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张无忌还是张无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逊肝胆豪侠,向来不信天命鬼神,但江湖汉子,耳濡目染,终究也是见过、听过许多奇奇怪怪的各种事情,是以在面对张无忌如此古怪的情形,几乎根本已然完全无法以常理来推断的时候,却终究还是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一方面。
只是如此轮回转生之事例,确属罕见之至,是以原本他甚至还曾怀疑过无忌孩儿莫不是被哪个游魂野鬼附身夺舍之类,故尔担心不已,幸而刚才看见无忌孩儿兀自天真烂漫,毫不作伪,这才放下了心来。
殷素素抚着心,眉头紧蹙,心下却是一时早已然乱了方寸。
她出身武林大豪世家,虽然对于医术一途,基本上仍可谓一无所知,然而对江湖之上一些传说中神妙的医术疗伤法门,却是多少都知道上一些,是以对张无忌救治张翠山伤势过程之中,所施展出来那等医术,究竟神妙到何等地步,心下却也并不是全然没有一点底子。
是以她心中也是完全明白,无忌孩儿如此小小年纪,居然就掌握了如此高妙的医术,纵然再过天纵奇材,再有机缘巧遇,只怕却也是绝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只怕真的只能是托于鬼神轮回之说,相信无忌孩儿在这因缘巧合之间,唤醒了前世潜藏的记忆了。
可是……可是……
可是这样一来,无忌孩儿,还是自己的无忌孩儿么?
无忌孩儿的前生如果真的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物,如果无忌孩儿当真想起了前世的事情,那他可还会认自己与五哥,认自己与五哥这一对今生的爹娘?!
更何况,刚极则辱,智极不寿,历来孩童之时聪慧过度的人物,总是容易中途夭折,若是自己的无忌孩儿,因此有了什么闪失,那可教自己怎么办才好。
她心下思忖,愁肠百结,不觉已是弦然欲泣。
张翠山与她夫妻日久,隐隐心意相通, 看着殷素素表情,心下已然明白了她心中所想,紧握着她的手说道:“素素,不管怎么说,无忌孩儿都是我们的骨血,是自你腹中十月怀胎生出来的,莫说此时因缘未明,就算真的有什么前世今生,无忌孩儿始终还是我们的孩儿,我们一样要疼他爱他,他也一样会对我们敬你爱你,你千万不要如此乱了方寸,不管如何,我们一家三口,天上地下,谁也分不开!”
殷素素握着丈夫温暖的手,一时觉得丈夫的双肩恍若能担得起天下间所有的事情一般,心下却也终于渐渐安定了下来。
“五弟说得好!”一直默然不语的谢逊,听得张翠山这话,沉沉开口,说了一声。
他转过头,用一双早已苍白的双眼,对着洞外天光,淡淡的声音里却是透着无比的坚决:“不管怎么说,无忌孩儿是五弟五妹的儿子,是我谢逊的义子,不管是神是鬼,还是那个八百年前就瞎了眼的贼老天,想要改变这一点,都要先行问过我的拳头!”

第一卷 重生冰火岛 第十二章 内家心法
(更新时间:2006…11…20 7:33:00  本章字数:2898)

“既然可以以神引气,为什么不可以气养神?!既然可以以神养气,为什么不可以以气养神,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你太师傅好象也说起过,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张翠山盘坐在大树之下,双眉紧锁,脸上满脸的迷惘之中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欣喜明悟的神色,凝神思索着张无忌方才提出的问题。
今日一早,他便带着张无忌来到这大树之下,遥遥向中原方向拜过了师尊张三丰,开始准备正式将武当心法,传授给张无忌。
武当山的内功心法由是武林之中不世出的一代宗师张三丰所传,承袭大道以至简驭至繁之意,入手处看似平平无齐,与武林中其余门派普通吐纳功夫并无二致,然则却是修习益久,益能显现出其精妙之处,待到最后,威力之巨,进境之快,决不在当世任何一门神功之下。
原本张翠山碍于张无忌年纪尚幼,却也还没有打算现在就开始教他武功的内家心法,然而自日前张无忌险死还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那一系列神妙变化,却是让他再难将张无忌当成一个寻常的五岁孩童来看。
他与谢逊虽然一直好言宽慰着殷素素,但他自己心目中却是知道,无论是他们夫妇还是谢逊,对于张无忌这一突然的变化,终究还是不能真正放心得下。
不管怎么说,自己的至亲骨肉,突然间就有了这样完全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变化,若说真能就此不放在心上,那才是当真不近情理了。
幸好在他们的细心观察之下,张无忌这些日子以来,虽然仍旧经常有一些让他们吃惊的见识与谈吐,然则在那股子对于自己三人的孝顺与尊重,却是丝毫无减,是以原本的那份对张无忌身份认同上的担心,却也慢慢就淡了下去。
然而越是如此,他们却也就越想弄明白张无忌身上,除开现下已然表露出来的那匪夷所思的医术之外,却还有着什么其余的变化。
毕竟他们三个是现下这个世上最为关心张无忌的人,若不能弄明白张无忌身上发生的这些诡异变化的来龙去脉,终究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而这种变化更是毫无先例可循,更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唯一的线索,就只能由张无忌身上去寻找。
他们都是江湖之中闯荡多年的人物,对于江湖掌故、武林秩闻,所知颇多,尤其是谢逊,更是博闻强记,如数家珍。是以他在提议由他们三个人,自那日开始,便每日各自教导张无忌一些诸般杂学,希望可以借由张无忌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表现,来推想出一些端倪。
他们这倒不是对张无忌有什么防范之意,只是爱惜关切,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张无忌身上发生的一切,天下父母心,不外如是。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却是,他向张无忌刚刚讲述完第一段的口决之后,却被张无忌的这一个问题问得愕在当场,却又依稀觉得似乎隐隐触动了些什么,不由得一时也顾不得眼前的张无忌,却是盘坐当地,凝神思索了起来。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张无忌望着自己父亲的模样,嘴角露出一分笑意。
在他梦里那一世的记忆之中,他曾记得太师傅张三丰曾经亲口跟他说过,以自己父亲张翠山的天资悟性,若非英年早逝,实是继承张三丰衣钵之不二人选。
照现在父亲的表现看来,太师傅果然是慧眼独具,看得再精准不过!
武林之中流传的内功心法,千般百种,若要考究其渊源流派,只怕天地间再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只是不管不同的内功心法之间有着多少的区别,其原理却是都是一般无二,都是试图通过体内真气之运行激荡而引发人体内气血阴阳、五脏之气间的一连串变化,从而将人体内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的地步。
天地一大宇宙,人体一小宇宙,人体自出生以来,原本便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潜能,只是寻常人出生之后,为后天所蔽,所能表现出来的却及不得整体的亿万份之一,而内功心法也就是经过千万人摸索而来的激发体内潜能的法门,神功绝学与粗浅吐纳功夫的区别,实则也不外就是看能挖掘出人体潜能的高下程度而已。 
但人身体质千差万别,人体之内那小天地间的运作变化,大的原理固然千人一面、一般无二,然而小处的差别,却也为数重多,是以即便同样一套内功心法,由不同人习来,却也往往效验各不相同,便是这个道理。
是以再神奇的功法,终究是别人家的东西,修习之人纵然体质禀赋与创立神功之人一般无二,成就之极限,也不过就是与那门神功的创始人一般无二而已。
当然,一些神功绝学,其本身所能刺激出的潜能极为深广,正常人若是资禀稍差,只怕穷其毕生之力,亦无法真正达到这些神功绝学的极限之处,除非如张三丰这般幼年便入手最上乘功夫,而又复得享暇龄的盖世奇人,寻常武人,却也不太可能会遇得上这般的困扰。
然而张无忌却是因缘际会,不过二十岁上,便在说不得的大布袋之中,修得九阳神功最高境界,自此神功大成,内力之厚,旷古烁今,却也就在这时,就已经駸駸达到了九阳神功所能容纳的极限,而后修习乾坤大挪移,又自在张三丰处习得太极拳剑,却都不过是修习内力的运使法门而已。
等到他高蹈海外之时,功力之强,已经是除开张三丰之外已是天下间再无抗手,争强好胜之心早已然看淡,然而孤居岁月,除与赵敏、周芷若画眉之乐外,却是再无排遣,是以闲暇之余,不免又复精研武学,以消磨那悠悠岁月。
此时他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剑等绝学于一身,又得武学大宗师张三丰的耳提面命,在武学上的修为见识,原本便已然臻达一个极高的境界,却是不相信自己一生成就,只能至此而已,是以曾经在孤岛之上,苦思经月,意图寻找一条突破人体自身所能刺激得出的内力极限的法门,终于在一日天清海静,月明当空之际,豁然贯通,不由仰天长啸,自此再有突破。
是以他明瞭自己的父亲在武学之上的资禀悟性之后,却也并未以具体的功法相授,反是想引领他走上属于他自己的道路。
人体一身之运作,其繁复难言,却不下于大千世界,纵然是习练九阴、九阳这等神功绝学,也未必人人都能达臻绝顶,真正要突破自身的极限,只有反求诸自己,对于自身小天地运作状况有一个的真实把握。
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自然也便可以根据自己体内真实之状况,制订出最适合于自己的真气运行路线方法,换而言之,能够达臻这一境界的人物,自然也便可以跳出任何神功法门的限制,从而自出机杼,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张无忌自那个长长的梦中醒来之后,在眼下如此身为五岁孩童,手无缚鸡之力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状况将九阳神功去芜存菁,从而在短短月余之内,扎下根基,其根源也多半便在于梦中的这番明悟。是以此时他所修练的功夫,虽然仍自是以九阳神功为基础,但却已经并不是纯粹的九阳神功了,而是加入了更适应于张无忌自身禀赋的一些变化。
只是这番道理,知易行难,毕竟历来习武之人,早已习惯了将提升内力修为的希望放在寻求威力更为巨大的神功心法上面,却是不懂得反求诸己,除了如张三丰、张无忌这等已然将路走到了尽头的人,可谓极少有人能明白这一步。
张无忌望着张翠山此时已然瞑目沉思,宛若老僧入定,微微一笑,长身而起。
'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
第一卷 重生冰火岛 第十三章 改变个性
(更新时间:2006…11…21 0:10:00  本章字数:2441)

张翠山此时盘坐于地,已然是阖起双目,瞑息静气,丝毫不理会外界一切音声象闻。
张无忌站在他身边,游目四顾,替他护法。
这冰火岛上,原本便尽多飞禽山兽,此处又自地处荒僻,此时张翠山凝神参悟内功心决的奥妙,正是到了紧要关头,若是斗然间受到什么意外的打扰,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
原本他们平日里传文习武,却也都就在他们平日所居的石室附近,而殷素素更是夫唱妇随,向来与张翠山砣不离秤,只是今日张翠山却是要传授张无忌武当内功心法,虽然知道冰火岛上除了妻子与谢逊之外,并无其他人存在,但为了表示尊崇张三丰之意,仍然还是特地挑了一个离得较远的地方,而殷素素也自避嫌,并未尝跟来。
武林之中各门各派的内功心法,往往都被视为不传之秘,虽则张三丰一代奇人,行事不拘俗套,向来不计较这些,但他门下的弟子,却还是谨守着那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虽然现在张翠山流落荒岛,此生未必再有能得归中原的日子,而殷素素更是他的结发妻子,虽然他也明知以师尊的性格,绝不会介怀这些事情,但在未曾禀明师尊之前,他还是不愿将武当心法擅自传授。
殷素素与谢逊也都是江湖中成了精的人物,对于这些忌讳都是了然于胸,自然也都是远远地避了开来。
虽则冰火岛上时有山禽猛兽出没,但以张翠山的实力自是不在话下,只是他自己却是未曾料到他反是被张无忌那一番话之下说得心头明悟,就此进入了定境之中,若非此时的张无忌早已不是数天前那个五岁孩童,他的此举倒真的是太过冒险了。
张无忌回过头,望着张翠山不语不动,脸上却隐隐现出一层润玉般的光泽,知晓张翠山心下已有所得,不由得心下微笑。
内力修为,讲究日积月累,滴水钻石,若说张翠山可以在这斗然之间内功大涨,徒增功力,那自是妄言。但张翠山若能由此悟能神气相依的道理,今后修养内气之时,能够懂得按照自己自身小天地之运作消长方式,来删繁就简,则自然可以不走弯路,事半功倍,就此突飞猛进,前途未可限量。
也就是师承于张三丰的张翠山,在张三丰左右耳濡目染,对于这一番道理虽然未曾明了,但多少却也记忆在心,这才能够在张无忌这一语点醒之下,有所明悟,若换做是谢逊,纵然内力修为胜于张翠山何止数倍,却只怕在张无忌的这一句提醒之中难有所得。
张三丰自小便在少林跟随觉远大师修习九阳神功,又曾在觉远大师临圆寂之时,听其诵念九阳真经的全文,虽然当时年岁尚幼,未能全部记忆下来,但一身内功的底子,却终究是承袭九阳神功而来,虽然他后来自出机杼,融合道家诸般理念,创制武当一脉的内功心法,然则修习内功过程之中,终究与张无忌有着诸多相同的体会。
只是此时的张三丰,虽然自身功力已经臻于大成之境,却终究还未曾经历那两次闭关,对于太极神功与太极拳剑,他自己自然可以隐隐约约地体贴得到,但终归还未曾形成系统的理念,自是无法传授给座下弟子,张翠山也是因着在七大弟子之中悟性最高,张三丰有意无意间,时常与其探讨些自己也尚没有完全想明白的武学难题,这才得以对张无忌所说的东西,能够觉得隐约有点印象。
张三丰盖世奇人,武学修为震古烁今,张无忌虽则在功力上较诸张三丰不见得弱上多少,但在武学修为之上,那可是真真正正地瞠乎其后,其在梦中那一生中在武学之上的非凡成就,亦多半是因着在武当山上受张三丰的耳提面命,倾囊相授,方可臻达。
但他此时多了梦里那一世的经历,却简直如同融汇了张三丰苦思百年所领悟出来的武学大要,以及结合自己一身旷古绝今的武功,极尽亶思所得的精要所在,可以说此时这个小小的五岁孩童,在武学之上的识见与修为,却只怕更在当世任何一个人之上。
张无忌仰天,望着天风吹拂下,树叶片片打着旋落在草地上,嘴角微微地荡起了一丝苦笑。
多了那一辈子的经历,他的心境感怀,自然也不可能再能是小小的五岁孩童心态。
毕竟,在梦中那一生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的年纪还要较诸现下不过二十许人的张翠山更为年长上不少,而且号令群豪、逐鹿天下,阅历之丰,经验之广,更不是眼前的张翠山所能比拟得了的。
在梦中那一生里,冰火岛上这几年淳朴天然的生活,影响之所及,贯穿于他的一生。
他那种甚至被人认为是有几分懦弱的善良,其实就是童年之时在这种丝毫容纳不下机心算计的冰火岛上养出来的,以致于他对于一切机心算计、一切的权谋狡诈,都带有一种天然的厌倦乃至于排斥的感觉。
他并不是不够聪明,他并不是不懂的那些技俩,他并不是不知道要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然而他的心下,却始终是不愿。
在他心目之中,人世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莫过于他那日在小酒馆中对赵敏所说的惟愿天下间所有人,都不要再杀人害人,大家和和气气,亲亲爱爱,就如同他们一家人在冰火岛上的模样,那应该有多美好。
是以他在梦中那一生无论是因缘际会当上了明教教主,还是又自慑服六大派,成为中原武林人人归心的人物,或者说高举义旗,反抗蒙元之暴虐,却都不过是时势所迫,不得不尔。虽然在天下人看来,他委实是叱咤风云、光芒万丈、可羡可慕,然而张无忌自己的心下,却是一点也不快活。
………………………………………………………………………………………………………………………………………………………………………………………
第一卷的这几章可以说是有点设定的意思,要解释一些跟《倚天》原文里不相违背却又不尽相同的看法,是以说明性的文字会多一些,偶会注意加快剧情发展的说,请各位朋友继续支持等待。
洋流将至,季风将起,张无忌是否会泛航归去,又是否还会忍心让谢逊独居于冰火岛上?
中原武林,正在为屠龙刀一事争斗纷芸,张无忌一家人的归去,又将给这样的局面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新景象?
一切的精彩,尽在后续,各位叔伯朋友兄弟姐妹快点用票票砸到偶飞速更新吧,你们的支持就素偶码字的动力啊啊啊!

第一卷 重生冰火岛 第十四章 亲者仇者
(更新时间:2006…11…21 12:24:00  本章字数:2384)

若非如此,以当年他在明教教众之中的位望之隆,纵使朱元璋再多狡计,也丝毫撼动不了他的地位。
当日他在朱元璋设计之下,携赵敏飘然而去,实际上却也是因为他早已厌惓了这样的生活,趁势而退而已。
不是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只是觉得朱元璋当时虽然诸多算计,却终究也还算得上治世之能才,将义军所据之地,打理得好生兴旺,他虽然是当时天下几路义军名义上的共主,却从未曾有一刻将这个天下看做是自己私家之物,却也觉得朱元璋若是有才有心,纵然便将天子大位拱手相让,却也没有什么可以的。
更何况行军打仗与江湖争胜不同,明教的首脑人物,武功高是高了,行军打仗,却未必就见得拿手,反倒是一些寻常教众,往往在金戈铁马中脱颖而出,是以当时的几支义军,虽然名义上都自统归明教帐下五行旗、天地风雷四门等统属,然则事实上直接指挥义军的却往往不是五散人、四大法王、左右光明使这些明教的首脑人物,反倒都是如同徐寿辉、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在教中地位不高的教众。
这些教众虽然在教中地位不高,然而却终究是在第一线冲杀指挥的负责人,可以说天下原本是他们打下来的,若是强欲以教权凌驾于前线军事指挥之上,则必然要生出许多冲突,到时兄弟阋于墙,却绝不是张无忌愿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他选择了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