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委书记的乘龙快婿-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业后靠着舅舅的关系进了省会的日报社,是群工部的专业记者。前几天接到群众的投诉,专门来菊花县暗访一起买官卖官的案件。介绍完后,转而问高寒说:“老同学是全校有名的高材生,不知在哪高就?”

高寒叹了一口气,说:“原来在北原市信用社,现在被下放到了这个县,属于临时锻炼。不说了,反正是一言难尽。”

王笑天从高寒的气色看出来,他没有了在学校时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有时候,要检验一个人是否得意,需要的却是时间。

发车的时间到了,汪笑天看看表,遗憾地告诉高寒说,他要走了。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高寒说:“以后有需要帮忙的,请拨打我的电话或直接来找我。”

说完,和高寒握握手,背起包离开。

看着昔日的同学远去的背影,高寒怅然若失。他为自己背离了所学的专业而痛心不已。

高寒没家可去,下车后没有直接回到张曼丽的家,他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午饭后,他才乘坐公交车来到张曼丽的家。他坐得起出租车,但自从在电话中对张曼丽吼叫之后,他重新定位了自己,他,高寒,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不想再把自己看成是市委书记的女婿。他选择乘坐公交车,就是心甘情愿做一平民的开始。

黄姗正坐在院子里,靠着墙晒太阳。看到高寒,激动地站起来,脸上欣喜着,脚步却没有移动,只呆呆地站着,愣愣地看着。她发现,高寒瘦了,气色也不如以前。高寒也看着黄姗,他也发现,黄姗原本纯真稚气的脸布带着菜色,两只眼睛下面布满了雀斑,怀孕的肚子依然平平,没有丝毫的隆起。高寒站着,看着黄姗,黄姗也站着,看着高寒。四目对视,无言以对。最终,还是黄姗先说话了。

“你吃饭了吗?”

声音很低,如秋末的蚊子在叫。

“吃过了。你呢?”

黄姗没有说话。她不是不想说,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时,张曼丽听到了院子里有人说话,她出来了,只站在门口,只看了高寒一眼,然后对黄姗说:“姗儿,你先上楼。”

黄姗看了高寒一眼,瘸着腿点着脚向里走去。

等黄姗上了楼,张曼丽才对高寒说:“你也进来吧。”

张曼丽冷语冰人,高寒只感到一股寒气扑过来卷进了心窝。

客厅里,张曼丽坐了下来,但她并没有让座给高寒。高寒傲气地站着,如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松柏。他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张曼丽习惯Xing地翘着二郎腿,质问高寒道:“这么长时间你为什么不回来?”

“初来咋到,万事开头难,我不能回来。”

“这不是理由。”

“你需要什么理由请你明示,我直接说给你。”

高寒不依不饶。

“是不是米兰也到了菊花县。”

“是。”

“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都是从北原市出来的,有时候在一起吃个饭。”

“仅此而已?没有别的?”

“仅此而已!没有别的!”

“我倒是听到了风言风语。”

“那是疯言疯语,捕风捉影而已。”

“我有证据。”

“请你拿出来。”

张曼丽昨天晚上又给郝一文打了电话,郝一文明白张曼丽所问之事是她的家务事,哪敢明说,还是敷衍了事。张曼丽又拿不到什么确凿的证据,只能说:“如果让我拿到证据,后果我不说你比我还清楚。”

高寒也毫不示弱,傲慢地说:“等你拿到了再说。我也需要你回答我几个问题。”

不等张曼丽答应,高寒就问道:

“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同意就卖了我的房子?”

“那不是你的房子。买房子的经过你最清楚。”

高寒无言以对。张曼丽的一句话,把他该说的话全部堵了回去。他心有不甘,就大大方方地问道:“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把我当做了你们家的奴隶。”

张曼丽嘲讽道:“把你当奴隶看待还是高看了你,说的难听点,你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奴隶不敢反抗主人,而你却不同,随心所欲。”

听到这话,高寒头脑发热,连自己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的声音。他愤怒得像头狮子,大声地挑战张曼丽说:“如果我不想做奴隶呢?”

张曼丽一只手玩弄着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沉思片刻,说:“那就请你滚蛋,现在就滚蛋。”

张曼丽忽地站起,指着门口气势逼人地叫喊道。房子震颤,几乎摇摇欲坠。二十年来,没人敢和她进行这般较量,包括她的丈夫黄江河在内。原来,她对高寒还抱有幻想,但现在,高寒就是一块金子,张曼丽也要把它踢出门外。

高寒转身就走。出了房门到了院子,就要开大门时,黄姗追了出来。

“寒哥,你真的要走。你和妈妈吵架我不怪你,可咱们的孩子呢?难道你真的连咱们的孩子也不要了吗?你还会回来吗?”

黄姗哽咽着说。一声寒哥,宛如一枚柔情的针,把高寒内心对黄姗的千般爱恋万般思念一缕缕地牵了出来。他正要拉门的手颤抖着。是走是留,是退是进,全在一念之间。可一想到张曼丽颐指气使的高傲神态,他的心凉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哪还有脸呆在这里。至于是否回来,我暂时还不能回答你。”

高寒强压着伤感,低声的说道。他不能对黄姗无礼,从结婚到现在,黄姗一直深爱着他。高寒面对冰凉的铁门,一直没有转过身来,他不敢转身,怕看到黄姗的泪眼。

黄姗还想再说什么,张曼丽从屋里出来,不由分说把黄姗拽进屋里,霸气十足地说:“让他走,有本事就永远不要回来。”

高寒开门甩袖而去。刚走几步,忽然就听到黄姗从身后传来的凄厉的哭声。他不敢回头,只要一停下,就再也迈不动他本就沉重的脚步。

正文 第171章一篇文章惊天下(1)

高寒走了,义无反顾地走了。黄姗一直追到路口,看见高寒上了车。她靠在路边的电杆,想着妈妈咄咄逼人的气势和高寒的无情,再也控制不自己,竟然嚎啕大哭。过路的人不明情况,围着她评头品足,议论纷纷。张曼丽追赶过来,拉起披头散发的黄姗要往回走,黄姗抱着电杆就是不放手。

白宝山开车载着黄江河从南方考察回来了,正要回家,碰巧路过这里。无意中看到,两个拉扯的人正是张曼丽和黄姗,他就把车缓缓地停在人行道上,连钥匙也没拔,走下来就往人堆里挤,到跟前不由分说,掰开黄姗的手,抱着她就向车子走。

回到家里,白宝山知趣地离开了。家务事,他呆在这里不方便。当黄江河听张曼丽说这一切都是由买房子引起时,一时无语。追根溯源,卖房子还是他的主意。

黄姗还在楼上不停地哭,声音由大到小。张曼丽和黄江河上了楼对黄姗好生安慰,黄姗虽然停止了哭泣,但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情急之下,张曼丽不由大发雷霆地教训黄姗说:“一个农村小子就把你心疼成那样,和他离婚,妈再给你找一个。”

张曼丽不说还好,黄姗一听,拉开床头柜拿出剪子,一手抓住一把头发,“卡擦”一声就剪了下去。再要剪时,张曼丽赶忙上前,不顾安全就用双手抓住了剪刀。

“姗儿,你要干什么?你要出家做尼姑不成,难道那小子真的有如此魅力。”

张曼丽急切地问道。张曼丽的手被割破了一道寸许长的口子,鲜血顺着剪子,一滴一滴的,滴到张曼丽的裤子上。

“是的,我要出家。”

黄姗冷冷地说,说着把头发向空中撒去。黄姗的动作,犹如天女撒花。她抛撒到空中的,不仅仅是她的发丝,根根发丝都是对高寒无尽的思念,对张曼丽的厌恶,是对这个家族的反叛,更是她绝不离开高寒的决心。

几缕秀发飘飘扬扬,如丝丝梦幻,在空中停留片刻,洒落一地。黄江河沉不住气了,走过来拉着黄姗的手,说:“姗儿,你要真的放不下他,爸爸过几天就把他找回来。”

听到爸爸这样说,黄姗不由激动,一下子就扑到了黄江河的身上,喊了一声:“爸爸,我离不开他。你能找他回来吗?”

张曼丽低着头闷声不语,只在心里骂道:没出息的死妮子!可又怕黄姗再闹,就没敢吱声。黄江河继续安慰黄姗道:“爸爸是市委书记,全市人民都听爸爸的,难道高寒敢不听我。放心吧,等他回来后,爸爸就罚他给你下跪,然后杖责五十,先把屁打出来,再把屎打出来,直到他磕头求饶。”

黄江河说着,看了一眼张曼丽。张曼丽心里明白,黄江河明着是说给黄姗听的,实际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他在遗憾,为什么母女相差如此之大,要是张曼丽能像女儿这般对待高寒一样对待自己,该是怎样的满足。

黄姗知道爸爸是在和她开玩笑,逗她开心,但还是说:“爸爸,我不要你打他。”

黄江河马上答应,说:“好好好,就听你的,我不打他。”

高寒没有回到菊花县,也没有回到他郊区的老家,他直接去了省城。他要去找汪笑天,他要当记者,要实现他的梦想。

夜晚,高寒和汪笑天促膝长谈。高寒把毕业后的种种境遇,该说的和不该说的,就像竹筒倒豆子统统地倒了出来。汪笑天品味着高寒倒出的每一粒豆子,哈哈大笑,打趣地说:“你的经历够写一本书了,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新闻系高材生毕业后传奇》怎么样。”

高寒说:“别没正行。我现在还是想当一名记者,四年的心血,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最大梦想。”

汪笑天沉默一会儿,认真地对高寒说:“这样吧,你先写点东西,然后我给主编看一下。如果他看上了你的文采,你就先委屈一下自己,暂时当一名实习记者,你看怎样?”

高寒点点头说:“好,就写我感触最深的吧,还是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来写。”

“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汪笑天问道。

“官场的黑暗。我打算把所知道的官场内幕,譬如官商勾结,贪污**等以犀利的文笔写一篇文章。至于题目,我想先暂定为《黄河北岸:一个城市的现代官场现形记》觉得如何?”

汪笑天笑着说:“你可别捅马蜂窝呀,到时候别成了众矢之的,不让马蜂蛰死,也给人当了活靶子。”

高寒说:“谢谢你善意的提醒。但我会记住于谦的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出身于中国最底层的农民之家,我必须要为老百姓说话。”

汪笑天感动地说:“想不到,毕业这么长时间,你还是一头犟驴。我支持你。”

不知道高寒用怎样的文笔,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文章。

正文 第172章一篇文章惊天下(2)

第二天,高寒就开始写他惊世骇俗的文章在学校时,高寒就素有倚马可待之才,又是有感而发,事实依据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自然就能下笔千万言,落笔成文。他把所写文章构思成上中下三部曲,第一天就写完了第上集。

汪笑天晚上回来,看了高寒的文章,先拍案叫绝,后自感惭愧。他告诉高寒说自己明天就把文章送给主编,让高寒继续写下去,静候佳音。

汪笑天来到主编办公室,把高寒的稿子递给主编。主编嘴里嘟囔着说:“你不是说三天后才能交稿子,怎么现在就送上来了。”

汪笑天说:“你先看看再说吧。”

主编才看几分钟,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激动地对汪笑天说:“你小子的文采突飞猛进呀,人家是三年不见刮目相看,你呢,才几天的时间,就把文章写成这样。后生可畏吾衰矣,吾衰亦。好,好,好。大手笔,大手笔。”

“能发表吗?”

汪笑天冷静地问道。他心里清楚,这文章不是他写的。主编对文章作者的表扬,就是对他变相的批评。同班同学,一个专业,一样的老师,一样的伙食,太多的一样,为什么高寒的文章咋那样引人注目。汪笑天不高兴,但为了高寒,他必须两肋Cha刀。

“不能发表。”主编看着汪笑天,呵呵一笑。

“为什么?”

“这牵涉到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写成内参送到省委。”

说到这里,主编比原来还要兴奋,接着表扬汪笑天说:“人才呀,文笔犀利老道,字字珠玑,句句匕首,直投要害,不能不令人感慨,激发人的正义。正人君子看了拍手称快,伪君子看了冒冷汗呀。说说你是怎么调查的。”

该到汪笑天说实话的时候了,他像个才嫁到夫家的新娘子,红着脸对主编说:“这文章不是我写的,是我一个同学写的。我只是负责传递给你。”

接着,就大致介绍了高寒的情况。

主编听完,并没有因为这文章的作者不是汪笑天而生气,相反,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来到汪笑天的身边,递给他一支烟,赞赏地说:“你小子给我们报社立了一大功。你不是千里马,但你是伯乐呀。千里马易得,伯乐难寻。能不能给我引见引见?”

说完看着汪笑天。那目光,很真诚,真诚里饱含了对文章作者的敬意。

自己推荐的人能得到主编的欣赏,汪笑天异常高兴。他开玩笑说:“主编大人,我可以把人引见给你,但是,你要请客。”

“好,我请客,连你的同学一块请。”

“我让你发点奖金给我。选伯乐也很辛苦的。”

“你这家伙,这个我不能答应。你要是能写出你同学一样的文章,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会想法子给你做个天梯。当然,至于怎样爬到天上,还是你亲自想办法吧。”

“我同学的编制咋办?”

汪笑天趁机给主编提出了条件。党报机关进人,按规定必须要省委组织部的宣传部同意,汪笑天只是想给高寒争取一个实习记者的名额,他不敢有非分之想。没想到主编大人一口答应道:“没问题。不要说我,就是市委宣传部长看了这样的大手笔,也会破例给一个指标。我今天下午就想见到你的同学,你安排一下。”

汪笑天回到办公室就给高寒打了电话,他要把这一喜讯迅速地告诉了高寒。

正文 第173章一篇文章惊天下(3)

文章千古秀,仕途一时荣高寒听到了汪笑天带给他的好消息,并没有高兴得癫狂起来。他知道,这仅仅是他实现崇高理想的起点。虽然没有过度的兴奋,但还是冲淡了由于张曼丽卖房子而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

下午,由汪笑天牵线搭桥,三人在报社隔壁的咖啡馆相聚。咖啡馆不大,环境却极为优雅。四周明窗净几,偶有微风从窗口吹来,古色古香的红木茶几上文竹婆娑。这是文人雅士谈话聊天的场所。

在散座的一角,由主编做东,要了一壶花茶,一盘瓜子,一盘腰果。无酒无菜,无吵杂之音,朴素简单,但空气中充满了温馨。三句话不离本行,文人相见,谈论最多的就只能是文章。高寒器宇轩昂,谈吐不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历史,文学典籍,时政要闻无所不知,只把主编佩服得五体投地。茶没喝完,主编就给社长打了电话,张口一句叫高寒和汪笑天瞠目结舌。

“司徒社长,我要见你。我给咱们报社找到了一匹千里良驹。”

主编兴奋,说起话来声音震颤,引得其他茶客纷纷投来各色目光。

“你老人家向来以批评见长,和你共事多年,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听过你表扬过谁,今天是怎么了,不会是你的亲戚吧。”

“哪里呀,我上午才知道他的名字看了他的文章。”

“那好,你现在就上来吧。”

社长笑笑。主编号称日报社的一支笔,原来是中原大学的教授,桃李满天下,社长对他很尊重,平日里都称他为老人家。

主编站起,对两人说:“请稍等,我去去就来。”

撂下汪笑天和高寒就去了报社。他自来到这里,茶还没喝几口。茶水随时可喝,人才难得,主编知道轻重。

大约半个小时,主编回来了,一进门就兴匆匆地说:“社长看了文章,要我转达他的意见,高寒现在就可来报社上班,在我手下做事,先把你作为特邀评论员。我专门给你预备一个房间。至于其他,日后再说,你意下如何?”

高寒站起来,握着主编的手,感动地说:“感谢主编的知遇之恩,我一定竭尽全力,尽我所能,绝不辜负你的厚望。”

三人一同来到报社,主编立即喊人给高寒另外安排了房间。

这是一套一室一厅带有卫生间的房间,本来是专为那些没有房子的新婚双职工夫妇预备的,高寒能拿到钥匙,靠的是他的真才实学。

晚上,春风和煦,月挂中天,清澈如水。高寒奋笔疾书,续写着他的中集。再好的题材,如果没有感情的参入,文章也难以露出灿烂的光华。高寒的眼前出现了一连串的场面。毕业后为工作四处奔波,到处吃闭门羹的尴尬场景;郑佳乐的骗贷;副部长的回乡;市委书记黄江河的脚,蒋丽莎的媚眼;还有白宝山的投机专营,捡垃圾捡到的巨款……等等等等,各种情景,历历在目。高寒奋笔疾书,层层揭露着社会的**。有理有据有情节,一腔豪情喷笔墨。这是一篇悔过书,更是铲除社会毒瘤的手术刀。

高寒一气呵成,修改过后已是凌晨两点。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关灯睡觉,可躺在床上怎么也难以入睡。此时时刻,姗姗在干什么呢?她睡着了吗?黑暗之中,高寒好像看到姗姗默不一语地站在床边,幽怨地看着他。高寒坐起来,房间里空无一人。他重新躺下,刚一关灯,就又听到了姗姗低声再问:“寒哥,我到底怎么了,惹得你无情地离开?你是否还会回到我的身边?

隐隐的哭声。高寒想哭,他好想打一个电话给黄姗。但他控制住了自己,如果这样,他在张曼丽的眼中就会再无一点的尊严。

正文 第174章一篇文章惊天下(4)

三天后,高寒把文章重新整理打印,装订成册亲手交给了报社主编陈之然,再由陈之然转交给司徒社长司徒社长不敢怠慢,没让文章在报社过夜,即刻作为内参直接递给了省委书记。

文章递上去之后,高寒猛然考虑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得到报社的重视。他带着疑问到群工部拜访了汪笑天。汪笑天笑着告诉他说:

“你毕业后违背初衷,远离了新闻事业,不晓得新闻事业和政治是一母同胞,休戚相关,这不能怪你。最近上边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次整治贪污**的行动,省里决定要记者先行暗访,配合其他渠道抓几个典型。你的出现适逢其时,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