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不怒自威,虽仅有200余人,却瞬间让人感觉有千军万马之势。彭氏三兄弟看着对方的阵势,一下子便明白了这些人不是自己可以打败的。
200骑军向着彭氏三兄弟的阵列奔袭而来,第一次感到恐惧为何物。距离每近一点,彭氏三兄弟心中的压力便增长一分。当双方人马快要碰撞之时,彭氏三兄弟再也顶不住心中的压力,拍马转身向后逃跑而去,口中对着手下不断的叫喊道:“撤退!”
听到首领的叫喊声,结阵抵挡的士兵们瞬间崩溃四散奔逃。范瑟作势要追,却被宋玉派出的求援士兵阻止:“将军,不用管这些丧胆的士兵们了,彭城情况现在不容乐观,还请速速救援。”
彭氏三兄弟的溃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徐氏五兄弟的全线溃败,尤其是托大的彭氏三兄弟并没有将守军援军到来的消息及时告诉攻城的王翦等人,更是让徐氏五兄弟和王翦被打的触不及防。
申时四刻,范瑟领着200人马终于抵达了彭城。由于求援的士卒并不清楚战局的发展,他仍然以为西城并没有敌军,于是便先将范瑟带到了西城,准备从西城将援军带入城中。在阵阵的喊杀声中,范瑟的人马穿过了深林小道,抵达了西城墙。
当范瑟的人马突然从深林中陆陆续续的走出时,赵捷、王翦等人都愣住了,城上城下的正在战斗的人马都瞬间的停了下来。没有人知道这些人马从何处来,也没有人不明白这些人马对战局的影响力,一时间,双方的所有的人马都不自觉的看向了范瑟的人马,忘记了战斗,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来人宣称自己所属的阵营,等待来人来判定对方阵营的死刑。
在所有人的视线中,范瑟的人马陆陆续续的从森林中走出,短短的时间在所有人的看来仿佛如一生般漫长,赵捷紧紧的抓紧了马的缰绳,赵牟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长剑,王翦紧紧的按住了城墙,无一例外,他们的手中都情不自禁的流出了冷汗。范瑟看着眼前的一切,也瞬间明白了一切:双方似乎打成了一个平手的态势,而自己的这些人马所属将是决定战局的胜负。
“小兄弟,喊话吧,所有人都等着你呢?”范瑟对求援的士兵说道。
在所有人的眼光中,这个没有在历史中留名,却一直在人们口中流传的求援士兵缓缓的走出阵列,他的声音并不雄厚,却很响亮:“犯我彭城者,虽强必诛。”声音传遍了城上城下,本处劣势的守军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而王翦的那些手下则瞬间失却信心,这一上一下,让守军一时间占了上风。
“杀呀!一个不留!”赵捷高喊着命令,义无反顾冲向秦军,此时他的身边仅仅还剩下赵牟、赵殷、高乐、许阳等二十几个人而已,而与之相对的秦军经过一番厮杀后也只剩下十几个人而已。
“杀呀!一个不留!”城上的彭真也高喊着命令,带领着手下前仆后继的冲向敌军,敌军在这样悍不畏死的冲击下连连后退。
“杀呀!一个不留!”范瑟也不例外的高喊着命令,猛地冲向正与赵捷等人对敌的秦军。
王翦见士气已颓,优势已无,败局已定,立刻吹响了手中的号角。于是幸存的攻城士兵们纷纷向王翦所在之地集中而去,城下的秦军也向城门逃跑而去。
王翦没有选择
出城逃命,因为他知道倘若如此,城外的200多援军必定会剿灭之。他领着剩余的200多人跑进了城内,城内已无可阻王翦之兵,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毁了不知多少房屋建筑,抢了不知多少财物,战败的士兵完全爆发出了人性当中的魔鬼一面。彭真留在了西城打扫战场,而赵捷和范瑟合军则一处紧随其后追击,但城市道路弯弯绕绕的结构让他们的追逐显得效果不佳,仅能杀死一些落队的敌军,根本无法对王翦的队伍形成合围,于是歼灭无从谈起。
申时时分,王翦一行人逃至了东城。此时东城城墙之上依旧打的不可开交,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战斗,也快要到达了尾声,双方都将最后的兵力派了出去,如果范瑟援军不到,战争估计也会在夜幕降临之时结束,不过胜负结果却是难以预测。宋玉为了挡住敌军的进攻,仅留了十几个人看守城门,其余人全部调上了城上战斗。十几个人自然无法挡住王翦,王翦打开城门逃出了彭城,与徐氏三兄弟成功汇合。
申时一刻,徐氏五兄弟不甘心的领兵退出了彭城,宋玉乘胜追击。申时三刻,宋玉回返彭城,彭城之战结束。
此役耗时三天,并不是国战,仅仅算的上是一场官府与匪徒的战斗,规模在战国的所有战争中不值一提,期间也没有什么经典的计谋的运用,总之他仅仅是历史中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场战争,因而后人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虽然它名不见经传,但他却成了宋玉等人永远的怀念,成了几代彭城百姓心**同的记忆,也成了几代彭城百姓誓死卫家的信念来源。
第61章 战后和离去()
东城城墙上,宋玉驻足而视,驻足而听,驻足而思。
彭城一战,彭城百姓死伤大半,尤以青壮年战损最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殁于战事。战后,经过统计,幸存下来的完好无损的人仅剩下一千余人,受伤的人大约倍之,但仅有约一半的人能活下来。跟随赵捷参战的100多人伤亡情况也差不多,仅有20几人完好无损,40多人受伤,但其中20多人估计会不下来了。
夜幕降临,完好无损的士兵们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一些人发现他们的家已经没了,他们的亲人也死去了,不得不说,王翦最后的破坏是十分厉害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他们制造出了一条从东城到西城的废墟带。见此情况,这些节后余生的士兵们也没了赶跑贼人的兴奋心情,大都情不自禁的哭泣了起来。然而这一个夜晚,哭的并不只有他们,此夜彭城满城皆哭。此后几乎年年在这一天,彭城几乎都会满城皆哭。
满城的哭声,满目的疮痍,战后的彭城惨不忍睹。“重建,必须重建,今夜让你们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所有人跟随我重建彭城。”看着眼前的废墟,宋玉当即给那些幸存的属吏豪绅下达了命令。
属吏豪绅们连声称诺,不敢违反声势正隆的宋玉宋县公的命令。
“彭威,战后的清算由你负责,你辛苦一点,给我连夜调查,将那些通贼的人揪出来。”宋玉再次下令道。
已经深深的为宋玉所折服的彭威应了一声诺,然后便领着自己的几名亲卫离开了东城城墙。
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一个漆黑的夜晚,赵捷也没闲着。西城城下,在赵殷的陪伴下,赵捷将所有战死的伙伴的尸体全部从战场上找了出来,一一的给他们进行了火葬。
“将他们的骨灰送到他们的亲人手上,给每户10两抚恤银,另外在你们的总部建一个“褒忠祠”,将他们的名字记下来,立个牌位,以后就供奉在祠中,四时供奉不断。”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尸体,赵捷一边鞠躬一边对身边的赵殷说道。
“谨遵殿下之命。”赵殷应道。
“还有就是你就先不用跟我回赵国了。此战过后,我估计彭城的情报系统会全部崩溃了,你先留在这里重建一下情报系统,然后动用我们在楚国的关系,将宋玉推到楚国朝廷当中,告诉赵牟,让他紧紧抱住宋玉的大腿,明白吗?办成了这件事之后,你就到赵国来找我,我还有重要的事要你办。”赵捷继续说道。
“在下明白,明为推宋玉上台,实则让赵牟入朝。”赵殷点头道。
“另外,平常帮我注意一下,看能不能帮我找到一个替身。”赵捷又说道。赵殷虽然有些不明白赵捷提这样一个要求,但他还是应了一声诺。
彭城外几百里处,一些简易的帐篷树立了起来,此处正是溃败的徐氏五兄弟的临时营地。此夜,逃离彭城的徐氏五兄也没闲着。由于徐巴在战场上意外阵亡,在一个极其简单的营帐中,徐偃临危受命,接任了徐氏家主的位子。此时,摆在徐偃面前的是一个乱的不能再乱的摊子,依旧追随他的士卒已经仅剩下1000余人,这些人中许多人衣甲不全,许多人失去了坐下战马,许多人精气神全无。士卒的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积累了多年的粮草全部丢失,而且什么东西都没抢到,这使得来年的生活物资没了着落,如果不迅速解决此事,不久之后,士卒以及山寨中的家属们将会饿肚子。
徐偃没有什么好办法,好在王翦还在军中,于是他便找到王翦,询求帮助。
“军师……”徐偃刚想开口却被王翦捂住了嘴。
“我明白你想说什么,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打断我的思考。”王翦盯着眼前的楚国全图,头也不回的说。
过了几分钟之后,王翦突然一拍脑门,“呀”的一声叫了出来,然后欣喜的对徐偃说道:“我想到出路了!我们可以去袭扰钟吾郡,那项鹄有把柄在我们手上,他不敢轻举妄动。”
徐偃闻言赞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了!我看此计可行,军师真乃智者也!”
同一片夜空下,三方势力,三处不眠,三种心思,三样心情。时间依旧在流逝,生活依旧要继续,此夜过后,幸存下来的人都将继续他们的人生。很多年后,有了新的人生,新的际遇的赵捷、宋玉、王翦等人回忆这段经历时,无不唏嘘不已。
—————————————————————————————————————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空气中还残留着血腥的味道。辞别了赵殷,赵捷早早的离开了这个给了他深刻的记忆的城市。回望彭城,赵捷发现城墙之上已经有了一些老百姓,他们早早的矗立在了那里,监视着周围的一切,没有人强迫他们,也没有人以利诱之,他们皆是志愿的,仅仅因为一个保家的心。看着这一切,赵捷忽然悟了:城不高,可也;墙不固,可也;兵不强,可也。其民心固则城固,其民心强则国强,民心者,国之宝也。
“走吧。”许阳的一声催促打断了赵捷的思考。赵捷转过头,定了定心神,坚定的跨出了一步,然后大声的喊道:“上路吧!”听到了赵捷的喊声,远处停下等待的马车再次吱呀吱呀的响起,向着西方继续行进,而赵捷也翻身上马随之而去。
从此以后,赵捷便再也没有到过彭城。几年后,在成千上百的情报中得知了徐氏五兄弟的结局:徐偃为了缓解山寨过冬的压力,领着幸存的人攻击了钟吾郡内的一座小城,此战虽然胜了,但徐仁意外离奇的阵亡了,死在了一个普通人手中。徐仁的死为徐氏的内乱埋下了祸根,一年后,俆俾发动了叛乱,杀了徐偃,而后又被徐伏和徐佶联系手剿灭。徐伏和徐佶为争夺家主之位,展开了厮杀,最终徐伏杀了徐佶,但刚刚有所恢复的徐氏势力也因此势微了。不久,在一次入侵中,徐伏不幸为敌将斩杀。至此,一度纵横楚国北地的徐氏家族彻底覆灭。
——————————————————————————————————————————
自离开彭城三日之之后,赵捷一行人安全的抵达了永城。永城并不大,也并不出名,属于那种边摬地域上的城防坚固,堡寨般的普通的小镇。当赵捷一行人抵达永城城门时,永城依旧处于戒严当中。
城门口的甲士如临大敌的仔细搜检着每一个进城的百姓。士兵搜检的速度很慢
慢,这使得城外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人排在队中,过了很长时间才能向前前进一步。由于需要进城补充一下食物和水,因而赵捷也不得不排在了队伍中。
“小哥,到底发生什么事那?为什么要检查的如此严格呀!”赵捷问了问排在他前面的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转过头,扫视了一遍赵捷,然后小声的对赵捷说道:“郡守大人正驻扎在城中,听人说此人胆小如鼠。自从听说了彭城被山贼围攻,他不仅不敢去救彭城,竟然还怕死的躲在城中。据有关的消息,现在他连门口都不敢出,整日就躲在县衙中,生怕出门被人刺杀。城门处的搜检据说是因为郡守害怕奸细混入城中刺杀而想到的主意,也不知道郡守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总之,遇到这样的郡守,真是我们彭城郡的不幸,真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悲哀。”年轻的口气中充满了抱怨和不屑的语气。
“在下便是刚从彭城而来,闻听彭城宋县公大胜,难道郡公没有听到消息吗?”赵捷又问道。
“谁知道呢?这些大人物行事玄乎着呢!岂是我等小民可以猜测的。”年轻人小心翼翼得继续说道:“我们楚国的事情麻烦着呢!也不知道还要出多少幺蛾子呢!”
就在赵捷和年轻人相谈正欢之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天空中突然想起了一阵雷声,年轻人抬起头望了一望天空,然后自言自语道:“看来马上就要下雨了。”
赵捷闻言也抬起了头,看了看天空,然后说道:“是啊!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啊!”
“小哥,依目前情况来看,进城是来不及了,我想请问,附近可有避雨之地。”赵捷继续说道。
“据此1里处有一座废弃的神庙,吾等可去那避雨。”年轻人说道。
“还请小哥前面带路。”赵捷道了一声谢谢,然后便领着众人跟随年轻人去了神庙。
第62章 神庙偶遇伤别离()
走进神庙之中,赵捷四处扫视了一遍。神庙中虽然空无一人,但一应物件都十分干净整洁,显然附近的百姓经常来此整理神庙。神庙中供奉的是凤凰之神,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一幅凤凰涅磐的景像。上部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中部是一轮朝阳,下部为长方形的基座,饰云雷纹。雕刻逼真的表现出了凤凰的舍我其谁的傲气和普度众生的仁慈。
雕刻的凤凰形像是以一个神话传说为原型的——相传远古时期,楚地出现一个邪魔,它无恶不作,残害百姓。楚地的一位国君为了人民的安宁,请神鸟凤凰为人间除魔。凤凰义不容辞前去除魔,在荆楚之地,凤凰和邪魔势均力敌,大战九九八十一天还没有分出胜负,最后凤凰不得以只得牺牲自己,燃烧自己和邪魔同归于尽,最终凤凰和邪魔同时化为灰烬。天帝仁慈,有感凤凰的英雄事迹,赐其从太阳中欲火重生,于是便有了凤凰涅磐的景像。
暂且不论神话的美丽性,自古以来,荆楚之地便特别尊崇凤凰。楚人将凤凰视为神鸟,为鸟中之王。其雄者名“凤”,其雌者称“凰”。凤凰的形象——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文、鱼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能歌善舞,吉祥安祥——一直深深的刻在每一个楚人的脑中。
在每个楚人眼中,凤凰不仅是神鸟,而且还是楚国尊严的象征。尊凤的影响渗透到浪漫的楚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楚国各地,楚人建立起了一座座凤凰神庙。
赵捷一行人走进神庙后没多久,滂沱的雨开始从天空中落下。再之后,并没过多久,雨幕中突然出现了几个头戴雨笠,身披蓑衣之人。滂沱大雨并没有冲刷干净他们身上的血迹看,浓重的杀气从他们的身上散发而出,在门口看守的赵捷感觉到了危险,急忙抽出腰间的佩剑,如临大敌的看着雨中的几个人。
为首的一个白面书生模样的翩翩佳公子一看赵捷的动作愣住了,疑惑着看着赵捷,而他身后的武士则怒目而视。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来此地想要干什么。”赵捷大声的问道,神色中充满了一丝的惊慌。
白面书生闻言随即明白了赵捷的意思了,他丢下手中的佩剑,然后说道:“在下黄曷(hé)欠,并非歹人,小兄弟无需害怕。吾等惨遭歹人追杀,身上之血乃是阻击歹人时留下的。吾等来此只是想避一避雨,并无什么非分之想。”
“真的吗?你我乃是初次见面,我凭什么要相信你呢?”赵捷继续说道:“若你想进神庙避雨,便让你的手下把武器都扔了,只有这样我才会让你进来。”
白面书生闻言,不假思索的便下令让手下人将手中的武器丢弃。他身旁的一个武士劝道:“公子,没了武器,倘若歹人追来,吾等拿什么来保护公子。”
“不必多言,就按照我说的做吧,难道你们想要违令吗?”白面公子瞪了一眼武士,然后怒吼道。听到自己的主公这样说,武士们纷纷丢下武器,在赵捷的监视下,一个接着一个的走进了神庙。
神庙的左右两偏殿中,赵捷一行人已经燃起了几团篝火,所有人都围在篝火旁尽情的烤火,烤去身上的寒气。赵捷带着黄曷欠一行几人走到了左偏殿,并将左偏殿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在此烤火驱寒,然后领着左偏殿的自己人去了神庙中间大厅,再次燃起了几团篝火。安排好了一切,赵捷便又回到了门口,监视着外间的一切。
夜幕降临,雨犹不停。黄曷欠从左偏殿中走出,在中厅找到了正在烤火的赵捷。
“小兄弟,你们此行要往哪里去啊!”黄曷欠在赵捷身边坐了下来,然后关切的问道。
赵捷如实回答道:“慎邑。”然后又反问道:“公子,你呢?你要逃去哪儿?”
“陈都,楚国的国都。”黄曷欠脱口而出:“小兄弟,你不想去一趟吗?”
“陈都,我也许会去一趟吧!不过还要到慎邑时跟同伴商量一下才能决定。”赵捷对于旅程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划,具体的行程完全由内卫决定,之前他定的计划上并没有陈都,因此他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陈都,于是他便给了黄曷欠一个模糊的说法。
黄曷欠闻言在心中暗想:“靠眼前这人摆脱追兵,才是当务之急,到慎邑就到慎邑吧,现在也只能了将就将就了。慎邑离国都并不远,多一点的人来接应该也是安全的。”
于是他便接着说道:“小兄弟,你也知道吾等被歹人追杀,在下希望可以躲在你们的队伍中,和你们同行到慎邑,这样我们会安全的多,至于你们去不去陈都,那没什么关系,只要护着在下到慎邑便行了,你看怎么样。当然,你们放心,歹人只要没发现我们就不会伤害你们,因为他们也害怕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