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狙击手-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思成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消耗掉敌人的进攻兵力,杀伤对方的战斗人员,而遭到苏军狙击手迎头痛击的德军也开始派出部队里优秀的射手和苏军展开了抗衡。

德军一等兵汉克斯是个枪法相当出色的射手,他使用普通的毛瑟98K在四百米内5发子弹的成绩能达到48环,他的部队在连续遭遇到了苏军狙击手的重大打击后,连长坐不住了,他命令汉克斯带领几组神枪手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击。

雪越下越大,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冰天雪地里,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严重缺乏冬衣的德军士兵们躲在战壕里瑟缩着身体,刺骨的寒风象把尖刀恨不得刮走他们身上所有的热量。

汉克斯和几个神枪手战友们穿着用白布制作的简易雪地伪装服悄悄地趴在冰冷的战壕边上,由于后勤供应不上,这些略微发黄白布还是从苏联老百姓家抢来的,这该死的天气确实太冷了,呼吸带出了身体里的热量散发在空气中,形成了一小片茫茫的白雾。

对面300米外苏军阵地看起来还算风平浪静,有些刚参加战斗的苏军士兵经历过最初的恐惧,又见识过自家火箭炮发威的场面后有些盲目乐观,认为威震天下的德军也不过如此,几个刚从老百姓变成军人的苏军士兵得意忘形地直着腰在临时挖掘的低浅战壕里走路,顶上的钢盔暴在战壕外面一大截,但是汉克斯他们很快就用手里的枪让对面那些业余军人领教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训练有素。

汉克斯带领手下的7名神枪手躲在战壕里迅速寻找到各自的目标,随着他一声令下,散布在战壕里不同位置,分成四组的8条步枪几乎是同时开了火,一阵硝烟消散过后,苏军战壕里刚刚还大剌剌满不在乎的8名士兵就成了枪下亡魂,有个苏军士兵看到身边的战友倒下了,想上去抢救,结果头稍微抬高了点,就被一发子弹夺去了性命,爆出的血雾染红了一大片雪白的大地。

一个苏军机枪手想展开火力实施压制,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刚刚开始嘶吼,就被汉克斯射出的子弹割断了声带,一发792毫米的子弹轻易地击穿了苏军机枪手头上的钢盔,苏军阵地上一时谁也不敢轻易冒头,一旦有谁不信邪想要强自出头,必然就有一发接踵而至的子弹无情地宣告他生命的终结。

面对着这种单方面的屠杀,苦无良策的阵地指挥官不得不向上级紧急求援。

四十八 单方面屠杀(二)

当伊万和杨思成接到上级需要狙击手增援的指令带着克瓦什宁赶到这条被德军神枪手的子弹光顾过的战壕时,战壕里已经躺着十来具尸体了,每个尸体都是头部中弹,都是一击致命。

多年战斗的磨砺让这两个狙击手早已不是这些新兵可比的了,他们没有急于直接和对面的德军神枪手展开对抗,蹲在战壕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死者的受伤部位,然后向周围的士兵详细地了解了这些死者中弹时的场景。

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伊万对杨思成问道:“对面的狙击手你怎么看?”他问这话的目的实际上是给克瓦什宁现场讲解,毕竟狙击技术都是死的,在战场活学活用才最快,而且记忆也绝对深刻,水平也才能提高得更快。

“对方应该有8个人左右,这个从第一波次的齐射可以推断出来,从射击角度分析,有些人是在同一位置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开枪,说明他们没有及时转移阵地的习惯,应该不是专业的狙击手,对方一次出动这么多人也侧面证实了这点,专业狙击手为了隐蔽的需要,是不会一窝蜂都呆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对方很有可能是部队里的神枪手。”

“恩,克瓦什宁,你要记住,神枪手之所以还不算是狙击手,这中间最重要的不是枪法上的区别,而是在这里。”伊万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思成,一会你和我担任主射,克瓦什宁,你拿两顶钢盔用木棍顶着出战壕,引诱对方开枪,注意两个钢盔别离太远,还有你自己的小脑袋可千万别出去了!”伊万迅速分派了任务。

在三人都示意准备好了后,克瓦什宁左右两手分别用木棍顶着钢盔缓缓出了战壕边缘,一直在监视着苏军战壕动静的德军神枪手迅速发现了这两个不怕死的目标,“嘭、嘭”两声清脆的枪声响过接着就是两声弹头和钢盔亲密接触后的闷响。

就在德军两名神枪手开枪的瞬间,伊万和杨思成也立即捕获了目标,对方射击时枪口产生的硝烟暴了他们的位置,“砰、砰”伊万手里的“别琳娜”和杨思成手里的“卡佳”几乎是同时开了火,两粒762毫米子弹以极快的速度越过了两军战壕间那短短的距离,狠狠地一头扎进了德军神枪手那脆弱的头盖骨。

杨思成和伊万迅速蹲回了战壕里面,对方还有好几个神枪手在窥视着,如果动作稍慢就有可能被对方报复打击,果然,就在他们刚蹲下,几粒子弹就从不同的方向射进了他们背后战壕边缘的泥土里,子弹飕飕贴着头皮过的声音吓得克瓦什宁小脸煞白。

久经沙场的杨思成和伊万根本就不在意,他们背靠在战壕里,开始仔细地研究起对方子弹的射入角来,很快就确定了对方的大致位置。

三个人沿着战壕悄悄地移动到战壕的另外一边,德军神枪手如果没有改变位置的话就应该在对面,杨思成掏出折叠潜望镜小心地观察着对方的动静。

白茫茫的雪地里有两个地方的颜色略微有些异样,他把伊万叫了过来,两人对视了一眼,哈哈笑了起来,略微发黄的白布在晶莹的雪地里虽然能够骗过普通的士兵,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经受过严格训练的眼睛来说就象一堆白米里面的老鼠屎那样显眼。

两支莫辛…纳甘狙击步枪悄悄地伸出了战壕,分别指向了各自的目标,两声枪响过后,雪地上那两处“小雪堆”上渗出了殷红的鲜血。

在杨思成和伊万神目如电的扫视下,6个德军的神枪手很快就变成了6具僵硬的尸体,局面顿时扭转过来。

汉克斯有些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愤怒了,对面苏军战壕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两个可怕的敌人,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了他六个战友,这些都是连长派给他的枪法很准确的队友,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优秀士兵,可往往连对方在哪里都不知道就命丧黄泉,实在让他有些不甘心。

他气恼地对自己的搭档保罗说道:“这些可恶的俄国猪,不敢光明正大地出来和我们决战,就只知道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偷袭!从早上到现在,我们已经失去了6个神枪手兄弟,可是我们却没有伤到他们一根寒毛,这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我还就不信他们能上天遁地了,走,咱们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两人趴在战壕边上开始仔细地寻找起目标来。

对面苏军阵地上有个观察员正拿着望远镜小心地窥视着德军的防线,战壕边缘出了望远镜的镜片和一小半头盔,保罗正打算给他一枪,被汉克斯轻声制止了。

他压低声音说道:“别开枪,那是一个陷阱!你看,这么冷的天,对方不可能不出气,而到目前为止,那个观察员却一直没有热气呼出!”尽管两个人小心地掩饰自己的痕迹,但呼出的热气总是不可避免地散发到冰冷的空气里形成白雾,而对面的目标却一直没见喘过气。

这个“观察员”确实是杨思成他们用木头做出来的一个诱饵,等了半天却一直不见对方上钩。

杨思成和伊万正凑在一起商量,伊万说道:“对方应该还有两个神枪手没有被消灭,不除掉他们始终是个威胁,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手比较狡猾,单凭简单的欺骗已经引诱不了他们了,咱们应该利用下人的正常生理反应。”杨思成指了指两人说话时哈出的热气。

“但是现在对方多半已经在监视着我们这边,如果我们现在头出去,很有可能热气就把咱们的位置暴了。”克瓦什宁担忧地说道,小家伙也开始学着动脑子了。

“哈哈,没关系,教你一招,看好了!”杨思成随手从战壕边上抓了一大把雪用力地捏成一个冰团,塞进了嘴里,然后开始用鼻子吸气,再从嘴里缓缓吐出来,热量被口腔的冰雪迅速吸收,吐出的气里失去了热量,再也不能形成白雾。

伊万也如法炮制,嘴里含着冰雪的两个狙击手静静地趴在战壕边上找寻着对方,很快“三花聚顶”的汉克斯和保罗就暴在他们的视野中,随着两声枪响,德军的神枪手毫无悬念地长眠在了这片冰冷的土地上。

49、 营救(一)

世人都知道伦敦大空战,但实际上莫斯科的上空也发生过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其惨烈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英伦上空展开的激战。

从10月开始,由于秋雨的阻隔,陆地上无法进攻的德军将所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了空军身上,每天大量的德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不断地朝着莫斯科扑去。

德国空军装备的JU88多用途轰炸机最大载弹量达到了3000公斤,在当时算是相当恐怖的数字了,而且轰炸效果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如果莫斯科被轰炸,对于正在全力抵抗德军进攻的红军士气将是个非常大的打击,而著名的BF109战斗机以其优异的作战性能,极高的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当时苏军还在大量装备的E16驱逐机(战斗机)。

幸好当时苏联的米格3、拉3和雅克1这些装备的新型战斗机成为了抵抗侵略的中流砥柱,由于研发时间短暂的原因或许这些机性能还不是很完善,数量也很少,只能用于保卫莫斯科这些要地,但是至少缩小了和德军优秀战机之间的差距,苏联空军起码有了和德国空军放手一搏的本钱。

整个10月间,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31次空袭,共有2000架次机参加,其中278架被击落,只有72架次闯入莫斯科上空。

11月底,遭到惨重损失的德国第二航空队决心孤注一掷展开对莫斯科的最后一次进攻尝试,德国空军出动了所有能出动的20多架战斗机和40多架轰炸机朝着莫斯科扑去(倒不是第二航空队不想出动更多的机,只是由于过于寒冷的气候导致了很多机无法发动),他们突破了苏军的地面防空炮火的封锁,逐渐逼近莫斯科郊外。

正在全力戒备的苏联空军立即出动了还能够升空作战的40架左右战斗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迎了上去,双方迅速展开了撕杀。

天空中航炮炸响,不断有机拖着长长的黑烟坠向地面,空中不时盛开起朵朵洁白的伞花。

瓦西里上尉驾驶着自己心爱的雅克1型战斗机紧咬着一架受伤的德军BF109的尾巴不放,在刚才的战斗中他在僚机的配合下已经击落了一架德军轰炸机,使他的战绩达到了9架,如果能够再把这架战斗机揍下来,那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双料王牌行员了。

虽然他本身有着过人的武勇,不过因为他的身份太过特殊:斯大林的次子,所以负责指挥莫斯科防空的戈诺马丁少将严格禁止他参加空战,如果不是此次情况危急,瓦西里是得不到参战机会的,不过既然他来了,他就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战绩证明自己的优秀。

被瓦西里咬上的德军行员韦森少尉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他是名拥有250小时行经验的老手了,远不是那些只经过简单的行训练就上战场的普通苏联行员可比的。

他连续几个横滚,企图摆脱掉后面那架如跗骨之蛆的苏军战机的纠缠,但瓦西里的战斗经验也相当丰富,迅速识破了他的伎俩,一直将对方牢牢地锁定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瓦西里紧握着操纵杆,心中默默地祈祷:给我两秒钟,只需要两秒钟就好,让我的瞄准器套牢你,我会把你变成个大火球!

韦森显然不可能给他这个机会,虽然机受伤让他无法利用自身的高速和迅速爬升的优势反败为胜,但是目前机的速度依然能比雅克战斗机的速度快上那么一点点,眼看着局势不妙,自己的战友一架接一架地被打得凌空开花,他决心迅速脱离战斗返回前线机场。

主意一定,他立即猛蹬油门舵,迅速向西方逃去,瓦西里哪里肯善罢甘休,急切想要为自己再添新功的瓦西里也迅速跟了上去,对僚机通过无线电台传来的劝阻置若罔闻,僚机无奈之下,也只好跟了上去。

3架机一逃两追,风驰电掣般地向西去,很快就越过了苏德双方的火线,进入了德军控制区域,“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高射炮声让杀红了眼的瓦西里立马冷静了下来,糟糕,已经进入德军防线纵深80多公里了,他顾不上再追击前面的德机,迅速调转机头准备返航。

一阵密集的高射炮弹不断在他战机两旁爆炸,气浪掀得战鹰不住地摇晃,一发88毫米高射炮弹打中了机的尾翼,机一阵剧烈的颤抖,往日里温顺的座驾失去了控制变得暴躁起来,任凭瓦西里再怎么努力地扳动操纵杆,机在行了一段距离后依然象个喝了酒的疯汉一样摇摇晃晃地往下坠,高度在急剧损失,无奈的瓦西里只好跳伞。

雪白的降落伞带着瓦西里晃晃悠悠地飘向一片茂密的树林,旁边的僚机火急火燎地赶紧通知指挥部瓦西里坠机的消息,然后迅速侦察了瓦西里降落的位置和周围几十公里内的情况,瓦西里的处境很不妙,树林西北方向几十公里外就有座小村庄,瓦西里的机就是在那附近被德军的高射炮揍下来的。

接到通知的戈诺马丁少将脸色顿时煞白,要是这个小“太子爷“出了什么差错,估计他的脑袋也安稳不了几天了,他赶紧命令僚机确认瓦西里是否安全降落,僚机很快将瓦西里降落后的位置通报回来,六神无主的他顾不得考虑后果,迅速将这个可怕的消息向苏军总参谋部做了汇报。

总参谋部在接到汇报后,迅速把普里马科夫召集了过来,简单的情况通报后,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瓦西里安全地营救回来!”的死命令。

接到任务的普里马科夫沉吟了一下,说道:“没问题,不过由于谢尔盖耶夫牺牲了,部队里面虽然有几个替补的狙击手,但用着不是很顺手,这次深入敌后的任务非常艰巨,而且责任重大,我请求能让我自己挑选一位狙击手。”普里马科夫对杨思成在上一次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很满意,所以这次直接就想到了他。

“没问题,别说你只要一个狙击手,你就是要10个都没问题,你自行安排人手就可以了。”代理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没口子的答应。

不到一个小时,刚刚还在前线作战的杨思成就被辆开得恨不能起来的军车拉到了苏军总参谋部。

半个小时以后,连同杨思成在内的40名“斯贝茨纳兹”的突击队员就登上了专门负责伞兵投放的运输机。

50 营救(二)

运输机咆哮着挣脱开了地心的引力,直插蓝天。机舱里杨思成已经没有了刚到苏联时第一次乘坐机时的紧张,为了便于狙击手敌后作战,在学院里就曾经专门训练过空降,(苏军35年就已经尝试利用运输机投放伞兵)所以对于跳伞倒也不怵。

普里马科夫这次之所以没有带很多的人主要是考虑到人多容易暴目标,那片树林距离把瓦西里机打下来的兵营过于接近,时间已经耽搁了快2个小时,希望能够在德军搜捕到瓦西里前及时赶到那里。

他脸色凝重地仔细看着周围的突击队员,郑重说道:“今天我们的一位行员被敌人击落后落在了敌占区,他掌握着重大的机密,现在我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一定要把他活着带回去,就算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都要保证他的安全,记住,无论任何情况都一定不能伤害到他,大家明白了吗?”为了保障瓦西里的安全,他没有说出任务的真相,尽管这些都是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机舱里异口同声的回答压过了发动机的轰鸣。

随即他拿出一张瓦西里的照片给大家看,并要求牢牢记住对方的长相。

很快,示意准备跳伞的红灯闪亮了起来,机舱门也缓缓打开,突击队员把伞包上的安全扣依次挂在了固定绳上,在绿灯亮起的瞬间,就一个接一个跳了出去。

杨思成纵身一跃离开了机舱,风从他耳边呼啸而过,冷冽的寒风象刀子一样刮得他脸上生疼,雪白的大地扑面迎来,想要给他来个结实的拥抱。

为了尽量缩短空中的滞留时间,普里马科夫命令运输机到达跳伞区域后行高度降到了三千米,杨思成暗暗祈祷降落伞可千万别出什么问题。

还好,他很快就听见背后传来“嘭”地一声闷响,随即感到背上有股巨大的力道将他越来越快下坠的身体用力揪住,急速陨落的身体顿时缓慢下来,他明白伞已经安全张开了,一颗悬着的心也重新变得塌实起来。

短暂的几分钟后队员们先后安全着陆在距离瓦西里跳伞不远处的树林外,他们迅速整理好伞包埋在了树下,普里马科夫掏出地图开始仔细确认突击队目前的位置和瓦西里之间的距离。

从地图上来看,已经离瓦西里隐藏的地方相当接近了,就是不知道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有没有被德军搜索部队发现,如果他落在了敌人手里可就相当麻烦了,不过就算前面是龙潭虎穴,突击队也只好闯上一闯。

突击队员除了多带了件雪地伪装服外还是和上次去偷袭莫罗仑沙时一样的装束,只是这次带的弹药比较充裕,40名队员就带了4门迫击炮和接近100枚迫击炮弹,单兵携带的弹药更是达到了两个标准战斗日的基数。

普里马科夫迅速带领着队伍消失在了密林深处,一种特殊的昆虫鸣叫声在树林里此起彼伏,这是苏军营救人员和坠机行员早就约定好的接应暗号,但任凭普里马科夫他们怎么吹着特制的哨子,树林里依然是静悄悄的,普里马科夫的心里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细心的杨思成很快在一个矮树丛下面找到了一个匆匆掩埋住的行员图囊,周围有被大量人员践踏过的痕迹,看着这些凌乱的德制军靴的足迹和树林外德军制式卡车碾压过的痕迹,普里马科夫的心渐渐沉入了谷底,看来瓦西里已经落进了德军手里。

杨思成作为尖兵带领着整个突击队沿着车辙痕迹一直追踪到了一个叫洛斯科索斯的村庄外。

这地方距离瓦西里跳伞西北方30多公里外,这个原来有着近百户人的村子已经全被德军屠杀了个干净,现在里面驻扎着前段时间在莫罗仑沙惨遭“滑铁卢”的德军高炮部队,戴罪立功的鲍里曼上尉则带着他的连队负责提供警戒。

派出去的两名侦察员悄悄实施了近距离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