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胤祚轻声道。

    巴海道:“他还有个儿子。”

第三百六十八章 砍头() 
胤祚笑道:“当真?这我倒是不知。”

    此时那老汉已经悠悠转醒,胤祚想到现在是在堂上,不宜谈论这些,便道:“好了,这事之后再说吧,咱们先处理眼下这事。”

    然而巴海却继续道:“傻狍子儿子叫巴仁,他父亲死了,儿子便顶替了父亲的职位。”

    八旗采用世兵制,职位父死子替代,确也十分平常。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衙役骑着快马跑到府衙门口,走近来道:“禀王爷,属下去了老汉所在的临水庄子,向乡亲打探确有此事,也亲眼见到了那烧成废墟的房子,房梁立柱都被烧成飞灰,火势之大,像是人为纵火。属下还在灰烬中找打了几块碎骨,应当有人葬身火海。”

    胤祚追问道:“可知何人所为?”

    那衙役道:“周围乡亲街坊说是五六个青年男子,昨天夜里纵火的,想来是贪恋女子美貌,翻墙进去,将那女子奸杀,再放火毁尸灭迹。有个乡亲说其中一名男子,他在齐齐哈尔八旗兵中见过。”

    胤祚面沉如水,对巴海道:“昨夜可有人擅自离开驻地?”

    巴海认命般的叹口气,跪下来道:“回王爷,昨夜确有五人离营,现已被末将以军法处置,其中……其中一人便是巴仁……”

    胤祚这才明白为何巴海为何跟自己说这些,原来他早就猜到此事是何人所为。

    “走。”胤祚起身,冷冷道:“去军营。”

    府衙外衙役们见胤祚出门,赶忙备车。

    胤祚阴着脸挥挥手,跨在赤兔身上,缰绳一抖,奔向城外军营,巴海紧跟在胤祚身后。

    一个时辰后,胤祚来到军营,一打眼便看到五个年轻人被绑在高台上暴晒,二十军棍再加烈日下暴晒四个时辰,这是军中对擅自离营者的惩处。

    胤祚走到台上,阴沉的道:“谁是巴仁?”

    没人回应,胤祚又抬高了声音,问道:“谁是巴仁?”

    这时一个虚弱的声音道:“……我……我……”

    胤祚循声走到那人身边,打量他片刻,这人裤子上也是斑斑血迹,齐齐哈尔夏日的日头毒,脸上也满是爆皮。

    不过从相貌看,确又几分像傻狍子。

    胤祚问道:“昨晚你们离营做什么了?”

    巴仁道:“我……我们去酒楼喝酒……”

    胤祚继续问道:“临水庄发生命案,可和你们有关?”

    巴仁目光闪烁,声音颤抖着说:“卑……卑职,从未去过那里……”

    胤祚喝道:“你杀人没有!”

    这一声把巴仁吓了一跳,他浑身颤抖,目光闪躲,嘴唇嗫嚅着,半天说不出话。

    胤祚深吸一口气,对巴海道:“派人,去临水庄,把指认的乡亲接来,现场对峙!”

    巴海抱拳道:“是。”

    这时一同被绑在柱子上的一个人喊道:“不必了,老子一人做事一人当,人是我杀的,火也是我放的,你要杀要剐冲我来吧。”

    另外四人如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顿时一齐道:“对,人是他杀的……我们昨晚都在喝酒……求大人开人,大人开恩啊……”

    胤祚淡淡道:“不必说了,你们五个杀一人也就罢了,为何连三岁孩子也不放过?”

    巴仁立马惊恐的道:“没有,没杀孩子,他家没有孩子啊……”

    胤祚露出冷笑。

    被绑着的一人道:“傻子,你上当了!”

    胤祚对巴海淡淡道:“召集全军。”

    片刻后大营军鼓奏响,士兵从营帐和校场中冲出来到校场列队,齐齐哈尔军中除留守各处守军及巡逻军队外,其余兵员皆在此处,共三千余人。

    三通鼓毕,还有人陆续从营帐中慌慌张张的走出,甚至队列还未能排列整齐。

    巴海满面羞愧,胤祚脸色越发难看。

    直到两炷香后,最后一人才进入队中,一个松松垮垮的队伍才勉强列起。

    “军纪官何在?”胤祚大声问道。

    片刻一个人小炮来,拱手道:“卑职在。”

    “三通鼓毕,多少人未至?”

    “两百三十七人。”

    “按军纪当如何?”

    军纪官抬头看了胤祚一眼,小声道:“斩!”

    “听不见!”

    “斩!”军纪官吼道。

    这下底下将士们全都慌了,开始慌乱的窃窃私语起来。

    巴海也焦急的凑过来,低声道:“殿下,这些已是齐齐哈尔八旗里最好的子弟了,再杀就无兵可用了。”

    八旗自古骑射渔猎为生,为求生不得不与自然相搏,这才能保持强大的战力,而八旗入主中原之后,生活安逸,不过几代人便堕落下去。

    关外八旗依旧保持着渔猎为生的习惯,因此战力也保留了一部分,然而齐齐哈尔发展的太快,又太久没有战事,下一代人都被腐化殆尽。

    当精锐尚在时,尚未显露弊端,此番葛尔丹之战,齐齐哈尔军折损甚重,补充兵员时,这个弊病才显露出来。

    巴海在把八旗中精挑细选,才将缺少的兵员补足,还没来得及约束操练,便发生了这种事情。

    胤祚道:“无兵可用,好过一群兵痞,军纪重于天,法不责众一词,在军中,不存在。”

    胤祚说罢,对军纪官道:“三通鼓毕,未到者,斩!”

    话音刚落,居然有不少士兵吓得四散逃出去,周围箭塔角楼士兵搭弓射箭,将逃窜士兵一一射死。

    剩余士兵见活命无望,都颓然的坐在地上。

    此时,营外走进一队人马,其中一马上坐着一个老者,正是被巴海用快马接来的临水庄乡亲。

    那老者看到营中满地中箭倒地的尸体,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胤祚叫他指认台上的犯人,那老者哆哆嗦嗦的道:“回……回大人,也许是,也许不是,小人,小人记不清了……”

    胤祚道:“除恶务尽,否则害人害己,老人家家中没有儿女吗?”

    这话一出,老者顿时强撑着上台,仔细打量了五人身形面孔,然后跪下道:“大人,就是这五个畜生啊……”

    胤祚点点头,脸若寒冰。

    这日,齐齐哈尔军营,斩首两百四十二人,砍刀卷刃八把,鲜血流遍整座军营,血腥覆盖方圆十余里,弥漫整座齐齐哈尔城。

第三百六十九章 糜烂的八旗() 
太祖老人家说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

    但凡涉及军队,就没有小事。

    在处死了两百四十二人之后,齐齐哈尔军军纪为之一清,但兵员不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经过了许久安逸的生活,第二代八旗兵已经基本堕落了下去。

    世兵制的优点就是士兵从小便会接受军事训练,长大了不需多加操练就是合格的士兵,但现在的八旗子弟不要说从小操练,身体健康的都少有。

    在京城八旗子弟早就是纨绔子弟的代名词,在齐齐哈尔也相差不多。

    在巴海将齐齐哈尔八旗谱系情况给胤祚看了之后,他终于明白巴海为何不愿杀人以正军纪了。

    实在是没有勘用之人了。

    适龄的八旗子弟中,要么是体弱多病,要么是与人打架斗殴、少胳膊少腿,要么是吃喝嫖赌五毒俱全,整个关外旗人胤祚看来看去也没找到几个能用的。

    胤祚合上八旗谱系道“罢了,我向朝廷上书,要求裁撤满八旗,增设汉八旗吧。”

    巴海心中一惊,跪在地上道“王爷,不可啊,关外乃我大清龙兴之地……这个……这个……”

    胤祚厌恶的道“满汉之防汉人害己,若是哪天百姓真的揭竿而起,凭糜烂的八旗军能抵抗多久?”

    巴海脸上浮现愧色,但还是道“王爷此举容易落人口实,还望王爷慎重……”

    胤祚想了想,觉得巴海说得确实不无道理,现在八旗糜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早在平三藩时,军队就已经是汉八旗为主。后来收台湾,基本没满八旗什么事。

    再后来与葛尔丹之战,八旗精锐尽出,镶红旗大营还被打了个全军覆没,其余各旗也都损失惨重。

    但尽管如此,朝廷明面上还是没人敢说八旗制一句坏话的,毕竟是祖宗定法,后人一旦违逆,一顶不忠不孝的大帽子就可以扣下来。

    一时胤祚也陷入两难。

    巴海道“王爷不必担忧,末将誓死也要将八旗儿郎操练出个样子。”

    胤祚问道“葛尔丹之战前,齐齐哈尔八旗共五千人,大战之后尚存多少?”

    巴海道“仅剩……一千。”

    胤祚吃了一惊“折损如此之大?”

    巴海道“不少是缺了肢体的伤员。”

    胤祚道“伤员都是如何安置的?”

    “按照朝廷律令,每月补一些银子,家中留下父母兄弟或者妻子儿女的,还会再多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胤祚道,“单纯补银子可不行,还要让伤员们对生活有个盼头。”

    “是。”

    胤祚意识到活体有些带偏了,又回头想兵员的问题,不免叹了口气。

    “哦,对了,现在延边区也在我治下,那边有多少兵马?可能抽调些补足兵员?”胤祚问道。

    巴海道“延边虽广阔,可人口极少,算上所有守军,才不过千余兵马,当地八旗与齐齐哈尔也相差无几。”

    胤祚不免又苦了脸道“算了,去军营走走,说不定能想到好办法。”

    于是巴海跟着胤祚出了营帐。

    随着齐齐哈尔城的不断发展,城中已经新建了三道城墙,当初军营也被占用了,巴海干脆便将军营搬到离齐齐哈尔十余里远的城外来。

    仲夏的黄昏,空气有些闷热。

    军营中,将士们结束了一天的操练,都聚在火堆旁,等待开饭,顺便聊天做乐。

    有些军士偷偷的取出皮袋子灌口酒,有的军士则三三两两凑到一起,鬼鬼祟祟的掏出色子,还有人掏出烟袋烟丝,点上火折子,享受下吞云吐雾的快感。

    有的甚至铺一块毯子,摆上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古玩,像在京城琉璃厂一般的练起摊来。

    这一幕不论放在那里,都是一副祥和安乐的生活景象,偏偏在军营中分外扎眼。

    巴海满面通红,胤祚也脸色阴沉,他不动声色的走到那摊子前。

    “你这东西怎么卖的?”胤祚问道。

    那人不讲话,伸出一只手来,拿块布盖在手上,等了许久,也没等到胤祚伸手,那人不耐烦的道“不懂?”

    胤祚道“你懂的倒多。”

    那人道“不敢,我这宝贝只卖有缘人,阁下不懂还是早早……”那人说到一半便愣住了,因为他看到胤祚衣服上,居然绣着团龙。

    “你是……你是……”那人哆哆嗦嗦的道。

    胤祚道“不错,我便是抚远大将军王,前几日脑袋似乎砍得还不够啊!”

    那人吓得魂不附体,哆哆嗦嗦跪下,磕头如捣蒜,口中喊着“饶命”。

    胤祚问“按照军纪当如何?”

    巴海寒声道“军棍三十,逐出军去。”

    胤祚道“便如此吧。”同时心中升起一股厌烦情绪,也不理那人求饶,自己走回帐去了。

    巴海跟着一回到帐中,便跪在地上“王爷,末将治军不严,末将有罪,请王爷责罚。”

    胤祚拍桌子怒道“一群蛀虫!该把他们全逐出军去!还有你,你是怎么当差的!”

    胤祚还是第一次对巴海动怒,巴海额上满是冷汗,连声道“末将有罪,末将有罪……”

    胤祚平复下心情,淡淡的道“齐齐哈尔八旗已不可用,明日我便整军,只留精锐,其余人等,统统让他们滚出军去。”

    巴海不敢反驳。

    胤祚接着道“同时我还会上书皇上,裁撤……”

    讲到此处时,胤祚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曾国藩是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的。

    清朝末期,大清也是八旗、绿营皆不可用,曾国藩便在团练乡勇的基础上编练了湘军。

    “巴海,研磨!”胤祚命令道,同时在笔架上选好一支狼毫,并选了个空折子铺开。

    巴海不明所以,将墨研好。

    胤祚饱蘸浓墨,在纸上写到“今齐齐哈尔八旗无后继之兵员,绿营人少亦不堪用,儿臣欲组建乡勇,编练新军,望皇阿玛恩准……”

    而后,胤祚照抄湘军的组织结构,将自己对新军的构想写在折子上。

    巴海在一旁脸色越发诧异。

    。

第三百七十章 集训() 
湘军是仿照明朝戚家军所创。

    十人为队,设什长;八队为一哨,设哨官;四哨为一营,设营官;此外每营还有数量不等亲兵,总计每营在四百人上下。

    以齐齐哈尔军力刚好凑够十五个营。

    胤祚将编练新军的利弊都明明白白的写上,而后审视了一番,带墨迹干透后,交给巴海道“派最快的马送到京城去。”

    巴海有些为难道“应先送至黑龙江将军处。”

    胤祚道“我现在是东北织造局郎中,有密折奏事之职权,直接以四百里加急送进京城。”

    八百里加急是战事专用,胤祚不乱用,派个四百里加急还是可以的。

    巴海将折子收下道“末将明白了。”

    胤祚同时浮现一丝冷笑“明日就开始末位淘汰,整个齐齐哈尔加上延边军力,统统来此轮流集训,派李庆的三百绿营来当教官团,到时表现不好的统统记上,等圣上批示一到,让他们通通滚蛋。”

    巴海有些犹豫“万一圣上不准呢?”

    胤祚道“那就让他们打仗做炮灰,通通死掉,比祸害百姓要好。”

    巴海不由通体发寒。

    第二天寅时,胤祚早早起床,在他命令下,吕康实已率领着三百绿营兵进驻齐齐阿哈尔军营,此时已经占据了军营中所有箭塔和岗位。

    绿营兵与葛尔丹作战时也是伤亡惨重,但绿营采用募兵制,很快便补足兵员,又有胤祚那一套训练体系支撑,加上老兵的言传身教,战力很快便恢复甚至超过了原来。

    寅时三刻,一切准备就绪,军鼓奏响,鼓声低沉,响彻整个大营,砸在每人心底。

    片刻后,八旗军陆续飞奔来校场列队,许多人都是衣衫不整,甚至露着屁股的也有,但在三通鼓毕,不到者斩的军令下,所有人还是挣扎着来了。

    早已等在一旁的绿营兵将表现不佳者都记录在案。

    三通鼓毕,无一人未到。

    胤祚朗声道“很好,诸位今日全都到齐了,可惜我看到许多人还是衣衫不整,甚至兵刃也未拿在手上,这样还谈个屁的上阵杀敌?因此,所有人听令,围着军营跑五圈,然后到此集合,最晚回来的五十人没有早饭,现在跑吧!”

    八旗子弟们从未见过此等军令,一时都呆住了。

    倒是老兵们知道军令如山的道理,纷纷冲了出去。

    有人带头,众人才恍然大悟的缕缕续续的跑了出去,此时天色刚刚微凉,但温度已经不低,军营又占地极大,没过一圈便已经是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

    有人顿时想要套圈偷懒,但军营外绿营兵站的到处都是,监视着八旗兵们,一旦发现有人准备套圈,便把那人抓出队来,放在一边。

    这般过了小半个时辰,八旗兵们陆陆续续的返回校场中,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一个个瘫倒在地上。

    除了最后五十人外,还有一百余名准备套圈被抓到的。

    胤祚大手一挥全军吃早饭,而那些人自然是只能看着。

    偏偏今日早饭在胤祚的要求下极为丰盛,每人一颗鸡蛋,一颗大白馒头,一小碗酸菜汤配上汆白肉,稀粥和玉米沫沫管够。

    这顿饭不过是绿营兵的正常的伙食标准,但已经比八旗兵的标准高的多了。

    那些被罚不成吃饭的军士们馋的哈喇子直流,但也无可奈何,有人的暗下决心,下次定要跑得快些,也有的暗暗记恨起了胤祚。

    早饭之后,拿多了稀粥馍馍却为吃完的人也受了处罚,将所有剩饭剩菜统统吃下,直至吃完前,没有新饭菜。

    胤祚趁着那些人吃剩饭剩菜的功夫,在点将台上朗声道“诸位将士,从即日起齐齐哈尔大军整训,你们每日的操练将会比现在苦累十倍百倍,若有受不了的,或是表现太差的,都会被我从军中剔除,要是有人觉得自己受不了,可以现在就退出。”

    台下一片安静。

    与当年绿营兵不同,这些八旗兵都是世代当兵的,军粮就是他们的铁饭碗,离开军队,他们便活不下去了,因此无人讲话。

    胤祚冷笑道“很好,看来你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苦累百倍,不如再绕着军营跑五圈,帮助你们思考一下,现在开始!”

    胤祚一声令下,便有人冲了出去。

    巴海在台上小声道“殿下,这样训下去,将士们的身体恐怕受不了。”

    胤祚道“受不了也好,现在倒在校场上,好过把命丢在战场上,你还记得西路军是怎么穿过戈壁的吗?”

    巴海不在讲话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八旗将士陆陆续续的跑回来,不少人一回校场便剧烈呕吐,或是躺在地上口吐白沫,或是手脚抽筋大声惨叫,场面凄惨无比。

    绿营兵经常如此训练,对付这些问题简直手到擒来,纷纷到校场给八旗兵们医治。

    许久之后,胤祚道“考虑清楚了吗?有没有人想走人?”

    还是无人答话。

    胤祚道“很好,你们撑过了第一关,但接下来将会让你们更难受,吕康实!”

    “卑职在!”吕康实大声答道。

    “分组做队列训练!”胤祚命令道。

    绿营兵采用火枪排射战术,对队列要求高到了变态的地步,什么齐步走、正步走、向左向右看齐之类的军令简直都融进了骨头里。

    随便挑出一个绿营兵就是队列训练的好手。

    片刻后,校场上响起一阵口令声。

    清晨虽热,但好在日头不高,众人尚能坚持,到了正午时,日头毒辣,众军士就站在日头底下,很快便接二连三的中暑。

    军中医官早就在一旁准备好,上前救治,那些想装病逃避训练的,也被一一记录在案。

    中午时,军中照例开饭,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