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蒋二郎眼里,攻城弩显然比瞭望塔重要,至于说多射一轮少射一轮的浪费问题他根本不关心,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好在讹力命不是个死心眼,他还指望多立功好多换点土地呢。见到蒋二郎不采纳,干脆又和王大提起了此事。

    结果自然是传到了洪涛耳朵里,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被正式采纳。现在看起来,洪涛还是比较明智的,这玩意确实管用。

341 按部就班() 
“……大人,我们后面只有少量牧民骑兵,还未集结就被打散了,目前还未发现西夏援军的影子。”蒋二郎来的比较是时候,刚好听见了洪涛对自己的评价,然后也不要脸了,干脆就当没听见。

    “看样子凉州城内也没有太多兵力,他们的主力应该都去和董毡较劲儿了。本官再给你一百人,守住乌鞘岭我们就可以进退自如,万万不可有失。”

    来之前讹力命就对凉州城的兵力做了一个大概分析,结果是不会超过两万。最近的援军就在济桑城,通过截获的西夏信件看,济桑城的兵力好像也去支援卓啰城了,那这周围百里之内就不该再有大批西夏军队驻守。

    “还是大人留着吧,乌鞘岭人多了反倒是麻烦。末将留了八十人在上面,其余的兵力以百人为一队,都在驿道两侧十里左右活动。凉州附近还是真富裕,三个部落营地就有上千匹好马,能驱赶的都已经向乌鞘岭关隘南边驱赶,不能驱赶的尽量杀死。现在末将的手下人没杀死多少,倒成了屠户,杀羊杀牛杀马杀到手软。”

    蒋二郎不打算要这些新军士兵,就算会骑马也不要。不是一个系统无法配合,带着他们反倒成了累赘。

    “这样也好,再坚持几个时辰,本官争取太黑之前拿下凉州城,是烧是守还要看苗魁的车队能否及时赶来。”洪涛也不强迫,蒋二郎不是那种死要面子不要命的人,他说够了就是够了。

    “王大,吹号,开始攻城!”说干就干,新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打仗不费力气,像这种短时间的接触战根本不用休息,甚至都不需要吃饭的时间。

    谁饿了背包里有口粮,自己吃自己的。反正每个人都有定量,先吃光了要不就饿着,要不就受罚之后得到额外份量。

    基本上没人会因此而受罚,这些口粮含油量很大,平时能吃五碗小米饭和半锅熬菜,但压缩饼干和罐头一份就饱,还特别顶时候。

    新军如何攻城呢?特别简单,就是抬着攻城弩往护城河边凑。城头上射箭不怕,攻城弩前面自带弩盾,一寸厚的木板,夏人的弓弩根本射不透。

    但攻城弩要是到了三百米射程之内,扔出去的玩意就不是盾牌、甲胄能抵挡的了。

    火油罐集中扔到了城门上,再来一颗霹雳弹,别说城门只是用铁箍加固的木头,就算它是铁的也会被混合油烧软,然后被自身重量压垮。还别打算泼水救火,混合油不怕水,照烧不误。

    等城门洞里燃起大火之后,攻城弩就把火油罐和霹雳弹扔上了城门楼。一刻钟之后,瓮城的城楼已经从下到上的烧成了大火把,热浪和烟雾迫使守军不得不远离附近的城墙。

    待吊桥的机构也被烧坏,呼啦啦的倒下来之后,新军士兵们才不紧不慢的推着一辆箱板横放在车顶的箱车走过了护城河。有零星箭矢能射过来,也会被箱板弹开。

    箱车一直被推到了瓮城和主城的交界处,新军士兵躲在箱板下面开始了土工作业。凿子、锤子、锄头一顿刨。

    先把坚硬的岩石凿出一个小洞,然后塞进去一根手腕粗细的长筒,点燃药捻之后推着箱车就跑,躲在瓮城侧面。

    不久之后城墙下面也爆发出一团烟尘,伴随着沉闷的响声,附近的城墙有些震动,那个小洞变成了水缸大小的圆洞。

    敌人在凿城!西夏守军很清楚,可惜他们也没辙。想用守城器械对付这辆箱车基本没可能,附近的城头和城墙都燃起了大火,有不要命的披着湿透的牛皮往里冲。

    但这次的火焰和往常不同,它们不光温度高,还带吸附性,粘在哪儿哪儿就着火。短时间的火焰可以抗住也不成,火焰中还有浓浓的烟雾,吸上几口就能把人熏晕,跑都跑不掉。

    此时新军士兵又推着箱车凑了过去,从车上抬下一个大号的霹雳弹,塞进缺口之后点燃药捻。这回他们不是躲在瓮城旁边了,而是推着箱车跑过了吊桥,有多快跑多快。

    这一声巨响,连正在燃烧的瓮城城楼都给震塌了,被炸开的夯土和碎石飞的漫天都是,二百米外的十多架攻城弩都被波及到了,要是没有头盔保护,弩手估计全得被砸成一头包。

    “宸娘,记下来,硝酸钠威力过大,药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

    等尘土散尽就用了差不多一刻钟时间,再看城墙,已经坍塌了至少三十米,半个瓮城也跟着倒了。不过原本熊熊燃烧的火焰被尘土一盖也小了,只有个别地方还冒着黑烟。

    那颗大号霹雳弹里装的不是普通黑火药,而是用硝酸钠代替硝酸钾配置的新火药。这种火药容易受潮,无法提前太长时间预装,除了当炸药包,洪涛也想不出别的用途。

    城墙都塌了,是不是就该冲入城中打巷战了?洪涛的回答是还早呢,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最好别拼命。

    所以吧,攻城弩继续前进,散兵坑也跟着向前挖,阵地整体前移。别舍不得用,这些箱车里的火油弹和霹雳弹就是攻城用的,打野战用不上它们,可劲儿往城里扔吧,有多远扔多远,分散着扔。

    待到缺口内侧确定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之后,新军士兵才举着钢板弩、抗着一窝蜂,沿着倒塌的瓦砾向两边的城墙上爬。

    敌人少就用钢板弩招呼,敌人多就来个一窝蜂。待把两边城墙清理出来一段距离后,攻城弩就也上去了。

    不知道是凉州城太重要,不可以轻易失去,还是夏人确实彪悍,愣是在城墙上和新军打起了攻防战。

    可惜的是在相对狭窄的城墙上面,攻城弩和火箭的威力直接翻了好几倍,没地方跑、没地方躲还得不停冲锋的西夏士兵被一片一片、一串一串的打倒,然后又一层一层的冲了上来,再被密集的弩箭射杀。

    新军此时也出现了伤号,基本都是被流矢射伤了胳膊腿,抬下来之后会有专人负责急救止血,然后放在箱车上,凑够两三车就往乌鞘岭送。洪涛的原则是不要俘虏不带伤兵,连敌人带自己人都一样。

    “滴滴……嘀嘀嘀……哒哒哒……”就在双方在城墙上寸步必争时,箱车阵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尖利的铜号声。

    “怎么回事!难道是青塘那边的凉州军回来了?董毡不会如此不禁打吧,好歹也是朝廷册封的经略使。”洪涛听出来了,这是瞭望手接到了侦骑示警后发出的警报。

    “大人,西边十五里发现了大批骑兵,移动方向凉州城,目前还没有看清旗号!”瞭望手又端着望远镜看了一小会儿,才把主将的问题回答清楚。

    “吹号,重新集结!”敌人还有援兵!这并不出乎洪涛意外。

    凉州城好歹也是一个国家的陪都,不可能就这么带你兵马守备,一下午就打下来好像是太容易了点。

    按照计划,攻打凉州城的时间是五天,超过这个期限,不管打的下来打不下来,都要后撤到乌鞘岭一线进行补给。既然敌人援兵来了那就接着缩成乌龟壳,看看对方还有啥招数吧。

    从城墙撤退的行动比较快捷,城内的守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算有机会反击也不敢贸然出手。他们已经被火箭和攻城弩打蒙了,从来没见过如此战法,能不一触即溃就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

342 青塘兵(白银30/40)() 
对于骑兵而言十五里路转瞬即到,不到半个时辰用肉眼即可看到西边起了大片尘埃。这批骑兵的规模不会少于千人,小部队踏不起这么多灰尘。

    “大人,来着不太像夏军,太远了看不清。”讹力命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爬上了瞭望塔,举着望远镜充当起瞭望手了。

    “老讹,你不会是怕了吧。不管来的是谁,把箱车里装的东西用完之前都别想靠近半分。下来吧,别再吓到孩子们。”

    说实话,洪涛心里也有点打鼓。从数据上算自己这支新军的火力覆盖密度确实很高,敌人不管用什么方法也冲不进来。但有时候数据也是会骗人的,实际作战的时候往往和演习不太一样。

    可是这种情绪不能露出丝毫,还得装作特别镇静。士兵们不了解这么多数据啥的,但他们会察言观色,主将一旦慌了下面的人心里会更没底。

    “末将给大人丢脸了,也不知道为何,这次出来总是不太踏实。”讹力命被说得满脸通红,尤其是看到王大她们的眼神更是无地自容。和这些孩子、厢役比,自己好歹也是当过禁卫军军官的主儿,又不是没打过仗,怎么会如此不堪呢。

    “本官这次不怪你,新事物总是要有熟悉习惯的过程。但不要有下一次,你应该比别人适应的更快才对。来,到车上来,帮本官看看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讹力命的表现洪涛能理解,人的勇敢不是与生俱来的,天生不怕死的只有傻子。他惊慌是因为对新军和自己这位看上去有些二把刀的主帅信心不足,经过几场胜仗之后自然就消除了。

    不光洪涛这边在紧张的观望,凉州城的西门上也站着不少人,同样在观望远处的烟尘。他们没有望远镜,只能手搭凉棚凭肉眼分辨,努力辨识着西边那片烟尘下的骑手到底属于哪一支部队。

    “刺史大人,末将有种不好的感觉,佛祖可能把我们抛弃了……”有时候吧,经验比设备还先进。凉州城的副镇守率先有了答案,带着一脸死灰看向了旁边的梁乙逋。

    “此话怎讲?”梁乙逋真想把这个家伙一脚踢下城去,此时此地不说鼓舞士气,怎么还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呢。

    “那是吐蕃的青塘兵,如果末将没眼花,敌将就是青宜结鬼章,青塘第一猛将!当年末将曾在甘州与其交过手。”副镇守还真不是瞎说,他看不清对方的衣着,但看到了比较熟悉的旗号。

    吐蕃各族的战旗和宋朝、西夏都不一样,更像是出使用的节杖,上面还镶嵌着各种动物头骨。每位战将和每位战将在颜色、头骨种类上都有区别。

    “难道说镇守大人未曾拦住董毡!”听了副镇守的话梁乙逋也是一脸死灰。光是城外那支至今不明来历的军队就够凉州一受的了,再加上吐蕃人的骑兵后果可想而知。

    “大人如不嫌弃,末将愿在此与城共存亡,还望大人回到东都之后照拂我族一二,末将不想让族人为奴……”

    副镇守到不是怕了,或者说他已经没心情怕了。做为军人战死沙场并不冤,但因此而连累了族群就对不起祖先的在天之灵。

    按照夏人的规矩,失去了勇士的族群会被其他大族群吞并,他的家乡就在这里,一旦战败肯定元气大伤,要是能保着梁乙逋逃走就还有一线复兴的希望。

    “……本官乃西凉刺史,朝廷交与多少城池在本官手上不能丢一座。如果佛祖真的抛弃了我等,那不如用这条命为家族洗清耻辱。莫要多言,本官带亲军守西城,将军速去安排,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降。派去东都求援的信使几个时辰前已经出发,最终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能是遗传,梁太后就是从各种艰险中杀出一条血路,到了她侄子这里也是一样的态度,有胆识、有行动还不轻易绝望。

    “董毡来了?好快啊!不要轻信,没我的命令任何人靠近都是敌人!”就在梁乙逋打算与凉州城共存亡时,讹力命也终于辨认清楚来者是何人了。洪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没有半点欣喜,反倒皱起了眉。

    吐蕃人很不可靠,他们当墙头草当惯了,谁规定就不会战场倒戈了?之所以有这种顾虑主要是他们来的有点早。西夏在吐蕃边境也布置了不少兵力,就算董毡再能打也不太可能几天时间就胜利了吧。

    这仗打得真麻烦,除了敌人还得防备叛徒,有时候友军也会变成猪队友,比敌人的伤害力还强。

    从远处看这群骑兵乱糟糟的是一片,其实他们之间也有不同队形。讹力命给洪涛讲解了不少,但能理解和记住的真不多,要不说训练骑兵比步兵难呢。

    除了队形之外,吐蕃人也安排了探马之类的哨兵,他们一般要比大部队突前几里路。此时吐蕃人的探马正在和特种部队互相追逐,双方谁也不认识谁,当成敌人是第一反应。

    这时就能看出天生的骑兵和后天的骑兵有啥不同了,尽管特种部队有可以在马背上使用的蝎子弩,还有坚硬的甲胄,但依旧占不到什么便宜,被追得漫山遍野跑,很是狼狈。

    好在吐蕃人还没失去理智,发现了这座奇怪的车阵之后就放缓了脚步,在远处观望了一会儿,马上派人折返大部队报告。

    估计是个傻子都能看出车阵正在和凉州城作战,那些尸体、冒烟的城楼和损毁的城墙无一不在诉说着之前战斗的强烈程度。

    于是吐蕃人很谨慎的在三里外停止了前进,他们的选择和夏人一模一样,很快就派出一小队人,也是举着旗帜前来询问情况,想搞清楚这个车阵到底是谁,友军还是敌军。

    这次洪涛没让新军再去攻击对方的使节,既然知道是董毡的人,再这么搞就有点没麻烦故意找麻烦了。

    但他也没让对方太过靠近新军的阵地,讹力命就是新军的使节,但他只有一个,手里也没旗帜,而是拿着湟州经略安抚使的官凭。

    双方的使节凑在一起聊了不到一刻钟就各自返回了阵中,讹力命告诉洪涛来的确实是青塘兵马,带队将领为董毡和他的第一猛将青宜结鬼章。

    董毡能在青塘一带称王称霸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打仗很有一套。他让养子阿骨朵带着主力攻占了仁多泉城,正在和凉州援兵鏖战。

    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主力,还有一支不到万人的吐蕃骑兵绕道偷偷下了高原,趁着双方激战直插凉州城。

    “都尼玛不傻,一个比一个贼!”

    不用解释洪涛也明白,吐蕃人的目的就是突袭这座毫无准备的城池。成功了,他们就从背后包抄凉州援军。失败了则退回高原坐山观虎斗,大宋朝廷也说不出什么不是。里外都不太亏,一旦赚了就是大赚。

    “本官就不去见他了,还是由你带个话,就说我们已经弄塌了凉州南门。现在不如合兵一处登城,青塘兵向西、新军向东,待把整座城打下来之后再在内城汇合。”

    有了援军那就不能光看自己耍,你们不是也想要凉州城吗,那就得出点力。至于说这座城最后归谁现在聊为时过早,归谁也不能归西夏,所以一切都要等把城市拿下来再聊。

    凉州城成了啥模样不用讹力命去讲大家都看得见,既然确认了是友军,此处又有便宜可占,董毡也不矫情,很痛快的收下了这份大礼。

343 屠城() 
洪涛第一次看到吐蕃军队是如何攻城的,他们人人在肩上批一件翻毛短斗篷,然后拿起各种各样的武器,举着牛皮盾牌就上阵了。既没有准备射击,也没有远程武器掩护,楞上!

    讹力命这时又说话了,他也和吐蕃军队打过仗,对这些从高原上下来的蛮族如何作战有一些心得。

    要是没有南门的这个大缺口,吐蕃士兵就会先去附近的山上砍树,然后用马拖回来就地组装长梯,依旧是冒着城头的箭羽向上攀爬。

    翻毛短斗篷就是他们的盔甲,那是由牦牛皮做的。由于牦牛的毛发很长还很硬,再被动物油脂粘结在一起就和防弹衣效果差不多,加上里面穿的皮甲,抵御弓箭射击还是挺有效的。

    最主要的是这些吐蕃战士不怕死,他们认为战死是去天上享受,只要头人们不收兵,就会死战不退。

    说是愚昧也成,说是傻也成,反正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要是能有宋朝的军械支持,这就是一支完美的山地部队,还是步骑两用的。

    “我靠,那个光膀子的就是青宜结鬼章吧!”正在谆谆受教的洪涛突然张大了嘴,端起望远镜向着城墙倒塌处瞧了瞧,又把望远镜怼在了讹力命脸上。

    “正是此人,他作战从不披重甲,只用盾牌抵挡,却百战无损……吐蕃人都说他是天神的孩子,身上有神力护体。”讹力命让望远镜磕了一个酸鼻儿,强忍着泪水看清了正在往城墙上爬的那个壮汉。

    “毛个神力,你要不信可以给他来一弩试试。成啦,别和我这儿墨迹了,去豁口处给双方协调一下。再这么下去王大估计就该翻脸了,这些蕃人太过分,这哪儿是在打仗,比逛市场还随意。”

    青宜结鬼章确实比一般人高大威猛,他用的武器个头也大一圈,是个长柄铁骨朵。盔甲能防御刀箭,面对这种钝器就没啥大作用了,只要被砸实不用穿透也是骨断筋折。

    但也仅仅是个体能力强点,在加上点运气而已,一弩箭上去肯定也得流血。洪涛对于这种猛将不太感冒,此时他的关注点已经不在青宜结鬼章身上了。

    那些吐蕃士卒正在满地找俘虏的盔甲武器,还有扒衣服搜细软的,认真劲儿快把打仗都忘了。找着找着就找到了南门右侧的城墙上,这里是新军的地盘,以王大的性格肯定不许外人靠近,而且说翻脸就翻脸。

    城墙上的战斗依旧很惨烈,夏人面对突然多出来的敌人并未胆怯,还是寸土必争。但不怕和打得过又是两回事儿了,仅仅应付新军都节节败退,再加上这么多见人就想扒衣服的穷鬼兵,结果可想而知。

    等越来越多的攻城弩上了城墙之后夏人真顶不住了,月牙铲一般的弩箭一来就是一串人倒地。死相惨不忍睹,胳膊腿、肠子肚子满天飞,再有血性,等肾上腺素的劲儿一过去也会胆寒。

    只要有一个人迟疑不前,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当第一个人退怯了,马上就会变成溃败。

    当两支军队从两个方向各自逼近了东西两座城门时,已经不再有夏人军队再往城墙上冲。估计他们也剩不下多少人,从南门到东西两座城门大概两里长,几乎都被尸体塞满了,没有下脚的地方,要踩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