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相信了戴言的说辞,吴眛的心中就有着强烈的希望。他比任何人都期待宋军征伐江南,并迫切的期待着宋军的胜利,在他看来,早一日让宋军将吴人从楚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吴人就能够少受一些折磨!
重新踏上了吴地,看着眼前那被阳光晒黑了皮肤,被海风吹裂了皮肤,在他面前有些拘束不安的穷苦渔民,吴眛的眼睛如同闪着光一般的对着狄卢说道:“去告诉乡亲们吧,我们吴人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在南武城周边的一个小村寨中,吴眛看着狄卢从周边引过来的吴地豪杰们,向他们一一解说着如今宋国对待吴人的政策。
“如今我军就要攻伐江南,任何能够召集起一定兵力的吴人,我军都会授予一定的官职,并给予其相称的待遇。能够召集十名青壮年作战的,我军将会给领头者授予什长;能够召集百人者,我军将会授予百夫长;若是能够召集百人、千人,我军给你们一个旅帅之位,又如何?”
听着吴眛的介绍,这些人都是怦然心动。他们本来就是本地人,自然能够召集足够的乡邻来作战了。在这段时间内,只要能够召集到足够的人手,就能够拿钱,这是多么好的事啊!
当然,在战争时期以招募的方式给吴人所封的官职,与宋军的官制其实是两套系统,并非是如宋军一样永久性的官职。在对楚国的战争结束以后,这些官职大部分都会被取消。然而即使如此,那些招募士兵的领头者,也能够通过招募的士兵,在战争持续的几个月中小发一笔了!
对于如何吸引吴人站在宋国这一边,早在宋军伐楚前,宋军参谋部就做好了谋划了。宋国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家富裕,国库充实,简单的说就是钱多!只要给足够的钱,将吴人当做雇佣兵来招募,必然能够召集到足够的吴人士兵!
为此,参谋部甚至特地向兵部申请,从发卖的战争债券中,申请了超过六千万钱,作为吴眛等人对江南吴人的“统战”费用。
宋国虽然有钱,但是却也不会随意的花钱。宋国拿出的钱,其中招募吴人士兵所用的费用只占其中的极小部分,而更多的部分,宋军还是效仿了齐国技击士的做法,将其用在了奖赏上!
宋军的奖赏明码实价,无论吴人或是宋人,都是相同的:每斩杀楚军一人,赏钱两金!
在宋军普遍比较富裕的情况下,这样的价码,其实不算是太有吸引力。宋军士兵看重的,其实还是在赏钱之外的官职和爵位的提升!
然而这样的价码一公布出来,南武城附近被招募而来的豪杰们一个个都开始兴奋起来了!吴地普遍比较贫困,两金的钱,足够他们在吴地买上数十名姬妾了,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拼命呢!
因此,当吴地豪杰们原本想着在战争期间,仅仅就靠着招募士兵,从宋人手上骗取一些征募费用的人,也都开始转变了观念。若是能够在战争中,斩杀百十名楚军士兵,那么岂不是直接发财了么?
至于吴眛所提出的功勋卓著者,可以在宋国获封官职以及爵位的说法,对于吴人反而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毕竟他们如今还不是宋人,也不清楚宋国如今的爵位和官职,这些不熟悉的东西,当然不如近在眼前的金钱让人心动!
因此,当吴眛仅仅在南武城周边待了三天以后,他就在吴人那狂热的参军热情下,召集了近三千人的大军!这些士兵,全部都是精壮的成年人。
随后吴眛就向这些挑选出来的士兵发放了征募费用,并给每一个士兵都配发了一把制式铁剑。凭着吴人本身的悍勇,以及宋军精良的武器,这些士兵很快就能够形成战斗力,吴眛在吴地的活动,也开始有了保护力量了。
而方一拥有了足够的士兵做保护,他立即就离开了南武这样的小城,向着吴地的核心区域吴城前进了。
吴城,位于太湖东岸,乃是吴王阖闾在世时,由当时的吴国相国伍子胥所建。在建立初期,被伍子胥称为“阖闾大城”。而在吴国灭亡以后,此地就被越国称为吴城。而在吴越之民口中,这座巨大而又坚固的城池,都称其为“姑苏”。
吴城西有太湖,东面即是一片沃野平原,鱼米之乡,既能够防御西面的敌人,又能够拥有稳固的后方,算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城了!此城在建造时,吴国最大的敌人乃是楚国,还没有考虑到南方越国对吴国的威胁,因而没有特别建造防御南面的设施,这才导致后来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如今楚国灭越,对于越国核心地域会稽的控制,其实是不足的,而吴城,就由此和金陵成了其控制江南的两座主要城邑。这座城邑,拥有着楚军精兵守御,其更是如今与广陵隔江对峙的云阳的真正大后方!
对于这样的一座城邑,即使吴眛在吴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他也不敢公然进入吴城,只敢在其周边小心翼翼的行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吴城变局()
景奂是楚国景氏的子弟,如今是吴城的最高军事长官。在宋国征伐楚国,并一直打到了大江对岸后,他就显得越发高兴了。
作为一个不受家族重视的非嫡系子弟,他自打被调到了吴地这样偏远的地方,就一直深感失落。虽然他所在的吴城,已经是吴越之地最好的城邑了,然而此地现在的荒凉和贫瘠让他心中都是拨凉的。
而更让他心凉的,则是越国贵族起兵反叛被昭滑平定以后,整个吴越之地就没有太大的事了。对于一个军官来说,没有战事,就没有升迁的机会,这就意味着他可能会在此地终老一生。
如今宋楚战事一起,他的作用立即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在吴城的北面,长江岸边与广陵隔江相望的云阳邑,如今已是一片紧张的气氛。景奂听说,宋军和楚军的水师,也在大江上发生了数起小规模的接触战,楚军都是败少胜多了。
这也难怪以前高傲的云阳邑长官,如今竟是一片失落之色,并且不断的向他低头,请求他的帮助。要知道,楚国可是有覆军杀将的传统的,任何打仗失败的将领,都只有以死谢罪,若是云阳邑丢失,那么云阳守将就必死无疑了!
不过景奂却是丝毫不担心如今他所在的吴城会被攻破。自打宋军征讨楚国以来,宋军的攻城方式,都已经被楚军知晓了。宋军最擅长的方式,就是以水陆并进之法直接抵达某一城下,依靠强大的水陆大军,将所攻城邑变为孤城,然后一举破城!
吴城虽然位于太湖边,也有水路与大江相连,然而吴城毕竟是位于吴地腹心。而且这座由伍子胥亲手打造的城邑,墙高池深,坚固异常,与楚国在淮水的大城相比都不遑多让,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攻破的。
这座城邑,原本驻有近三万大军。楚国举国伐秦,楚王为了维持江南的稳定,都没有从此地抽调大军。而在云阳战事吃紧以后,在昭滑的命令下,景奂甚至从吴城抽调了近一半的大军前往云阳邑,协助楚军守城。
而在如今楚国江北之地已失,淮水之地陷入战火,大江中上游又在为楚国国内运送粮草的时候,吴地就成为了江南楚军最重要的后勤供应基地,而控制吴地核心区域的吴城,无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作为一个掌控如此重要地方的将领,他的权力如今已然仅次于金陵的昭滑了。
昭滑为了激发楚军的士气,以柱国的身份向所有的将领许诺:任何能够在此战中立功的人,他都会直接上报楚王。而其中功勋最高的人,他将会直接向楚王请求以吴地的城邑作为奖赏来分封!
如今的吴越之地,作为楚国新近夺取的领土,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在楚国,任何悬而未决的封地,就是楚国真正意义上的县,这也是县的由来。吴地这片地方,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将会一直持续到黄歇为楚国立下了功劳,并被封为春申君,才真正开始由领主来管理。
虽然景奂不太喜欢吴地,但是若能够立功,成为此地封君,他还是愿意的!毕竟如今楚国虽大,却也并没有太多好地方可以分封了,吴地好歹算是其中较好的地方了!
如今在吴城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他最大的任务,其实也就是向周边的吴人征收粮草并供应给楚军。因而在前方又一次催粮以后,他就召集了吴城的大小官吏,让他们继续向周边征收粮草。
“将军,我等如今不能再这么做了!吴地的税负,原本就已经很重了,吴人已经不堪重负了。若是继续征收,吴人明年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一个名为吴呈的将领一听到景奂的建议,立即就对向他劝说道。
听到吴呈的建议,景奂当即就不高兴了,这个吴呈乃是吴人,大司马昭滑平定江南时,他因为帮助楚军征集粮草,并帮助稳定吴地而立了功,才由此在如今的吴城中成为一个负责征收税负的微末小官。
作为楚国三族之一景氏的贵族,景奂对于吴呈这种吴人身份的“蛮民”都是很瞧不起的。如今见到了吴呈插嘴,立即就呵斥道:“吴佐使,如今大家都还没有开口,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在场的下属一听到景奂如此说,也都一个个的站出来开始指责吴呈了,仿佛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不过即使经受如此多人的责难,吴呈还是对景奂据理力争道:“将军,您可千万不要再向吴人征收税负了,若是你再如此做,属下恐怕吴城会有不忍之事,您到时将会后悔莫及啊!”
听到了吴呈的话,景奂的心中猛然一惊,这个吴呈是什么意思,他以为如今江南之地遭遇楚军进攻,楚国需要吴人的帮助,这个家伙就可以凭借这点来威胁自己么?
还没等吴呈说什么,吴城县尉就又呵斥道:“大胆吴呈,你竟然敢威胁将军!我听说最近吴城周边可不太平,到处有暗流涌动,莫非就是你吴呈搞的鬼!你难道以为自己是吴人,可以从吴人手中方便的征税,所以我们就不能拿你怎么样了吗?”
吴呈听到这里,也是一惊,随后他就立即说道:“将军,最近吴城周边确实有异动,在下早就想告诉将军此事了。据在下得到的消息,这应当是与之前在越国军中任职的吴眛重新回到了吴地有关”
景奂听到吴呈的话,当即一挥手阻止道:“你不用说了,吴城周边到底有何异动,在下自会查探清楚。至于你,竟然敢趁着如今江南处于战争的特殊时期,肆意威胁我军,若不处置你,我还如何能够治军!来人,将此人押下去,关入大牢,听候发落!”
周边的侍卫听到了景奂的话,立即就走出来,丝毫不顾吴呈的哀嚎求情,将他押了下去。
景奂如此果断的处理吴呈,让在场所有的官员都是又惊又喜。他们惊,自然是因为担心在如今的战争时期,景奂也使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他们喜,则是因为没有了吴呈这样的地头蛇碍眼,那么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从吴人身上榨取利益了!
而以楚人的贪婪,这些楚国官吏,对于吴地的剥削就越发深重了。
此时,在吴城外的姑苏山脚下,吴眛对着在场的众多吴地游侠说道:“我知道,在场的各位或许有人不相信我所说的话,认为就算是宋人打败了楚人,我们吴人的处境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今日到此,我也不想多说其他的事,你们若是有人愿意加入我等宋军,与楚人作战,自然就能够从中获取好处,若是不愿意的,我也不会强求。”
在场的吴地游侠听完了吴眛的话,都有些面面相觑。随后其中一人站出来说道:“吴公,并非我等不愿意与你一同举事,实在是我等皆曾受吴呈接济,我等今日若是听了吴公的话语,而背信弃义,与恩人为敌,那么我等还有何脸面在吴地生存下去呢?”
此人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从远方来了一人,脸色焦急异常。随后他看到了吴地游侠中的一位领头者,于是走到他面前,在他耳边附耳说了些什么。
此人话还没有说几句,那个领头者立即就勃然大怒说道:“你说什么?楚人竟然敢将恩公抓住,并关进了大牢?”
周围的游侠一听到此人的话语,也都纷纷过来询问,随后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后,也都一个个愤怒异常!
站在一旁的吴眛,听到了这个消息,心内立即大喜,但是其面上依然是一副极为愤怒的表情对着众人说道:“各位,如今楚人如此嚣张,丝毫不将我等吴人放在心中。吴呈帮助楚国稳定吴地,现在竟然也遭此毒手,若是楚人继续在吴地待下去,各位还能在吴地立足否?”
吴地游侠们听了吴眛的话,也都知道,此时他们需要一个人出来领头。然而吴城周边作为吴地的腹心地区,毕竟比南武城富庶,这些有些们也并没有一口就答应吴眛的请求,而是推辞说需要再仔细商量,方能决定。
得到了这样的表态,吴眛知道,吴地豪杰们的心理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了。只要自己继续努力,那么这些人终究会加入到宋国的阵营中来!
当宋国的势力,正逐渐渗透进吴地腹心地区时,在长江上,宋军水师与楚军长江水师,也爆发了一场大战!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江水战()
第三百六十八章 僵局()
第三百六十九章 登陆()
南武城附近的某个海湾,有数千吴人拿着各种简陋至极的武器集结着。这群人中,领头的人,就是宋军水师统领吴眛,此时他正一脸焦急的望着大海的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群人在此地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终于见到了远方有船只驶了过来。看着那竖立着高桅杆的帆船,外加船头所挂的醒目“宋”字旗,吴眛总算开始放心了。
而当船只驶近以后,吴眛惊愕的发现,在船头上,除了代表国籍的“宋”字旗外,还挂上了一个高高的“乐”字旗,这乃是代表将领姓氏的旗号!
在如今的宋军高层将领中,姓乐的高级将领只有一个!很快,当船只停靠在岸边以后,一个年轻的将领从船舱中走了出来,正是如今的宋军参谋长乐毅!
见到乐毅亲自跟着大军来到此地,吴眛也是极为吃惊。按照他的想法,这一次宋军派出大军来协助吴人军队起事,应当派出一支大军,最多让一个军将出马就可以了。如今宋军的第二号人物都直接出现了,可见宋军高层对吴地的重视了,这也让他不由得欣喜不已!
毕竟吴地越被宋军乃至宋国重视,他的家乡才会变得更好,而他在宋国的地位才会越加稳固!
于是还没等乐毅下船,他就立即走上前,对乐毅说道:“参谋长,如此我军在此地立足未稳,您又何必亲自到此兵危战凶之地?”
乐毅笑了笑,回答道:“吴将军,您如今不也是在这兵危战凶之地吗?我军士兵能够去的地方,我等一样能够去!如今在南方吴地对楚军的进攻,对我军十分重要,必须由我亲自掌控,方能安心。”
听到了乐毅的说辞,吴眛也是连连点头。随后,他就立即引荐了吴人中的豪杰给乐毅。乐毅立即就让人从身后拿出一叠宋军的官职任命书,依靠着这些豪杰在吴人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具体能够征召的兵力,给了他们特定的任命书。
有了这些任命书后,这些吴地豪杰总算安心了,随即他们立即指挥人手,帮助宋军在港口处建立营地,并让大军下船登陆。
由于吴人自成一派的特性,楚国如今在吴国的统治是很浅薄的,是浮在表面上的统治。具体来说,楚国除了能够控制吴地特定的几座城邑外,对于吴地其他地区,几乎就是一无所知!
而楚军的现状,也让宋军在吴地登陆作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有了吴地豪杰游侠等地方主导性力量配合下,南武城、吴城等对于宋军的登陆,压根就没有发觉!
宋军连续数天在南武城附近登陆,在四天的时间里,就有近四万宋国军队从此地登陆,进入了吴地。这些军队中,大部分都是以步兵为主,另外还有两千乐毅亲自训练并在宋国内战中大放异彩的骑兵也来到了此地!
宋军除了运送军队到此,具体的战争物资也并不少。除了可以供宋军四万大军使用半个月以上的粮草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制式刀剑、弓弩,以及与之配套的弩箭也被运送到了此地。
由于吴人都是本乡本土作战,外加吴人与宋人的饮食习惯,差距还比较大,所以宋军和吴军的后勤供应,也并不相同。然而对于宋国出产的制式武器,宋军就没有这么小气了,完全是一副极其大方的方式来武装吴人的军队!
每一个被吴地豪杰征召而来的吴人,都会分得精铁剑和制式弩一把;而对于吴军中的将领,宋军还按照其所获官职的不同,给他们配备了不同的甲胄。对于百夫长以下的将领,宋军给其配备了牛皮甲;而对于百夫长以上将领,则按照宋军军官的方式,给他们配备了压制的板甲和钢盔!
如此大方的武装方式,一下子就让吴人无比兴奋!因为乐毅在发放武器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宋军所发放的所有武器,全部都不会收回,将全部赠送给吴人!
虽然历史上的吴国冶炼技术冠绝天下,其也是最开始制造铁剑的国家之一。然而吴地的冶炼技术,一直是处于手工业的阶段,即使吴人中的能工巧匠能够超常发挥,制造出无比锋利的宝剑,可是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同时制造大量的铁器,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这也导致了吴地的武器,都异常昂贵。甚至因为吴人所打造的某些武器制作精良的缘故,其他列国也竞相觊觎吴地的宝剑,让吴地的能工巧匠越来越少,而吴地金属的价格也越来越贵。
这些跟随吴地豪杰们参军的吴人,大部分都是极端贫困的人,这些人的贫困,比起戴言执掌丰邑前的宋人更加贫困。在戴言穿越前,丰邑的宋人虽然也贫困,然而只要有一块可耕种土地的人,好歹还是有一两件金属器物的。而吴人中,除了少数富裕的人,以及横行吴地的豪杰、游侠等手中有金属打制的刀剑,其他人手中几乎没有什么金属器物。
如今他们只是跟随宋军一同参战,还没有杀死任何一个敌人,就得到了一件可以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