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帝国的百姓和群臣还在关注北方的金国和蒙古,或者是西方的西夏和吐蕃,而李南则不同,有着超越本时代眼光的他,想要的是整个世界!
在华夏向东是广阔的太平洋,南方中南半岛被拿下后,基本也没有什么发展的余地了,所以帝国想要继续发展,那就要向北方和西方进军。
这次李南出行的目的,就是打算观察一下吐蕃人目前的状态,如果可以的话,那帝国下一步的动作就是将这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拿下,将整个西藏地区收入帝国的版图之中。
占领西藏地区之后再向西的话,就是突厥人建立的几个国家了,在历史上,这个民族跟华夏打交道的经历也不少,数次入侵也数次被赶出去,估计会有一些硬仗要打。
而艾麦尼所说南方大陆建立的十几个国家,李南知道他说的就是印度大陆上生活的印度人,只不过他对印度人真是嗤之以鼻。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只要是稍微有点凝聚力的国家,即使是小国,面对外敌入侵,也会血战到底,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放弃。
最典型的华夏,就很难被征服,即使元朝,清朝彻底征服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世的岛国拼尽力也没有拿下华夏,而同样是文明古国的印度,他们的经历其实就是一部被外族征服的血泪史。
印度文明发展的几千年,大概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都处于亡国状态,处于被异族征服的状态。
在历史长河中,雅利安人、波斯人、中亚人、马其顿人、突厥、蒙古人、阿富汗人、甚至贵霜人、乌兹别克人等十几个民族先后来到印度,而且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彻底征服印度,建立起了国家,统治几百年。
从印度人的历史来看,印度对于外来入侵基本上没有怎么反抗,而且很多外来民族,那是只要到了印度,立马可以站稳脚跟。后来的大英帝国,来到印度后也是很轻易的占了印度,而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国家和民族几乎是不可能的现象。
根据后世对印度历史的研究,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一些理由。
首先,印度人根本不觉得国家被入侵。因为印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印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主体民族,那里有上百个民族,所以没有国家归属感,也没有民族认同感,对于他们来说,谁来统治都一样。
其次就是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统治,而种姓制度是稳定印度大陆的基础制度。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印度高种姓大家族为首的统治,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是几个家族或者王公,而广大的首陀罗和贱民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入侵的军队搞定地方的王公和家族大佬,其实就搞定了整个印度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印度人的战斗力很弱,即便是到了后世,懒散也是这个族群的特点。既缺乏抵抗意识,又缺乏战斗能力,所以只能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民族了。
这些都有些扯远了,李南跟艾麦尼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他在吐蕃、青塘和西夏的见闻。
虽然帝国情报局也向外派出了很多的秘谍,但难得遇到这样一个不属于任何势力的商人,所以李南更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中立的看法。
艾麦尼游走在各国之中,因为商人的身份,他既跟吐蕃的王族和贵族打过交道,也跟底层的百姓和农奴接触过。
如今吐蕃诸部正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此过程中,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形成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众多教派。
在西藏大地上,各地的世俗封建势力分别与不同教派结合在一起,相互间明争暗斗,除了要抵御来自西夏人的攻伐之外,他们互相也进行着长期的战争。
乱世给普通的百姓和农奴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数量庞大的底层吐蕃人,都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样的生活。
第957章 藏地贵族和教派()
跟这个西域商人聊了这么久,李南对其也比较满意,当即说道:“艾麦尼,我最近打算四处看看,不如来给我当向导吧,当然酬劳你不用担心。”
艾麦尼这次带来的货物,较为高端的都被李南包圆了,而那些卖给平民的饰品也不值什么钱,再说面前这个人出手阔绰,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雇主,也就答应下来。
第二曰,李南就在艾麦尼这个向导指引下,继续向西南而行,两千御林军看起来太过招摇,所以只有五百精锐扮做护卫和商队随行,其余的一千五百人则在后方尾随。
队伍一路向前行去,数日后就来到了高原之上,就算李南经过数次强化的非人身体,也在剧烈运动后感觉有些气喘,更不要说别人了,就连众人胯下的骏马也有些发蔫。
虽然还是首次来到高原,但李南也知道这是有了高原反应,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命令队伍行进的速度放缓,少赶路多休息,慢慢来适应。
吐蕃人一直在青藏高原生活,可以说高原反应是他们的最大的防线,否则早就被唐朝的华夏大军灭掉了。
队伍越往西南走,海拔越高,放眼望去风景极好,到了夜晚繁星点点,似乎伸手可及,真是让人有一种独特的体验。
高原之上地广人稀,有时候几天也看不到人烟,不过也并非一路太平。
目前吐蕃人形成的数十股势力互相攻伐,也出现了很多活在夹缝中的马匪,见到一只五百人的商队,他们自然不想放过,可惜那就跟找死一样。
先不说御林护卫配备的一支长柄火枪和两柄短枪,单说他们穿在衣衫里面的锁子甲,就是这些马匪长刀和弓箭的克星。
这些马匪机动性极强,遇到商队之后一般都是呼啸而来,迎头就是一阵箭雨攻击,击杀商队的护卫,击溃商队的士气之后,才开始冲锋近战,不过他们这种套路对五百御林护卫来说,就像是开玩笑一样。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和改造,如今帝国的火枪射程已经超过了弓箭,再加上极快的上弹速度,五百人可以连续不断的射击。
李南就在京城闲居,早就想重新感受一下战场的刺激,当即也拿出了自己抽到的98k步枪。
这把枪的射速约15发/分,枪口初速755米/秒,有效射程800米,供弹方式为5发内置弹仓,有了这种远超本时代的利器,李南可真是弹无虚发的开始了表演。
从双方的武器装备来看,就相当于后世坦克和手枪之间的差距,至于其他因素真的不重要了,所以凡是遇到这支商队,并且表现出恶意的势力,下场都是极惨。
兰州出发的时候,这支商队只有一千多匹马,当队伍深入青藏高原之后,马匹的数量已经达到五千多了,这都是那些匪徒送来的战利品。
按理说出来这么远,补给很难获取,不过还好御林护卫们也算是入乡随俗,从敌人手中夺取的肉干和青稞糌粑,也让大家换了换口味。
青藏高原居住的吐蕃人信奉佛教,现如今也是佛教势力和贵族头人联合在了一起,所以也不可避免的会见到很多的寺庙。
这日队伍来到一座叫做奔波山的所在,慈善的南侧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建有一座寺院,远远看去颇为不俗。
艾麦尔指着这座依山而建的寺庙介绍道:“大人,此庙名为萨迦,属于萨迦派的主寺,萨迦派目前跟吐蕃贵族昆氏家族联合在了一起,这个教派又名花教。”
萨迦派的名字李南听说过,除了这个教派之外,还有宁玛、噶当、噶举等等,今日既然来到了这个教派的主寺,那也不能过门不入。
其实李南这支庞大的商队还未到此地,这里的吐蕃贵族和寺庙中的僧侣就已经得了信,因此很快就有一大群人迎了上来。
为首之人面向富态,身着金色袍子,头戴金色法冠,身边有无数僧俗跟随,虽然不知道对方名姓,但李南看这排场,此人应该就是萨迦派的领袖人物了。
“尊贵的华夏客人,这位是我们萨迦寺的法王,昆氏家族的头人贡噶宁波。”
一位面色发黑的僧人抚胸鞠躬,他说的是汉语,虽然略微有些生硬,却不影响交流。
李南并未说话,而是由身边的护卫首领雌狐玛丽应对,也报出了自己的商人身份。
这些吐蕃人虽然生活条件落后,但都不是傻子,光看李南的气质,还有他身边跟随的数百精锐骑士,就知道来者身份高贵,作为翻译的僧人低声对身边的法王解释了几句,随后萨迦法王露出笑容说了几句。
僧人翻译得到法王指示后,连忙躬身对李南说道:“客人们远道而来,不如先请诸位到萨迦寺,稍作歇息再赶路吧。”
李南原本就像去这个萨迦派看看,听到僧人的话,微微点头。
跟随着这位萨迦法王向寺庙走去,来到近前李南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座藏地的庙宇。
这座萨迦寺依山而建,整体呈方形,东西长约两百多米,南北估计也有两百米左右,或许是受到了东西方的影响,所以这里的建筑结合了汉、印、藏建筑风格。
跟华夏寺庙截然不同的就是城墙了,这座寺庙不但有外城墙,而且里面竟然还有宽约三米,高六七米的内城墙。
除此之外寺庙的内城墙四角还建有三到四层楼高的角楼,内城墙四面的中部均建有敌楼。内城墙的南、北、西三面无门,仅东面正中开有城门。
寺庙的外城墙是“回”形土筑城墙,墙体低矮单薄,东面开有大、小两座城门。外城墙的一面紧邻大河,因此东、西、南三面外城墙外有护城河壕沟,护城河壕沟宽8米。
大概的观察了一下布局,李南不禁感叹起来,这哪里是一座寺庙,这简直就是一座城堡啊!
李南被请到大殿之中,双方落座之后,僧人送上藏人爱喝的酥油茶。
双方闲聊了一会后,在那位萨迦法王的示意下,作为翻译的僧侣开始说起昆氏家族的高贵历史,以及和萨迦派结合后,在吐蕃一族内的影响力。
说实话李南对昆氏家族的起源没有什么兴趣,在他眼中,就算是昆氏家族护卫的藏王赤松德赞,对帝国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李南比较感兴趣的是昆氏家族和藏地佛教结合后,产生的这个萨迦派,他们对于西藏吐蕃诸部,以及其他流派势力的态度,还有对未来的打算。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958章 身份暴露和要求()
萨迦法王在僧人的帮助下,向李南大概的解释了一下他们这个贵族和藏地佛教融合之后的特点和制度等等。
一般僧侣都不会娶妻,因此李南也很好奇,对方答道:“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
将家族跟佛法体系融合到了一起,这样的脑洞,就连李南也不得不佩服。
不过在藏地这也并不算稀奇,毕竟这里跟华夏不同,完全是由寺院和吐蕃贵族掌控百姓,萨迦派此举就只不过是将之合二为一而已。
萨迦法王对待李南简直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绝对不是面对异族商队的态度,因此李南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看出自己的身份不俗,李南索性开口试探道:“萨迦法王,你对华夏帝国有什么看法?”
萨迦法王说一句,他身边的僧人就翻译一句:“我们萨迦派以及昆氏家族,有感于藏地纷乱,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殷切希望吐蕃诸部能够早日和平安定。
在目前的情况下,西夏人和各个吐蕃部族,都想着互相攻伐,为己方牟取利益。眼看形势越来越糟糕,所以想要拯救吐蕃大众,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请强大的帝国前来帮忙,而萨迦派将会全力相助。”
听完对方的这番话,李南不禁笑了起来。
“萨迦法王,你的想法不错,中华帝国想必也对此很有兴趣。说起来我也认识不少的帝国重臣,不知道萨迦派如此费心,所图为何啊?”
萨迦法王的回复道:“萨迦派只希望藏地稳定之后,可以将本派的佛法传遍四方,协助帝国帮助吐蕃的百姓安居乐业。”
李南注意到萨迦法王回答中协助帝国帮助吐蕃百姓这个重点,当下也明白了萨迦派此举的意图。
萨迦派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愿意倾力帮助帝国拿下整个藏地,但他们想得到萨迦派的领袖地位,还有对藏地的管理权。
如果这是别的朝代,或许那些嫌弃西藏偏远的皇帝会答应此事,将藏地名义上收归本国,但李南可不打算这么做。
单纯说宗教的地位和传播,李南并不介意萨迦派在藏地一家独大,因为在他眼中,这些流派甚多的藏传佛教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藏地百姓喜欢信奉哪尊佛,喜欢信奉哪家的佛法,并不重要。
李南不能接受的是萨迦派打算要藏地的管理权,如果帝国失去这个权利,那即便是名义上拿下西藏,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于西藏这个地方,李南有着其他的想法。
在别人眼中偏僻无比,食之无味的西藏,在李南的心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所在。
西藏紧邻南亚次大陆,中间虽然有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但并不是不能通行。
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
根据李南的推算,张骞当时可能就是经过了连接南亚与西亚、中亚的最重要通道,也是就是位于兴都库什山脉最大和最重要的开伯尔山口。
以西藏为中心,建立一个向西而进的战略基地,在这里训练可以适应高原反应的吐蕃和其他民族青壮为兵士,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等地,这就是李南为帝国所做的长远规划。
萨迦派想要的东西,帝国绝对不能给与他们,所以李南直截了当的说道:“萨迦派如果愿意帮助帝国,那帝国将会给与萨迦派发展的空间,估计皇帝还会赐予萨迦法王最贵的封号,但帝国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教派来管理世俗事物!”
对于中华帝国而言,萨迦派愿意主动归顺协助帝国拿下藏地那是锦上添花,可若是他们选择了中立或者反对,那也无妨,李南相信在大军的攻伐下,拦路者都将会被碾成齑粉!
听到李南给出的答复,萨迦法王的脸色微变,但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殿中的昆氏家族成员,自己的大儿子贡噶跋,带客人去家族的领地休息。
除了寺庙,众人骑马走了十多里,眼前终于出现了耕地和村庄,看来这就应该是昆氏家族的领地了。
吐蕃人不止会放牧,很大一部分人也会耕作,据说这都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功劳,而青稞就是藏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木屋、砖房和帐篷林立,而这些房屋的中间则是一处占地极广的庄园,那里应该就是昆氏家族中贵族们的所居之所了。
骑在马上,李南望着村落中那些底层的吐蕃百姓,不禁叹了口气。
这些吐蕃人一个个似乎都饿的半死不活,双目中没有丝毫神采,简直就是一群行尸走肉,看样子他们的日子过的还不如以前交趾的奴隶呢。
为了招待李南一行人,贡噶跋特意给他们准备了一栋独立的土楼,寝室里家具也都是新的,甚至床铺上还铺着来自华夏的丝绸。
看到这一幕,李南更为疑惑,不禁冲着贡噶跋询问道:“你们认识我?”
精通汉化的贡噶跋,恭敬的笑着回答道:“小人曾经在数年前去过帝国的都城长沙,代表昆氏家族参加帝国的建国大典。”
“哦!”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南也就明白了。
几年前帝国的建国大典,确实来了不少周边国家的使臣,这些人应该都看到过自己的容貌,看来自己的身份早就被萨迦派的人认出来了,所以那位萨迦法王才会跟自己说这么多。
其实身份暴露与否,对于李南来说问题不大,他相信萨迦派的人绝对不敢冒惊天之险,对自己这个帝国的皇帝下手,再说他身边的五百御林护卫,也绝对不是装饰品。
除了给李南准备了舒适的卧室之外,贡噶跋还送来数十个美貌的吐蕃少女,这些端着各色藏地美食,身着彩色袍子的女孩,估计都不超过十四岁。
“这些女孩都是干净的。”贡噶跋小声的介绍道。
李南虽然好色如命,不过对这些小孩子可没有什么兴趣,当即对贡噶跋说道:“食物留下,侍女就撤下去吧。”
吃罢了带有异族风味,却不怎么好吃的晚饭,李南带着雌狐玛丽来到了土楼的屋顶上。
:。:
第959章 金国二代皇帝卒()
李南毫不顾忌自己身份的躺在了楼顶,仰望着漫天的星光闪耀,呼吸着似乎格外清澈的空气,感觉自己的身心都被洗涤了一番。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南喃喃说道:“该不该把战争带到这里来呢?”
玛丽不确定李南是不是再问自己,不过土楼顶上至于他们两人,所以她回应道:“在我的家乡,虽然大家都过的很辛苦,但却都比这里的人过的快乐,没有人去欺压别人。如果你能用几场战争为这些人带来好日子,我想是这是正确的事。”
“或许吧。”李南起身看向四周的村落,有些担忧的说道:“帝国大军如果来到藏地,那么吐蕃人肯定是无法抵挡的,但我就怕引起这些吐蕃百姓的恐慌。这样一来的话,他们要是跟着这些贵族僧侣逃向西方,帝国得到的也只是一片荒地,反而会给这些人带来更大的灾难。”
“那您还打算争取类似萨迦派和昆氏家族这样,在藏地很有影响力的僧侣和贵族,让他们来协助帝国么?”
李南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道:“原则问题不能改变,我可以容忍他们留下私产和庙产,但绝对不会将管理权交给他们。”
玛丽提议道:“要不然咱们派遣一些精锐,将这些吐蕃贵族和僧侣都杀了?”
“哈哈哈!”听到玛丽的话,李南忍不住笑道:“那可不行,如果一个国家依靠刺杀来处理问题,那这个国家也就离完蛋不远了。”
就在李南去藏地远游之际,北方唯一可以跟帝国抗衡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