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先生请坐。”多尔衮今天很是客气,态度从入关后的傲慢又变回了之前在关外的那种礼贤下士的装模作样。

    “今天请先生来,是特意想听一下先生对时局的看法。我们这些人都愿意聆听先生的教诲。”

    洪承畴一愣,这种口气,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了。当初吴三桂请后金援兵的时候,多尔衮是这种口吻,自那之后,洪承畴听到最多的是多尔衮对他的傲慢。

    看了一眼大玉儿,之间大玉儿一双美目似有懵懂少女般,带着一种深深的求知欲。又仿佛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姑娘,对心中情郎的崇拜。

    洪承畴的心咯噔一下,仿佛掉进了无底深渊,他压不住自己此起彼伏的心跳,忘记了自己的委屈,全身身心的投入到展示自己的行动中。

第197章 对策() 
“启禀太后、摄政王及各位王爷:去岁我大金国刚刚入关之时,仅有兵马二十万;摄政王以十三万精兵入关,并吴三桂,吞李自成;各位王爷领兵一路西进打下整个陕西。

    时兵力共有计三十余万。此皆精兵也!而伪明残兵聚众江北号称三十余万,不过是一群老弱病残之众。”

    “这些废话就别讲了,捡重点的说。”豪格不喜欢洪承畴,在夺位事件中,洪承畴的谋略完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臣以为:崇祯南渡之后,励精图治,迅速整合了江北各镇,但是其可战之兵也不会超过三十万。”

    洪承畴的计算基本上没有错。目前南京方面除了山东意外拉起的队伍之外,实际上兵力的确就是三十来万。当然,这不包括新收的闯部。

    “以战力而言,双方的优劣之势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伪明依旧处于防守的态势。”

    “洪先生怕是还不知道吧?李自成已然身死,其部被朱由检招抚。”阿济格的手下依旧送来了最新的前线战报。

    “不,这依旧没有改变整个态势,从整体上而言,我大金还是占优。臣以为:伪明想要对我大金产生攻守易位之态,需兵力达到百万方可。”

    洪承畴自信的伸出了一个巴掌,而且还上下翻了翻。

    大殿里大家一震,窃窃私语起来。实际上,在座的其他人谁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是要站在南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后金的王爷们没有这样想事情的习惯。

    洪承畴不一样,他对大明太了解了,再加上现在对后金也很熟悉,他当然会在家替两边设想一下。就像是一个人下棋一样,双方需要怎么样才能战胜对方,洪承畴在心里做了推演。

    “那依先生之见,伪明能聚集百万大军吗?”多尔衮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百万大军,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这里的百万大军,可不是随便拉出来的散兵游勇,那得都是正规训练出来的战兵才行。

    “断无可能。就算伪明的财政可以支撑,最快也需要五年之后了。”洪承畴非常自信的摇摇头。

    “为何?”多铎很好奇,他在凤阳吃了败仗,亲眼看到了南京方面的动员能力,在小小的凤阳一下子就投入了二十多万的兵力。

    “因为打攻击战的兵需要时间训练。”洪承畴只简单的回了多铎一句,多铎有些脸红,因为凤阳之战说白了他一直在攻,而朱由检一直在守。区别只是朱由检把固定的城池变成了移动的车堡。

    打防御,一般的兵训练个一年半载的就可以。无非是守住本位,等着敌人来进攻。但是如果打正规的野战,士兵是需要有主动进攻思想的,这里面尤其是军官的作用非常重要。

    阎应元可以用江阴青壮守江阴城,但是你拿这些人出城去打野战,或者去攻城,恐怕都不够塞牙缝的。

    五年的时间,朱由检能组建一支百万大军,而且还要让这只部队具有北伐的能力吗?显然不行。大明面对的后金不是一般的军阀部队,而是当世最精锐的战兵。

    “那既然他们无力进攻,我们就干脆集中兵力南下算了。”多铎两眼放光,他仿佛看到了一雪前耻的希望。

    “恐怕不行。”洪承畴摇摇头指着多尔衮悬挂的地图上说:“因为山东李岩。”

    众人一听李岩,顿时都黑着脸,这是当下最让他们头疼的地方了。

    “众位王爷是否还以为李岩是个自立为王的流贼?”洪承畴眼中有些轻视屋里的人,他其实早已经看穿了李岩的本质,可惜当初多尔衮没有听取他的建议。

    “那他是什么?”豪格不服。

    “他是朱由检扎进我大金的一根毒刺,亦是朱由检用来拖延我大金南下的棋子。或者说,李岩是朱由检最信任的心腹大将。”

    “哗!”四座皆惊。在座的人之前所有的目光都盯着李自成,盯着南京,谁也没有把小小的李岩放在眼里过。

    “只要李岩在山东,我大金就别想南下成功。山东,随时随地都可以威胁到京城的安全。”

    “不能吧,李岩号称十万,也没有多少兵力啊。”豪格不信李岩有攻打京城的本事。

    “王爷难道没有看出,李岩的十万兵是实数吗?他的避而不战,就是尽力的避免和我大金决战,只要这十万兵不垮,永远就有威慑的存在。”

    “此局如何解?”多尔衮听到了兴奋处,洪承畴明显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臣以为,就算是李岩被剿灭,我大金也会面临伪明的阻击。朱由检已经不是臣之前了解的那个崇祯皇帝了。”

    这也是洪承畴最疑惑的地方,他完全没想到朱由检南渡之后居然下出了这么漂亮的一手棋,硬生生的把一盘死局扳成对局了。

    “山东不是全局的关键,只是对弈的开端,此局已经显示出国力比拼的局面。我大金应当早作谋划,不可只着眼于山东一点。”

    “洪先生,这我就不明白了,你刚刚说山东是一根毒刺,为何现在又说山东只是一个开局呢?”阿济格觉得洪承畴有些危言耸听。

    “山东之后,还有淮泗。淮泗之后还有江防。朱由检已经步步为营,为阻我大金南下设置了多道防线。最后拖垮我大金。”

    这句话一出,连大玉儿都黑着脸了。这等于是浇灭了她心中最大的希望。

    “洪承畴你大胆!”豪格蹦了起来,指着洪承畴就要骂。

    多尔衮抬抬手按按说道:“洪先生何意?”

    “启禀摄政王:因为我大金的后继力量不足。王爷请看,整个北方,人口凋零,土地荒芜,如果战争被拖延住,我们将陷入困局啊!”

    其实不用洪承畴说,掌舵的多尔衮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单单拿粮食来说,养活三十多万大军,后金已经有些吃力了。

    原本以为只要入了关,粮食要多少有多少,可是就这一年来看,粮食依旧紧缺。整个北方只是一片早已经被打烂了的荒地,生产力还不如辽东。

    中原的产粮大省河南,甚至连前线大军一半的军粮都供应不上,还得从山西南运。形势最好的山东,还在李岩的骚扰之下。就连京城的消耗,居然要靠外关补充。

    “臣有三策:一是争夺人口;要吸引南人北归,给予土地田亩,恢复生产。北方有大量荒地,我大金有蒙古的畜力,借此吸引更多的南人北上。”

    “哼,都给了他们,我八旗去喝西北风?”多铎不屑,洪承畴的话无疑痴人说梦。

    多尔衮瞪了多铎一眼:“先生请继续说。”

    “二是:尽快开科取士,尽力争取中原士子之心,为我大金储蓄人才。”

    “这些我们已经在做了啊!”大玉儿不明白,后金在占领京城之后,于去岁秋已经举行过一次科举了,为何还提这事。因为这个事情,已经让很多八旗不满,觉得是夺了本属于他们的官位。

    “远远不够。我大金要争夺的是整个汉人的天下,需要的人才是海量的数目。”洪承畴摇摇头,他非常明白,大明的读书人聚集地是江南,不把江南的读书人吸引过来,在京城搞的科举就是一个笑话。

    “其三:重视火器,休整武备。臣也看到过豫亲王带回京师的所谓战车,此物乃伪明新造的防御利器。不过臣以为,此物不足惧,只需火炮多门,即可毁之。”

    孔有德为了解脱罪责,硬生生的抢了两辆胡斯战车。这东西差点没被神话。不过在洪承畴看来,多铎的失败只是准备不足而已,并不是胡斯战车本身有多厉害。

    后金除了八旗之外,其实很重视火器的运用。在这一点上,一点都不落后大明。

    “还有吗?”多尔衮越听,表情越凝重。

第198章 血色肥城() 
“以上三策为基本国策。另外:我大金还需放弃攻伐蜀地,外联福建郑芝龙,对伪明构成威慑。”

    洪承畴这话,就更让满屋的人不解了,大家从来没有正视过什么大海,怎么就牵扯到郑芝龙了。

    洪承畴可是福建人,对郑芝龙的了解远远多于后金这些人。他详细的解释了郑芝龙的势力和作用,让这群人打开眼界。

    总之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拉拢所有军阀,尽量给朱由检制造麻烦。

    “先生先回去吧!多谢先生指教。”多尔衮心情很沉重,今天洪承畴的话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压得喘不过气。

    “十四哥,咱回辽东吧。只要守着山海关,就不怕明军打到关外。”多铎胆怯了,他也从没想过夺天下有这么难的。

    “混账!再难,有阿玛当年十三副铠甲起兵难?”多尔衮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多尔衮这人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坚韧。当年在和皇太极的斗争中,始终坚毅地坚持到最后,还直接干翻了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最终虽然立了福临,但是最终实权还是在他的手上。

    多尔衮是一个绝不轻易服输的人。

    “去把范文程请过来。”对于汉臣,多尔衮只相信范文程。

    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范文程足足跟多尔衮和大玉儿谈论了一夜。

    第二天朝议,大金皇帝福临、摄政王多尔衮联合下旨:着洪承畴为三省总督,除八旗外,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军务、政务皆归他一人总领。

    朝野一片喧哗。

    洪承畴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所有汉军旗的人抢人。不管是山里的,还是逃亡的流民,凡是不在户籍登记在册的,一律抓捕到指定地点安置。

    第二件事是宣布山东施行连坐,凡遇匪知情不报,或者通匪者,全村全族连坐。村里有一人通匪,全村皆斩。整个后金,抽调了近十万大军直接开到山东,积极准备围剿李岩。

    为了配合洪承畴的政策执行,多尔衮连着下了两道政令:一是把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改为每年两次;二是勒令蒙古各部进献牛马,三是在北方推行剃发、易服。

    第一条政令让整个北方的读书人为之疯狂,众多的秀才们争相剃头,唯恐剃得慢了赶不上考试。

    第二条政令让蒙古各部心有怨恨。跟着后金混了几年,贴人又贴钱的,好处倒是没见着多少。

    ……

    山东肥城。

    郑位带着民兵们已经守城整整十日了,城墙到处都是豁口,满城的伤兵东倒西歪的散落在街街角角。

    城外金兵的大炮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那红衣大炮,一声炮响之后总能带走几条人命。

    更加可恨的是,城外的金兵驱赶着鲁中的百姓,用人命来消耗肥城的守军的炮火。

    郑位站在城墙上,远远的看到城外又有一群百姓被驱赶到阵前。一个背后插着旗子的金兵飞快的骑马在百姓跟前跑过。

    “督师有令:若攻不下肥城,你们全都会被斩首。”

    郑位只听到城外一片哭声,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波人了。

    洪承畴就站在帅账外面,冷冷地看着城外的一幕。对于山东,他完全使用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山东其他地方,连坐的处罚是没收田亩。而对于鲁中,洪承畴只用了一个字:杀!

    肥城就是第一仗,他根本就不想直接攻击泰安,因为他认为在进攻泰安之前,杀的人还不够多。

    “进攻开始。”洪承畴一挥手,后面的事他根本就没有兴趣看,转身回了帐篷。帐篷内,豪格正在吃着冰镇西瓜。

    郑位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了,从洪承畴驱赶第一波百姓攻城开始,他就预感到了。

    他本来是不用待在肥城的,可是在听到洪承畴领兵从东阿过来之后,郑位就想在肥城挡一下。他对肥城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座城池凝聚了他青春的激情。

    “大人,火药快用光了。”一个跟随郑位几年的下属,带着一张被火药熏的漆黑的脸,露出唯一洁白的牙齿,惨兮兮的说道。

    “还能用多久?”郑位被属下的声音拉回了现实,他刚刚在回忆去年在肥城的一些事情。比如那个邓之容,那个旅长。

    “还能坚持到天黑。”

    “能不能诈降?”郑位惨笑着,其实这个办法他们已经用过。

    “不行,第一次诈降就没有成功。洪疯子根本就不接受我们投降,所有出城的人一个不剩,全都被砍了头。”

    对于洪承畴,郑位实在不明白,这位饱读诗书,还做过大明大学士的人,为什么对大明的百姓这么狠毒。

    夜幕降临,金兵停止了进攻,不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而是因为天黑了有些百姓容易趁暮色逃跑。

    肥城衙门大堂,所有的官员全都挤在这里,大伙齐齐的看着郑位。衙门外,无数的百姓扶老携幼,默默无声地站在街上。

    “我们活不了了,诸位还有什么遗言,请说。”

    郑位显得很平静,他只淡淡的宣布着这个,消息。官吏们甚至都没有左顾右盼,到了这个时候,大伙没有什么可以需要像旁人看齐的。

    “既然都没有话,那就这么定下了。”

    郑位拿起长剑,快步走到衙门口。看到门口站着的百姓,郑位停下步伐,然后缓缓的迈出门槛,站定身子,双膝慢慢弯下,最后猛地一跪,对着面前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结结实实的磕着响头。

    百姓们安静的可怕,似乎就连衣服摩擦都没有发出声音。人群中的所有人都定定的站着,没有一丝摇晃。

    夜,很黑很黑。

    肥城的城门轻轻的打开,像是一阵风轻轻的吹开了没有关上的窗户一般轻柔。

    黑压压的人群快速朝城外奔出,领头的人提着三尺长剑,身后跟着一群头戴官帽,身穿官府的官员。

    官员的身后是衙役,紧跟着衙役的是全城的青壮。等青壮们出了城,便是一群妇人,她们今日没有人拿针头线脑,手里有的,是家里的剪刀,又或者是菜刀。

    老汉们走在最后,虽然走的很慢,可是没有人掉队。在老头们出了城之后,城头上站满了小脚的老太太和尚不足车轮高的孩童。

    前方后金的军营前火光四起,只听见各种火器的响声,却听不到多少喊杀的声音。

    赴死,是一件多少需要勇气的事。

    郑位仰面躺在大地上,大地已经失去她本来的颜色。呼吸之间也变了气味,郑位记得往日的呼吸应该带着一股子青草味,又或者夹杂着牛粪味儿的,空气中还应该有一股甜丝丝的花香才对。

    可是,这里的空气是腥的,腥的冲鼻。大地是红的,血红血红,天空也是红的,天和地都像是蒙上了一块巨大的红绸布。

    我的胳膊呢?郑位想支撑着站起来,可是他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双手。于是他想弯曲一下腿,可是只有一条腿顺利的弯曲了。

    他站不起来了,只能勉强侧过身子。可是他发现自己的眼皮似乎不听使唤了,总是朝下沉。

    郑位努力的把头转动了一下,用泥土去擦拭眼睛上浓稠的血浆。因为那不是他的眼皮,是他头上流出的血浆。

    总算是能看清楚了。郑位看到了周围,附近已经没有了年轻人,几个步履阑珊的老汉还在奋勇向前。

    一群鞑子兵正笑嘻嘻的指着他们,仿佛他们在做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郑位感觉自己转不动脑袋了,其实他还想转动一下,多看一眼的。

第199章 孔府的态度() 
“自泰安巡抚郑位以下,全城仅六岁以下小儿一百二十六人外,总共三万零八百四十一人在当夜冲出城,无一人生还。五十名老妪集体自杀于城墙上。”

    “撤!”李岩硬是没有站稳身子,虚弱的说了一个字。

    鲁中军全部撤离泰安和莱芜,向沂蒙山区挺进。出城的那天早上,全城百姓登上城头,用眼泪遥送。

    李岩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这种毫无人性的暴力行为,如果继续坚守泰安,恐怕整个鲁中的百姓将会被鞑子兵们屠杀殆尽。

    既然目的是保存实力,那就只能向偏远山区转移,向人烟稀少的地方躲避。

    “哥,咱能不去山里吗?山路费马力。咱去外围平原上多好?”李年在平原上痛快的打击后金的官吏,活得不知多快活,非常不理解李岩的行为。

    “你能在平原上跑得过鞑子骑兵吗?”

    “不能。”

    中原人所谓的会骑马,大约只能说是能爬着上到马背,然后走一段这种水平。就这种水平,鲁中军也不是人人能做到。

    再强一点的,能在马背上不掉下来走个十几一二十里的,那都算是骑手了。这样的骑手,鲁中军中大约也就能凑个一两万人出来。

    真正的骑兵,那是要做到长期能跟战马一块吃,一起睡的。战马就是骑手的兄弟,骑兵和战马是一体的。别以为你有了战马,就等于有了骑兵。

    一匹陌生的战马配给一名新骑手,二者之间熟络关系的建立,都得好几个月。

    朱由检当初在京城弄了一批战马,还配了一些士兵、可是他压根就不敢拿来当骑兵用。他只能把战马拿来当驮马用。

    “之前让你们去胶东,是因为鞑子在那些地方兵力薄弱,我们可以乘机吸引京城的注意力,顺便再弄点粮食补给。你以为真是你们有多厉害?”

    李岩白了弟弟一眼,继续说:“我劝说过郑位,让他放弃防守肥城,可是这家伙不愿意离开肥城。你知道的,肥城是他一手弄出来的,是他的一切。”

    “离开泰安,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去兖州一带先落落脚?反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