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纬度战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不提供。那天,那位办公室主任等一行三人,长途驱车数百公里,从省里赶到陶里根,把老人约到江边一家高档饭店的高档包间里,冷拼热炒,划拉了一大桌;临了,又专门上了一道“鲍鱼拌饭”。点这道名菜时,主任真犹豫过。最好的鲍鱼拌饭,一例就得五百多。一般的也得三百多,当然也有一百多的。由于这一回是厅领导亲自交办的差使,别说点一例鲍鱼拌饭,就是点个三例五例,回去肯定也都能报了。
  总的原则是不能怠慢了这“老家伙”,得把“日记”搞到手。这一点,这位新近提起来的办公室主任,虽然年轻,但还是明白的。但是,这段时间以来,厅里的办公经费和办案经费相当紧。同志们外出办案,都得自己掏腰包先行垫付差旅费。医药费也只给报一部分。这些窘况,作为办公室主任的他,自然是清楚的;想到这里,他一咬牙,给“老人”点了一例五百多的,给自己和两位随行人员各只要了一碗价值十五六元的乌鱼蛋酸辣汤。没曾想,这一下可把老人惹翻了。他心想:朋友之间吃饭,就图个顺气合意痛快。你这是在干啥呢?!手头紧,咱们都喝酸辣汤也没啥。多年来,跟弟兄们一块儿破案追逃,蹲坑守候,一个发面饼一壶凉白开一坨干嚼面,嘎吱嘎吱,咕嘟咕嘟,夏天经受着比桑拿房还蒸人的闷热,再合着那一窝窝比大拇指盖儿小不了多些的蚊子,冬天经受着比刀子还锋利的西北风的“凌迟”……啥样的罪没一起受过?不都生扛过来了!今天你让我瞧着你们稀里哗啦喝那啥也不是的酸辣汤,我要咽得下这名贵的鲍鱼拌饭,我劳某人不成了啥了?!!你这不是明摆着在埋汰人,不想让我好好吃这顿饭嘛!“埋单!”
  老人马上板起脸,推开刚端上来的那例用两根鲜亮翠绿的油麦菜围衬着的“鲍鱼拌饭”,收拾起撂在桌面上的高档手机和名牌烟盒打火机,一甩手,居然就起身照直往外走了。走过账台跟前,“啪”地拍出一张银行卡,还把这顿饭的账给结了,真是一点面子也没给那位年轻的办公室主任留,整得他相当难堪,相当憋气,回去还没法跟领导交代。邵长水今天当然再不能这么干了。但不开口又怎么能摸清他这颗“炮弹”里的“装药情况”呢?真叫人左右为难。其实,劳爷心烦意乱是因为他正焦急地等着几个“朋友”的回话。刚才得知最高院方面的那个决定后,他觉得这时最重要的是得保证祝磊的人身安全。有人既然能堂而皇之地进入监所去搜抄那份材料,当然也有可能派人去加害他。所以,放下电话后,劳爷立即又打了一圈电话,去探问情况。比如,有关方面对祝磊已经采取了什么保全措施、还应该采取哪些更保全的措施。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他的一些设想传递给有权采取这些措施的那些“朋友”和“战友”那儿去。这种“传递”,还得做得比较巧妙,不能伤了这些“朋友”和“战友”的“自尊”,也不能让他们感到太为难了。
  再说,他也完全明白邵长水这时想跟他说些什么。他这时根本没那个可能跟邵长水去讨论什么“公安纪律”问题。他已经为了回避这个重大的纪律问题,脱去了他不想脱的警服,离开了这个从心底里来说完全不愿意离开的队伍。他已经付出了如此重大的代价,现在,还要扯啥扯呢?这难道不也是“生不留青史名,死不溅千古血,生死两由之,天地自苍茫”么?!
  不一会儿,放在茶几上的手机便激烈地震颤起来。劳爷赶紧抓起它,匆匆对邵长水说了声“对不起”,就走到一旁去接电话了。两分钟后,他回到座位上,对邵长水说了句:“今天谈不成了。咱俩改天再找个时间聊吧。”一边收拾他那漂亮的烟嘴打火机和烟盒,一边就要走人。
  “劳支队长,能容我说一句话吗?”邵长水站着没动。他觉得,如果今天果真连一句话都没说上,就让他这么走了,不仅显得自己太窝囊,也显得太不公平。
  劳爷拿着那些零碎玩意儿,稍稍滞顿了一下,匆忙应道:“说,你说。”
  “我绝对没那个意思要来干涉您的行动。您是老前辈,一生坎坷,功勋卓著……”邵长水恳切地说道。
  “嗨,别扯淡。到底要跟我说啥?”劳爷很干脆地打断了邵长水的话头,催促道。
  “有您那样的经历,又有您这样的智慧,我当然相信,您干啥事,都有一定的道理……”
  “……”劳爷眯起眼,定定地看着邵长水,等待他往下说。显然,邵长水的从容,也让他从一时间的躁急之中平复了下来。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但是,也请恕我直言,我只想请您考虑一个问题,您把那么些还没脱制服的老同志都拽进这档子事情里。您,为他们考虑了退路问题吗?也替咱厅里几位领导考虑了影响问题吗?”
  “谁拽谁哦,小伙子……”劳爷那尖细的眉梢敏感地耸动起来,嘴边很快地掠过一绺自嘲般的苦笑,然后很快看了下手表说道,“没时间跟你扯这个了。但我想,咱俩一定得好好谈一次。小伙子,看来,你不仅不了解情况,而且还有许多糊涂观念要澄清。你这么看问题,是不行的。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糊里糊涂地走过来的。不少人还这么糊涂着哩。可总还以为自己活得特聪明,挺自在哩。这样吧,你把手机开着,等我来约你。我们一定得好好谈一次。无论如何也得谈一次。”临走前,他又交代那位女领班,为邵长水准备一顿精致的晚餐。屏风后头一张紫酱红色的硬木八仙桌,由一盏落地的宫灯幽幽地照亮着。不多会儿,菜肴都盛在一套五寸青花缠枝献寿餐具里,由那位女领班亲自送来。全都是很清淡爽口那一类的,比如百合西芹、芙蓉鱼片、清炖粟子乳鸽等等,就他自己一人在灯下寂寂地享用。给他的感觉,仿佛不是他在那儿吃东西,而是这一整幢完全蔫不出声的大屋子,在默默地细细地嚼着他。〖JP2〗吃罢晚饭,女领班在递上热毛巾把的同时,还随意地问了一声,要不要给他开个房间休息一下。她此问,肯定没别的含意,但邵长水却慌忙地谢绝了。他谢绝,除了“防患于未然”,这一刻也确实觉得自己不仅不需要什么休息,反倒想四处去走一走。几分钟后,他便沿着来时的那条路,把车慢慢开出了这个近似无人居住的别墅区。
  出了别墅区,再回过头来鉴识方位,就能很清楚地感觉出,这座“精英会所”(或称之为“私人会所”也可)跟那个咖啡吧一样,都坐落在那条著名的滨江大道上。不过,一个在大道的西头,一个在大道的东头而已。而那个咖啡吧离那条被当作国境线使用的大蒙江,直线距离只有百十来米。它身后还长着几十棵几十米高、水桶般粗的加拿大黑叶杨,层层簇拥在一起,颇为壮观。大蒙江宽阔,绵长。冰封了一个冬天的它,这时正嘎嘎巴巴地开着江。对岸就是异国那广袤而神奇的土地。(据说有史可证,对岸沿江那六十多万平方公里,曾是我们的国土,一百多年前才被强力割据过去。也就是说,一百多年前,这条宽阔的“界河”大蒙江,原只是咱中国的一条“内陆河”。)
  一漫坡倾斜的河滩地里正弥漫着初春的泥泞,空气中流淌着一股挡不住的清新。耸立在江边码头上那些棕黑色的仓库已经非常陈旧了。偶尔驰过的老式公交车,孤单地行走在新添置的异形路灯和霓虹广告下,使这儿的寂静和空旷加进了一种深邃和寒冷……前边已经说过,陶里根这边境小城,二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几乎是每天每周每月都在发生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滨江大道,街心花园,四星级的国际友谊饭店,边贸一条街,各式各样的交易中心,旅行社,洗浴中心洗头房洗脚房练歌房餐厅宾馆……几十年前的旧街道,一条也找不到了。甚至连几十年前的老房子一间都找不见了。只在土地规划局对马路保留了一幢老楼。楼不高,两层而已,铸花的铁栅栏和黑漆的大铁门,土洋结合,中俄风格皆备,据说是这小城历史上惟一一个老字号酒厂老板留下的私产。
  据说当年这家酒厂酿制的高度烈性酒,曾受到界河对岸那些男人们的特别青睐。界河对岸那个城市,二十年来市容可说是基本没什么变化。新盖一个歌剧院,五年了,灰秃秃的水泥墙还被脚手架包围着哩,跟一条被馋猫舐过的死鱼似的,只剩个骨架,嶙嶙峋峋地耸立在寒风里。相比之下,陶里根真可谓是“突飞猛进”了。而这一切变化都是那位代省长顾立源在这儿担任市委书记和市长时发生的。那个阶段,他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雷厉风行,排除一切阻力,用了一切手段,撤换了几十个不听话,或工作不得力的下属,留下了一摊儿的确不容任何人忽视的“业绩”。他就是土生土长在这条界河边的。这儿的人,秋冬季节,习惯把外衣披在肩上。他也喜欢披着外衣。他个儿高,嗓门又大,人们常见他披一件黑呢大衣,拧着眉头,随便往那儿一站,特有一种气势,不出声也自生三分威。他在陶里根那会儿,上下都不称他“市长”和“书记”,只称他“老板”。而在他身边工作的那些助手,当面直呼他“老大”,背后也只加个姓,称“顾老大”,或者称“咱老大”。他上哪去,都是一辆英国的陆虎越野,后面再跟一二辆黑壳大奥迪。坐车,他习惯坐副驾驶座,即便坐奥迪,也喜欢坐在前边。别人告诉他,副驾驶座坐不得,一是危险:但凡出车祸,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坐在这位置上的人。
  再者,这是秘书警卫的座位,跟您首长的身份不相称。他拧起眉头,挥挥手说,啥秘书不秘书的?你瞧不起秘书?我跟你这么说吧,乡长,说穿了就是区长的秘书。区长,就是县长的秘书。县长,就是行署专员的秘书。将来有一天,我万一要能上省里干个啥,你们别以为就有多么了不得,那也是在给中央领导当秘书,当跑腿的,你以为咱们是啥呢?!传说中,他是一个特别会办事的人,而且还是一个特别热心替人办事的人。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处理得不错。事实上确也如此。所以,在他身上居然能发生这样的“怪事”:他当区长时,一些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或一些委办局的主要头头会倒过来“求”他为他们到县长县委书记跟前去说合某些大事。而他当县长的时候,地委和行署的一些领导经常派他去省里为地区跑一些项目,跑一些额度外的资金。因为他跟一些省领导的关系的确比他们还要近。
  他这人还有一点好,不仅为领导办事热心,手下的人求他办事,他也一样热心。他还特别器重那种有能力会干事的人。当然也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得能为他所用。当年,那位祝副市长研究生毕业,为照顾家庭困难,无奈回到陶里根来当了个中学教员。那时候,陶里根还只是个县级市。那年月,别说研究生,就是大学本科生、专科生,只要能去了中等以上的城市上学,绝少还愿意回县里来谋生的。听说有这么一个研究生回来了,他第二天就去看望了他。要知道他当时的身份无非也就是个机关小办事员,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他还是尽自己所能,为祝磊解决这困难那问题的。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后来他被提起来当了县领导,迅速把祝磊提起来,坐到了学校副校长、校长的领导岗位上;后来,也是通过他的举荐,祝磊才得以到省财经学院工作,重返省会城市这个人生大舞台,才一步步走上了省会城市市政府领导这么个重要岗位。
  这样的两个人之间,到底会产生什么矛盾?以这位代省长的脾气个性和阅历,怎么会去“陷害”一个一直被自己器重、亲手提拔起来,而且无论从行政级别还是行政职务上说,一直比自己都要低许多的人?
  邵长水真是想不明白。
  邵长水把车停在离咖啡吧不远的界河边上,打量着这小城的夜景,看着在黝黑的江面上来回穿梭的气垫船上发出的灯光,听着从咖啡吧里传来的低微的美国乡村音乐,一边等着劳爷的来电,一边在心里这么翻腾着。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手机突然响了。邵长水赶紧拿起来接听,是劳爷打来的。好像是出了什么事。只听得劳爷从牙缝里嘶嘶地出气,短促而低粗地呻吟着,让他马上去见他。邵长水忙问,怎么了,您在哪儿呢?劳爷说,你上医院来吧。赶紧。邵长水忙问,干吗去医院?您怎么了?劳爷不耐烦地打断他的问话说道,你就赶紧吧。我出车祸了。我在地区人民医院急诊室哩。邵长水忙问,没什么要紧的吧?我这就去。劳爷哼哼了两下说道,暂时还没死哩。以后,就难说了。你快来吧……
  邵长水忙赶到急诊室,眼前的景况居然比他能想象到的要严重得多。出现在他眼前的劳爷,整个儿跟一个血人儿似的,已经打上吊针,输上氧气了。脸色青白得厉害。一条左腿肯定是撞断了,好像在离开车祸现场时,就被去抢救的医护人员用夹板绷带固定住了。那洁白的绷带也早已让渗漏出来的鲜血染透。但,主要的伤恐怕还不在那条腿上,而是在额头和胸部。由于胸腔内部什么地方已然破裂,这时,劳爷每一口急促的喘息,都会从他嘴角处迸出一丝丝带血的泡沫。即便在这时刻,他的一只手还紧捂着他那个黑色的真皮小手包,好像怕谁夺走它似的。让邵长水吃惊的是,到了这一刻,生性固执和要强的他还在跟那个主治大夫较着劲。主治大夫要立即把他送到手术室去做急救手术。他却固执地、十分吃力地反复说着:“……转院……你给我转院……我不在你这儿动手术……”主治大夫好像跟劳爷挺熟。(边境小城就那么点儿大,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有一定声望和地位的人,很容易熟识起来。)他很严正地告诉劳爷:“劳经理,情况很危险。时间也有限……如果不马上进行手术,我就不能为你保证什么了。”但劳爷还是坚持要转院,看到邵长水走进急诊室,他立即示意主治大夫,他要跟邵长水单独说一会儿话。
  “劳经理,您真的是不想要命了?”主治大夫说罢,额头上渗出些冷汗珠子,但仍然无可奈何地走了出去。
  这时,劳爷已虚弱到极点。(邵长水完全想不到,一个多小时前,还是那么自信强硬的一条汉子,仅仅间隔了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已经连话都快说不动了。)等急诊室的门在那位主治大夫身后关上以后,他闭上眼,让自己稍稍喘息了一下,才吃力地抬起一只手,示意邵长水挨近一些,听他说话。等邵长水弯下腰,贴近了他的时候,他说出的一句话,着实让邵长水吃了一大惊。他说:“救……救救我……救救我……”
  邵长水一愣。不听大夫的处置,却要他来救他。什么意思?“还是听大夫的话,赶紧去做手术吧。”他着急地劝道。
  “不能在这儿做手术……明……明白吗?不……不能……”他想用力抓住邵长水的手,详细解释一下这个医院和这几位大夫的“背景情况”,但这时他已经完全没有那个力气了。但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这个恳求是那么的急切,无奈。这一瞬间,他眼眶里甚至迸出了泪水。很绝望,很焦虑的一种泪水,而后用力抓过邵长水的手,抓起那根带血的绷带,在邵长水的手心里,歪歪扭扭地写了两个血字,“谋杀”。
  “是……是……是谋杀……谋杀,不……不是正……正常的车祸……明……明白吗?”他低声地喘息道。他含着眼泪,试图向邵长水说明真相,但已经没有力气再往下说了,只能又干干地咂咂嘴唇,再一次喘息着合上了眼睛。本想休息一会儿,攒点力气,再跟邵长水做一点什么交代的,这时听到诊室门外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透过门扇上那两块窄长的磨砂玻璃,可以隐隐绰绰地看到,又来了好几个人,聚集在急诊室的门外,好像马上就要闯进来似的。
  劳爷感觉到了外头的这个阵势,浑身止不住地战栗起来,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再度示意邵长水靠近他,用罕见的毅力,从自己那个手包里掏出两样东西,塞进邵长水随身带着的那个手包,并示意邵长水赶快把手包的拉链拉起来。这时,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再做任何动作了。那个带血的手包,也“啪嗒”一声,从他指缝间滑落了下来。邵长水刚要弯腰去捡,诊室的门被推开了。大夫、院长和闻讯赶来的盛唐集团公司老总饶上都、市交通管理局事故处理科的几位同志……一大群人一起涌了进来。邵长水潜意识地警觉到,自己这时不能去碰劳爷的这个手包,不能在劳爷的手包上留下一点自己的指纹。为什么自己不能碰这个手包,为什么不能在它上面留下自己的指纹。碰了它,留了指纹,又会怎么样……所有这些问题,这时他还都说不清。只是多年的刑警生活和刑侦经验“融合”“转化”成本能里的某种东西,在提醒他,警告他:“别碰它,别在它身上留下你的任何痕迹。”他服从了这种发自本能的警告,一个激灵,一哆嗦,立即缩回了已经快要触碰到那手包的手,直起腰,向闯进门来的那一帮子人转过了身去。
  已经毫无自主力的劳爷很快被推进了手术室。那个带血的手包也被那一帮人中的一位捡拾起来,带走了。劳爷被推离这个诊室时,脸色灰白,神情却显得非常平静,似乎像是昏迷过去了,眼睛再也没睁开过。但邵长水却感觉到,劳爷此刻是清醒着的。他的眼皮在轻微地战栗,他左手的两个手指也在不住地抖动着。可以看得出,他是想努力睁开眼,张开嘴,想最后再跟邵长水说一点什么的。只是,他没有力气再睁开眼了,没有力气再说任何话了。
  一个多小时后,已经摘去手术手套和口罩的主刀大夫,很平静地走出手术室,对等候在门外的那些人说,很抱歉,因为伤势太重,送来得又太晚,劳经理没能抢救过来。“真没想到,他的生命力和生存欲望还那么强,血压、心跳和脑电波完全消失后,他的呼吸还一直坚持了好几分钟。真是奇迹,完全是个奇迹。”
  四 一场春雨,是绵绵细雨
  离开医院后,邵长水马上回到那个小宾馆,匆匆办了退房手续,本想马上离开这个边境小城,当晚就赶回省城去。但是,车出了城,飞一般地跑了十来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