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他们只是跟随宋军一同参战,还没有杀死任何一个敌人,就得到了一件可以传家的铁剑,这让所有的吴人士卒都大喜过望。他们也开始对宋国的豪富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宋军所宣扬的奖励,再也没有任何怀疑了!
哪怕是作为宋军参谋长的乐毅,也根本想不到,对宋人来说几乎不值一提的武器,能够对吴军的士气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过只要是好的影响,他就根本不会在意。
在宋军从南武城周边登陆过了五天,在南武城内的楚军守将才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其立即开始加固南武城的城防,并派出使者飞速赶往吴城和云阳,请求救兵。
然而到这时候才发现宋军的举动,却是太晚了!南武城本身就不属于吴地的核心地区,楚军在此地的力量太薄弱了,外加吴地大批豪杰云集在此附近,整个南武城内外,早就被吴地豪杰们给渗透成筛子一般了!
当乐毅想要亲自率领大军出征,拿下南武城时,立即就被一旁的吴地豪杰给阻止了。一个名叫吴辛的豪杰,站了出来,对乐毅说道:“乐帅,区区一座南武城,哪里需要您亲自动手?我等世代居于此地,对此城内外无比熟稔,乐帅只需要给我等半日时间,我等就能将南武城献于乐帅面前!”
听到了这样的说辞,乐毅也就停止了派兵的念头,并对吴辛说道:“既然吴壮士有心,那么我等就静候您的佳音吧。”
随后,吴辛走出了宋吴联军在海港边的大营,并与相熟的豪杰一起,一同召集了近三千人马,大家径直前往南武城而来。
吴人的举动自然瞒不过南武城内的楚国人,当他们看到了这些吴人手持利刃来到城下时,立即就有些阴晴不定,也不知道他们在这样的时候来到南武城下,到底是友还是敌?
在城头上的楚军当即就喝止道:“站住,如今南武城已经全城戒严,你们到此地所为何事?”
吴辛等豪杰听到楚军的喝问,当即冷冷一笑,随即对他们说道:“南武,原本乃是我们吴人的城邑,后来被越人霸占,现在被你们楚人霸占,如今我们吴人想要将此城收回来。若是你们愿意退出此城,我们可以放你们离去,若是不愿,你们可不要后悔!”
听到吴人的如此嚣张话语,城头上的南武守将登时勃然大怒:“你们这些吴人小贼,以为如今我楚国面临强敌,你们就可以浑水摸鱼吗,简直痴人说梦!你们如今的做法,已经与谋逆无异,若是你们愿意束手就擒,我还可以向柱国请命,绕你们一命,若是不愿”
城下的吴辛听到城头上的话语,还没有等他说完,就丝毫没有理会其言语的拿出了一个小巧的笛子,随后对其猛然一吹。空气中立即传来了尖锐的啸声,这啸声盖过了城头上南武守将的话语,又开始传向更远的地方!
在这啸声过后,南武城内立即就开始骚动起来了,城内原本安稳做生意的商人,做着各种手工活的工匠,以及众多贫苦农民,立即就从城中各处冲了出来,他们径直冲向四座城门,对掌控着南武四门的楚军发起了进攻。
在如此措不及防的攻击之下,南武城的城门很快失守,随后城内的吴人大开城门,将城外的吴辛等吴地豪杰都放进了城!
吴辛于是就这样大模大样的率领大军进入南武城,整个南武城内,除了聊聊数名楚军将领仿效了宋军骑兵的方式,早先一步单骑走马跑出了城,城内其他的楚军将士,在吴人的强势进攻下,不得不举手投降。
南武城,就这样落到了吴人的手里,也落到了宋军的手里。
第三百七十章 吴城易主()
宋军从南武城附近的海滩登陆的消息,不仅让留守云阳的楚军守将景奂无比慌张,也让身在云阳负责指挥楚军作战的楚军统帅昭滑震惊不已!
对于宋国子偃所训练的军队,昭滑可以说是最早接触,也最不解的军队了。从楚威王时期,楚国与齐国在徐州大战,丰邑的子弟兵轻而易举的击败了养陵君的军队,由子偃所训练出来的士兵,就开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与楚国一同讨伐越国,子偃所率领的丰邑子弟兵,乃是宋军真正的精锐。凭着这股精锐,宋军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越军一路大军,并直接将吴人刚刚凝聚起来的势力击败。
在宋国内战时,陶丘军与睢阳军的数场大战,陶丘军始终都是处于上风!甚至一直到其与楚军作战时,历来军力弱于楚军的宋军,战力也丝毫不在楚军之下。
楚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没有碰到过强大的敌人,强大的军队。从春秋时候起,其就与中原诸国的军队作战,哪怕是碰上了号称“好整以暇”的晋国军队,楚军也一样敢战、能战。而当长江下游的吴国崛起时,由孙武所训练的军队,固然在短时间内将楚军击败,甚至攻破了楚国的首都,然而楚国在举国同心协力下,也很快就将吴国击败,并会同越国一起,将吴国灭国。
甚至于如今的秦国,在变法之后,秦国锐士之勇武冠绝天下。宋军的强大,与秦军类似,都是在强人所主导的变法下,新近训练出来的强大军队。然而在昭滑看来,如今的宋军,比秦军对楚国的威胁更甚!
首先,宋军的装备始终在天下领先。在宋国内战时,昭滑所率领的军队与宋军作战就发现,宋军武器的精良,非但楚国不能比,与楚国交战过多次的秦、韩、魏等国不能比,甚至连宋国背后的靠山齐国也不能相比。
而宋军的另一个问题,才是让昭滑更加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宋军的战术思想层出不穷,根本就预料不到宋军要在哪里与楚军战斗,也根本想不到宋军会如何进行战斗。
宋军新近训练的骑兵就不说了,在宋国内战时,宋军不过依靠着数千骑兵,就轻易的压缩了楚军步兵的活动空间,并让楚军原本稳固的后勤线变得岌岌可危,让楚军不得不退军以加固后勤线。
而宋军水师在富陵湖水战时,率先将火船战术应用在水战中,让楚国淮水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这又是一大战术创举!
如今的宋军,在南方之地与楚军作战,其又极为干脆的来了一出跨海登陆攻击!昭滑对于这样的敌人是最头疼的,因为他们从来不遵守着时代基本的战争规则,不按常理出牌。
而到了现在,宋军又是从他意想不到的地方——海洋上对楚军的地域发动了进攻,这又是以前从未成功实现的战术,如今却被宋军运用成功了。面对着宋军,昭滑有一种无力感,因为对抗这样的军队,不仅要以强大的实力来进行对抗,还需要考验他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宋军会在何地运用新的战术来对楚军发动攻击!
不过抱怨从来不是优秀的将领该做的,作为楚国名将,昭滑虽然对宋军的行动深感头疼,但是却也立即进行了应对。
首先他立即从云阳派出一支大军,迅速回防吴地腹心吴城,并且敬告吴城守将景奂,让他务必笼络好吴地豪杰,并派兵紧守城门,千万不要让这座城邑落入到宋军手中。
与此同时,他立即就派出使者,前往越国腹心之地会稽,并找到了在越地有着较高威望的越国贵族王乱,正式承认并授予其越地自治之权。而王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出兵帮助楚国将侵入吴地的“宋国海贼”驱逐出境!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真正的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昭滑又开始从金陵调集兵力,往云阳聚兵。一旦集结了足够的兵力,他就会亲自领兵与越人军队一起,将宋军从海上驱逐出去。
然而昭滑做出这样的应对时,其得到的消息,本身就是不完善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宋军能够如此快速的突入吴地,就是在有了吴人的帮助下,才完成的。
当吴人拿下了南武城,并将其交给宋军以后,在吴地负责指挥宋军作战的总参谋长乐毅早就做好的出兵准备。他仅仅派出了数千人守卫南武,就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率领大军直接进攻吴城!
宋国南征大军,一路上来到江北,来到吴地,大多都是通过坐船过来的,然而这却并不代表宋军在陆地上行军的速度很慢。恰恰相反,在戴言的要求下,宋军持续多年的训练中,有一项基本的锻炼连续数年从未中断过,这就是跑步。
连续数年的跑步,不仅让宋军士兵的体质都变得强壮,也让宋军士兵的耐力得到了增强,这些都让宋军整体的行军速度变得奇快无比。在此时天下列国军队一天徒步行军速度不过三十里的时候,宋军的平均行军速度,可以达到一般军队的两倍以上,在急行军状态下,甚至可以达到他国军队的三倍以上!
南武城距离吴城,也不过只有区区七八十里的路程。当南武城遭受攻击时,城中守将就迅速派出了使者,分别前往吴城和云阳进行汇报。到达吴城的使者,骑着马,从上午出发,到了傍晚时,他们才抵达吴城。
而其方一抵达吴城,向吴城守将景奂汇报了南武城的战况后,景奂就开始组织起人马来守城。然而景奂不知道的是,此时,宋军的主力,其实已经跟随在楚国使者背后,抵达吴城附近了。
对于吴地的地理状况,乐毅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此地,亲眼见到吴地的景象。然而作为一个负责参赞军机的总参谋长,吴地的地图他不知已经看过多少次了,吴地的所有城邑,他都了然于胸。
对于吴城这么一座原本是吴国旧都的城邑,他自然清楚其的重要。因此,他方一抵达吴城附近,就立即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同样召集了周边的吴地豪杰前来相会。
如今宋军以急行军的方式,迅速的抵达吴城,自然是不希望宋军的行踪被楚人发觉的。好在有吴地豪杰的帮助,乐毅所率领的近两万大军都没有修建特定的营地,就直接找了吴城附近的村落直接落脚了。
随后,乐毅又向这些吴地豪杰们请教如何能够快读的突破吴城的防御,攻破此城!
若是宋军依照正常的攻城方式,来攻打吴城这样的南方雄城,即使宋军有着相对先进的攻城武器,不花上数天时间,是根本不可能以强攻的方式将此城攻破的。
然而有了吴人豪杰做为内应,宋军自然是不用如此费劲的方法。而当乐毅知道了在吴城周边的豪杰,同样有办法像南武城那样,潜入吴城,并号召起吴人起来进攻楚人时,乐毅当即就下了决断,就在今晚直接对此城发动进攻!
在这时候,他甚至都没有埋锅造饭,而是直接让所有的士兵吃了早上从海滩边的大营带来的军粮,就命令所有的士兵立即原地休息。等到三更时分,再以全军之力,直接突袭吴城!
当乐毅将具体的行动布置下去以后,那些吴人豪杰就开始想办法联络城中的人了。纵然南武城刚刚被攻破,此时吴城已经全城戒严,然而这些豪杰还是通过了一条极为隐秘的地道,直接进入了吴城内。
当吴呈被景奂关进大牢以后,吴城中的吴人的活动就开始受到了限制,没有像以前那么顺利了。因而这些豪杰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行动,生怕让楚军注意,发现了什么。
好在他们不愧是此地的地头蛇,在他们谨慎行事下,也并没有引起楚军的警觉。如今吴城城内,楚军的总人数,有近一万五千人,景奂也并没有守御所有的城墙,而是专门让人守住吴城四门。
而在吴城刚刚收到南武城急报的当天晚上,城内的守军自然是不会立即就开始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守城上的,此时大部分士兵依然没有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感。
到了三更时分,突入吴城的豪杰们早已从城内召集了数千人马,随后他们就趁着这夜黑风高的时候,突然袭击吴城东门!如此意料之外的举动,是城内的楚国守军根本意料不到的事,吴城东门就这样迅速被吴地豪杰们拿下!
当他们拿下了吴城东门以后,并没有像之前的南武城那样,直接袭击四门,控制整座城邑。毕竟吴城作为江南大城,其城邑的大小以及楚军的人数,都不是南武城可比的。仅仅依靠着城内吴人豪杰所号召的这么数千人,就想将楚国军队全部打败,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控制了东门,立即就在东门上燃起了烟火,给城外的宋军发信号!这样的信号,不仅在晚上极为显眼,也让城下的宋军能够清楚的分辨城上的守军,不会让宋军落入楚军的圈套之中!
乐毅亲自来到吴城东门进行确认,待他确定了吴城确实以被吴人占领,当即就下令宋军直接从东门进入吴城!
这么一座曾经是吴国首都,城高墙深的江南大城,就这么以楚人根本无法料想的方式,落到了宋军的手里!
第三百七十一章 楚越结盟()
第三百七十二章 云阳之战(上)()
楚越联盟的建立,让乐毅极为意外,也极为痛心。虽然他不知道,这其中有着吴人与东海贵族同时出力,来破坏越人与宋国关系的原因,然而这突然多出来的敌人,他也必须小心应对!
如今在乐毅手中,从吴地集结的兵力,有宋国南征大军四万人,外加从吴地征召而来的吴人军队四万人,总共有松武联军共八万多人的军队。在这支军队中,宋军的后勤,完全由东海贵族通过海路运送过来;而吴军的后勤,则由宋军供应小部分,大部分则由本地吴人来提供。
这支军队在他手中,也由此延续了宋军行军作战一贯的风格:优先确保后勤无恙。
然而虽然宋军不需要担心后勤的问题,乐毅却并不能让大军长时间停留在吴地。在云阳开始逐渐集中越来越多的楚军,外加越人可以集结的军队,也要多于吴人,宋军在吴地拖的时间越久,对自己就越不利!
在他看来,宋军原本的作战计划,就是将登陆的宋军连同吴军一起,作为一把尖刀直接插进楚军的腹心。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这把尖刀虽然插进去了,但是却陷入了重重的包围中,如今不但不能直接将楚军捅死,连自身这把尖刀都有可能面临崩坏的危险!
若要将楚军捅死,也就是完全击败楚军,就必须让宋吴联军摆脱被楚越联军南北包夹的局面!对于任何一个将领来说,两面作战,都是极为不利的结局!
当越人向宋军宣战以后,乐毅就加大了对楚、越双方大军的侦查。在越地,经过了与楚国多年的战争后,如今人口锐减,能够动员的兵力,会比吴人拥有的兵力要多一些,但是差距不会太大,乐毅估计越人大概能够动员差不多六万人左右的军队。
而在北方的楚军,在将淮南、江北的战线收缩,外加从江南各地的大军,总人数超过十万人!
当然,哪怕是如今宋楚战争已经陷入了白热化,楚军对于江南的某些重要城邑,如金陵之类也自然是不会放松的。即使这样,按照乐毅的估计,在北方云阳的楚军,至少也在八万人以上!
宋军若要摆脱楚、越两面包夹的状态,就必须选择一路将其彻底的击溃!按照吴人以及东海贵族的意见,宋军自然是放弃楚军,向南而进,直接击溃越军是最好了!
这不仅仅因为越军相比楚军来说,是一只比较好捏的柿子,更重要的是一旦宋军攻破越地,那么这块土地,以及南方那些逐渐被商人们发现的领土,都将会逐渐落到他们的掌控下。
然而乐毅却是极为坚定的直接选择了让大军向北,直接征讨楚军!在他看来,若是宋国不能够将云阳拿下来,非但吴地在未来会不稳定,就是如今已经获得的江北之地,也会有可能失去!
商人和豪杰们,或许会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战略利益,然而一个真正的名将,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乐毅,显然就是真正的名将!
不过乐毅也不会无故打击东海贵族和吴地豪杰的信心,南方的越人虽然被楚国打击了多次,然而其本身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乐毅自然是需要专门抽调出一支军队,来去对付越人的!
在经过了半个月的紧张训练后,乐毅没有再继续等待,让楚军和越军汇集更多的力量。他直接开始将吴地的大军兵分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来对付越、楚联军。
宋军的主力,自然是以对付楚军为主。乐毅亲自率领了宋军所有的步兵,外加一半的吴人军队,共六万人北上,来与楚军交战。
而对于越军,乐毅则选择了将宋军所有的骑兵,外加剩余的一半吴军来防御越军。作为一个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名将,乐毅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骑兵那强大的机动性,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攻击力!在乐毅看来,对越地的防御,绝不能按照一般城池防御,紧守城门的做法来进行,反而应该直接进攻会稽这样的越人腹心之地,以牵制住越人,将越人困在越地!
当然,为了不损伤吴地豪杰与东海贵族的积极性,乐毅同样允准了东海贵族通过海船,从海路自由进攻越地的计划。因为这两方都不是宋国的正规军,而且要攻打的地方,也并不是如今宋国需要攻取的核心地区,因而对于越地的处理,乐毅与他们达成了一个默契:可以允许他们暂时不遵守宋国军纪!
这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纵容了东海贵族和吴人在越地的抢掠。然而乐毅很清楚,若不付出如此巨利,他根本就没有把握摆平南方的越人!兵者,诡道也,在战争中,为了获取胜利,自然是无所不为了!
在有了这两方的力量加入,宋军在吴地的后方看起来又可以稳定一段时间了。
南方的越军暂时不用操心后,北方的楚军,就是宋军真正的敌人了。为了对付这一强大的敌人,乐毅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开始调动了宋军全部的力量,来预备与楚军决战。
大江水战之后,宋军对楚军水师的实力有了了解。而为了防止楚军再次使用火攻的方式来袭击宋军水师,唐鞅在乐毅攻取吴地的过程中,也对宋军水师做出了调整。
他命人在所有的战舰上,都安装上了专门的撑杆。一旦楚军再施故计,以火攻战法袭击宋军,那么宋军只需要使用这种撑杆将楚军火攻船撑开,就能防止战舰被烧!如此一来,宋军水师对楚军的畏惧,一下子就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