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国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的举孝廉名额本应早就确定,只是时逢黄巾匪贼造反,洛阳被围,这才一直拖沓没有进行。

    萧澄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立即答应。

    在汉朝想做官说难极难。首先你必须有个良家子的户籍,能有个儒门师者最好,再不济也要能背诵几本儒家学说,以便举孝廉后朝廷察举选用。

    说容易也很容易。你可以有个好出身,比如公侯名门之后。再比如,你家资巨万,富甲一方。

    而这几点,萧澄确信,华安肯定都不具备。

    不过没关系,如今汉庭早已腐朽,举国皆知皇帝刘宏公开卖官鬻爵,汉都洛阳政权如今正被一群无根的宦官把持,想要做官也很简单:给钱就行。

    曾经威加海内的大汉朝廷,贵如国家神器的官职爵位,如今却成了一群宦官的玩物。

    萧澄以酂侯身份每年都会上书朝廷,要求废宦官专政,可惜只要递上去的奏折无一不石沉大海。

    若不是自己酂侯一脉根基深厚,酂侯府的门生故吏遍布大汉上下,估计自己这酂侯之位也会被一群宦官怂恿皇帝废掉。

    每每想及,无不唏嘘。

    “华医者,本侯可以为你举孝廉,不过你也知道,长安之内本侯只是监府事职。上头还坐着一个府尹盖元固。

    只要华医者能征得他的同意,本侯替你奔走,必保你为吾长安官吏。”

    萧澄对华安颇有好感,毕竟是救治了自己妻儿的医者。如果可以,不妨帮衬一二。

    如今九州乱像已现,酂侯府门下要是有个能生死人而肉白骨的神医坐镇…

    起码可以多保住一些人命。

    大争之世,人命如草芥,医者却贵如金,有名有本事的神医更是各方诸侯公卿争夺的对象。

    萧澄如今不过是提前施恩,以结善缘。

    不管萧澄做何打算,此时的华安是有点懵逼的。

    府尹?盖元固?

    我不熟啊!

    华安心里犯嘀咕,侯爷,您这还不如让我去自挂东南枝啊…

    这个我倒是会…

    “侯爷,草民不过一介医者,籍籍无名,怎会结识府尹大人,还请侯爷帮忙引荐。”

    华安暗暗祈祷,府尹大人,乞求您家里一定要有亲人得个病啊,不然我华玄冥就是空有屠龙技奈何世间无真龙一般蛋疼了…

    “对毒疮之症如有几分把握?”

    萧澄看着华安微愕的神情接着说到:“据本侯所知,盖府尹脊背上患有毒疮之症,若是华医者有把握能清除那毒疮之症。本侯可以确保盖府尹会同意你的举孝廉。

    届时,有本侯和盖府尹联名推举,陛下必会同意。

    如此,你便可入朝为官。”

    华安呼吸急促。

    当官!当官!

    扯了半天淡,累死累活的,可不就是为了当官么!

    “侯爷请代草民引荐府尹大人,草民虽不才,对于毒疮之症却颇有心得。”

    萧澄捋了捋颌下胡须,意外的轻哦了一声。他果然还是有些小瞧了这个年纪轻轻却医术高超的医者。

    毒疮之症可是大汉国的不治之症,他居然有把握治好!

    长安城内什么时候冒出来了如此才能之辈?本侯居然不知道?

    萧澄打定注意,要派人好好查一查这个华安,若是根底清白,又与其他势力纠缠不深,不妨尽快招揽至门下。

    酂侯府门徒,也不是一般人想做就做的。

    “好,本侯答应你。

    明日午时,汝只管去府衙,本侯届时在府衙门口等候,为你引荐府尹大人,华医者只管做好准备便是。”

    华安躬身作揖,他是真的感激萧澄。

    像他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名气的小人物,若不是走了狗屎运被酂侯府绑架过来救人,再给他十年也别想被举孝廉。

    除非…他改行去做军师…

    郭嘉,李儒,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之流可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搅动天下风云的大军师。

    名留青史!

    不过华安扪心自问,自己也就会一手医术,若是让他改行去做军师,估计对面阵营的军师一招美人计用过来,他就叛变了。

    董卓要是用貂蝉招引你,就问你去不去?

    曹操,孙权用大小乔撩拨你,就问你撩不撩?

    别人不知道,反正华安自问,自己没那坐怀不乱的本事。

    拜别萧澄,华安从酂侯府里借了一辆马车,好方便把自己的医药柜拉回医馆。

    刚从后门出来,就碰到了正缩在墙角御寒,满头华发的华汶,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头已经急得嘴皮子上撩起了好几个水泡。

    看到华安全须全影的走出酂侯府,华汶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医者,您可让老仆担心死了。”

    华安感激的对华汶作了一个长揖,这个沉默却忠心的老头,是他在东汉末年如今唯一可以信赖的人。

    说是相依为命都一点不过份。

    “太公,玄冥不孝,让您担心了。”

    在华安心里,这一刻开始,真的把华汶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也只有亲人,才会在你最危险的时候陪伴在你身边,哪怕你是要去毒死别人全家…

    “医者,可不敢,您没事就好。”

    华汶哪敢受华安的作揖。

    华安是主,他是奴仆,不可逆转,不可僭越,不然就会乱了规矩。

    这个可爱的老头。

    “太公,走,咱们回家。”

    “唉,您没事就好,咱们回家。”

    夕阳西下,一老一少两人赶着马车走在余晖里,相依为命。

第12章:医学界的神器⊙﹏⊙() 
翻开史书,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很多汉晋时期的历史名人都是这样卒的:某某年背发毒疮而亡。即背疽

    范增如是,盖勋如是。细查后更会发现,比比皆是。

    对于时下的汉庭来说,毒疮之症确实是无解之症。

    所以当华安说出他有极大把握治好毒疮之症时,萧澄敢确信盖勋一定会答应病愈之后为其举孝廉。

    毕竟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盖勋再大公无私也不会和自己的性命过不去。

    为解大汉财政危机,萧澄可是知道盖勋数次将举孝廉的名额售卖于高门大户的。

    长安城北,华安医馆。

    将医药柜重新搬回自己屋子的华安开始准备明天需要用到的药品和手术器材。

    华安将新制作的医药木箱打开,看着那熟悉的三层格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用习惯的东西好。”

    至于治疗毒疮的药材,华安医馆里面就有现成的,所以,华安倒不是很急。

    华安记得很清楚本草纲目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癖、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依此方,金银花是必备中药,此花开于夏初开花之前,如今正值三月花开之前。

    长安城外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予取予用。

    若盖府尹所得毒疮为热性,那就再佐以野菊花,蒲公英等野生植物入药,即可缓解病症。

    当然了,如果盖府尹觉得如此治疗太过简单容易,那华安也有办法让府尹大人出出血。

    能考上医学博士,华安可是足足背下记熟了数十本医书。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这些更是必背之书。

    只是因为青囊经失传,他才对不久之后医神华佗的到来显得特别期待。

    学医就像码农一样,一靠天赋,这是必备的前提;二靠永不停步的进取心和经年时久不断增加的积累经验。

    麝香、珍珠、朱砂、官桂等制成药,同样有抑制毒疮的效果。不仅如此,更有消炎、止痛、止痒、消肿、排毒、去腐生肌等功效。

    华安已准备好贫富两种药方,就看那盖府尹是小抠门还是大土豪了。

    想好用药方法,华安接着开始选材,这也是极为考究一个医者的基本能力。

    哪些药材要晒干入药,哪些是半干入药,哪些是以粉末入药,哪些是以段状入药,哪些是以皮肉入药等等,皆有大学问。

    金银花,野菊花,珍珠粉末,麝香,朱砂,蒲公英等药物,在华安医馆的医堂药屉里都存储的有。

    华安唯一要做的就是配比,然后制药。

    这就很考究一个医者的记忆能力和医学经验了。

    有些药多一分则毒,少一分则无用,极为难掌握分寸。

    借助老祖宗历经无数年不断修正后流传到后世的千金之方,华安只是站在中华数千年医学文明的肩膀上施为,不得不说是幸运至极。

    选材结束,华安开始静心的配比,这时候就需要集中精力,不能出丝毫差错。

    就在华安聚精会神配比着药材份量的时候,华汶已归还酂侯府的马车归来。看着医者正在配药,不敢打扰,悄悄关上了医馆的大门。

    东汉末年,医者配药都是绝密的,华汶可不想自家医者的药方被外人瞧了去。

    华安配药完毕,开始准备制药。

    治疗毒疮之症最好的法子按照目前的条件来看,其实两种药一起使用更佳。

    以金银花为主的便宜药外敷,以珍珠粉末为主的珍贵药物熬制口服。

    两相结合,几个疗程下来,必可根治。

    当然了,前提是别有其他的并发症或另外的重病。

    如今的卫生条件差,大家都喜欢喝凉水,偶尔雅兴来了才会烹茶小酌,用于怡情。

    水里细菌无数,鬼知道大汉年间的水里有没有自己没见过的原始病菌。

    我又没显微镜。

    “对哦,我需要有一个显微镜。”

    想到此,华安就丢下手里配好的几包药,一阵风一样跑去了后院。

    “芝麻开门!”

    又一根稚嫩的药草被华安随手夭折。

    隐形医院从天而降,从华安的角度仰望上去,就仿若在看凌霄宝殿。

    “我要一台医学显微镜!”

    华安暗暗祈祷,这个可以有,这个必须有,这个一定要有!

    隐形医院开始转动,片刻后停止转动,一台崭新的医用显微镜出现在华安眼前。

    “还真有!爱死你了!”

    抱起显微镜,华安亲了又亲。

    隐形医院消失,重新归于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

    “哈哈!这玩意可是这年代医学界的神器啊!

    有了它,我倒要看看,满长安还有谁敢跟我比!”

    华安笑得格外给力。

    在医堂里将华安丢下的配药收拾归整好的华汶闻听医者的笑声忙跑了过来,看着华安怀里抱着的显微镜,目瞪口呆。

    “医者,此乃何物?老奴以前倒是没有见过,初看此物非瓷非铁,极为古怪嘞…此物…莫不是化外奇物?”

    华安狠狠点了点头。

    “太公,您说的没错,这就是化外奇物!”

    大汉国土之外,皆为化外不毛之地。华安决定了,以后一切说不清来由的东西统统都归为化外奇物一类。

    胡编乱造么,谁不会,就是信口胡诌呗。

    交代华汶到医堂帮自己研药,华安抱着显微镜钻进屋里,然后又跑出来到水缸里舀了一点清水。

    华安决定了,从今天开始,他要为大汉子民做些什么。

    比如,研究各地水中病菌,各种植物切片,将自己知道的医书一一写下来,然后传颂于世…

    想想华安就觉得格外有劲。

    也许,说不准,万一自己一不小心名垂青史了呢?

    “哈哈!看到了!看到了!小东西,看到你们真亲切!”

    华安在显微镜里看着一滴水里的万千细菌在活跃,格外亲切。

    前院医堂,华汶笑着摇了摇头。

    “医者开心就好,开心就好。医者这新配的药方老夫倒是没见过,难道是医者新创?”

    ————

    与此同时,长安京兆府里,正在公堂办公的府尹大人盖勋痛苦的搁下了手里的毛笔。

    “痛煞老夫也!若能救老夫出水火者,老夫不吝府尹之职答谢!”

    说罢,盖勋痛的眉头紧锁,牙关紧咬,冷汗淋漓。

    “快!取药来!”

    老仆见状,忙跑出后堂熬药,老迈的身躯竟健步如飞。

    “老爷,撑住,老奴这就熬药。撑一会啊老爷。”

    老仆边跑边流泪,老泪纵横。

第13章:最高尚的技术() 
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

    清晨,万物初醒。

    华汶照例起的很早,扫地做饭,打开医馆大门。

    华安医馆照例的冷冷清清。

    华安照例的不到太阳晒屁股是不起床的。

    唯一不同的是,华安医馆附近多了几个东张西望的闲人,看穿着模样,都是些穿着粗布麻衣的仆夫下人们。

    华汶做好饭,从腌菜缸里里舀出了半盆腌菜,还用手抖了几下。这些腌菜可是两人每天摄入盐分的唯一食材,可得省着点吃。

    布好饭菜,华汶开始喊华安起床。他知道医者有不小的起床气,也知道医者一被太阳晒就会起床。所以,他只是轻轻走进华安的屋子里,信手打开窗户,然后转身就离开了。

    半刻钟后,华安穿戴整齐的走出了屋子。

    “太公,怎么又是腌菜稀粥啊,我这肚子里估计连一点油水都刮不出来。”

    没有肉吃的生活是无力的。

    华安用柳枝薄荷末刷着牙,怀念死了牙刷牙膏,有机会要发明一下大汉国第一把牙刷。

    至于牙膏,有空就试试以茯苓等药材煮成牙膏,没道理大宋时代能做出来的古牙膏,汉朝做不出来,再多翻翻医书就是了。

    也不知道隐形医院里面有没有洗牙机…

    华汶在一旁看着医者用柳枝和薄荷末洗漱刷牙,觉得这又是医者的一项伟大医术。

    大汉朝不管贵贱贫富,谁不是一张嘴满口的大黄牙,像医者这样越刷越白洁的牙齿,极为罕见。

    皇帝陛下估计也就这待遇吧。

    洗漱完毕,两人对坐开始食饭,稀粥腌菜,咕噜咕噜不一会就喝得精光。

    拍着咣当作响的肚皮,华安发誓,这几天一定要割几斤肉改善生活。

    食完饭,华安开始准备等下去京兆府要用到的药和器材,纷纷归整到医药箱里,一丝不苟。

    华汶收拾着桌上的残羹,已经吃完腌菜的碗底那几粒盐块被他细心的又拨回了腌菜缸里。

    兵荒马乱的年头,省着点总没错。

    “太公,您歇着,我去一趟京兆府。”

    华汶拿着抹布的手一抖。

    京兆府那是什么地方?长安城内最大的衙门,草民想进去,先要被打三十杀威棒。

    不死也半死了。

    医者要去干嘛?状告郑家主母悔婚?

    华汶扔下手里的抹布,跑过来拉住华安的医药箱,颤抖着说道:“医者,咱大不了不娶那郑家大女就是了,可不敢去京兆府告状啊,衙门深似海,这一去可就指不定出不来了啊。”

    华汶的话让华安莫名其妙的感觉到内心一片温馨。

    “太公,您想岔了。”

    华安放下医药箱,第一次郑重的握住华汶枯瘦的手掌,婆娑着说道:“吾是去京兆府为府尹大人诊病去,不是去告状。

    我哪里知道状纸怎么写哦。您别担心。”

    华汶将信将疑,“医者,长安城内有名的老神医也有好几个,府尹大人怎会寻您去问诊?可不敢被人瞒骗了。”

    华安笑着回道:“太公且安心,玄冥如今已岁十七,且不痴不傻,不会被人蒙骗的。”

    华汶这才松口气,一直念叨着那就好那就好。

    重新背起药箱,华安朝华汶摆摆手就走出了医馆。

    从华安医馆到京兆府有好一段路要走呢。背着医箱的华安拢着袖缩着脖子闷头赶路,对身后多出来的几个尾随者浑然不觉。

    李氏医馆,刘氏医馆,张氏医馆等几家医馆派来的几波仆夫鬼鬼祟祟的跟踪在华安身后。互相之间熟稔的两波人撞面后会礼貌的拱手行礼,然后继续各自跟踪。

    只是,这个年轻医者行走的方向不是城外,而是内城。这就让这些仆夫们有些纳闷了。

    内城都是些高官富商大户人家的居住地,莫非这个年轻医者是去内城问诊?

    那还要不要跟?

    内城里的巡城兵丁可是比外城多了好几倍呢,一个不慎被误以为是黄巾匪贼给抓起来的话…

    这些只是各家仆夫的贱籍下人,可是要被就地斩首的。

    眼看着华安施施然的走进内城深处,跟踪的仆夫们站在内城边沿踮着脚等了好一会儿,眼见华安短时间内不会出来了,只得无奈回转。

    “呃,我才想起来我家神医让我去城南送药呢,各位告辞。”

    “哎呀,我肚子疼,告辞告辞。”

    七八个跟踪的仆夫很快就只剩下了一个,李氏医馆的老仆。

    “哼,尔等这些贪生怕死之辈!”

    就在此时,内城一队巡城兵丁转弯走了过来,枪锋晃眼。

    李氏医馆的老仆人突然捂住了自己的肚子,开始满地打滚。

    “哎呦,疼死我了,来人啊,快送我去李氏医馆就诊。”

    兵丁们冷哼一声,径直走了过去。

    ————

    京兆府门前。

    酂侯萧澄如约而至。

    不远处,背着药箱吭哧吭哧喘气的华安也赶了过来。

    刚才路过一家大户人家,因为瞥见一个样貌美丽的女子,华安多瞅了一眼,就被人家放狗追了。

    这一通好跑,差点没累死。

    “华医者快来,随本侯去觐见府尹大人。”

    刚看见华安,萧澄就主动摆了摆手。礼贤下士就不能拘束于小节,该有的低姿态还是要做足的。

    华安赶紧调整好呼吸,朝萧澄躬身作揖。

    “让侯爷久等了。惭愧。”

    “本侯也刚到,走吧,一起进去。”

    京兆府门口把守的兵卒忙放行两人入内。酂侯带进去的人,他们可不敢拦阻。

    “府尹大人,酂侯来了。”

    正在公堂里执笔润写奏折的京兆尹盖勋轻轻蹙了蹙眉头。

    “他怎么来了?”

    老仆摇头不知,却示意盖勋尽快起来迎接。萧澄毕竟是酂侯,还兼着监长安府事的官位。

    怠慢不得。

    “哈哈,盖府尹,今天君可要好好谢谢本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