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隋-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不尽然。”

    长孙无忌负责收集情报,所以对于天下大事比较熟悉,闻言接口道:

    “当今天下虽乱,却与令尊先楚公起兵之时的情形又不一样。一则虽然诸侯割据、遍地草头王,却没有一个如先楚公那样的共主。所以各方势力虽然大都打着反隋救民的旗号,但是彼此间的提防与敌意远大于隋廷。二则先楚公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教训使得各方势力不敢妄动。就像主公您经常说的那句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一样,谁都想着让别人当那先烂的出头椽子,而自己后发制人。三则大隋虽然没落,全然没了往日的威势,但只要皇帝在位,便是正统大义之所在,除非有人有把握一鼓而下之,否则便会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而攻之。如此形势下,崛起不如蛰伏,大动干戈不如养精蓄锐,各路枭雄都在拼命的扩充实力而不愿轻易折损,这也是如今天下称王者数不胜数,而除了个别妄人之外无人称帝的原因之所在,也是各路诸侯间兵戈不断,却多为小规模冲突,而大打出手的少之又少的根由。

    各路诸侯之间的敌意和提防使得他们几乎不可能达成合作和结盟的关系,便是偶尔有之也不过徒有其名罢了,而主公您偏偏是个例外。一来你有先楚公嫡子的名分,二来你的实力颇为不俗又有大破突厥之功,更重要的是你既无根基之地又至今没有自立之意,于是乎就成了各路诸侯最好的拉拢和结盟的对象。要是你肯诚心投靠,无忌以为唐公就敢立刻扯旗自立,密公就敢跟翟让公然反目,至于那个宇文成乾可能会乐得立刻一刀砍了代王,然后登基称帝!

    就是因为这个超然的地位,主公您才可以在诸侯间游走自如,他们只会拼命的结好你,只要不触及到根本利益绝对不会跟您反目,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将您的势力攫为己有自然会实力大增,大大增加谋夺天下的把握;即便做不到这一点,能将您这股祸水东引、削弱敌对势力的实力也是只赚不赔;就算您再如何的不为所动,能和您和平共处,也比平白竖一强敌强得多。所以无忌以为,这些日子以来,河东、瓦岗以及关中的所作所为,莫不如此。”

    “辅机兄此言大善!这么说我是不是应该任谁都不理,超然物外,让他们继续拍马屁?”

    “如此也不妥。”房玄龄皱眉道,“如今我们身陷诸方势力之间,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而我军人数虽众,战力却相对孱弱,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方才辅机所言虽然不差,但是我们的选择其实不多,或是迅速远离河南这是非之地,或是择一强藩附之以图休养生息,或是干脆据地自立,无论如何处之,主公均需速速决断。”

    “这样啊如今凡是像点样的地方都有主了,没人要的地方要么是穷山恶水,要么就是地没开发人没开化,咱们哪一个也不像能吃苦能受罪的样儿至于说据地自立,无论是瓦岗、东都、关中咱们哪个打得过?河东实力倒是不强,可我那个老丈人要是好对付,我也不用逃之夭夭了要不咱们还是找条粗腿抱一抱吧,你们觉得瓦岗怎么样?”

    杨霖一提瓦岗,众人都觉得别扭,原因不外乎正统与异端之辩、世家与寒门之分。杨霖的手下包括他自己在内,大都是没落的勋贵大族和中小世家出身,这些人没有那些豪族高第子弟般眼高于顶、处处刻意与其他阶层划清界限的臭毛病,当时不代表没有他们自己的矜持。所以他们在李世民出事之后,没有选择屈辱的唐国公李渊手下当杂牌混日子,更没有在匪乱如野草的形势下委身从贼,而是宁可选择在当时几乎一无所有、只剩下一个名分的杨霖。

    在此时此刻的情势下,无论是北上河东、西进关中,还是投到东都越王名下,哪怕是千里迢迢的去江都找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比投靠瓦岗更能接受。毕竟前者无论如何都算是“官”,而瓦岗就算将来能夺得天下,也摆脱不掉一个贼名。这年头,对于清白人家来说,一日从贼便终身是贼,甚至会累及子孙后代。

    “我说各位你们可要想清楚,现在不是鱼和熊掌能够兼得的时候,咱们一步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你们想想看,宇文成乾这家伙就不用说了,我与他相处时间虽然不长,却也能看出此人阴险狡诈兼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咱们要是投靠他,若不想被他吞并干掉,就得跟他大打出手,几乎没别的出路,实在是太过凶险;东都那边屈突通又不是个傻子,他要是敢回关中肯定得被宇文成乾攫取兵权,弄不好老命不保,所以他一定赖在东都不动地方。而我的生父和养父被这老儿一手包办全部干掉,你们觉得我们之间的这个仇能解得开?咱们要是投靠越王,跟这老儿肯定又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恶战,可我现在又打不过他河东就不用我说了吧?我又不能跟我老丈人翻脸,这老头又是个死占便宜不吃亏的,我要是落他手里就等着被他慢慢的吃干抹净吧。如此一来,咱们就只有瓦岗能选了,而且如今瓦岗之上二虎相争,咱们此时压上去就是一笔重注,任谁对咱们都不敢轻忽。咱们可以籍此讲价钱、谈条件,坐山观虎斗,等本钱厚了再谋后路,说不定还能捞一票大的”

    既然杨霖如此说,而且似乎还很有道理,众人也只得收起自己的小心思,一心一意的为他谋划起来。众人讨论得正热闹,瓦岗军的两拨人马却突然一起跑过来求见。

    “哎呀呀,茂公兄、子仁兄,这两天你们二位可是成了稀客,怎么有暇来看小弟了?”

    因为王伯当跟杨霖犯冲,所以一向是由柴孝和充当李密的代言人和徐世绩一起盯着杨霖。不过自从独孤容学到了以后,这二位就躲起来不见人,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所以杨霖那张破嘴哪能放过他俩?上来便是一番调侃。

    谁想平日里跟他处的挺好这两位,今天却统统板着脸,跟谁欠了他们八百吊似的,而且压根没理杨霖的话茬,柴孝和就抢先开口,肃然道:

    “魏公委托孝和诚邀世子一唔,为此魏公已于前日离开下邳,将在宋城(即梁郡的郡治,位于瓦岗所在的东郡东南——作者注)恭候世子大驾。”

    徐世绩打仗很在行,可是打嘴仗却不是柴孝和的对手,总让人家抢了先,主要是这家伙性格比较矜持,总是拉不下面子。不过今天他好像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不待柴孝和说完便赶紧接道:

    “我家主公急盼能与世子相见,已传令在韦城(即东郡的郡治,与瓦岗相距不足五十里——作者注)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树缠黄绫,并赶制楚王大旗千面以迎世子。”

    以前徐世绩和柴孝和虽然各为其主,但是毕竟同在一面瓦岗大旗下,在明面上还是有所顾忌,有时候还不得不相互照应。不过看今天这架势,似乎瓦岗两大巨头之间已经从暗斗转向明争了。

    这等大便宜杨霖岂有不占之理?他故作夸张的叫苦道:

    “这可如何是好?陛下征召小弟前往江都见驾两位老兄是知道的,那京师的代王殿下又令小弟西进关中以拱卫京师小弟身为大隋命官,那是身不由己呀,是个爷就得小心供着,正恨不能把自己劈成两半以应万全呢,说不得要辜负许王和魏公的好意了。”

    这回徐世绩抢了个先,质疑道:“皇帝老儿先不去说他,杨侑那小儿不过是宇文成乾的傀儡罢了!宇文家奴此人性情癫狂,为人狠辣又不择手段,世子如何能信他?”

    “宇文家奴可不可信另说,不过人家可是许诺把屈突老儿诳走,让小弟独占东都!嘿嘿,那可是东都啊,天下中枢之所在,据说谁占了那块地方就能集天下王八呃是王霸之气于一身,又是什么龙兴之地又是什么定鼎天下的,小弟也搞不明白,很有兴趣去一探究竟啊!”

    杨霖刚刚还是个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小受样,一转眼就换了一副奸商脸孔,赤果果的开始讨价还价,简直是完全不把脸皮当个物件,把个徐世绩弄得一阵发懵。他还反应过来,可柴孝和可是个人精,马上接口道:

    “孝和可代魏公许诺,只要世子愿赴宋城,魏公甘愿献出淮阳、谯郡两郡之地供世子驻马!”

    “淮阳?谯郡?那是什么地方,我怎么都没听过?小弟虽然不才,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吃不得苦遭不得罪,你可别拿些穷乡僻壤糊弄我。东都啊!还有比东都更好玩的地方吗?”

    眼见杨霖如此贪得无厌,而李密对他又势在必得,柴孝和一边暗自咒骂一边咬牙切齿的继续加码:

    “那荥阳、颍川二郡世子以为如何?”

    还没等杨霖发话,徐世绩便勃然大怒,戟指柴孝和吼道:

    “荥阳本是我内军历尽艰辛从屈突老儿手中夺得,程知节将军至今仍在汜水、偃师、阳城一线与屈突老儿对峙,尔等竟敢从我内军手中夺食?”

    “哎呀,两位老兄莫要急躁,什么荥阳、颍川的我都不熟,你们的主公也未必愿意。咱们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把事儿都搞清楚了再说好不?何必为了区区小事伤了和气,不值当嘛!”

第一百三十八章选择(下)() 
本来在翟让和李密看来,杨霖虽然拉起了一大票人马,还热热闹闹的搞了一出大破突厥、替国御边的把戏,弄得声名大振,不过他毕竟崛起得太快,一者没有根基之地二者强敌环伺,日子并不好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杨霖选择自立,无异于将自己同遍地的草头王划上了等号,不仅实力不足以自保,而且前期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名声也将毁于一旦。至于说杨霖接受朝廷的招安、替大隋卖命这条路,翟李连想都没想过——毕竟这年头家大于国,杨霖跟皇帝有灭家之仇、毁族之恨,如果他为了个人的前程和功名跟皇帝捐弃前嫌、卖身投靠,其结果肯定是被天下人的吐沫星子淹死,再说现在跟着皇帝混有什么前程可言?

    所以他们认为杨霖当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依附于强者——大树底下好乘凉,既足以自保又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而当今天下最强者,瓦岗自居第二,谁敢称第一?所以他们认为杨霖几乎不可能拒绝瓦岗释放出的善意,区别就是在于他到底是投翟还是靠李。

    可是他们忘了这天下就没人是傻子。如今各路诸侯都处于蛰伏期,都在拼命的扩充实力、壮大兵马,就凭杨霖的本钱想要自立为王没人会把他当盘菜,不过他要是选择投靠一方诸侯,那分量可就不一样了。一来杨霖的实力虽然不强,只有不到十万人,而且老弱妇孺不少,可毕竟大都是上过阵仗、杀过人见过血的老兵,而且对手还是以彪悍善战著称的突厥人,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要知道如今各路诸侯大都草台班子出身,手下尽是些乌合之众,最缺的就是老兵,拿十个新兵蛋子换一个老兵他们都干,何况还有几万个?二来杨玄感虽然现在坟头上草都能长出一人高了,但毕竟是造反派们的先驱者、老前辈,各路诸侯中仍有不少遥奉其为共主的,虽然谁都知道这只是个旗号,但若是能把杨玄感的亲儿子招进自己的阵营,起码能壮大声势和影响,对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毕竟杨玄感的名头在造反派当中就算正统,就算赶不上杨广这个皇帝,也差不了多远。

    所以当翟让和李密发现杨霖并非是他们想象中的冷灶,而是颇为抢手的时候,心中的紧迫感油然而生。其实若是瓦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谁敢在瓦岗军口中夺食?可问题是翟让和李密间的内斗日趋白热化,他们引进杨霖这个外力的最初目的也不是外争,还是内斗,这就比较麻烦了,尤其是杨霖现在行情看涨,开始坐地起价了。

    先不提徐世绩和柴孝和跑回去给各自的主公报信、争取更高的价码,这二位一走,杜如晦便挥退了闲杂人等,忧心忡忡的向杨霖问道:

    “密公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你却断然拒之,莫非你真的打算进驻东都?”

    “哪能啊?东都虽好,却是天下瞩目之地,没有足够的斤两谁能坐得住?反正我是没那个本事,也没打那个主意,不过我却不介意以此为饵,钓几条大鱼。我看李密与翟让之争即将图穷匕见,无论我们投向哪一方,对另一方都是沉重一击,所以他们轻易不敢放弃我们,这也是我漫天要价的大好时机!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咱能干那傻事吗?”

    “呃主公之言虽稍嫌卑鄙,无忌闻之却颇为欣喜,只是您既不愿意进据东都,又看不上谯郡、淮阳等地,那您是打算以何处作为我军的根基之地?”

    “我曾听辅机兄说过,如今瓦岗的地盘可以一分为二,翟让的势力占据了西北方,李密的嫡系控制着东南方。今日柴孝和许给咱们的谯郡、淮阳暂时由李密控制,又恰好位于两股势力之间,看来他们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哪!既把咱们围得死死的动弹不得,咱们要是投向翟让李密又能一伸手就把咱们吞掉,难道老子会傻到自己钻进这个死地去?

    我看河南这地界,要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还要数沿黄河南岸这几个郡,我觉得荥阳就不错,要是还能划拉过来一个郡,那咱们就要襄城!”

    “荥阳虽好,却是瓦岗、河东和东都三方交汇的所在,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咱们到了那儿日子可不会好过!还有那柴孝和刚才可是把颍川许给主公了,颍川比之襄城可是要富庶许多!”

    “柴孝和就是顺口胡咧咧,连带着恶心一下徐世绩,不过柴孝和既然说出了口,这荥阳我还就要定了,有什么官司让他们自己打去!这荥阳虽然四面不靖,却与瓦岗毗邻而不深入,正适合我们坐山观虎斗,翟李就算打咱们主意,咱们打不过跑起来也比较容易,无论是北投我老丈人还是西投东都,对于瓦岗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有忌惮。所以这个看似四战之地的荥阳,其实才是咱们的安乐窝。

    襄城也是一个道理,总之我们虽然投向瓦岗,却要离他们越远越好。”

    “主公所言有理,看来在翟让与李密这场内斗,主公是打算置身事外了?”

    “我跟你们说哈,咱们对瓦岗内斗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你们千万要记住这一点!咱们站在两者之间、不偏不倚的时候最值钱,要是屁股一歪倒向一边,弄不好就要大难临头,切记切记!”

    “主公无耻!主公英明!房乔(无忌、克明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呀五体投地”

    第二日一早,杨霖宣布全军出动前往东都,这下可把独孤容学急坏了,赶紧跑过来求见。

    “世兄,你现在万万不可去往东都哇!一旦与越王殿下和屈突将军发生了误会,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容学昨日已遣使快马前往京师,请代王殿下上奏陛下并与越王殿下协商将屈突将军所部调回关中事,世兄只需稍待时日便可名正言顺的进驻东都,何必急于一时?”

    杨霖一脸的大义凛然:“独孤兄无需相劝,杨某的生父与养父尽皆命丧于屈突狗贼之手,此仇不共戴天!杨某身为人子,岂能坐视杀父仇人近在眼前而无动于衷?此去东都,正是要与屈突狗贼决一死战!”

    独孤容学这下更慌了:“世兄万万不可!世兄与那屈突老儿虽有深仇大恨,但是毕竟同为大隋臣子,值此大隋风雨飘摇、江山动荡之际,岂能同室操戈,因私仇而毁公义?还望世兄以大局为重,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待渡过此番难关,容学必会呈请代王殿下和云逢兄为世兄主持公道。”

    “小弟不是什么君子,报起仇来更不挑时候所以独孤兄还是不要再说了,我意已决,子报父仇乃人伦大道,便是陛下亲至小弟也不改初衷!”

    这真是没法再劝了,再劝下去杨霖火了一刀砍了他都占着理,所以独孤容学只得告退,然后心急火燎的亲自往关中跑求救兵去了。

    从渑池到东都不到二百里的距离,快马一日可至。可杨霖的大军里边老弱妇孺就占了将近一半,这一路上女人哭孩子叫的事故不断,不到十万人的队伍竟然延绵出去几十里,那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快,而且此时要是有敌军突袭的话根本防不胜防,怕是要被人家一击即溃。不过杨霖好像对此毫无防备,而且还体贴的把那些年轻力壮的悍卒们全撵去扶老携幼了,这下子这支队伍更加乱哄哄的好像逃难的难民,走得就更慢了。

    话说此时河南境内遍地蟊贼,寻常人家出门三五里都能被打劫上好几回,像杨霖他们这样携带着大量粮草、财帛和女人,而且戒备又如此松懈,在那些山贼流寇眼中简直就是一只流着油的大肥羊。可是他们就这样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却压根没人敢打他们的主意,为啥?很简单,跟他们随行的还有三万多瓦岗军呢!在河南这块地面上谁敢招惹瓦岗军?那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杨霖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才放弃了戒备。瓦岗想占他的便宜,他也不介意随时随地揩瓦岗的油。

    徐世绩和王伯当对此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可是为了他们各自主公的大计也只能忍了,安心给他当保镖。直到第三日傍晚,眼看着离东都不过一日路程,翟让和李密的信使终于分别赶到了。

    “世子,许王和魏公恳请世子暂且过东都而不入,绕道荥阳相会,届时一切皆可商量。”

    “荥阳?岂不是又要走好远?我媳妇的脚都走出水泡了再说了,我还打算跟那屈突老贼打上一仗再说呢。”

    杨霖还在那矫情,柴孝和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劝道:

    “荥阳距离东都不过百十里,两日可至。至于那屈突狗贼不但是世子宿仇,也是我瓦岗大敌,况且这老儿已被我军三面包围无路可逃,改日我瓦岗军必会助世子除此老贼,还请世子放心。”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走一趟荥阳?”

第一百三十九章尧君素的选择() 
话说杨霖他们自从渡过了黄河,就一直在东都所在的河南郡内大摇大摆的武装大游行,按说这里现在是大隋所能控制的为数不多的要地之一,就算屈突通被揍得再惨,怎么说手下也有十多万大军,稍有点军事常识的都不能将其全塞进东都一座城池里。如今虽说偃师失守,渑池也一度被徐世绩占领,但是东都毕竟是群山环绕、六水并流的险要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