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劫炼仙录-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叩谢圣上不罪之恩。”

“哈哈哈,卿倒是机灵。卿文武双全,智勇过人,可愿意出任钦差大臣代天巡九边查办军镇通敌要案?”

“臣不敢接旨。一者查九边重案非德望之重臣不可,臣无德无能不敢担此大任。次者因坊间的传言,臣若办此案有挟私怨报复的嫌疑难以使人心服口服,且杨杞与臣有旧,皮历出首告状的时候臣恰好在现场,为此二者臣理应避嫌。”

“呵呵,朕早知卿会推辞。九边通敌一案,卿也算是牵连其中,边镇是否参与追杀你了,如果有又是为何?这些总归要弄个明白。卿先到兵部职方司挂个郎中的职衔,待案子查清楚了朕再另行委你职务。”

“微臣谢陛下隆恩。”陶勋赶紧叩谢。兵部职方司掌征讨之事,郎中是正五品的官职,皇帝的这种安排自然有所考虑。

“今日的朝会上裴恺自请停职养病,兵部郎中以上都已经停职,朕委派了代官,卿在地方领过军,知晓军事,须用心辅佐主官,九边军镇的案子不论是真是假,朝廷对边镇、对北戎的动态都不可掉以轻心。”

“臣遵旨。”他的这个兵部郎中是个加官,并非正式的职官,别人的加衔并不用真正地履行职司,他却是挂虚衔办实事,皇帝的意思就是看重他领过兵打过仗,要他到兵部职方司协助制订军略防备九边军镇因案发而发生变故。

“朕闻池屏教匪作乱的时候,天庭下凡的元朔天师在州衙门里炼丹数月,朕亦好丹道,闻卿与下凡的天师、天神交往甚多,于炼丹一道必有所学吧,今晚朕要好好地向你请教才行。”

陶勋第一个反应是婉言拒绝,可是转念一想后改了主意,乘此机会拉近与皇帝的关系对自己近期打击靖宁侯势力的计划有益无害。他的炼丹术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不过那些知识都建立在仙火、仙鼎、仙药的基础上,用凡火、凡鼎、凡药炼出好丹的决窍异常少,纵然如此比起皇帝现在掌握的方法来仍要高级得多。

他小心地字斟句酌地同皇帝讨论起炼丹术,偶尔将仙道炼丹术的皮毛知识透露一星半点,果真哄得皇帝兴奋不已,皇帝乘兴留他秉烛夜谈。

翌日一大早宫门开启,陶勋走出宫门的时候忽想起那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不由自嘲一笑:“一宿谈玄,恐怕清流午后便要大骂我作佞臣了吧。”

朝廷在讨论了两天后颁旨,中间派的工部尚书苏云谷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主持彻查九边军镇通敌一案,另外还委派了两名*人、一名属裴党人三位大臣为副,兵部郎中以上官员都停职反省。这个安排明显偏向*,大概皇帝开始对裴党坐大的现象有所警惕,这一信号立即使朝局开始发生变化。

陶勋知兵事,亦对九边军镇的情况比较了解,拟出不少应对可能发生的事变的条陈,因言之有据、切中要害而颇得皇帝、*重臣的好评。

除了参与兵部的公务外,他恪守君子不党的原则绝不私下与*人接触,皇帝后来数次召他进宫谈论仙道,他前几次奉诏,结果清流对他有些微词说他诌言媚上,他听说后便开始称病坚辞。

又过了几天,兵部防备九边军镇兵变的军略拟就,他的任务基本上算结束,因为党争的缘故兵部的人对非朋党的人十分排斥,军略具体实施方面他就因被排斥而无所事事,于是索性请病假回家,闭门谢客做起了闲居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下令停止了针对靖宁侯的计划。因为随着计划的实施深入他忽然感到心悸难安,忆起当年地藏老人的告诫:绝不能利用仙术过度干预朝政。

第十五章 闲居炼器(下)

 裴党是朝堂占优势的一方势力,这次策划的针对裴恺的计划中大量证据、材料都是他动用仙术弄来的,而且他还直接出手打击了靖宁侯府,如果真的将裴党彻底打垮,朝政无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陛见时同皇帝的一席谈话之后他意识到皇帝并不愿意裴党的垮台,如果他一意孤行必定犯下大忌。

其实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九边通敌引起刀兵之灾,他告诫自己,凡事要必得适可而止。

计划停止的时候,他手头上大半的真凭实据已经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落到查案的官员手上,这些证据足以让裴党的边镇总兵落马。在他的前期策动之下,中原武林早在两个月前就传遍了边境土匪、马帮与镇将、北戎鞑子勾结卖国的消息,大批江湖侠士行动起来,或者主动配合钦差办案,或者结队追杀匪帮,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停止计划之前,陶勋最后一次动手给了裴党狠狠一击:将裴府宅第里面由邪道修仙者所建的种种禁制机关尽数破除,以震慑宵小。随后他将从裴府抓来的三名邪道修仙以及被他拘走两魂五魄后被赶出皇宫的七位御封天师、真人都被他转交给峨嵋派处置。

闲居的日子有些乏味,丁柔每天回娘家陪母亲;欧、杜二人混到贫民区里继续开铁匠铺,官觳也跟着去了;孙思正没日没夜地呆在襄山洞府里修炼。

陶勋闲着无事,想起在易戴之山炼的丹药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需要再炼一些备用,绞云罗在殛魔天劫中受损后一直没来得及修补,既然闲着无事,何不做这两件事?

他选择的地点仍在襄山,就是当年被乾亓误认为司道象飞升仙府的地方,那里原本是一个通往幽冥界的传送门所在,传送门的运行需要天地元气支撑,所以那个位置下方有一条不大不小的灵脉。

十年已过,石壁依旧,崖壁下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积雪下面有冬眠的植物枝条以及种子,它们只待春风吹过、春雨浇灌过便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陶勋用仙剑在崖壁里凿出洞穴,施展仙术将洞穴改造成连接地下灵脉的洞府,地下的灵脉不大,不足以支撑开辟高阶仙府,他也没想过在此开辟一座长期修炼用的仙府,所以只简单地设置了一下,炼好丹药后就会将此洞府弃用,留待日后有缘人得到。

炼丹也好,炼器也罢,鼎器都是至关重要的工具。陶勋手上有孜蕠鼎,这件仿制了禹王鼎的鼎器品级还算不错,不过时至今日可就有些不够用了,他现今许多炼器、炼丹之法都需要动用太元元火,孜蕠鼎根本承受不了这种火力。

在他用过的鼎器中,唯有禹王鼎能够承受住太元元火的火力,可惜它的材质太过特殊,他曾暗地以太元元火探微知幽的能力分析过它的材料结构,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借太元元火转化一切物质的功能炼化出足够炼制一件禹王鼎的材料,不但要消耗掉海量的珍稀材料,而且就算不眠不休一刻不停地炼取也至少需费时两百年以上。

地藏老人新传授的炼器体系为他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他可以将复生后肉体凡胎的丁柔肉身在短短的十余天内提升到《天册》炼体七十二境的境界,同样也可以将孜蕠鼎提升到接近禹王鼎的品级,这便是利用规则绕开材质的限制,或者提升材质的承受能力。

实际上自习得此种思路和手法后他就想多多地实践、运用,尽快熟练掌握它。考虑到改造孜蕠鼎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他将万分不情愿的孙思正召回府中坐镇,家中留下自己的人偶傀儡替身掩人耳目。

北方迎来了初春的天气,襄山里的皑皑白雪渐渐有消融的迹象。

一个黄道吉日,新开辟的临时洞府“百炼房”外挂着的冰棱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陶勋打开禁制走进百炼房,室内早已经根据需要作了布置,洞室内壁刻画着密密麻麻的阵图,无数块精心炼制的极品玉符镶嵌在阵图的节点上。

离开峨嵋山之后,他每天都在琢磨新的炼器体系,颇有心得,现在设置的阵图比之当时在仙云宫的布置更要复杂许多。

陶勋在布有嵌套复合聚元阵的主位上坐下,伸手点出,六合仙衣脱体而出,随着他意念变化,六合仙衣变作鼎器模样。他已决定今后六合仙衣以仙甲功能为主,偶尔客串一下炼器鼎器,再也不将它变作如意乾坤袋,里面原来里装着的物件早全都移到自己的至灵心戒里。

再一挥手,孜蕠鼎飞出来慢慢落进六合仙衣变成的鼎器里。接下来,他开始掐动起仙诀法印,身下的复合聚元仙阵立即发出柔和的光芒,密密麻麻、星星点点的玉色光点平空出现于他的头顶,然后形如漏斗状地灌进他的百汇穴,随着他仙诀手印的打出,洞壁上的玉符递次发出柔和的玉色光芒,阵图随之一个个地开启,洞室内很快被浓郁的天地元气所充斥。

不过若仔细体味又会发现这些天地元气与普通的有所不同,它无法被普通的修仙功诀所吸收,并且按照着一个异常迅速变化着的频率震动着。再看陶勋的身体,不光是双手,他的整个身体幻化出出千上万个幻影,每一个幻影都成为了某个仙诀的组成部分。

每个幻影仙诀出现后,他的身体里便会迸出一股精纯的仙力掺杂进洞室内的天地元气里面,在从他体内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的仙力的带动下,洞室内的天地元气开始发现变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震动中变作越来越浓郁的、发出纯白色光芒的黑色气态物质。

整间洞室完全被这种中间状态的元气填满,当它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身体完全静止下来,双手各拈一诀在胸前画出阴阳鱼,满室的元气眨眼之间收进阴阳鱼里化成液态物质。

稍停了一会儿,他猛地睁开双眼大喝一声:“开!”

六合仙衣所化的鼎器猛地张开来,这样一来整间洞室都到了鼎器的内部,里面早已熊熊燃烧的太元元火填满了全部的空间,正中央的孜蕠鼎被一团柔和的太元仙力包裹着并没有被大火烧毁。

陶勋将阴阳鱼放平,两手各伸无名指蘸一蘸里面的液态元气,对着孜蕠鼎双指合画一符,符画好后化成金光带起一串太元元火飞进孜蕠鼎内部。

这液态的元气就是用来书写规则的元力,而太元元火能转换一切物质,当他启动修改规则的仙诀后,太元元火将按照新的规则将元力同孜蕠鼎的材料物质炼合成一体,通过这种方法改造之后的孜蕠鼎的承受能力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对陶勋来说,整个炼器过程中最难的地方不是炼化,而是对新规则的理解。按照地藏老人的注解,这套全新炼器术是对天地诞生时最初的本源规则的浅层运用,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天地本源规则的理解。

从天地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无数亿年,天地的本源规则已经细化到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凡界仅仅只是其中一些规则综合作用下方产生和存在的,它同天地本源规则既是一体又完全是异体。

打个比方,天地本源规则最初是一个圆瓷盘,当它打碎并且不断地被进一步粉碎之后,无数个碎块从其中分离出来,每个分离出来的碎块同最初的圆盘可以说完全不一样了,但它却确实是源自最初的圆盘,圆盘有变成任一个碎块的可能性,但任一个碎块没有变成另一个碎块的可能。

陶勋隐隐感觉到,天地本源规则既是一个无比庞杂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大道至繁至简的简单规则,其中如何把握,如何理解,他还摸不清门道,好在改造区区孜蕠鼎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规则应用之术。

第十六章 五月散人(上)

 半个月后,百炼房里被金光所笼罩,孜蕠鼎改造成功了,它在太元元火的包围下通体流转着淡金色的光晕,如同有生命般一胀一缩,带起一股无形之力似脉搏跳动般猛烈地冲击着四周。

陶勋颇觉疲惫,改造鼎器的消耗极大,最主要的是消耗是他自身的仙元,至少需要休息十天半个月才能缓过来。他收起仙诀,六合仙衣变回原样没入身体,洞室内壁上繁复的阵图在撤掉仙诀后立即化成尘土掉下来,掉落到半空里尘土化成阵阵光点消失无踪。

孜蕠鼎安静地立他前面,仙光内敛含而不吐,看上去就象极普通的铜器。

陶勋神识扫过鼎器,仔细地观察起改造成果。刚看了两眼,他神识一跳,大呼了一声:“糟糕!”扬手向洞顶打出一记紫火天雷。

就在他出手的同时,整间洞室剧烈地颤抖起来,洞顶哗喇喇地豁出个一十余丈长的大口子,一记耀眼无比的天雷穿击而下直指孜蕠鼎。

原来在凡界每一件品级极高的仙器出世多半会引发天忌,这是上天消灭威胁天地平衡的因素的最迅速、最直接反应,由于炼器者往往这个时候最虚弱,根本无力抗拒天忌,所以绝大多数的极品仙器甫一出世就被老天弄成了粉末。

好在陶勋本人就是个异类,这个时候还能发动紫火天雷,虽没有完全击散突降的劫雷,却也消耗掉突降天雷的大半破坏力,剩余的力道对孜蕠鼎构不成致命威胁。一记天雷过后又一记落下来,接二连三总共落下十三记,他拼了老命终将天雷全部击散,保住自己花费心血炼就的成果。

不过到这个时候他彻底力竭,赶紧拿出老袁送的紫葫芦,倒一大口醉清风进肚,惬意地伸个懒腰,一边运动炼化酒中药力,一边迅速地简单收拾一下洞府,修复好洞室被劫雷破坏的部位,弄好后一个瞬移直接回到京城家里。

他在改造鼎器和抗击劫雷时将地下灵脉的灵气消耗得太快,以致灵脉灵力短时间出现枯竭,须得过十天半月才能恢复,而他自己也有些累了,这个时候喝口醉清风再好好睡一觉,天下之美莫若是。

回到家里,他先向丁柔和孙思正问了问近半个月的情况。

朝廷查办九边军镇通敌要案的进展颇为顺利,在得到大量证据后开始正式抓捕涉案之人。

朝廷的动静也传到了边镇,各镇反应不一,有的涉案的将领服毒自杀,有的自缚请罪,有的弃官逃跑,有的叛入北戎,只有一镇总兵勾结北戎起兵造反。

陶勋在提交的条陈里重点点了这名总兵的名,兵部已然采信,早已作重点防范,当即启动事先拟就的预案,一项项对策实施下去,那边叛军起兵不过三日,辖部大部分反正,其纠集起来的私练兵将不断溃散,到了第五日,那名总兵的人头就被他的亲兵砍下来送到西京留守司衙门。

威胁解除了,兵部的事更不需要陶勋掺和进去,他自是乐得清闲。

了解清楚朝局,陶勋又陪丁柔说了会话,将新改造的孜蕠鼎塞给她后自回房睡大觉去也。

边镇局势的迅速安定下来,京城里却是迅速热闹了起来。

出事的边镇将领大半是裴恺亲自推荐,或者是裴党重要人物所推荐,他们出了问题,作为推荐人也要受到牵连,到底会被牵连到何种程度,这就要看案子如何审理。于是乎,围绕审案*与裴党热火朝天地斗起来,牵涉之广就连一向保持中立的官员大多都趟了浑水。

丁柔之父丁崇本就同裴恺结过怨,这时自然站在*的立场上对裴党凶猛地攻击,恰巧身为裴党成员的大理寺正卿被查出与边镇总兵有姻亲,而三堂会审中大理寺是必须要参与的,于是丁崇被提拔为署理正卿事务,成为主审官员之一。由于这个缘故,冷清的丁府忽然间变得热闹起来,丁崇公务繁忙,每天在家呆的时间更少,丁柔生怕母亲受姨娘的气,干脆住回了娘家。

陶勋继续他的避居策略,对外称病,每天窝在家里谁也不见,实则他在家里略事休息了十天,便迫不及待地返回百炼房。

回到百炼房,陶勋看到洞口禁制里有一枚玉符滴溜溜地乱转,他好奇地取来看,原来是一个自号“五月散人”的散修留言想来拜访。

“五月散人蒯月朋?”陶勋有些奇怪,自己并没跟这个人打过交道:“听说此人是个炼丹的好手,可我还没开始炼丹怎么就把他招来了?”

奇怪归奇怪,他也没将五月散人的拜帖放在心上,迫不及待地拿出孜蕠鼎做试验,上回因力乏没来得及测试鼎器的品质。他放出太元元火从内、外同时夹攻孜蕠鼎,小心地控制着火力一点一点地加大,一点一点地测试孜蕠鼎的最高承受力。最终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孜蕠鼎可以安全地承受太元元火八成半的火力,超过此限度鼎身会迅速崩溃。

这个结果比他预计的还要高出半成,足够他炼制出接近天器的极品仙器和顶级的仙丹,或许它仍比不上禹王鼎,可在凡界已绝对算得上顶级鼎器之一。

陶勋乘兴拿出一些药草布进孜蕠鼎中,百炼房里飘起浓浓的药香气味。若是有人看到必定会惊呼连连,他拿出来的这些药草材料无一不是珍稀之物,譬如那一斤多一株的人参还只能算普通货色。

他手上的珍贵药草一半来自易戴之山,一半是峨嵋派所赠,他将它们全都种植在玉盒内的须弥世界里。

从易戴之山回来后他便发现,只要用五色石作为灵气供应源,再辅以《天册》里一种高级的促进植物生长的大型仙阵,种植在须弥世界里的药草不但不会损失灵气,其生长、开花、结果的速度反而比正常情况下快许多,而且药力衰减的程度可以忽略不计,这便使他有了几乎取之不尽的材料来源。

布完药,他取出绞云罗,小心地放到孜蕠鼎内的主炼器室内,修补绞云罗是主要目的,炼丹只是为炼器事先暖暖鼎。

洞外的禁制忽然有一阵扰动,陶勋透过护洞仙阵看去,看到外面有一个身着医服的老者正在叩击洞府大门。

“吾乃五月散人,前番拜访高邻不遇,今闻尊驾回府,特来拜会。”

“五月散人!”陶勋想了想,人家一再上门拜访,拒之门外总不太好,便变化成丁原的模样,放开禁制打开洞府大门迎出洞外。

五月散人看上去五十出头,须发斑白,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药堂里的坐堂大夫,笑呵呵的显得很和善,他冲陶勋深深一揖:“冒昧来访,祈高邻勿怪。”

陶勋回礼寒喧,从对方身上闻到一股淡淡的酒味,不觉暗暗好笑:这人看来是个贪杯之辈,酒劲未醒便来窜门,竟也不怕失礼。

五月散人走进百炼房,嘴巴一刻不歇,尽是赞赏洞府内布置巧妙一类的奉承话,听得陶勋颇为不解。

陶勋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用来布置洞府的器具和禁制都是些凡间仙道界常用的普通货色,哪当得起对方这般夸奖。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果不其然,宾主双方落座后,五月散人便捋须笑道:“老夫比道友痴长几岁,便厚着脸皮唤你一声小友吧。老夫是个不甚拘礼的人,以往到朋友家中作客从不要主人拿好东西招待,随便上点酒水就足矣。”

陶勋心中暗想:“果然是想来蹭酒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