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谷传奇 作者:张拉发-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教授讲到这里,忽然就停了下来,仿佛又触发了什么灵感,怔怔地想着什么,却没有再讲话。

  杨波却对静尘的出现很感兴趣。他有点儿紧张地问秦教授说:“关于石洞中的情况,你给人讲过没有?”

  听到问话,秦教授也有点紧张起来。他疑惑地说:“依照你的分析,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杨波说:“现在还难断定,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这群人深更半夜聚在那里,一定有所图谋,决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只是事不宜迟,您老赶快向有关部门报告洞中的发现,尽快组织考察,其它事情由我来安排。”

  事情就这样敲定了。杨波忽然就把话题扯到了焚书坑儒的事件上。他问秦教授:“秦老,对历史上发生的焚书坑儒事件,您是怎样认识的呢?”

  秦教授看了看杨波,他对这位年轻的公安科长有好感,也乐于同他聊天。于是便捋了捋花白的头发,开了腔。

  “关于焚书坑儒,人们历来对它褒贬不一。不过,考察这件事,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斗争的状况。秦始皇剪除六国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并推行了一整套巩固政权的措施,像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等,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书同文’。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发生了‘焚书坑儒’这件历史大事。事实上,‘焚书’与‘坑儒’是两件事,相隔只有一年。历史上的‘焚书’,是秦帝国采取文化专制主义的一种表现;主要目的在于焚烧除秦国以外的其它六国的典籍,还有藏之于民间的《诗》、《书》、《礼》、《乐》等诸子百家的文章。而‘坑儒’则是对洛阳那些言必子乎者也、话必《易》、《礼》、《春秋》的旧诸侯国儒生们进行的一次政治屠杀和思想清算。在宰相李斯的一手策划下,先是杀掉了四百六十名诋毁新政、厚古非今的学者,紧接着又在温泉山谷中种瓜诱杀七百名儒生。‘焚书坑儒’是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始皇帝政治野心的恶性爆发;他用武力统一了天下,也幻想着用武力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这样的暴政无疑是自掘坟墓。在‘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不到五年的时间,秦国就灭亡了,不能说这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关于这一点,唐人有诗讽之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客观地、历史地看待这件事,统一全国的文字,固然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文化交流;而要通过‘书同文’,达到一种带有愚民色彩的思想认识的统一,则是违背‘人性’的党同伐异、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一种专制。遗憾的是,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愚蠢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悲剧却被历代统治者程度不同地上演着,徒增许多笑柄,结果是适得其反。事实上,文化专制主义,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瑕疵,尊重历史并不是全盘照搬历史,把历史教训当作经验来肯定,这是一种愚昧和无知。从历史上看,惩治思想,是作为灵长类的人类的一种悲哀,也是最容易导致社会不安定的直接原因。反抗产生于压迫,没有压迫又何来反抗?这个最简单的物理学上的定理,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结论。”

  对着秦教授的侃侃而谈,杨波只是觉着他的高深。真要对这个历史事件下结论,杨波自觉无能为力。他只是想:如何评价历史,只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人们的结论往往就是自己的需要。只是,这种顾左右而言它的方式,不仅发明于古人,而且传承于后来,却也算得一种国粹吧。既是传统,又何必再对它指手划脚呢!更何况自己本来的意思也不在这里。有件事他一直未对教授讲,因为本案中出现的大型玉辟邪遭到了专家的否定。他们认为玉雕根本无大件,尤在秦汉以后更不会出现。专家论断的意义,对于本案至关重要,因为根据专家的推断,这些石雕玉作的年代最早不会早于清晚期,如此一来,整个案件的性质就会大大改变。他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比如说,秦汉时期究竟有无大型玉件。于是他又引导性地问秦教授:“这秦汉时期究竟有没有大件的玉雕?”  

  秦教授不知道杨波问话的含义,但他还是调整了一下思绪,说:“秦汉是玉器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也堪称玉器制作的巅峰期,怎么会没有大型玉雕呢!这个时期,玉器主要集中在皇室,他们制作古玉更是不惜工本的,因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大件玉雕作品,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像……”

  屋外,偶尔传来的犬吠鸡鸣声是那么清晰,院子里的老枣树在窗户上投下斑驳的树影。秦教授又呷了一口茶,给杨波讲起了秦汉玉器史,也讲到了他刚刚阅读过的西汉末年发生的那个故事。

  辞别了秦教授,杨波在当天就把自己拟定的方案汇报了应天碧,而秦教授也向有关部门报告了他关于藏军洞的发现。

  一周后,由省文物局抽调的十几名专家浩浩荡荡地开进宰相垴,住进了那个隐藏着许多秘密的山洞。

  然而,令秦教授迷惑不解的是,当他们一行人来到石壁上那个山洞的时候,洞中早已是一片狼藉;那些珍贵的金银器皿、青铜器、玉器,还有那方砚台已然不翼而飞。所幸那些珍贵的宋版书册、石册、竹简却毫发无伤地堆在那里,尘封土埋,显得凄凉无比;由此可以推断,这群窃墓贼对这类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一窍不通,正是这些人的无知,使得这批罕见的文物得以保存下来,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珍贵材料。

  中国历史上自文字出现以来,首先遇到的就是需要表达文字的载体。先是结绳记事,虽然可以用来表达数字的信息,但局限性太大,显然不适合文字交流;接着又出现了石刻文字,也就是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岩画,开始用形象化的图案言情达意。这些图案高度抽象的结果,就产生了文字。

  文字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交流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当一种文字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时候,它巨大的社会作用便显现出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文字的出现,结束了人类的蒙昧,从而使。

  之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也使人类远祖的信息得以保留下来。

  在造纸术还未出现的时候,人类可以用来记载文字的除了石刻以外,还有龟甲兽骨以及石册竹简、帛书铜器,这已被我们从考古和发掘中大量地发现。然而,由于书写和记录工具的落后,人们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据说秦始皇每天看奏章一百二十斤,如此落后的条件,必然限制了文章的记录和传播。

  秦代的焚书坑儒,对于历史典籍无疑是一次空前的浩劫,秦始皇在“书同文”的同时,虽然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交流,但却更多地把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投入了熊熊大火,中断了许多历史线索,使本来就稀有的古代文化典籍变成了凤毛麟角。以至于在司马迁编写《史记》这一史学巨著的时候,不得不靠跋山涉水的考证和传说来完成。

  从今天的发现来看,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在文字尚不统一的条件下,一定是一件很繁荣、很庞杂的事,然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多是些只言片语的传闻和似是而非的推论。

  当着这些专家们对着古洞中的遗物详加考证后,终于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这个山洞里有上迄几万年前侏罗纪恐龙时代的遗存,埋藏着大量的古代生物化石,尤其是恐龙化石;其中有许多是闻所未闻的海洋生物物种,两栖类、脊椎类、贝藻类,应有尽有,这说明了在远古时代生物种类的繁杂多样。

  由此也引发了专家们的进一步推想:生物进化论揭示的仅止是物种面对大自然的变化所引发的物种自身的变异规律,对于它的产生似乎没有太多的指导性。

  通过对山壁上那个山洞中的遗物及池边遗骸的考察,结合对现场存放的许多罕见的图书石册的研究,可以初步断定这是唐、宋时期的遗物;其中较有价值的是十几部类似日记的册页,显然由那位神秘的死者记载而成;专家们没有来得及详细研究,只是按照常规,对这些物品进行保护性的处理,然后装入木箱密封起来。

  而那堆木简、石册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献,这批文字材料能够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酷屠戮之后,被如此大规模地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件万幸的事,对于揭开尘封土埋的中国上古历史之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考证的展开,更多的未能解释清楚的疑问也随之产生:这洞中的石册是谁存放在这里的?如此大量的、几乎囊括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诸般学说的书册、以及唐、宋两个不同时代的典籍集中在这里出现,又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事实?

  在张鹄的直接关注下,晋省边塞文化总公司的改制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几天来,经过几方面的协调和磋商,卢氏公司收购了晋省政府的全部股份,并将原有的资本金和前期运作资金做了整合,重新划定资本金,确定公司的最高决策层为董事会,董事长由李玉琴担任。

  董事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取李耀宗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并根据他的建议,聘任陶含之担任总经理。

  最后一天,省委副书记张鹄,董事长李玉琴、前任经理李耀宗及新聘任的总经理陶含之,全部坐在公司大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对着公司的全体员工做起了各具特色的讲话。

  在会议还未结束的时候,身疲力竭的李耀宗因为体力不支,倒在了主席台上,当即住进了晋省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这几天来的日夜劳顿,已经耗掉了李耀宗残余的精力。恰如灯烛熄灭前的跳跃,李耀宗最后的一点点努力,是在边塞文化总公司改制的报告上郑重其事的签字。

  在李耀宗住院的那几天,他老态龙钟的妻子李楠带着儿子李如峰、儿媳刘萍和刚满周岁的孙子来到病床前;对着刚刚呀呀学语的孙儿,李耀宗流下了深情的热泪。

  这个期间,女儿李玉琴一直守在医院,照料着他的饮食起居。

  这天刚刚吃罢早饭,李玉琴正在病床前给李耀宗读着报纸上的新闻,就见医院的刘院长陪着张鹄走进屋来。

  张鹄刚进屋,便快步来到李耀宗床前,坐在李玉琴刚刚让开的椅子上。

  张鹄含着满眶的泪水,紧握着李耀宗瘦削的双手,盯着他憔悴的脸,哽咽着说:“老省长,您这全是累的呀!”

  李耀宗宽厚地冲张鹄笑了笑,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关键是为什么死和怎样去死。司马迁把人的死归结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纵然不能重于泰山,也不应该轻于鸿毛吧。其实,有人活着是为了自己,也有人活着是为了别人。前一种人太自私,后一种人太崇高;现实中两种极端的人都少见。我们只要求自己能够在发生利害冲突的时候,多考虑点别人的利益、别人的感受,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或者是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这不仅仅是一种不道德,一种人格缺陷;在更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种人性的自私,是造成社会上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我们不可能消灭这种自私,却可以限制由于这种自私的恶性膨胀而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伤害。在我这一生中,我自问做过一些于社会有益的事,也做过许多伤害别人的事。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不需要过多的溢美之词,我只需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结论,这样,我一定会含笑九泉。”

  说到这里,李耀宗有点激动,气息难继,显得很吃力。

  张鹄紧握着他的手,泪如雨下地说:“老省长,您对晋省的贡献有目共睹,这是任谁也抹煞不掉的。”

  李耀宗表示同意地点点头,继续说:“我快不行了。我最后的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制止那些人预谋的犯罪活动,确保国家的珍贵文物不再被人破坏。我遗憾的是不能同你一块儿工作了,但看到你的进步,我也感到心满意足。另外,你也要注意点工作的方式方法,抽时间到外面走动走动,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晋省这个小天地里。中国号称地大物博,而外面更是一个大世界,需要你学习,需要你了解,这会对你的发展更有利。”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正在一旁潸然落泪的女儿,语重心长却又话中有话地说:“我的女儿玉琴像她妈妈,很贤淑,也很能干。我这做爸爸的没有为她做过任何事;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想在我离去之后,你能帮助我照顾她,帮她办好边塞总公司。我知道你对妻子的感情很深,但去者已逝,你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个人的事,身边没有个女人,日子真得不好过。”

  张鹄有点发窘地说:“我会尊重您的意见的。”

  第二天,在美国的卢帆也闻讯赶来医院,见到了守候在这里的张鹄、李如峰、刘萍和李玉琴。

  当她捧着一捧鲜艳的康乃馨,匆匆来到李耀宗身边的时候,李耀宗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用两只瘦弱的手紧紧抓住卢帆的手,再也不肯松开;让在座的人都不禁为之声泪俱下。

  卢帆的到来,仿佛激动了他身体的潜能。当着卢帆紧握他的双手,低声呼唤着他的时候,弥留之际的李耀宗竟又一次睁开了眼睛。

  李耀宗眼中精光四溢,目不稍瞬地凝视着卢帆依然丰姿绰约的脸,嘴唇一阵抖动,最后却进出几个清晰可闻的字来:“别哭,人生自古谁无死,这是自然规律。”说着,伸出那只瘦骨棱棱的手抚着卢帆的头。

  卢帆不能自已地伏在李耀宗身上,痛哭起来。好半天,她止住哭声说:“耀宗,跟我去美国吧,那里的医疗条件好,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一旁的李如峰指指正在哭泣的卢帆,悄悄问张鹄:“张叔叔,这个女人是谁?”

  张鹄不好说什么,只是看了看身旁的李玉琴。

  满脸是泪的李玉琴再也忍不住,她耸动着双肩,哽咽着说:“他是你的父亲,也是我的爸爸呀!”

  李如峰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听躺在病床上的李耀宗字清句晰地对卢帆说:“好吧,我欠你跟琴儿太多,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陪你们几天,我也好心安。”说着,他挥手让李如峰去叫医生。

  李耀宗虽然生性宽厚,但对待儿女却很严厉。李如峰虽有许多话想讲,但在父亲弥留之际,也不想说出来。他转身拉着刘萍的手,一块到了病房外面。

  刚出门,李如峰就问刘萍说:“你看这事该咋办?”

  刘萍想了想,说:“老人的意见咱应该尊重。何况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治好父亲的病,到美国也许还能让他多活些日子。不过,这事不要对妈妈细讲,就说爸爸到美国看病去了。”

  李如峰点点头,拉着刘萍一块来到医生办公室。

  值班大夫是个年轻人,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听他们讲完,便欣然说:“我知道美国搞出一种基因疗法,正在临床阶段;或许用这种办法可以治疗,只是费用太高。”

  李如峰说:“我担心我爸的身体能不能经得起长途劳累?”

  医生说:“这个问题不太大。李省长的病主要是癌细胞争夺养分,导致机能衰竭,只要增加养分,机体组织就能吸收一些,飞美国不会有问题。”

  在医生一番处置之后,李耀宗乘坐卢帆专订的包机,同卢帆、李玉琴一道,飞赴美国。

  机场上,望着渐渐逝去的飞机,张鹄不禁心生感慨。人生的拼搏,在他最后,究竟能得到什么?死生拼斗,殚精竭虑;万贯钱财,如花美眷;还有显赫的地位和身份,这一切,在你行将就木,结束人生旅途的时候,真的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古代哲学家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类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根本不会改变自然,也不会影响宇宙大道之行;说穿了,人们经历着的死生轮转,仅只是自然界一种很平淡的生命现象。

  既然如此,在这有限的时光中,你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第十一章
  高山耸翠 缭绕轻烟笼薄雾
  福祸无门 变幻世事起风云

  杨波接到人们举报,尔雅大酒店住进一伙走私文物的人。他们通过一些秘密渠道,正把大量古代的珍贵文物向外兜售。

  根据应局长的指示,杨波决定秘密逮捕这伙人。

  这天晚上,杨波带几个便衣,化装成买货的客商,来到了尔雅大酒店,叩响了他们住着的那个房间的门。

  开门的是个女人,打扮得妖妖娆娆很显风骚;两弯显然是人工制造的假眉,被描画在那张过多地涂了白粉的脸上;很有些赵树理笔下那位“驴粪蛋外面下了层霜”的三仙姑的风姿,只是时代不同了,女人那身很开放的衣衫下面,却露出她凸凹起伏的苗条曲线。

  女人开了门,却用身体堵在门口,用一种勾人的眼神瞟了杨波一眼,娇声说:“几位是做什么的?有事吗?”

  杨波客气地说:“我是来买古玩的,能跟你们的老板谈谈吗?”

  女人用一种警惕的语气说:“你们是哪里来的?听谁说这儿卖古玩了?”

  杨波说:“我们都是行里人,我的朋友是固县上岩村的刘刚,我经常在他那里收货,这个消息还是他告我的。”

  女人大概听过刘刚的名字,见杨波这样讲,便说:“哦,是刘刚兄弟介绍来的呀,请进吧。”

  杨波领着几个人进了门,就见屋里烟雾缭绕,一股呛人的烟昧儿直扑鼻孔。屋中间放了张方桌,周围桌子上坐着几个人正在大呼小叫地掷骰子。一个满脸胡子的人盯了杨波一眼,推开面前的碗,起身迎了上来。他说着一口当地的俗语,听起来怪怪的,不过杨波接触的人多,听起来还不觉难懂。

  那人说:“你是做外滩生意呢还是放鹞子?”

  鹞子就是海东青,为北方常见的一种体型较小,却十分凶悍的鸟,专以叮食天鹅鸟为能事。元人以小搏大,便用海东青搏天鹅自喻,于是便成了元代随处可见的纹饰。黑道人讲放鹞子,就是说要选定目标,走私古文物。做外滩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