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养娃日常-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瑾和刘萱远远地瞧见了,不由地都扶额一叹,这两个调皮的小妮子,可算是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还不知道会闹腾成什么样子呢。

    吃过午饭,梁山和刘萱一家五口稍事休息之后,便启程往三才巷刘府而去。

    刘识和彭瑾因为另外有事,又不想妨碍刘萱和父母相聚,便没有随同。

    十年未见,十年想念,再见时,大概也不希望别人打扰难得的团聚时光吧。

    但是暖暖和梁佳玉两个小姐妹却是难舍难分的,说了好一会儿悄悄话,约定了再次相见,这才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

    待梁山和刘萱一家五口离开,彭瑾便将孩子们都交给云雾照看着,她则和刘识乘坐马车去了周府。

    周夫人昨日派人传信来说,有件大事要和她当面详谈,还叫上了周淑仪。

    从这与会人员的阵容看来,彭瑾便猜到是和《人之初》系列词话本子的事情有关,只是她猜不透周夫人为何一定要当面说,而且在传信中丝毫都没有提及到底是什么事。

    路上,彭瑾和刘识小声议论道:“周伯母也不说是什么事情,弄得我心里还有一点小忐忑呢。”

    刘识揽过她的肩头,微笑安抚慰道:“一会儿你不就知道了吗!不用担心,若是真的有急事坏事,周伯母一定会在传信中提及的。”

    彭瑾点点头,往刘识怀里偎了偎。

    不管遇到了什么事,似乎只要刘识在身边,她就能立刻变得镇定安心起来。

    夫妻二人行到周府,按照惯例兵分二路,刘识像往常一样去寻了周谈天、下棋,彭瑾则去了后院寻周夫人和周淑仪母女俩。

    一进后院,见迎上来的周夫人和周淑仪母女两人均是一脸带笑笑,彭瑾便知道是有好事,原本忐忑的心便彻底地安定了下来。

    “是什么大好事,伯母不在信中泄露一点,害得我白白担心。”彭瑾一面行礼问安,一面娇声道。

    到了周夫人身边,她总觉得像是回到母亲身边一样,不自觉地就撒起了娇。

    “你说得对,这次可是天大的好事。”夫人笑道,脸上兴奋的神色怎么都掩盖不住。

    “我们里面说。”周淑仪说着,笑盈盈地上前挽住彭瑾的胳膊,将她往屋里带。

    但三人坐定之后,周夫人遣了伺候的丫鬟婆子们出去,压低着声音兴奋的:“上回你说,想要推广《人之初》系列词话本子里的育儿经验,所缺少的不过是一个契机罢了。而现在,这个契机来了。”

    “伯母此话何解?”彭景诧异地询问道。

    “你知道圣上的宠妃汪妃娘娘吧。”周夫人不答反问。

    彭瑾点点头,回道:“我知道啊,就是那个宠冠后宫的汪妃娘娘嘛,出身富商巨贾的汪家。她的族弟汪其真和叔彦还是同窗呢,二人关系极好。

    怎么了?这事儿和汪妃娘娘又有什么关系?”

    彭瑾心中微沉,后宫自来波诡云谲,她可不想轻易涉足其间。

    周淑仪抿唇一笑,回道:“你别着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这汪妃娘娘宠冠后宫,可是入宫多年来肚子却一直都没有消息。

    这不,年初的时候,汪妃娘娘好不容易怀上了,自是十分紧张珍视。

    好不容易平平安安地熬到了生产,结果却又遇上了早产加难产。

    宫里的女医稳婆用了各种方法,万幸小公主平安出生,汪妃娘娘也平安无虞。

    可是汪妃娘娘和小公主母女两人却被这场早产加难产折腾得够呛,产后恢复一直都不太好,甚至母女二人还双双起了高烧,一直不退。

    后来还是汪妃娘娘自己想起了在《人之初》第一部词话本子里读到的方法,让宫女们照着做,开窗换气、清洁环境,熬煮香椿、擦烈酒,等等。

    万幸有效,很快汪妃娘娘和小公主母女二人便退了热。

    这汪妃娘娘病愈之后,便十分感激《人之初》的作者,禀明了圣上,要寻这个妙人出来,好核实他笔下的育儿经验,推广天下,人人受惠呢。”

    周淑仪说着,轻轻推了彭瑾一把,打趣道:“妙人儿,你怎么说?”

    彭瑾双手合十,一脸虔诚:“阿弥陀佛,万幸是起了效果。不然,耽误了汪妃娘娘和小公主的病情,我可就万死都难辞其咎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82章 应召

    周夫人和周淑仪见彭瑾不像是开玩笑,便都收起了先前的嬉笑,安慰彭瑾道:“你也不用这么紧张,虽然后宫比起民间,确实波诡云谲、巧诈颇多,但是当今圣上圣明,皇后娘娘也宽和大度、恩威并施,所以大齐的后宫虽然说不上没有阴私手段,倒也并不像你想得那么可怕。而且,至少在这件事上你有功无过的。”

    就算是《人之初》词话本子上的方法于汪妃无用,也怪不到写作者彭瑾的头上。

    词话本子本就是消遣之物,谁还指望它是旷世医书吗!

    除非太熙帝昏庸,或是爱汪妃爱到无法自拔,否则,他是不会不顾事实情理地就株连出气的。

    而显然,太熙帝既不昏庸,也没有那么爱汪妃。

    彭瑾听周夫人如此劝慰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果然是前世宫廷剧看多了么……

    见彭瑾面色恢复如常,周淑仪又问她:“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应召还是不应召?”

    彭瑾略略思考一下,旋即坚定道:“自然是要应召的。由汪妃娘娘来做这个契机,由皇宫而推广到天下,可比其他什么法子都有效。”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由皇家出面推广,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法子。

    而且将育儿经验推广到天下,让所有的妇人都能蒙受其利,原本就是她写作出版推行《人之初》系列词话本子的目的,如今机会来了,她自然是要紧紧地抓住的。

    周夫人和周淑仪母女俩闻言都露出快慰的神色来,笑道:“就知道你会这样选择的。既然如此,那等下次书商再来央求,就实话告诉他,也免得他求而不得,再想其他法子焦头烂额地找人了。”

    周淑仪又笑道:“说起来,那书商也算是有义气,他虽然急着找出《人之初》的写作者来,好向汪妃娘娘献功邀赏,但是也没有因此就将贸然地我们给说出来,只是苦苦相求,打听你的消息罢了。”

    “这还不都是因为大嫂眼光高,有识人之能。要不然,京城这么多的书商,比他优秀出色的多的是,你怎么就偏偏选了他。”彭瑾笑着吹捧道。

    “你这丫头,我好心说给你听,宽你的心,你倒是来打趣我了。”周淑仪抿唇笑道。

    周夫人见她们姑嫂俩关系亲密、相处融洽,欣慰一笑。

    “那成,既然你决定了,等下次书商再来,我便告诉他了。”周夫人笑道,“他对咱们讲仁义,咱们也不能越过他自己去领功。”

    凭借周府、彭府和宁安伯府如今的地位,她们并不需要为了这点子功劳就抛开一直尊敬她们的书商,急巴巴地进宫自请邀功,倒显得他们眼皮子浅、贪功贪赏。

    周淑仪和彭瑾点头称是。

    “午饭就在母亲这里用了吧。”周淑仪笑着对周夫人说道,待周夫人含笑点头,她又转头对彭瑾说道:“然后你跟我回趟家,父亲和你大哥他们说是有事和你相商,让我一并邀请你回去呢。”

    彭瑾抿唇直笑,惊讶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大家一个个的都有事和我相商!父亲和大哥是怎么说的,要我回家是要谈什么事?”

    周淑仪笑着摇摇头,回道:“父亲和你大哥说了,要我保密,到时候好给你一个惊喜。我已经答应了,怎么能食言而肥,泄露给你知道。”

    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不过从周淑仪高兴的神情来看,彭瑾推断应该也是好事吧。

    “那行!既然大嫂已经答应父亲和大哥保守秘密了,我又怎么能逼迫你违背誓言呢。”彭瑾笑道,转头跟只小馋猫似的,凑到周夫人近前,央求道,“我可早就馋伯母厨房里的醉花鸭、烧子鹅等美味了,今日来,正好解馋!”

    周夫人笑着轻戳了一下彭瑾的额头,笑道:“真是只小馋猫!行,今儿个你想吃什么就尽管和我说,我让厨房里都给你做了来!”

    “多谢伯母!”彭瑾抬头笑嘻嘻地说道,活似一只偷了腥的猫儿,得意狡黠。

    周淑仪也在一旁凑趣,故作嫉妒道:“母亲偏心,待玉娘比待我这个亲生女儿还要好!怎么我来时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真是个长不大的小丫头,年纪越大,倒越发地学会争嘴了!”周夫人慈爱地笑骂一句,状似无奈地扶额道,“行行行,真是怕了你们了!一会儿你们自个儿去厨房看看,想吃什么尽管吩咐她们去做!免得显得我小气或是偏心!”

    周淑仪便和彭瑾携手站了起来,一副心愿得逞的得意小模样,笑嘻嘻地向周夫人行礼道谢辞别,手拉着手,脚步轻快地去了厨房,一路上还不时地交头接耳,讨论什么食材怎么做才好吃。

    周夫人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意不由地加深。

    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哪怕她们的孩子也已经亭亭玉立,在母亲的眼里,她们始终都是那个在她身边撒娇卖萌,需要她娇养疼宠着的小姑娘。

    周淑仪和彭瑾也不过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真的让厨房做一桌满汉全席来供她们解馋、浪费呢。

    不仅如此,而且她们点的大多还逗是周和周夫人喜欢或是适合吃的菜式。

    等饭菜端上桌的时候,周夫人看着那些她和周夫妻俩日常爱吃的菜式,眼眶微红孩子们真的长大了,知道心疼他们做父母的了。

    乌鸦反哺、羊知跪乳,更何况是人呢!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十分熨帖。

    等吃过饭,大家又略略坐了一会儿,吃了一盏茶,说了一会儿闲话,刘识和彭瑾便和周淑仪一道向周和周夫人告了别,一起往彭府行去。

    路上,彭瑾将周夫人此番邀她前来的事告诉了刘识。

    刘识笑赞道:“这是大好事啊!利国利民、惠泽天下,我的妻子真是了不起!”

    一脸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

    老实说,当初彭瑾写作《人之初》系列词话本子时,他不过是当做她的一个爱好,纵着她罢了,何曾料到会有如今的成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83章 署名

    能得刘识如此夸赞,彭瑾很是开心。

    刘识一路以来扶摇直上,她虽然不至于因此而自卑怯懦,但也担心自己和刘识的位置眼光相差越来越远,夫妻之间能说的话也会越来越少。

    说得上话,感情才能融洽不是。

    彭瑾早过了相信童话的年纪,与其相信那些没由来的无止境的宠溺,她更相信婚姻中的“门当户对”能力、情操、价值观等的互相匹敌。

    “对了,父亲和大哥这回特地找你过去有什么事情,大嫂有没有说?”刘识想起此行的目的,又问道。

    彭瑾摇摇头,笑道:“说是什么要给我惊喜,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想来应该是好事吧。”

    刘识笑着点点头,调笑道:“一日里连得两个喜讯,今早的喜鹊只怕都落在咱们家的是枝头了吧。”

    彭瑾作出一本正经地思考的模样,最后自己却先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道:“我早上没看,你起的,可可看见了?”

    刘识哈哈大笑:“那可不是,喜鹊漫天飞,就跟七月七日搭桥的喜鹊一样多!”

    彭瑾见刘识一本正经地开着眼下…也不由地放声笑了起来。

    前头马车里的周淑仪,听着后面传来的隐隐的笑声,不由地唇角上扬,彭瑾和刘识夫妻俩这么多年来倒是一如既往地恩爱,总算不负彭瑾当初的一片痴情、主动求嫁。

    等到了彭府,三人下了马车便一起去了书房。

    彭永新和彭瑜父子俩回京之后,日常都在书房修撰整理文稿,这会儿准在那里。

    果不其然,三人到书房时,彭永新和彭瑜已经听到消息,迎了出来。

    “叔彦也来了,快快都进来吧。”彭瑜笑着招唿道。

    一行人进了书房,见礼寒暄之后,分主宾长幼坐定。

    “父亲和大哥找我过来有什么事?还让大嫂保密,神神秘秘的。”彭瑾笑问道。

    彭永新和彭瑜父子俩相视一笑,彭永新开口到:“自然是大喜事。”

    彭瑜点点头,接口道:“我和父亲准备在《太熙茶经》上署上你的名字。”

    “什么?!”彭瑾惊讶万分,脱口而出,“父亲和大哥准备在《太熙茶经》上署上我的名字?!”

    彭瑾不敢置信,杏眼圆睁,一脸惊愕。

    不仅是彭瑾,就是一旁坐着的刘识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彭永新和彭瑜早就料到彭瑾和刘识会如此惊讶,是以见状并不觉得意外,笑着点点头以示确定。

    “为什么?”彭瑾惊讶不解。

    《太熙茶经》是彭永新和彭瑜父子俩的心血,他们为此而遍访全国,风餐露宿,吃了不知道有多少的苦头,仔细考察各处的名茶名泉,力求做到字字真实可信,以泽被后世,流芳千古。

    如今眼看着成书在即,一部旷世茶经即将出世,两人为什么要将辛苦得来的功劳分她一份。

    总不会是一时头脑发热,或是单纯地想要把功劳分给她一份,以示疼爱吧。

    刘识亦是抬眼疑问。

    “这是我和父亲商量许久才做出的决定,并非一时头脑发热,也不是因为疼爱你就要把功劳分你一份。”彭瑜像是看透了彭瑾的心思,笑道,“待你看过《太熙茶经》的体例简纲之后,就会明白我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彭瑜说着,将桌案上的几张纸递给了彭瑾。

    彭瑾诧异,接过来仔细一看,这才明白其中的因由

    有她提供的采茶、制茶、贮茶、泡茶的新方子,还附录有咖啡的来和制作,难怪彭永新和彭瑜会生起在《太熙茶经》上署上她的名字的念头。

    “可是,我做这些不过是想帮父亲和大哥一二罢了,并未想要什么功劳奖赏的……”彭瑾面露为难,诚恳地解释道。

    彭永新慈爱地笑道:“我们知道你的好意。可是不能因为这就抹杀了你的功绩啊。”

    彭瑜在一旁笑道:“对啊。这都是你应得的。”

    彭瑾却觉得彭永新和彭瑜父子俩已经给了她许多的关怀和疼爱,这些是名利远远都比不上的。

    周淑仪见彭瑾面露犹疑,劝解道:“就算是加上你的名字,也不会影响父亲和你大哥的功绩的,反而会成为一桩美谈,让《太熙茶经》名声更响。”

    一家两代三人,齐心合力编纂出一套旷世茶经,足以成为一桩名扬天下的美谈。

    这也是致力于编纂出一套旷世茶经来名传千古的太熙帝所乐见的。

    还是同为人女的周淑仪了解彭瑾,听她这么一说,彭瑾认真思索了片刻,抬头笑道:“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彭永新和彭瑜含笑点头,给了周淑仪一个赞赏的眼神。

    “不过这件事还得先请示圣上才能最后决定,毕竟当初奉命编撰《太熙茶经》的只有我和你哥哥两人。”彭永新捻须笑道,“正好过两日将体例、纲要整理好了,就要交给圣上御览,开始准备《太熙茶经》的具体编撰的事宜,到那时,我们就趁机上禀这件事,请圣上裁夺吧。”

    “玉娘也不用担心,当今天子圣明,若是知道你确实有功,肯定不会因为你是女子就埋没你的才名的。”彭瑜见彭瑾闻言面露沉思,便温言安慰道。

    彭瑾横了他一眼,娇嗔道:“我哪里是担心这个!我只是想起汉时的班昭。”

    班昭和父兄合修史书《汉书》,一直被传为美谈,在后世女子的心中就是一个无法超越的传奇。

    没想到有一天,她也能成为班昭这样的奇女子,和父兄合撰《太熙茶经》。

    “那倒是。”周淑仪在一旁打圆场,“这么看起来的话,玉娘和班姬倒是极为相似呢!”

    其他人闻言纷纷点头应和。

    “不过,如果事成,你既然担了这些作者的名头,可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彭永新笑道,“其中由你提供的那些资料,尤其是咖啡的烹制,你可要亲自把关撰写,力求做到准确详尽,能指导世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84章 成效

    彭瑾故意长叹一声,道:“我说呢,怎么有这样的好事,原来父亲是在这里等着我呢。放心吧,为了刘大家的名誉,我也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班昭才学出众、品行洁雅,又嫁与曹世叔,是以时人尊其为“曹大家”。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心里却觉得未必没有这个可能。

    等刘识和彭瑾从彭府回到宁安伯府,不一会儿便有梁山的长随由刘铸带路来传信,说是梁山和刘萱一家五口今日留在刘府,明日再来叨扰。

    刘识和彭瑾相视一笑,原本碍于柳姨娘和崔氏的敌对,说好了要住在宁安伯府,现在却又说要留在刘府,可见他们一家在刘府和众人相处融洽,十年未见,自然是不忍即刻别离。

    彭瑾给了二人丰厚的赏钱,便打发他们回去伺候了。

    梁山的长随恭敬地接下,告辞,神色坦然,自他认识刘识和彭瑾,夫妻二人就一直这样的大方宽厚,他早已习惯。

    刘铸接过赏钱却是感慨万千,真没料到乡试失利又因为请愿而被抓捕入大理寺监牢的刘识会有如今的成就,如果早知道的话,他一定会从接刘识从贡院回诚意伯府起,就一心一意地伺候他的!

    不,现在哪里还有诚意伯府……

    刘铸看着越发沉稳威严的刘识,悔不当初,一路上连连哀叹。

    第二日,梁山和刘萱亲自登门,将昨日在刘府商定的团圆家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