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2003年第6期-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9月11日的大浩劫发生几天之后,当我和珀蒂交谈时,所有这些都显得无所谓了。对于那么多的人丧生,其中有他熟识的人——电梯工、导游、维修人员等,他难以找到表达自己悲哀的言辞。他说:“我觉得自己的房子被毁了。我常常带家人和朋友到那里去。将那些难以置信的摩天大楼的创新性展示给尽可能多的人看,是我作为诗人和美好事物的热爱者的骄傲。” 
  珀蒂和我们大家一样,深受双子塔最后时刻的情景所困扰。他对我说,他希望人们记住的,不是现在的一堆废墟,而是多年以前那个奇妙的8月某日的双塔,当时,他在塔顶之间的钢索上即兴表演,使得整个城市都在敬畏地抬头仰望。他说:“我为增加它们的荣耀尽了微薄之力。我想记住它们的那些荣耀的日子。” 
   
  选自《史密松》杂志 (Originally appeared in SMITH… SONIAN,November 2001,选自《2002年美国最佳散文选》。) 
  Raymond Duncan,18741966,美国旅法诗人。 
  Isadora;1878—1927,美国现代舞蹈开创者。 
  鲁道夫·切明斯基(RudolPh Chelminski),自由撰稿人,现居法国。曾任《生活》杂志驻巴黎和莫斯科记者。他为许多美国、法国重要杂志撰稿,包括《生活》、《时代》周刊、《财富》杂志、《民众》、《金钱》、《花花公子》、《读者文摘》、《史密松》、《周六评论》、《今日法国》等。他出版过4部著作,但从未得过任何奖。不过,他所获得的最好的奖是:三十多年来,他靠撰稿为生,养活自己和家人。 
  程宝林,196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美国旧金山《美华文学》编委、责任编辑,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创作系“美术硕士”(MFA,博士级)研究生,著有诗集5部、散文集4部、长篇小说1部。所译中国当代诗歌,散见于美国十多种英语文学刊物。曾任美国某中文大报专业编译数年。主要著作有: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程宝林抒情诗拔萃》等;散文集《烛光祈祷》《托福中国》《心灵时差》等;长篇小说《美国戏台》;另有大量名篇译作发表在香港、美国和欧洲的英文主流文学刊物。 


普希金写给他十九位情人的诗
普希金 
译者前言: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一。1837)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斗士,一生坎坷多难而又辉煌壮丽。他也是友谊和爱情的歌手,生性多情,浪漫轻浮,情欲强烈,曾得到许许多多年轻美丽的女子的爱恋,他又以自己炽热的爱情和优美的诗章赞颂和报答她们。诗人在16岁时写过一首当时盛行的幽默体的《我的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同年轻的 
  缪斯, 
  同爱情、懒惰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他没做过什么善事,可内心里, 
  真的,确实是个好人。 
  普希金身体健康、结实,精力充沛,外貌并不英俊,但身体瘦长匀称,脸型生动活泼,富有表情,面色赤润,一头金黄的鬈发,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以非凡的才华和敏锐的智慧博得众多女性的青睐。 
  在豪华、奢侈的皇村学校毕业后,普希金在外交部任的是闲职,常伙同一些近卫军军官和纨挎子弟转沙龙,上洒馆,逛妓院,入赌场,去剧院,成天游手好闲,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放荡,卷进了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诗人——生曾追逐、迷恋过——百多个女人。1829年他在亲密的女友伊·尼·乌沙科娃的纪念册里开玩笑式地写下两份他曾恋慕过的女人名单 (即所谓 “唐璜名单”),共36人;其实,诗人那时爱过或占有过的女人要多得多。在1831年结婚以后,他在给挚友、“养母”维拉·维亚泽姆斯卡娅公爵夫人的信中承认,成为他妻子的娜塔丽娅·冈察罗娃是他所钟爱的第113个女人;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戏谑口吻,人数会少一些或者多——些。再有,在他婚后他还钟情过其他女子。正如诗人在1828年所写的抒情诗《我从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中表明的心迹: 
  我从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 
  样: 
  无忧、多情。你们知道,朋友们, 
  看到美人我能不神魂荡漾, 
  抑制住怯懦的温柔和内心的激动。 
  难道爱情在生活中戏弄我还不算 
  久? 
  难道在塞浦里斯(D张开的欺骗的 
  罗网中, 
  像那年青的鹰,我挣扎得还不够? 
  而我在无数次的委屈受辱中并末 
  改正, 
  又向新的偶像奉献上我的恳求 
  …… 
  普希金感情丰盈,爱欲旺盛,情恋生活丰富多彩,他是诗圣,也是情圣,在——生所写近九百首抒情诗中,爱情诗就多达二百余首。待人的爱情诗不但富有人情味,感情细腻,诚挚动人,而且非常地真实、朴素、坦诚、亲切,反映了他在丰富、曲折的爱情生活中的深刻体验和真切感受。诗人的心灵是高尚、纯洁的,诗人的感情是真诚、热烈的,诗人的语言是简朴、优美的。普希金的抒情诗是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和谐优美艺术的伟大的典范。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赞誉普希金的诗歌时说道:“这是怎样的诗作啊!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和严格的朴实同浪漫诗歌音韵的令人迷醉的变幻在其中融汇在一起;俄罗斯语言的全部音调的丰富多彩、全部力量都极其充分地在其中表现了出来;它像波浪的絮语一样温情、甜美、轻婉,像松脂一样柔韧和浓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晶莹和纯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和温馨,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坚强和有力。它有一种富有魅力的、非言语所能形容的美和优雅,它有一种耀眼的光彩和温和的润泽,它具有全部丰富的旋律和语句与节奏的和谐,它充满了创作幻想和诗情表现的全部柔情,全部喜悦。假如我们想以一个词语来概括普希金诗作的特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主要是‘诗情的’、‘艺术的’、‘精美的’诗作——这里也就包括尽了普希金全部诗歌感人力量的秘密之所在……”这是对诗人诗歌非常精辟、中肯、透彻、全面的评价! 
  本刊2003年第2期曾刊发了《普希金写给他十八位情人的诗》,现在我再选择一些诗人献给情人的爱情诗,计19人28首,并把该情人的情况与诗人的关系作一简明介绍。 
  所附素描都系普希金绘。 
   
  为娜·科丘别伊而作 
   
  娜塔丽娅·科丘别伊(1801… 1855),出身显宦门第,其父曾任内务大臣、国务会议和大臣委员会主席。她身材优美,风致翩翩,聪慧伶俐,妩媚迷人。 
  普希金在皇村学校读书时,科丘别伊家每年都要到皇村消夏。1812年,萌发情恋之火的普希金不时看见科丘别伊小姐在花园里游玩,有一次,他情不自禁地冲上去,将在林阴道上散步的她紧紧抱住,热烈亲吻,吓得小女孩哭喊起来。在其后的两个夏天,普希金开始以礼相待,科丘别伊也柔情地与他在园林里漫步谈心,或在舞会上相拥共舞。以后他俩在彼得堡上流社会还曾有过亲密的相会,她的倩影一直深深地铭印在诗人心扉。 
  1820年,她嫁给了贵族斯特罗加诺夫伯爵,后来她与丈夫一起长期旅居国外。 
   
  葱郁的橡树林啊啊,初恋的魔力!…… 
  ——维兰德② 
   
  葱郁的橡树林啊,在自由的寂静中 
  我幸福地在这儿迎接过每一天, 
  如今我又走进你的穹隆下, 
  在你友爱的绿荫中徜佯。 
  于是愉悦为我复生, 
  于是心灵中重新激荡起 
  我那失去了的青春, 
  心情忧烦的令人痛苦的甜蜜 
  和难以忘怀的初恋。 
   
  作为缪斯孤独的恋人, 
  在橡树林迷人的浓荫里, 
  我曾非常感动地看见 
  她孩提的游戏。 
  在我面前她像花儿盛开, 
  从她还隐隐约约的面容 
  我凭幻想已经猜测到 
  她将是个绝色美人, 
  而对她的思念使我的芦笛 
  奏响最初的声音 
  并教会我的心保守秘密。 
  …… …… 
  1818年 
   
  哀 歌 
   
  陶醉于甜蜜的回忆, 
  怀着崇敬和哀思 
  我拥抱你威严的大理石, 
  傲然高耸的卡古尔纪念碑。e 
  不是俄罗斯人的赫赫战功, 
  不是叶卡捷琳娜的才干与光荣, 
  不是渡过多瑙河的巨人 
  此刻使我充满激情…… 
  …… …… 
  …… …… 
  1819年 
   
  为娜塔莎而作 
   
  娜塔丽娅,爱称娜塔莎,是宫廷女官瓦,沃尔康斯卡娅公爵(老)小姐的小侍女,聪明伶俐,眉清目秀,长得非常漂亮;每年夏季她们都要随皇室到皇村消夏,入秋时又返回彼得堡。 
  1814年夏天,普希金在皇村学校读书时曾在皇村花园与娜塔莎相遇并萌生了少年躁动的爱恋之情。一天晚上,普希金走在阴暗的宫殿走廊里,一把抱住身旁走过带有喘息声和裙子声的娜塔莎,将她紧贴到自己胸口,强吻起来,不料此时一扇房门打开,射来一束灯光,原来对方是老态龙钟的沃尔康斯卡娅女官。为此她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告了一状。后来诗人气忿地写了一首讽刺小诗《致瓦·沃尔康斯卡娅》: 
  您很容易,夫人 
  被误认为拉皮条的人 
  或者老丑八怪, 
  可当做美人,——啊,天哪,决不会。 
   
  给娜塔莎 
   
  美丽的夏天枯萎了,枯萎了, 
  明朗的日子正在飞逝; 
  夜晚阴霾的浓雾 
  在微睡的暗影中蔓延; 
  收割过的田地空旷了, 
  嬉闹的小河变得寒冷, 
  繁茂的树林斑白了, 
  连苍穹也黯淡凄清。 
   
  娜塔莎我的光亮!你现在在哪儿? 
  为什么谁也看不见你? 
  难道你不愿意同知心的朋友 
  共度一会儿时光? 
  无论在碧波荡漾的湖上, 
  还是在馥郁的菩提树阴 
  在清晨——在晚间 
  我都碰不到你。 
   
  很快地,很快地冬天的严寒 
  就要把丛林、田野造访; 
  在烟雾弥漫的茅舍里 
  很快地炉火就要熊熊燃烧; 
  我再也见不着我的美人啦, 
  像窄笼里的一只金丝雀, 
  我将关在家里暗自悲伤 
  和把娜塔莎不断回想。 
  1815年 
   
  为伊·奥加辽娃而作 
   
  伊丽莎白·谢尔盖耶夫娜·奥加辽娃(1786—1870),参议院议员奥加辽夫之妻。她婀娜多姿,有秀美的面容,迷人的眼睛,娥眉皓齿,红润的嘴边常常带着甜蜜的微笑。 
  在皇村学校毕业前,1816年夏天普希金在皇村花园的历史学家尼·卡拉姆津家同奥加辽娃相遇、结识,她虽比诗人大13岁,但她那天仙似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 
   
  致奥加辽娃即兴诗 
   
  默默地坐在你面前, 
  白白地感觉到痛苦, 
  白白地看着你的脸: 
  那心头涌起的幻想, 
  难以如实地对你讲。 
  1816年 
   
  致奥加辽娃 
   
  值大主教④赠她以自家果园的水果 
   
  大主教,厚颜无耻的吹牛大王, 
  把自家的水果送给了你, 
  显然,他是要我们相信, 
  他本人就是自己果园的上帝。 
   
  万事皆能的你啊——美神 
  以微笑把衰老攻克, 
  使大主教神魂颠倒 
  并在他心中燃起炽烈的欲火。 
   
  于是他,看见你那迷人的眼睛, 
  竟把自己的十字架忘记, 
  温柔地开始唱歌祈祷 
  对着你的天仙般的美丽。 
  1817年 
   
  为叶莲娜而作 
   
  叶莲娜·尼古拉耶夫娜·拉耶夫斯卡娅(1803—1852)是尼·拉耶夫斯基将军的二女。她性情腼腆,仪态端庄,个子较高,亭亭玉立,一双碧蓝的眼睛犹如克里米亚半岛蓝色的天空,但患有肺病,显得委靡不振,父母一度担心她活不久长。 
  1820年8月,普希金住在拉耶夫斯基将军在克里米亚半岛古尔祖夫的庄园,同他四个含苞待放的美丽女儿——长女叶卡捷琳娜,次女叶莲娜,三女玛丽亚和小女儿索尼娅——相聚一起,直到9月初离别,这是他一生中最聿福的时光。他对前三位姐妹都怀有爱慕之情。 
  普希金对叶莲娜的感情比较微妙,她迷人的姿容和非凡的聪明才智对他有一定的吸引力。她常瞒着众人,悄悄地把拜伦等的诗作译成法文,可她往往译完一页就马上撕毁。诗人在她的窗下看到了这些碎纸片,就捡起来拼贴在一起,并至诚地祝贺姑娘的译稿,她则报以微笑和友谊。 
   
  唉,为什么她显现出 
   
  唉,为什么她显现出 
  片刻的温柔的美丽? 
  她明显地在枯萎 
  正当富有生气的青春时期…… 
  要凋谢了!她不能再长久地 
  享受年轻的生命, 
  她不能再长久地让自己 
  愉悦幸福的家庭, 
  以无忧无虑的可爱的机敏 
  活跃我们的谈兴, 
  并用温和的明净的心 
  宽慰受苦人的灵魂。 
  我怀着沉重不安的思想, 
  掩饰内心的沮丧, 
  急于多听她快乐的言淡 
  并尽量观赏她的芳容。 
  我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听着她的一言一语, 
  那种永诀的最后时刻 
  使我的心深深震惊。 
  1820年 
   
  为伊斯托米娜而作 
   
  叶夫多吉娅·伊斯托米娜(1799— 1848),俄国芭蕾舞后,长相秀美,身材苗条,有一头浓密的黑黝黝的鬈发,一时覆盖着长睫毛的晶莹黑眼睛,表情丰富,动作灵活,舞姿轻盈柔媚,非常迷人。她求学于芭蕾舞学校,9岁时就在彼得堡大剧院初次登台演出,1816年成为彼得堡芭蕾舞团领衔演员。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后到彼得堡,他以及当时许多著名作家都称赞伊斯托米娜是俄罗斯芭蕾舞的化身和俄罗斯艺术的骄傲。后来诗人的长诗《高加索的俘虏》与《鲁斯兰和柳德米兰》先后被改编成芭蕾舞剧,由伊斯托米娜饰演主角,演得出神入化,十分成功。他俩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经常观赏她的演出,在沙龙和舞会同她相会相舞,还多次到她的住处作客,并曾一度爱恋过她。她的感情丰富浪漫,追求她的人很多,不少人还为她决斗,与她同居的近卫军骑兵军官塞列美杰夫就因决斗受了致命重伤。 1836年1月30日,她举行告别演出,黯然离开舞台,晚年生活并不幸福。 
   
  果园的雄神 
   
  果园的雄神——我拜倒在你的面前 
  普里阿波斯⑤,你啊,你把一切都 
  献给大自然, 
  我一面祈祷一面把你丑陋的圣像 
  竖放在我简朴的菜园, 
  我不是为了让你使任性的山羊 
  和小鸟远离开娇嫩未熟的果实, 
  是要给你戴上野玫瑰编的花环 
  在欢乐的农民跳舞时 
  …… …… 
  1818年 
   
  为科洛索娃而作 
   
  亚历山德拉·科洛索娃(1802 1853),出身演员世家,其母是彼得堡著名的芭蕾舞演员。1818年12月初登舞台,在奥泽罗夫的悲剧《俄狄浦斯在雅典》中扮演安提戈涅⑥,后又在《芬加尔》中扮演莫伊娜;1819年1月,扮演拉辛剧中的爱丝苔尔。她的表演富有个性,朴实自然。 
  普希金在《俄国戏剧之我见》曾客观地评价了科洛索娃的演技:“身着安提戈涅的朴素衣裳,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年轻、可爱、羞怯的科洛索娃不久前登上了墨尔波墨涅⑦的舞台。她芳龄17,明眸皓齿(因而常常面带愉悦的笑容),加上未脱稚气的口音,使悲剧天才的评论者们赞叹不已……这一切后来又是怎样结束的呢?对她的天才和美貌的狂热渐渐冷却了,赞誉渐渐减少了,掌声渐渐静息了……”诗人恳切地指出,一个真正优秀的演员,“不只容貌姣美,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智慧、出色的艺术和无可争辩的才华。”美貌不能永葆,但才华却能长驻。 
  普希金比科洛索娃大三岁,双方在交往中渐渐建立了友情,并发展到相当亲密、相当随便的程度。他常去她家作客,在一起玩耍时活泼、淘气、无拘无束。后固有人以普希金的长相取绰号为“小猴精”,诗人误会是她所为,1820年写《讥科洛索娃》予以讽刺,1821年又写《给卡捷宁》表示歉意和和解。科洛索娃在婚后与普希金仍然保持诚挚的情谊。 
   
  讥科洛索娃⑧ 
   
  爱丝苔尔的一切都使我们着迷: 
  那令人销魂的话语, 
  那紫袍下庄重的步伐, 
  那垂到肩胛的乌黑的鬈发, 
  那娇柔的嗓音,多情的眼波, 
  那描得浓重的眉毛, 
  搽满白粉的手臂 
  和一双巨大的脚! 
  1820年 
   
  给卡捷宁⑨ 
   
  是谁给你寄来她的画像, 
  妩媚迷人的天仙似的丽影? 
  作为才华的热情崇拜者, 
  我曾经写过描绘她的诗章 
  当美人在香烟缭绕中受到供奉, 
  孤傲地显示荣耀, 
  我激愤地,也许并不公道, 
  曾经以嘘声压倒啧啧的赞颂。 
  让那惟一怨忿的瞬间消逝吧, 
  让那竖琴谬误的音响止息吧: 
  竖琴是有辜的,可爱的朋友啊, 
  面对塞利梅娜和莫伊娜⑩。 
  用那样轻率的心灵, 
  哦神明,凡人把你们诋毁; 
  但很快地他以颤抖的手 
  会向你们献上新的贡品。 
  1821年 
   
  为谢苗诺娃而作 
   
  叶卡捷琳娜·谢苗诺娃(1789— 1849),出身微贱,其母是家奴之女。她外表端庄文雅,身材细长柔美,有一头栗色的长发,一双碧蓝的大眼,睫毛修长,鼻梁笔直,面容秀美,妩媚多姿,犹如古代浮雕。她8岁时进入戏剧学校, 14岁开始登台演出,很快就成为彼得堡最有名的悲剧演员,1826年底最后离开舞台。 
  1817年夏,普希金在外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