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是要派新军去高丽!”王浩必须听明白了,开国侯真是狠人,不光狠还有手段,为了赚钱都要动武了。

    新军把骑马穿甲的党项骑兵打得望风而逃,到了高丽当地人还能有好?但越是这样的人就越靠谱,只要新军出动这事儿就算齐了!

    “不要多问,祸从口出,这件事儿可否干得?”新军?真没有,没有完备的后勤补给新军就是废物。但还有一群比新军更适合去高丽的部队,蒋二郎的特种兵。

    这些人最拿手的不是面对面硬撼,而是小股部队偷鸡摸狗。他们跟着自己北伐顶多充当护卫和侦察兵,大材小用了,交给宸娘带去高丽才能发挥最大优势。

    而且还不用给他们打掩护,特种兵从来就不在新军的编制中,也不算驸马府的亲卫,搞来搞去合算是黑户,以后如何安排都是问题。

    “干得、干得,大人指东王家绝不向西!”王浩啥问题都没了,恨不得背生双翅马上飞回家。

    海商海商,手里没有条靠谱的商路,零敲碎打跟在别人后面捡剩饭,永远也混不起来。只要日本航线拿到手,漳州王家几年之内就能成为豪强,又豪又强!

    “唉,先别说得太满,本官还有话讲。这条航线仅靠你我吃不下去,得找帮手。那几家人如果可靠,不妨一起试试。”

    王家是不错的合作伙伴,可洪涛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能够互相制约的合作才能长久,任何一方太重要都是隐患。

    如何制约王家呢?非常容易,再多加入几家呗。大家抱成团做买卖,既是伙伴又是敌人,听上去很麻烦,实际上更稳妥。

    “……大人所言极是,可如此一来航线的秘密就难以保住了,不可不防啊。”王浩当然不乐意再增加别人,吃独食才香甜。但开国侯的建议又不能随意拒绝,总要找出点理由。

    “此事并不麻烦,找个时间大家坐在一起商议个出资份额,各家出船、出人、出钱都可以,算成股份一起经营一起分红。只要有了规矩,谁若是还吃里扒外,那本官就认理不认人了。”

    又来了,洪涛在湟州就想弄个类似东印度公司的商人组织,可惜时间不够。现在正好,荷兰人是靠大海养活的公司,自己没那么聪明再单独设计一套,但照猫画虎有样学样还是会的。

    “就依大人,我马上回去!”吃不到独食就吃不到吧,这条航线利益太大,真都给了王家恐怕也是祸事。一咬牙一跺脚干了,一分钟都不想耽误,起身就要告辞。

    “且慢,本官的人还没来呢,叔父难道不想去高丽找港口了?”

    “嗨,莽撞了,恕罪,一切全凭大人安排!”王浩用劲儿拍了一下脑袋,今天接受的信息量有点大,原本挺灵光的脑袋有点木了,变得丢三落四。

    洪涛并没有马上安排人跟王浩走,只是有个想法,在王浩没答应之前无法付诸行动。好在王浩也不赶时间,早几天晚几天出航没差别,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去找宸娘和犹太人,问问她们愿意不愿去。

    宸娘必须特别愿意,就像一只羽翼刚刚有点丰满的小鸟,极其希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根本考虑不到别的,比如老鸟舍不舍得。

    “爹爹是最好的!”一听说可以去朝鲜半岛跳起来就挂在了洪涛身上,满脸这顿啃啊,扒拉都扒拉不下去。

    “大人正是用人之际,又逢冬日来临,明年春天再走也不迟……”菲尼克斯还有点良心,总算想着挖井人呢,没拍屁股就走。

    “也没说所有人都走,先派一部分人过去探探路,最好能控制个港口,用钱买、用货物换都可,实在不成动手抢也不是难事儿。本官把蒋二叔派给你,再带上二百特种兵差不多就够了。”春天再去就来不及了,洪涛还有别的事儿需要王家和其他几家的海船呢,就冬天这段时间空闲。

    “蒋二叔也去!孩儿一定能抢到个好地方,比开封城还大!”一听说还有蒋二郎的特种兵随行,宸娘更没有顾虑了,然后洪涛脸上就又多了几片口水。

    “菲尼克斯、西迪,蒋将军会配合你们俩行动,宸娘还小,让她多听多看,适当的提建议可以,但不可由她做主。你别撇嘴,我会和蒋将军说好,只要不听话立刻就把你送回来,接着去学堂里当先生!”

    连高丽是啥样都不清楚,张嘴闭嘴就是比开封城还大的城市,洪涛必须要做一些预防手段,免得到时候连累了蒋二郎和特种兵。

    “哼……学堂里都没几个小童了,许先生一个人教授还有闲暇,孩儿去了岂不是要对着墙讲课!”不让当领导宸娘非常不高兴,自己已经想了很多点子,都特别厉害,怀才不遇啊。

    “……那就去给周夫人当笔吏!”洪涛差点没被噎死,宸娘说得没错,现在的儿童团一天比一天人少,除了第五批的孩子们没啥大变动,前面四批基本都快走光了。

    “听官人的话,先去准备行装吧。”西迪在这期间没怎么说话,也没显出高兴,拍了拍宸娘的脑袋,又向菲尼克斯使了个眼色,老凤凰就哄着孩子走了。

    “大人是不是有事瞒着奴家?宸娘说得没错,不光儿童团里的小童少了很多,银行里孩子也都不见了。各工坊里也有人事调动,这么多人都去哪儿了?”

    等屋里就剩下两个人之后西迪才张嘴询问,一边说一边坐到了洪涛大腿上,准备利用女人的优势逼着男人说实话。

    “哎呀,几天没见你的汉话又精进了不少,都会自称奴家了。不过有件事儿你没听官人的叮嘱,身上的肉好像多了不少,该罚!”

    自打西迪有了孩子就不像原来那样整天往自己屋里钻了,倒不是不想来,而是怕孩子的事情曝光。

    洪涛倒是没忘了这个最佳床伴,可惜到了大名府之后就有忙不完的事儿,近期又添了三位夫人,想去偷嘴都没机会。

    “奴家愈发肯定官人有大事相瞒,难道又要去它地任职?”据说女人有第六感,洪涛真不信。

    但是她们对特别亲昵的伴侣确实非常敏感,些许的变化都能觉察到。撒谎这个技能对越是熟悉的人就越难以施展,一丁丁点的反常都会引起怀疑,比如现在。

    “此事不能讲,也和你们无关,别多想。晚上别走了,留下来陪本官说说话。此去海路几千里,搞不好几年都无法见面,就算你不想我我也会想你和孩子的。到了那边该如何筹划本官也有不少建议,走,先去一起泡个澡,让本官看看你是不是真胖了!”

    既然无法再隐瞒下去洪涛干脆就承认了,但实话还是不能说。犹太人并不在自己的北伐计划当中,也不算自己的核心圈子,没必要知道这么多。

    但也不是说分开就分开的,毕竟自己的骨肉也得跟着他们走,该提的建议还得提。比如大概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发展、当地有什么物产可以先利用起来。

    自己对古代的高丽真不太了解,必须多安排几套预案以备不时之需。这些话不能和宸娘说,孩子太顺利就容易忘乎所以,告诉西迪由她转告比较合适。

580 港口来了() 
五天之后,二百名特种兵换上船工的衣服,趁着黑夜和七十多名犹太先遣队登上了王浩的船队,临行前洪涛又和蒋二郎单独聊了一个多时辰。

    这回宸娘倒是不想走了,拉着自己的衣服吧嗒吧嗒掉了一脸泪珠,意思很明显,她想让自己跟着一起走。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望,洪涛不光没安慰,还低声呵斥了孩子一顿,再让蒋二郎把宸娘强行抱走,而且连送都没送,转头就回了书房。

    王浩不仅带走了宸娘,还开走了第一艘大海船。两名犹太纲首被任命为第一任船长和水手长,王四十,也就是王浩的族侄成了第一任领航员。

    洪涛想借着这次机会试试新船的性能,它刚刚做完第一次测试回航,被命名为湟州号,属于州级武装货船。

    富姬送来的三款凉州帆布都合用,只是薄厚不同,强度有区别。最薄的一款就是目前使用的帆具,应付渤海、黄海、东海的海况足矣。将来如果需要大洋航行,可以换更厚更坚固的第二款和第三款。

    说不定到时候还会有更坚固、更轻便的帆布研发出来,这个工作不仅凉州棉纺厂在做,大名府的棉纺厂同样在做。而且大名府棉纺厂有凉州棉纺厂无法比拟的优势,人才。

    大名府附近盛产生丝,也不乏手艺精巧的丝绸匠人。黄怀安招工的时候就留了个心眼,优先挑会织造丝绸的人,还高薪请了几位世代从事此业,但上了年纪无法再亲自使用织机的老匠人来当技术指导,说白了就是想挖人家的手艺。

    这个办法确实奏效,他们正在琢磨能不能把丝线和棉线和在一起纺纱,这样弄出来的面纱比同等粗细的纯棉结实。如果用这种棉纱织布既可以提高布匹的强度,又能降低厚度,也就减轻了重量。

    新布不光能当做船帆,还可以用来缝制新军的帐篷,其实黄怀安研发新布料的初衷就是为此。现在的军用帐篷又厚又重,背在身上很累赘。

    洪涛觉得用它做帆和帐篷都不是最好的,弄成牛仔裤应该特别赚钱。你想啊,农民、工人、士兵都需要坚固的衣服,尤其是裤子。

    新布里含有生丝价格肯定贵,但买一条好几年都穿不烂,算起来反倒比麻和纯棉布料便宜,而且手感更柔软,穿着更舒服。

    当然了,这只是个想法,实践起来难度挺大。首先得让宋人习惯不穿长衫只穿裤子,光这一件事儿就够洪涛忙活大半辈子的,脑子里想想过过瘾得了。

    “我的同学为何都不见了,她们不愿和本宫一起上学吗?”儿童团人数的变化不光被西迪注意到,特里公主也发现了,她真是个好学生,每天都去上课,风雨无阻。

    不光不觉得烦,还特别高兴,背着洪涛给她做的小书包,装上小本子和几根炭笔,混在一群和她儿女差不多大的孩子中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她们都回湟州了,本官在那边建了一座更大的学校,可以容纳上千孩子,光老师就有百十位。”

    洪涛最不愿面对的就是这位契丹公主,她越是在这里生活得无忧无虑,自己心里的愧疚感就越强烈。可是每次见到她都得继续加深愧疚感,不停的撒谎。

    假如她是个恶人,自己骗一骗真无所谓,但她除了有个契丹公主的名头之外,对自己真没啥恶意。直率、纯善、阳光,肚子里没啥弯弯绕,也不太习惯耍心眼,这么把她往死里忽悠,真的合适吗?

    “我的夫君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许先生说小童都是孤儿和流民的孩子,全是你出钱供养。如果到了我家,你可以在寺庙里当主持,肯定是个高僧!”

    又来了,特里公主不光学会了同学之类的新词汇,还学会了夫君,且说起来一点顾忌没有,当着谁都敢叫。

    “高僧还可以娶妻纳妾?”洪涛都快哭了,您就别再夸啦,顶多还有一年你的家乡就会被我这个高僧摧毁。

    “为何不可?国师有三个妻子,六个孩子,他都快六十岁了,也没见他和夫君一样干了那么多善事!”还是生活习惯问题,辽国人的很多认知和宋人都是反的,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人,他回来了……”正在洪涛不知该如何回答时,一名特种兵从前院急匆匆走了进来,和黄蜂耳语了几句。

    “谁?”

    “萧兀纳……”黄蜂冲特里公主努了努嘴,小声的在洪涛耳边说了一个名字。

    “啊!我差点忘了,真是罪过罪过……殿下,今天的课我看就算了吧,一起去见见萧大人。”

    洪涛终于松了一口气,煎熬的日子总算要到头了,不管有多愧疚,只要见不到人,过不了几天就能忘掉。至于说以后再见面咋办,爱咋办咋办,这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只能自己蒙自己。

    “……我还要上课,去晚了先生要骂的!”特里公主听到萧兀纳回来了先是一愣,突然转身跑了。她恢复的挺快,腿上的伤已经算痊愈了,能跑能跳还能骑马。

    “大人,她好像不太乐意走……”黄蜂看着特里公主的背影,又看了看开国侯阴晴不定的脸,说了句实话。

    “你好歹也是宫中出身,怎么嘴越来越碎了,此等事情是谁教你的,别说是无师自通啊!”

    特里公主为啥要躲着萧兀纳洪涛当然能想明白,这就像自己小时候去幼儿园,玩的正高兴呢,突然家里人来接了,当时的心情啊,恨不得当个孤儿才好。

    但这种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就有些令人尴尬了,尤其是黄蜂这个内官。你他娘的连女人都没深入接触过,聊什么感情问题啊。

    “末将去让厨房安排膳食……”得,开国侯恼羞成怒了,黄蜂也得到了绿荷的真传,能躲就躲,要不说学好难学坏容易呢。

    时隔半年再次见到萧兀纳,感官又不太一样了。他换上了冬装,一身裘皮,连帽子都是毛茸茸的,耳朵边上还耷拉着两根动物尾巴,更显得高大威猛,面对面站着让洪涛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萧大人,别来无恙啊……”压力只是身材造成的,洪涛心里很轻松。

    萧兀纳既然来了,那就说明港口的事情有门儿,否则不用千里迢迢的再跑回来。那位王什么儒的还在馆驿住着呢,公主完全可以跟着辽国使团回去。

    “王丈安好,公主殿下……”萧兀纳也入乡随俗的冲洪涛抱了抱拳,又向书房外面看了看,发现没人跟着。

    “殿下迷上了府里的学堂,每日都要去上课,本官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午饭之前就能见到。来,先喝口热茶,这一路上还顺利吗?”洪涛也不能说公主不太想见到你,更不想回国,只能打哈哈。

    “说起路途,我还真见到一个令人无法相信的奇景。王丈可知道滹沱河的铁索桥?有了它就不用受舟船劳顿了。若不是见到当地百姓给大人立的石碑,还真不敢相信它是出自王丈之手,真乃神来之笔!”

    萧兀纳没再追问公主的下落,好像也不太关心,而是顺着话茬儿聊上了铁索桥。溢美之情油然升起,赞美之词滚滚而出。

    “雕虫小技不值一提,想那旧驿道也该修好了,萧大人可否途径?”对方越是不提正事儿,洪涛就越踏实。你想扯闲篇咱就扯,谁先提起来谁是孙子!

    “本官此行走的正是新驿道,从霸州一直到大名府,一人三马三日足矣,若是没有沿途盘查昨日就能抵达。假如在白沟河上也架一座铁索桥,再把驿道修到南京城下,辽宋两国就真是兄弟之邦、情同手足了。”看来萧兀纳还不是合格的外交家,耐心不足,刚扯了两句闲篇就忍不住往主题上靠。

    “萧大人此言大善!只是此事本官做不得主,还要奏请圣上御批。想来也不是太难的事儿,铁桥依旧由本官督建,到南京的道路就得靠萧大人自行决断了。”洪涛猛的一拍大腿,就好像这个主意真有多巧妙,让自己茅塞顿开。

    “不妨,就算没有铁索桥,先用海船往来也是一桩美事,王丈不会忘了你我的约定吧?”

    看到王诜死活不提海船和海港的事儿,萧兀纳也找不到合适的话题继续闲扯,干脆还是直接说吧。说的时候还带着三分忐忑,万一王诜反悔自己岂不成了欺君之罪,最少也得落个办事不利的名号。

    “哎,哪儿能忘呢!本官的第一艘海船已经建成,第二艘和第三艘龙骨也铺设完毕,要是萧大人早来几日还能一同出航,现在它正在去明州的路上。听萧大人的意思港口的事已经妥了?”

    成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洪涛就不再装傻充愣,反正也没啥条件可讲,自己需要的就是一座港口。什么都不用准备,到时候就让你和你的皇帝见识见识啥叫多兵种联合作战!

581 麻烦还是没走() 
“如此甚好,本官这次来就是要与王丈商议货物交换的具体事宜,有要求尽可以提,只是不知何时才能成行?”

    洪涛满意,萧兀纳更满意。这次回国见到皇帝之后把用羊毛、毛皮、药材换取生铁的事儿一提,不光皇帝高兴,南北枢密使也都大呼过瘾。

    生铁啊,这可是南朝的禁榷货物,数量还如此巨大,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有了它契丹贵族就能武装更多牧民,先把国内的局势稳定下来。为此别说建造一座港口,就算在海边修座城都可以。

    “哎呀,时间嘛……不太好说。冬日无法建造船只,开春之后如果雨水充足可能还要耽搁些时日,具体时间真说不太好定。”

    洪涛真恨自己留不起来胡子,刚长到一厘米长就忍不住要刮掉。人家的胡子都是黑乎乎一大把,自己的胡子稀稀拉拉没几根,和老鼠须子差不多。没胡子可摸,装孙子的时候就缺少一种原本是爷爷的感觉。

    “此事还请王丈多加费心,羊毛剪下来不能存放太长时间,容易生虫腐败。这是本人的一点心意,寒酸的很,还望笑纳。”

    没谱儿,这可不行,能早一天拿到生铁,国内的局面就能早一天得到控制。拖时间长了小事儿也会变成大事儿,夜长梦多。

    谁说契丹人就粗鄙野蛮,这不,萧兀纳活生生的展示了一下学习汉学的收获。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皮袋子,解开皮绳之后往桌上一倒。

    “嘶……这是?”一堆珠子在日光下发出诡异的光芒,最大的和榛子相仿,小的也和弹球差不多,奶白色的居多,期间还有几颗是纯黑的!

    洪涛识货,这是珍珠,疍家人就有以采珠为生的。没有潜水设备到海底摸蚌取珠是个玩命活儿,经常会死人。

    像这么大且圆的珍珠拿到广州能卖不少钱,几颗就能换一艘海船。至于说粉色、黑色的大珍珠更是物以稀为贵,有价无市。

    “此乃北珠,开国侯有三位夫人,点缀此物最为妥当。”看到王诜脸上的表情和眼睛里射出的光芒,萧兀纳很满意。

    南朝人喜财,但南朝高官比较事儿多,直接给钱还嫌没面子,非喜欢没用的玩意。这些北珠是女直人的贡品,皇帝特意拿出来让自己贿赂用的,看来是没白费。

    “哎呀……萧大人真是太客气了……呵呵呵……”北珠?洪涛真没听说过,但清朝有东珠,产自东北黑龙江、乌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