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绣出完美人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光晒在灰白的水泥地上,余然握紧手中的毛笔,怔怔地凝视她用水练的字,看着它们在阳光下一个个淡去,就同脑海深处的回忆,渐渐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然然,你爸妈过清明回家吗?”大伯余尤康突然转头,问低垂着头,发呆的余然。

余然怔了下,嘴角漾开笑意,回答:“不回来。爸爸没假,妈妈店里忙,还要照顾弟弟。”余新比余然小一岁多,今年刚上一年级。作为成年人的余然当然不可能去妒忌一个几岁的孩子。尤其那孩子刚刚失去父母,进入新家。

二姑父齐荣法弹掉香烟灰,笑眯眯地问道:“然然有弟弟了,开心不?”他没有恶意,只想逗孩子开心。

“奶奶说,我当姐姐了,以后要做好榜样!”余然呵呵一笑,偏过头,故作天真地扬扬手中的毛笔。

“然然,跟你奶奶好好学绣艺。这年头,有好手艺的人,将来怎么都不愁!等你学会了,就等于是抱着一个聚宝盆在过日子。到时候,你就算再多几个弟弟都不愁。”二伯余永康家就在余然家隔壁,两家孩子的年纪差得又不太多,关系比起住在后面的余然大伯家更要亲密几分。

大伯余尤康面色严肃地吩咐:“然然,过清明的时候,你帮你爸妈和弟弟多磕几个头。也让你爷爷知道,小儿子家有孙子了。”

老辈里的人总认为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只是后来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导致很多拥有老传统观念的老人,抱憾终生。余爷爷临终时,就惦记着,家里的三房没有孙子当继承人。

“这毛丫头福气蛮好的。属羊,生在寸草不生的寒冬腊月,时辰又是晚间子时过后。将来的日子,估计是小辈中,过得最好的一个。”二姑父掐掉手中的香烟,端起放在一边长凳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神秘兮兮地算了一遍,尔后问道:“然然,你知道你弟弟的时辰八字吗?”

“没有。”余然摇头。作为成人的她当然晓得弟弟余新的时辰八字,但作为上小学三年级的余然,连自己生日都记不住的人,又岂会知道新弟弟的生日。

“怎么?你想帮忙算下。”二伯余永康抓起一把向日葵瓜子,一遍磕一边问。他觉得齐荣法翻个黄历看个日子还行,真要说到算命看风水这类的事上,他就缺道行了,没那个能耐。不是那金刚钻,不能揽瓷器活。

“不。我找范医师帮忙排个八字。看看那孩子与我们家有缘分不?”齐荣法在很多事上,满向着老婆家的。

“缘分就不要算了。只要那孩子将来待云康和小妹孝顺点,现在吃点苦受点累,他们夫妻俩也就没白养他一场。最怕的是,养了个怎么都养不熟的白眼狼!”大伯余尤康叹口气,有些不理解弟弟的心思。家里又不是没孩子,女儿怎么了?女儿贴心,听话,懂事,他还想要个女儿养着呢。养了两个儿子的他,很难体会没儿子人家的苦楚。

他顿了顿,语气和蔼地回头嘱咐低头练字的余然:“然然,将来赚了钱,你第一个要孝顺的人是你奶奶。你可是你奶奶带大的,不要忘记了。”

二姑父齐荣法听了,呵呵笑了声,拿起一根香烟点燃,白色的烟雾飘起,霎时模糊了他的脸孔。二伯余永康闷声不语,自顾自地嗑着瓜子,他脚下的水泥地,丢了一地的瓜子壳。

“我将来赚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奶奶送去市里最好的医院,做全身检查。”虽然对大伯的叮嘱不以为然,余然依旧抬起头,眼神坚定的承诺。为人子女,理当孝顺家中长辈。余奶奶吃了一辈子的苦,老来享享儿孙福,也是应当的。既然她父母都在外,无法在身前孝敬,那就由她全权代表了。

“毛丫头有心了!”齐荣法大笑着赞叹。

二伯余永康到没认为余然是在说大话,一本正经地保证:“到时,我帮你喊车子送你们去市里。”

“要不暑假的时候,让妈去欢娣那里住一段时间。顺便去医院里做个检查。年纪大了,一年查一次,对身体比较好。”被余然这么说,大伯余尤康心里顿时起了给余奶奶做全身检查的心思。

余然一听,当场怔住。这算是蝴蝶翅膀煽动带来的效应吗?在她的记忆里,奶奶身体一直很健康,从没去医院住过。也就是因为这,余奶奶的癌症才会一直熬到晚期发作时,才被子女们发现。只能说余奶奶太能忍了,小痛小病,都在家忍着,从不跟子女说。

“这也不错!等清明欢娣来,一起商量商量。让妈暑假和然然一起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二伯余永康面上的笑意微敛,一脸慎重地点头附议。

“估计妈不会答应的。她不是不欢喜城里吗?”齐荣法摇摇头,提出不同意见。他说的倒是事实,余奶奶不喜欢大女儿那里的环境,总说没乡下地方大,人也没乡下亲。

“去住个把礼拜就回来。妈不会有意见的。再说然然也一块去。”大伯余尤康到不担心。大姐余欢娣是个孝顺的女儿,家里又没公婆,所以一天到晚想着把自己亲妈接到跟前孝敬。只是余奶奶不愿意。

“然然,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由你负责说服你奶奶,暑假去你大姑姑家住。”二伯余永康笑眯眯地找余奶奶的心肝宝贝出马劝说。

“嗯。我会劝奶奶去的。”余然重重地点头。

7 天蚕

是夜,吃过晚饭,余然使出浑身解数,死赖着余奶奶,要求农历二月十九那天要一块去陆圩吃上梁酒。余奶奶拗不过她,只得同意带她一块去。但也三令五申,不许在路上喊走不动了。余然小脸堆满笑容,一口答应。

陪着余奶奶看了会电视,余然看看时间不早了,站起来说了声晚安,就爬上二楼自己房间去睡觉了。一进入房间,她立马把锁上保险,防止余奶奶突然来袭。

走到窗子前,关好窗户,拉上窗帘,打开放在书桌一角的台灯,柔和的橘黄色光芒泼洒到绣架上,雪白的绣布染上了一层淡淡陈旧的黄。余然低下头,拿起余奶奶早上给的放掌门信物,一个大约小手指般粗细长短的小抽匣。小心地用大拇指按住上面的盒盖,轻轻一推,露出红色的绒布底衬,上面躺着一根非金非银的绣花针。

深吸一口气,屏住,余然小心翼翼地捏起绣花针,暗自思索上午的时候,她是怎么进入绣花针内自成一体的混沌空间。就在她起念的瞬间,一道细微的光芒从她的眼前闪过,睫毛扇动的刹那,她身边的环境已变换成另一个地方——供奉着织女画像的乞巧殿内。

基于上一次的教训,余然没敢上前上香叩拜,身不由己的滋味,她不想再尝一次。她望了眼栩栩如生的织女绣像,动了动嘴唇,无声告罪了几句,转而跨出正殿大门,站在廊柱底下,抬眼环顾四周。

乞巧殿的格局与传统的四合院一样,入门处有装饰得异常华丽的垂花门,对着门的是正殿,两旁是偏殿。余然侧头考虑了下,决定去偏殿看看。

推开靠西侧偏殿的一扇大门,抬头一瞧,里面空荡荡的,什么摆设都陈列。只有一个个漆得油亮的金丝楠木架子。余然之所以能认出那木架子是金丝楠木做的,完全归功于她爷爷余金法。她爷爷当年读了几年私塾,后来家道中落,余太奶奶供不起他念书了,只好把他送去当木匠学徒。做木匠的,自然能分辨出各种木头的材质。余然从小跟在爷爷身边耳闻目染,学到不少好东西。

走到架子前,发现上面堆放着很多木匣子。余然眼神疑惑,伸手拿起一个打开,眼角一抖,薄薄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地爬满黑色的小点。看着像芝麻一样的黑色小点,余然感觉脊背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慢慢往上爬,她不禁打了个冷战,赶紧关上木匣子,放回原处。

太恶心了!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居然堆了一屋子都是。

离开屋子,余然摸摸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的臂膀,心有余悸地瞥看一眼那间屋子,转向下一间。在红色的大门口站定,摸摸砰砰乱跳的心口处,余然吞咽了下口水,尽量压下先前残留的一丝紧张,伸出双手,推开沉重大门。

这回闯入眼帘的依然一堆做工考究的金丝楠木架子,但这次堆放的不是木匣子,而是一个个八仙桌大小的圆竹匾。介于先前的经历,余然在原地踌躇了好一会,才迈步向前,探头一看,她愣住了。

一条条浑身上下白色,大约七八公分左右长,像大青虫一样的软体动物在竹匾里蠕蠕滚动。

“原来是蚕!”

余然恍然大悟。那之前看到的应该是没有孵化的蚕子。她脑子里回忆起余奶奶给她讲过的年轻时养蚕的事。说如果那年早春天寒的话,就得把那些布满蚕子的纸片,用丝绵包好,放在贴身的肚兜袋子里,用体温来孵化。记得当时她听得是又恶心又发痒,实在难以想象,人怎么能把虫子贴身揣着睡觉?而且不是一只,是一堆。后转念想想,在奶奶那个时候,这些都是家庭生活的来源,是她们的宝贝,观念不同,对待的方式自然也不同。心里也就释然了。

撇撇嘴角,余然瞅了几眼密密麻麻拥挤在一个竹匾里的蚕,转头打量了下四周一层层搁放在架子上的竹匾,看着一竹匾一竹匾五颜六色的蚕宝宝,她忍不住长吁一口气,忽略脊背处麻麻痒痒的感觉,转身离开,前往下一个屋子。

一边走一边嘀咕:“这些蚕宝宝的生命力可真强!没有人喂食桑叶,竟然还能活到现在。它们的颜色也真漂亮,好像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的颜色一一俱全。”

没几步路,余然走到下一间屋子,根据先后的顺序,她笃定这间屋子里堆放的是蚕茧。推门进入屋子,还是一堆金丝楠木架子,上面堆满了纸做的匣子。余然上前拿起一个瞅了一眼,些许惊艳之色浮上。

太奇妙了!这世上,竟有红色的蚕茧。只见白色的匣子四角,各自结了一个泛着微微红色光泽的蚕茧。

忽地,余然想起刚才那间屋子里五颜六色的蚕宝宝,小嘴微张,一下明白过来。心道,这倒好,什么颜色的蚕宝宝,结什么颜色的茧子,省去了将来染色的功夫。

接连看了几个纸匣子,余然恋恋不舍地离开,心里盘算着,等绣艺成熟了,来拿这里天然的彩色丝线绣东西。只是,这样得天独厚的丝线,要配同样材质的绣布才行那?她想想家里学习用的绣布绣线,抿抿嘴角,目标遥远,还需努力。

八十年代,物价低廉,市场上几乎没有假货,做生意的人都比较实诚,但那时候月收入也不算高,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

走到门槛前,余然回过头,深深地凝望一眼堆叠满纸匣子的金丝楠木架子,重重地叹口气,坚定地关上门离开,前往下一个屋子。

来到门口,有了前几次的经历,余然不假思索地推开门,果然同她想象的一般,特制的木架子上,套满了一绞绞色彩斑斓的丝线。一眼瞧过去,眼花缭乱,震撼至极。

“不知道在阳光底下晒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绮丽景致?”眨了好几下眼睫毛,才勉强缓过神来,余然走上前,伸出手,指尖碰触到丝线的霎时,她停住了,心里一阵惶恐,摊开双手,仔仔细细检查了好几遍,才安下心来,抚摸一绞绞挂在光滑的架子上的彩色绞丝。

“真是太美丽!要是奶奶也能见到这些,该有多好?”

余然睁大双眼,赞叹似的自言自语。她不知道,这个混沌空间是不是只能由她一个人进出,或是能够带其他人一起进?就算能带其他人进,余然也不敢带。不是她私心太重,而是像混沌空间这样奇妙的东西,一旦泄露到外面,难保不会给他们全家带来杀身之祸。

她暗自决定,这个秘密宁可烂在肚子里,带进坟墓里,也不能告诉其他人。最多是把这里的丝线带出去用。

8 好友

翌日清晨六点半,闹钟准时响起,余然睡眼朦胧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对震耳欲聋的电铃声充耳不闻,脑子空白地抱着被子发呆,一直到闹铃声停下,她才回过神来,慢慢吞吞地爬起来穿好衣服,拎起昨晚收拾好的书包,磨磨唧唧地下楼刷牙洗脸,吃早饭。

余然的朋友曾笑着说,想要然丫头承诺很简单,趁她睡觉刚醒来,神志不清的时候。那时候的她最为乖巧,不管说什么,她都会点头答应。就算把她卖了数钱,她也不会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只是,干这种事的后果很严重。余然生平最讨厌的事,便是撒谎骗人。她的个性很简单,看着好说话,实际很难缠。你对她一分好,她便会还以十分。但如果撒谎骗了她,即使一次,她也绝不原谅。

喝了一小碗粥,吃了一个水煮蛋,余然摸摸肚子,瞅瞅放在盘子里自家做的白馒头,犹豫要不要带在路上吃?就在这时,三哥余军的喊声从大门外响起。

“然然,我们该走了。姐和敏慧姐姐她们都骑车走了好一会了。”

余然一听,撇撇嘴。余华和齐敏慧过了暑假就上初中了,因为中学在镇子上,离余然家所在的自然村有十几里的地,需要骑自行车来回。所以余然所在的火炬小学,一般会允许六年级的学生骑自行车去上学。算是实际演练吧。

和余奶奶说了一声,余然背起余奶奶用棉布缝的红色书包,满脸笑容地和三哥余军并肩离开。一路上,遇上不少熟悉而陌生的村人,由于西余村八十多户人都是一个祖宗的,所以余然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她的长辈或晚辈。她从小嘴巴甜,见人就叫,再加上甜得漾出蜜的笑脸,使得她在村子上分外受欢迎。

左一个公公婆婆,右一个叔叔婶婶伯父伯母,余军早已习惯了堂妹见人问好的习惯,很有耐性地等她与人打招呼。眼角的余光无意间瞥到从村后头走来的一对兄妹,余剑锋和余丽霞。

“剑锋,一起上学。”余军扬起笑脸,挥手招呼那对兄妹。余剑锋和他同年,在一个班上读书。而余丽霞与余然同年,是余然最要好的小姐妹。俩人从小形影不离,就像秤砣离不开秤一般。

“丽霞?”

余然骤然见到记忆中最深刻,与她相互扶持度过人生最艰难阶段的好友,眼角一酸,直愣愣地待在原地,水雾渐渐蒙住她的双眼。瓜子脸,杏仁眼,柳叶眉,小巧挺直的鼻子,红润菱形的嘴唇,还有白里透红嫩得能掐水来的皮肤。看着与记忆中眼透沧桑,容色憔悴的女人完全不一样的好友,余然的心揪疼得厉害。

真好!能够见到还没有受到感情伤害的好友,看着她漂亮的杏眼里闪烁的纯真光芒,余然的唇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这一次,她再不会放任好友为爱情不顾一切。她要牢牢地守着她,看着她得到幸福。至于那个曾经与丽霞相恋七年,结婚不到半年就出轨,连她小产躺在病床上都没去看一眼的男人,能滚多远就滚多远!

余丽霞是典型的江南美女,五官秀气精致,全身散发着一股纤细柔弱的气息。与余然冷清淡薄,理性大于感性的脾气不同,她为人比较温柔大方,性子柔顺,容易摇摆,在大事情上,一个人拿捏不定主意,需要人从旁协助。

“然然,你怎么了?”余丽霞秀气的眉毛皱起,上前拉住余然的手,拖着她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小声的安慰:“昨天饭桌上,我听我爸爸妈妈他们说了。你别伤心。你才是你爸爸妈妈的女儿,那个弟弟只是收养的,与你们家没有关系。”

听着好友自以为是的安慰,余然破涕为笑,清晨柔和的光线洒进她琥珀色泽的瞳孔里,映出晶莹的水光。抬手调整下压在肩膀上的书包带子,余然侧过小脸,寓意深长的笑道:“丽霞,谢谢你。我不是因为多一个弟弟哭。我是在想,我们俩能不能一直都这样当好朋友?就算以后结婚嫁人,也要在一起。”

“这是当然了!我奶奶和妈妈都说了,我和你将来要嫁到一个村子去。反正我们俩要一直在一起。一直都当好朋友。好姐妹。”余丽霞柳叶眉一挑,杏眼里充满困惑。一天不见,好友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说话的腔调,语气都同以前有些不大一样。跟大人似的,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慨。

“怎么,你想反悔?”毕竟是小孩子,不会在一件事上纠结太久,想不通会自动放弃。她别过脸,小巧秀气的脸庞在阳光下泛出健康红润的光泽。

余然眯眼一笑,摇头望向东边冉冉升起的太阳,初春的阳光,温暖而不慑人,照得脸上暖暖的,心里很舒服:“这辈子都不会后悔!我要跟你做一辈子的好姐妹。”

“那说定了。”余丽霞举手勾起小指送到余然面前,余然一怔,旋而一笑,想起小时候做约定,都爱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她眉眼弯弯地抬手勾住余丽霞等待的小手指,俩人一边说着誓言一边对视笑。

童年是真挚而美好的,每个孩子都活得鲜活明亮,就好像太阳,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光和热。

余然读的小学距离她家大概千米左右,站在她家门前的水泥场上,就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学校的校舍。一栋分为上下两层的灰色楼房。一二年级和老师的办公室在楼下,三四五六年级和图书馆在二楼。进校门是一个铺满碎煤渣的操场。场地不是很大,也就能容两三百人站在那里做课间操。站在操场上,可以瞥见隔开校舍和操场的一大片围墙,上面砌着三个月洞门,中间一个平时不怎么开,其他两个供学生正常出入。进入月洞门,触眼可及的是一片平时用来游戏玩闹的水泥浇广场。大约是操场的三分之二那么大,靠着围墙的一角,砌着几个花坛。里面种了不少常见的花草。腊梅月季什么的。

余然和余丽霞手牵着手进入校门,余军和余剑锋紧随其后,一踏进校门,很多认识他们的同学纷纷跑上来打招呼,现在是早自习的时间,操场上除了打扫卫生的同学,只有急匆匆赶在钟声敲响前进入教室的学生。

爬上楼梯,站在教室门口,余然顿住,看着整齐排列的长条形课桌,零零散散坐在位置上,认认真真做早读的同班同学,眼圈微红。她呆呆站着,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儿?直到身后的余丽霞推推她的肩膀,催促:“然然,你怎么了?快进去啊。一会老师就要来了。”说着,她飞快地瞟了眼长廊对面的楼梯,发现自家班主任郑英老师抱着教案,与六年级的班主任钱老师一边聊,一边靠近。

“走啦!”

余丽霞一把拽起今天显得不太一样的余然,将她直接推搡到属于她的座位上。不等余然坐定,她急忙回到自己的位置,打开书包,拿起书本、作业本、文具盒。一本正经的上起早读课。

见到她如同流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