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辻政信问道,他对损失了多少人不关心,满脑子就是帝国扩张。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浅野一拍大腿。
“哦,快说。”
“放弃对中途岛的攻击,把联合舰队主力调过来,重新控制孟加拉湾,在吉大港进行一次两栖进攻,一鼓作气打下东印度。”
他的想法几乎就是典型的军部想法,用一次更大的豪赌,来弥补之前输掉的赌注。
“你在开玩笑?:”辻政信也大吃一惊,这个计划大胆到他也觉得不可行了。“吉大港和加尔各答的印度军队被调去埃及和伊拉克了,原来策动印度人反抗的计划已经不可行了。”
辻参谋说的确是实情,英国人也不至于傻到在一个坑里连续摔倒很多次,他们做出了有效的调动,将不可靠的印度人调到了其他战场,又将其他地区部队调集到这里。
一直坐在边上猛抽烟不说话的铃木敬司,眉头一松,似乎有话要讲,但是有没说。
“那就让31师团拼死挡住他们。还有,让航空部设法把锡当河上大桥炸掉。”浅野说。
“那是当然的,都会有部署,但是必须考虑到最坏结果。”
烟雾弥漫的房间里一片寂静,很长时间没有人再说什么。
“364工兵团。”铃木敬司突然开口道。
“什么?”
“美军派到缅甸接替旁遮普联队的,是364团。”铃木重复道。
“那又怎么样?。”辻政信不解这个番号内在的含义。
“那是一个黑人团。这是我们从卡纳里斯系统得到的情报。德国情报部门有内应在该团。”
“他们毕竟是美国人,不可能反对美国政府。”
“那可不一定,364团在密西西比训练营训练期间,因为抗议种族隔离政策被镇压,有60人被射杀。那之后,有几名黑人军官,与德国情报机关建立了联系。”
铃木缓缓说道,看起来不是突发奇想,而是谋划已久,今天只是提前说了出来。
“黑人投靠德国人?”这回浅野也有些懵逼了。
“不错,英美屁股都不干净,所以他们怎么把人手换来换去,我们仍然有从中破坏的机会。另外,东印度的国大党人随时可能起义,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是很多都是从殖民地军队里退役的军人。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点燃这堆干柴。”
“是的,只要煽动其当地人民的反抗,就能把白人势力和中国人帮凶驱逐出去,我想,原来的历史中,我们恰恰忽视了这种民族反抗的力量。”
浅野立即倒向了铃木,似乎找到了救命稻草。
英多通向加里瓦公路上,车队疾驰而过,车载步兵并不理会化学沾染区,但是车上步兵仍然需要带上防毒面具,仍然步行的军队则按照林临奇提供的几条道路,绕过那片区域。以防接触到那里的脏水。
陶名章一有机会,就兴奋地向褚亭长推荐林临奇,他坚信,如果褚团张能够与林上尉多聊上几句,一定会相见恨晚。他为人豁达,并不考虑自己在合成团的位置可能被林上尉取代,他一心想促成,褚亭长与林临奇的合作。他感觉,如果他们两人一起执掌部队,那么没有什么日本部队是不能被打败的。
但是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褚亭长听他夸讲林临奇多了,脸上流露出以为未然的神色。
“什么料事如神,不过是简单的分析罢了。如果我在现场,会处置的更好,怎么能由着周有福胡来,把这么大一片地区搞成禁区?”褚亭长冷冷道。
“林上尉也不容易,你也知道周有福一身的毛病,土匪习气很重,没有人能驾驭他。”
陶名章为林开脱了几句,顺便告了老周一状。
“我劝你,不要与这个姓林的走太近。我总觉得他哪里不对劲。要不是电台不畅通,我一定发一个电报给军统那里,核实一下他的身份。”
“团长,你一定是听了谁胡说八道,没有的事,林上尉绝对可靠。”
“行了,你赶紧坐车到前面盯着,前面还有31师团拦着,想办法和新38师取得联系。最好能派联络员穿过敌人防线过去协调一下。这样我们可以再打一个两面夹击。”
“团座,我们前几天收容了一些英国工兵,他们说,青墩江上大桥,限重20吨。我计算了一下,如果们的那些坦克拆掉炮塔或许”
“别或许了,不能冒这个险,坦克到时候炸掉。”
“炸掉?”陶名章一脸的不可思议。
“你没听布鲁克吹他们国家的生产能力?他们造坦克,比我们做烤鸭子还快,我正考虑让你当坦克营营长。”
褚亭长随口安抚了一下,让陶名章赶紧离开。
陶名章不知道美国人造坦克是不是真的和玩儿一样,退出后驱车追赶最前方林临奇,准备最后一战。看起来,自己的想法和现实有距离,褚团张对林临奇不算友善。对有能力的人留一手,这当然也是军队里的常情,可惜褚团长也不能免俗啊。他当然不知,褚亭长已经在为后面把自己摘干净做准备,褚已经向远征军通讯部队,发去了核实林临奇身份的电文,当然他知道,戴安澜要求静默,所以电文不可能立即发出,等林秀轩脱身了,这份电文就有可以洗清自己了。对于陶名章这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把他推上远征军的高层在林设想中,这也是将来需要不动声色进行的。
480导航站()
日军飞机受命撞毁青墩江上最后一座铁桥,并且损失在缅甸山区建立一系列无线电导航设施,为远道而来的轰炸机指引道路,一旦找到青墩江,他们就可以朔江而上找到唯一的铁桥。但是新38师先到一步,控制了铁桥周围英国人丢弃的防空阵地,一时间打的日军轰炸机无法靠近。不过林秀轩监听到的一个坏消息是,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授命迅速调到北非,去给英国人擦屁股。也就是说,英美间的私相授受,再次牺牲了中国的利益,如果日军持续攻击,防空阵地仍然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尤其英国人无法提供高射炮弹药。
果然日军加强了空袭力量,林秀轩所在得先头部队里,也必须时刻小心从空中俯冲下来的日本飞机,从泰国飞来的日本飞机有一半机会找不到大桥,他们返航时看到下面部队就会下来投弹。即使扔光了炸弹,也不时下来扫射。远征军只能用轻机枪进行还击,凭着比较密集的火力,还真就打下来两架,但是终归无法抵抗空中扫射。
日军在缅甸各处山头,已经建立起了无线电导航台,兼顾一些气象观测,和气象情报发送,这使得航空兵可以比较顺利地从缅南甚至泰国,一路飞到缅北。如果419的无人机在,可以把这些该死的导航点摧毁,相信日军飞机就不敢贸然深入。形势紧迫,林秀轩觉得,当务之急,必须让秦小苏和贺明用剩余器材,对敌人无线电导航进行一次电子欺骗,让敌人无法轻易找到目标。
当然不能投入太多人手,因为马强和徐冲还得执行很重要的侦察任务。
由于侦听重点一直在东方,对敌部署在西部的31师团,敌情掌握不详细。只知道新38师经过血战摆脱了31师团纠缠,但是那是因为新38师再一周前的行动及时,抢占了要地。如今这些地方又落入了日军手中,并且从实兑登陆的138联队,和40联队,刚刚补充进31师团序列,其中第138联队是116师团的主力,40联队是原40师团的炮兵联队。这两个部队分别在宜昌和长沙附近苦战,但是大本营硬是从它们头上分别分拆出主力联队抽调掉南洋支援,可见对缅甸战役何等的下本。
目前33师团正在小心应对,某种程度上,这些部队齐装满员,比起其他疲惫的部队要更活跃些。
秦小苏迅速按照他的设想制定了计划,准备占领附近最近的日军导航站,然后制造混乱信息,让敌人损失一票大的,但是单凭他们两个恐怕很难完成这次任务,没有多余人手,林秀轩只能从手下拨出一个排,由秦小苏带领骑自行车穿越战区,去攻占那座山头导航站。那座导航站不久前还属于英国人,他们抛弃后,被日本人捡去,料想守备兵力不多。
秦小苏与贺明并不适合战斗任务,不过现在勉为其难,也必须投入战斗。根据它们的计算,只要一座导航站出现混乱,可以抵消附近四座导航站的正确信号,甚至可以间隔发送欺骗信号,让日军飞机错过返航时机。敌人机群按照测量到的导航信号的方向和信号加载信息一路计算航线,只要有一座导航台发送的携带的识别信号有问题,敌人就要乱套了,到时候别说找到目标,未必能回去。
合成团大部分的人马,都是最近收容的,这使得林秀轩将秦小苏和贺明安插进一支,谁也不认识谁的特遣队里特别容易,他把这项如何交给他们,预计战斗不会太艰难,主要的风险在于与他们一起行动的士兵,可能对作战目和方式起疑,因为这完全违背本时代的作战逻辑,关于这一点现在顾忌不了太多,因为随时可能有一架自杀飞机把青墩江江上大桥撞断,必所以须立即行动。
部署完一切,他继续领兵向前。马强与徐冲,驾驶着一辆吉普车戴上必须装备,向西疾驰,他们两人走在了队伍最前列。必须对日军进行一系列的技术侦查,以确保合成团迅速突破敌人防御。侦察包括无线电监听和小型无人机侦察,到了夜间还有红外侦察。
马强开车时,徐冲在车上操纵小型无人机,这使得他们可以在车辆前几公里外,多出一个耳目,不至于撞进日本人的伏击阵地,相信不远处,就会碰奥日军的第一道阻击防线。
无人接拍摄到2公里外,蹲在地上缓缓移动的日军士兵,从动作看,他们正在布设地雷。这说明他们不会继续向前,要不然不会将跑坏道路,显然18师团被痛打后,31师团颇有自知之明,不敢直接硬拼,而是准备固守待援。
马强停下车,与林秀轩通讯后,在路边插上一个前方进入敌占区的牌子。然后与徐冲两个背上东西,消失在路边丛林里。日军暂时只是控制了公路,还在挖掘壕沟,刚占据附近制高点,留下大片空隙,可以轻松穿越过去。两人驾轻就熟,很快到了敌人后方。可以发现敌人布设了几道简单防线,以及两处炮兵阵地,一切按照远征军沿着公路杀过来想定进行部署。似乎在夜间来一次快刀斩乱麻的穿插不成问题,但是无人机很快观察到丛林附近,有日军工兵在填埋小河沟。这是不寻常的举动,除非有什么重型武器车辆需要机动。他们准备使用无人机进行一次摸底侦察,为入夜后进一步渗透做好准备。无人机拍摄到丛林里有一片树木东倒西歪,地上留下一条笔直的小路,看来不久前确实有什么重型车辆经过,也许是日军又派来了坦克部队。这算是一个重大的敌情,需要向上面报告。林秀轩得到情报后,要求他们进一步侦察。因为秦小苏统计,日军全缅甸的坦克,可能不到30辆了,并且分散在各个地方,应该集中不起来了。
两人迅速向可疑地区前进,身后传来连续爆炸声。听着不像是交火,赶紧调无人机转过去看,原来刚才一群野象穿越公路,正踩到日军布设的地雷上,可恨日军贪得无厌,布设雷区面积黑特别宽,受惊的大象四处乱跑,被炸死不少。
他们继续前进,走到丛林中间被碾压出来小路上,两人蹲下查看,可以看到确实是履带板压出来的烂泥路。履带还挺宽,车体也宽,不是95或者97式坦克,也许是英国人的木材输送车。只听到前方隆隆响声,两人赶紧躲藏,看到3辆95式坦克迅速开过去,后面跟着几辆卡车,卡车上安装着支架,应该是修理单位的牵引车。
绕过一座山,前面果然有几座仓库,被铁丝网围着,四周有瞭望台,唯一一条入口处架着机枪。白天看来过不去,无人机也无法传统仓库房顶看到里面,不过远远用望远镜观看,可以看到仓库大门里火花飞舞,一辆重型坦克上爬着几个人正在修修补补,这辆坦克使用大量的小直径负重轮子,那是一辆丘吉尔坦克。显然日本人在森林里又找到什么宝了。这里距离仁安羌不远,估计英军上个月将损毁坦克运到这里修理,没想到日军来的快,修理厂被他们发现了。但是这里到底有几辆这样的坦克?还能不能作战?徐冲和马强决定先回收无人机,等到夜里,想办法进去看看情况。
40公里外,骑着载重自行车的远征军士兵被告知快到目标了。他们将自行车丢在路边,用草盖上,然后带上武器跟着前面奇怪的中尉行动。这个中尉看着白白净净,最近好像没怎么晒过太阳,他不看地图,也不用罗盘,但是好像不走冤枉路。一旦找不到路,他就会低头看什么东西,抬头时,就显得很有把握了。
他们迅速到了一座小山头下面,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座破旧塔楼,楼顶上插着日本旗,显然有日军。秦小苏与步兵们讨论计划,他自己不参与进攻,只在后面等着前面好消息。他强调进攻必须快,防止日本人破坏设备。
这伙人带着10支冲锋枪,显然火力强横,没什么好怕的。士兵们直接从通道上去,发起正面进攻。不一会儿山上战斗打响,2分钟内结束,报告一共干掉七名日军,缴获4支枪,是敌人的一个通讯分队。秦小苏顺利接管这里,然后和贺明快速改造设备,开始向四周发射错误信息,周围士兵完全看不懂他们在干什么,本来猜测是要安装炸药要炸了这里的,但是搞半天也不走。大伙儿只能留下陪着,不知道唱哪出。
他们的架导航站开张前,日军第15军司令部刚刚下达决心,务必断绝远征军退路;既然有了炸断惠通桥的现成经验,那么第五飞行师团不准备耽误时间,在日落前出动大规模机群进行空袭,日落后返回。出动的轻型轰炸机上带着250公斤炸弹,飞行员起飞时被告知,这座大桥关系重大,绝不可以让它留过今天。可以用一切办法,将其摧毁。
下午4点,一大群飞机飞跃缅北山区向西北飞来,这样漫长的航线,确实让日本人吃大亏,即使能顺利找到目标,飞机停留在目标上空的时间很短,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就是准备去撞击大桥的,没打算飞回去,所以并不在乎飞行距离;但是缅甸的十万大山,对导航是一个噩梦,中部山区也没有明显的水系可以辨识,所有南北走向的山看上去都差不多。唯一可靠的是导航信号。
99轰炸机后座飞行员(兼机枪手),不断探测四周信号,根据编号确认每一座导航站方位,这样就能够交叉定位,在地图上勾勒出大致航线。但是,很快开始出现纰漏,领航员发现自己根据既定的计算方式无法进一步精确导航。为了躲避英国雷达,参谋部制定的计划,必须借助山体掩护,走复杂航线,不能简单利用太阳方位导航,但是这下麻烦大了。
481机群坠毁()
日军带队的指挥官,决定继续循着太阳的余晖寻找青墩江,因为一旦入夜,就会错失机会,攻击必须拖延到明天,他倒是没怎么想一旦入夜,自己未必能回去。由于编队完全由俯冲轰炸机组成,没有护航战斗机,不能飞的太高,以免被雷达发现招来敌人战斗机。这是偷袭计划的核心,他们有无线电导航可以利用。
通过对信号测角计算方位,他们在大山边上绕起了圈子,秦小苏给他们制造的麻烦是足够的。
飞机找到青墩江时,天色已经大致黑了,江水漆黑一片,根本无从朔江找到那座大桥。客观上,当然也是因为日军在当地没有可靠的盟友,可以不顾一切地指示目标。
日本指挥官不死心,继续向北飞行了一段,终于下面一片漆黑,他意识到找到并摧毁目标是不现实的,现在他终于想起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怎么回去?
飞机燃油接近过半了,从半径计算,当然还是够的,于是这些飞机胡乱将炸弹扔到深山里,减轻了重量,然后按照磁罗盘指示方向开始转向东南。如果能顺利找到灯火通明的机场,当然可以顺利降落下去。但是因为之前浪费太多时间,他们必须笔直飞向机场。当然它们返航时,仍然需要穿越秦小苏控制的导航台范围,秦小苏完成了林秀轩给他的任务,不过并没有撤,他觉得既然来了,不如继续给这些日本飞机上上眼药。
导航台里外,参加攻击行动的远征军士兵们等的不耐烦,他们不知道里面两个怪人在搞什么鬼,干坐着就是不走。他们看到夜里有迷失道路的日军通讯兵骑着摩托车从下面经过,但是那个中尉又不允许袭击,只是干看着。也不把动手这座塔楼炸了。他们当然还不能理解,战争手段并非仅限于枪炮射击和爆破,有时候不用真刀真枪的手段才是最阴险的。
秦小苏没有雷达探测敌机位置,不过他一直在监听日军编队通话,从通话信号强度判断敌人靠近了,当然他最近将日语听力磨炼出来了,可以听懂大部分电台对话,知道敌人正抓瞎,在编队频道里谈论月亮和北斗星的位置,是否可以参考导航,显然意识到无线电导航不可靠,但是他们出发时没有很好的做功课,进行预备手段的准备,这会儿有些临时抱佛脚。
听上去,这些轻型轰炸机的后座领航员,倒是带着六分仪,他根据敌人通讯里通报的的星座角度,大致判断出敌人目前航向。这样他又可以有的放矢地给他们添些乱,让他们最大程度低偏离真北方向。从通讯中甚至可以听到日军不断报告燃油情况,听上去情况不太妙了。2个小时前,日军飞机过去时,他站在山头看到了机群规模,由大约30架轻型轰炸机组成。大约为一个大队。他当时就想着: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松回去。
日军机群再次开始连续收到错误信息,一会儿向北偏,一会儿向南偏,他们意识到旧问题又出现了,但是他们可以同时接受到几个信号,无法确定到底是那座导航台出了问题。
地面上,马强开始趁着夜色潜入敌人修理厂,接近铁丝网时,可以看到草丛里时隐时现的铁轨,这里显然是英国人的又一处秘密基地,有一段铁路。同样没有标注在他们提供给盟军的地图上,但是日本人总是能顺利找到,英国人就是喜欢干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