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是部金融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争止于强者。

公元前45年,凯撒自封终身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都成了摆设,罗马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

很多人,比如孟德斯鸠、但丁等赞美古罗马共和国,认为罗马帝国玷污了共和的灵魂,共和VS帝制,共和就一定胜出吗?

古代共和体制下,执政官的职责甚至不是为贵族公民谋取利益,而是取悦贵族,就连英雄凯撒也不得不安排战舰海战,看清楚,海战不是为了抵抗外敌或者镇压奴隶起义,而是为了现场贵族娱乐!

面对蝇营狗苟的公民,也只有铁腕帝国才能在短期内将其慑服,帝制已经是罗马生存下去的唯一路径。

相对清醒的统治者,其独裁强权约束了民主强权,贵族不可能再任意分享罗马这顿大餐,因为,大餐是有主儿的——独裁者。为了维护长远利益,凯撒及其后几位继任者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政策。

孟德斯鸠骂凯撒,骂了整整一辈子。

冤枉凯撒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真正的强势独裁者并不是凯撒,而是屋大维(奥古斯都)。屋大维采取的最有效的治国方式之一,就是铸币。

屋大维规定,金币、银币由帝国统一铸造,行省只能铸造铜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货币是执政官自己(不代表帝国)铸造,发给士兵和行省官员。

权力集中后,帝国商业开始繁荣。

很多人很奇怪,专制体制下的商业怎么会如此繁荣?有人对此给出了解释:罗马帝国内部有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

那么罗马帝国为什么能获得稳定的环境?

答案1:原始共和制下,实际是一群贵族寡头在瓜分整个国家,没有一个强势者可以遏制对方,既然如此,这种劫掠就会变得毫无止境。元首制帝国下,尽管罗马人的道德仍旧没有改观,但是,大部分行省已经变成元首私产,就是给贵族几个胆子,也不能去抢劫元首。

答案2:帝国货币制度权威的确立,使交易更加方便。帝国前期,金币铸币质量应该很高,不同行省铜币的含量也基本一致。在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广袤的地域范围内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铸币。

答案3:罗马帝国初期的经济繁荣实际是在一个相当宽松的体制下形成的,宽松到几乎没什么行政管理。罗马元首仍旧更关心抢劫,不关心贸易。只要交税,随便您怎么卖,即便是罗马城赖以生存的粮食也交给了商人(这一点在后期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遗憾的是,帝国体制同样不能持久。

所有帝国的建立者能在无数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无疑在很多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包括军事才能和政治胸襟。凯撒、屋大维,这些人确实都是帝国优秀的统治者,他们可以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放弃眼前的享受和利益。

但是,没有任何体制可以保证继任者能够继承这些优点,低能的继任者早晚都会出现,这是专制独裁的宿命。

可以断言,每个独裁者都会认真选择自己的继承者,毕竟,他不想把万里江山交给一个废物。

问题是,独裁者的眼睛是瞎的。

感谢古罗马塔西佗在《罗马编年史》中做了如下记载:议事的时候,元首让元老首先表达意见,一位元老的回答是“恺撒啊,你将以怎样的程序提出自己的意见呢?如果你第一个发表意见,我就按照你的意见发表我的个人意见;如果你最后发表意见,那我害怕会不小心而发表和你相反的意见”。

虚伪肯定比坦诚更有竞争力,只有虚伪才可以把本不属于独裁者的光环罩在他头上。这种环境下,愈显高贵的人才愈发丑恶。一旦帝国进入这种体制,优秀者会迅速被虚伪凶残卑劣者驱逐,这个体制根本就不可能允许高尚和坦诚。

卑鄙确实可以是卑鄙者的墓志铭,更多时候,高尚根本就不是通行证。

废物继承者迟早会出现,帝国的第四位继承者——尼禄,就是你了。

任何一个专制帝国的历史上,奇人帝王总是会出现,尼禄无疑是其中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浪漫、无知而又卑劣的人,一个极其不合格的皇帝。

尼禄,心机和手腕绝对可以和他的前辈比肩,可惜,他即位的手段太卑劣,影响了独裁者的权威,最终导致他的灭亡。

尼禄是在自己母亲的一系列阴谋下登上帝位的,军队对他并不支持。为了取悦平民从而对抗军队,也为了获得军队底层支持,尼禄颁布了粮食限价令,这就是传说中的市场管制。

结果,罗马城大量撂荒土地,以务农为生的平民抛弃了土地。

很简单,按照尼禄规定的粮食价格,大家就得去喝西北风。据记载,公元1世纪尼禄当政初期,罗马城郊的耕地价格愣是下降了接近1倍。

尼禄的补救政策就更是离谱:为平民分配了免费粮食,以农补城。举办节日狂欢,取悦城市居民。当时,罗马城有一半时间在过节,比如LudiRomani节(抱歉,我实在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的),有5天的马戏+7天的戏剧+2天的宴会+2天的赛马,国库负担的费用为76万银币,而一升油的价格不过是2个银币。

因为,就算耗尽全国资源,统治者也起码要维持首都罗马的稳定。

这些颇显“才华”的政策使得罗马帝国的钱袋子很快就瘪了,要不停从外邦购买粮食,还要取悦平民举办歌剧和体育比赛……

尼禄终于换来了罗马城平民的支持,迫使帝师赛内加隐退,干掉了禁卫军统领——也就意味着他自己可以执掌帝国雇佣军,他甚至可以把奴隶塞进元老院……一个东方式的专制君主即将诞生。

还是很遗憾……

罗马帝国不是罗马城的罗马帝国,罗马城的繁荣是以行省凋敝为代价的。在行省,出售食物要缴税,搬运东西要缴税,甚至从良的妓女仍要为以前的行为缴税……尼禄的横征暴敛激起了如火如荼的行省反叛,包括高卢行省、西班牙行省等。

另一方面,用钱喂养的奴才不可能对自己的统治者有任何真正的阶级感情,他们会逐渐认为自己这种福利本就应得,从而使得开支出现刚性。一旦统治者不能维持对他们的给养,很偶然的事情都会引发叛乱。公元68年,一个不能分配粮食的谣言引发了罗马城居民暴动,尼禄丧生于罗马城叛变,也终结了罗马帝国第一代王朝——儒略·克劳狄王朝,凯撒家族的辉煌戛然而止。

如何才能抢劫老百姓

抢劫的第一个境界,是高税收。

抢劫的第二个境界,是罚没。

抢劫的第三个境界,是超级货币贬值。

人类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搞笑剧目,罗马帝国克劳狄王朝之后是安敦尼王朝,安敦尼王朝的几位统治者都堪称极品。这其实并不奇怪,人性本身就是很复杂的东西,对专制者的人性更是没有任何束缚,在外部危机消失之后,专制者本人也会越来越离谱。

最著名的皇帝当属康茂德,罗马史中看康茂德,跟明史看天启皇帝朱由校差不多:朱由校喜欢钻研木匠工作,康茂德喜欢亲自下场与角斗士搏斗,都是不务正业的高级领导。

无论是角斗士成为皇帝,还是皇帝成为角斗士,基本都会抓瞎。于是,这位皇帝角斗士被自己的情妇和侍卫长合谋暗杀。

康茂德活着的时候是个祸害,死了祸害更大。康茂德确实昏庸,但他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队统帅,是名副其实的军事权威。推翻一个军事坏权威不是坏事,如果树立不起更好的权威,那就未必是好事了;如果根本没有权威,那就肯定是坏事了。一个军事权威倒下,新权威不能服众,结果必定是群雄争霸。

康茂德死后,罗马帝国同时出现了三个皇帝,更离谱的是这三个皇帝称号居然是通过拍卖得到的。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何况是一下出来三个皇帝。最后,其中一个叫塞维鲁的皇帝摆平了另外两位皇帝。

之所以塞维鲁能摆平其他两位皇帝,是因为他很有办法。他的办法是,给士兵多发钱,只要是他的手下,无论士兵还是军官收入都比其他两位皇帝多一倍。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要多给士兵发钱,其余的人可以不管”。

塞维鲁时代罗马帝国已经开始使用雇佣军,结果雇佣军的工资越来越高,国家支出也就越来越大,大到足以耗尽罗马帝国年入。

为了应付日益浩繁的军费开支,塞维鲁拿出了祖宗的老本行——抢劫,在国内。

统治者的劫掠手段一般分为如下几种,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手段,不同手段又会带来不同后果。一般而言,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几百年如一日的抢劫,一定会给被劫掠者留下一口气。不到最后关头,统治者也不会把人逼入死境。

抢劫的第一个境界,是高税收。达到这个境界的统治者,可以获得人民所有积蓄,民众的收入仅够维持生存。

简单来说,就是增加若干税种,白天当街收钱、半夜砸门撬锁;复杂点的,无偿征用劳动力,比如,徭役。

抢劫的第二个境界,是罚没。达到这个境界的统治者,可以获得民众所有财富,民众已经徘徊在生死边缘。

尽管增税能提高收入,毕竟成本很高,要派税吏,要统计所有居民收入,中间还得被税吏摆一刀。

凡此种种,效率实在是太低。

居民手中什么最值钱,找个幌子就直接拿来,比如,土地。塞维鲁宣布:行省土地全部归皇帝所有。

抢劫的第三个境界,是超级货币贬值。达到这个境界的统治者,会丧失天下所有财富。因为,民众已经忍无可忍,也就无须再忍。

塞维鲁毕竟也是马上皇帝,所以,在货币减重上还比较克制,他当政的时候金银币重量也就减少1/3。塞维鲁的继任者很快就修炼到最高境界,金币居然只含2%的银,就差发冥币了。

随着劣币发行量逐步增加,罗马物价也一步步提高,终于2~3世纪爆发了一次大规模通货膨胀。最终,罗马的经济开始向自然经济蜕化,塞维鲁王朝也开始用实物支付官员薪水,从食品、衣着到车马。

罗马帝王,专制权力远不如东方皇朝,应对危机的能力当然也远逊于东方帝国。

东方帝国士兵就算缺衣少粮,最多哗变,拉杆子造反的人毕竟是少数。罗马的士兵可是雇佣军,用一句电影台词来说明,雇佣兵的目的是“I want my fucking money”(摘自《勇闯夺命岛》)。

没有钱,皇帝也要干掉。

塞维王朝一共三代帝王,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方式,被自己的士兵干掉了。

物价可以控制吗

抢劫最高境界:自封为神!达此境界者,肯定是“神功在手,天下无有”。还要强调一点,与葵花宝典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被阉割的不是练功者,而是整个国家的经济。

混乱,在戴克里先这里结束了。

戴克里先登位后重铸了货币,把金币的含金量提高到1/60罗马镑,大约是罗马帝国早期的60%,希望能以此抑制物价,使罗马商品流通再度繁荣。即使这个含量,戴克里先也吐血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金子重整货币,而且他也不是唯一的货币铸造者,其他铸币者不想跟着他发疯,唯一结果就是耗尽黄金。

镀铜的金币仍然是交易的主要货币,物价该涨照涨。

戴克里先又想出了一个很不怎么样的法子,命令价格不准上涨!

他发布了一道敕令,对粮食、饲料、教师工资等等若干商品公布了官方价格,不准市价高于官方公布价格。而且他恐吓人们,“谁若敢违抗这个命令,就有掉脑袋的危险”。

居民很害怕,但是没服从。

理由很简单,因为按皇帝的价格大家都得饿死;反正都是死,只要不被抓住,没准大家还能多活几天。

所以,大家物价照抬。

皇帝大人没有物资储备,不能象现在一样地价高涨时抛出储备土地,就指望一张敕令控制价格是不靠谱的。

于是,戴克里晋级到了抢劫最高境界:自封为神!达此境界者,肯定是“神功在手,天下无有”。还要强调一点,与葵花宝典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被阉割的不是练功者,而是整个国家的经济。

戴克里先是一个比较有理想的人,既然不听帝王的命令,我就扮作神,神的旨意总该听吧。罗马人崇拜太阳,太阳神是神,太阳神的儿子应该也是神。戴克里先终于使出了绝招——自封为太阳神之子。

从此,他身穿绛红色披风,走向本属于神的祭坛。

人对人的控制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镇之以威。神就不一样了,人应该朝拜神,对神旨绝对服从。

神不让你涨价,你就不能涨价。

戴克里先之前,罗马皇帝的所有命令仍旧需要元老院批准,即使是形式上的审查,程序还是要走的。戴克里先继位后,剥夺了元老院的所有权力,所有问题由皇帝本人决定。以往所有与共和制有联系的行政官职如执政官、监察官、保民官等,由皇帝亲自任命,不再经过元老院。

最重要的一点,戴克里先明确宣称他的君主权利“无上绝对”,“神”当然不用受任何人的限制,对芸芸众生有生杀大权。

属下对他,那可不是一般的尊敬,他也不是一般的庄严。侍从和宫廷官吏开始必须对戴克里先行跪拜礼,“臣民”、“陛下”之类的词汇出现在罗马帝国史籍中。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个邪派领袖叫“星宿老怪”,弟子为了大拍马屁炮制了一篇“星宿老仙扬威中原颂”,自吹自擂“星宿老仙、德配天地、威震当世、古今无比”。如此忠心的弟子,一见星宿老怪失势立刻倒戈要求处死自己的师傅。

《天龙八部》把星宿老怪当做小丑描写,很具有喜剧色彩。然而,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的时候,我并没觉得好笑,真的一点都不好笑。

历史上、现实中星宿老怪很多,多到有点权力都觉得自己可以“扬威中原”,比如,戴克里先。星宿老怪们的所作所为也丝毫不亚于金庸笔下的这位邪派高手:自以为神,谎言如潮,自己越是庄严子民就越敬重,自己越是神秘对子民就有越多未知。

即使你在庄严肃穆的宫殿中高高在上,即使你高挥手臂指明方向,你仍然不是神。因为真正的神旨是规律,最大的神旨是人不能被人剥夺。就算你真心呼喊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也不过是一种心愿,又有谁真的可以万岁,又有谁真的可以不死,骁勇罗马帝国也不可能万古常青。

第2章 迷失的货币(法兰克帝国)

引言

罗马人喜欢称日耳曼民族为“蛮族”,这些小赤佬终结了欧洲当时所有的金融活动,人们开始向城堡退却。这种西欧城堡才是真正的小农经济,农奴非但没有货币,终生甚至都难以走出这个破石头墙。北欧海盗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垮了封建城堡,也孕育出了第一代国际“倒爷”,西欧商品经济开始复苏。

中西小农究竟有什么分别?

真实的海盗又如何能成为金融滥觞?

抢无可抢的君士坦丁

从君士坦丁开始,罗马帝位改为世袭。以前,即使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称帝也需要元老院首肯,并成为前任皇帝义子。以世袭为特征的集权帝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最终形态,也是封建专制的极端。一旦这个体制出现,一个国家就会围绕一个人,市场演进自然会被压制。

罗马的北方有一片广袤而晦暗的世界,这里居住着金发、碧眼、高鼻的日耳曼人,他们才是今天欧洲人真正的祖先。

罗马帝国在声色犬马中堕落的时候,日耳曼人已经演进到原始社会末期,并且形成了几大分支,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等等。他们窥探罗马繁华已久,几个世纪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机会……

罗马帝国终于走到了君士坦丁(公元324~363年)时代,君士坦丁统治罗马帝国只有19年,对西欧却是一个分野。因为,在罗马历史上,君士坦丁是一个最不厚道的皇帝,请注意,在这里我没有说“之一”。

从君士坦丁开始,罗马帝位改为世袭。以前,即使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称帝也需要元老院首肯,并成为前任皇帝义子。以世袭为特征的集权帝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最终形态,也是封建专制的极端。一旦这个体制出现,一个国家就会围绕一个人,市场演进自然会被压制。

随着权力集中,帝国皇帝的目标由提刀砍人变为维持垄断的中央集权。再集权,君士坦丁也是一个人,一个人管不了这么大地盘。

中国武术有一个流派叫做“太极拳”,有句口诀我记得好像是“以心使腰、以腰带臂、以臂运手、以指形力”,意思是打架斗殴的时候用全身发力,这样比较狠。

罗马帝国皇帝和贵族的关系就是心和手臂,皇帝通过贵族传达政令。

这个手臂经常不听心脏使唤,罗马贵族通常都有自己的领地,对皇帝的命令经常置若罔闻。指望他们像奴才一样言听计从,那是相当不靠谱的,毕竟损害自己的利益就是皇帝老儿也不行。

不是历代罗马帝王仁慈,实在是不能动手。抢劫贵族,也就是抢劫自己;不听话的手臂,总比没有强。

这种状况,君士坦丁绝对无法忍受,你不听话,我就找个听话的来。

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替代贵族:雇佣军队统治帝国。要说这个方法别人也不是没用过,奥古斯都时代开始罗马帝国就有了雇佣军,但基本上不超过军队总量的40%,君士坦丁时代这个数字已经到达90%。

这些雇佣军在欧洲历史上有一个特定而又非常不雅的称号——“蛮族”,也就是北方日耳曼人。每次看到这个词,我总有一种感觉,象上海人著名的口头禅——“小赤佬”。

雇佣军队需要钱,大量的钱。有了钱,军队才会听帝王指挥。

君士坦丁赚钱的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种,铸造货币。为维持军队统治权,君士坦丁刚登上帝位就开始铸造货币,其中就包括纯度非常高的金币(苏勒德斯币和半西斯币)、银币和铜币。

第二个发财的方法是垄断所有商业和手工业。同时代的汉朝最多只是重农抑商、垄断盐铁,君士坦丁深谋远虑,走得也更远。

君士坦丁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官僚管理体制:所有手工业都由行会管理,所有手工行业必须世袭;税收由官僚核定,无论辛苦一年能挣多少钱,对国家的税收一分不能少;对进出城市的商品实行重税,尤其是对外贸易完全由政府垄断,比如对中国的丝绸贸易,从进口数量、品质直到在国内上市的价格,全部由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