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雪林·文论集-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的驾驭自己文字的能力的模拟者,是必然的会走到最恶俗的道路上去。”这话是不错的,
天翼在青年作家里才华比较高,气魄比较大,他对于社会的观察也能精细而深入,并且是多
方面的,但他表现时仅仅以几根单纯刚劲的线条,粗枝大叶地组成故事的轮廓,一切细碎琐
屑的描写,全都略去。这很像书家的擘窠体,画家的大斧劈,元气淋漓,挥洒自如,腕力薄
弱者,便有无能为役之叹了。

    张天翼后来作风又有些转变,由现实社会的刻划转为儿童文学的努力。他的《蜜蜂》、
《小林与大林》、《秃秃大王》,揣摩儿童心理和口吻,惟妙惟肖,请看下面一段:

    姊姊,徐老师把你的信给我了。

    “袜”字真难写呀。

    “恰巧”两个字用错了么?黑牛的作文有许多“恰巧”得了一个“甲上”哩。要是不
对,黑牛为什么有“甲上”呢?

    “古时候”三个字也用错了么?罗老师说“古时候”

    就是“从前”;“古时候有个国王”就是“从前有个国王”。

    姊姊,我看到你的信真快活呀。我有点不快活:我看见田里有几千几万只蜜蜂——嗡
嗡、嗡嗡、嗡嗡!爸爸跟哥哥也不快活了:爸爸跟哥哥怕今年收不到谷子,要吃官四了。

    今天天晴了。大头鬼的意大利蜜蜂,飞呀飞的来吃稻浆了。蜜蜂真多呀:走一步路,蜜
蜂就碰到面上来了。

    嗡嗡、嗡嗡、嗡嗡,天上是蜜蜂,地上是蜜蜂,蜜蜂堆在田上。蜜蜂把我的鼻孔都色住
了:我没有鼻子了。几千几万,几万万蜜蜂把天档黑了,像吃过晚饭一样了。几千几万,几
万万蜜蜂,嗡嗡嗡,像打雷一样了。蜜蜂真是坏东西呀,大头鬼真顶坏呀。大头鬼为什么要
养蜜蜂呢?大头鬼为什么不养蝴蝶呢:蝴蝶真好看呀。今天我跟黑牛跟陈福泉跟王寅生捉了
一个大蝴蝶,最大最大,真好玩呀,蜜蜂最不好看。罗老师说大头鬼家里养蜜蜂是要站钱。
老大头鬼就是蜜蜂老板,老大头鬼赚了许多许多的钱。

    黑牛说:

    “老大头鬼站他的钱,我们不管他。老大头鬼的蜜蜂吃我们的稻浆,我们要是要打倒老
大头鬼的。”“打倒老大头鬼!”我们就叫起来了。

    打过了倒,我恰巧就回家了。姊姊,不用“恰巧”两个字很不接气哩。这个“恰巧”有
没有错呢?

    田上都是蜜蜂呀:嗡嗡嗡!

    张天翼的作风虽说自成一体,但却不似穆时英之变化无穷,令人难学邯郸之步,所以当
时一般青年作家,争以张天翼为模仿,像万迪鹤几可乱真。但天翼虽才气纵横,也常有油腔
滑调之弊,万氏作品有其油滑而无其才气,可谓舍其长而取其短。又天翼同穆时英写的《南
北极》一般,好作粗秽猥亵语,万迪鹤变本加厉,其《王家》写一私娼与军队之交涉,固滑
稽有趣,但兵士之口吻则模拟未免过于尽致,有故意拿这种低级趣味,来迎合青年心理之
嫌。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张天翼的《洋泾浜奇侠》,已有浅薄之讥,万迪
鹤的《中国大学生日记》则更自郐以下了。当时“暴露小说”盛行于新文坛,而教育界之黑
幕揭发之者尚少,所以我们读了《中国大学生日记》的广告,颇欲先睹为快,但读过之后,
则不禁大失所望。本来中国那时大学教育较欧美落后不啻数十年,教育制度本身之不健全,
教授之滥竽充数,学生程度之低劣,习气之狂傲浮嚣,男女同学之多闹风流案件……如其一
一照实写来,亦未尝不足满足多数学界人士之好奇心,而成为一时杰构。但万迪鹤描写大学
内幕之腐败均难令人置信。自有《洋泾浜奇侠》一类“谑画化”的小说以来,未有如此书之
甚的。或谓他所写的大学本来不过上海“野鸡大学”,自不能与国立大学相提并论。但“野
鸡大学”亦不至腐败至此,那太出寻常情理以外了。照我想万氏好像曾在这类大学里混过几
时,但本身实为一不学无术之青年,对于学校课程毫无了解,出校之后肆其轻薄之才,向壁
虚造,欲以书名耸学界观听,作名利双收之计,而不知其反自露之浅薄也。我们论张天翼的
作品所以牵涉万迪鹤者,则亦无非以天翼有油腔滑调之弊,不善学之者辄画虎类犬而已。选
自《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新感觉派穆时英的作风

    在五四运动以后,胡适便曾说道:“新文学不是我们半路出家的人所能创造的,真正新
文学创造的责任,须等待下一代的青年来担负。他们丝毫不受旧文学的影响,所以能以新的
言语、新的思想、新的表现方法、新的体裁格调来创造崭新的文章。”这预言不久果然应验
了。一群新进作家的成绩,已超过了五四以来的老作家,其中沈从文且成了某一个时期中新
文坛的支持者。但后来又来了比之沈从文艺术更完美,表现更新鲜的穆时英等人,胡博士的
话不有道理吗?穆时英发表的作品有《南北极》、《公墓》、《白金女体的塑像》等。他虽
是文坛的新人,但自《南北极》发表后,即已一鸣惊人,成为名作家之一。读者常拿他与施
蛰存相提并论。他也有两副绝对不同的笔墨;一副写出充满原始粗野精神的《南北极》,一
副写出表现现代细腻复杂的感觉的《公墓》和《白金女体的塑像》。有人说这两种作风距离
之遥,也如南极之与北极,而居然同出一人之手,不得不使人诧异。现在先论他的《南北
极》。这部书以《黑旋风》、《咱们的世界》、《手指》、《南北极》、《生活在海上的人
们》五个短篇组成。主人公都是下等社会的男性,一些青红帮式的男性。粗鲁、直率、残
忍、好杀、狡狯、浮滑、酗酒、赌博,种种坏习惯,无一不备,但也有一种为上流人所不及
的侠义气概。故事的背景,大都为上海一带,所操言语却为北方土语。口吻方面第一是说话
的粗俗和猥亵,“狐媚子”、“娼妇根”、“妈的”、“老忘八”、“老蜒蚰”、“畜
生”、“狗养的”、“野杂种”、“忘八羔子”、“囚攘的”、“老子”、“大爷”是他们
终日挂在嘴边的,骂人必带着猥亵字眼,又是他们的家常便饭。第二是富于下等社会的语
汇、术语,尤其切口语采取更富。譬如“大当家”、“二当家”、“行家”、“卖个明
的”、“卖个暗的”、“放盘子”、“跑海走异道儿”、“开山”、“伙计”、“肥羊”、
“无常”、“接财神”、“得手了”等等都不是普通人所能知道的。动作方面第一是举动的
粗莽,《南北极》里面人物有海盗、有盐枭、有洪门子弟、有票匪、有土匪,有汽车夫、人
力车夫、有乞丐,身世虽然不同,作者却都赋以一个鲁智深、李逵、武松的性格,动不动就
骂人,打人耳刮子,唾人一脸痰沫,对于女子尤表示憎恶。《黑旋风》里的小王儿、《咱们
的世界》里的吴委员夫人、《南北极》的玉姐儿、《刘公馆》的五姨太太、大小姐,《生活
在海上的人们》中的大嫂子、翠凤儿,都成了那些好汉们打、骂、污辱和残杀的对象。这不
是说那些好汉们都患着“女性憎恶病”,不过是学水浒传英雄对待女性的态度而已。第二是
残忍好杀,本来下等社会的人思想很和野蛮人接近,他们的杀人,有时为了报仇,有时却为
了娱乐。《咱们的世界》写一群海盗抢劫海轮的行为,《生活在海上的人们》写许多盐贩子
暴动时烧杀平日压迫剥削他们土劣的情形,均极其野蛮惨酷,读之令人像做噩梦,感到很大
的恐怖和不安。作者在这些方面,好像是采取了“恶魔派”的写法,有意吓人以为快似的。

    总之《南北极》的故事虽然不足为训,文字却有射穿七札,气吞全牛之概。他用他那特
创的风格,写出一堆粗犷的故事,笔法是那样的精悍,那样泼辣,那样的大气磅礴,那样的
痛快淋漓,使人初则战栗,继则气壮,终则好像自己也恢复了原始人的气质,虽野蛮令人可
怕,却也能摆脱数千年虚伪礼文和习俗的束缚,得到幕天席地,独来独往的自由,可以治疗
我们文明人的神经衰弱症。

    他的《公墓》和《白金女体的塑像》的作风,则和《南北极》完全相反。这二部创作使
穆时英获得“新感觉派”的荣衔。按“新感觉派”创始于法国保罗穆杭(PaulMora
nd),欧洲大战之后,人们生活于困惫的、狂躁的、无秩序的社会之中,心理均发生异
态。穆杭以其世界人的倾向、道德的蔑视、生活样式与感情的不平衡,即所谓现代人的体
验,写成《不夜城》(Ouvertlanuit)、《乐城》(VilledePlai
sir)、《优雅的欧洲》(LEuropeGalante)等书,大博读者欢迎,推为
新感觉主义的巨擘。日本横光利一、崛口大学等的写作,也受了他很大的影响。中国的这派
作家则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但穆氏在这方面的成就,较之施氏为大。新感觉派的作风
本与未来主义接近。未来派赞美机械,歌颂现代物质文明,喜于表现骚动、喧嚣、疾驰、冲
突、激乱、狂热,而此种种,唯现代大都市有之,于是西洋文学遂发生一派“都市文学”。
未来派文学崇拜“力”与“速度”,好取大工厂、汽车、飞机、暴动、战争、革命,以及一
切大流血,大破坏为题材,而都市文学则注意现代都市里繁华、富丽、妖魅、淫荡、沉湎、
享乐、变化、复杂的生活。但中国人的灵魂才从那平和恬静的农业社会里解放出来,投入这
样五光十色,纸醉金迷,胡然而天,胡然而地的现代都市,不啻刘姥姥身入大观园,弄得眼
花撩乱,手足无措。他对于都市生活,能习惯就算难得,那里还能希望他来描写。要知道我
们想做一个都市作家,第一要培养一个都市的灵魂,再将五官的感觉,练得极其细腻,极其
灵敏,对于色、声、香、味、触……虽极细微均能感受。再以典丽的字法、新鲜的言语、复
杂变化的文句,以立体的方式表现之。试问这是不是容易的事?以前住在上海一样的大都
市,而能作其生活之描写者,仅有茅盾一人,他的《子夜》写上海的一切,算带着现代都市
味。及穆时英等出来,而都市文学才正式成立。现引他写在消夜的一对男女的一段对话:

    你读过茶花女吗?——男这应该是我们祖母读的。——女那么你喜欢写实主义的东西
吗?譬如说左拉的《娜娜》,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男想睡的时候拿来读着,
对于我是一服良好的催眠剂。

    我欢喜读保罗穆杭、横光利一、崛口大学、刘易士。——女

    在本国呢?——男

    我喜欢刘呐鸥的新的话术,郭建英的漫画,和你那种粗暴的文字犷野的气息。——女真
是在刺激和速度上生存着的姑娘哪,蓉子!Jazz、机械速度、都市文化、美国味、时代
美……的产物集合体。——男

    又有一篇《一个都市人》自白道:“譬如我,我是在奢侈里生活着的,脱离了爵士舞、
狐步舞、混合酒、秋季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我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人。”这便
是“都市灵魂”的解释。至于描写手段怎样?这里可以引用黄源《论横光利一》的一段话来
说明:“横光利一最显著的特色,是在于他的表现,在于他的感官的描写。从前的写实主义
的描写,一与他的相比,便显得是平面的,说明的了。反之,他的描写是立体的。他的文章
横溢着感觉的香味,以表示‘感觉派’诗意的丰富,那比‘新浪漫派’的作品,也显得更有
近代的感觉。他很重视立体的描写,动的现实情形之有力的欲求,与对于混沌的幻影似的现
代文明之肯定并赞美。他将活动的、立体的、燃烧的、刹那的、冲动的、复杂喧嚷的争斗与
狂热、不安与狂想的现代情势之一角,用了肯定的、鲜丽的、优美的,又是诗的手段表现出
来。”我们来欣赏欣赏穆时英的文字吧,他的都市介绍——第一是都市眩耀的色彩:  沿
着那静悄的大路,从住宅的窗里,都会的眼珠子似的透过了窗纱偷溜了出来的淡红的、紫
的、绿的处处的灯光。

    桃色的眼、湖色的眼、青色的眼,眼的光轮里边展开了都市的风景画。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妆着的都市呵!霓虹灯跳跃着—
—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
烟,有了高跟儿鞋,也有了钟。

    琉璃子有玄色的大眼珠子,林檎色的脸,林檎色的嘴唇,和蔚蓝的心脏,蔚蓝的眼珠
子。琉璃子在海上盛开着青色的蔷薇,沙漠里绿洲的琉璃子呵!

    穆时英惯用一两种单纯色彩,来描写都市情调的变化和复杂,譬如在《夜总会里的五个
人》那篇中,用极鲜明的极相反的黑白二色写夜总会的情景:  白的台布,白的台布,白
的台布,白的台布,白的台布……白的。

    白的台布上放着黑的啤酒,黑的咖啡……黑的黑的……

    白的台布旁边坐着穿晚礼服的男子,黑的和白的一堆,黑头发,白脸,黑眼珠子,白领
子,黑领子,白的浆褶衬衫,黑外褂,白背心,黑裤……黑的和白的。

    白的台布,后边站着侍者,白衣服,黑帽子白裤子上一条黑镶边……白人的快乐,黑人
的悲哀,非洲黑人吃人的典礼的音乐,那大雷和小雷似的鼓声,一只号角呜呀呜的。中间那
片地板上一排没落的斯拉夫公主们在跳着黑人跸跶舞,一条条白的腿在黑缎裹着的身体下面
弹着,得,得,得——得达!

    Pierrt这篇形容一个忧郁的人的心理,则用一种黑的颜色:

    抬起脑袋来:在黑暗里边桌上有着黑色的笔,墨色的黑水壶,黑色的书,黑色的石膏
像,壁上有着黑纹的壁纸,黑色的画,黑色的毡帽,房间里有着黑色的床,黑色的花瓶,黑
色的橱,黑色的沙发,钟的走声也是黑色的,古龙香水的香味也是黑色的,烟卷上的烟也是
黑色的,空气也是黑色的,窗外还有一个黑色的夜空。

    第二是都市错综的动作。应用立体的写法最多,警如他在《上海的狐步舞》一文中描写
舞场的景色:  蔚蓝的黄昏笼罩着全场,一只Saxophone正伸长了脖了,张着大
嘴,呜呜地冲着他们。当中那片光滑的地板上飘动的裙子,飘动的袍角,精致的鞋跟,鞋
跟,鞋跟,鞋跟,鞋跟。蓬松的头发和男子的脸。男子的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伸着的
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

    整齐的圆桌子的队伍,椅子却是零乱的,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酒味,香水味,火腿蛋
的气味,烟味……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自家的神经。

    跑马厅屋顶上风针上的金马,向着红月亮撒开了四蹄,在那片大草地的四周泛滥着光的
海,罪恶的海浪,慕尔堂浸在黑暗里,跪着在替这些下地狱的男女祈祷,大世界的塔尖拒绝
了忏悔,骄傲地瞧着这位迂牧师,放射着一圈圈的灯光。

    他也喜欢用重叠的句子,和重叠的段落,这也是立体派绘画的表现法:

    有着无数都市的风魔的眼:舞场的色情的眼,百货公司的饕餮的蝇眼,“啤酒园”的乐
天的醉眼,美容堂的欺诈的俗眼,旅邸的亲昵的荡眼,教堂的伪兽的法眼,电影院奸滑的三
角眼,饭店的朦胧的睡眼……(《上海的狐步舞》)

    他在《华东饭店》里这样描写:  二楼,白漆房间,古铜色的鸦片香味,麻雀牌,四
郎探母,长三骂淌白小娼妇,古龙香水和淫欲味,白衣侍者,娼妓掮客,绑票匪,阴谋和诡
计,白俄浪人……以下写三楼四楼景色一字不改,而读者不觉其复。其笔力的横绝,可以想
见,此外则都市神秘的境地,都市魅惑的时间,都市寄生者疲劳的神经,病态的心理,过度
发达的官能,如醉如痴,如疯如狂的举动,均有极恰当的表现,不具引。

    穆时英的文笔大家公认为“明快而且魅人”,在一群青年作家中才华最为卓绝。妒忌者
归之于“海派”之列,又有人因他所写多为都市奢华堕落的生活,呼之为“颓废作家”。这
皆属吹毛求疵,隔靴搔痒之批评,不足为穆氏病。

    抗战初起时,穆时英竟在伪组织某一文化机构工作,被爱国志士刺死。他虽有才华却不
知民族大义,这样死太对不住他自己。

    那时居住上海的几位作家,都想创造“都市文学”,像张若谷,他原是世代的上海人,
对这东方第一大都市的情形可说熟而又熟。张氏毕业上海震旦大学,精于法文,中国文学根
柢也不错,民国十六、七年间又与曾朴(孟朴,笔名东亚病夫)拉上关系,曾替曾氏父子所
开的真美善书店编了一本女作家选集,将那时代著名女作家一网打尽,书出,销行颇广。又
与傅彦长、朱应鹏出版了一个合集,专写大上海金粉繁华之盛,笔致与穆时英不相上下。
一·二八战役后,张氏又写了一部《战争饮食男女》,搜集战场上各种的男女恋爱故事和关
于饮食的经验谈。又写了一部《异国情调》,写他到罗马朝圣(张氏是天主教友)同时漫游
欧洲各国,将各国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及各博物院所见艺术精品,一一写入文中。选自《中
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爱美剧提倡者与熊佛西

    爱美的戏剧提倡者,第一个当然要谈到陈大悲,他是一个其兴倏焉,其亡忽焉的新剧运
动家。五四运动其间,他活动得最热烈,天天在报纸上谈新剧,时时指导各学校排演他的新
剧,他和蒲伯英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竟成了青年的偶像。他有一时期竟被晨报记者尊为
中国现代十二伟人之一,后他为了偶然译错西洋名剧,被人指责,从此陷在泥淖里,再也爬
不起来。对于陈大悲我们说一句公道话,他对于中国初期新剧运动的贡献,的确不小。他使
那时的青年认识新剧的意义,将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