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现在意气风发,并没有把这当成大事,一笑而过。

    双方皆大欢喜,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实现了双赢。210181

第346章权倾朝野() 
有了与高顺的政治交易,董卓的心更野了。

    李儒也从与高顺的交易中看出倪端,那就是高顺暗示他稳定关中地区,仔细揣摩,关中地区作为他们的根据地,太过重要了,于是向董卓建议,把据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二人征入洛阳,并接管他们的兵权。

    皇甫嵩到任后,董卓因为旧怨,便指使他人陷害其入狱,欲致其于死地;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董卓关系不错,于是亲自求见董卓,替父求情,董卓这才答应释放皇甫嵩。

    董卓使中郎将牛辅坐镇长安,掌控三辅地区以及安定郡和北地郡的局势,确保后路安全,并接管了盖勋的一万官兵和皇甫嵩的三万官兵,实力更加强盛。

    有周飞保护北部侧翼安全,且接管了萧关,关中地区更容易防守了。

    侍中周毖字仲远,武威(治今甘肃武威)人,是为荡寇将军周慎之子;周慎与董卓共同讨伐凉州叛军多年,有一定的交情,加上同为凉州人,故此,周毖很得董卓信任。其实周毖早就投入关东士人的怀抱了,只是董卓不知道罢了。

    城门校尉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郑泰,议郎何颙等人也成为其幕僚,都是当时的名士,很得董卓的信任。

    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入朝为官,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现在董卓对士族的态度已有很大的变化,能用则用,不为他所用就弃之一边,或者直接杀掉。

    太傅袁隗的第一步措施是促成韩馥就任豫州牧,张咨就任南阳郡太守,同时推荐刘岱为兖州牧、孔伷为扬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并暗中指示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以及郑泰和议郎何颙等人积极游说董卓。

    韩馥此时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监察系统的第一长官,内领侍御史,外统州刺史,是为朝廷重臣,出任豫州牧合情合理。

    这些人中,刘岱这个汉室宗亲是作为一个大幌子出现的,其他人皆为士人或者党人,与袁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董卓为稳定与士人的关系,且是为了收买人心,便顺利批准了五人的任职。

    让太傅袁隗轻易达成了他第一步计划,接着,太傅袁隗又进行第二步计划,那就是为逃出京城的袁绍和袁术争取机会。

    此时,袁术逃回老家南阳郡,袁绍逃到豫州汝南郡。

    原豫州牧黄婉被任命为司徒。

    当袁绍按照计划找到借口出逃后,由伍琼据实上报袁绍是单骑出逃,并无携带家眷及兵将。

    配合的又是周毖、伍琼和议郎何颙等人,忽悠董卓给袁绍汝南郡太守官职,就到董卓的面前劝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绍不识大体,得罪了您以后,心里害怕而出奔,并没有别的想法。如今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使他反叛。袁氏家族连续四世建立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绍收罗豪杰以聚集徒众,其他的豪杰便会乘机起事,那样的话崤山以东地区就不归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绍,任命他为一个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兴,就必定不会再有后患。”

    董卓认为有理,且他也不愿意与袁家彻底撕破脸皮,于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绍为汝南郡太守,封乡侯;袁术被封为后将军。

    “单骑出逃”给董卓一个印象,确实是袁绍个人行为,并无任何家族意图。董卓因“假装”表演学习怎么管理政府的出发点,先后批准了上述人事任命。

    那么袁绍顺利安全“出逃”并直奔豫州汝南郡,袁术“出逃”直奔荆州南阳郡,就是为了掌控豫州和荆州。

    连早就出逃的鲍信,都被董卓任命为济北相的官职。

    曹操这个愣头青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朝廷的状况,扎扎实实地出逃到自己的老家——兖州陈留郡陈留县,根本就没有猜出来袁绍单骑出京的把戏,而董卓也明显没有把这个宦官的孙子当回事儿;难为曹操竟然傻了吧唧地、紧张兮兮地表演出逃路上杀故人全家的戏外戏,自以为自己是领衔主演,出逃后,董卓什么官职也没有给他。

    袁术被任命为后将军,带领兵马驻守鲁阳,并命令别部司马马腾率五千骑兵从关中前来会和。

    马腾所辖的官兵皆为凉州人,不愿意远离故土,更不愿意与董卓为敌,便鼓动别部司马马腾投降董卓。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马腾感觉,若是违背这些官兵的意愿,他很可能死无全尸,于是决定投降朝廷。

    董卓大喜,在李儒的谋划下,立即安排马腾为金城郡太守,希望他能与韩遂斗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至于此后马腾和韩遂同流合污,则是后话。

    此举大大削弱了袁家的实力,让袁家多年的安排鸡飞蛋打,袁术更是被气的七窍生烟。

    袁家为了完成战略安排,对董卓曲意奉迎,使得董卓也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行事更加肆无忌惮。

    十月三日,董卓趁着何太后遗体下葬的时候,开启文陵(汉灵帝陵墓)时,使人偷取其中珍宝。

    董卓仗着军权的威势,放纵士兵在雒阳城内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劫掠妇女等人口专卖给高顺。

    十一月一日,董卓自拜相国,封郿侯,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

    董卓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设置令、丞。

    董卓性格残忍,好用刑法立威。

    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

    又指使人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甚至将何苗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来肢解扔在园林之中。

    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周晖听说雒阳变故,故至雒阳,董卓非常厌恶他,派兵将其劫杀。

    在军事安排上,董卓老谋深算,在李儒的帮助下安排的井井有条。

    在政治上,董卓机关算尽,摘得了洛阳政变的最大果实,成为相国,位极人臣。

    但在人际关系上,董卓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有着关西人直爽耿直的性格;游侠出身的他一直以为只要他善待别人,别人就会投桃报李,他以为所有人都像关西人那么率真,这也是他能交好高顺的原因;也许董卓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虚情假意,什么叫做两面三刀,但他可能以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那些体面的士人身上。

    当时,董卓的心思是与士人共同治理天下。210181

第347章繁忙的高顺() 
这半年,高顺兑现了他不干涉朝中事务的承诺,不是他不想干涉,而是他实在没有时间干涉;任由董卓在京城洛阳胡作非为,更引得士族与高顺有严重的看法,袁家对此却非常高兴,希望他们袁家掌控朝廷后高顺依然如此。

    杜边与董卓达成秘密交易,顺利返回桃园堡,带回来的成果令高顺大为满意。

    能和平接管冀州,这省去了高顺很大的麻烦,获得河内郡太守之位,却是意外之喜,且董卓不接收上郡北部地区,让高顺也非常高兴。

    向荣成为幽州牧,高顺没有对幽州军政人员做大的变动,只是出一位高级文官,接管向荣的位置,担任涿郡太守;同时派出一位高级武官接任褚燕的位置,担任涿郡都尉。

    褚燕所辖骑兵共有七千人,留下两千骑兵归新上任的涿郡都尉管辖,褚燕率领五千骑兵前往河内郡任都尉,另外派一名高级文官做河内郡太守。

    按照戏志才的规划,新成立桃源县,管辖桃园堡、碧波堡、太平乡和赵庄堡;成立三堡县,管辖架笔山南堡、三岔口堡以及清涟河堡,地盘与后世的五寨县差不多;又成立偏关县和河曲县等四县,此六县为新兴郡,郡治在桃园堡。

    原来西部几县的行政归郭图管理,经过这两年的锻炼,他已能独当一面,这次,高顺把郭图任命为冀州牧别驾,先期前往冀州,主持冀州政务。

    李强带领文丑、许林等四人,率领四万多骑兵进驻邺城,与郭图一起,暂且接管冀州事务。

    随后,高顺采纳戏志才的建议,成立安州,州治设在马邑城,州牧为曹山;孙成为新成立的平州牧,治所在襄平;田丰兼任安州军师,徐荣任平州军师;不过这些职务是对内的。

    成立兼任幽州军师。

    曹山和孙成所辖一万骑兵跟随上任。

    根据戏志才的规划,张杨所辖骑兵连同家属一起撤回,两万骑兵和家属撤到冀州安置,田丰和程立各分得一万骑兵和家属;其中张杨担任中郎将,归田丰管辖。

    为了补充程立的力量,高顺又安排一位高级武官任广阳郡都尉,程普被任命为中郎将,带领五千骑兵,归程立管辖。

    周飞继续驻河东郡,下辖两大军事集团,并州军和凉州军。

    并州军的地盘为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雁门郡、新兴郡和吕梁郡;吕梁郡乃原西河郡的黄河以东地盘,除去北部新兴郡所占的地盘,驻地在离石城。

    并州军有徐晃、宋宪、关羽、管亥和小将郝昭,有骑兵六万,步兵三万。

    凉州军归沮授直接管辖,驻地沙南县。

    黄河以西以南的地区,自南至北设为三郡,河西郡郡治在高奴;上郡郡治在肤施;朔东郡郡治在沙南县,主要考虑的是后勤补给方便,后期关羽便驻扎此地;这三郡皆归并州牧周飞管辖。

    匈奴王庭被迁往临戎城,放牧区为朔方郡黄河以南、朔方城以西的地区和原来匈奴右贤王部的牧区,被命名为朔南郡;匈奴左贤王部被迁往北地郡廉县驻扎,也就是后世的银川,放牧区南到富平县,牧区被命名为宁夏郡。

    戏志才亲自指挥,张杨的部队和家属一边撤出,匈奴左贤王部一边进驻,搬迁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对如此平坦且水草肥美茂盛的牧场,匈奴左贤王以及手下诸将皆非常高兴,非常乐意搬迁;只是匈奴单于的牧场面积大,却异常干旱,只有沿黄河两岸狭长地带的水草还算丰盛,不过这样的面积太小,对此有些不满,不过现在大汉边军强势,他不敢反驳。

    还有一个搬迁大工程是周飞所辖官兵以及家属的搬迁。

    徐晃所辖官兵和人口最多,便迁移到吕梁郡驻扎,正好填补匈奴左贤王部迁移后留下的空白,小将郝昭任徐晃的别部司马,并跟随徐晃学习;关羽部去太原郡驻扎,宋宪部去上党驻扎。

    沮授所辖五万骑兵和两郡郡兵和家属,全部迁移到河西三郡安置,正好利用匈奴搬迁后留下的空地以及宋宪所部搬迁后留下的空地;难度是搬迁人口太多,搬迁距离远;而且还有大量的百姓跟随,对这部分人,高顺严令必须接纳,且务必安置好,这无形中增大了沮授的难度,好在已经秋收了,搬迁时间比较宽松。

    经历百年战乱的凉州百姓,好不容易过上了一段时间的稳定生活,谁也不原因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现在沮授等人要迁移,官兵家属也要迁移,那些百姓宁愿舍弃一切家财也要跟随,他们相信,广年侯是不会放弃他们的,他们只要紧跟广年侯,一定能过上稳定的日子。

    沮授所辖骑兵比较多,主要战将为麹义、程志(程志远);为了加强沮授的力量,高顺把臧霸和范财(卜己)从青州调给沮授任中郎将。

    从别部司马到中郎将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范财和臧霸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调遣;高顺此举也是为了加强对两人的管理,让他们脱离原来的地盘。

    董卓派人查看安定郡、北地郡以及左冯翊的夏阳县等几县和上郡南部几县,搬迁后的情况,汇报上来的结果令董卓非常高兴,那里修筑了宽阔的大道,开辟了大量的农田,修筑良好的灌溉设施,且都陪同众多的房屋等,唯一的缺点是人口太少,需要从其他地方向这迁移人口。

    李儒等人对此并不在意,大汉别的都缺,就是不缺人口,只要有了房屋和耕地,就不怕没人耕种。

    现在,那些耕地皆为无主之物,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庞大财富,皆被董卓占为己有,准备用来赏赐手下有功将士。

    十一月低,万年公主在王越等人的陪同下,经河东郡到达桃园堡。

    万年公主见到高顺之后,先是抱着高顺就是一阵大哭,弄的高顺好不尴尬。

    这半年多以来,她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每件事情都让她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到达桃园堡,总算让她有了一些安全感。

    高顺把万年公主安置在她以前住过的小院内,院内还是以前的装饰和摆设,一直没有变动。

    在众多熟人的安慰下,万年公主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王越等人也感觉逃离了是非之地,对高顺非常感激。

    高顺对王越等人非常欢迎,立即设宴招待,并承诺他们,等稳定一段时间,可任命他们为官,这对王越等人来说是个机会,皆非常高兴。

    此后,高顺开始考虑把统治中心从桃园堡搬迁到冀州,对于治所之地的选择,又与戏志才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29181

第348章马贵的建议() 
戏志才的观点是把冀州牧的治所继续设在邺城,那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且方便南下中原。

    高顺却不这么看,他并不急着南下中原,而是希望中原的军阀先混战一段时间,削减军阀的数量,他好一鼓作气,占领兖州、豫州和司隶,以及扬州和荆州的长江以北地区,否则,中原地区的军阀数量太多,需要一座城一座城的攻克,太过麻烦;若是治所太靠南,会给南方诸侯太大的军事压力,甚至会遭到他们的联合而攻击,得不偿失。

    戏志才反驳的理由是趁军阀还没成长起来的时候,一鼓作气,将他们全部灭掉,这是消耗最少,却能保存下最多的人口和财富,快速加强自身实力,并转化为战争潜力。

    高顺拥有系统,现在不缺钱粮,若不是他想在战争中消灭部分士族和野心家,以他的实力,现在就能推翻大汉朝廷,占领全国;在他看来,现在这里中原地区,耗费的精力大,占领的地盘却很小,不如占领四周的边缘地区,耗费的精力和兵力少,占据的地盘却非常庞大,对他来说最为划算;可是他的这些话却不能对戏志才解释。

    郭嘉和程武也极力支持戏志才的意见。

    最终,高顺只好暂时采纳戏志才的意见,把将军府和州治所设在。

    经过这么多次升级,马贵的智力已从80成长到86,加上这七年来一直主持桃园堡事务,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锻炼,也算一合格的中级谋士了,虽然比戏志才、程立、田丰等人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由于他是系统人,让高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一些牵扯到系统,需要保密的事情,高顺只能找他协商,而他与高顺关系密切,很多时候主动向高顺提意见,即便高顺不采纳,也不会影响两人的关系,马贵俨然成为高顺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即使是外人也能看得清楚,马贵和李强是陪高顺起家的人,是高顺最信任的人。

    戏志才和郭嘉、程武到达桃园堡后,马贵掌管的事务少了很多,一些大事,高顺都会与戏志才等人协商。

    十一月底,高顺手头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马贵又找到高顺,向高顺提出诸多建议,并汇报最近传来的一些情报。

    第一条建议便是让高顺马上写信给冀州的李强,让其前往河间国招募高览。

    这让高顺心中非常高兴,马贵的提醒太及时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他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现在冀州六万多骑兵,正缺乏高级将领,这个建议非常及时;同时,他在信中又要求李强和郭图,在冀州广泛的征辟文官和武将,现在他是冀州牧,征辟起来名正言顺,他可不希望这些人因为没有发展机会而流落它乡,最终成为他的对手,增加他统一中原的难度。

    相似的信件分别写给周飞、房良、向荣和曹山,要求他们尽力征辟当地人才为己所用。

    高顺更希望借此吸引其它州郡的人才来投靠。

    马贵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强调桃园堡和新兴郡的重要性,马贵感觉,桃园堡地处并州、安州和河西三郡的中心位置,方便对外支援,且防御设施非常完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时间内不能放弃;更重要的桃园堡中还有被绑架来的桥家和鲁肃等人,务必保密,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他建议调赵雄担任新兴郡太守,桃园县的县令等人皆安排系统人员,暂时归将军府直辖,只把雁门郡先交给并州管辖。

    高顺仔细想了一下,感觉这个建议非常好,以前他考虑全部搬迁,有些草率了;同时,高顺又提出,赵雄现在所辖的官兵,除留给雁门郡两千骑兵和两千五百步兵之外的两万多官兵全部调到桃园堡,继续由赵雄管辖,高顺允许赵雄把军队继续扩编到步兵五千人,骑兵两万五千人;张辽已有二十岁,高顺决定任命张辽为中郎将,调到冀州,归李强管辖,再由李强培养一番,绝不能埋没了这棵好苗子;桃园堡现有的一万多骑兵和家属,由张辽率领去冀州。

    马贵做了一下变通,从雁门郡的骑兵中调一万归张辽率领到冀州,桃园堡的一万多骑兵保持不变,这样的话可减少调动军队的麻烦,高顺应允。

    到时候马贵也会前往冀州,桃园堡留有赵雄和张辽,便足以应付所有的事情了;至于戈虎,此后还是跟随李强,保护李强的安全尤为重要。

    至于桃园堡内的军官家属,高顺也会安排他们陆续前往各地,与他们的家人团聚,此后便住在一起,预防他们把这当成人质看待,影响大家的士气,或者对高顺有产生不好的看法。

    马贵再一条建议是关于陷阵营的,现在陷阵营被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只有4屯,根本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纯粹是浪费,马贵建议把三部分陷阵营调回冀州,并把典韦和裴元绍调回来,他们仅作护卫太过浪费;麹民的攻坚营调给房良指挥,那里将来面对徐州、兖州和豫州作战,对付的是步兵,重步兵更能发挥出恐怖的战斗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