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面。而且老萧对于治军一窍不通,所占的地盘上都是聚民成军以自守,所以义阳军就是义阳郡的守军,本该在自己的老家讨生活,怎么跑到了几百里外、中间还隔着个汉东郡的舂陵来了,难道是龙骧军的行迹已经暴露,萧铣早有准备调来了援兵?

    这事可是能要了老命,安寿岂敢疏忽,更不敢就这么要了这三个家伙的性命。他必须得留活口,并从中掏出那能要了龙骧军全军性命的情报。

第二百零一章声李击杨() 
那个正在被蹂躏的悲惨的妇人匍匐在一条小溪的旁边,身后十几步外就是茂密的树林,一旦有意外发生,正在施暴的那三个汉子几乎可以在转眼间就钻进林子,再想杀死可就难了,更别提活捉了。

    在安寿本来的计划里,他打算用最有把握的第一箭干掉那个正在望风的瘦子。瘦子嘛,一般都是身手灵活,跑得比兔子还快,要想把这几个人一网打尽就必须先解决掉这个最难缠的对手。只要这一箭不出差错,安寿就会立刻向那条小溪扑去,并争取在快速移动中射出第二和第三箭,目标全是那个正趴在妇人身上施暴的壮汉。移动中的速射安寿并没有多大把握,不过目标正在爽歪歪中,男人嘛,在这个时候的脑子里通常塞满的都是的刺激,哪怕下一刻就要刀斧加身也会本能的在女人身上多蠕动两下,所以安寿并不怎么担心他会因为瘦子被袭而第一时间逃走,而且两箭下去也不求直接干掉他,只要使其失去战斗力就算万事大吉。至于那个伤号,安寿压根没把他看在眼里,干了这么久的探子,出生入死了这么多回,要是在一个半残废手里栽了,他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现在出了“义阳军”这个意外情况,安寿必须得逮活口了,而且逮一个不行,万一碰上个骨头硬的或是满嘴胡说八道,他找谁说理去?死一活二,那么弄死谁呢?安寿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壮汉,可能是骨子里对这个正在作孽而且爽歪歪的家伙有种又嫉又恨的心理吧。

    安寿重新弯弓搭箭,稳稳的瞄准了瘦子,然后手一松,一支精铁为簇、白蜡木为杆、杂雁翎为羽的利箭像长了眼睛一样一头扎进了瘦子的大腿,毫无防备的瘦子被巨大的冲力带倒在地,然后就抱着大腿嗷嗷惨叫不休。而那个正在施暴的壮汉果然像安寿预想的那样对瘦子的遭遇恍若未闻,又在妇人的冲刺了好几下才觉出异样,刚要挺身而起便见两支羽箭一前一后呼啸而来,正中他的胸腹要害。壮汉双手握着插在胸口的箭杆,颇有些不甘心的又低头看了眼那个被眼前这一切吓得疯狂尖叫的妇人,这才抽搐了两下气绝而亡。

    那个肩膀有伤的家伙反应最快,瘦子还没倒地就已经发觉风头不对,于是掉头就往树林里跑。只可惜这货光长了一个聪明的脑袋却没生出与之相配的胆子,反应虽快却架不住两条腿软得像面条,几乎跑一步摔一个跟头,以至于安寿在解决了瘦子和壮汉之后又慢悠悠的一箭把他的左肩膀也弄成残废,他离近在咫尺的树林还有好几丈的距离呢。

    一死两残废,安寿的计划执行得几乎不能更圆满。他长出了一口气,刚要好整以暇的先把战马牵过来,没想到形势却陡然间发生了变化——那个一直在哭嚎不止的妇人在受到惊吓之后,突然发现大仇人们都遭了天谴,一时间不知是喜是悲,竟突然间蹦了起来,全然不顾自己还光着身子,捧起一块西瓜大的石头,跌跌撞撞的要把那俩还没死的仇人砸个死透,这可把安寿给吓坏了。他再也顾上不战马,火上房似的玩命冲过去,一刀背将那个蠢妇人砸晕,这才又长出了一口气。

    审讯战俘探子并不专业,这个活通常是行军长史的买卖,而且能把审讯升华为一种行为艺术,搞得花样百出。探子就不行了,他们的手段通常比较简单原始而且粗暴,不过隔离审讯防止串供这种基本常识安寿还是懂的。他依葫芦画瓢把伤号像那个妇人一般砸晕,准备先审讯瘦子。

    安寿的那一箭正戳在瘦子的大腿骨上,以他的经验来看这条腿算是废了,不过作为这条腿的主人的瘦子却不这么认为,他显然认为他的腿还有救,所以他在拔了箭之后就忙着把衣服扯成条包扎伤口,而且居然还伸手跟安寿要伤药,整的他俩好像是战友弟兄似的。

    安寿皱着眉头没搭理那只伸到他面前的手,然后突然间一刀就捅在瘦子那条完好的腿上。瘦子刚要哀嚎翻滚却突然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一动都不敢动了,巨大的疼痛让他全身大汗淋漓,脸都直抽抽,可就是不敢喊也不敢动。为啥?因为一把雪亮的短刀此时正抵在他的两腿之间,只要他稍有异动,小兄弟恐怕就要永远的跟他说再见了。

    “我问你说,不许说谎,一会儿我会跟那个没死透的对质,要是发现你说了半句假话”安寿说着,拿脑袋朝着那个赤果着身体晕厥在地的妇人努了努,又继续说道,“以后这种坏事,你怕是做不成了。”

    瘦子拼命的点头,可只点了两下,身体大幅的动作便使他的裆间感到一阵的凉意,瘦子一惊,裆间紧接着又是一热,不过这回是他尿了

    安寿有些恶心的掩住鼻子,又后退了一步这才开始审讯已经吓破了胆子的瘦子。审完瘦子一刀背将他砸倒,安寿又拿水泼醒伤号如法炮制继续审问。没想到这个伤号居然萧铣麾下汉东军的一名督尉,知道的比瘦子要多得多,而且胆子比瘦子还要小得多,都没用安寿拿刀捅就把肚子里知道的东西全部竹筒倒豆子了。

    这三个家伙很巧合的分别来自义阳军、汉东军和舂陵军,却并不是萧铣已经得知保安军大举犯境进行报复而派来的援军,相反却是被败军裹挟着一路逃亡至此的。那么问题就来了,龙骧军主力还在他们身后数十里开外艰难的搭桥铺路、艰难开进,又是谁把萧铣的三郡守军打得大败,以至于败兵都躲到鸟不拉屎应该是遍地鸟屎的深山密林里边来了?

    答案出人意料,居然是王世充。

    王世充不是在彭城摆开架势要截住李密的后路以图引起翟李内讧,并让杨霖出兵东郡掏掉瓦岗军的老巢,以实现东西并进剿灭瓦岗、护驾还京的大计吗?什么时候又偷偷跑到了南边追着萧铣的屁股穷追猛打了,再说江都跟萧铣之间不是还隔着一个杜伏威吗,他是怎么悄没声的溜过来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王世充早已决意拥兵自立,而他看中的地盘就是东都。他之前所作种种,包括从贿赂讨好虞世基到与其反目为仇,从向皇帝请命出兵彭城到讨要江淮子弟兵,再从他不顾杨霖对他的羞辱仍大度的与其协商东西并进夹击瓦岗,都是为了掩盖一个目的,那就是取道江汉,偷袭东都!

    王世充此时确在彭城咬着李密大军的尾巴缠斗不休,他废了老大劲从皇帝那里讨要来的三万江淮子弟兵更是一个不少的跟在他的麾下。那么这支把萧铣打得屁滚尿流的大军是哪来的,又是怎么来的呢?

    当初宇文化及策动对皇帝不满的府兵谋反,虽然很快就被扑灭,宇文化及也携众败亡东莱,如今在瓦岗军的大举攻伐下苟延残喘,却也使皇帝对于东征的前景和府兵的忠诚失去了信心。之后皇帝放弃二次东征返回江都,同时将府兵全部遣散。皇帝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府兵遣散了,可是府兵如何遣散却成了大问题,尤其是原籍河南和关中的府兵,归乡之路早就被强悍的瓦岗军拦腰截断。就算府兵们成建制、有组织、有钱粮保障的情况下去剿灭瓦岗胜负尚在两可,更何况这么零散的、没有统一指挥的撞过去,简直就是送进人家口中的一块肥肉。归家无门,官府又断了衣食供给,走投无路的府兵们只能在江都周边聚众劫掠,形同匪患,把负责江都治安的张须陀愁得头发胡子白了大半边。就在此时,王世充如同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般降临到作乱的府兵面前,向他们保证最短半年、最迟一年就带他们回家,而且倾尽家财,并从自己军中调拨来钱粮物资供给这些衣食无着的府兵。感激涕零的府兵们从此对王世充言听计从,并遵从他的命令秘密组织起一支三万多人的大军,在钟离郡的定远附近驻扎下来,日夜操练,只等他们的恩主王大将军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出兵西进,踏上梦寐以求的归乡之旅。

    终于有一天,王大将军的命令下来了,激动万分的府兵却没有见到王大将军本尊。按照上官的说法,王大将军奉圣命正在彭城与瓦岗贼首李密激战,同时也是为他们的归乡之旅提供掩护,牵制最大的对手瓦岗军的注意力。而他们将在王大将军的兄弟王世恽、王辩,子侄辈的王应玄、王应恕、王虔寿、王行本、王道成、王隆、王锴等人的率领下,以追随江都通守张须陀征剿杜伏威的名义一起出兵,并在拿下历阳郡后迅速脱离张须陀大队,向西强行通过庐江郡、弋阳郡,然后进入萧铣的地盘,一路打通义阳、汉东、舂陵的道路。上官还告诉他们,现在的东都及周边郡县都被杨逆余孽杨霖霸占,他们要想在回到家以后不被逆匪侵扰,就必须将杨贼打败或者赶走。为此,他们必须在攻占舂陵之后转头向北,夺取湖阳、上马打开进入南阳的通路,然后一路潜行,绕过大城要隘直插东都城下并一举袭城而下,擒斩杨贼及其同党。这样一来,府兵们不但可以实现归乡的夙愿,还能为朝廷立下大功,而且是擎天架海之功,所获的赏赐足够子孙后代享用不尽。

    当兵的就是干刀头舔血的买卖,何况这一趟不仅能回家,还能立下大功、获得赏赐,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激动得嗷嗷直叫的府兵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此时已经被绑上了王家的战车,成了彻彻底底的王家私兵,就这么一路畅想着归家的美梦跟着一种众姓王的将军们踏上了西进的征程。

第二百零二章安寿的选择() 
话说自打皇帝跑到了江都之后,杜伏威就一直老老实实的呆在庐江老窝里,基本上属于人畜无害的类型,心情好了就跟老婆们生几个娃,就算心情不好了顶多也就是找找萧铣、沈法兴、朱糜之流的战五渣们的晦气,张须陀是吃饱了撑着了非得找这个乖宝宝的麻烦?

    事实上正相反,张须陀肯定没吃撑了,饿着肚子倒是真的。江都向来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可是也架不住生生添了二十多万张朝廷官员和军队的嘴啊,这帮人不事生产白吃饭不说,还得好吃好喝供着,更要命的是皇帝经过两次叛乱之后对于保命异常看重,除了迫于战略需要允许了王世充带着一帮老弱病残向北经略彭城之外,剩下的将近二十万大军统统摆在江都给他看家护院。问题是大隋现在要完蛋了,皇帝更是威信扫地,各地早就不再向这个僻居东南一隅的小朝廷交税了。就算有想交的,可是遍地匪患、群雄割据,钱粮也送不过来啊!所以仅凭着江都一郡之地、不足百万的人口要想填饱这么多军队官员的肚子,就算掘地三尺也做不到。

    这就苦了张须陀了。迫于无奈,他只好打着剿匪的名义行匪贼之事,轮流到杜伏威、沈法兴、林士弘等人的地盘上打秋风,只不过这回轮到了杜伏威而已。

    面对张须陀的大兵压境,老杜再次发扬他作为长跑健将的优良传统,转眼工夫就逃了个无影无踪,让老张徒唤奈何。幸亏张须陀志不在此,光顾着忙活收拢看护那些即将成熟的粮食,全没注意到有一支志愿随他征讨逆匪的“义军”也像老杜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钟离、丹阳、历阳等郡因为有江都做邻居,所以老杜一直没把这些地盘当回事,太平无事时他就过去收俩税当零花钱,张须陀一过来打秋风他就立刻弃之如敝履,撒腿就跑回老家庐江去,基本上老张也不会太过分的继续追赶,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可这回就怪了事了,老杜都跑回庐江了,可还有一支隋军紧咬着他不放,丝毫没有放水的意思,而且还追进了庐江境内!

    老杜是脾气好好吧,老杜是有点怂,可是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老杜也是做过河南义军副盟主的人物,勉强算得上一代枭雄,这回被人逼到家门口了,哪还有不炸毛的道理?气急败坏的老杜立马召集了十五万大军云集于作为庐江门户的慎县,打算豁出去跟那个不讲江湖道义的王八蛋张须陀拼了!可是老杜在慎县等了好几天,一颗小心肝都从七上八下到盼星星盼月亮了,也没把那支隋军给盼来。难道是那个狡诈如狐的张须陀绕过慎县偷袭庐江去了?终于反应过来的老杜吓出来一头冷汗,领着他的兵撒腿就往老窝跑。结果跑到地头一看,庐江一派风平浪静、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哪像是遭过兵灾?老杜还不放心,撒出无数探子四处打听那支隋军的动静结果一无所获,好几万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不知道哪去了,这事还让老杜莫名其妙了很久很久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能凭空消失,更别提几万人了。事实上这支由大隋的前府兵组成的王家军只是借道通过了庐江郡而已。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导致暴露战略意图,他们晓伏夜出,一日急行百里以上,而且自带干粮,毫不侵扰惊动百姓、绕过了所有的大城要隘,仅用了不到五天就出了庐江。那会儿工夫老杜还在数百里外的慎县张牙舞爪的准备跟他们拼命呢,上哪儿还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除了庐江就是弋阳。弋阳属于杜伏威和萧铣两股势力的结合部,因为不是什么军事要地而且地贫民稀没啥油水,所以双方都没在此地驻兵,王家军终于得以停下来休息整顿了一番。他们也不得不整顿一下了,因为接下来的路等待他们的必然是连场恶战。

    前边说过,江都不缺官也不缺兵,连满天下独一号的皇帝都坐着一位,偏偏就缺钱粮。王世充暗地里私蓄三万多府兵,也就意味着有三万多张嘴需要他去喂饱,王世充就算再有钱、再能中饱私囊只能勉为其难的让他们维持个半饥不饱的状态。而且为了不再节外生枝,他们还必须要留出余粮以供穿越庐江所需,所以到了弋阳之后他们基本上快断粮了,以后必须得就粮于敌。

    萧铣号称拥兵数十万,其中将近三十万都带在身边东征西讨,到处去抢那些大人物们看不上的破烂地盘。等地盘抢下来了,他除了扔下些兵在当地搜刮钱粮就啥都不管了。像摆在王家军面前的义阳、汉东、舂陵三郡,每郡守军最多不过万余,却都龟缩于高墙深城之后,更要命的是他们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钱粮看得死死的,王家军想抢,就必须强行攻城。萧铣的梁军虽然战力不值一提,可是在这年头任何攻城战都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一场血战、恶战似乎不可避免。

    在义阳,王家军继续潜行急进,在义阳城下以少数精兵冒充百姓混进城内,突然暴起攻陷了城门,后续的大队人马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义阳城。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王家军为了达成突袭的效果而不敢大肆调动兵马围城,虽然只付出轻微的伤亡就拿下了义阳城,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守军大部逃散,而且大多逃往临近的汉东,王家军的行迹就此暴露无遗。

    更要命的是此时正值七月末,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义阳府库里的粮食只够王家军半月所需。领军的王世恽一边骂娘,一边命令属下迅速搬空义阳府库里不多的粮食,然后派出轻骑追着败兵的屁股猛追,期盼着能要赶在汉东守军作出应对之前打乱其部属。

    可惜多山多水的汉东让骑兵反倒成了累赘,王世恽到底晚到了一步。汉东守军虽然战力低下、装备不齐,但毕竟是守乡保家之战,还是爆发出了罕见的血性,在隋县城下与王家军恶战了一场。王世恽指挥大军连攻了三天,损兵上千终于拿下了隋县,谁知绝望的守军在最后一刻居然举火与城同焚,让暴跳如雷的王世恽一粒粮食都没拿到。

    总算接下来的舂陵守军又恢复了梁军一贯的怂样,面对王世恽狗急跳墙的倾力来攻几乎不战而逃,让王家军总算面前凑齐了所需的粮秣辎重,然后迅速放弃舂陵,北上湖阳、上马,直插南阳郡。

    安寿遇到的就是一路败退下来的梁军。那个伤号是居然是义阳军的一个督尉,随着败兵一路逃到了舂陵,又逃进了深山才避开了王家军的兵锋逃过了一劫。等逃到这座山谷偶遇同样逃难至此的一家三口之后,三个败兵兽性大发,杀了那对父子又要奸淫那名妇人,那个被安寿射得死透的粗壮汉子脑子一热便不顾上下尊卑抢了头啖汤,让这个义阳督尉大为不满,骂骂咧咧中泄露了天机,这才让安寿机缘巧合的获悉了这一对保安军来说是天大的秘密。

    安寿又反复询问了两名俘虏一些细节,确认他们所述无误之后,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今保安军麾下卫军府和五军都督府两大系统中,五军都督府主力全部南下,龙骧、虎贲、豹韬三军已经深入到房陵、襄阳、舂陵的深山大泽之中艰难的迂回包抄,一时间难以会师援救,熊渠、鹰扬两军其实尚未成军,而且远在荥阳监视瓦岗军,更是远水救不了近渴。卫军府职在护卫东都,但是目前主力分布在渑池、偃师、汜水防备关中和河东方向,东都城内只有一万守军,而东都以南几乎没有一兵一卒。王世恽的三万大军是在两天前离开舂陵的,按照行程计算如今应该已经陈兵湖阳城下,湖阳上马守兵不过千余,想要阻挡王世恽的三万大军纯属做梦。如此一来,只要王世恽继续掩饰行迹,不足半月就能抵达东都城下,骤然突袭之下一举功成也未可知。

    一旦王世恽拿下东都城,安寿曾经的主人——杨霖的雄图霸业怕是就此将成为黄粱一梦吧?而且以他曾对王世充的羞辱,怕是小命都难保吧?

    想到这里,安寿更加沉默了。

    想当初安家庄骤蒙大难,安寿随着杨霖一路千里逃亡,是形势所迫,是自身难保,可是当时他真的没想过逃走,更没想过卖主求荣。等到杨霖在磨坪山起事,安寿也认为理应如此,就算杨霖后来多管闲事要北击突厥,安寿虽不赞成但也并没有其他想法,当然这事也没人问过他的意见直到他发现了那个天大的秘密,他才彻底惊恐了,惶然无错间他选择了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