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节见真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巨额财产也全部被充公。

    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一个行人停在苏格兰北部的一家乡村客栈过夜。在他停留期间,信使给老板娘带来了一封信。老板娘接过来,审视了一番,又原封不动地把信还给了信使,说,她付不起信的邮费……当时大约得要两先令。听了这些话,行人坚持要替老板娘付邮费。当信使离开了以后,那老板娘坦白地跟他说,其实信里根本没什么内容。她知道写信的是自己的弟弟。他住得离她比较远,他们姐弟俩约定好,在写信的时候他们只要在信封上做一些特殊的记号,他们就彼此明白对方过得是否很好。这件小事启发了这个行人,这个行人就是著名国会议员罗兰德 希尔。在看到这件事情后,他马上就意识到人们需要一种价格低廉的邮政方式。没过几个星期,他就向国会众议院提出了一项议案来降低邮费。正是由于这样一件小事,才有了后来费用低廉的邮政制度。

    格兰特将军回忆说,有一次他妈妈让他到邻居家去借点黄油。路上,他听人在念一封信说,西点军校正在招生。于是,他就没去借黄油,而是直接去西点招生处申请去西点的名额。也正是这个机遇,使他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从而为他日后在国家的危机中大显身手奠定了基础。他经常说,就是他妈妈叫他去借黄油这件小事情才使得他成了将军,继而当上了总统。

    一艘小船颠覆了,却使华盛顿因此而生在了美国;一个矿工在挖井的偶然事故中发现了赫库兰尼姆古城遗址;航海冒险中的一次大错竟然发现了马德拉群岛。

    但是,马马虎虎差不多先生和凑凑合合不计较小姐却认为,伟人就是只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的人。

    那些对自己的本『性』毫无认识,永远不屑于做细微之事的人,永远成就不了任何大的功业。

    查尔斯 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头》中写道:〃有人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天才?'他回答说:'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

    有一个荷兰眼镜制造商的儿子,在同他的兄妹们玩耍时,偶然把两个镜片叠在了一起。他万分惊奇地发现远处教堂的尖顶一下子就跑到了面前来了。他们兄妹几个轮流看了几遍,都感到很惊讶,于是就跑到屋里去把他们的父亲请了出来,他们的父亲也是同样的不理解和万分的惊奇。同时,他觉得他似乎发现了一种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而且这一发现还可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润。于是,他就去向伽利略请教,伽利略马上就意识到这一发现对于天文爱好者具有巨大价值。据此,伽利略制造出了一台粗糙的天文望远镜。就是利用这架天文望远镜,他在现代天文学有了伟大的发现。

    有一天,一个腿部有点残疾的人在匹兹堡的大街上行走,当时的人行道很滑,他一不小心滑倒了,帽子被风刮到了人行道前面一个男孩子的脚下。这个男孩子用力踢了帽子一下,把它踢到大街的中央去了。这时,另一个男孩子走过来,帮这位老人把帽子拣了起来,并且扶他回到了旅馆。老人记下了这个好心的男孩子的姓名,并且对他的善意之举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大约在一个月之后,有人给这个男孩送来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那男孩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他的善行竟然马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善意的言行往往都是细微的,但是对于那些对人『性』已经绝望的灵魂来说,一句善良的话语可能会改变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可拯救他们的灵魂。

    在伟大的雕塑家加诺瓦即将完成他的一项杰作时,有一个人在一旁观察。艺术家的一刻一凿看上去是那么地漫不经心,于是,他就以为艺术家只不过是在作样子给他看而已。但是,艺术家跟他说:〃这几下看似不起眼,好像没什么,但正是这一刻一凿才把拙劣的模仿者与真正大师的技艺区分开来。〃

    当加诺瓦即将开始他的一件伟大作品《拿破仑》时,他那锐利的目光发现那块备用的大理石纹理上隐隐约约能够看出来有一条红线,虽然这块大理石是费了千辛万苦才从帕罗斯岛运来的,而且花了很高的价格,但是他的锥子却再也没有动它一下。

    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这就是他们与凡人的最大区别。

    

细节见真知 第三章发现蕴于细节

    发现常常隐藏于偶然之中,隐藏在小事之中,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用敏感警觉的眼光注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忽视和放过任何细节,作个生活的有心人。

    1从偶然中发现必然

    机遇,是汉语的一种〃倒装〃结构,也就是〃遇机〃,即〃遇到的机会〃。然而,机遇又像爱玩捉『迷』藏的小孩儿,常常隐藏在偶然之中,隐藏在小事之中,不轻易为人所发现。

    王麻子剪刀是我国著名老品牌之一。王麻子的原名叫王犟,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北京人。

    王犟年青时在北京南城的菜市口的一家剪刀作坊里当学徒。那时王犟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脸上并没有麻子。

    有一天他师娘为他师傅炖了一只鸡,鸡炖好了端出来放在他和师傅打造剪刀的桌子上晾着。桌子下面是盛着鸡血的盆。王犟在摆放剪刀时一不留神,失手将剪刀掉进了鸡血盆里。他慌里慌张地弯腰去捡。慌『乱』中碰翻了桌上的鸡汤,滚烫的鸡汤四处飞溅,烫得王犟满脸的大水泡。就这样,王犟成了后来人们说的王麻子。

    当王犟从鸡血里捞出剪刀擦干后发现,这把剪刀格外明亮锋利,几近吹『毛』立断。平日里就聪明伶俐好动脑子的他没有轻易放过这一偶然现象,他反复琢磨,从鸡血里捞出的剪刀为什么会如此光亮、锋利?后来他终于从中总结出一个秘方:把打好的剪刀放在动物血里会使其更加锋利无比。

    从此以后,他打造的剪刀越来越畅销,名气也越来越大。人们送给他的绰号〃王麻子剪刀〃也就越来越响了。

    王犟抓住小问题不放使〃王麻子剪刀〃成了老字号,使它出了大名。如果他对此不是个有心人,恐怕也会和许多人一样,视其为无物,如过眼云烟般让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错失了这一重大发现的大好时机。

    随着科技研究在宏观上不断扩大和它在微观上的不断深入发展,由细节直接或间接导致的重大发明创造的机会相应减少了,人们要想在偶然中发现必然,即揭示事物的某种奥秘,就必须对事物表面现象(偶然『性』)加深一些思索,以免错过从中获取重大发现的机会。时时、事事做个有心人,勤于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展开一些想象和联想,使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及利用的水平,再提升一个挡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紧抓细节都是非常重要的认识手段和方法。

    2从错误中寻求发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或者是对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工作来说,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对待它。犯了错误而沮丧、颓废和垂头丧气,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一错再错执『迷』不悟更是害人害己,必须予以抛弃,要积极地〃将错就错〃,于细微处发现新奇之处,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最后的成功者而言,错误是攀登成功的阶梯,它能增长正反两方面的知识,也许正因为错误,才使人们发现了某些自然的奥秘。

    电影问世后不久,有一天法国巴黎正放映一部叫《拆墙》的电影短片,片中有一堵危墙被众人推倒的镜头。由于放映员普洛米奥的粗心大意,放映的是还没有〃洗〃的片子,即片子放映完后,应把它再倒转回来。这样一来在银幕上出现了情景相反的图像:一堵被推倒的墙,又从残墙断壁的废墟中慢慢重新竖了起来。

    此事立即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和口哨声,普洛米奥羞红着脸马上关掉放映机……

    这一失误引起了普洛米奥的思考:这种现象能不能成为拍电影的新技术呢?也许它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呢。

    后来,在一部叫《迪安娜在米兰的沐浴》的电影中,他有意识地运用了这种他发明的倒摄方法,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跳水女郎的一双脚先从水里钻出来,然后整个身子倒转180度,最后轻飘飘柳絮般落在高高的跳板上。

    这种奇异的倒摄方法,引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从此,它成了电影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无独有偶,在德国也发生一件类似的事情。

    某造纸厂的一位工程师,由于一时的疏忽大意,在造纸的某道工序中少放了一种原料,结果生产出一大批根本不能书写的〃废纸〃,这对于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来说,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厄运。因为在德国的公司中,是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失误的。

    一位朋友向他建议:〃事情已经出了,赶快想一下这样的纸有别的用途吗?〃

    于是这位工程师和他的朋友一起,细致入微地反复观察琢磨,终于发现这种纸的吸水『性』能很强,洒在这种纸上的水很快被它吸掉,他们根据这一特点,对这种纸加以剪裁装订,做为〃吸墨水纸〃出售,上市后竟然大受欢迎。后来,这位工程师将这种〃吸墨水纸〃的制造方法申请了专利。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既不要在错误面前灰心丧气,像只斗败的公鸡;也不要轻易地放过它们,通过深入的发掘和不懈的努力,将错误变成意料不到的成果是非常有可能的。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从错误中寻求发现的眼光,聪明的人则善于利用错误,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从而变〃坏〃为〃宝〃。

    3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种豆本该得豆,却偏偏抱回一个大西瓜,真是让人惊喜万分。

    德国人波兰特文化水平不高,却对提炼黄金非常感兴趣,吃饭时想着炼黄金,睡觉时想着炼黄金。由于对黄金的痴『迷』,他对一切称得上是黄『色』的东西都存在敏感。

    有一天,他去厕所撒『尿』,见『尿』的颜『色』是黄的,便忙着收住舍不得『尿』,怕黄澄澄的金子从那小小的下水道里溜走。他紧跑回家,把『尿』撒在罐里,宝贝似的小心谨慎地放在火炉上冶炼了起来。

    蓝艳艳的火苗『舔』着罐底,『尿』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波兰特不管不顾,眼前晃动的都是闪闪的金子。

    当他累得满头是汗,呛得满眼是泪终于把『尿』蒸干后,朝罐里一看,哪来的灿灿的金粉呀,而是一种又白又软像蜡一样的怪东西。

    波兰特大失所望,一生气把它扔在一边,见鬼去吧!

    到了夜里,波兰特想黄金睡不着,到院子里散心,猛地发现罐子里直往外闪亮光,他感到非常惊奇,这种怪怪的光被他称为〃冷光〃。

    后来一位化学家听到了此事,便花二百块银币的天价买下了它;经化学分析才弄清,它原来是一种组成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磷,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15位的那个元素。

    波兰特从『尿』里没有提炼出使他发财的黄金,却误打误撞发现了磷,真是造化弄人。

    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决定用中子去轰击原子〃铂〃,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意外地得到了另一种铀元素……〃超铀元素〃。

    1939年,法国两位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用化学方法检验费米的〃超铀元素〃。结果发现,用中子轰击原子〃铂〃,并没有得到什么〃超铀元素〃;而是只能得到早已被发现的〃钡〃。也就是说,只不过把〃铂〃原子分裂成大致相等的两半罢了。但从费米的实验中却意外地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钡〃的重量只有〃铂〃的一半。

    这一结果,为物理学上的新的学说核裂变奠定了基础。

    费米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感到非常难堪,经过一番思考,灵光闪现,继而惊喜,马上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通过实验再次证实了那两位法国科学家的核裂变见解,并提出了一整套〃链式反应〃的基础理论。

    后来,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就是在费米的基础理论上研制成功的!

    这就提示我们,在致力于思考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在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时,需要注意是否出现了其它的什么成果,不要眼睛只盯在一点上,审视的目光应该是灵活机动的。柴没砍着,拎只兔子回来当然也是一种收获。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炼出〃黄金〃固然发不了财,可得到了磷,也值得高兴。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4柳暗花明有一村

    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挖掘我们的思路,发现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或者由一个成果的发现到另一个成果的被顺利发现,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那柳暗花明处的那一村。

    天寒地冻飞雪漫天的大街上,一个男孩摔了一跤,眼镜磕在坚冰上,顿时摔得粉碎,眼镜的碎片扎进了他的眼睛,刺伤了他的眼角膜。

    原苏联莫斯科眼外科研究所的弗奥多洛夫博士给他做了手术,取出了他眼中的碎镜片,治愈了他的眼角膜伤。

    手术之后,令人惊异的事情出现在男孩身上,弗奥多洛夫发现那个小男孩的视力比受伤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先戴着眼镜都很难看清视力表上中间的〃e〃,现在不戴眼镜都能将视力表上最小的〃e〃看得清清楚楚。

    惊奇之余,经过仔细分析,这是因为在取出碎镜片的手术中,意外地改变了这个男孩眼角膜的弯曲度,从而使他的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弗奥多洛夫博士不但达到了治愈男孩眼角膜这一目的,而且还发明了通过改变眼角膜弯曲度来治疗近视眼这一新技术。

    法国葡萄酒饮誉全世界,这当然和它们出产优质葡萄是分不开的。可到了1878年,在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地梅杜克地区,这些葡萄都得了一种罕见的霉病,造成了大幅度减产。可是在波尔多城公路边上种植的一片葡萄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这引起了波尔多大学教授米勒德特的注意。他访问了这里的葡萄园主后得知,原来园主为了吓唬小偷,故意在葡萄园架上洒了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并警示:小心中毒。园主冲米勒德特教授不好意思地一笑:〃本来是想吓唬小偷的,没想到不但没染上霉病,还长得这么好!

    米勒德特教授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经过深入研究,最后制成了由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混合『液』,这种『液』体对防治多种病虫害起了很大作用。

    发现新方法,新事物一是要事先留意,用敏感警觉的目光注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忽略和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二是要事后寻找,即完成新的课题后,再往回〃搜索〃一遍,说不定柳暗花明处还有一村。

    5抓住瞬间的灵感

    灵感会启发人们创造新意念、新发明。要想捕捉到你的〃第六感〃就必须注意细节,注意常人漠视的小事。

    19世纪德国医学家罗伯特 科赫,在进行医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必须对病原细菌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设法消灭病原细菌,防止人体受到感染。

    但是,由于细菌体积极小,又透明无『色』,在当时条件下,即使使用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很难观察和分辨各种细菌的形状和特征,为彻底消灭它带来的重重困难,他陷入苦苦思索之中。

    突然有一天阴云密布,天黑得像锅底,紧接着电闪雷鸣,一场大雨片刻即至。望着窗外雨中的闪电,罗伯特 科赫意识到闪电之所以那么明亮耀眼,那是因为有漆黑如墨的天空为底『色』的反衬。那么,把无『色』透明的细菌放在一种深『色』颜料中,不就能观察得清楚了吗?

    他先后用了几十种染料做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尤其是染『色』『液』很难在玻璃片上凝固。

    他向一位化学剂师请教,这位化学剂师告诉他,有一种叫苯胺的蓝『色』染料很容易在玻璃上凝固。经过实验,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细菌染『色』法的发明,使人们揭开了细菌的种种神秘面纱,从此对细菌病原体的研究跨进了一个新时代。罗伯特 科赫由闪电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显得格外明亮耀眼这一细节,创造出了将无『色』透明细菌放在深『色』的染料中使其〃现身〃的创新方法。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似乎能想到的竞争招数都已出齐,然而,仍有人灵机一动,新招数不断出世。

    美国有位叫米曼的女士。她发现,她穿的长统丝袜老是往下掉,如果是逛公园或去公司上班,丝袜掉下来是多么尴尬的事,就算偷偷地拉也是不雅之举。又想,这种困扰,其他『妇』女也一定会遇到,于是她灵机一动。

    她开了一间袜子店,专门售卖不易滑落的袜子用品。袜子店不大,每位顾客平均可在1分半钟内完成现金交易。米曼目前分布在美、英、法三国的袜子店多达120多家。

    碰到袜子往下掉了的女士何止千千万万,但能够触发灵感要开一间袜子店,解决这小小的尴尬的人却寥寥无几。由此可见,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将会受益无穷。

    至于医疗用听诊器是这样发明的。200多年前,法国医生拉哀奈克一直希望制造一种器具,用来检查病人的胸腔是否健康。有一天,他陪女儿到公园玩翘翘板,偶然发现,用手在翘翘板的一端轻敲,在另一端贴耳倾听,竟能清楚地听见敲击声。这位医生得到启发,回家用木料做成一个状似喇叭的听筒,把大的一头贴在病人的胸部,小的一头塞在自己耳朵里,居然清晰地听见病人的胸腔发出的声音。这便是世上第一部听诊器。

    这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无疑是聪明的,但并非天才。他们所面对的启示别人也能遇到,只不过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