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好,再去弄那些玩命的试验就轻松多了。

    说起玩命,确实挺危险的,洪涛把硫酸铵和硝酸钾溶于水一起加热,让它们发生复分解反应。当温度和浓度合适的时候,就会析出一种同样为白色的晶体,它就是硝酸铵。

    硝酸铵也是一种氮肥,不过它可比硫酸铵脾气暴多了,吸水性非常强,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遇到热、摩擦和撞击会发生爆炸。

    这种玩意洪涛在小时候的农村见过,姥姥老家的人就用它和木屑、柴油混装到瓶子里炸鱼,很是好玩。

    再大几岁之后,农村里也找不到比较纯的硝酸铵化肥,全被硝酸铵钙代替了。那东西吸水性就差多了,也不会炸,使用和运输都很安全,但也就无法去随便炸鱼吃。

    其实硝酸铵就是后世统称硝铵炸药中的一种,通过和不同材料的配比,可以制成性能不同的工业炸药。比如铵油、铵松蜡、铵梯等等,都是工程、矿业的常用产品。

    它的优点就是相对安全,比其它炸药的敏感度都低,根本不用钝化,加入松香、石蜡、柴油和锯末之后稳定性更强。

    洪涛制作的药筒之所以不用药捻直接引爆,还在里面装了一截黑火药棍,就是因为药捻的热量根本引爆不了,必须靠黑火药起爆时的高温高压来当媒介。

    那他为何又那么害怕呢,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弄的硝酸铵到底纯度是多少,万一里面还有别的杂质,说不定敏感度就提高了。这玩意要是炸了可不像黑火药,基本就找不到人了。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极度怕水,受潮之后会结板,很难再起爆,存储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这种炸药基本不会用作装填炮弹和手榴弹,那样哑火率会很高,也会大大增加后勤保管的成本。

492 高厂长()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后世前苏联就对这种造价非常低的工业炸药很感兴趣,最终还开发出不怕水的硝酸铵类炸药,具体办法洪涛真不知道。

    不过他知道一个土办法,就是用松香或者石蜡溶于柴油,再用溶液搅拌硝酸铵和一部分木粉。这样处理过之后,硝酸铵的吸水性就会大幅下降,让中短时间内保存成为可能。不过和其它类别的炸药比起来依旧很怕潮湿,如果结板之后最好重新粉碎才可以继续使用。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先教会高俅如何做这种复分解反应,并在最佳温度析出硝酸铵晶体。这个温度已经找到了,多少摄氏度不清楚,只能告诉高俅是多少格汞柱。

    汞柱就是简易温度计的刻度,但苦于无法测量标准摄氏度或者华氏度,只能用汞柱高低表示,比如硝酸铵的析出温度,就是汞柱上升到12格3分左右。

    有了制备方法还不成,下一步得测试不同配比的硝酸铵到底能经受住多大撞击力才会爆炸,从中找到一种最合适的配方,再小批量生产出来提供给矿山和修路的工程队使用。

    没错,洪涛并没打算把这种新式炸药完全用于军事领域,最有利它发挥的反倒是民用。有了它的帮助,人类逢山开路遇水填桥的说法更容易成为现实,开矿的速度也会提高许多倍。

    把硝酸铵和碳酸钙混合之后,依旧能当做很好的化肥使用,而且它不像硫酸铵是酸性,变成了中性化肥,不光不再酸化土地还对酸化的土壤有中和作用。同时由于碳酸钙的加入,又具备了钙和镁等微量元素,非常有利于植物吸收。

    “本官不是说要升你的官嘛,军职恐怕不太适合,再高也高不过王大,回家等于下级见了上级,依旧得受欺负。干脆还是转成民政吧,当厂长如何?本官打算建一座化肥厂,你去操办。”

    既然是有利于民生的好东西,又废了自己这么大力气,连老命都豁出去了,肯定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加以利用,还得尽快。

    这个任务交给谁都不如交给高俅合适,他本身就是化学实验室出身,又长于制造玻璃器皿,还有必须的可信度。

    “……学生还想和先生继续学习……”要说原本的高俅是个很会追求权力的官员胚子,那现在的高大上不光名字变了,连性格都变了,成了一个非常有求知欲的化学家。

    “傻家伙,化肥厂就是个大实验室,将来会比马尾城的实验室大很多倍。学以致用懂不?光掌握了一肚子知识没用,得把它们转化成产品才叫本事。这个厂会由特种部队保护,所有人员单独调配,怎么样,有兴趣试试不?”

    高俅不知道化肥厂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很正常,洪涛必须让他明白这个厂的重要性一点不比渭桥镇轻。用什么说服呢,很简单,只要把化肥厂的规模和待遇简单讲讲就够了。

    目前在湟州和甘凉路体系里,只有湟州银行和渭桥镇工坊布置有特种部队,那是最高的防卫等级,同时也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

    “学生愿意……”有了这个保证高俅就没什么顾虑了,其实当官不当官对他而言真没太大吸引力。

    自打差点死过一次之后他的性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认同王二和王十她们所说的主义。同时再有了一个王大那样的媳妇,对当官真的失去了信心。得当多大官才能镇住自己媳妇呢?好像遥遥无期啊。

    厂长有了,化肥厂还不能马上动工,因为它必须选个合适的位置。首先得靠近河流,用来取水和倾泻废水。其次还不能影响居民生活,不管是废气还是废水都有很强的毒性。最后就是安全问题,不光得保证化肥厂不受到攻击和渗透,还要预防一旦它发生事故,不能波及周边的居民。

    这个地方挺难找,洪涛趴在地图上踅摸了半天,湟州肯定不成,它的人口密度比甘凉路还大,且靠近内地,各方面都不合适。

    凉州显然也不成,这里遍地都是农田和牧场,只有石羊河下游比较荒凉。但那里临近沙漠,根本无法保证其安全,总不能单独为它再建一座堡垒守护吧。

    再向西看,甘州好像不错。新建的甘州城根本就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个军事要塞,安全问题解决了。而甘州城西边有一条黑水河,上游还修建了水库,到甘州城这里已经算是中游。

    建一座化肥厂的话,只会影响中下游地区,城南面、东面和西面的土地依旧可以耕种,只有东北面的废了,代价应该算最小的。

    其实肃州也挺合适,那里有矿山和工坊,又离王大很近,小两口还不用两地分居。不过洪涛不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假如哪天肃州真的变成了前线,冶炼、锻造、机械工坊和矿山都比较皮实,被破坏就破坏了,可是化肥厂一旦出现事故就是颗大炸弹,太不保险。

    最终洪涛还是把化肥厂的厂址选在了甘州城西北五里左右的黑水河东岸,那里应该有一片台地,很适合建厂。

    高俅对地址并没太多意见,接到命令之后带着王五和几十名战俘,在特种部队的护送下即刻出发。先生描述的前景太令人激动了,想一想未来自己是可以媲美先生的存在,睡觉都能笑醒。

    “这下他可高兴了,和媳妇就离着四百里路,骑快马的话两个人每旬都能见一次面儿。”

    看着远去的箱车队,蒋二郎还说风凉话呢。莲儿的嘴也不太严实,高俅和王大新婚之夜的事儿已经小范围传开了,成了凉州城里的一个大笑话。

    “你怎么也越来越像妇人了,正事儿办妥了吗?”洪涛并不觉得这种笑话好笑,一个是自己的养女、一个是自己的学生,笑话他们不就是笑话自己嘛!

    “末将见到了武家那个小子,也把样品拿了来回。您稍等,我去取。”蒋二郎听出了大人语气中的不悦之意,立马就不再提这个事儿,三步并作两步跑下城楼。

    他也是刚刚从渭桥镇赶回来,任务是去取一件非常重要的物品,什么玩意都不知道。正好赶上高俅和王五离开,这才上来和帅司大人聊几句,没想到还是触了霉头。

    是什么样品非得派他这个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带着几名队员,跟随顺风镖局的镖车用最快速度往返一次渭桥镇呢?是个木头箱子,两尺多长一尺见方,不太沉,仅此而已。

    “把它打开,没想到武家世代铁匠,倒是出来一位机械方面的大才!”洪涛好像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背着手挺镇定。

    “这是钢板弩?不对,怎么还有这么多轮子?”蒋二郎把箱子撬开,里面塞满了干稻草。再往里找是几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包着油纸的东西。撕开油纸之后,他好像看懂了,但又不太懂。

    箱子里装着两具钢板弩的零件,和新军的钢板弩不太一样,弩臂非常短,不是装在弩身尽头,而是从弩身半截的位置穿了出来。不光模样有点怪,弩臂两端更怪,没有挂弦的牛角钩,而是变成了两个说圆不圆、说扁不扁的钢轮。

    “看着啊,本官给你变个魔术……”洪涛就喜欢看别人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这时他才有指点别人迷津的机会。

    “这是胡琴?”眼看着帅司大人把几个零件组装了起来,又套上了几根弓弦,蒋二郎越看越不像弓弩,干脆再把思想放飞一下,猜了个比较靠谱的物件。

493 升级版() 
“还胡琴……你可真是有眼光,把弩箭给我几支。”如果光听自己讲洪涛还不是特别过瘾,中间再能穿插上几句问答,尤其是像蒋二郎这种不太靠谱的问答,才更能展现自己的睿智。

    “真是弩啊!可这弩臂怎么是反着的……嘶,威力不小……”蒋二郎迷迷瞪瞪把自己的蝎子弩拿出来,从箭盒里抽出三支弩箭递给帅司大人,然后就更迷糊了。

    这个比蝎子弩宽不了多少、但长了不少的架子居然真是具弩,模样虽然怪,可射出去的弩箭一点不弱,钉在城楼的屋檐下面嗡嗡作响。要是换上长一些的羽箭效果应该更好,显然发射短箭不是它的特长。

    “光是威力不小,别的就没看出来?”当老师最好能碰上高俅那样的学生,稍微点拨点拨就能恍然大悟。蒋二郎的资质显然低了一些,并没发现这具怪弩的精髓所在,这让洪涛有点没法继续显摆了。

    “尺寸小,应该更轻吧?”蒋二郎还真是不争气,眼看着帅司大人又发射了一箭,依旧没说到点子上。

    “你来试试……”洪涛也不打算继续启发了,干脆把手中的怪弩扔给了蒋二郎。

    “这……这就能上弦!”接过怪弩之后蒋二郎终于醒悟了,他原本还想用脚去踩着上弦,可是一伸脚才发现没有蹬踏的地方,再用手拉了拉弓弦。

    好嘛,一只手就就拉满了,还不用太较劲儿。怀着不太相信的心情抬手瞄准了屋顶上的圆木,射出去的弩箭依旧那么给力,深深的扎进了木头里。

    “嘿嘿嘿……这叫反向滑轮弩,制造的关键就在这两对儿滑轮上。本官是奏请了玉皇大帝之后,经过七七四十九天闭关,才为人间求得的利器,你觉得咋样?”

    蒋二郎越是吃惊洪涛就笑得越开心,想不到真有人能照着自己的图纸把这玩意造出来,效果还这么好,不吹吹牛逼都对不起武家那位聪明的晚辈。

    “好!好得没法再好了……不知凡人用此神兵利器会不会被上天责怪……”也算蒋二郎倒霉,洪涛这个牛逼吹得有点巧,前些天他刚刚在化学工坊里待了小两个月,完全印证了闭关的说法,就连时间都差不多。

    蒋二郎就算以前不信帅司大人真是星君下凡,现在也不能不信了。最少也和天上的神灵有关系,否则怎么能把弩做得如此小巧、如此轻便呢,这不合乎常理嘛。

    “只要少生几个儿子上天就不会责怪。本官说过让你们哥俩可以纳妾传宗接代,但没说过让你们哥俩像草原上的老鼠一般玩了命的生!有两个不就得了,弄这么多将来再组建一支部队用?把它拆了,装箱连同里面的本子一起送到王大头哪儿去。记住本官的话,将来你们是要纳西夏公主为妾的,留着点体力别全耗在庸脂俗粉身上!”

    蒋二郎还有的怕,这让洪涛很解气,同时也很生气。蒋大郎和他两兄弟,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各自纳了两个小妾,都是战俘,然后各自生了三个儿子。真是亲兄弟,生孩子都一样数量,谁也不占便宜。

    洪涛倒是不在意手下人多生孩子,但也别这么玩命啊,就好像过了今儿就没有明儿一样。平日里不好提这个事儿,今天正好赶上了,必须给予警告。

    “……真有公主?”蒋二郎被说得很不好意思,他之前以为帅司大人就是那么一说,没敢全信。

    “你再生一个孩子就没了,自己看着办吧!”洪涛没解释更多,转头下楼了。

    “要公主呢?还是要儿子……不成,我得去问问大哥!”蒋二郎越是得不到解释心里就越没谱儿,把怪弩拆完装好,还嘀咕这事儿呢。

    反向滑轮弩,这真是后世的高科技,但实现起来却不太难。只要有了合适的材料,制作它的难度并不比制作一具反曲弓复杂,甚至更容易。

    洪涛在金明池的时候就琢磨过这种可以算划时代的远程冷兵器,不过当时没有弹簧钢片,也没有钢制滑轮可用,折腾了半天,全因为材料强度不够失败了,还差点让崩开的弓弦把自己打伤。

    但这种武器的详细图纸他没丢弃,而是留给了高翠峰,让他找人先研究着,有机会就做出来试试。如果能成功,那新军就又多了一种远程利器,完全可以取代钢板弩成为制式装备。

    和蒋二郎说的差不多,反向弩的优点就是弩臂向前、向内弯曲,使得弩的整体宽度减少了很多,从而也降低了重量。另外由于弩臂装在弩身中部,重心更平衡,使用起来也更稳定。

    这还不是最大的优点,它上弦非常省力,既不用脚踩也不用腿蹬,成年男子一只手就可以把弓弦拉满,越到后面越省力。

    这就是两对滑轮的作用,假如做成滑轮弓的话,可以持续拉弓好几分钟都不带松手的。换成普通反曲弓,张飞来了也拉不了那么久,稍微瞄准就得松手。

    这种变化有什么用处吗?那是必须的,否则后世的人也不会去研究这么一对儿计算起来非常麻烦的轮子。

    它能让弓手充分瞄准,并且增加拉满弓的次数。到了实战中,这两个优势就能决定一个弓手的射击精度和射击频率,作用大大滴。

    改成弩也照样用有,钢板弩得靠脚蹬才能上弦,射速要比弓箭慢。现在有了滑轮的帮助,上弦大大降低了难度,不敢说能有和弓箭一样的高射速,那也差不了太多。

    试想一下,钢板弩的威力加上每分钟好几发的射速,新军的投射密度会凭空增加好几倍,敌人承受的打击也就跟着高了好几倍。

    要说缺点吧,必须有,反向滑轮弩的缺点有两个。第一是造价要比钢板弩高,这一点洪涛还能承受,高的也不太多,主要就麻烦在那两对儿形状不规则还很要求精度的滑轮上了。

    第二是维护起来没有钢板弩那么简单,尤其是牛筋和丝混合在一起编制的弓弦,磨损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更换,否则很容易突然断裂,然后把弩手抽伤。而普通钢板弩真没啥需要维护的,急了抡起来还能当肉搏武器用。

    洪涛已经想好了,要把反向滑轮弩定型之后量产,逐步替换新军的钢板弩。火枪不能用,那就先拿反向滑轮弩凑合。这玩意不管在射击距离还是射击精度上真不比前装滑膛枪差,重量好像还要更轻一些,造价肯定也便宜。

    “这就叫欣欣向荣嘛……”有了领先的武器、畅销的产品、利益攸关的百姓,洪涛觉得未来还是很光明滴。

    尤其是城门外的两个小棚子更让他欣慰,那里是新成立的税监,前面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多一半都是长相各异的外族。

    他们就是通过这条古丝绸之路从中亚而来的商人,从服装上洪涛只能认出波斯风格和阿凡提风格,其余的一概不认识。

    但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带着货物进出甘凉路就必须交税!这种情况从五月初才开始,然后越来商队越多,让新任的税监菲尼克斯有些尴尬。

    当初安排人手的时候是他力主只招收二十名税警,湟州和凉州各半。理由就是税监的开支得压缩,不能养闲人。现在他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大国,稍微往前走一步就是小国百年才得一见的盛景。

    此时这个老帅哥正带着十名税警挨个检查商队的货物,再根据货物的属性按照不同的税率收取税金。

    为了不让自己的名誉受损,他已经两三天没睡个踏实觉了,寅时就爬起来上班,往往到了戌时还没收工,天黑了没事儿,挂上汽灯加班!

494 没钱,就去借!() 
“累死你个王八蛋!”洪涛对这一切全当看不见,更不主动去提增加人手的事儿。

    他对这头凤凰的长相比较嫉妒,再加上诗人的名头就全是恨了。在他眼里,长得比自己帅的男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岁都该死!

    犹太人已经把新税法补充完整了,在这方面他们还是挺有信用的,没在里面埋故意埋地雷,至少洪涛没看出来。

    他们的税法和大宋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太依靠行政命令,更趋向于完全靠经济手段调控。比如在粮食的税率上,按照新税法规定,粮税是最高一档的,比原来的二十抽一高多了,和黄金相同。

    这样一来就很少有商户会来湟州和甘凉路做粮食买卖,两地的价格差再算上税收,不光没钱赚还得赔不少。

    如此制定税率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当地的粮价,在这方面他们谁的也不用听就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同时也能看出来湟州和甘凉路并不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经济模式。

    所以像毛纺品、铁器、玻璃、蜡烛肥皂、罐头这类工业产品的税率就要低得多,从成本上鼓励外地商队多采购。

    不过这些税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时都有可能调整,并会及时在城门口的大黑板上用白粉笔写明。这块黑板叫做黑板报,专门刊登官府的动向。

    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也不管第一次来还是经常走动,谁也不用问,只需在这块巨大的黑板下面站上两刻钟,再花几文钱请个通译给念念黑板上的字,基本就能知道此时此刻的新规定了。

    那旧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