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南也有相关的历史传说,但显然是不可能的,要么是落难的亡国公主,要么就是各种匪夷所思的私奔故事,可现在历史成真,他们真的迎娶了一个中国公主,还是一个冉冉上升的中原帝国的公主,这如何不让越南人兴奋。

    为此娶了大明的公主之后,阮福明都不敢纳妃,直接立大明公主为皇后。十年过去了,朱凝夏不但在越南王宫立住了脚,还把一个个乱七八糟的女人统统撵出了皇宫。

    在朝堂上,则以皇后为依托,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官僚集团,这些官僚推动向大明学习,改革越南政治,跟朝鲜的开化党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越南亲华集团并没有得到保守派的抵制,因为这个亲华集团是在越南复国过程中一步步崛起的,是以潘廷逢等权臣为核心的官僚集团,而且他们不是一个利益集团,而是一个思想意识集团。他们学习大明没有思想包袱,纯粹是为了强国。

    所以可以说,现在的越南,已经是一个由亲华派官僚掌权的国家。

    在中国政府向他们提出建议之后,他们也是基本无条件满足中国的要求,允许中国在越南任何地方建立军事基地,中国方经过考察之后,选择了两处基地,一个在金兰湾,一个则在河仙港。

    暹罗跟大明当年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军事同盟,大明的军事实力保护了他们十年,这份条约在1897年结束,暹罗一直很想续约。所以中国以提供军事基地为条件,暹罗也不得不答应。

    但暹罗很明显是有小算盘的,他们决定将吉兰丹州的哥打巴鲁租借给中国,作为军事基地,而吉兰丹州一直都是英国试图从暹罗割让的马来人州,暹罗此举显然是希望通过租借一个港口给中国,从而保住整个吉兰丹州,同时将英国的压力甩给中国。

    中国政府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还是答应了,并且马上跟暹罗将军事同盟延长十年时间。

    在中国南海构建完整军事基地的同时,中国政府还帮助三国发展军事力量,琉球本国没有能力组建正规军,中国向这里派遣了三千人的陆军;但是越南一直苦苦维持着一直三十万人的庞大陆军部队,大明帮助他们组建海军,借款给越南打造一只以两艘战列舰为主的海军舰队;暹罗则立马也决定打造同样规模的海军,显然在暹罗的国外威胁中,越南也是其中之一,中国同样帮助暹罗打造舰队。

    但越南人是不高兴的,拥有三十万人的陆军,再组建一只强大的海军,越南就是东南亚一霸,为此他们开始密切在大明进行外交活动,他们的皇后朱凝夏亲自出马,在大明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游说之后,从大明政府要到了一份每年一百万两的军事援助。

    完成了跟三国的军事协议之后,中国开始紧锣密鼓的跟几国商谈商业协议。

    中国政府提出,建立一个区域经济联盟的提议,在联盟内,免除绝大多数关税,进行海关和财政体系的统一,建议各国发行的货币跟大明货币挂钩,方便商业来往。

    琉球和越南依然没有任何考虑就答应了,琉球没什么市场,也没什么工业,这几年的发展完全是靠转口贸易为生,全国八成人口服务于港口贸易,中日间的贸易多从这里转口,中国往美洲的贸易,也有一部分从这里转口。因此关税对他们没有意义,还能结好中国,何乐不为。

    越南跟中国之间有大量贸易往来,越南现在是中国的第一大大米、煤炭和钢铁供应国,大明则向越南出口大量的布、丝绸、茶叶等工业产品。

    越南的亲华派学习中国也在发展本国的工业,但始终没什么市场,免除两国关税,对越南政府推动的蔗、造纸等工业是巨大的利好,他们的皇后和大臣极为支持。

    至于金融上跟大明货币挂钩,越南朝廷激烈讨论之后,勉强答应了。他们的官员并不太懂金融,即便是大批在大明的官学中学习过的新派技术官僚,也普遍缺乏金融知识。他们担心越南货币被大明控制。

    但是越南的金融实在是混乱,他们总人口才八百万人,可是却支撑着三十万陆军,国内赋税相当沉重。学习了中国印刷纸币,却缺乏硬通货,在跟中国和法国的贸易中,常年贵金属外流。

    在朱凝华的推动下,说服了一个个官员和国王,但同时,朱凝华又从中国要到了一份金融援助,从已经改名为中华帝国银行的中国央行得到了一笔一千万两的信贷额度,用以保证越南金融改革的稳定。

    暹罗同样是不情不愿的同意,开始将本国货币跟中国货币挂钩。但他们不想借外债,打算以本国的储备为依托,其实是将暹罗转为金本位。

    随着大明跟东南亚各国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军事和经济关系之后,一个中国主导的,新的东亚秩序诞生了。

    这个新秩序正是受英国和日本协定的刺激而诞生的,可以说依然是大国博弈的产物,所以这个新秩序,不可能离开大国博弈存在,反而会加剧大国博弈的激烈程度。让西方人认为中国和英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两国间的战争危机更大。

    但战争并没有在东亚率先爆发,不管是已经沦为火药桶而不自知的朝鲜,还是经济冲突加剧的东南亚,而是在英国的殖民地开始了。

    1899年8月,布尔战争打响了,这是一场让英国的世界霸权正式衰落的战争!

第八百零五节 不可避免的战争() 
这章开始加更!本来说加一更的。感谢大明余孽的打赏。没想到他又打赏了一次。本人比较懒,一般都是自动发布,就直接加一周的吧,每天加一更,也就是这周每天三更。

    布尔战争是一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因为南非的欧洲白人后裔布尔人和南非的殖民国大英帝国的矛盾实在是太深了。

    前因后果不用多说,布尔人是当年的荷兰人在开普敦殖民地的后裔,但英国从荷兰人手里取得开普敦殖民地之后,布尔人就开始不断的向南非内陆迁移,他们在南非内陆建立了一个个农场,过着农牧的简朴生活,由于长期跟非洲黑人部落战斗,他们的民风类似于美国的牛仔,相当的彪悍和狂野,向往自由不接受英国的统治。

    但如果仅此而已,他们还不至于跟英国发生战争,甚至都不会脱离英国统治。

    好似不死的是,布尔人在迁移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钻石和黄金。

    发现钻石,引起了第一次布尔战争,1867年,奥兰治河地区发现钻石。布尔人建立奥兰治自友邦政府立即声明,这一地区归自己管辖。英国的殖民者极力反对,并阴谋策划吞并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的计划。1877年,英国人出兵武力吞并同样是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一行为激起了布尔人的武力反抗。1881年2月,布尔军在马祖巴山附近击败了1000多名英军,迫使英国在保留部分权力的名义下,承认德兰士瓦的独立,并相互签订和约。

    钻石是奢侈品,还无法让大英帝国不顾一切的去抢夺。

    可是之后布尔人又发现了黄金,黄金虽然没有钻石单价之前,但是意义极为重大,在金本位时代,黄金就是金融霸权的保证,而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大英帝国,对黄金的贪婪,几乎是一种本能,黄金的发现再次引起了布尔人和英国的争端。

    1886年,在南非中部的约翰内斯堡地区,一位叫乔治哈里森的澳大利亚青年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矿区。矿区以约翰内斯堡城为中心,向东南和西南两翼扩展,形成了长约500公里的金弧带,占世界黄金储藏量的1/4左右。这一重大发现鼓动成千上万的欧洲殖民者潮水般地涌来。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殖民者组织了141家矿业公司,疯狂地开采矿区的钻石和黄金,获得高额利润。

    历史上布尔人就不接受英国的统治,否则他们也不可能一步一步从沿海迁居内陆,通过内陆的道路,对黑人来说是一条血泪之路,对布尔人来说同样如此,他们不可能轻易夺走黑人的土地,所以他们开拓的家园是带血的。

    之前他们面临着黑人王国,祖鲁王国强大的压力,所以还能臣服于英国,接受英国的保护,可英国也在推行殖民扩张,几年前将祖鲁王国消灭了,现在布尔人不但解除了威胁,而且发了一笔横财,他们的野心再次膨胀起来。

    由于是从开普敦港口往内陆迁移,所以布尔人越远离英国人,也就越远离大海,之前的布尔人就一直试图打通一条通往海岸的道路,为此他们不断的向东扩张,向从黑人手里抢夺土地,向拥有一片自己的海岸。

    英国人不愿意看见布尔人成为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所以每一次都抢先一步与那些黑人王国签订保护协定,或者给予支援,斩断布尔人那贪得无厌的爪子。英国人在布尔人四周组建了庞大的围堵网络,在布尔人四周,都是一些拿着英国武器的黑人势力,包括祖鲁王国没有灭亡之前,就是一个用英国人提供的来复枪、英国人训练的军队和英国人传播的基督教武装起来的黑人王国。

    祖鲁王国被英国亲手消灭之后,布尔人再次打算扩张。恰逢此时他们发现了巨大的金矿,黄金开采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利益超乎想象,仅仅从进口矿山机械、生活用品等关税收入中,布尔国家德兰士瓦政府就能得到一百万英镑的税收,通过垄断特许经营,他们还能得到六十万英镑的红利。

    庞大的黄金红利,让布尔人的购买力大大提高,可以进口武器,加强军备。

    同时布尔人还极力排斥英国侨民的利益,德兰士瓦政府对外资金矿课以重税,在财政支出方面,德兰士瓦政府每年六万三千英镑的教育支出中,拨给外侨学校的只有六百五十英镑。约翰内斯堡的市政建设破破烂烂,没有上下水系统,没有照明系统,警察污腐,整个城市肮脏不堪,疾病横行,黄金红利全都用来建设布尔人城市比勒陀利亚,让这座城市成为了整洁优美的可以媲美欧洲的城市。

    1890年,德兰士瓦政府再次申明,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虽然需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是没有权利参加总统和立法会的选举,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十四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不论他们是英国人、新教徒,还是犹太人或者天主教徒。

    说白了,布尔人政府执行的是赤倮倮的移民歧视政策,但程度上显然比美国排华要轻的多,但英国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歧视,英国侨民不断的游说政府打击布尔人。英国资本家更是以此为借口,鼓动政府将布尔人国家吞并。

    但仅仅是因为布尔人在财政支出和选举权上排斥英国侨民,显然不至于让英国下定决心消灭这个国家,因为英国政府看重的,只有南非的黄金,可这些黄金还是英国公司在开采,他们犯不着动武。

    真正让英国政府决心打击布尔人的,还是德国的介入。

    德国是布尔人请来的,当然他们自己也想来,俾斯麦时期,德国就在非洲有相当大的利益了,1879到1883年间,德国向非洲出口由27。92万马克增至42。28万马克,而同期仅从汉堡港进口的非洲货物即从519。65万马克猛增到910。52万马克。虽然是逆差,但是输往非洲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而进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这种贸易对德国显然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出口非洲的最大宗商品是烈酒,德国对非洲的出口中,作为容克庄园支柱产业的烈性酒占48%,而德国的烈酒经营者,全都是容克地主阶级,容克地主又是德国的统治阶级。因此德国有着强烈的占领非洲殖民地的倾向。

    其中还没被列强瓜分的西南非洲和东南非洲则成了德国殖民地,德国一直想将在东南非洲和西南非洲的殖民地连为一体,两块殖民地中间,就是布尔人的家园,所以早在俾斯麦时代,德国殖民促进会之类的组织就在鼓动政府在布尔人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结果布尔人发财之后,打算在非洲建立强大的布尔人帝国,希望建立一个“从好望角到赞比西河”的大南非布尔联邦,他们的野心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布尔人将从英国控制的海港通向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段铁路筑造特许权给了以德国资本为后盾的荷兰南非铁路公司,排挤英国资本介入。紧接着在1893到1895年,德兰士瓦政府在德国的资助下修建了一条从德兰士瓦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到葡萄牙属地德拉哥港湾的铁路,使布尔人摆脱了以前运货必须经过开普敦铁路和港口的制约。而且这条铁路,还连接到了德国的东非殖民地。

    布尔人为什么亲近德国,主要是文化因素作用,布尔人是荷兰殖民者的后代,而荷兰语跟德语基本上是一种语言,可以互通。所以他们天然对日益强大的德国亲近,将自己独立的希望寄托在德国身上。

    德国人为什么支持布尔人,既是希望通过布尔人国家将东西德国非洲殖民地连为一体,也是无法拒绝布尔人的黄金利益。

    在约翰内斯堡黄金开发中,不仅布尔人获益,英国人获益,德国人也获益匪浅,甚至可能比英国获得的利益都多。

    汉堡各大商行与德兰士瓦也进行着大规模的贸易,南非金矿开采中的设备,大半来自德国公司,战争爆发前,德国每年向布尔人出口的商品价值超过一千万英镑,而且前景很好,1886年德国输入到德兰士瓦的商品价值30万英镑,1895年后每年输往德兰士瓦的商品价值达1200万镑,扩大了39倍,可以说德国已经控制了德兰士瓦的几乎全部出口贸易。

    德国还控制了布尔人的金融系统,在德兰士瓦发现世界上最丰富的金矿后,经营南非钻石矿公司的英国殖民者罗得斯捷足先登,于1887年建立了“南非统一金矿公司”,德国资本就渗透进布尔人的金融系统,柏林的威廉克纳佩银行操纵了德兰士瓦国家银行。

    另外在布尔人国家的德国移民也相当多,在约翰内斯堡就有将近15000名德国移民,而联络德国移民的俱乐部更是布满了整个德兰士瓦,并且每年德国进入布尔人国家的移民,都远超过英国移民。

    可以说,如果英国人不采取切实手段,布尔人国家迟早会成为德国殖民地,或者至少是德国在非洲的盟友。这是英国绝对不能接受的。

    英国一直有在非洲建立南北纵贯的殖民地,所以也必须经过布尔人家园,经过英国的一步步蚕食,开战前,英国已经从西、北、南三面包围了布尔人共和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忍受德国通过铁路控制布尔人国家的可能,所以当铁路通车的时候,英国也就下定了吞并布尔人国家的打算。

    不过这场战争,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并不仅仅是赤倮倮争夺黄金的战争,其实也是英德两大帝国的博弈,英德的大国博弈,无法避免,则这场战争也无法避免。

    1899年6月,英国以德兰士瓦拒绝给予英侨公民权为借口,向其边境集结军队并从国内调派援军,向布尔人施加压力。

    布尔人并不把英国的威胁放在眼里,因为早在四年前,他们就与英国冲突过一次了,那一次他们大胜了英国。

    1895年12月,英国矿业巨头罗得斯鼓动他的好友南非公司的高级职员詹森博士带领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扛着几挺机关枪,远征德兰士瓦,打算推翻布尔人总统克鲁格。结果詹森和他的队伍进入德兰士瓦境内之后被布尔人牵着鼻子,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山峰与丘陵之间打转转,三天之后被布尔人警察部队包围,134人被击毙,其余人包括詹森在内全部被俘虏。

    布尔人给每个俘虏罚款两万五千英镑,然后克鲁格用这笔高达二十一万二千英镑的巨额罚款,在外侨最集中的约翰内斯堡地区修筑了两座巨大的装甲炮台,还将建炮台的账单寄给英国政府,声称这是对英国造成的“精神的和道德的损害”的罚款。

    上次的胜利让布尔人信心满满,而且自认武器装备优良,根本不输给英国,所以不但不接受英国带威胁,还针锋相对的向英国发出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

    英国拒绝之后,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大英帝国宣战,布尔人将军德拉瑞立即发动进攻,在英属贝专纳兰境内的西开普铁路截击了一列英国装甲列车。

    布尔战争终于爆发了。

第八百零六节 德国人的讹诈() 
战争的爆发是能够舆论的,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布尔人,都能想到有这么一场战争。

    但谁都没想到战争的走向是那样,布尔人自信满满的认为他们能从英国手里取得独立的地位,而英国则认为他们能轻松搞定布尔人。

    让英国人更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竟然引起了几乎整个欧洲的反对。

    在荷兰和比利时发起了反对英国入侵布尔人国家的巨大僧浪,在这两个国家,出于对南非荷兰裔同胞的民族感情,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

    德国民间声援德兰士瓦的运动也是一波高过一波,有95万人先后签名声援德兰士瓦共和国。美国政府保持中立,但是美国的荷兰移民后裔,则支持布尔人。

    此时英国才发现,他们得罪的国家太多了。

    几百年的大陆平衡政策,导致他们总是与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交恶,而历史上法国、俄国都曾经吃过这种苦头,德国现在才开始刚刚感受到头上的英式绞索,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又得罪了法国等国。

    去年爆发的法绍达事件,让法国人对英国人观感很不好。这么多年来对俄国的压制,让俄国人对英国的观感很不好。

    这些不好的观感形成了来自底层的普遍反英情绪,于是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这些志愿者的力量有限,比利时和荷兰的力量也有限,但英国不可能不顾及一些大国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