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赞美,其实并不难-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时时都摆出讷一等的架子,要多参加一些极平常的劳动,比如:打扫卫生、装订文件、整理报纸等,或者一些突出『性』的活动。从分工来说,这些活当然属于下属工作人员,但你绝对不要认为与自己无关。当你得闲时候或者〃就势〃帮助下属做这些事情,你能给下属一种自重感,使他们感到你看重他的工作,尊重他的人格。同时,你又能给下属一种亲切感,使他感到你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愿意在你的手下工作。

    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要把自己的单位搞好,必然要向自己的下属提出许多具体的要求,制订具体的行为规范,要使每个下属遵守这些行为规范,达到这些要求,办法很多,而最根本的就是:凡是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举个小小的例子:要求下属上班,开会不迟到,领导者自己首先要按时到,如果自己迟到了,就没有资格批评迟到的下属了。日本丰田技研工业总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本田宗一郎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田宗一郎以对人太粗暴而闻名,他一看见员工做得不对,拳头立刻就会飞过去。尽管这样,年轻人并不讨厌他,反而更加佩服他的表率作风。因为本田宗一郎都是自己率先去干棘手的事,艰苦的活儿。亲自做亦范,无声地告诉人们,你们也要这样干。

    例如1950年,也就是藤泽武夫进入公司的第二年,有一天,为了谈一宗出口生意,本田宗一郎和藤泽武夫在滨松一家日本餐馆里招待外国商人。

    外国商人在厕所里不小心弄掉了假牙,本田宗一郎听后,二话没说跑到厕所,脱光衣服,跳下粪池,用木棒小心翼翼地慢慢打捞,打捞出来后,冲洗干净,并作了消毒处理,外国商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件事使完全失望的外国人很受感动。藤泽武夫目睹了这一切,认为一辈子可以和他合作下去。而他的下属们更是从中受益匪浅,由此懂得了在金钱面前谁是高尚的,谁是渺小的了,因为那么肮脏的活儿,完全可以给钱让人去干。

    另外,一个深得人心的领导者还必须能勇于承认错误。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任何高明的领导者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没有失误。能否成为一个有口皆碑的好上司,关键是看你对待错误的态度,而不有没有犯过错误。

    一个领导者如果有错不认,就会失去下属的信任,引起公愤,因为领导者的错误与一般人的错误不同,不论什么错误都会影响到下属的利益,工作中的错误自然影响全局的工作,如果不能及早承认,改正,后果就会更严重。还有,领导者有错误,如果他自己不承认,就等于『逼』着下属承认,这当然会使自己大失人心,下属对你也自然是离得远远的,那么对所分配的工作也自然是能逃就逃,要不然出了岔子,责任谁负呢?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到了如此的地步,还有什么号召力,还有什么凝聚力呢?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充当领导呢?

    在很大一部分领导者当中,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犯的错误只有上司才清楚,因而企图通过上司的遮遮掩掩来了结问题,他们不知道,领导者最可靠、最有力的监督者是自己的下属。领导者有什么错误或者失误,下属最清楚。因而在下属面前隐瞒自己的错误,反而会使他们认为是你无视他们的存在,只能引起他们对你的鄙视,对你错误的公愤。所以,领导者有了错误,不要有任何瞒天过海的侥幸心理,应该严于律己,勇于承认错误。

    一般来说,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对领导者的错误,他们不会提出过高的苛刻的要求,当然也不会同意无原则的迁就。有个青年人因工作出『色』当了县长,在处理一件安全事故中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他非常难过,感到辜负了上级和群众的培养教育,以为上级和群众不会原谅自己。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他作了深刻的检讨。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他作完检讨后,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鼓掌声。大家认为,问题是由于他年轻,经验不足造成的,只要有这种自我批评精神,有这种知错、认错、改错的态度,就说明他是一个好干部,完全信得过他。这个年轻的县长以他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树立了在群众中的美好形象。

    总之,下属享有对上司赞美的主动权,要想赢得下属的赞美,就要做好榜样,让下属心服口服。

    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不仅是一种用人战术,而且是上司树立自己威信,得到下属认可的一种处事原则。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指对没有考察了解清楚的干部,对政治上不可靠,品行不端正,能力上不能胜任的干部,不能草率使用。一旦使用的干部,只要没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就要充分信任,放手让其工作,鼓励其大胆干,去做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才干。

    首先谈一谈〃疑人不用〃。在现代社会里,〃走后门〃之风盛行,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只要有一点关系,都能被拉到这个关系网里。然后通过一层层的关系,将自己熟人安『插』到另一个熟人的部门。这时,对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是一种考验,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到自己和下属的关系,甚而影响到整个工作。凡是这些托后门找工作的人,往往都是庸才,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否则就不会求爷爷告『奶』『奶』了。因此,部门主管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要放不下面子,对介绍来的人要进行彻底的调查,看他是否能胜任工作,如果这个人还是有一技之长的,那参加到这个工作团体当中,原有的工作人员不会有什么异议的。可是,如果这个人无才无能,却身居要职,况且又是通过不光彩的途径进来的,那原有的工作人员就不免要心里嘀咕开了,这样的事情轮到谁头上谁都会不满的。大家不仅对这个〃不速之客〃有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引狼入室〃之人不满。试想,如果在这样的气氛下分配工作,又有谁去好好干呢?大家都会这样想:哼,凭什么我要那么卖力去做,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人家每天照样混,还不是一样。这不仅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破坏了单位的疑聚力、向心力,还有可能在内部形成帮派集团,给单位工作的进展带来很大阻力。

    所以说,对这种不知底细的求职者,不能草率录用,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否则很可能在原有员工那里失去人心,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用人不疑。一个领导者只有充分信任部属,大胆放手让其工作才能使下属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焕发出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说,一旦决定某某担任某一方面的责任角『色』后,信任即是一种有力的刺激手段,其作用是强大的。试想一下,使用别人,又怀疑他,对其不放心,是一种什么局面?如果换了你,辛辛苦苦的工作却换不来上司的信任,你还有干劲吗?假如你的公司职员情绪欠佳,精神沉郁,急懑丛生,上下级关系怎么能融洽?

    信任你的下属,实际上也是对下属的爱护和支持。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对于那些工作勤勉努力犯了错误并努力改正的,那些敢于当面指出领导错误的人来说,领导的信任是他们最后的精神支柱,柱倒而屋倾,此时,领导者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贵辉是个年轻的创业者,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就崛起了。他不仅在海外、香港拥有庞大的企业,众多的荣誉;在内地,他还担任了许多职务。对于众多的头衔,李贵辉是当之无愧的。他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他企业管理中的用人之道分不开的。

    李贵辉以诚待人,对待助手们,他总是以信任的前提。对企业管理,他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实行宏观调控。自己负责创造经营的大环境,对重大的问题指点『迷』津,具体的经营管理,则充分交由下属承担,下属们能放开手脚,干劲倍增,对待朋友,李贵辉也以诚相待,他的朋友很多,这些朋友给了他事业很大的支持。他信奉:〃信人,人亦信己。〃他的从商之道,其首要原则是朋友。所以,朋友对他的支持也很多。他在梅州市筹建工业城时,海外几十家厂商前来投资,这都归功于他对朋友的忠诚与信任。这是他多年经营人际关系的回报。

    总之,对自己的下属多一份信任,你在员工之间就多一份人缘,为你工作的展开就多铺一条路。

    三、放下你的〃独立宣言〃

    作为一名企业老板,在下属之间树立自己的威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老板毕竟不同于员工,他肩负着整个企业的决策权,他需要运用自己的权力组织和指挥工作,进行人员配备,但是也不能随意搬弄自己的权术,让整个公司成为自己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应该审时度势,〃该出手时才出手〃。

    美国管理协会前任会长罗仑斯·阿普里曾经为〃管理〃下过这样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将事情办妥。〃这句话里隐含的意思是指,作为管理者,你大可不必事事都要『插』手,许多下属能够办好的事情应该交由下属去办。如果不论大事小事都要『插』上一脚,不但会浪费大量时间,妨碍对更重要的事情的决策,而且还会剥夺下属发挥才能的机会,引起下属的不满。但是,很多领导者曲解了那句话的意思,把它当作自己运用权力的一个理论依据,认为我是领导,我就有权力指挥你去干这干部。因此就走向了独断专行的极端。这在领导中是忌诲的。

    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领导并不罕见,他们常以某某头衔自傲,妄发言论或任意否决,平日好管闲事,走起路来也神气十足,傲然不可一世的样子,说起话来官腔官调,喜欢训人,他们往往通过数落下属来自善其身。试想想,他的下属心里会好受吗?即使他们表面上不吭声,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更有甚者还可能开起报复之心。这样的领导恐怕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吧?

    一个领导者能力的强弱,关键是在于他是否能够得到同伴的合作,刺激他们为你贡献意见,并能从中听取这些意见,从中得到益处。美国的钢铁公司总经理加利曾经说过:〃我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喜欢听反面意见,在这一点超过别人很多。〃你不要认为作为一个领导应该摆摆架子,认为一个人能干就不要别人的帮助,不听别人的话。要知道,你可以无偿地从四周许多人那里得到帮助,如果你蔑视了此种机会,结果肯定是自己损失多多。那你也就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了。

    一个真正的优秀领导,绝不会依靠权力来行事,绝不会独裁专制,刚愎自用。再说,下属本来也知道要敬重上司,那你又何必处处非用你的权力,显得高人一等呢?作为一个领导,当你的下属不按你的意愿做事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找他坐下来谈一谈呢?一旦动用了你的〃权〃,即使不用很强制的态度,也足以表明,你是出于对下属的不信任,你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这不仅影响到公司里面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公司事业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例子,对领导者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世界最大的联合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几经沉浮,最终才确立了今天的地位。它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一世出生于农民家庭,16岁在爱迪生的照明公司当工人时,对刚问世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曾两次创办汽车公司,均因无专业知识、不会管理而失败。后来他聘请了两位专家,一个负责确定产品方向、组建销售网,一个负责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在两位专家的帮助下,福特汽车公司蒸蒸日上,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亨利·福特一世也获得〃汽车大王〃的称号。

    但是,胜利冲昏了亨利·福特一世的头脑,他越来越独断专行,把持异议者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弃之而后快,促使各种能干的人才相继离去。原来,连帮福特打天下的那两位专家也厌恶他的几时愎自用,一个被通用汽车公司挖去,一个另寻天地,后来当上底特律市市长、参议员。在亨利·福特一世的专横统治下,公司生产每况愈下,最后,福特不得不把公司转交给同名的孙名,此时,福特汽车公司已濒临破产。

    从上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虽然那两位专家并没有直接受到福特的权力压制,但他们照样离开了公司,那是因为老板在他们心目中已失去了威信,已不再值得他们为他去效力。因此,作为企业老板,靠搬弄权术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是大错特错的,那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和下属打成一家

    在办公室里,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尤其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将会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因此,一个好的上司,必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司。只有和下属打成一片,才能让自己深得民心,才能顺利地方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和下属打成一片,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在电影《元帅与士兵》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听说元帅来了,集训队员若惊若喜,迅速列队,请元帅讲话。元帅低声埋怨:〃『乱』弹琴。〃他缓步走到队列前:〃我讲的话只有两个字:解散!〃大家不知所措,疑『惑』不解,随后,元帅在大树下坐下来,微笑着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笑容可拘地说:〃用训话代替训练,能训练出打硬仗的运动员?〃〃我是来找大伙谈心的,来帮助你们解决困难的〃。队员们的窘态一下子淌失在九宵云外。元帅与士兵的感情融合在了一起,并给人们留下了经久的美好回忆……

    这个镜头为什么会给人们留下如此难忘的印象?回味起来,这里很重要的或者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它体现了融合。把这种情感的融合用在办公室中,将会大大缩短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上司获得更多的真实材料,减少与下属的隔阂。这种融合还有利于打破尴尬局面,使上司和下属能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平等的交流,制造融洽的气氛,从而赢得下属的好感,我想,没有一个人喜欢与群众隔离、自高自大、俯视群众的上司,这样的上司在工作中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我们这里所说的融合,不是表面上的应付,它是建立在〃身〃与〃心〃同步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求与下属在一起装腔作势地〃拍照合影〃或俗不可耐地〃推杯换盏〃,不仅不能起到与下属沟通的效果,反而会使下属感到厌烦,鄙夷,那就来与愿违了。真正的融合应该是沉而沦,深而不没,息息相关,心相印,是一种情感的融,心理的合。

    同时,这种融合又要有〃言〃与〃行〃相一致作保证。那种光说不做,处处放空炮的上司是怎么也不会与下属在心理上达成共识的。每一个下属在潜意识里都是依赖于他的上司的,都以自己的上司为榜样,如果自己的上司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那他就会失去自己在下属中间的威信,下属都避而远之,他又怎么能融进下属中去呢?所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种〃无声〃的教,会在下属中产生一种不可估量的趋同力与感召力。就会让下属愿意和你亲近,你也就能在下属之间游离自如,使上下级形成一个坚不可破的统一体,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在这样一个团体中工作,又有准还会有怨言呢?大家肯定都会以有这样一个好上司而自豪。

    另外,在下属当中难免有一些不容易相处的人,他们本身对上司就有一种抵抗心理,或许还有一些破坏行为。对这些下属,作为上司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他,这种〃情〃与〃理〃的渗透是融合之美的升华。情感是生命的总开关,任何顽固不化的人都经不起真情的冲击。

    具体来说,和下属打成一片还应该做到:(1)要关心属下,尽力使他们的愿望得以实现。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很自私的,你只有〃投之以桃〃,他们才能〃报之以李〃。每个人都有一定欲望,只有在这种欲望不断满足的过程中,才能激发他的热情。所以,作为上司,应该充分了解属下的需求,投其所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你一直在关心着他们,如果不好好干,将坐有愧于你。这时,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人见人敬的好领导。(2)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名望,应该点滴归公。不少中级领导在工作过程中,不善于处理这种奖罚关系,他们往往在上级批评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当上级表扬时,又将所有的功劳全部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他们认为,只要在上级面前充分表现自己,就能获得升迁的机会。殊不知,下属才是他能否升迁的决定者。任何高一级领导都不会以一个人的片面之词作为依据的,他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在群众中的影响,看他在群众中的口碑。因此,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在获得成功时,要和下属分享利益,颂扬他们的贡献,调动他们的情绪。因为机构带来的声誉越响亮,他就越受尊重,这样的领导,下属才愿意去主动接近他,才能够众望所归。(3)虚心听取反面意见,多与下属直面交流,勇于承认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误,而有时,自己的错误自己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就要求领导者走到下属中去,广开言路。你只要诚心诚意,那么下属一定会给你发自内心的反馈,对于反面意见,不要感情用中,要认真记下来,仔细分析,因为批评是促使人进步的催化剂。(4)不要滥用权力,趾高气扬,一个好的领导者,把自己定位在与下属平等的位置上,必须身先士卒,不是手执长鞭在后面驱赶。有道是:〃领袖是没有属下的,他只有同伴。〃这话值得玩味,他不会运用自己的权力,独断专行,压制一切,包揽一切,而是鼓励其它人共同出主意,然后公开研讨,最后才做出抉择,把多数人赞同的意见,付诸实施。这样,才不致于使自己脱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