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雪林·文论集-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起来。对于陈大悲我们说一句公道话,他对于中国初期新剧运动的贡献,的确不小。他使
那时的青年认识新剧的意义,将新剧从“文明戏”里救出,使那时风行的杂乱无章的“幕表
制”变为正式的脚本。而他最大的功绩则为爱美戏剧的提倡。据他说:“‘爱美的’这个字
脱胎于拉丁文的amator,即爱美的人之意;法国字amateur的意义是爱艺术而
不藉以餬口的人。”这就是说爱美的人所演的戏剧,即是一种非职业的戏剧。他曾著有《爱
美的戏剧》一书,专门论这种戏剧的理论和编排法,为晨报丛书。

    陈氏手编之剧有:《英雄与美人》、《良心》、《幽兰女士》、《张四太太》、《父亲
的儿子》、《维持风化》、《虎去狼来》、《平民恩人》、《爱国贼》等等。他的剧本大都
是由西洋及日本小说或戏剧改编而来的。像《良心》与《幽兰女士》,是五四后各学校最流
行的剧本,然而也不完全是他的创作。他的剧本都包含一些不彻底而却最为五四时代人士所
欢迎的社会思想。有时候竟藉着剧中角色,滔滔不绝地大发其议论,不顾破坏艺术上的和
谐。但他原是演文明戏出身的人,所以也承袭了文明戏的余毒,一味拿自杀、恐吓、手枪、
揭破、忏悔等紧张情节来刺激观众的神经。虽然太受当时幼稚观众的欢迎,后来却成了他艺
术上致命的创伤了。

    蒲伯英是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的校长,著有《阔人的孝道》与《道义之交》。都是以刺激
手法,来攻击官僚阶级和社会各种腐败情形。因为作者在新旧官场中混迹甚久,于官僚的无
能、卑劣,及其他龌龊不堪的情形,知道很是清楚,所以写来颇能逼真。他虽然对新剧是半
路出家,所发议论多偏于“直觉”,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根据,但他的态度真挚严肃。他对
于中国那些不合理的旧剧,抱深恶痛绝的态度,曾在晨报上做了许多极激烈的抨击文章。

    欧阳予倩本为春柳社中坚分子,善唱悲旦,后改京剧之青衣花旦,有一个时期曾与梅兰
芳并驾齐驱。所编新式话剧有《泼妇》、《回家以后》、《屏风后》等等,注重趣味,论者
谓其亦不脱“文明戏”典型。其代表作为《潘金莲》,取《水浒传》潘金莲的故事,而加以
新的解释。大意说潘金莲为一个性甚强,富于独立反抗精神之女子,可惜受了经济环境的压
迫,被卖于某大户家作使女。大户爱其色,欲收为姬妾之一,金莲誓死不从。大户恨之刺
骨,故意将她嫁给一奇丑不堪的武大郎,以为挫辱她之计。金莲本具有希腊女子崇拜“肉体
美”和“男性的力”之特性,嫁武大后,郁郁不得志;适遇武松,投其所好,倾心爱慕。但
武松为一受传统礼教思想所束缚之青年武士,不肯接受金莲之爱,金莲不得已只好将一片热
情,暂时寄托于体格武技比武松差一点的西门庆身上。其实她对于那土豪的人物,心里是不
爱的。后来酿成与西门庆谋杀武大郎,被武松在武大郎灵前杀之报仇时,才向武松吐露其最
后之深衷,一笑而死。此剧演出时,颇博得社会好评。黎锦明作文,尤极推崇。

    蒲伯英死了,陈大悲一蹶不振了,欧阳予倩后来也没有什么新式话剧发表了,但熊佛西
还相当活跃,所以他在上述诸人中成就较大。他的著作有《佛西论剧》、《青春的悲哀》、
《佛西戏剧》一、二集。他是个喜剧家,善作“讽刺的喜剧”(comedyofsati
re)和“趣剧”(farce);《洋状元》、《喇叭》可以代表前者;《艺术家》可以
代表后者。他又爱作“教训剧”,如《一片爱国心》及“寓言剧”,如《蟋蟀》、《童
神》、《诗人的悲剧》。

    《洋状元》是一个三幕剧,大意说一个磨豆腐人的儿子叫杨长元,偶然随着一班华工到
外国混了几年,回国以后冒称得了博士,乡人遂呼之为洋状元。他呼父母为“老同胞”,自
称“本状元”,把胸前插着的自来水笔捏称为“自来电枪”,说这东西极厉害,只要一揭
开,就会发出万道电针,不用说人撞着要成肉饼,就是千山万岭,亦削得坦平。村里有一位
富人杨百万,因怕土匪来抢,迎洋状元为其保镖,问答之间,笑话百出。下面一段话可见一
斑:  百万:请问外国人既是这么厉害,他们的国粹究竟是什么?

    洋状元:菠菜?我们外国没有菠菜。我在那边十三年,从来没有吃着菠菜;可是芹菜、
大蒜、葱、芥菜、萝卜都有,就是没有菠菜……百万:洋状元,哈哈,我说的是国粹,并非
菠菜!哈哈!哈哈……

    洋状元:Youmean锅铲?no!我们外国炒菜不用锅铲,吃饭亦不用筷子。

    百万:我问的亦不是锅铲。是国粹!

    洋状元:哦!我知道了!Whatyoumean!你说的是棺材——死人睡的棺材?
对不对?

    此剧的大旨是讽刺留学生的。写到乡人甲乙丙均愿以其家所有的鸡鸭等物孝敬洋状元,
但乡人丁则说自己家里穷,没有东西可以孝敬。只有一头狗是舅爷的。他舅爷在上海某家做
厨子,东家出了洋,他也跟了去。于是洋状元问道:“你舅爷的东家出洋买了一只洋狗回
来?对不对?”答道:“不。他出洋的时候带了一只土狗同去,后来又带回来了。所以人家
都叫那只狗为‘洋狗’,因为它是出过洋的,而且还会说几句洋话。哪知他带那只狗回国
来,不上三年,自己就一命哀哉了!”“现在这出过洋的狗还在你舅爷家里么?”“在,
在,我想明天到舅爷家里要来孝敬你老。因为你老是洋状元,再配上一只洋狗,岂不成了很
好的一对么?”像这种露骨的讽刺,剧中到处都是。虽然可以迎合浅薄观众的心理,获得舞
台上暂时的效果,却缺乏讽刺剧真正的艺术价值。

    《喇叭》也是个三幕剧。乡下女郎冬姑与表哥逢生原有婚约。后村中来一善吹喇叭者,
无姓名,自名为喇叭。每一吹奏,全村辄为颠倒,冬父亦为所迷,延之至家,日夕使鼓吹为
乐。喇叭渐盅惑冬姑,逐逢生去,与冬姑结婚。且看喇叭与冬父的问答。“好听!确是好
听!比普通吹鼓手的确吹得好听!你真不愧为喇叭专家,你这种吹法是谁传授给你的?”
“是家父传授的,家父又是先祖传授的。”“如此说来,你们一家子都善于吹?”“对,我
们全家都会吹。会吹不稀奇。但要吹得圆转,不费劲,不吃力;要吹得人家不讨厌——人家
听了还要听。不善吹的人,吹了头一次,人家就不要听第二次;我可以吹得人家百听不
厌。”但这个喇叭除了善吹以外,无一长技,在他家三年,把个小康之家,弄得一败涂地。
于是夫妇勃谿,毫无生趣。后来冬姑怒极,掷以绳刀,要他从此脚踏实地的干,否则以二物
自杀。最后是“喇叭将绳子拾起,似要自缢,忽中止。继将刀拿在手中,似欲自刎,又无勇
气。复鼓起劲来去挑水桶又无力。最后还是把喇叭拿起来,大吹特吹,仍希望能将冬姑吹回
头,无奈终见不到冬姑的踪影,只听见冬父在里面大吐特吐。不得已,只好往对面村庄里吹
去。”这是拿喇叭象征实际毫无能力,而口头却能说得天花乱坠的人。全剧皆以诙谐组成,
令人绝倒。不过太谑画化,遂与《洋状元》同一浅薄。

    《蟋蟀》是个四幕剧。假设印度幽古公主漫游中国,寻找“和平石”,有周仁、周义、
周礼兄弟三人联名向公主求婚。公主赏识他们的义气,与他们缔交,宣言谁能找到“和平
石”就以身相许。谁知他们为了想单独得到公主,素来友爱的变成仇视了,素来和平的变成
了忿争了,素来正直坦白的变为阴险诡诈了。结果,他们兄弟三个竟为了争风吃醋,互相残
杀而死。所以幽古公主绝望地高叫道:“不要了!不要了!这地球上绝对没有能医好我的伤
痕的药!我这伤痕,是永远不能医治了!”又说,“这真是一场大梦,如今我这梦算做醒
了。然而我已经害了你们,害的你们兄弟互相残杀!这亦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我以为你们
是仁兄仁弟,骨肉相爱的,谁知你们也是普通的兄弟!唉!我这场大梦于今总算做醒了!到
于今我才知道这世界处处都是一样,唉!”作者形容出产“和平石”的和平山有狮子洞、天
泉、仙人村、虎豹窝、凤凰厅、长虫穴、黑风洞、和平寺。欲得石者必先经历诸险境,盖亦
模仿梅脱灵克的《青鸟》、彭扬的《天路历程》而然。选自《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田汉的剧作

    田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剧作家。五四他即成为时代的骄儿,到抗战前夕,他的光芒不唯
没有消失,还有日益眩耀之势。中国新式话剧不知为了受物质环境的限制——例如舞台设备
不完全,旧剧势力太浓厚——或者因为人才过于缺乏,运动了十几年,成绩依然非常寒伧,
若没有田汉这一个人从中撑拄着,恐怕早塌了台了!

    田汉写戏剧的过程,据他自己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主张艺术至上主义第二阶段
写实主义

    第三阶段 提倡革命思想他第一时期所写的剧本有《古潭的声音》、《湖上的悲剧》、
《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颤栗》等等。

    一个诗人从物质的诱惑中救出一舞女,居之于寂寞的高楼上。及他远游归来,则此女郎
又受精灵的诱惑,而跃入楼下古潭。诗人为了复仇起见,欲将古潭捶碎,从楼跃下,诗人之
母捉其衣,力不能胜,只听得古潭发出扑通之一声,而全剧以终。这就是《古潭的声音》一
剧之大意。据作者自述此剧系采取日本俳句家芭蕉名句“古潭蛙跃入,止水起清音”两句诗
而写。芭蕉原意谓饱和使人睡眠,完全脱离人事,而游乐于天地之大者,久亦失其乐趣。真
正善于游乐的艺术至上主义者的世界,是美梦的世界,而非安眠的世界。他们依上求下化之
法,以济度众生为目的,再来接触苦的婆娑。其乐趣只有从苦世界逃回或回忆之一刹那,与
蛙跃入水中之一刹那相似(松浦一氏解释之大意)。田汉将自杀的诗人象征艺术,而以想留
住他的老母象征人生,以为这剧里有生与死、迷与觉、人生与艺术、紧张极了的斗争,命意
固甚深奥,剧情却矫揉造作,不近情理,我以为不算是什么成功的作品。《湖上的悲剧》写
杨梦梅寄居素称闹鬼的湖上别墅,遇见了旧日相传已自杀的恋人白薇,但白薇竟于读完梦梅
三年来为她写的一篇爱恋惨史,而真自杀了。她临死时对梦梅说,这部小说是“一部贵重的
感情记录,一个女子能够给她所爱的人一种刺激;使他对人类的文化有一点贡献,她也算不
白生在世上了。同时一个女子能够在生前,看到爱人对于死后的自己吐露真实的感情,也就
够满足了。”梦梅问:“那么你为什么又要把爱你的人底差不多忘记的心的伤痕,重新又使
他发痛呢?”白薇说:“梦梅,这——就是我的目的了。人死不可复生,你要是发现你那死
了三年的爱人会在偶然的机会里复活起来,你一定要笑你这三年的眼泪是白流的了,你会把
严肃的人生看成喜剧了。那样一来,你怎么能够完成你那贵重的记录呢?”梦梅才知道她现
在自杀的用意,他悲痛之极说道:“白薇,你要是仅因为我的艺术来牺牲你的生命,那么,
我要否认一切艺术了!就是我写了三年还没有完成的这部小说,我也要在你的面前把它撕碎
了。”白薇急阻止他道:“不,不,梦梅,你决不可撕碎它,你要是真爱我,你得保护它。
我们的爱是痛苦的,梦梅——这就是我们的痛苦的爱的纪念了。生命是短促的,艺术是不朽
的。你若是能把你的眼泪,都变成一颗颗的枪弹,攻破我们为什么不能不生离,甚至死别的
原因,能够完成这个严肃的记录,我虽死了,我的生命还是永远地和你同在。”田汉的艺术
至上主义,在这剧里,总算充分发挥出来了。

    《名优之死》,据田汉自述系受法国颓废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中所写某名优故事的启
示,同时纪念中国名须生刘鸿声而产生的。因为这个晚清一代名伶悲壮的死,在他那艺术至
上的脑里是引起了莫大的同情。剧中主角刘振声因情人刘凤仙与捧角家杨大爷恋爱,终日与
杨出外花天酒地,不顾艺术之修养功夫。刘忿恨而兼嫉妒,神经已有些失常,又被杨登报诬
蔑,名誉大受损失。一夕将出台演戏,杨某又来撩拨凤仙,刘振声与凤仙争吵受气,出场唱
不成声,闻台下倒彩声,当场晕绝,抬进去也就不救了。这剧以京剧名角扮戏之特别戏房为
背景,剧中人物均扮作京剧演唱,可谓戏中有戏。其形式之新奇,色彩之绚烂,情调之沉郁
磊落,在新式话剧中,实别开生面。剧中主角刘振声以凤仙不肯用心练习唱功,劝告她说:
“咱们唱戏的玩意儿就是性命。别因为有了一点小名气,就把自己的性命丢了。玩意儿真
好,人家总会知道的。把玩意儿丢了,名气越大越加不受用。你看多少有名的角儿不都是这
样倒了吗……人总得有德行。怎么叫有德行呢?就是越有名,越用功,难道我不望你有名
吗?不过我更望你用功。”又小报记者何景明说刘振声玩意儿不比从前了,又不肯卖气力。
刘友左宝奎替他辩护道:“骂刘老板脾气不好,可以。骂刘老板运气不好,更可以。可不能
说他的玩意儿不好。说他不卖力气吗,那更加冤枉。我顶佩服刘老板的地方就在这一点。顶
替他值不得的地方,也在这一点——就是他太认真了。因为认真,所以他无论什么戏不肯不
卖力,也不肯太卖力……所以他总是带着病上台——上台他又是一样卖力,我劝他说:‘刘
老板马马虎虎过了场就得了。’他说:‘宝奎,咱们吃的是台上的饭,性命固然要紧,玩意
儿可比性命更要紧!’像他这样把玩意儿看得性命似的人,人家还要骂他,你看他要不要气
得病上加病?”

    田汉的艺术至上梦什么时候被打破的呢?他思想转变的关键何在呢?我以为《苏州夜
话》这一个剧本很值得重视。这个剧本好像一座小小桥梁,把田汉思想由第一阶段渡到第二
阶段了。刘叔康,一个老画家,受了内战的害,妻离子散,在上海艺术学校担任些功课。一
日,他带了一班男女学生到苏州写生,碰见一个妙龄卖花女郎,一番谈话里,才知道这个被
后父不容赶出来谋生的女郎竟是他自己的女儿,至于妻子则改嫁人后不久死了。他写老画家
一段沉痛的自白:“十年前我和睡在酒坛旁边一样,是完全沉醉在艺术里面的,我觉得艺术
高于一切……我学着古人画长江万里图底意思,想竭半生精力,画一幅大面叫‘万里长
城’……这画画了五年,就逢着一次可咒诅的内战:一个军阀和另一个军阀争夺北京,北京
城外,成了他们的战场。不用说,我的家,我那精美的画室,成了他们炮火的目标。我是个
倔强不过的人……在炮火中间安然的作画,可是在一个黑夜里,我忽然惊醒的时候,大兵已
经抢到我的家了。我慌了,我一面叫我的妻子带着女儿先逃,一面赶忙去保护我那画室,因
为画是我的生命呀……可是那些大兵看见我锁那画室,以为中间一定……藏着什么金银珠
宝,几枪托,就把我那画室门打开了!”作者说:“严肃的无情的现实,是这样地打开了刘
叔康的画室,也是这样打开了我所安住了许多时候的‘艺术之宫’”。但丁由地狱升上天
堂,我们多情善感的剧作家田汉却是由梦想的天堂,降到现实的地狱里来了。从此他由浪漫
主义者转变而为社会主义者了。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有《江村小景》、《获虎之夜》、《第五
号病室》、《年夜饭》等。

    不过《苏州夜话》的情节,我以为不近情理。刘叔康既系一位画家,他的妻子亦不是目
不识丁的村妇,被乱兵冲散,事后难道不可登报互寻?刘家和其妻两家必皆有些亲属,至少
也该有几个常相往来的熟人,可以投奔,也可请他们寻访,何致一被冲散,妻即嫁人?这事
发生于数百年千余年前古代则可以说,在交通便利,报纸邮递非常便利的现代,则不可能会
有。田汉把这个剧本当做自己思想转变的关键,我觉得未免太勉强了。

    《江村小景》是与《苏州夜话》一样的非战作品,也可说是内战中一幕惨剧的写真。龙
潭江边某农家妇有二子一女,长子出外从军,多年不归,次子隶国民革命军籍,一日长子回
家省母,母知其自敌国中来恐其被捕,急出为借便衣。其妹适购物归,兄已不识为妹,调
之。妹呼救,弟归见大怒,拔手枪互击,母得衣返家,则兄弟皆死矣。这剧本是作者在激烈
的国内战争中听得一个江村老媪的哀话有感而作,恐是一件事实。《获虎之夜》,系写长沙
东乡某山中所发生的故事。猎户魏福生之女莲姑爱表兄黄大傻,黄家式微,福生将女改配陈
氏。嫁前数夕,布置罗网,拟猎一虎为女增奁。不意抬回家者非虎而为受枪伤之黄大傻。盖
黄闻女嫁有日,每晚至其屋后山上,望其窗中灯火以慰相思,遂误投罗中也,抬至陈家获见
莲姑而死。此剧似亦系事实,不过经过作者匠心的熔铸,妙腕的剪裁,便成了一件极动人的
艺术品。婚姻不自由和阶级不平等反抗呼声,五四以来早已听腻了,表现手腕差,便成了滥
调。作者用这个新鲜形式表现出来,却觉得别有风味。

    代表田汉思想的第三阶段的作品有《午饭之前》(又名《姊妹》),《Piano之
鬼》、《顾正红之死》、《一九三二年的月光曲》、《姊姊》、《梅雨》、《战友》、《一
致》、《暴风雨中七个女性》。

    《午饭之前》大意为有姊妹三人,曾受相当教育,家贫,均在工厂作工以养病母。某年
年底,工人发起向厂方要求“过年费”,二妹与其情人林某为工人领袖,闹得最激烈。大姊
乃情场失意而皈依基督教者,劝妹不必,不听,妹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