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瑞香的事,那是场“胳膊”和“大腿”的较量,不管孰是孰非,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杜熙月心里盘算来盘算去,决定还是“走为上策”的好,所以今天必须要把信送到二太太面前才行……
但这个“送”,如何送得巧,又得让周福荃家的发现,杜熙月在心里思量几遍……
临院门还有几步时,周福荃家的就停住了脚步,她沉着脸朝杜熙月微微行礼,冷冷说了句:“二姑娘请慢走。”
杜熙月屈膝福礼,垂着眸子,客气地应道:“劳烦周妈妈了,还请周妈妈留步。”正欲转身,一笺酱黄色的信封从袖兜里滑落出来,无声地掉在院内青灰色的石板上。
周福荃家的眼尖,又想着杜熙月身边还有瑞香跟着,便没多嘴。
杜熙月似乎并未察觉,瑞香也未发现,走过时还在信封上踩了一脚。
周福荃家的微怔,这类欲擒故纵小把戏在二太太身边见得太多,她眯着眼看着若无其事的杜熙月,直到瑞香跨过院门,又半信半疑地盯着地上的信封半晌,不确定杜熙月是假小心还是真大意……
“周妈妈,二太太叫您进去。”小红的声音拉回周福荃家的思绪。
“来了。”她应了一声,把地上的信封捡起来翻过来看了看,上面的字迹十分陌生。
“周妈妈,二太太叫您哪。”小红见周福荃家的站着没动,就走过来,低声催促了一句。
“知道了。”周福荃家的不耐烦地抬了抬眼,顺手把信塞到小红手里道,“等会你把这个交给二太太,就说是二姑娘掉的。”
小红想起杜熙月进院时轻捏着袖兜的动作,心里明白了个七八分。可她不是傻人,周福荃家的向来不会把关于二太太的事给别的下人做,除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小红拿着信,眨了眨眼,用不确定的口气问道:“不给二姑娘送回去吗?”
“她本就是要拿给二太太看的吧。”周福荃家的冷冷地看了小红一眼,头也不回朝二太太屋走去,也没多问小红为什么又出现在二太太屋里,还跑出来传话。
当然这话她不是没心里想过,只是闪念过后,她觉得一个传膳的小丫头能翻出多大的浪来,便心安理得的伺候二太太去了。
小红也没马上把信送到二太太面前,她站在门外听了会周福荃家的跟二太太之间的对话,也没听到周福荃家的提及“信件”一事。既然周妈妈都不想管的事,自己又何必往上撞?小红心里想着,不由紧握了手上的信,悄悄地退了下去。
这送信的事一挨,就挨到了申时末。
小红拿食盒回西院时,周福荃家的正站在院门口等她。
“信怎么还没给到二太太手里?”周福荃家的一边接过食盒,一边压低声音质问。
“我……”
“算了,你把信给我吧。”周福荃家皱着眉头道,接过信后又斜了小红一眼,“你们这些下人真是一个都指望不上。”说着,就把小红一个人晾在门外。
晚膳后,小红到二太太房里收拾碗盘,在屋外就听见周福荃家的和二太太正有说有笑。
“我一猜就是二姑娘掉的,那丫头真是粗心大意。”周福荃家的一边伺候二太太喝茶,一边眉开眼笑地说道。
二太太抿了一口茶,问道:“那丫头怎么不在定省的时候亲自给我呢?”
周福荃家的一脸谄笑:“那是家里人都畏着您哪!太太您是属于不怒而威的人,姑娘们若不识趣,传出去只会说我们家规不严。再说姑娘们是打心眼里敬畏您,看您早上脸色不好,自然不敢多打扰。”
“你倒是个会拍马屁的……”二太太拂了拂茶盖,语言虽粗,脸上却掩不住露出位高者的傲慢和得意。
“太太还不知道我的这点能耐,就是个嘴巴利索点。”周福荃家的一副奴才相,笑道。
二太太轻笑一声,又像想起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既然是早上就送来了,怎么你这会才交给我?”
周福荃家的听着一怔,又对还在收拾桌子的小红使了个眼色,等小红下去了,才笑着回应道:“原本一早派人给您送过来,可忙东忙西的,就把这茬给忘了,晚膳前才想起这事,一问才知还没给您送呢!我寻思着,现在的丫头也都不顶事,还是我亲自送过来合适。”
“下次这样的事早点提。”二太太吹了吹茶面上的沫子,淡淡地道,“二姑娘就是有一百一千个不敢,你们这些做管事妈妈的也得提醒一声。再说,不过是些小伎俩,别人也就算了,连你也给哄进去。”
这话说得周福荃家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又生怕惹二太太不高兴,忙陪笑道:“二太太说得是,周妈妈下次就是忘了自己也不能忘了二太太的事。”顿了顿,赶紧转移了话题,“今早四姑娘来过了,但我见您睡着了,就打发她回去了,本来她说中午再过来看您,可到了中午又叫人传话过来,说柳姨娘犯病了,要过去看看柳姨娘,明儿一早来给您请安。”
“怎么又病了?”二太太皱了邹眉头,不等周福荃家的应话,又冷“哼”一声,“行了,既然都病了,去看看也是应该的。你明儿再派人去跟二姑娘说一声,早点去看王姨娘也好,若王姨娘身子不好多待上几天也行,总归她们娘俩见面得少。”
周福荃家的毕恭毕敬地应了一声,见二太太脸上阴晴不定,也没敢再多说一句。谁叫两个姨娘都病在同一个时间点上,让人禁不住有些怀疑……
一时间,屋内又陷入寂静,谁也没注意门外有个绿衣长裙的身影一闪。
周妈妈你招过河拆桥用得真妙,还把责任全赖在我头上。行!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小红想着,眼中透着阴冷。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探母(上)
baoba谁有淘宝帐号,麻烦速去围观探花巨的女儿,顺便投上您宝贵的一票10029乐乐
-----------------------
然而这一切对杜熙月而言,进行的异常顺利。一早,她打发了瑞香去送客,自己坐在炕塌上长呼了一口气。
“姑娘,您打算什么时候走?”含巧递上新茶,歪着头问道。
杜熙月看了看外面的晴空万里的天气,又怕二太太阴晴不定,说变卦就变卦,虽说王姨娘那肯定是要去的,可是时间早晚,就是个大问题……她思忖一会,道:“明天吧。”
含巧微怔,笑道:“我原以为二姑娘说提前走只是说说而已,真没想到只隔一天,二太太竟然真的同意了。”
杜熙月睨了含巧一眼,不紧不慢地说:“你以为二太太真的会信吗?”
“太太若不信干嘛还让姑娘走?”含巧一脸不解的神情,狐疑道。
杜熙月看着眼前这个小丫头傻愣愣的模样,“噗嗤”笑出声来,又掐了一下那水嫩的脸蛋,笑道:“你的问题怎么那么多?既然二太太答应我们走了,就赶紧收拾东西走呗。小心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含巧摸着脸颊“哦”的应了一声,又转移了话题问道:“姑娘走得这么急,要是约不到周大管家手上的马车怎么办?”
“约什么周管家的马车?周管家掌管的车是供府里太太们用的,就是想用也得提前三天跟他商量,还不一定就能借得到。”杜熙月笑得淡然,接着道,“我们走得急,也顾不得许多事,你只要把该带的都带齐就行。等会再去找孟老头,用他手上那个蓝篷布的小马车就可以了。”
含巧听得膛目结舌:“孟老爹手上的马车可是专给府里拉货、搬东西用的,连下人们都怕弄脏衣服很少坐他的车,姑娘怎么想去坐?”
“你上次出去办事,不也是坐得孟老头的车。怎么?事情办完了就开始嫌弃人家的车了?”杜熙月说着,笑打了下含巧头。
“那是给姑娘办事,没办法的事嘛……”含巧嘟着嘴嘀咕道,“这次是姑娘出去,怎么能坐那样的车?不然到了王姨娘那边,又要被那些下人轻看。”
轻看就轻看,王姨娘都不怕,她怕什么……杜熙月心里自嘲,面上却纹丝不动,只催促道:“别想太多,交待你的事赶紧去办就是了。”
含巧老大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就退出去了。她前脚走,瑞香后脚就进了门。
“二姑娘,我依了姑娘的吩咐把小红一直送到路口才折回来。”瑞香想也不想就一屁股坐到杜熙月身边说道,还把小几上的新泡的茶拿过来喝到见底,才用帕子拭了下嘴,啧了啧,眯着眼笑道:“姑娘,这是今年新进的西湖龙井吧?真是唇齿留香……”说话间,还在回味嘴里那股茶香。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杜熙月暗暗冷笑,似乎屋内只要含巧不在,瑞香那种毫无顾忌的姿态就显露无疑。
“你若喜欢就拿点去尝尝。”杜熙月不动声色地笑了笑。
“我们沾点二姑娘光就行了,上次姑娘给我的那包大红袍还没喝完呢。”瑞香笑着,心情轻松起来,两条腿在裙子里摆来摆去。
杜熙月淡淡看了眼见底的嫩黄色茶汤,垂了眸子,遮住了眼里的神情,道:“明日我们就要去王姨娘那,今天赶紧把东西都拢一拢,别到时忘带了什么。”
瑞香一怔:“姑娘要走得这么急?”
杜熙月轻点了下头,没再说话。
“这么急,周管家那边是借不到车的……”瑞香喃喃自语。
“这个好办。”杜熙月露出亲昵的笑容,“刚才含巧已经提醒过我了,我跟她说明天坐孟老头的车出去就行。”
“孟老头的车?”瑞香一脸疑惑,“那是什么车?”
“蓝篷车。”
瑞香一愣:“那不是拉货的马车吗?”
杜熙月“嗯”了一声,就见瑞香脸上露出嫌恶的神情。
……
第二天一大早瑞香只顾低着头跟在杜熙月身后,还时不时拿手遮掩一下,一直走到垂花门,才松了口气。原以瑞香平时的性格,打死都不愿意坐在这样的马车上,那真是丢脸丢到家了……可自从有了蓉爷那次教训后,她再也不敢随便乱跑。
“姑娘,确定要坐这个车去王府?”临上车时,瑞香又凑到杜熙月身边悄声问了一遍。
杜熙月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目无斜视地上了车。
瑞香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坐进了车里。
含巧进车里时,见杜熙月正襟危坐,便没敢多话,只是小心收好裙角,虚坐下来。
孟老头把两个包袱递了车里,吆喝了句:“二姑娘,坐稳了!”就甩响了马鞭,车缓缓前行。马车是有些年头了,行驶起来不但有些颠簸,而且还时不时发出“吱吱”的声响。
瑞香坐在车里有些摇晃,她打量一遍有些褪色的蓝篷布和陈旧的车木板,撇了撇嘴,一声不响地把地上的包袱朝自己这边挪了挪,悄悄地把脚蹭在包袱布上,以免自己的新鞋在车里弄脏。
……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车子驶进一个巷子里,原先宽阔的平坦的白石板路面一下变成坑坑洼洼的青石砖地面,车子颠簸的愈发厉害。
“这是去哪?好像不是去王府的路。”瑞香掀开车帘朝外看了一眼,问道。
“去华巷,王姨娘住的地方。”孟老头在外面吸了口烟,乐呵呵的答道。
“二姑娘,我们不去王府了吗?”瑞香转过头,疑惑地望着杜熙月。
杜熙月揭开窗帘子,朝外瞄了一眼,淡淡回道:“不去。”
瑞香顿时像泄了气一般,嘴里嘀嘀咕咕地也不知道嘟噜些什么,大叹了一口气。
杜熙月听罢,没吭声,只是出神得望着窗外——华巷,曾是她前世向往却极少踏足的地方。这里存着她的遗憾、无奈和不甘,明明是自己的生母,可在母亲嘴里永远听到的是关于隆哥话题,也从不曾得到像柳姨娘对待四姑娘那样的关怀。她,永远是站在母亲身后的影子下,默默注视着母亲背影的那个孩子……
这个充满记忆的地方,让杜熙月内心五味杂陈……即便她已经不是个小孩子,但是每每想到这些,内心还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
“二姑娘,到了。”孟老头掀开车帘,在外面秉了一声。
杜熙月回过神,抚了抚头上发髻,第一个从车上下来,来接她们的是一个穿着华丽的婆子。
“就姑娘一人吗?”那婆子打量着眼前的半旧的马车,露出不满的神情,问道。
“嗯。”杜熙月颔首,心里感到一阵悲凉……就连王姨娘身边的下人都知道王姨娘最盼望来的是隆哥。
等含巧和瑞香拿好了包袱,那婆子才领着一行人往前走:“姑娘怎么坐这样的马车过来?周福荃那边没有安排吗?”
杜熙月见那婆子紧锁着眉头,忙回道:“甘妈妈莫气,不过是因为我回来得太急,二太太那边的马车安排不过来,我就自作主张找了孟老爹过来。”
甘妈妈是王姨娘的乳娘,也是王姨娘从娘家带到宁坤府的下人。虽说是个下人,但从王府兴衰再到进入宁坤府,也是个见过各色大场面的人,如今王府东山再起,曾经那些只会给白眼的附势货全转了一副讨好巴结的模样。甘妈妈是经历过辛酸荣辱的人,说话间更多了几分肃穆,给外人多了几分距离感。自从王姨娘搬出宁坤府后,甘妈妈在华巷便充当了大管家的角色,不但把王姨娘伺候的妥妥帖帖,还得把下面的人管理得井井有条。
甘妈妈见杜熙月一脸平和,也不像是受了欺负的,便点了点头,道:“姑娘下次要是回来提前派人送个信,我们派车过去接就是了,自是不必看那些行子货的脸色。”
杜熙月先是一愣,然后重重地“嗯”了一声,那种失去已久的归属感占满了整个心头。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探母(下)
华巷本是王府的老宅子,王老太爷失势时,家中的房屋、地契全被地方上的贪官小吏们浑水摸鱼,说是充公,最后也就变着法子把这些搬不走的东西变成现银捅进了自己腰包。就拿华巷来说,当初被没收后,上面一些官吏本想借手上现权将宅子变卖,哪知几个蠢蛋也不打探下价格,就以高价出售……这下,普通百姓买不起。倒有一些能出得起价的动了心,可这些人也不是善茬,打听了宅子的背景、来头后,怕被牵连进去,就没了动静,这样宅子一空就是三、四个月。后来不知谁想的主意,把宅子沿街的部分改成了小铺面,卖的卖、租的租,地方上得了钱,对背街的院落也失去了兴趣,便一直荒废下来。
等王家拿回宅子时,看着街面的铺子还以为平白捡了个大喜饼,后来接过账目才知道是一本烂帐,早先能赚能分的部分早被地方上拿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长年欠债的和一些不知什么来头的关系户。这样一来,想着王老太爷的位置刚坐上去没多久,怕得罪人,几房子嗣便相继打了退堂鼓,只有王姨娘一直盯着这块地。
当初她敢和二太太大吵时,就已经收回了二十个铺面并连带后面的院落都修整了一番,知道这事的人都暗地里佩服王姨娘的手段,只是他们不知道王姨娘还有个得力助手,那就是甘妈妈。
再加上乳娘这个关系,就连王姨娘对甘妈妈也要礼让三分。
“你让那个车夫也跟着进去吃了茶再走。”甘妈妈指了指正准备掉头的马车,沉着声音道。
“这……”杜熙月面有难色道,“怕是不好吧,万一二太太那边找人,孟老爹不在,岂不是我们害了人家。”
“这有什么?即便他是个车夫,我们哪有找人帮忙不言谢的道理。再说二太太能有什么事?就算有事,杜家那么多下人,少他一个还不转了?实在不行还有周福荃。你怕什么?”甘妈妈说着,又朝孟老头朗道:“赶车的,你也下来随我进屋吃些茶点再走。”那说话的声音中气十足,容不得别人反驳。
瑞香挎着包袱睃了眼站在前面的甘妈妈,凑到杜熙月身边,小声说道:“这位甘妈妈好大来头,连周大管家的名字也敢喝来呼去的。”
虽然声音不大,可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杜熙月就斜睨了瑞香一眼,还未开口,甘妈妈就扫来冷漠的眼光:“这丫头是第一次来华巷吧?”
“回妈妈的话,她叫瑞香,是我的贴身丫头,以前也只在过年时见过妈妈,所以大概没什么印象。还请妈妈不要责怪才好。”杜熙月见甘妈妈脸色不好,往前走了一小步挡在瑞香前面圆了个场,又把手背到身后,拉了拉瑞香的衣角,示意她赶紧道歉。
“甘妈妈,我……”
“歉意的话就不用说了,你只记得回去问问二太太,这华巷街的铺子,有几家是杜家的?有几家是严家?有几家是简家的?最后再问问有几家是我家夫人的?”
甘妈妈气势凌人,吓得瑞香只张着嘴“我……我……我……”个半天,也没“我”出个下文来。
“出门管好一张嘴。”甘妈妈淡淡地说了一句,便往前走。
一时间,巷内鸦雀无声,只是偶尔响起孟老头咂巴烟嘴的声音。
这样的安静一直持续到进门后,被守在门口迎客的小丫鬟的甜美声音打破:“甘妈妈,您回来了。夫人方才还问怎么还不见人来?”
甘妈妈这才脸色缓和道:“我先进去给夫人回话,你带他们进去吧。”没走两步,又回头嘱咐:“你找人把车夫引到下房去吃茶,你只带姑娘进去见夫人就行了。”
“是。”小丫鬟屈膝福礼,又转身向杜熙月福礼道,“我们这儿人手少,还请姑娘稍等片刻,我叫人来带车夫下去。”
杜熙月轻点了下头,就见小丫鬟绕过雕刻着“喜鹊登枝”的石制影壁墙下去了。
门口的朱漆大门只关了半扇,另外一面上的兽头门环引得杜熙月侧目,虽说这门环比起普通尺寸的要小上一轮,可配在这并不宽阔的院门上显得恰到好处,且样式精美,同样显出了这宅院的贵气。
“让姑娘久等了。”刚才的小丫鬟过来轻声福礼。
“不碍事。”杜熙月回过神,轻笑了一下,见一个未剃头的小丫头带着孟老头从影壁右面的小道下去。
“姑娘,您还请这边走。”小丫鬟顺着杜熙月的目光看了一眼,客气道。
杜熙月应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