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朝仙侠传-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大将军细细道来。”褚蒜子的声音似乎有些急促,任谁第一次听闻这些神异之事,也会无比好奇的。

    桓温缓缓站起身来,面向着帷幔,而后朗声说道:“云台观有数万杂役奴仆,皆远胜军中劲卒,还有数千外院弟子,皆能飞天遁地,可以于千里之外,飞剑取人首级。更有内院九十九位道长,每一个都有移山倒岳、翻江倒海之能,其中云台九子,那皆是神仙中人,一人便可斩百万雄师!”

    桓温对云台观已经极为了解,他也没有对褚太后有所隐瞒,将知道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不过这其中桓温却唯独没有提及苏若兰和周诚。

    “那云台道人岂不是更加深不可测?他有如此实力,如此庞大的基业,所求又是什么呢?”褚太后到底是能够临朝听政的人,除了惊讶云台观的势力外,更是想到了周诚建立如此基业的目的。

    “这个恐怕就要太后亲自询问真人了!”桓温对着帷幔微微一拜,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随着桓温这一拜,褚太后沉默不语,整个大殿之中都变得安静起来。

    片刻之后桓温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候不早了,臣多谢太后款待,这便告退了。”

    桓温说完,也不等褚太后有何反应,便衣袖一甩,在几个心腹的簇拥下,直接向着殿外走去。

    这一刻,桓温抛开了应有的君臣之礼,将这半月来心中积蓄的怒气,直接在这皇宫大殿上发泄了出来。

    桓温走出大殿,无一人敢出言指责,更无人上前阻拦。只不过他飞扬跋扈的权臣形象,倒是彻底形成在了满朝文武心中。

    “都散了吧!”桓温已经走出大殿,帷幔后才响起褚太后有些无奈的声音。

    一场宴会不欢而散,不过周诚却还不知道,建康皇宫之中因他而发生的这些事情。

    此刻他与苏若兰正立在一片平静的湖面上,远处有山峰岛屿,湖面上还有点点渔火,倒是一片恬静祥和之景。

    “这里是西湖?叔叔每到月圆之夜,来的就是这里?”苏若兰早已将神念散开,虽然她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却也知道了这里就是钱塘县旁的西湖。

    周诚直接踏在水面上,脚下荡起微弱的波纹,他落下的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与盖丽娘最后分别的地方。

    “对,这里就是西湖,它以前还有个名字,叫钱塘湖。”周诚踏在水面,随意的走了两步,仿佛要在水中寻找曾经的足迹。

    苏若兰站在周诚身后,看着他有些莫名其妙的举动,越发好奇的问道:“看来叔叔与这个地方有许多故事,告诉我可好?”

    “东汉年间,有一女子,生于延熹三年,乃是先秦剑道宗师盖聂之后。因所修剑仙之道,尤擅刺杀,便得刺客剑仙之名,她叫盖丽娘。”周诚娓娓道来,果然如讲故事一般。

第114章 兰亭文会() 
苏若兰静静的听着周诚讲述盖丽娘的过去。

    不知为何?当听到盖丽娘这三个字时,她忽然感觉脑海中多出了许多原本不属于她的记忆。

    再看周围的西湖之景时,好像这里也给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周兰以前也常跟你来这里吗?她也知道你与盖丽娘的故事?”苏若兰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周诚依旧背对着苏若兰,没有出声回答,不过点了点头,也算回答了苏若兰。

    “我知你终有心结,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你终究不是她!”周诚的声音忽然响起,身躯开始缓缓的转了过来。

    当周诚彻底转过身来,看向苏若兰双眼时,又认真的说道:“做回你自己吧,苏若兰。”

    苏若兰神情复杂的看着周诚,她怎么也没想到,周诚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跟她说这样的话。

    这一两年来,苏若兰都一直在努力接受周兰的过去,甚至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就是周兰了。

    不过短暂的神情变化后,苏若兰坦然的迎上了周诚目光,一脸认真的向周诚问道:“你在害怕?你怕我真的成了周兰?”

    两个人的举动都有些莫名其妙,周诚只是静静的看着苏若兰,好像还在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你曾经对我说过,你的身躯已经不是原本的肉身,而是一种名叫琉璃玉身的躯体,无垢无漏的玉身,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你这一年来,又多了几根白发,这是怎么回事?”苏若兰继续说了下去,目光最后落在周诚的鬓角处。

    周诚抬脚向前走了几步,随着脚下一圈圈涟漪荡开,最后他停在了距离苏若兰五步远的地方。

    “你是我见过最聪慧的女子,我从未对你隐瞒任何事情,这些我自然也会告诉你。”周诚开口说道,就在他说话之时,元神遁出躯体,躯体还立在原地,而元神已经站在了苏若兰的身侧。

    当元神离体之后,周诚的身躯之上一阵光华闪过,接着一具纯粹的琉璃身躯木然的立在水面。

    身躯之上已经没有了丝毫衣物,仿佛一块琉璃雕琢的玉像,这玉像看起来浑然天成,似乎它本就是这个样子,先天成就,生而如此!

    “我已经触摸到了大罗金仙之境,五行灵气正在不断炼化,上次自幽冥返回,我发现自己这玉身中生了一丝魔性,而这便是所谓的心魔。”周诚元神开口说话,声音就在苏若兰身旁响起。

    随着周诚开口,那琉璃玉身上也开始生出了变化,从四肢头顶五个方位,有五道颜色各异的灵气向着玉身腹部汇聚,五色灵气便代表着最基本的五行之力。

    只不过随着五行之力不断汇聚,在玉身之上突然出现一丝细微的黑气,等到周诚说出心魔二字时,那黑气越发凝实,最后竟化为一个有眼耳口鼻,与周诚一般无二的漆黑小人。

    这小人由魔气所化,虽然没有什么滔天的杀意与暴戾之气,但是让人一见便感觉到无数负面情绪。

    “这就是我的心魔,他因两人而生,一个是兰儿,还有一个便是丽娘!”周诚继续说着,任由那心魔不断的在琉璃玉身中壮大。

    “其实她们就是你的心魔?但她们都已经不在了,你为何不除掉这心魔?”苏若兰仔细的打量着周诚心魔,神念不断的在心魔身上扫过。

    周诚目光落在心魔脸上,那心魔似乎也感觉到了周诚的目光,精致小巧的头颅抬起,一双漆黑幽深的双眸也看向了周诚。

    “为什么要除掉?它就是我,除掉了他我也不再是我。我们这一门修道,但求道心自在,有无心魔又何妨?”周诚脸上忽然扬起了笑容,这些话像是在对苏若兰说,又好像是对心魔所说。

    心魔似乎也听到周诚的话,对着周诚咧嘴一笑,看起来却是诡异而恐怖。

    周诚说完元神一动,再次返回到琉璃玉身之中,很快那琉璃光芒敛去,心魔也消失不见,那件苏若兰送给周诚的道袍再次笼罩在身上,一切又恢复如初。

    “你既然已经看透心魔,那为什么还怕我变成周兰?怕我成为你的心魔?”苏若兰依然不解,她相信周诚带她来这里,绝对不只是想要告诉她这些。

    周诚看着苏若兰,眼神之中又很自然的流露出了那种溺爱之情,而后又以如常的口吻说道:“你若不能做回你自己,兰儿又何尝不是你的心魔啊!我不是怕你,而是。。。。。。”

    “担心我吗?”周诚的话没有说完,不过苏若兰却立刻接了下去。

    周诚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

    “我明白了,道心自在嘛!”苏若兰莞尔一笑,看样子好像真的明白了。

    周诚看着苏若兰,微微一笑,对她的话不置可否。

    而后继续说道:“大罗之道不仅要炼化五行之力凝聚道果,也是降服心魔的过程。不过心魔便是自己,如何能做到真正的降服?所以在大罗之后,通常就是斩去善恶二念,而后寻找真实自我,以此法来超越大罗。佛门自斩一切欲念,剥尽五蕴六识,道门有无情、忘情之法,都是可以超越大罗之道。不过古来大罗者寥寥,真正斩却执念,成就无上的恐怕也就寥寥数人,这些倒是我也不曾了解。”

    苏若兰认真的听着,更是不断地思考着周诚的话,她知道这是周诚对大罗之道和超越大罗之后的理解,是无数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但是掌教你没有斩却自己的心魔,好像还在滋养着自己的心魔,这样的话岂不是终难超越大罗?”苏若兰很快想到了一些矛盾的地方,她已经明白不能刻意的去融入周兰的角色,便也没有再叫周诚叔叔,而是直接以掌教相称。

    “因为那样的成道之法,与道心自在相违背啊!”周诚给出了一个不算解释的解释。

    道心自在,这句话是当年周处对他说的,后来也成了他处世立身的准则,再后来他也将这句话作为了云台观的核心思想。

    如果是以前的话,周诚只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自己行为准则,但是随着他道行的高深,推演之能的越发精进,他更感觉到这四个字的高深莫测。

    周诚已经算到,这四个字最初并非来自周处,而应该是周处口中那位神秘的祖师。

    仅仅这四个字,却让已是太乙玄仙的周诚,如今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祖师,更是越发敬畏。

    若能坚守道心自在,而不去以忘情无情之法超越大罗,那即便在最顶级的存在中,也是极为恐怖的。

    苏若兰还无法去体会道心自在这四个字的深层含义,不过她也思考起了将来自己该如何面对心魔,同时她更好奇,自己的心魔会是什么样的?

    “我此番招你前来,实际另外有件事想让你去做。”周诚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开始认真的说道。

    “掌教有什么吩咐?”苏若兰没想到,刚才的事似乎还不是最主要的,而周诚招自己到江左来,好像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

    “世人皆言,江左之地风流所在,如今虽天上群星消散,但江左才子佳人却如群星荟萃,我打算举办一场古往今来空前盛大的文会,要你以一人之力挑战江左才俊,让苏若兰这个名字,令群星失灿!”

    周诚说的认真,竟是要让苏若兰,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江左文人。

    苏若兰不知道周诚为何会有这样的打算,而似乎这才是周诚来建康最主要的原因,不过即便不知道周诚的用意,苏若兰还是自信的一笑,而后说道:“我也期待之至!”

    “文会之地便选在会稽郡山阴县,随后我会让桓温和南斗去安排。”周诚继续说道,连地点都已经定好了。

    “不是在建康?”苏若兰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周诚将文会的地点选在远离国都建康的地方。

    “因为我要在那里等一个故人。而且在我的推算之中,山阴县还有一人与我有师徒之缘。”周诚对苏若兰从未有任何隐瞒,直接将其中缘由说了出来。

    苏若兰闻言神色微变,不是因为周诚说的在等一个故人,而是因为他说有人与他有师徒之缘。

    至今苏若兰都没有正式拜师周诚,王猛的存在更是无人知晓,所有人都以为周诚还从未收徒。

    当周诚与苏若兰返回建康后,便住在了周府之中,而后一则消息很快在江左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五日之后,会稽山阴兰亭将会举行一场空前盛大的文会,这文会由蜀中云台观发起,文会的内容就是他们的少掌教苏若兰,意欲挑战整个江左才俊。

    原本这样的消息,已经激起了大多数文人的好胜之心,加上征西大将军桓温大力造势,更有传言有一位云台道人,在兰亭以神通改天换地,已经将那里重塑成一处人间福地,一时间无数人更是心中好奇。

    “兰亭文会?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娃,要文战整个江左才俊!传旨,让朝中大臣派遣家族优秀才俊前往兰亭。”建康皇宫之中,褚蒜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便以太后的身份下达了一份旨意。

    “安石兄,看来咱们不用去建康了,这兰亭文会可就在你我身旁啊!”东山茅舍之中,王羲之将一封信笺递给谢安。

    “阿姐,你真的要去那什么兰亭文会?”谢姜向着谢安的屋舍走去,她的身后谢玄一路紧跟着。

    谢玄不明白,自己这个姐姐为什么一听到那兰亭文会之名,便毫不犹豫的要来找叔父准许她前往。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那里有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在等我,不管叔父同不同意,我都会去的。”谢姜头也没回的说道,她最近也感觉到,有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阿姐去,我也去。”谢玄快步跟上了谢姜,没有再多问什么,只说简单的说了一句,与谢姜一同走向谢安的屋舍。

    就这样在许多人或有心或无意的推波助澜下,无数文人雅士涌向了山阴兰亭,天下目光也都齐聚此地。

    五仙教圣地,圣女曲云再次走向禁地深谷,不过这一次她的手中握着一副卷轴。

    “师尊,云台真人已至建康,并于两日后在会稽山阴举行兰亭文会,苏若兰欲以一人之力挑战整个江左才俊,我们终于得到了云台真人的画像。”曲云举着卷轴,恭敬的对着谷底石洞说道。

    就在曲云话音落下时,她手中卷轴‘嗖’的一下便飞入了洞中,而后洞内传出五毒神君沙哑冰冷的声音。

    “知道了,可以将我们的人全部招回了。”

    “弟子告退。”曲云躬身一拜,没有继续在谷底停留。

    虽然这师徒二人只有这寥寥数语的交流,但是曲云已经肯定,那云台真人就是自己师尊一直在寻找的周诚。

    石洞之中卷轴已经缓缓打开,正悬浮在五毒神君前,卷轴之上一个白色道袍的青年,正是周诚如今的样子。

    这卷轴画工极其了得,上面周诚的形象栩栩如生,五毒神君伸出洁白修长的手,指间轻轻的拂过卷轴上周诚的脸。

    “兰亭文会,你意欲何为?”石洞之中一个别样的声音响起,却不是五毒神君那沙哑冰冷的声音,而是一个清丽婉转,极为动听的声音。

第115章 素衣白裳() 
山阴兰亭文会当日,建康城中竟比往日清冷了大半,街上行人稀少,各家府邸大门紧闭,而这些象征身份地位的府邸中,它们的主人也大都不在,尽皆去了山阴兰亭。

    城西周府,这是一座已经名声在外,外表看起来却毫不起眼的宅院。

    而所有建康人都知道,里面住着一个真正的神仙,那是连皇帝太后都不敢得罪,大将军都躬身进出的地方。

    只是当天下目光都齐聚山阴兰亭之时,作为文会的幕后策划者,周诚却依旧在建康城中。

    他悠闲的坐在院子里,身前摆着茶具,茶杯中还冒起淡淡的青烟。

    而整个宅院之中,除了周诚便再无他人,看他的样子,似乎正在等着什么人。

    数百里之外的山阴县,兰亭坐落在城外二十余里处,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此种植兰花,后来汉代又在此设置驿亭,所以有了兰亭这个名字。

    不过从几日前起,兰亭就完全变了模样,此刻根本看不到原本的兰亭了,所有人只能看到,在原本的位置上,一道多彩天幕垂下,将原本的兰亭笼罩,其中变成何等模样,已经无人知晓。

    山阴城的内史府外,此刻数量马车停放,陆陆续续的有人上车。

    很快车队启动,向着兰亭方向而去。

    “阿姐快看,听说那道天幕就是仙家手段,有分割天地的伟力,据说那百丈方圆的天幕内,便有数十里大小的世界。”最后一辆马车窗帘被掀开,一个十来岁的男童探出脑袋,指着十余里外的天幕,对车厢内另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说道。

    这两人不是王羲之的儿女,而是谢玄与谢姜。

    谢安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同意带他们一起去兰亭文会,而两日前他们便住进了内史府。

    “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谢姜有些恍惚的看向谢玄问道。

    谢玄看着自己姐姐有些出神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阿姐啊,你最近几日老是魂不守舍,恐怕旁人说什么你也没在意吧?现在整个山阴城,不都是关于兰亭的传闻吗?”

    “哦。”谢姜随口哦了一声,依旧有些魂不守舍。

    “是不是因为王凝之?”谢玄坐会车厢,脸上透着几分古怪。

    王凝之是王羲之次子,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因为长子早逝,王凝之其实就是王羲之和郗璇最大的儿子。

    而这两日谢姜和谢玄随谢安来到王羲之这里,郗璇一眼就看上了谢姜,已经向谢安表露过,希望谢姜做她们王家的媳妇。

    王谢两家向来交好,在建康城中也是比邻而居,家族子弟更是多有通婚,王凝之与谢姜的事,也是顺理成章。

    “我能肯定,那个人离我越来越近了。”谢姜依旧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说出一句完全不相关的话,似乎她根本没听到谢玄说王凝之。

    谢玄有些无语的看着谢姜,原来自己说了半天,自己姐姐都没有听自己在说什么。

    不过谢玄也非常好奇,这个阿姐口中一直念叨的人,究竟是个什么人?

    这一次王羲之不仅带了几个才学出众的儿子前往兰亭,有‘女中笔仙’之称的郗璇也一起去了。

    王羲之与郗璇同乘一车,车内王羲之闭目沉思,郗璇则目光流转,似有所思。

    “夫君,你看这几日住在府上的谢家女郎如何?若凝之娶其为妻,两家倒也门当户对!”郗璇很喜欢谢姜,对此事很是上心。

    “谢姜?”王羲之睁开双目,这还是郗璇第一次在他面前明确提出此事。

    王羲之只说出了谢姜的名字,不过郗璇也能感觉到,自己夫君语气中的异常,连忙不解的问道:“这孩子有什么问题?”

    “有没有问题为夫不知道,不过这孩子绝非常人,我是担心凝之配不上她啊。”当日谢姜那番圣人言论,还在王羲之脑海中挥之不去。

    郗璇面色微微一变,不过只是瞬间又恢复如常,而后笑着说道:“自然也要非常之人,才能配上咱们王氏儿郎,王谢两家素来交好,加上你与安石兄的关系,想来没什么问题的。”

    “将军,前面马车无法通行了,恐怕只有步行。”王羲之还没有说话,倒是传来车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