与暴疾字相似,唯 
下少异,后人专辄加傍日耳。言日中时,必须曝晒,不尔者, 
失其时也。晋灼已有详释 。”芳笑服而退。 

… 页面 77…

颜氏家训                                                             ·75· 

               卷第七 音辞 杂艺 终制 

                              音辞第十八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 
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着 
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 
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 
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 
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锋出,各有土 
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 
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搉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南方 
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 
川深厚,其音沈浊而(金化)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 
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 
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 
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其谬失轻微者, 

… 页面 78…

颜氏家训                                                             ·76· 

则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 
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如此之例,两失甚多。 
至邺已来,唯见崔子约、崔瞻叔侄,李祖仁、李蔚兄弟,颇事 
言词,少为切正。李季节着音韵决疑,时有错失;阳休之造切 
韵,殊为疏野。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 
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 

      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苍颉训诂, 
反稗为逋卖,反娃为于乖;战国策音刎为免,穆天子传音谏为 
间;说文音戛为棘,读皿为猛;字林音看为口甘反,音伸为辛; 
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 
李登声类以系音羿,刘昌宗周官音读乘若承;此例甚广,必须 
考校。前世反语,又多不切,徐仙民毛诗音反骤为在遘,左传 
音切椽为徒缘,不可依信,亦为众矣。今之学士,语亦不正; 
古独何人,必应随其伪僻乎?通俗文曰 :“入室求曰搜。”反 
为兄侯。然则兄当音所荣反。今北俗通行此音,亦古语之不可 
用者。玙В橙吮τ瘢币粲喾常辖砸舴林a健
当音为奇,江南皆呼为神只之只。江陵陷没,此音被于关中, 
不知二者何所承案。以吾浅学,未之前闻也。 

      北人之音,多以举、莒为矩;唯李季节云 :“齐桓公与管 
仲于台上谋伐莒,东郭牙望见桓公口开而不闭,故知所言者莒 
也。然则莒、矩必不同呼 。”此为知音矣。 

      夫物体自有精麤,精麤谓之好恶;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 
之好恶。此音见于葛洪、徐邈。而河北学士读尚书云好生恶杀。 
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 页面 79…

颜氏家训                                                            ·77· 

      甫者,男子之美称,古书多假借为父子;北人遂无一人呼 
为甫者,亦所未喻。唯管仲、范增之号,须依字读耳。 

      案:诸字书,焉者鸟名,或云语词,皆音于愆反。自葛洪 
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训:若训何训安,当音于愆反,“于焉逍遥”, 
 “于焉嘉客”,“焉用佞”,“焉得仁”之类是也;若送句及助词, 
当音矣愆反,“故称龙焉”,“故称血焉”,“有民人焉”,“有社 
稷焉”,“托始焉尔”,“晋、郑焉依”之类是也。江南至今行此 
分别,昭然易晓;而河北混同一音,虽依古读,不可行于今也。 

      邪者,未定之词。左传曰 :“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 
罪于鬼神邪 ?”庄子云:“天邪地邪?”汉书云:“是邪非 
邪?”之类是也。而北人即呼为也,亦为误矣。难者曰 :“系 
辞云 :‘乾坤,易之门户邪?’此又为未定辞乎?”答曰: 
 “何为不尔!上先标问,下方列德以折之耳。” 

      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 
破人军曰败。诸记传未见补败反,徐仙民读左传,唯一处有此 
音,又不言自败、败人之别,此为穿凿耳。 

      古人云 :“膏粱难整。”以其为骄奢自足,不能克励也。 
吾见王侯外戚,语多不正,亦由内染贱保傅,外无良师友故耳。 
梁世有一侯,尝对元帝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元 
帝答之云 :“飔异凉风,段非干木。”谓“郢州”为“永州”, 
元帝启报简文,简文云 :‘庚辰吴入,遂成司隶。”如此之类; 
举口皆然。元帝手教诸子侍读,以此为诫。 

… 页面 80…

颜氏家训                                                             ·78· 

      河北切攻字为古琮,与工、公、功三字不同,殊为僻也。 
比世有人名暹,自称为纤;名琨,自称为衮;名洸,自称为汪; 
名(素勺),自称为獡。非唯音韵舛错,亦使其儿孙避讳纷纭矣。 

… 页面 81…

颜氏家训                                                            ·79· 

                             杂艺第十九 

      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 
也 。”承晋、宋余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者。吾幼承门业, 
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翫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 
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 
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 

      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惟知其书,翻以能自蔽 
也。萧子云每叹曰 :“吾着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 
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王褒地胄清华,才学优敏, 
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岖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 
役,尝悔恨曰 :“假使吾不知书,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观之, 
慎勿以书自命。虽然,厮猥之人,以能书拔擢者多矣。故道不 
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