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如今的舟船情况,这一路颠簸下来,刘彻估计,护濊军的战斗力只能剩下不到三成了。

    想要恢复到其全盛时期,起码需要修整半个月以上。

    是以,刘彻是真的很着急渔阳以及右北平一带的安危。

    至于上谷方面,他倒是胸有成竹的。

    ………………………………

    最近两天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吹冷风就鼻子不舒服,然后眼睛涨疼,头晕恶心,麻蛋!(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七十九节 匈奴会向哪里跑?

    “陛下……捷报……捷报……”刘彻的亲卫冯勇走进来,欣喜无比的拜道:“赖陛下洪福,车骑将军已灭匈奴右谷蠡王,得其头……”

    刘彻哗的一下站起身来。

    这个胜利的消息,来的太及时了!

    “善!”对还在愣着的汲黯吩咐道:“快拿地图来!”

    汲黯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笑着跑去取来地图,并将之放到刘彻面前。

    “车骑在哪里歼灭的右谷蠡王?”刘彻看着地图问道。

    “回禀陛下,是在沮阳城外三十里……”冯勇答道:“根据奏报,车骑以胸甲为前驱,细柳营及南北两军轻骑为两翼,赵国丞相赵建德、内史张尚,各率赵国郡兵自南北两面包抄,将匈奴右谷蠡王主力围于沮阳城外,一举破之,仅有万余北虏突围,其余或死或降,车骑正在统计战果……”

    刘彻听了点点头,然后再看着地图,找到沮阳。

    沮阳在长城之后数百里,大约是后世河北怀来县一带,与渔阳郡大约有四五百里的距离。

    从时间上来算,应该是前天或者大前天左右发生的战斗。

    这意味着,现在,义纵所部已经具备了再次机动的能力。

    从沮阳北上,通过居庸关,就可以进入渔阳郡和燕蓟地区。

    考虑到,还有部分匈奴骑兵逃脱,处理他们需要时间,但败军之将,交给赵国郡兵和上谷的郡兵以及楼烦军就可以了。

    义纵和飞狐军回合后,应该立刻北上。

    这是一支总兵力超过四万骑的大军,完全有能力在渔阳和右北平,与匈奴主力进行决战。

    更何况,匈奴人的兵力,现在已经分散了。

    从渔阳郡、右北平郡以及燕蓟的军报上来看,军臣现在是兵分四路。

    一路走右北平,一直威逼到了右北平的郡治所在平刚,这一路,大约有两万人左右。

    而他们的对手,右北平郡郡守季班手上兵力不足,粮食储备也有问题。

    所以,损失比较大,从奏报上看来,右北平郡战前有郡兵一万两千人,但现在,只有七千多能战斗的。

    剩下的不是战死就是负伤,失去了战斗力。

    是以,右北平一度非常危险,整条防线千疮百孔,几乎就要守不住。

    最危险的时候,匈奴骑兵甚至可以绕过平刚,出现在了渔阳与右北平接壤的地区。

    好在关键时刻,辽东郡和辽西郡的援军赶到,还有大量的商贾的扈从和护卫,也投入了守城,这才勉强维系了防线。

    即使如此,右北平也守得很辛苦。

    毕竟,匈奴人全是骑兵,而右北平穷,骑兵数量不足一千。

    完全就是被动挨打。

    假如不是刘彻事先紧急通知了右北平的军民,恐怕现在,这个汉郡已然沦陷。

    说不定连辽西郡和辽东郡也可能被匈奴**害!

    而在正面的渔阳一线,军臣亲自带着的王庭精锐,顿兵在渔阳塞之下,到今天为止,渔阳攻防战已经打了四天了。

    从情报上来看,薄世守的也非常辛苦。

    从奏报上看,匈奴人用了许多种新的攻城武器。

    譬如,据说高达十几丈的巨塔,以及一个个用木头搭起来,掩护匈奴人进攻的堡垒。

    更出现了简易投石机和火弹等。

    刘彻知道,这些东西,正是古希腊的技术。

    亚历山大大帝将它们从欧陆带来东方,并且一直在巴克特里亚和塞琉西王朝的领土内传播。

    匈奴人西征,肯定是得到了这些技术。

    若在以前,或者汉家没有准备,军臣说不定还真能攻下渔阳塞。

    但可惜的是,现在的汉室,远非过去可比。

    最重要的是,汉室早有了准备。

    仅仅是在燕蓟一带,现在就已经动员了超过七万郡兵。

    虽然大半都是农民,不是正规军人,但,守城和对射,他们完全可以胜任。

    所以,防守渔阳塞的薄世,可以通过不断轮换部队,从而坚持下来。

    于是,匈奴人无奈,只能分出一支军队,从侧翼攻击渔阳塞身后的狐奴。

    而在另外一个方向,渔阳郡郡守李广率领渔阳郡的郡兵,在要阳和白檀节节抵抗,一路撤退到了犷平一带,依托长城,继续阻截匈奴骑兵的进军速度。

    刘彻看着地图,感叹道:“倘若时间充沛的话,那么,很可能不需要义纵,燕赵地区自己就可以解决掉军臣了!”

    这话看似狂妄,其实却是事实。

    在这次战争中,从发现匈奴人的意图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燕赵地区就已经动员和武装了超过十八万的民兵。

    这可不吹牛逼,浮夸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实打实的军队。

    甲胄齐全,组织完整。

    甚至,还有一支总数超过两万人的骑兵!

    而这些骑兵的来源,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他们从人到战马,到装备,全部是地方的豪强和贵族组织起来的。

    这相当于后世猴子想跳,结果广西人民一夜间拉出了五个装甲师,而且,全部是老百姓自己开着坦克,拖着大炮上前线。

    就问猴子怕不怕?

    而且,根据报告显示,假如有必要,燕赵地区还可以再拉出相同数字的骑兵!

    这太牛逼了!

    连刘彻也想不到,今天的汉室民间的战争潜力居然如此之大。

    这就意味着,持续下去,假以时日,汉室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将全盛时期的匈奴帝国揍趴!

    即使是现在,燕赵地区的兵力,只要动员彻底,组织得当,也依然有能力,将匈奴人怼回去。

    民间的武备如此强大。

    这让刘彻非常自豪,也坚定了他继续推行藏兵于民的假马政策的决心。

    人民就应该去学习骑马,射箭、作战。

    就像后世之人,得学会开车一样。

    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强的敌人,再狂妄的游牧民族,也得在汉家面前跪下来喊爸爸。

    也正因为是这样,薄世和李广以及季班,才能靠着残破的防线,抵御住匈奴人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

    刘彻看着地图,却忽然担心了起来。

    “万一匈奴人要是想跑,他们会往哪里跑?”刘彻转头问着自己的亲卫冯勇。

    …………………………………………

    不行了,不行了,我明天肯定得去医院看看~

    妈的,头晕恶心,好难受~~~~(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节 战略判断

    现在的战场形势是——匈奴人已经围攻了将近半个月的渔阳…右北平防线。

    这条防线虽然看上去摇摇欲坠,但匈奴人却怎么也没有办法完全突破。

    从游牧民族尿性来说,刘彻的第一反应,就是匈奴人要跑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断。

    因为哪怕是蒙古人,倘若长期围攻一个地方,时间一久,也会因为后勤补给和其他问题而撤兵。

    而匈奴人现在面临的问题,可比蒙古人要多很多。

    “匈奴人会跑?”冯勇闻言微微一愣,旋即神色严肃了起来。

    当前局势下,匈奴人确实有很大可能会跑!

    甚至可以说,只要匈奴的高层不蠢,就应该已经在思考如何撤退的问题了。

    毕竟,长安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上谷的匈奴军队完蛋的事情。

    匈奴的高层,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

    倘若他们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他们就必然会想跑!

    但怎么跑?却是一个问题。

    这次匈奴入寇,可不仅仅只带了军队,还有大量的牧奴和牲畜。

    军队可以一拍马屁股就溜出长城,但那些牧奴和牲畜,却不是这么好跑的。

    这就决定了,匈奴人只能是逐渐的交替掩护撤退,才能将自己的主力撤出汉家边墙。

    但匈奴主力,究竟会从哪里跑?

    这却不是冯勇所能判断的。

    他毕竟太年轻,而且也从未去过渔阳,甚至是燕蓟一带。

    对于当地地理,根本不了解。

    而刘彻素来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他对臣子的要求,从来都是实事求是。

    放了嘴炮,却不能给出证据的人,一直都死的很惨很惨。

    所以,冯勇很知趣的答道:“陛下,此非臣所能知之事,不若陛下遣使去请元老俞候老大人,或许俞候能有所高见!”

    刘彻听了,也是点点头,道:“派人以安车驷马,请俞候入宫!”

    “诺!”冯勇得令而去。

    俞候栾布,是目前长安城里对燕蓟地区地理和环境最熟悉的大臣!

    他曾经在燕国,担任丞相,长达十八年,辅佐了两代燕王,更在任上完备了渔阳和右北平的道路桥梁以及交通设施。

    请他入宫,总是不会有错的。

    一个时辰后,俞候栾布就在两个孙辈的搀扶下,来到了刘彻面前。

    这位汉初之时,彭越的小兄弟,现在已经八十有七岁,垂垂老矣,胡须皆白。

    但他的身体却依然硬朗的很,一直在武苑担任材官和强弩教授,至今已经教导了三批共计两百余人的年轻军官,是武苑之中最受欢迎的师长之一。

    “未知陛下诏老臣有何吩咐……”栾布现在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是很棒的,说起来话也是中气十足。他来到刘彻面前,微微屈身拜道。

    “老君候快快免礼……”刘彻连忙让人搀扶着这位老将军坐下来。

    这可是现在老刘家的国宝,汉初历史的见证人和活化石。

    特别是他现在除了武苑的职务外,还是太史令衙门的史书编辑部门的顾问和参谋。

    主要负责对太史衙门的史官们口述和回忆彭越、臧荼的生平和细节,这对于还原汉初的历史,厘定历史的真相,给子孙后代完整呈现当初的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了栾布、田叔等老臣的加入,未来的《史记》,将不会再模糊。

    而是一部类似于《资治通鉴》那样,史料详实,记事精确,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甚至精确到年月日的史书。

    而这个工作,对于如今的汉室社稷,也有着重要作用。

    以史为鉴,乃知兴替。

    记住历史的教训,才能让现在的人,避免去犯曾经的错误。

    是以,对栾布这样的国宝和活化石,刘彻一直非常尊重。

    “今次请老君候入宫,是想请教老君候……”刘彻拍拍手掌,让人将一个沙盘搬进来,掀开沙盘上的罩布后,刘彻指着燕蓟一带问道:“君候曾经为燕相十八载,熟知燕国地方和边塞地理,若匈奴单于欲自燕蓟撤兵,以老君候之见,军臣会从何处撤兵?”

    栾布闻言,在两个孙子的搀扶下,走到那个沙盘前,凝视了一会,然后回忆了起来,道:“老臣旧在燕国,奉太宗皇帝命,辅佐敬王与康王,曾六次受命,走访渔阳、右北平、上谷诸郡边塞,以老臣之见,北虏倘若撤兵,其主力必自白檀出!”

    栾布的手指,指在了沙盘上渔阳郡与匈奴接壤的东部。

    “何也?”他解释道:“初,燕昭王设渔阳郡,渔阳地广而无县,至秦方设渔阳、白檀及泉州三县。而其中白檀为故秦大塞,有直道中通期间,可供人马快速通行!当初,臧荼伐韩广,既先下白檀,以堵燕逆去道,迫其决战耳!”

    刘彻听了,点点头。

    对于这些历史,他还是知道的。

    事实上,在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边郡,都是不设县的。

    这既是为了防备匈奴、东胡,也是出于加强集权的考虑,当时的边郡,就类似于后世的直辖市,是国君亲领,并且在当时,郡与县是分开的,郡、县是两个相对平等的行政单位。

    在本质上来说,郡守和县令,地位是对等的,甚至某位重要的地方的县令的地位是高于郡守的。

    所以,在战国时期的地图,边塞地区,通常都只有一个郡名。

    而到了秦代,局面开始改变,秦始皇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一个人就管得过这庞大的边疆。

    于是,各边境开始设县,并且移民。

    这就是郡县制的开端,从此,郡成为了县的上级。

    但在当时,边塞地区由于开发程度不够,人口稀少,所以普遍辖县只有个位数。

    渔阳郡更是只有三个县!

    隔壁的右北平郡更惨,干脆只有两个县……

    而等到了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为了打击秦帝国的统治,陈胜派遣了赵国人武臣去招抚赵地,武臣跑到赵国,在赵国旧贵族和豪强的支持下,稳定了赵国统治。

    这个时候,武臣的心就大了起来。

    于是,他派了一个叫韩广的手下去燕国,想将燕国也吞掉。

    哪知道,韩广一到燕国,在得到了旧燕贵族和豪强支持后,就扯旗自立了,自号为燕王。

    武臣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捏着鼻子支持。

    后来,秦兵在章邯、王离的统帅下,进攻赵国,赵王武臣紧急向各国求援。

    燕王韩广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派了大将臧荼去支援赵国。

    然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项羽在巨鹿,破釜沉舟,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奠定了自己天下头号强者的地位。

    然后,项羽干了一件事情,让韩广跳脚。

    他借口臧荼有功,封臧荼为燕王,让韩广去辽东当辽东王。

    韩广哪里肯?

    于是,在项羽支持下,臧荼果断进军燕国,与韩广这个旧日的主君打了一仗,结果,毋庸置疑,韩广输光了一切,脑袋都被臧荼割下来,挂在蓟城的城门上。

    但问题是——当了燕王的臧荼,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想来想去,终于想清楚了——现在,项羽能让我当韩王,那么未来,项羽会不会让别人来当韩王,让我变韩广?

    这么一想,臧荼就深感大大的不妙。

    所以,在韩信进兵赵国的时候,燕王臧荼果断的跟韩信勾搭上了,背叛了项羽。

    让项羽气的破口大骂,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小弟,居然会背叛他!

    但,项羽哪里知道,正是因为这样,臧荼才要背叛他!

    不过,臧荼也没有什么好下场,降汉后两年,就因为谋反被诛。

    这些事情,现在都被详细的记录在了石渠阁之中,作为臧荼本传的资料以及一些侧面反映韩信、项羽的史料。

    听着栾布的话,刘彻也开始思考起来。

    白檀县,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地方。

    但问题是——刘彻觉得,假如自己是军臣,肯定不会选白檀当撤退的通道。

    原因很简单:兵不厌诈!

    白檀这里太显眼了,而且与邝平…虒奚一带的李广部距离不是很远,骑兵一天内可以来回。

    若军臣选择从白檀出塞,李广又不是瞎子,肯定看得到。

    就这样**裸的将撤退意图暴露出来?军臣是想找死吗?

    于是刘彻又问道:“除白檀之外,老君候可还知道,何处适合大规模的人马进出,却相对隐蔽?”

    栾布思考了一会,说道:“若说隐蔽……莫过于要阳都尉所以南八十里的折冲之地了!”

    “其地,濡水出其东南,右与要水相合,三川并导,草木繁盛,自秦以来即为燕国要冲!而且沿要水、濡水南下,可直入右北平,右北平地广人稀,虏骑一日夜,即可奔行三百里出塞……”栾布越说越兴奋:“若老臣是匈奴人,倘若要出塞撤兵,必自此地而出,无论是沿着要水、潮水和濡水,溯源而上出塞,还是顺流而下,从右北平出塞,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刘彻听着,也觉得,似乎应该是这样了。

    他甚至还想到了,假如自己是军臣,那就先在渔阳和虒奚,佯装大举进攻,然后悄咪咪的将牲畜和牧奴们送到要阳,等这些人走了,他的骑兵再忽然撤退,到时候,即使李广和薄世发现了,也会追之不及。

    而等到汉军准备好追击部队时,匈奴人早已经撤出了燕蓟地区,进入了广阔的草原,汉军自然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了。

    “立刻飞鸽通知车骑将军、安东都督以及渔阳郡、右北平郡,小心注意匈奴自要阳或者白檀逃窜!”刘彻立刻就吩咐冯勇:“命令燕蓟的骑兵,随时准备好追击,一旦发现了匈奴要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朕咬住匈奴主力!”

    匈奴人的牧奴和牲畜跑了没关系。

    他们跑了,汉室最多损失一点战利品和廉价劳动力。

    但军臣统帅的王庭主力,却是一个也不能放走。

    哪怕是燕蓟军民,损失再大,也必须拖住、缠住和咬住他们。

    刘彻知道,假如这一次不能消灭或者重创匈奴的王庭主力,那么,下一次,有这么好的机会的时候,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历史上,漠北决战后,匈奴龟缩在幕北和西域的事情,刘彻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而只要能够重创军臣率领的王庭主力,那么,匈奴帝国的统治就会分崩离析,草原将会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

    这样,至少五十年内,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将无法再威胁中国。

    而五十年后,他们将永远也不可能对中国文明造成威胁了。

    在蒸汽轰鸣和排队枪毙面前,刘彻想不出,游牧民可以拿什么来对抗!

    想到这里,刘彻就长身而起,道:“传令给车骑将军,不要怕累,不要怕损失,朕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三天内必须将一万骑兵,送到渔阳前线!”

    这就是要不惜马力,不惜跑死几万匹战马,也要将军队送到前线了!

    而刘彻知道,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现在的汉匈战争,已经发展到了,哪怕汉军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