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还我甄姬-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抓向袁谭手中拿着的宝剑,被袁谭躲开。

    “老二,既然父亲将剑交给我了,岂能轻易拿走?我且问你,显甫没有阻挠你将这把剑给我吗?”

    袁熙道:“三弟都快投靠曹操的人了,这思召剑于他还有什么用?他跟我说了,曹操三天以后大军就抵达邺城城下,既然他守城守不住,到时候他便率着袁氏宗亲出城迎接,好保住自己的性命。”

    袁谭沉吟起来,他投靠曹操,只是名义上的投靠,实际上精锐部队还是抓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让袁尚先承受曹操猛烈的攻击,自己则可以左右逢源,从中渔利。他便是抱着这份心思。

    可是袁熙带来的消息彻底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盘,到时候自己三弟先和曹操结盟,自己的身份可就尴尬了,而所谓的缓兵之计的腾挪空间也彻底没了。为此,他不禁慌张起来,问道:“老二,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可以让显甫先守住邺城不要投降。”

    袁熙道:“已经成了定居,还有什么办法?除非你能率兵到邺城去增援,就像上一次一样。可你和曹操现在是亲家了,这个办法行不通了。”

    袁谭抓住了他的手,连忙甩动道:“行得通,行得通。是不是我只要率兵到了邺城城下,他就不会投降曹操。”

    袁熙道:“但凡有一丝希望,三弟必然也不想投靠曹操,毕竟是害死了我们爹的人。即便投靠了他,恐怕也要背上骂名。”

    袁谭胸口如遭雷击,差点喘不过气来,这个也是他犹疑了好久的问题,这个时候被袁熙说出来,挑起了他心中的刺。

    袁谭连忙握住袁熙的手,道:“为兄之前将爱女送去许都,只是权宜之计,实在是为了争取时间,到时候趁着曹操没有注意我,我再出兵对付老贼。这一切,实在不为外人道也。”

    袁熙沉默了片刻,道:“大哥原来如此忍辱负重,倒是小弟我错怪了你。不过恕我直言,曹操老贼生性狡诈,恐怕也不会轻易相信你,这时候估计也是将计就计。若是大哥继续与他虚与委蛇下去,吃亏的恐怕还是我们三兄弟。”

    袁谭道:“如二弟所言,为兄真的是做错了。为兄马上发兵,去救邺城。你幽州也不能置身事外,咱们三兄弟要一条心。”

    他说得激动,最后又问道:“父亲生前,真的说了,要将这思召剑传给我?”

    这也是袁谭的一块心病,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要将位子传给他,但又将属下领地分给了三个儿子,让他们自由竞争。所以无论是袁谭还是袁尚都是孜孜不倦,始终看到了希望,也始终活在了恐惧中。

    袁熙道:“自然,兄长你攻略青州有功劳,父亲一直看在眼里。反观我和三弟,都是守成有余,攻取不足,自然比不上大哥你。”

    这番话说得袁谭心中舒服。一直以来,他最得意的事情,便是从孔融手里夺取了青州腹地,真正成了一州之主。虽然现在都吐了回去,但可以说,这是他生命中的巅峰之作。

    激动中,袁谭拍了拍袁熙的背,道:“放心吧,父亲的这副担子,就由我这个长子接下了。你和显甫都给我挺住,我们三兄弟一定要斗垮曹操这个老贼!”

第259章 一生的对手() 
飞驰的马车又驶出了平原城,距离入城不过半天时间。

    袁熙在马车上擦了把汗,道:“还好,真怕突然涌出来一群刀斧手,将我切成七块。”

    跟随而来的袁尚的心腹高意笑道:“二公子说笑了,怎么会有刀斧手呢,你们可是亲兄弟。”

    “亲兄弟怎么了?如果都是聪明人,也就罢了,凡是会克制自己的理智,做事也会往利益上靠,行事便容易预估。但总有一些蠢蛋,做起事情来不计后果,常常会出乎意料,这样的人便不能用常理猜度。”

    高意道:“二公子说话好有道理!”

    他看了看周围飞退的景物,又抬头看了看天,道:“二公子,我们好像走错方向了吧?邺城应该是往西。”

    袁熙道:“我什么时候说过往西?”

    高意脸色一变,道:“之前三公子交代过……”

    袁熙吸了口气,缓缓道:“所以说,总有一些蠢蛋,以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

    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的赵云,突然站起身来。

    高意连忙道:“你想干什么?”

    袁熙道:“子龙,请他下车吧……”

    伴随着一声惨叫,在高速行进中,高意很平稳地下了车,也许着地的部位弄错了,他在地上滚了三滚以后,抬起头来时,脸上一片血肉模糊,他眯着一只眼睛看马车的方向,却只看到了一片扬尘,马车不知所踪了。而周围一片荒野,已经离开平原城很远了,隐隐约约从附近传来一阵阵狼嚎。

    甩脱了高意这个累赘,袁熙这才自在起来,对赵云道:“到了南皮,马上尽起兵马,直赴邺城。”

    赵云道:“是邺城?”

    袁熙道:“怎么了?”

    赵云道:“我还以为二公子要去偷袭平原,如今既然大公子被说动要救援邺城,平原必定空虚。要是得了平原,等于南皮就有了屏障。”

    袁熙道:“嗯,这么想也没有错,如今除了自己,谁也靠不上。无论是平原和邺城,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需要尽快掌握的地方。最好是和曹操二分天下,这样才能取得战略平衡点。不过……”

    不过,再不去邺城,自己这绿帽就戴定了。

    “兄弟有难,我毕竟还是姓袁的,我父亲在临死前将思召剑交给我,我不能不给个交代。”

    赵云点头道:“嗯,原来如此,果然是二公子,有情有义。”

    邺城之下,曹军如期而至,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让城头上观看的袁尚头皮发麻。

    “他们有多少人?怎么过了一年,会有这么多?”

    袁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原本占据兵力优势的冀州,居然被曹军反超了。而自己这一年,更是忙于和自己兄弟打仗,根本连恢复元气的机会都没有。

    旁边的谋士道:“好像有许多是当年官渡被俘虏的士卒,后来都投靠了曹营。这一年……曹操用了一年的时间训练他们,如今成了那边的人……”

    这话听得袁熙心中有些不舒服,但看到如此庞大的敌阵,又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便从城头退了下来。

    刚刚下来,马上接到报告,城外韩渠部整部向曹操投降。这种事情,自曹操攻陷黎阳以后,便发生了数起,每一次人数不多,但总有三四百人。

    袁尚对此也麻木了,挥挥手道:“让他去吧。”

    那报信的手下道:“可是……可是他们还有谣言说,主公已经……已经……”

    袁尚马上板起脸道:“已经什么?”

    那人已经不敢说了。

    袁尚道:“不听谣不信谣,谣言止于智者。”然而脸上的冷汗已经冒了出来。

    回到府衙中,袁尚向逢纪道:“这下该如何是好,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

    逢纪道:“当晚在场的,除了袁府的侍卫以外,就只有二公子和其随从。袁府的侍卫,至今还未离开过。那么就只有二公子这条线,前些日子二公子将这个死讯带去了平原城,那么很可能是平原城那边。毕竟泄露死讯,对于二公子自己也没有好处。”

    两人马上沉默了下来。袁尚眼睛都红了,道:“看来二哥去游说大哥失败了。我们得准备好自己战斗了。”

    逢纪道:“事到如今,不如我们主动将事情揭晓出来,全城举丧,如此说不定能振奋士气……若是任谣言扩散,反而增加了恐慌。”

    邺城内马上暗流涌动,袁府上下动了起来。

    半天以后,曹操在营帐中书写一封劝降书,刚刚落笔了“本初兄”三个字,谋士程昱便进来了,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

    曹操听了,笔不自觉落到了地上,感慨道:“本初兄长我几岁,居然就这么去了……”

    程昱道:“主公,敌主将去世,城头守兵必然士气大落,犹豫不决,趁这时候发动猛攻,或能一举下之。”

    曹操稍有迟疑道:“不过,也有可能成了哀兵。”

    程昱道:“绝不会,若是袁绍的儿子是众望所归,那也说不准。但此刻城中的袁尚,既非指定的继承人,又非长子,而长子袁谭,又是主公刚结的亲家。名不正则言不顺,此为大好时机。”

    曹操一听,点头道:“仲德兄所言有理,好,马上准备攻城。”

    这时正是午后,刺眼的太阳照射下来,战士的铠甲被反射地晶晶发光。

    邺城城内一片白衣素裹,人人披麻戴孝,然而城外却金鼓震天,喊杀声起。城内城外如同冰火两重天,全然是不一样的风景。而大战也就此拉开帷幕。

    曹操的部队到了邺城脚下已经两天,此次攻城,与以往数次都不相同,不但兵精粮足,而且攻城器械准备充分。不过邺城方面也较上次官渡新败时,也好了很多。北大营的兵力已经恢复,从河内也调了兵过来,城外有了好几支驻军。不过这些部队都是乌合之众,他们也有自知之明,没有轻易与曹操部队接触。

    虎豹骑统领曹纯穿着白衣白恺,这位当年靠着伯父曹嵩在洛阳混上黄门侍郎的英俊小生,和曹仁是兄弟俩,继承了家族的产业,数百仆役宾客管理地井井有条,而且崇尚学问,善待儒士,在乡间声名远播。曹仁常常笑话他长了一副女人的皮囊,有些娘气。然而这位白面将军,作战起来从来不含糊。

    只见他手上拿着三色小旗帜,拿起其中一支挥舞了一下,马上一彪骑队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远处,与前来增援的河内军冲撞在了一起,片刻,杀得对方片甲不留。

    高台上的曹操对左右道:“子和这指挥部队的号令,我是越发琢磨不透了。”

    旁边荀攸笑眯眯道:“主公,小曹将军这是独门秘方,除了曹休,连我们都不知道。”

第260章 援兵来了() 
河内军的眭固,原本不过是个山贼,后来投靠河内太守安国将军张杨,后来取代了张杨的位置,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反复摇摆。终于,被曹操攻下河内,驱逐了出来,从而引发了官渡之战。

    眭固自从此役以后,彻底倒向了袁绍一方。此刻正带着麾下三千人马驻守在邺城西侧。随时准备带着人马杀向曹军。

    眭固天生瘌痢头,头发都剃光了,穿得像一个胡人,背上背着一把弯弓,看上去很是精干。他一对鹰目看向远方,曹操树立起来的高台尤为醒目。

    手下一个心腹,和他一起做过贼的兄弟道:“老大,我们真的要为袁氏父子卖命?如今姓袁的老子死了,小的也活不久了,我们犯不着将命搭上去吧?”

    要不是一起闯的兄弟,眭固恨不得一脚踹上去,都临阵杀敌了,说这种动摇人心的话,不是自己找死吗?

    他重重吐了口气:“跟着姓袁的还有一条活路,跟着曹***定了。”

    那人继续不知好歹问道:“为啥?”

    眭固道:“咱们背叛过曹操,曹操这个人,眼里容不得沙子。”

    那人道:“那干脆继续上山做贼吧。”

    眭固怒道:“去你的,你要做贼,自己做贼好了。”

    突然从人堆里上来四匹马,马上的人看服色是自己人,但面孔却从未有人看到过。

    “你们是什么人?”

    “孙轻。”“张白骑。”“王广。”“李农。”

    “啊?黑山军?”

    “正是,咱们张飞燕大帅,想请将军一起上山相会。”

    “开什么玩笑?老子早就不做贼了,跟你们这伙贼人有什么关系?他想干什么?”

    “想借你的脑袋一用。”

    “啊——”

    明明自己的嫡系部队都在,但这四人上前时,那些原本跟着自己的兄弟们,却都不闻不问,如同看着一个死人一般,连嘴唇都抿得紧紧的。

    “来人啊……你们要干什么?救命——”

    那最死忠的心腹这时候也闭上了眼睛,等到他睁开眼睛看时,张白骑手上已经多了个脑袋,脑袋上的眼睛兀自瞪得突出,而地上已经躺着一具尸体。

    张白骑道:“大伙,山上好酒好肉备着,大家上了山,就是自家兄弟了。这颗脑袋,就当是将来给曹操的礼物。”

    眭固的心腹问道:“咱们黑山军也要投靠曹操吗?”

    张白骑道:“我也不知,大头领似乎有这个打算。你也知道,咱们黑山军本就是汉朝官封的爵位,是正经的官军,只是因为袁绍的缘故,才沦落为贼,现在曹操讨伐了袁绍,咱们不就恢复官身了吗?”

    那心腹笑道:“太好了,要不是眭固这人死板,咱们早就投靠曹操了。这年头,有什么比做官军更好的?”

    河内军三千人顿时从战场上散去,看得连高台上的曹操都一脸疑惑,以为袁尚方面又要使出什么怪招数?

    袁尚已经气急败坏了,他是在城门口的总调兵处得知这个消息的,当下差点将来报信的传令兵给砍了。

    “眭固想干什么?不想活了?投靠曹操对他有什么好处?”

    旁边审配提醒道:“他们是往西去的,看样子并非是投靠对面,若是要投靠曹操,该临阵倒戈才对。”

    “岂有此理?难道是黑山军?”袁尚骂道:“黑山军想干什么?”

    黑山军销声匿迹了那么久,实在是被袁绍打怕了。然而袁尚想起来,仍旧对黑山军充满了恐惧。当初邺城被黑山军攻陷,袁绍一家子连夜逃离,年幼的袁尚当年也有过心理阴影。

    “报告——”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曹军开始攻城!”

    河内军撤离,曹操的侧翼威胁顿时小了,曹操令虎豹骑防御另外一侧,自己则中军直进,开始了正式攻城。

    北大营新招的兵实在太嫩了,到了战场上,根本连拉都拉不起来。

    袁尚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到了南面城墙上指挥战斗。他一身孝服,长得像极了袁绍,器宇轩昂,一下子赢得了部分士兵的认可。人人奋勇作战,竟然一连打退了曹操数次进攻。

    但还有不少士卒,对袁家的变局和自己的前景不明,攻守之间便有些瞻前顾后。曹军并不猛烈的攻势,让墙头阵地,一下子撕开了几道裂缝,全靠着袁绍留下的精锐亲卫营,这才打退了敌军。

    “三公子,你看,东面来了援军!”

    正当战斗胶着的时候,突然东面开来了一支部队,浩浩荡荡。在抵达战场以后,马上开始调节阵型,并且打出了旗号。

    “袁!”

    “呃……是平原的部队?”

    袁尚有些意外,但很快,看到袁谭的部队马上转向了曹操,朝着曹操的部队冲杀过去了。

    还真的是来救他的。

    “二哥……成功了?”袁尚喃喃道。

    他身边的审配道:“太好了,这下有希望了。”

    平原过来的部队不少,这几年靠着袁绍输血,青州又是武风悍勇的地方,袁谭穷兵黩武,好生招募了些部队。这时候带来的,将近有八千人,还是一直跟着他征战的核心部队。

    曹操一下子猝不及防,被这些部队冲击了过来,攻城的气焰顿时弱了。

    城头的袁尚士卒不禁大喊起来,既然袁谭的部队来了,说明袁家几个兄弟并没有反目成仇,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反正都是为姓袁的卖命,只要内部不分裂,那么即便袁绍死了,他们也可以安心去卖命。但如果袁谭是站在曹操那边的,那么自己是在为谁卖命,就很难搞清楚了。

    曹操在高台上一拍阑干,怒道:“袁谭疯了吗?他女儿的性命不要了?”

    荀攸马上道:“主公切莫生气,袁谭自然是袁家的人,他的投靠本来也不靠谱,我们也无需对一个小女子做什么。”

    曹操马上冷静下来,道:“嗯,将他女儿送回平原,和他之前的约定,也一笔勾销。让张辽从东平陵北上,攻取平原城。”

    荀攸顿了顿,马上道:“分兵并非好事,不如全力打下邺城再说。打下邺城,平原不费吹灰之力。”

    曹操点点头,又突然转向另外一边,问道:“奉孝怎么看?打邺城还是分兵平原?”

    一个手下马上前去郭嘉的营帐中传递消息。

    荀攸脸上一阵不自然。原本自己为曹操谋算,运筹帷幄,但自从这个叫做郭嘉的来了以后,似乎曹操更看重这位年轻人的意见。凡事有冲突的时候,总是要征询一下郭嘉,而最妖的是,这个郭嘉,对事态的发展总是判断得很准。

    传递消息的人马上回来,塞给曹操一个小纸条。

    曹操展开,眉头顿时紧皱起来,荀攸看着曹操脸上的神色,心情马上紧张起来。

    曹操的眉头舒展开来,哈哈笑道:“撤!”

第261章 城下骂战() 
看到曹操大军如潮水般退去,袁尚如释重负,双手攀在粗糙的女墙石砖上,吐出了一口气。

    审配在他身后着急问道:“三公子,我们要不要开城门追击?这么好的机会。”

    袁尚道:“追击?忘了上次怎么惨败了?我看他们撤走,也必是有阴谋。下令,紧紧守住城门。”

    审配道:“那大公子如果要进城呢?”

    袁尚道:“不开。”

    “这……”

    袁尚道:“没时间了,我们要好好想想,如今父亲的死讯暴露出去,或许正是我大哥的阴谋。他故意和曹操结盟,引着曹兵来围城,接着又泄露出去父亲的死讯,逼着我们只得发丧,然而自己再以援兵的姿态前来出风头。如今我们手下的守兵都知道救他们命的人是我大哥,得到好处的也都是他。我该怎么自处?这位置就让给他?”

    审配讪讪道:“可是日前,三公子你是亲口答应二公子的,说要将思召剑给他,让出继承人的位置。”

    袁尚道:“那是权宜之计……现在我算是看清楚了,一切都是我大哥的计谋,故意用曹**着我让出位子。”

    审配喃喃道:“不至于吧,大公子也没有料到主公去的那么快……再说,他有这智计也不至于现在仅有平原一个城池。”

    袁尚道:“不用多说了,回去讨论一下。”

    这时候逢纪率着一众文臣前来,双方在城墙之下相遇。逢纪捧着一份布帛,上面墨迹斑斑,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