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计划中去,当然齐联杵的不配合,沈砚白是估计不足的,同样老金也是过于乐观了,这还是因为齐联杵的想法埋藏的很深。

    伊藤的计划出炉,沈砚白的计划虽未被伊藤终止,但自然需要相应调整。之前去赌场已经与老金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中共方面,沈砚白也需要去沟通,交换意见。不过,这之前沈砚白认为自己还需要做一件事,原因是她的搭档、交通员林嫂一直在她的身边。

    林嫂也算是一位老军统了,目前沈砚白台面上的工作确实是比较少的,似乎找不到繁忙的理由,又是初到南京不久,人际交往方面似乎也没什么应酬。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白天沈砚白要上班,工作时间不好总往外面跑,下了班不回家的话,也容易让林嫂产生疑问,所以,沈砚白决定让自己的业余生活稍微的丰富一些,应酬也要相应多一些。

    应酬一定是要有的,这样一来,沈砚白就有理由去支配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林嫂那里不用过多解释,因为林嫂明白,必要的应酬最终为的是获取必要的情报。

    沈砚白需要建立的人际交往,自然是要与情报相关联的,这样的人选倒是也有现成的。初到南京沈砚白就去找过监察院的老吴,还有现任21号的情报处长赵智光,当时算是有求于他们,今天工作问题也解决了,薪水也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老吴、赵智光在这其中起到多大作用,也不用拿到台面上去说,在沈砚白这里的理解是:不管怎么样,我也算欠你们一个人情,请你们吃顿饭,意思一下还是应该的。

    沈砚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林嫂,让林嫂准备一桌丰盛的家宴,林嫂认同,便开始准备了。

    监察院的老吴接到沈砚白的电话,感觉很意外,还请吃饭,更是高兴。

    沈砚白说,没什么节目,也没什么活动,一是还人情,二是家里请了个佣人,顺便请你们过来试一试佣人的手艺,如果菜做的好,就把佣人留下,如果差强人意,那就再说了。

    老吴一口答应,便约好了时间,沈砚白又说,当时赵智光也是露了面的,所以也要一并请他,就此向老吴要了赵智光的电话号码。

    老吴给的还是警察厅的老号码,显然他还不知道赵智光已经调动到21号了,沈砚白自然也装作不知道。

    沈砚白打电话到了警察厅,那边人说赵智光已经调走了,也许是因为涉及21号的缘故,电话里的警察并不肯说出赵智光的新号码,想来接电话的这位就是现任警察厅的信息档案处长。沈砚白说自己是友好协会的,那警察便说:“哦,那正好,我所知赵长官现在就在你们隔壁的21号,你可以直接过去找他。”

    沈砚白放下电话,就到了隔壁的21号,大门口亮了证件,小特务不敢怠慢,听闻沈砚白并不知道赵智光在哪间办公室,便主动带路,一路上脸笑的都像朵花。

    到了赵智光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了齐联杵,齐联杵和赵智光又是在聊天,这一回不知道是享受谁的雪茄,满屋子的烟雾缭绕。小特务打了招呼便退了出去。

    沈砚白开口便说:“我还以为我走错地方了,这是大烟馆,还是办公室啊?”

    赵智光很是惊讶,他想不到沈砚白会来,自上次日本人的强势排查沈砚白,到现在他也没和沈砚白接触过。

    “沈教官啊!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了招呼。”

    “打招呼,我上哪打招呼?我还去了警察厅,不然还不知道你调到这来了。”

    “哦,我也刚刚过来没几天,我是不知道你今天要来,不然我得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呀。”

    齐联杵对沈砚白已经不算陌生了,不过他的身份要求他此刻并不认识沈砚白,他便一脸疑惑地看了着沈砚白,又看了看赵智光。

    赵智光忙给两人互作介绍,“啊,这位是原来我们军统局的沈教官,这位是政治处的齐处长。”

    齐联杵连忙掐灭手中的雪茄,主动伸出手。沈砚白点点头,礼节性的轻轻握手。

    见齐联杵掐灭了雪茄,赵智光不大好意思,也掐灭了雪茄烟,还不忘调侃一句,“到底是沈教官啊,一进门就是教官训学员的做派,这怎么能说是大烟馆呢,”赵智光挥了挥空气中的烟雾,说:“看看,这像不像人间仙境!”

    赵智光的玩笑话,以为会有回应,却发现沈砚白的神情有些特别,她像是在刻意回避、又像是在刻意观察着齐联杵,齐联杵也感觉到沈砚白不寻常的目光,他大致猜到沈砚白在想什么,或者是在回忆着什么。

    齐联杵说:“你们有事,我就先走了。”

    “好好好。”赵智光应了一句,齐联杵离开时顺手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赵智光问沈砚白,“我看你,好像认识齐处长?”

    沈砚白微微摇摇头,“见过一面,前几天在友好协会,擦肩而过吧,当时也感觉面熟,好像哪里见过一样。”

    赵智光略作思考,说:“面熟的话,你们要是过去见过面,那也不奇怪。”

    “怎么呢?”沈砚白问道。

    “抗战之前,你在南京,他也在南京,见过面也正常。”

    “哦,那他之前做什么的?”

    “抗战前吗?”赵智光问。

    “对。”

    “抗战前,老齐就在首都警察厅,老警察了。”

    “警察!”沈砚白像是在回忆,又问:“再之前,他是不是在老虎桥当狱警?”

    赵智光点点头,又很诧异地看看沈砚白,“怎么,你们还真认识?”

    沈砚白又是微微摇摇头,说:“我随便问问,认不认识的,反正今天算是认识了。”

    “不对,你们肯定有什么故事。”

    “哪来那么多故事,真的,我就随便问问,哦,他叫什么名字?”

    赵智光回答道:“齐联杵。”

    “齐联杵!”沈砚白又问道:“那齐联春是他弟弟?”

    赵智光给了肯定的回答,沈砚白则解释了自己是如何结识的齐联春,当然,关于与齐联杵的过往恩怨,沈砚白是不可能说的。

    沈砚白的到访,赵智光自然是很关心的,他说:“前几天,我就听说了,沈教官现在升任助理秘书长了,是吧?今天来,是公干,还是叙旧啊?”

    “没有公干,算是叙旧吧,哦,纠正一下,我不是助理秘书长,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小助理,你可别搞混了,到外头,你可别瞎叫呀。”

    “什么瞎叫,这什么话?好像是狗一样。”

    “是是是,我这个教官也是当到头了,说话都越来越不严谨了,”沈砚白笑出了声,“说真的,这个协会到底怎么回事,恐怕我知道的都没你多,我就是一个小小的助理,算是混上一个工作而已,今天来找你,就是想再聚一聚,监察院的老吴,我已经说好了,这不就来请你了。”

    沈砚白还说,老吴给的电话号码,先打电话给警察厅,这才知道赵智光调任的事,因为就在隔壁,所以就直接过来了。

    对于沈砚白的邀请,赵智光嘴上说盛情难却,心里却说:下次我回请,多多往来的好,南京你一个人应该很孤单,我不介意多陪陪你。

    下了班,监察院的老吴如约去了沈砚白的新家,而沈砚白则搭乘赵智光的轿车回家。林嫂已经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家宴。

    沈砚白说:“还是家里好,自在、清静,就是不知道这菜,两位是否满意?”

    老吴、赵智光两个人都像美食家一样的做派,姿态优雅地试尝着了大部分的菜品,还一番品头论足,之后给出的意见是:这水平不错,很不错,稍加改进可以当大厨了。还说沈砚白运气很好,找了个能干的佣人……

    林嫂则在厨房里吃晚饭,偶尔会在窗边听一下里面的对话。

    晚宴后,沈砚白送走老吴、赵智光。回房后与林嫂交换意见,林嫂谈了一下感受,老吴只是一个陪客,不足为评。

    对于赵智光,林嫂只感觉此人是靠其姐夫警察厅长何举堂的关系,才混到今天的位置,对他的能力,林嫂并不看好他,所以相对而言,从他那里获取情报或许比较容易一点,但是能力决定了价值,所以他是否能接触到什么高等级的情报,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

第104章 演奏准备() 
林嫂的评判,沈砚白有不同意见。

    “你可别小看了赵智光,他看上去嘻嘻哈哈,满嘴跑火车,这都是表面,你要知道他曾经是蓝衣社的档案员,接触过很多机密的东西,如果很容易就泄露出去,他能活到今天吗,而且此人有常人不及的记忆力,这不仅仅是靠天赋就能完成的,他的努力程度,外人一般都不会去关心。“

    林嫂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同沈砚白的说法。此前与老金接头时,因为涉及到齐联春的事情,林嫂才从老金口中知道了齐联杵的军统身份。

    沈砚白进而说道:“齐联杵,你是知道的,他和赵智光在警察厅一起共事时间也不短了,现在又一起调到了21号,据我所知,两人私交很好,但是,齐联杵从赵智光那里套出多少情报,实际也并不多,这不是齐联杵的能力问题,而是赵智光有我们看不到的过人之处,原先蓝衣社管档案的,警察厅里还是干的老本行,现在21号的情报处长,想想这些经历,没那么容易被人套走情报的。”

    沈砚白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跟赵智光接触,除了想办法套取情报外,可以利用特高课的消息与赵智光互通有无,这就需要之前建立互信关系,起码也得有相互利用的默契。

    沈砚白之所以这样解释,实际是对林嫂进行了答疑解惑,不然的话,也许林嫂会认为与赵智光的接触可能有点多余,因为已经有了齐联杵的存在,沈砚白言下之意就是齐联杵起不了作用的时候,也许自己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这一次与林嫂沟通是否的确有必要,沈砚白并不十分确定,因为她还不太了解林嫂,总之,都是做情报工作的,小心行事是必须的。

    至此,沈砚白的应酬算是可以有一些的了。下了班,沈砚白便去了彭瑞东的家,目的是把齐联春的最新情况作一汇报,面对伊藤下面的计划,主要是指计划中伊藤会安排“抗日分子”到齐联春身边,老彭建议一定要把这个所谓“抗日分子”的身份让齐联春尽早鉴别出来。

    沈砚白说,这个不必太担心,齐联杵自然会有所动作的。

    关于所谓“抗日分子”的人选,老彭问沈砚白是否清楚。

    沈砚白说:伊藤没有透露,“抗日分子”什么时间出现也不清楚,伊藤应该是在等待时机,等待着齐联春的激进行为。

    这个人选问题,是否是在特高课的日本特务中挑选,沈砚白同样无法判断,只觉得这个人选要求应该还是比较高的,就算日本特务的汉语再好,发音上也难保不出问题,所以沈砚白凭感觉,认为人选还应该在中国人里挑,21号的人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21号的人,那没问题了,齐联杵自然会处理的很漂亮,具体的,也只能是到时候再看了。

    沈砚白还告诉老彭,自己的计划伊藤并没有终止,所以为齐联春制定去延安的实施方案不能停。老彭说:放心,情况已经向上级汇报了,南京这边已经安排好了方案,到时会派人把齐联春送到苏北根据地,根据地那边也会安排好把他送到延安。

    街头拉小提琴,这种演出方式齐联春从未有过,不过他见过不少,在德国、在奥地利,在维也纳都见过,拉小提琴、长笛、吉它、手风琴,还有小号,流浪艺人的一种谋生方式,这些街头演奏并不罕见。

    当年齐联春也经历过磨难、困苦、彷徨,那时候齐联春就曾想过这样的街头演奏,之所以没有走到那一步,这还在于他的坚持,还有脸皮薄,再有家境殷实的缘故。在最困难的时候,齐联春依靠自身努力与好运气的叠加,他成功打动了维也纳交响乐团,从而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小提琴手。

    如今回到中国,命运又把他与他的祖国荣辱联系到了一起,经海伦这么一提醒,齐联春欣然决定要尝试一下街头演奏,不为艺术,不为音乐,只为表明一个中国人的决心。

    之前写的那篇千余字的澄清文章,齐联春又仔细斟酌,主要是为删减字数,精炼文章,因为他要写一张大字告示,篇幅太长,怕是影响路人阅读。删减字数想着简单,做起来也并不容易,齐联春感觉到每字每句都是心声,也都是心血,删掉每一个字都像剜掉一块肉一样。

    经过一个小时的如琢如磨,最后这篇文章被压缩到了三百余字。家里没有很大的纸张,特意上街去买,宣纸看过,觉得不好,要摆在街头的地面上,想来强度是不够的,店老板又取来最厚的宣纸,齐联春还是不满意,店老板说再没厚的了。

    海伦说:“电影院的海报不也是纸的嘛。”经这么一提醒,齐联春就到了隔壁的一家店,有卖年画的,买了两张,不在乎画的是什么,只看画的背面,很不错的大白纸。

    笔墨备好,齐联春很用心地把精炼后的澄清书誊写在大白纸上,一次成功,没用到第二张年画。

    为感受一下明天的街头演奏,齐联春在家的小院子里模拟搞了一次彩排,大字澄清书摆在地面上,小提琴的琴盒压住纸的一条边,然后还试演奏了几个曲目,感觉还不错。

    至于曲目,齐联春也是有准备的,他已经改编了几首国内流行的歌曲,还有几首小提琴独奏曲,当然也还有他自己写的几个曲子,到时也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境感受,在这十来个曲目中随意选择。

    齐联春轻轻抚摸着他那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街头上,齐联春舍不得用,因为他不能确定不被日伪来砸场子。想到这里,齐联春觉得这次出来只带一把小提琴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自己又不愿回家,幸好有小妹在,叫来小妹,让她回家里取一把小提琴来。

    家里实际还有两把小提琴,齐联春特意指定了相对不好的那把小提琴,提醒一定不要拿错了。齐联春害怕被父亲、哥哥阻挠,特意让海伦陪同小妹一起去,还选择了父亲、哥哥的上班时间。他告诉小妹,这事得保密,刘妈面前也不能说,并让小妹到时候要缠住刘妈,以便海伦去取小提琴,经过这么一番交待,海伦、小妹才叫了一辆人力车回家去取小提琴。

第105章 街头演奏() 
一路上小妹都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刘妈,她知道齐联春的这个决定是有风险的,她既希望齐联春不要涉险,同时更希望她的“二哥哥”不要那么的压抑、委屈。

    这一路上小妹内心都在斗争着,海伦并没什么心眼,也只是很随便的提醒了一句,“小妹,待会儿跟你妈妈可别说漏嘴了。”

    小妹很用力地点点头,或许此时她在想,连海伦都不害怕危险,都能去支持齐联春,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也正因为是上班时间,到了家,家里只有刘妈一个人在家。小妹对刘妈解释说,“二少爷要我们来拿几件衣服,还有书什么的。”

    刘妈要陪小妹、海伦一起去收拾,海伦说不用,齐联春已经交待的很清楚。刘妈也就不再坚持,小妹陪刘妈聊天,刘妈自然问小妹做工是否习惯,小妹说一切都很好,还说,齐联春不让自己叫他“二少爷”,还学着“二哥哥”的南京话发音。在小妹的解释下,刘妈也就默许小妹这么称呼齐联春,但她提醒小妹,当着外人的面,尤其回家来,可不能这么称呼,免得让人说没规矩。

    按照齐联春的嘱咐,海伦、小妹拿了衣服、两本书,当然少不了的那把小提琴,跟刘妈打了招呼,便离开了这栋小洋楼。刘妈一直把她俩送到马路上,刘妈也没有多问,自然更想不到这里面还藏着其它目的。

    小提琴取了回来,齐联春也算是准备充分了,他打算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去街头演奏,地点都选好了,就在中山码头前的广场上,人流量比较大,离21号也不算太远,之所以想到21号,实际他也并不很清楚21号是具体做什么的,但他知道齐联杵就在那里上班,危险的时候,他也知道,齐联杵一定会站出来的。

    显然齐联春做好了坏的预期,如果真遇到有人强行干涉,齐联春寄希望齐联杵能够及时出现,虽有这样的想法,但他还是没有事先告知齐联杵,因为他知道,哥哥一定会反对他的这一举动。

    街头演奏,齐联春设想的是自己一个人去,海伦一如既往,提出要陪同一起去。齐联春说可能会遇到麻烦。海伦还是那句话,不管是麻烦,还是危险,你齐联杵能承受的,她海伦也是可以的。

    齐联春脸皮薄,他的确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人在街头上拉小提琴,如果有一个人陪同的话,至少寂寞、孤独感是不会有的,而且海伦外国少女的相貌也会引人侧目,这对他的表演也算是助演了。齐联春从心底里也同意海伦一起去,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所以又坚持了一会儿,海伦同样更坚持,最后齐联春顺从了内心,作了妥协。

    见海伦都一起去,小妹也要去。

    齐联春说:“你不怕吗?”

    “我不怕,”小妹说,“万一你们要出点事,我一个人在家却好好的,到时候老爷、大少爷问起来,我怎么回答呀,所以,不如我跟你们一起去。”

    齐联春同意小妹一起去,不过给她交待了一个重要任务,中山码头附近有公用电话,齐联春让小妹记住齐联杵的电话号码,如果遇到什么不测,齐联春让小妹不准参与,而是快去打电话给齐联杵报信,如此一来,就不会出什么大麻烦了。小妹说,这个办法好,并保证会严格依此执行。

    吃过中饭,休息片刻后,齐联春特意换了一件长衫,收拾好所需物品,齐联春、海伦、小妹就一起去了中山码头。

    广场上找了一块地方,拿出大字澄清书,小提琴取出来,齐联春便开始他人生中的首次街头表演。虽不是最好的小提琴,琴声却依然悠远、灵动。

    在这个时代,这座城市,小提琴本就不常见,加上齐联春的琴声,很快便引来了路人围观,前面的人不仅可以聆听乐曲,还在观看那篇澄清书。很快就有人认出齐联春的身份,想来报纸是看到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