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奸臣-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求完美。

    在最初的时候,他还会时不时的出一点差错,让苏昭找到机会打他的板子,但到了后面,他却基本不会出错了。

    而苏昭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以前手中经常拿着的戒尺也不知被扔到哪去了。

    除了心性外,段增的另一个进步就是对这个时代有了一定的了解,前世的他虽然也是个文科生,对于儒家典籍也有一定了解,但仅仅浮于表面,并未深入进去。

    如今经过系统的学习,对于儒家典籍总算有了一定认识。

    此外,在书法上他的进步也很大,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前世的造诣。

    不仅如此,他书写的速度也有了极大进步。

    前世的他虽然练习书法多年,但毕竟平时书写都是用的硬笔,写毛笔字的速度并不快。

    而如今,毛笔字却成了主要书写方式,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他在书写时不得不忘掉对字形的关注,只想着接下来要写什么字。

    如此一来,他居然越写越快,越写越自如,书写和换行的时候都能自然而然的运笔,没有一丝停顿,写出来的字也显得更加自然,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甚至比他前世的书法更甚一筹。

    就是苏昭每次见了他的书法后,心中都忍不住夸赞几句,觉得段增或许在其他方面的天赋还只是一般,但在书法上的天赋却是惊人,让他都自愧不如。

    而这三个月下来,苏昭讲课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不再局限于儒家典籍,对于律法、史书、地理等都开始有涉及。

    尤其是在律法方面,苏昭更是讲解很多,萧何的《九章律》,叔孙通的《傍章》十八篇,张汤的《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的《朝律》七篇等等,都有涉猎。

    这天下午,段家西厢房里,苏昭正在讲解《左传》里的内容。

    下方,段增三人正在认认真真的听着,整个课堂里只有苏昭那不疾不徐的声音不断传来。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这一段将的是宋襄公与楚国交战的故事,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

    但他与强大的楚军交战时,却讲究“仁义”,想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

    这个故事段增在前世时就读过,不过此时听苏昭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也别有一番意思。

    等到苏昭讲完这一段后,他沉声道:“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段增和苏则二人还以为苏昭接下来就要像往常一样布置任务,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苏昭却突然开口道:“顾景,我看你平时认真听讲,又时常做笔记。你都写了些什么内容,拿来给我看!”

    段增三人顿时就愣住了,苏昭平时对顾景都是完全无视,今天居然突然过问起他的学业来,难道说他变了性子?

    而顾景更是被苏昭的突然提问给弄懵了,他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心中大喜。

    “难道说先生准备接受我吗?”

    他强忍着心中激动,恭恭敬敬的将平时记的笔记双手呈递上去。

    苏昭拿过来一看,见上面字迹清晰,内容详实,都是自己平时讲解的内容,基本没有什么遗漏之处,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耐心的将笔记看完一遍后,苏昭沉声问道:“‘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一句作何解?”

    顾景连忙恭恭敬敬的答道:“回禀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厚诚信。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这些原则。”

    苏昭听了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了几个问题,顾景都准确作答。

    接着,苏昭又沉声问道:“你这笔记中记载的内容很多,你都能背诵下来吗?”

    “回禀先生,小子能背诵。”顾景连忙答道,同时从最开头背诵起,一直到最后,中间虽然偶尔有疏漏,但也只是个别文字的差别,具体意思却没有错误。

    等到背诵完后,苏昭这才满意点头,接着沉声道:“从今日起,你若是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问我!”

    顾景听了顿时大喜过望,这句话也意味着苏昭正式接纳了顾景,真正将顾景当成了自己的学生。

    而对段增和苏则二人来说,经过这几个月同窗学习的时间,他们三人早已经建立了深厚交情。

    以前他们对于苏昭对顾景的无视,他们两人还有些微词,如今见苏昭已经接纳了顾景,顿时为顾景感到由衷的高兴。

    段增更是向顾景使眼色,用大拇指轻轻扣在桌面上。

    顾景见了顿时反应过来,他脸上带着兴奋,快步上前拜倒在地,对苏昭道:“学生顾景,拜见老师。”

    苏昭笑着点了点头:“嗯,起来吧。”

    他看了看顾景,对这个学生感到非常满意;接着又看了看段增,对他同样感到满意。

    一时间苏昭心中意气风发,只觉得自己这次来洛阳,能遇到这么两个刻苦认真而又聪慧过人的学生,这实在是个英明的决定。

第十七章打起来了() 
等到苏昭离开后,段增和苏则连忙走上前去,笑着对顾景道:“恭喜恭喜!”

    顾景满脸都是笑容,虽说这段时间段增和苏则都对他很好,并没有任何歧视他的意思,但段增二人原本就是大家族子弟,而他却只是被段家收留的孤儿,在身份上就相差太远。

    再加上他虽然跟着一起听课,却没有得到苏昭的认可,只能跟在一旁旁听,所以这段时间里他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好在如今终于云开雾散,被苏昭收为正式弟子,这样一来在身份上的差距总算没那么大了。

    面对段增二人的道喜,顾景面露感激之色道:“这也多谢了二位公子鼎力相助,否则顾景也不可能被老师收留。二位公子的恩德,顾景感激不尽,请受顾景一拜!”说着,便郑重跪拜下去。

    段增连忙将他拦住:“千万别这样,若不是顾景你自己努力,我等就是想帮助你,也使不上力气。”

    “不错,你若这般客套,反而损了我等交情。说起来顾兄弟你的表现真令人惊讶,那么多内容居然都背诵下来了,平时肯定没少下功夫吧?”一旁苏则也劝道。

    或许是相互熟悉了的缘故,如今的苏则也没有以前那么冷了,在与段增他们交往时脸上时常会带着笑意。

    被段增二人拉住,顾景没能拜倒下去,不过他心中的感激之情却是更加浓厚了。

    就在段增三人开心交谈之时,一个身穿绿色深衣的俏丽少女急匆匆的快步走进来,见了段增便急切道:“小公子,不好了,打起来了!”

    这少女正是顾岚,经过这几个月的调养,随着营养跟上去,此时的顾岚身子虽然还未长开,但五官精致,明眸皓齿,已经有了一丝绝美的气质;只是她娇美的脸蛋上的此时却满是焦急之色。

    段增愣了一下,连忙问道:“怎么回事,谁和谁打起来了?”

    顾岚解释道:“是吴坛和王珪两个打起来了。”

    “他们两个平日的关系不是很好吗?怎么会突然打起来?”

    段增听了顿时有些奇怪,这吴坛和王珪二人便是段增收留的另外十八个孩子中的两个男孩。

    这些孩子或许因为有着悲惨经历的缘故,所以他们都很懂事,平时相互之间或许偶尔会有争吵,但从来没有打过架,没想到今日却会突然打起来。

    顾岚急急道:“奴婢也不知道,小公子快过去看看吧。”

    “好。”段增点了点头,在顾岚的带领下前往事发处。

    顾景和苏则二人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等到了地方后,段增只看了一眼便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有王珪和吴坛两个在打架吗?”

    “奴婢也不知道啊!”顾岚顿时急了。

    场地里此时已经乱作一团,不仅是王珪和吴坛二人在打架,其他七个少年也相互厮打在一起,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有些破烂,许多人已经鼻青脸肿,显然“战况”很激烈。

    而在一旁,其他九个女孩,则聚在一起瞪大眼睛“观战”,时不时还会小声嘀咕几句,见到段增等人来了后,这些女孩顿时一哄而散。

    段增暗骂一声,走上前大声呵斥道:“都在干什么?吃饱了闲着是吧?”

    别看段增现在年纪还小,在场这些少年的年龄基本都比他大,但对于这个收留他们,并派人教导他们读书识字的恩人,众少年心中却是又敬又畏。

    所以见到段增后,正相互厮打的众人顿时停下来。

    “见过小公子!”

    段增冷哼一声,对众人道:“说说吧,为何打架?”

    “是他先动手的!”段增的话音刚落,吴坛便迫不及待的道。

    王珪顿时急了,他连忙解释道:“小公子,别听他胡说,是他先惹到我,我才打他的。”

    这些少年中,那身材较为高大的少年便是王珪,他今年十二岁,是众少年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平时虽然不善言辞,但为人诚恳老实,对其他年龄小的孩子较为照顾,所以在众少年中较有人缘。

    而吴坛则是一个十分机灵的少年,年龄只比王珪小几个月,平时话语最多,性格也最是调皮。

    听了二人的对话,段增当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是这吴坛先招惹王珪,然后两人就打了起来。

    只不过让他感到疑惑的是,这王珪的性格较为温顺老实,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居然会引得王珪发怒打人。

    此外,既然一开始只是王珪和吴坛二人之间的纷争,那么为何最后会演变成九个人的乱战呢?

    段增狠狠瞪了吴坛一眼,然后对王珪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先说!”

    “是!”王珪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和身上的衣服,这才道:“回禀小公子,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今天上课的时候,坐在王珪后面的吴坛趁着王珪不注意,用毛笔在他后颈上画了只乌龟,当时王珪正在认真听讲,根本没有留意。

    等到下课后,众少年少女们都指着他发笑,他这才反应过来。

    王珪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以前父母给他取的小名叫“二鳖”。

    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他父母相信取一个低贱的名字更好养活。

    后来段增给他取了现在这个名字,但“珪”字与“龟”同音,再加上他以前的小名,结果经常被人笑话。

    这一次吴坛在他后颈上画了一只乌龟,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尤其是当时还有许多女孩子在,这就彻底惹怒了他。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少年,哪一个不是自尊心极强,而且又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丑,即便王珪是个老实孩子也忍不住动怒,当场就与吴坛打了起来。

    段增眯着眼睛看向吴坛,沉声询问道:“他所说的属实吗?”

    吴坛见段增语气不善,顿时就急了。

    “小公子,他没有乱说,不过,我虽然有错在先,但我立即就向他认错赔礼了。正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明明已经认错了,但他依旧打我,这就是他不对了。小公子,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王珪急忙道:“小公子,我并没有听到他对我赔礼。诸位,你们之前有谁听到他向我赔礼吗?”

    众少年一片沉默,却有三个少年先后站出来道:“小公子,我听到了,吴坛的确向他赔过礼,但是声音比较小,可能王珪当时没有听到吧。”

    段增听了哪里还不明白,这吴坛简直是贼溜得很,他一方面装作向王珪赔礼道歉,但另一方面却故意只用很小的声音,让王珪听不到。

    这样一来,等到两人发生冲突后,他就有理可说了,至少也能将局势搅乱。

    若非段增对王珪较为了解,知道这是一个老实孩子,只怕都会被吴坛给骗过去。

    他冷哼一声,接着对王珪道:“那么之后呢?为何你们九个人都会打起来?”

    王珪听了伸手抓了抓后脑勺,憨厚的道:“我和吴坛打起来后,对于后来的事情就不怎么清楚了。”

    段增听了顿时扶额长叹,这家伙难道打起来后对于其他事情就一点都不关注吗?果然是一根筋。

    这时,另一个少年站出来,大声道:“小公子,当时吴坛和王珪两个打起来后,我便上去劝架,谁知道刚走上去,便挨了吴坛一拳,接着又被王珪踢了一脚,然后……”

    “然后你就加入了战斗,是不是?”段增听了一脸黑线。

    这个少年名为高冉,性格非常火爆,平时没少和其他人争吵,这次他上去劝架,却反而遭到两人的攻击,段增可以想象,以高冉的火爆性格,肯定会立即加入战团。

    而有了高冉的加入后,局势就变得愈发混乱,之后慢慢的,其他六个少年也都先后加入进去,最终九个人便展开了一场混战。

    听完整个经过后,段增心道,这完全就是一笔烂账嘛。

    吴坛毫无疑问是首祸之人,今日的事情全都因他而起,不过看他现在鼻青脸肿的样子,显然已经受到足够教训。

    而王珪虽然是率先打人的,但段增却理解他,毕竟当众出丑的滋味显然不好过,王珪一时发怒打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在出手打人后,王珪却仿佛彻底失去理智一般,连过来劝架的高冉一起打,这就太不像话了。

    当然,脾气火爆的高冉也有责任,他虽然挨了两下,但若是换一个冷静的人,也不至于将事情闹得这么大。

    总之,今天的事情,在段增看来就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少年在吃饱喝足之后,闲得蛋疼闹出来的。

    这些少年的年龄都不大,放在后世那绝对是一个个标准的熊孩子。

    以前他们吃不饱饭的时候还好,但现在每天能吃饱饭,能穿上舒适的衣服,还能有温暖的房间供他们读书识字,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顿时就开始忘形了。

    “看来,还真不能让他们过得太闲,必须得找点事情给他们做才行。”段增心中想到。

    既然打算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官甚至是合格的将领,那么不妨从现在就开始吧。

第十八章点明() 
心中有了决定,段增当即对众少年道:“尔等如今能安然在此读书识字,却不趁此时机好好学习,反倒是斗殴生事,浪费光阴,对得起你们失去的家人吗?”

    众少年都是些孤儿,在逃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家人死去,所以在听到段增提起他们的家人时,一个个都低下头,脸上露出羞愧之色。

    其实段增也不想提起这么沉重的话题,不过他更知道,这些孩子正是贪玩的年纪,若是不敲打一二,难以让他们收心。

    敲打了一句后,段增大声道:“两件事!第一,王珪的名字是我给他取的,尔等笑话他,那就是笑话我。至于他的小名,你们中哪一个当初的小名不是如此,又何必笑话他人?”

    吴坛听了脸色一红,站出来大声道:“小公子,这件事是我错了,我不应该捉弄王珪,从而惹出了今天的乱子,给小公子添麻烦了,还请小公子原谅。”

    段增听了点了点头,这家伙能够虽然很皮,但他对段增却很尊重,对于段增说的话也很尊崇。

    他敢于捉弄王珪,但对于段增他就不敢了。

    “不是向我道歉,而是王珪。”段增道。

    “是。”吴坛转而向王珪躬身一拜,道:“王珪,我不该捉弄你的,这件事我做错了,我向你道歉。”

    王珪毕竟是个厚道人,被吴坛这一通道歉顿时弄得不知所措,他捏捏诺诺的道:“那个,我、我也向你道歉,我不该打你的,之前我下手很重,肯定打得你很疼吧?”

    段增听了顿时想发笑,这老实孩子,若不是知道他的性子,只怕听了他的话还会以为他是在故意炫耀。

    处理完王珪和吴坛二人之间的纷争后,段增接着看向高冉道:“高冉,你的性格也太冲动了些,既然是去劝架的,怎么能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高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个、这个……”

    段增摆了摆手,道:“好了,此事到此为止,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二件事。”

    说到这里,段增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郑重的看了看周围,此时出了众少年和顾岚、顾景、苏则三人外,并无他人在场。

    “尔等虽说被我段家收留,不过我段家从来都没有把你们当下人。”

    吴坛大声道:“小公子对我等的恩德,我等永远铭记在心。”

    其他少年虽然没有开口,不过从他们的眼神中却显露出相同的意思。

    段增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要显摆恩德,我的意思是想要告诉你们,若是你们将来有了出息,还能再立门户,甚至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不是不可能。”

    “光宗耀祖”,一听到这个词,众少年便眼神一亮。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即便是出身小门小户的人,心中也会有光耀门楣的渴望,这一点谁都不能免俗。

    只听段增接着道:“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们将来要有出息才行,那么我就要在此问一句了,你们对自己的将来到底有没有清醒的打算?”

    人生规划,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在场的众人年龄大的也就十一二岁,小的不过五六岁,现在谈这么大的话题似乎太早了。

    但这些少年一个个都经历过朝不保夕的艰难日子,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所以现在提这个话题也不算早。

    被段增询问后,众少年一个个都低头沉声起来,便是顾岚、顾景和苏则三人也都低头思考起来。

    “我是小公子的侍女,小公子对我姐弟有大恩德,我这一辈子只要能服侍小公子就够了;至于光耀门楣,这件事就让小弟去做吧。”这是顾岚的想法。

    而顾景则想到:“小公子这么有才能,他又是段公之子,将来定然是要出仕为官的。那么我呢?像我这种出身的人,想要做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