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还要求自己的军队在行军的过程中,不要追求行军的速度,在扎营的时候,要挖深壕,筑墙垒。并且多派游哨和暗哨,配合明哨防止后金军劫营。

    吴世恭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后金军只是到内地抢掠的话,他们也就是对财物有兴趣,绝对不肯白白地花费兵力,来攻打自己坚固的营地的。

    不过,吴世恭还向这些军官提出了自己对后金军的第二种猜测,那就是后金军这次要攻打京城。这也是吴世恭基于最后后金替代明朝,建立清朝的前世思想的作怪。因为这时候的吴世恭,并不知道这次后金军的入关,是不是前世那次吴三桂放开山海关,放后金军的那次入关。

    因此,吴世恭也要求这些军官做好思想准备,万一京城告急,吴世恭也一定会不惜伤亡,带领自己的勤王军队开往京城的。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也会千方百计把薛家和吴家的人员,尽可能多的救出来的。

    对于吴世恭的要求,这些军官都没有任何异议。因为吴世恭的分析确实也是十分合理的。再说,找些军官也基本上都是京城出来的,他们的家人也都在京城。万一京城受到威胁以后,去救援京城也等于是去救援他们的家属。

    在结束商议的时候,吴世恭再次强调:今天商量的内容,要传达到自己千户所的每一位兵丁的耳中,让他们都要完全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过,也要所有的兵丁都做好保密工作,绝对不可以把今天商议的内容,流传到外面去。

第一百五十章太糟糕啦

    军官们连夜把吴世恭的想法和安排交待给了每一位兵丁。所有的兵丁也都被告诫了,不得向外人透漏这个秘密。

    在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吴世恭和他的兵丁也终于赶到了归德府城。见到吴世恭守诺而来,赵铭也是十分地高兴。在当天晚上,归德府的主要官员和归德卫的武官们在府尊大人和赵铭的带领下,也设宴款待了吴世恭。

    在宴会上,府尊大人和赵铭对吴世恭说的那冠冕堂皇地话,反正大家也可以想象出来。而吴世恭对这些大人们也积极回应着,他也不断地拍着胸脯表决心。反正是空对空,吴世恭那是绝对没有把自己表决心的话放在心上。

    到了最后,依然是常规节目——各个青楼的红牌进来,然后……。也不知怎么搞得,归德府的头牌小姐蔓铃,又被安排到吴世恭的身边陪酒。

    而这一次蔓铃小姐的态度,比第一次对吴世恭那种绝对冷淡的态度,要稍稍好上那么一点儿。甚至她还主动向吴世恭敬酒,预祝吴世恭:“得胜归来。”

    吴世恭也很客气地感谢了蔓铃小姐的吉言。但是,吴世恭现在确实没有心情寻欢作乐,所以没待了很久,就借口自己劳累告辞,离开酒宴回到自己的营地休息去了。

    吴世恭的匆匆离去,让蔓铃的心中感到很气愤。蔓铃当然不会对吴世恭这个要相貌没相貌,要地位没地位的小千户动什么心。可是吴世恭两次见到蔓铃,却连一个猪哥相都没有在蔓铃的眼前表露过,这让蔓铃情以何堪?

    更为过分的是,吴世恭两次都匆匆离去,好象一点儿也没有把蔓铃放在心上。这让心高气傲的蔓铃怎么忍受得了呢?要不是还是有这么多的文士豪客追捧着蔓铃,蔓铃几乎要对自己的美貌产生怀疑了。

    蔓铃不知道,吴世恭确实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可是吴世恭也并非没有对蔓铃的美貌动过心。不过,现在的吴世恭就要出征,说实在话,吴世恭心中的压力很大,也就淡薄了沾花惹草的心思。

    当然,如果蔓铃今天主动投怀送抱的话,为了放松精神上的压力,吴世恭也不介意和蔓铃过个夜发泄一下的。可是吴世恭心中很明白,就凭蔓铃对自己的态度,那种事情也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吴世恭也就不需要对蔓铃假以颜色,去做那无用功了。

    吴世恭回到自己的营房以后,早早地就入了睡。这一觉睡得很沉。在这几天,吴世恭在归德府城和千户所堡垒之间赶来赶去,确实也是有些累了。

    其他千户所抽调的勤王兵丁,也都在这几天赶到归德府城集合了。在点名以后,这些兵丁在俞继的率领下,正是编入了勤王的军队,归吴世恭来指挥。

    吴世恭观察了那些兵丁,人数倒是不缺,可是所有的兵丁,都好象是从现代的集中营里出来的。除了那几位带队的武官和他们身边几十位亲兵以外,其他的兵丁都是瘦骨伶仃,皮包骨头的。他们和吴世恭自己千户所那些,脸色红润,身上长满脂肪和肌肉的兵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吴世恭对那些兵丁的这种身体状况,也不能够说些什么。因为在明朝,穷苦的老百姓,因为长期处在半饥饿状态,根本就没有什么营养补充,所以长得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军户,也当然如此。

    可是这些兵丁身体素质差一点也就罢了,可这么冷的天,几乎一半的人的身上没有棉衣。更不用说带出来什么帐篷棉被了。

    这让吴世恭是十分地担心。这次去京城勤王,吴世恭率领着这些兵丁是往北面走,现在又快要到了冬天。如果在野地里露营的话,吴世恭害怕把那些兵丁都会被冻死冻伤。不要到了时候,鞑子倒没有杀几个自己的兵丁,而老天爷却使自己的兵丁大量的伤亡。

    反正现在是有困难,找赵铭。吴世恭就向赵铭要求了大量的帐篷和被服。可赵铭双手向吴世恭一摊,就是没有。

    赵铭向吴世恭吐出了苦水:上次圣灵会乱民造反,归德卫武库中的兵器都基本上发下去了。而在事后,那些兵器却只收回来一小部分。

    而这次吴世恭去勤王,为了发给那些兵丁兵器,归德卫的武库中,所有的兵器也基本上都搬空了。连赵铭在圣灵会乱民造反以后,动用自家的腰包,添购的那些火药,这次也全部给了吴世恭。而现在的赵铭,对那些帐篷和被服的添置,确实是无能为力。

    不过,赵铭还算是肯帮忙,他就向归德府府尊提出求援。勤王的大事,多少也得到了归德府上下官员的重视。所以到了最后,也总算是为吴世恭解决了一些帐篷和被服。面对此种情况,吴世恭也只能够无奈地想道:船到桥头自会直了。

    十月十五日,在归德府府尊的主持下,归德府为归德卫勤王的军队正式进行了壮行仪式。吴世恭在仪式上惊讶地发现,除了自己饮了三杯壮行酒那片刻的时光以外,那些出征的兵丁,却完全都沦为了壮行仪式上的配角。

    而在这个壮行仪式上,完全成为了文人的舞台。他们说诗赋,行古礼,都忙得是兴致勃勃。就是没有为吴世恭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好不容易熬到了吉时,吴世恭就象逃一样,带着这些兵丁离开了归德府城。

    而这次出征,归德府的官府除了发给每位兵丁一两银子的安家费以外,归德府中的士绅也凑齐了八百两银子何一些猪羊,来犒劳了吴世恭他们。除此之外,在离开归德府城之前,作为礼节,吴世恭还特意到了侯恂府中去告别。

    那侯恂已经早就被崇祯皇帝起复了,现在也已经在京城做着官。所以侯府中接待吴世恭的,是侯恂的父亲——侯老太爷。那侯老太爷也是个进士,更曾经做过九卿的高官。因此,吴世恭是以晚辈的礼节来向侯老太爷施礼的。

    侯老太爷当然在以前,从自己的儿子侯恂口中,知道了侯恂要笼络吴世恭的想法。所以也对吴世恭客客气气的,更是勉励了吴世恭几句。甚至在吴世恭告辞的时候,侯老太爷更是拿出了五百两银子,作为对吴世恭的犒劳。

    另外,归德府府尊也为勤王的军队准备了一些大车,以及准备了四天的口粮。而等到吴世恭这支勤王的军队到了济宁以后,吴世恭的给养将由运河两边的漕运仓库和当地的官府来供应。

    当然,吴世恭自己准备的物资和粮食就比较充足了。因为吴世恭自己的骡马和大车也比较多,吴世恭就携带了大量的大车,在大车上也装满了物资。但是因为得到了粮草供应的保证,所以吴世恭从自己千户所中,携带的粮草数量也并不多,

    而当离开归德府城,行军开始以后,吴世恭就发现情况简直太糟糕了。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兵丁,因为接受过行军和队列的训练,所以在行军过程中,倒走得不差。

    可是其他千户所那九百名兵丁,那个行军,走得甚至不如现代的小学生去春游。吴世恭也知道这些兵丁虽然挂着个军户的名头,但是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可是行军的表现这样的差劣,也大大出乎吴世恭的意料。

    要知道,因为那些兵丁走得很散漫,行军的队伍就被拉的很长,而那些军官们也难以察觉是否有兵丁掉队。

    于是虽然天还没有黑,但是在离开归德府城十里左右的地方,吴世恭就下令安营扎寨。吴世恭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快的要安排磨合好那九百名兵丁。

第一百五十一章急转弯

    就是这短短十里路程的行军,也显示出吴世恭这个千户所的兵丁和其他那些兵丁的巨大差距。更不用说在扎营的时候,吴世恭的这些兵丁都有条不紊地干着各自的工作。

    而那九百名兵丁,虽然也想来帮忙,可他们却有些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的样子。因此,当俞继这些其他千户所的军官,被吴世恭叫过来以后,他们的脸上都有些羞愧。

    吴世恭倒没有责怪俞继他们什么,毕竟这些军官并不是吴世恭的直接下属。他反而开口安慰他们:“其实这些兵丁都不错。他们至少也敢于去京城勤王战斗了。至于今天他们行军扎营的表现不怎么好,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的缘故。”

    “不过话说回来。本官把这些归德卫的好儿郎带往京城,最想做的事,也是把他们都平平安安地带回家。因此,本官也将会在行军途中,加强对他们的训练。你们要让他们要忍受住训练时的艰苦。告诉他们,这也是为了他们好,起码也要让他们有保命的本钱。”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手下的那些兵丁的体质也太差了一点儿。依本官来看,应该是长期没有吃饱饭的缘故。其它的本官不敢保证,但只要是本官手下的兵丁,本官绝对不会让他们饿肚子的。”

    “要知道,以后不要说可能打仗了,就是行军扎营这些事,也都是些体力活。依照本官以前的经验,只要再这么走上三天,你们手下的兵丁就会趴下一大半。所以现在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先调养好这些兵丁,让他们起码有个做士卒的样子。”

    吴世恭没有食言,开饭的时候,主食的量很足,再加上杀了些犒劳的猪羊加菜,所有的兵丁都吃得兴高采烈的。

    在晚饭后,吴世恭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千户所一些训练比较好的兵丁,安排到那九百名兵丁中间,作为教官,开始教授他们军事知识。

    这些其他千户所中被抽调出来的兵丁,他们有的因为在千户所中地位比较低,所以被自己的千户和百户点名的。而公平一些的千户,也只是通过抽签的方法来抽调出来这些兵丁。不过对于这些兵丁来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不愿意参加这次勤王的军队。

    而这次勤王的出征,又安排得十分匆忙,因此到了现在,这些兵丁的心中,还交织着害怕和茫然的感觉。不过当吴世恭把这些教官安排到他们之中以后,他们起码开始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了。再加上那一顿饱饭,这些兵丁的人心也开始安稳了下来。

    虽然帐篷和被服的数量还是不足,但是因为吴世恭从自己千户所带出来的物资并不少,所以在挤给那些兵丁一部分帐篷和棉被,又让兵丁们到附近多砍些柴禾,多点起火堆取暖以后,行军的第一个夜晚总算是平静地过去了。

    第二天的行军扎营虽然也有些乱哄哄,但是相比第一天,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在吴世恭的内心深处,是准备着万一有什么意外的情况,要把这九百名兵丁作为炮灰的。但是,他还是想尽量地把这些兵丁都安全地带回归德府。

    因此,吴世恭也是很尽心地训练着这些兵丁,在物资的供应上,所有的兵丁也是一视同仁。甚至吴世恭还主动走到那些兵丁之间去交流。在吴世恭这些关心的举动下,那些兵丁的情绪也就更加得稳定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的晚上,吴世恭派出去的,到济宁打前站的骑兵,却返回了吴世恭的大营。他们给吴世恭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们向吴世恭禀告说:“大人,济宁知州告知小的,让小的来禀告大人,因为南直隶和山东的勤王军队都通过大运河北上勤王,所以运河边上的粮仓中的粮食,就不够用了。知州大人让我们归德卫的军队改道,从自己的河南境内北上勤王。”

    听了那打前站的兵丁的禀告,吴世恭忍不住破口大骂。自己的这次出征好象开头不顺啊。

    可是是不是运河边上的粮仓中的粮食真的不够用了吗?那当然不是。就算是再通过两倍的勤王军队,也能够保证这些军队的粮食供应。

    那为什么济宁知州会拒绝吴世恭的勤王军队呢?那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粮仓中的那些粮食,很大的一部分也只存在粮仓的账本上,而粮仓中并没有这么多的粮食。

    在去年,北方因为旱灾粮价飞涨,管理这些粮仓的官吏就上下勾结,高价卖出去很大一批粮食。他们都想着,等夏收和秋收以后,等到粮价大跌,再买进粮食赚取一个差价。

    这倒也不是这些官吏胆大妄为,就象粮食铺子赚取差价一样,管理这些粮食的官吏,每年通过这样的方法赚取银子后上下分润,已经成为了一个潜规则。

    但是这些官吏都没有想到,这次旱灾来势很凶猛,各地夏收的时候都基本上颗粒无收,而因为各级官府,都并不象吴世恭这里强力抗旱,所以虽然后来天气好转,各地秋收的时候还是造成了一些损失。这也导致了去年粮价的居高不低。

    所以,既然没有了什么差价,这些官吏也没有忙着把粮食收购回来送进粮仓。可是今年粮价虽然低了,可是这一时三刻,这些官吏也并没有把所有的粮食采购送进粮仓。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鞑子入关,各地勤王的大事了。为了供应这些勤王军队,粮仓中的粮食肯定要取出来。而现在的粮仓中却并没有足够的粮食,因此,为了保证主要的勤王军队,例如南直隶的军队。和本地的军队,例如山东的军队的供应,这些官吏也只好做恶人,拒绝供应吴世恭的河南归德卫的军队了。

    吴世恭当然想象不到被拒绝的原因。但是因为这次去京城勤王的军队,集合地点就是运河尽头的通州,所以现在虽然运河已经冰冻,不能够再行船了。但是,沿着运河行军,无论是供养供应和行军路线都是最方便的。

    而现在吴世恭却要通过河南的北部地区,再渡黄河,从北直隶绕道赶到通州,这一路上的麻烦事肯定会多出来许多的。另外,因为没有了其他勤王军队在附近的支援保护,这一路上的行军也变得危险许多。

    要知道,后金军现在就在北直隶肆虐着呢。虽然他们的主力大军到达北直隶的南部地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说不准有这么几支小的鞑子军队跑过来呢。

    没有办法,也只能够调转方向,来个急转弯行军了。想要再退回归德府城也绝对不现实。勤王军队已经出发了,再转回出发点,那就太儿戏了一点儿。

    可是,想在吴世恭军队却立刻碰到了这么一个大问题:他们的粮草携带的数量就不够用了,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行军。

    因此,吴世恭立刻安排人回归德府城,向归德府府尊和赵铭报信,告诉给他们这个新的情况。并且要他们帮忙,让他们再征集运送一批粮草来。

    另外,吴世恭也召集了所有的军官,向他们通报了这个新的情况,让他们和手下的兵丁做好准备,军队将要急转弯直接北上勤王。

    在忙碌完这一切以后,吴世恭也冷静了下来。他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个极好的理由,可以拖延行军的速度吗?也许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而这个时候,吴世恭不了解明朝兵丁的情况和吴世恭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这两点缺点就显现出来了。

    吴世恭认为自己命令军队转向,有着很合理的理由,也是一个很正常的命令。再说,令行禁止是每一支军队首要的纪律。吴世恭并不了解,自己现在率领的这支军队中的兵丁,很大一部分都不能够称为是一名军人的。

    另外,在军官回去向兵丁们传达军队转向行军的时候,有的军官还把原因交待得很清楚,可有的军官传达命令的时候,却对那些胆大提出疑问的兵丁,回答的态度就有些简单粗暴了。

    这些军官对提出疑问的兵丁是这样吼的:“大人们怎么命令的,你们就要怎么做。废什么话啊?不服从命令的结果就是一个——砍头示众。”

    这样简单粗暴的回答,虽然暂时压住了那些兵丁心中的疑问,但是在这些兵丁的心中,那紧张的情绪却立刻弥漫开来。

    而吴世恭这支勤王军队中,兵丁的来源也十分复杂。有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也有其他千户所的。他们只是在这次勤王行动中,暂时听从吴世恭的命令。

    就是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兵丁中,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有吴世恭自己从京城里带过来的护卫;有本地的千户所军户和青壮百姓;还有一些是土匪招安的。

    而这三个原因夹杂在一起,引起了吴世恭成军以后迎来的第一场内部危机。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却对这种动态却是毫无所知。

第一百五十二章兵丁逃亡

    当吴世恭率领兵丁转向时,在朝归德府北面走去的路上,几名从其他千户所抽调来的军户发生了逃亡。

    而这几名逃亡的军户,他们所在的千户所,恰好就在吴世恭的军队转向的那条路的附近,所以这些逃亡的军户对附近的道路是十分的熟悉。再加上吴世恭他们这些军官都没有什么防备,所以这些军户就很顺利地逃亡了出去。

    得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